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選15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
【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想象的空間。
【學習目標】
1、體味童話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特點及擬人化的表現手法
2、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我們要學習的精神
3、感悟童話故事中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拓展思維想象的空間
【教學重點】
弄清小烏龜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他是如何處理這些困難的。
【教學難點】
感悟童話故事中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拓展思維想象的空間
【自主學習】
1.了解作者,介紹作者
2.寫字注音。
沉diàn﹝ ﹞ 阻ài﹝ ﹞ liào﹝ ﹞望 泡m﹝ ﹞
卵石﹝ ﹞ 牢sāo﹝ ﹞ yǐn唱﹝ ﹞ 恐嚇﹝ ﹞
3、詞義:
卵石:巖石經過水流沖擊、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塊。
牢騷:
沉淀diàn:
興致勃bó勃:
恐嚇hè: 積蓄:
眺tiào望: 低沉:
洶涌:
怨恨:
無窮無盡:
4.用下列詞語造句。
、傥孱伭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興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蹮o窮無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小溪流變成海洋的示意圖,用適當的詞語填空。
小溪流往前奔流﹝ ﹞→形成小河﹝ ﹞→成為大江→﹝ ﹞
→匯成海洋﹝ ﹞
【合作探究】
1、 文章脈絡:按分——總結構,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45),寫小溪流的歌。(請寫出下面各自簡要段意)
。1——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6),永遠唱不完的歌。
2、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歌?
3、為什么說“小溪流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
4、文章開頭一句“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1、小溪流的歌給我們什么啟示?
2、文2、課文中“枯草、烏鴉、泥沙、沉船”這四種形象各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共同點?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
【課堂檢測】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我的疑問或問題設計】
七年級上冊《小溪流的歌》導學案答案
【自主學習】
1.
2淀 礙 瞭 沫 luān sāo yīn hè
3卵石:巖石經過水流沖擊、磨擦所形成的卵形石塊。
牢騷:煩悶不滿的情緒。
沉淀diàn:沉積到水底下。淀,沉積。
興致勃bó勃:形容興趣很濃,興頭很高。勃勃,興盛的樣子。
恐嚇hè:嚇唬,威脅。
積蓄:積存。
眺tiào望:這里的意思是往遠處看。
低沉:這里的意思是聲音低。
洶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滾。
怨恨:對人或事物強烈地不滿。
無窮無盡:沒有窮盡,這里形容數量極多。
5﹝不知疲倦﹞→﹝精力旺盛﹞→成為大江→﹝十分強壯﹞→﹝猛烈翻騰、熱烈歡唱﹞
【合作探究】
1、(1——15)寫小溪流向前奔流(不知疲倦)
。16——27)寫小溪流形成小河(精神旺盛)
。28——38)寫小溪流長成大江(十分強壯)
。39——45)寫小溪流匯成海洋(猛烈翻騰,強烈歡唱)
2、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遠不知疲倦、不自我滿足、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困難阻擋的歌。
3、小溪流唱著永遠不休息的歌,由小溪流到小河,再成長為大江,最后匯成海洋,不斷成長,壯大。
4、總領全文,同時起到點題和設下懸念引人入勝的作用。
【拓展提升】
1、我們要像小溪流一樣,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永遠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為社會無私奉獻自己的力量。
2、枯樹樁、枯草:老朽,愛發牢騷,得過且過,無所作為
烏鴉:孤獨,懶惰,不求進取,甚至成為別人的阻力
泥沙:胸無大志,只是隨波逐流地混上一陣子,最終只能是半途而廢,怨天尤人
生銹的沉船:貪圖安逸,厭惡甚至害怕奮進不息的生活
它們共同點是不思進取,停滯不前,得過且過。
作者運用對比的寫法,襯托出小溪流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頑強生命力和永不停息、樂觀向上的精神,突出了文章中心。
【課堂檢測】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著小樹枝打轉,沖過石塊的阻攔。
枯樹樁
枯黃的草
小河
沙聲的歌唱
翻騰起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樹枝,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烏鴉
大江
低聲吟唱 用洪亮而低沉的聲音唱
掀起洶涌的波濤,舉起龐大的輪船。
泥沙
海洋
強烈地向著四方歡唱
他不斷的涌起來,向上,向前,向著四面八方
沉船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按要求認真預習課文。
2、學會本課八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讀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
1、生字詞
。ㄖ攸c:耍、愁、樁、撓卵石拐彎)
2、質疑問難
四、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這課文主要講誰,講他做了些什么?
2、用橫線劃出寫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邊( )一邊(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這樣( )地奔流、奔流。
(體會小溪流永不停步的)
3、討論課后題1。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作業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不斷”、“歡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總后分的寫法。熟讀這一段中的幾個擬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對話分角色朗讀)。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樣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小溪流的心情怎樣?給你的感覺如何?
