《積累與運用(五)》教案(精選2篇)
《積累與運用(五)》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自讀句子,理解描寫說話人表情的詞語及其使用的作用。閱讀并掌握“表示話語很多”的詞語。
2.過程與方法:自讀互動平臺,了解文章中對話的使用及其發揮的作用;讀懂成語故事,理解成語“口若懸河”的意思及其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自主閱讀《小讀者》,通過文中重點詞句的品讀,體會小姑娘純真、一絲不茍的美好形象。
重點難點
1.自讀句子,理解描寫說話人表情的詞語及其使用的作用。閱讀并掌握“表示話語很多”的詞語。
2.自主閱讀《小讀者》,通過文中重點詞句的品讀,體會小姑娘純真、一絲不茍的美好形象。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自讀互動平臺,了解文章中對話的使用及其發揮的作用
2.自讀句子,理解描寫說話人表情的詞語及其使用的作用。閱讀并掌握“表示話語很多”的詞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互動平臺
1.全班集體閱讀。
2.文章之中的對話可以發揮什么作用?(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個性,體會人物感情。)
3.分角色閱讀,體會不同對話的意義。
二、溫故知新
1.閱讀三句話和小男孩的話語,你有什么發現?(加點詞語都是對說話人表情的描寫。)
2.解釋文中幾點詞語的意思?
微微一笑:嘴角上揚旳弧度非常孝卻看得明白他在笑、有時也作鼓勵之意。
信心十足:做事情前的一種心態。
比喻對所要做的事充滿干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去做好,完成,胸有成足。
羞答答:形容怕羞,難為情的樣子。
興奮:奮起,激動。
3.對說話人表情的描寫的詞語在文中有什么?
可以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格;展示人物的內心,活現人物,反映人物的命運。
4.進行人物表情描寫的詞語還有哪些?
喜笑顏開、眉開眼笑、大驚小怪、大驚失色、大惑不解、從容不迫、皺著眉。
中心句在段落中間,一般在段的中間的中心句起承上啟下作用
5.閱讀全文。
三、語海拾貝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詞語和詞語搭配,要讀得正確、流利。
2.小組同學互讀互聽,相互檢查,特別注意加拼音的生字要讀準。
3.小組合作,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把不懂得記錄下來,共同解決。
小組匯報,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4.了解了詞語的意思,同學們再次閱讀詞語,你有什么發現嗎?
這些詞語都是關于形容話語的詞語。
5.集體閱讀詞語搭配,分小組閱讀,積累詞語。
【課堂作業新設計】
1.文章之中的對話可以發揮什么作用?
2.對說話人表情的描寫的詞語在文中有什么?
3.至少寫出四個“形容話語多”意思的詞語。
【課堂作業新設計】參考答案
1.文章之中的對話可以發揮什么作用?
答: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個性,體會人物感情。
2.對說話人表情的描寫的詞語在文中有什么?
答:可以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格;展示人物的內心,活現人物,反映人物的命運。
3.至少寫出四個“形容話語”意思的詞語。
答:千言萬語、談天說地、三言兩語、談笑風生等。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讀懂成語故事,理解成語“口若懸河”的意思和道理。
2.自主閱讀《小讀者》,通過文中重點詞句的品讀,體會小姑娘純真、一絲不茍的美好形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成語“狐假虎威”“揠苗助長”,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一部分成語故事:《口若懸河》。
二、點擊成語。
1.自由讀短文。
2.“口若懸河”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打開語文書,認認真真讀讀這個故事,做到讀準字音,讀通故事,從文中劃出懸河的意思。
3.懸河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意思)
4.文中也有一個句子告訴我們懸河的意思,你劃出來了嗎?(第四段中尋找。)
5.《口若懸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形容人能言善辯,說話像瀑布流瀉一樣,滔滔不絕。
6.再次閱讀成語故事。
三、自主閱讀園地
1.自由輕聲讀短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了解大意。
2.學習生字:
(1)多媒體出示生字。
積、雜、志、典、誤、益。
。2)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朗讀生字。
(3)指名讀,指名領讀,齊讀。
。4)書寫指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仿寫。教師相機指導。
3.再讀文章,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個小姑娘不顧路途遙遠來到一個少年讀物編輯部,指正最近出版的雜志中出現的兩個錯別字的事情。
4.文章理解。
。1)師范讀文列出提綱理清條理,引導學生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編輯看到讀者對刊物的贊美很幸福。
第二段:(第2 12自然段)小姑娘不顧路途遙遠來到編輯部指正錯別字.讓編輯很慚愧。
第三段:(第13自然段)“我”感受到小姑娘那純真美好的心靈.我從小姑娘身上得到了很多的啟發。
(2)讀這一段時要讀出怎樣的感情?(讀這一段時要讀出高興、贊美、幸福的感情。)
。3)出現在“我”面前的是怎樣的一個小女孩?(一個扎著蝴蝶結的小姑娘,年紀不過八九歲。)
。4)“一本正經”是什么意思?(形容很規矩很莊重。)
(5)文中“我”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頓時楞住將信將尷尬臉上火辣辣的不安的神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5.教師總結:“我”和一個小女孩的對話明白了,小女孩為了指正刊物中的兩個錯別字,不顧路途遙遠來到一個少年讀物編輯部,指正最近出版的雜志中出現的兩個錯別字.我感受到了小女孩純真善良認真負責的美好心靈。
6.鼓勵學生有感情的大聲朗讀短文。
【課堂作業新設計】
1.解釋“口若懸河”的意思及其道理。
2.填一填讀一讀。
的眼睛的敲門聲的臉色