2、朗讀指導:朗讀的聲音應該怎樣?速度怎樣?
3、練讀、評議。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溪流怎樣玩耍的句子。
讀著讀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調皮活潑)你覺得現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歡哪些詞句?
2、填空:
他( )岸邊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讓漂浮著的小樹葉打( ),一會兒( )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詞語應該怎樣讀?
3、這一段是什么結構?(先總后分)
4、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溪流是怎樣沖過巨石的?讀出它的勇敢勁兒。
2、難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回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與憂愁。(小組討論)
3、朗讀指導。
五、學習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各角色當時的心情。
2、指導朗讀:第一句兩個分句中的第二個“到前面去”語調要變高。后一句中的“為什么呀?”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拔也荒芡A粢x出堅定的語氣。
3、明確枯樹樁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沒有意義。而小溪流為什么停不下來呢?(為人民做好事)
講講小溪流可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學習第三段
明確小溪流匯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為人們做更多的事了。
:小溪流這種自強不息,永不停留的真使人感動。
七、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板書設計:
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沖了過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動水磨
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三、匯成大河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剛開學的時候正想著怎么開展《小溪流的歌》這個主題,但在一次組織幼兒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幼兒對玩滑梯非常興奮,我靈機一動:“看到小朋友玩得這么高興,有一個好朋友忍不住了,它也想玩”。幼兒七嘴八舌:誰呀?快來呀?于是我就趁勢引出了這個主題,組織幼兒開展了這個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歡快、活潑的情緒,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2、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和小溪流生動、活潑的形象。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朗誦兒歌并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歡快、活潑的情緒。
難點:理解小溪流生動、活潑的形象。
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滑滑梯,讓幼兒體驗快速往下滑的感覺以及玩滑梯的快樂心情。
2、 每個幼兒主題活動圖畫書《小溪流的歌》1冊,圖畫紙1張,筆1支。
3、 主題錄音帶一盒。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引導幼兒回憶、講述自己和同伴滑滑梯的趣事和感受。
2、看圖講述。
指導幼兒觀察《小溪流的歌》第一頁畫面,看一看、說一說圖畫上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小溪流從哪里流下來,小溪流和小鳥的表情看起來是怎么樣的 ;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也會像小溪流和小鳥一樣高興。
3、欣賞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有誰?”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2)教師播放兒歌錄音帶,讓幼兒欣賞兒歌,并向幼兒提問問題,啟發幼兒回答問題,并學一學小溪流的模樣,說一說小溪流滑滑梯的感覺。
。3)教師小結:小溪流是一個快樂的孩子,他一路唱,一路跳,嘻嘻哈哈地笑回家;小溪流是個頑皮的孩子,他把山坡當成滑梯,哧溜一下很突然、很快地從山頂滑到了山底,撲進河媽媽的懷抱里。
4、學念兒歌。
(1)教師逐句教幼兒念兒歌,再讓幼兒跟教師完整地念兒歌
。2)請幼兒翻開《小溪流的歌》第一頁,看圖念兒歌,鼓勵幼兒用像小溪流一樣快樂的心情來念兒歌。
。3)讓幼兒分組來念兒歌,加強對兒歌的朗誦,并表揚念得好的那一組。
5、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由在紙上畫出小溪流高興滑滑梯的樣子,感受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學會朗誦兒歌,并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活潑、歡快的情緒,我通過看圖講述、欣賞兒歌、幼兒分組念兒歌、繪畫活動來進行這個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參與,特別是在學小溪流歡快的樣子以及分組比賽念兒歌的時候,活動氛圍很活躍,幼兒很高興,所以這節課我能夠達到了教學目標。
教學反思
《小溪流的歌》是著名兒童作家嚴文井的一篇童話。全文較長,但作者的寫作意圖十分明顯,他用擬人的手法歌頌了小溪流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奮斗不息的精神。
本課雖篇幅較長,我先讓孩子們自己朗讀課文三遍,了解小溪流是怎樣一步步成長壯大的,即小溪流成長為小河,再到大江、海洋。再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讓孩子們從課文中找出最能體現小溪、小河、大江、海洋特征的詞語,并能結合文中的相關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最后再揣摩途中遇到的勸阻者的形象。提出中心話題——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樣的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這篇課文的切入點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怎樣的歌”?這為學生在探究主題時尋找到一條捷徑。課堂上,學生圍繞這個問題的發言很積極,對道理理解得很透徹,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又激發了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教學條理比較清楚,一點點循序漸進。
雖然表面看孩子們學習興趣很濃,對課文內容理解卻不是很到位,沒有理解烏鴉、枯樹樁、泥沙、沉船等的代表意義,也就沒明白文中一些詞語的感情色彩,對“詞語的感情色彩”沒有理解,這是這節課最大的失敗之處。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教學過程 :
1、復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2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A、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C、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指名讀第1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他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二、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1)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2)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3)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4)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2)指導讀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三、總結全文,問: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想小溪流學些什么?(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謇斫"小溪流的歌"所體現的精神,領會作品的主題;
、嬲莆胀挸R姷乃囆g手法;
重點難點品味作品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的語言,小溪流的歌表格式教案。
教學方法采用座談的形式較好,可以給學生更大的想像、發揮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老師提供創新,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學步驟
㈠導入
童話雖說面向的是兒童讀者,但很多成年人也非常喜歡看童話故事。有記者曾經問作家畢淑敏:"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時,你會做什么?"她很干脆地回答:"我會讀童話。"
她進一步解釋說:"我非常喜愛經典童話,生病住院的時候就更喜歡。我一直覺得,童話并非只屬于兒童,《白雪公主》描述了嫉妒導致的殘忍的'陰謀,《海的女兒》寫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青蛙王子》體現了對承諾的態度…在這些優美的故事里,孩子看到的可能是新奇的想象,成年人卻能體會到古老的、恒定的心靈法則。"
童話中不僅有豐富奇特的想象、幻想,它還蘊含著生活中許多深刻且耐人尋味的道理,它以最恰當、最輕靈的方式為讀者打開一扇可以終身受益的大門--思考人生。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嚴文井先生的一篇童話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這篇作品會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
㈡布置、檢查預習作業。
1、布置預習作業: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結合【字詞積累】,查 3、理清文章的結構特點。 通過填寫以上表格,還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 全文共五部分,前四部分分別寫了小溪流的幾個發展階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以及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些經歷。最后一部分總括上文,呼應開頭。全文結構完整、勻稱。 ㈤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能讀出故事中的童趣; 2、抄寫并解釋詞語: 牢騷沉淀阻礙恐嚇低沉怨恨富足五顏六色興致勃勃無窮無盡。 板書設計:小溪流的歌 嚴文井 成長階段歌聲特點力量表現勸阻者 小溪流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推著小樹枝打轉、 沖過石塊的阻攔枯樹樁 枯黃的草 小河沙聲地歌唱翻騰起沉淀的泥沙卷起飄浮的枯樹枝,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烏鴉 大江低聲吟唱 用洪亮而低沉的 聲音唱掀起洶涌的波濤 舉起龐大的輪船泥沙 海洋強烈地向著四方 歡唱它不斷地涌上來,向上,向前, 向著四面八方沉船 設計思想 本文是一篇童話,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活潑,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所以本設計采用自由讀、指導讀、展示讀、小組內PK讀、組與組點將讀等多種誦讀方法,再現文中形象,感悟小溪流精神。采用分組討論、全班交流方式啟迪學生思維,讓他們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形象,在學習中了解童話的特點,并完成“聽、說、讀、寫”的系列訓練。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口頭評價和評價表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的個體發展,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讓他們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堂。 教學目標 、敝R與能力:了解有關童話的知識;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⒉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朗讀,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城楦、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不怕困難,積極奮進的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⒈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前預習 1. 朗讀課文,結合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請把你不認識的生字詞注上音,把不理解的詞語解釋一遍,寫在記錄本上,力求掌握。 2. 查工具書,了解什么是童話,童話這種體裁有什么特點。 3. 查閱資料,了解嚴文井和他的童話。 4. 提出你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課堂學習 一 、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背景音樂丹吉布森《夢中的小溪》,教師有感情的誦讀“一條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總是不斷響著他歌唱的回聲。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他微笑。在他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像他自己一樣新鮮,快樂。他不斷向他所遇到的東西打招呼,對他們說:“你好,你好!”。 。ū尘耙魳方Y束)教師激情導入:任何優美的旋律都有結束的時候,而小溪流有一個歌,卻是永遠唱不完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著名童話作家嚴文井先生的《小溪流的歌》,去傾聽小溪流美麗的歌聲和內心的顫動吧!(多媒體展示課題、題記、作者。) 二 、揭示目標,認知導航。 多媒體出示活動任務,學生齊讀一遍。 活動任務:⒈ 理解文章的主旨。 、哺形蛐∠鞯木。 、 了解童話的特點。 三 、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聆聽小溪流的歌) 課前我們大家已經充分的預習了這篇課文,下面,給你3分鐘的時間跳讀課文,然后搶答大屏幕上的問題。 多媒體出示:1.小溪流的歌共有幾個樂章?每個樂章的特點? 2.小溪流的成長是不是一帆風順的?作者重點寫的有哪些阻撓者? 。1.學生上臺板書四個樂章: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特點:快活、旺盛、強壯、巨大。 