的神情的臉蛋的蝴蝶結3.用適當的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1)孩子們把帽子扔到了一邊。
孩子們把棉衣脫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沒有工夫去作研究與試驗。
我還沒成為養花專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作業新設計】參考答案
1.解釋“口若懸河”的意思及其道理。
答: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個完。
2.填一填讀一讀。
(閃亮)的眼睛(輕輕)的敲門聲(尷尬)的臉色
。ú话玻┑纳袂椋t撲撲)的臉蛋(跳動著)的蝴蝶結
3.用適當的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1)孩子們把帽子扔到了一邊。
孩子們把棉衣脫掉了。
孩子們不但把帽子扔到了一邊,而且把棉衣也脫掉了。
(2)我沒有工夫去作研究與試驗。
我還沒成為養花專家。
因為我沒有工夫去作研究與試驗,所以我還沒成為養花專家。
【板書設計】
自主互動:對話的作用
溫故知新:描寫表情的詞語
語海拾貝:“形容”類詞語
積累與運用(五)點擊成語:口若懸河
自主閱讀園地:小讀者
《積累與運用(五)》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了解句子中說話人在前、在中、在后時,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
2.了解疊詞在表達上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3.能在交際場合中對大家關心或感興趣的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4.能根據書的封面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
5.運用已學方法自主閱讀短文。
教學準備:
疊詞卡片,詞語接龍所需的生字卡片,搜集的新聞報道稿等。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 讀一讀、想一想。
、抛杂勺x一讀這三句話,說說寫對話時要注意些什么?
、菩〗Y。對話的三種形式,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時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
2.再讀,體會表達效果。
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不同的對話形式在表達上的不同效果。
3.運用。
(1)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運用恰當的對話形式,寫一兩句人物的對話。
。2)交流點評。
二、詞語拾趣
1. 自由讀第一排范例,說說發現什么。
2. 同桌合作讀,完成后面的詞語接龍。
3. 教師抽讀。
4. 開火車接龍。
三、互動平臺
1. 自由讀,說說自己從這幾段話中知道了什么。
2. 指名舉例說說什么叫疊詞。
3. 同桌比賽:看誰知道的疊詞多。
4. 舉例體會疊詞的表達效果。
(1)生動形象。
。2)富有美感和韻味。
(3)感覺親切。
5.試著運用疊詞說一兩句話。
四、自主閱讀園地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劉翔創造亞洲奇跡》和《亞洲飛人——劉翔》。
2. 用自己的讀書符號,留下你閱讀的痕跡,記下你閱讀中的感悟。
3. 引導學生交流讀后感悟。
。1)說說這兩則新聞報道分別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你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感情傾向?
。3)說說你對新聞報道的認識。
五、口語交際:說出自己的見解
1. 課中聯系舊知,引出話題。
從本單元的課文中,我們認識到:一場暴風雨,有的人認為是一種毀滅,可拉法埃萊·費拉里斯卻認為它帶來的是更加絢麗華美的景色;在多數人眼里,絲瓜是再常見不過的了,可季羨林先生卻認為它是那么神奇,仿佛既有思想,又有行動;有人覺得蘭花要種在花盆里,有人卻覺得還是長在空谷的幽蘭好;就連那小小的天窗,也會讓我們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來。我們認識到: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看起來很平常的現象,很普通的事物,人們往往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你心中也一定有你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看法。想不想說出來,看看其他同學和你的想法有沒有不一樣?(板書課題)
2. 進行了解。
3. 交流了解情況。
。1)同學間互相說說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
(2)說說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交流可先在小組內進行,然后在全班組織開展。師指導學生就態度大方、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尤其是有獨特的見解方面進行互提意見、互相評價。
六、習作百花園
1. 聯系課文,復習寫法。
。1)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狀物的方法?
(2)《天窗》一課中,你懂得了怎樣去展開想象?
2. 指導觀察和想象。
。1)看看語文書封面上有些什么?具體說說他們的樣子,色彩等。
。2)這些會讓你想到什么?
3.構思習作。
你是怎么說的,你就怎么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口頭語言轉變為書面語言。知道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以書面語的形式寫下來。
4.自讀自改。
運用修改符號,自讀自改,知道修改在作文中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5. 師生合作,當面評改,以點帶面。
老師重在指導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 分小組,學生互評自改。
指導學生在互評過程中,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學習別人的長處。同時在評別人的作文中自己學會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啟發。運用修改符號,反復修改,養成良好作文習慣。
7. 小組內互相賞讀。
8. 面向全班賞讀,增加學生習作的信心和興趣,互相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