2.不是。重點描寫的阻撓者是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和沉船。) 教師評價,利用評價表加分。 四 、互動探究,智慧共享 。ㄒ唬┢纷x小溪流的歌 1.分組從課文中找出枯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與小溪流的對話。模仿他們的語氣讀一讀。 (教師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讀出情感。) 2.將學生按小溪流的四個成長階段分成四組,練習對話。 (教師要求:小組內分配角色,注意依據小溪流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特點,讀出情感。) 3.請各小組推薦讀得好的同學朗讀對話。組與組展開PK。 4.讀后,學生自評和他評相結合,評價加分。 5.教師指導朗讀,學生再次分組練習對話。 6.分角色配樂朗讀:各小組推薦讀得好的同學朗讀對話,教師用概括性的話把四組對話連接起來。 。ǘ嗝襟w播放背景音樂《寧靜的生活2》) 7.讀后,再次請生作出評價加分。 (二)感悟小溪流的歌 同學們的朗讀就好像一首美妙的小溪流之歌在老師的耳畔響起,小溪流究竟唱了一首什么歌?為什么他的歌永遠唱不完?結合你的生活經歷談一談吧! 小組合作,集思廣益,推薦發言人來回答。 。ǘ嗝襟w展示:小溪流唱了一首歡快、不怕困難 、意志堅定 、勇往直前、不斷進取、不自滿 …… 的成長之歌。因為小溪流是不斷成長,永遠不休息的,所以他的歌是永遠唱不完的。) 。ㄈ┏懶∠鞯母 1.嚴文井先生的童話充滿了童真童趣,詩意的語言蘊含著人生的哲理。你讀過的童話有哪些呢,驕傲的告訴同學們吧! 。▽W生可以與同位交流,可以小組內交流,也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 2.那么多的童話啊!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童話的特點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知識小貼士:童話常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豐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張來塑造鮮明的形象,用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反映生活,抑惡揚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3.學生齊讀一遍。 4.你喜歡童話嗎?請大家展開豐富的想象,以“我是---”為開頭,構思一篇小小的童話吧! 要求:充分運用擬人、夸張等手法,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 。ń處熆梢宰龊喴氖痉!拔沂且豢|和煦的春風,春天的鐘聲敲醒了我甜蜜的夢。抖擻抖擻精神,舒活舒活筋骨,我開始了快樂的旅行……”) 六 、贈送名言,拓展提升 多媒體展示,“輕輕告訴你:只有毅力才會使我們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于毫不動搖,堅決地采取為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正當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 學生齊讀一遍。 七、總結梳理,激勵發展 這節課,我們在美妙動聽的旋律中結識了一條勇敢向前,樂觀堅定的小溪流。是啊,成長是一首歌,生活是一首歌。在我們成長的河流中,無論是順風順水,還是急湍瀑布,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唱響我們自己嘹亮歡快的歌聲,高歌前行! 板書設 小溪流 —— 快活 永 成 小河 —— 旺盛 不 長 大江 —— 強壯 停 壯 大海 —— 巨大 息 大 多元評價表 春之隊 夏之隊 秋之隊 冬之隊 江西萬載黃茅中學 龍永忠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體會并掌握挑讀法 導入 :有人講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個獵人到森林里去打獵,要準備獵槍和干糧。如果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只知道積蓄知識,而不懂得與此同時,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那么,他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就像獵人走進森林,只帶干糧沒帶獵槍一樣。沒有獵槍,干糧帶得再多,也會很快地消耗殆盡。如果有一支獵槍,并能運用自如,那么還愁沒有吃的嗎?這番話比喻生動,意味深長。說明了掌握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來體味一種閱讀的好方法——挑讀法。 一、齊讀明大意。 1、挑出你們認為不認識的字詞,大家相互質疑,或自己自查工具書解決。 2、選出你認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個詞,聯詞成段,說個小片斷。 3、課外用最為工整的楷書摘錄這些詞語,每個詞摘錄三遍。 二、挑詞理線索。 1、從文中挑出關鍵詞,補全下列兩個題目的空白。 分小組討論后補全空白: 、傩∠ → → → (小河、大江、海洋) 、诳輼錁 枯黃的草→ → → (烏鴉、泥沙、沉船) 2、請思考:在小溪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認為代表了生活中哪種人?而小溪成長的四個階段你認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種人?小溪成長的各個階段有什么特點? 三、挑句悟主旨。 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兩個話題,分小組討論后回答: 1、請同學們快速挑讀全文,挑出文中不斷反復出現的一句語話。 2、請談談這句話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何妙用?并聯系生活談談你對這句不斷反復的話有何看法。 四、挑段評妙語。 1、自由朗讀。 2、挑出喜歡的妙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學生自由發言展示。 五、遷移訓練。 運用“挑讀法”閱讀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語文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的自讀課本P147頁的童話作品《小螳螂學藝》,并在空白處作出自己的評點。 后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探究童話的特點,并試寫童話。 一、提供參考料。 1、閱讀教材P112頁的第五單元說明。 2、聽讀幾段材料: 、 周揚論童話: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 賀宜談童話 童話中的形象是從生活中來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話的形式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極大的夸張性。 二、分角色創造演讀課文。 在班上選4位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說不同階段小溪流成長的情況。 三、探究發現并簡述童話的特點。 請學生根據以上參考材料,有理有據地討論童話的特點,準備好后發言。 四、遷移訓練: 完成片斷童話創作《 的歌》。 1、起草準備。 2、學生發言教師精要點撥。 2004-12-10根據教學實踐后改進設計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正是注重了對文本的讀品悟思,收到較好的課堂效果。 重視學生的朗讀,注重對文本的品味,學生能很好的感悟文本的語言,品味其中的道理。 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朗讀始終伴隨其中,方式多樣:自由讀、速讀、小組合作讀、分角色朗讀,從開課的重溫小溪流快樂活潑的個性感受,到小溪流與枯樹樁和枯草及對烏鴉、泥沙的對話,都能引導學生調動積極的情緒,帶著自己真實的感受去讀。面對枯樹樁和枯草,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思考:什么時候會發牢騷?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的感受,從而有了情緒體驗,很明確小溪流與這兩個角色的鮮明對比,再體會讀時很快就能進入角色了。在處理小溪流與四個不同角色的對話中,我適時的采用分角色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從而更好的對文本的富有童趣的語言進行品味。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高漲情緒學文,如小溪流一般充滿活力,這也是課堂上呈現出的良好的氛圍。在對文本的語言感悟中,抓住重點詞語,從學生自身的感受出發,讓學生從中領悟文本,感受小溪流的人格魅力,并結合自身的成長體驗探討當你在成長過程中 遇到阻撓,誘惑,恐嚇,你將怎樣面對,從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 不足之處:由于時間的關系,有的同學沒有讀出自己的理解,對文中事物的象征意義沒有理解到位。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10個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揭題 讀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 1、生字詞 。ㄖ攸c:耍、愁、樁、撓卵石拐彎) 2、質疑問難 四、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這篇課文主要講誰,講他做了些什么? 2、用橫線劃出寫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邊( )一邊(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這樣( )地奔流、奔流。 。w會小溪流永不停步的精神) 3、討論課后題1。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 作業 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用“不斷”、“歡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總后分的寫法。熟讀這一段中的幾個擬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對話分角色朗讀)。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樣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小溪流的心情怎樣?給你的感覺如何? 2、朗讀指導:朗讀的聲音應該怎樣?速度怎樣? 3、練讀、評議。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導讀小溪流怎樣玩耍的句子。 讀著讀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調皮活潑)你覺得現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歡哪些詞句? 2、填空: 他( )岸邊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讓漂浮著的小樹葉打( ),一會兒( )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詞語應該怎樣讀? 3、這一段是什么結構?(先總后分) 4、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讀:小溪流是怎樣沖過巨石的?讀出它的勇敢勁兒。 2、難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回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與憂愁。(小組討論) 3、朗讀指導。 五、學習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各角色當時的心情。 2、指導朗讀:第一句兩個分句中的第二個“到前面去”語調要變高。后一句中的“為什么呀?”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我不能停留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3、明確枯樹樁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沒有意義。而小溪流為什么停不下來呢?(為人民做好事) 講講小溪流可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學習第三段 明確小溪流匯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為人們做更多的事了。 小結:小溪流這種自強不息,永不停留的精神真使人感動。 七、總結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板書設計 : 10、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沖了過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動水磨 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三、匯成大河 余杭實小 教學目標 :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教學過程 : 1、復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2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A、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C、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指名讀第1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他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二、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1)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2)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3)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4)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2)指導讀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三、總結全文,問: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想小溪流學些什么?(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我今天要說的題目是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小溪流的歌》。 一、說教材: 《小溪流的歌》是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是一篇表達新時代主題的童話。這篇童話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敘說了小溪流堅持前進,演變成小河、大江、海洋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只要不斷前進,永不停步,就會在前進中成長壯大”的道理。這篇童話既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也能使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思維;诖耍以O計以下三個教學目標:1、識記本文字詞,能流暢地有感情的誦讀課文。2、能讀懂童話、體會本文的主旨、并能結合現實社會理解“小溪流、枯樹樁、烏鴉、泥沙、沉船”等所蘊含的象征意義。3、啟發學生熱愛生活,不斷進取,永不停步,在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其中2、3、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解讀這篇童話,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辯、對話、交流,讓學生正確理解課文主題,并能理解其社會意義。為此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創造情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解讀。 三、說學法: 學生閱讀這篇童話時要反復朗讀和默讀,理清作品的思路,領會故事的含義,并有意識地加以學習和運用。本文宜采用“讀一讀――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練一練”等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啟思(多媒體展示動畫) 文章題記說“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二)、讀一讀、找一找 1、學生速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并自己動手解決。 2、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長的4個階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并完成課后第二題(學生作完后展示多媒體動畫)。 (三)、讀一讀、說一說 1、有感情的朗讀在四個階段中能表現小溪流精神的句子。 2.分角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說不同階段小溪流成長的情況。如: 學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沖過巨大石塊的阻攔,拒絕枯樹樁的勸止,同我的伙伴們匯合在一起,我就長大了。——我成為了一條小河。 學生丙:(略) 學生丁:(略) (四)、讀一讀、想一想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沒有變化?有怎樣的變化? 有變化。力量逐漸變大。 2.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1)師生交流。 老師可有意提出有誤的主題,激活學生思維。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抓住兩點) (五)、想一想、說一說 1. 小溪流的歌給你什么啟示? 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聯想到了些什么? (六)、說一說、作一作 1、說一個具有小溪流精神的人物故事 2、展開聯想,編一則童話“ 和小溪流和對話”(如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等) 18 《小溪流的歌》導學案 一、走近作者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現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兒童文學家。中共黨員。1935年到北平圖書館工作,1938年赴延安,歷任延安魯藝文學系教師,《東北日報》副總編輯,中宣部文藝處處長,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書記處常務書記,《人民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委員會委員,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全國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 1941年在桂林出版的第一部童話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寫了孩子們的悲慘遭遇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望。1944年出版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批判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軟弱和個人主義思想。1945到東北,擔任《東北日報》副總編輯兼副刊部主任。寫有反映土地改革的報告文學《一個農民的真實故事》和童話《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1951年到北京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從1953年起先后擔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為發展我國的文學事業,為培養青年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嚴文井因病于XX年7月20日凌晨4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童話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三只驕傲的小貓》、《唐小西在下一次開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雜文集《關于鞭子的感想》;游記作品《印尼,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主要著作被收錄在《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近作》、《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 二、文本助讀 1、文章結構 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斷成長壯大為線索,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總敘小溪流的特點,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長大成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匯集成一條大江。 第四部分:小溪流最后成了汪洋大海,仍然不停止。 本文結構也可以這樣劃分: 按分——總結構,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45),寫小溪流的歌。 。1--15)寫小溪流向前奔流(不知疲倦) 。16--27)寫小溪流形成小河(精神旺盛) (28--38)寫小溪流長成大江(十分強壯) 。39--45)寫小溪流匯成海洋(猛烈翻騰,強烈歡唱) 第二部分(46),永遠唱不完的歌。 2、從文中挑出關鍵詞,補全下列兩個題目的空白。 、傩∠ → → → (小河、大江、海洋) 、诳輼錁 枯黃的草→ → → (烏鴉、泥沙、沉船) 3、內容概要: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主題 小溪流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推著小樹枝打轉,沖過石塊的阻攔。 枯樹樁 枯黃的草 堅持前進永不停步 在前進中不斷成長 小 河沙聲地歌唱 推送著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烏鴉 大 江 低聲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聲音唱。 掀起洶涌的波濤,舉起龐大的輪船。 泥沙 大 海強烈地向著四方歌唱。 他不斷地涌起來,向上,向前,向著四面八方。 沉船 4、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一條小溪流逐漸成長壯大微小河、大江、海洋的過程,歌頌了小溪流樂觀向上、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 三、理解字詞1.給加點字注音 牢騷( )沉淀( )阻礙( )恐嚇( ) 低沉( )怨悔( )富足( )積蓄( ) 2.解釋下列詞語 (1)五顏六色: (2)興致勃勃: (3)無窮無盡: 。4)富足: 四、預習反饋 1、給加點字注音 牢騷( ) 沉淀( ) 阻礙( ) 恐嚇( ) 低沉( ) 怨悔( ) 2、解釋下列詞語 (1)五顏六色: (2)興致勃勃: (3)無窮無盡: 3、《小溪流的歌》的作者是____。 五、合作探究 1、小溪流在成長為小河、大江、海洋過程中的精神狀態及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從原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并概括。 2、“枯樹樁”、“烏鴉”、“泥沙”比喻社會生活中什么樣的角色?他們與小溪流有什么關系? 3、“小溪流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大江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他奔流著,奔流著,永遠向著前方!边@些相似的語句間隔地在文中反復出現有何作用? 4、首段“太陽出來了,太陽向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他微笑”,語序和詞語稍加變化后又出現在尾段有什么作用?前后意思一樣嗎? 5、題記中的"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該怎樣理解? 6、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7、小溪流的精神紿我們怎樣的啟示? 六、當堂檢測 1、小溪流的成長經歷了:小溪流→_____→______→_____。 2、《小溪流的歌》的主題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下表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主題 小溪流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小 河 烏鴉 掀起洶涌的波濤,舉起龐大的輪船。 大 海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勻歡沃械募父瞿餿嘶木渥印d艽有∠魃男蝸筇寤岢銎渲械腦⒁,壹s耙頤茄暗木瘛?br>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特點。 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 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導用歡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2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a、指名讀,問:這是什么段式? b、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c、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讀第1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他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二、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1)小溪流和枯樹樁是怎樣對話的? (2)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3)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4)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2)指導讀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三、總結全文,問: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想小溪流學些什么?(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進一步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第二段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朗讀全文時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歡快、活潑的情感基調、第2自然段中的幾個擬人化的句子、能從小溪流生動的形象中體會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們學習的精神、 三、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卡片、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進一步認識總分段式的寫作特點、 。ǘ┙虒W過程 1、預習引入、 2、揭題、布置預習、 。1)自由讀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想想這篇童話講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2)認讀詞語、說說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分段指導、 4、閱讀課文1~3自然段、 。1)圍繞課后1(1)自學課文1~3自然段、讀讀劃劃、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認為這是一條怎樣的溪流從哪些地方可看出 。ㄖ笇в脷g快、活潑的語調朗讀此段) (3)自讀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課后2、 、僦该x、問:這是什么段式 ②小溪流是怎樣玩耍的(劃出有關動詞) 出示有關動詞、認讀: 拍拍、摸摸、打個轉兒、撓撓(指導讀好這些詞、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出小溪流的可愛、頑皮) ③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名讀第3自然段、回答課后1(1)、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種什么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堅定) 齊讀第3自然段、 。5)指名讀1~3自然段、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二、三兩段、指導感情朗讀、 2、進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斷進取、熱心為人們做事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1、復習、 。1)指名讀第一段、 。2)說說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擋、它是怎樣繼續前進的、 閱讀課文2、3兩段、 。1)默讀第2段、思考課后1(2)、 。2)讀后討論、 、傩∠骱涂輼錁妒窃鯓訉υ挼 ③指名分角色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為什么(響亮有力、意志堅強) ③枯樹樁和枯草是怎樣勸小溪流的結果又如何呢從小溪流的話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樣的精神 指導讀對話、 。3)齊讀第9自然段、 、偎伎迹盒∠鞑恢>氲谋剂、結果是怎樣的(匯成大江、沖向海洋) 、谥笇ёx這一自然段、 (4)指導分角色朗讀2、3段、 3、總結全文、問: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不斷進取、永不停息、為人們做有益的事、) 板書: 山谷 不分日夜奔 拐彎的地方 不知疲倦沖 海洋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生字新詞,流利朗讀全文,掌握“童話”的體裁特點,理解文章的主題(可加以延伸)。 2、能力目標:分角色懶得兼表演,培養想象力、課堂應變能力、表演才能;準確抓住課文的關鍵句幫助理解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發散思維,使文章主題獲得新的生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欣賞幫助了解小溪流成長的特點,初步體驗音樂與文學的共通性,激發學生的藝術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以小溪流的精神比照自身。 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小溪流的歌》可以說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話,語言比較優美,內容通俗易懂,主題鮮明,也有想象表演的空間。教學過程 應兼顧散文性和童話性兩大特色,并以童話性為重。根據文體特征、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教學提示,教學重點確定為:1、分角色朗讀兼表演;2、通過討論了解小溪流成長過程及主題。教學難點 確定為:通過音樂欣賞進入情境,激發想象力。 教具制作 1、自制音樂欣賞帶:包括打亂次序的四支樂曲和按正常次序錄制的四支樂曲,取材于《D小調第一號奏名曲》、《故桃鉗進行曲》、《黃河船夫曲》、《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一般截取曲子開頭一分鐘左右的樂段,第一部分播放時間約5分鐘,第二部分開頭添加流水聲,末尾添加濤聲,播放時間約6分鐘。 2、表演頭冠: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角色頭冠,共13枚,由學生手工興趣小組幫助制作。 課時安排 二課時至二課時半。第一課時主要是培養想象力、表演能力,激發學習情緒;的二課時分析小溪流的成才過程,各角色性格特征,以及對主題的討論和拓展。第一課時是基礎和鋪墊,第二課時是深化和提高。 以下是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設計和分析。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激發情趣 同學們,今天我想先請大家欣賞四文樂曲,這些曲子是老師精心挑選出來的,在欣賞樂曲的時候,同學們可以思考一下,這些曲子讓你們想到了什么?再順便想想老師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現在先請大家輕輕松松地欣賞音樂吧! 二、音樂欣賞 1、教師放音樂帶第一部分(曲子間歇可提示)。 2、學生談聽完音樂的感想。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暢談,教師鼓勵學生隨想象馳騁。如果有學生談到感覺像水流,教師應自然地向課文內容靠攏。 。▽W生思維活躍,能切合實際,大部分學生能聯想到水流。) 3、教師放音樂帶第二部分,并配樂朗讀,朗誦內容為從文申抽取的適合音樂需要的優美文字。 。▽W生隨音樂進入情境,表情愉快。) 4、指導學生將音樂欣賞中得到的美好感受帶入課文。 三、自由朗讀 要求:大聲、流利地明讀課文,可讀全大,也可抽取喜愛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詞或已學過但仍未掌握的字、詞,可以自由上臺填入教師劃定的板塊——生字格中,要注意秩序。 。ㄟ@一環節基木上每一課的第一課時都有,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字詞積累 學生自行分析生字格中的字詞:哪些較難掌握?哪些容易出錯?也可以自由選擇預習過程中己掌握的詞語造句,教師注意控制時間。 五、分角色朗讀兼表演 1、選取角色:根據角色性格特征抽取學生表演,最好有一定的朗讀基礎及表演技巧。 。▽W生參與熱情高漲,氣氛熱烈,表演效果較好。) 2、抽取到的學生協商表演細節。 3、正式表演。 六、課堂小結 教師:剛才,在表演的過程中,你們有時大笑,有時鼓掌,為什么? 學生甲:他們演得好。 乙:他們有加上自己的話,還有表情、動作。 丙:他們還說英語,和課文不一樣。 。哼_叫創意。 教師:這些同學對課文進行了加工創造,沒臺詞的加了臺詞,有臺詞的添上表情、動作,這些靠的是什么呢? 學生:想象力。 教師:對;童話就是想象的產品,想象力能讓我們的思想插上翅膀,只要忠實于原著,再大膽的思維也是可以的。今天達節課,我們通過音樂欣賞和分角色朗讀讓課文變“活”了,同學們也能初步感受到達些角色的性格特征,明天我們將深入分析這篇課文。 七、布置作業 A計劃——基礎題:分角色朗讀。 B計劃——提高題:制作連環畫。 要求: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任選一題,自由組合以小組形式完成,連環畫可進行改編。 附:教學后記——關于教學過程 幾個環節的補充說明 音樂欣賞:在設計達節課的教學思路之前,我從一篇教學論文中看到達么一句話:“有學者指出,先知識后能力的課堂評價次序應改為!畬W習情緒——能力培養——知識掌握’,把!畬W習情緒’放在評價的首要位置,可以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边_句話啟發了我,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激發學習情緒及能力培養。第二課時則兼顧能力培養和知識掌握!缎∠鞯母琛奉}目中既然有“歌”,用真正的音樂輔佐這一曲文字之歌不是更好嗎?音樂與文學是有共通性的,況且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已不僅僅只是“語言和文字”,它的外沿應該更大更寬。因此,音樂欣賞是木課的導入 ,又不僅僅是本課的導入 ,它是整節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四支樂曲是從幾十支曲子中通過不斷的對比、淘汰挑選出來的,經過同組教師的試聽及認可后,才制作成音樂帶,四支樂曲的風格暗暗契合了小溪、小河、大江、海洋的特點,不過,在第一次欣賞過程中,學生能聯想到其他 事物,教師也應當鼓勵,也許有的學生感悟能力略差一些,但我相信,通過引導我能為他們打開心靈的另一扇門。引入音樂的目的不是培養理論分析家,只是激發想象,創設情境,并帶給學生美的藝術享受。自由朗讀,字詞積累,這兩個環節靠的是日常的水磨功夫。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方法,可以算是“聚沙成塔,積腋成裘”。 分角色朗讀及表演:達一環節原先有兩種設想:1、分角色朗讀并配背景音樂《海之詩》,這樣可以與第一環節銜接更緊密,使優美的情境貫串全大。2、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以表演,可以讓學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充分張揚個性。考慮到初一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文章的體裁,而且為了配合單元重點,我選擇了檢二種方案。 布置作業 :配合學生的差異制定的遞進式作業 ,學生有選擇的空間;小組完成的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分工協作能力。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6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7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8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9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0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1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2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3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4
《小溪流的歌》教案 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