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教案(通用15篇)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
《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記敘“我”不小心碰碎了停靠在路邊的小紅車的反光鏡,主動留下姓名和電話,希望車主與自己聯系,事后車主打來電話,不僅不來索賠,反而表示感謝的故事,深刻揭示了誠實與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富有發人深省的教育啟迪意義。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引導學生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把誠實和信任看得比金錢更重要是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東西。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必須讓學生感悟的難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再三強調,待人以誠是立身之本。今天咱們學習19課《誠實與信任》,它定能讓你體會到誠信的價值所在。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中感知
1、指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
課文圍繞誠實與信任寫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課文,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精讀領悟
(一)學生讀1-----3自然段
師:通過讀這一部分課文,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文中的“我”非常誠實,而且很有責任感。
師:請你默讀1---3自然段,哪些地方體現了“我”的誠實?請你用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學生讀課文,然后談看法)
生:從“天很黑,又有點霧,能見度很差。”看出“我”誠實。
生:從“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挺著的,責任應該在我。”看出“我”誠實。
生:從“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看出“我”誠實。
生:從“我留下字條”看出“我”誠實。
(二)學習4---10自然段
師:“我”留下紙條,小紅車的主人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學生讀4---10自然段,思考。
師:這一部分從哪里看出“我”的誠實?
生:“我不小心吧你汽車的反光鏡碰壞了”。
生:“讓我把錢寄給你”。
生:“這筆費用應該由我來支付”。
師:是呀,先承認是自己的過錯,又提出寄錢賠償,最后強調費用應由自己支付,態度多么誠懇、多么堅決呀!這些,確實進一步寫出了“我”的誠實。那么,小紅車的主人在和“我”通電話時,表示很“感動”。他究竟為什么而感動哪?
生:為“我”的“誠實”而感動。
師:課文中說“你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給我留下字條,這使我很感動”,怎么成了“為我的誠實而感動”呢?
生:“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留下字條”,反映的就是“我”的“誠實”呀!
師:在打電話的過程中,小紅車的主人連連向“我”表示感謝,謝“我”什么呀?
生:誠實。
師:自己車上的反光鏡被“我”碰碎了,自己掏錢換上,還打電話向“我”連連致謝,這說明小紅車的主人把什么看得比什么更重要啊?
生:他把誠實看得比金錢更重要。
師:小紅車主人的原話是怎么說的?誰愿意讀一讀?
生:(讀)“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小黑板出示這句話,學生反復讀,并背誦
師: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
課文中的“我”很“誠實”贏得了小紅車主人的“信任”。
師:“打電話”一部分應該用什么語氣讀?
生:感謝、誠懇的語氣。
學生用感謝、誠懇的語氣分角色讀“打電話”部分。
(三)齊讀11自然段
師:(總結)
四、展示“誠信”名言。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導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體會“我”勇于承擔責任、不過分指責他人的偉大胸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品讀、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情感的共鳴,懂得為人處世的`一些基本道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同學們,小時候你們一定聽大人講過《狼來了》這個故事,那個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
2、是呀,這個牧童不誠實,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誠實,才能得到信任。(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誠實和信任的課文。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要求:
①拼讀生字3遍,記住字形。讀詞語2遍,準備聽寫。
②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③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努力讀出感情;準備提出自己覺得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向老師、同學請教。
④準備交流初讀收獲、疑問。
2、指名4人上黑板聽寫詞語,其他同學寫在自備本上。
駕駛、故障、超出、環顧四周、聯系、事隔三天、陌生、道歉、誠實、信任(評議、正字)
3、指名讀詞語,齊讀。
4、提出難以讀好的詞語、句子,教師適當指導。
5、指名分節讀課文,或開火車讀課文。
讀完一節,評一節;正音、指導停頓;
個別句子領讀、齊讀。
6、交流初讀收獲與疑問。
7、再次練讀課%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3
《誠實與信任》一文敘述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王璐。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平實,沒有過多的氣氛渲染,也沒有細致的'人物刻畫,但人物的所作所為卻感人至深,“誠信”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
讓文章本身去教育學生,使他們在多讀多思中去自悟自得,大可不必太拘泥于“搬運”別人的觀點,并把這些觀點硬塞給學生,因為這樣的效果并不見得好,教學反思《《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王璐》。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圍繞“‘我’的誠實表現在哪里”這個話題讓學生在讀中勾畫、理解、感悟;提出“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作者留下聯系的字條真傻”這一引起爭論的話題是學生在議中領悟,走進課文,與文本對話,從課文中找出理由,感受到了“我”的誠實、不逃避責任,為進一步升華認識鋪路搭橋。在“作者的誠實還表現在哪里”是使學生感悟到“我”的認錯、認賠,自然的牽出小紅車主人的“感動、感謝”,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體驗到課文其中飽含著人文教育“在這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與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課文把學生引導到知識的海洋遨游,擷取知識的珍珠,思考人生的哲理。學生在讀中悟理,汲取做人的精華。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人間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3、引導學生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從而學會做人。
教學重點:
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體味其中的蘊含。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聽錄音對話:聽聽他們在說一件什么事?
這起事故是怎么發生的?讓我們一起到事發現場去看看。
二、交警辦案,感悟誠信。
1、自由讀第1、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起事故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2、交警辦案,尋找證據,認定責任。(再讀課文,畫出關鍵詞句。)
3、交流看法,出示證據”:
責任在小紅車的主人:小紅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責任在“我”:因為小紅車是停著的,“我”碰壞了小紅車的反光鏡。
4、認定責任:雙方都有責任。
5、再現字條,感悟誠信:
當事人“我”也是這樣認為嗎?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我”當時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無人知曉,無意碰壞,“我”卻主動留下字條,擔起事故的全部責任。由此可見“我”是個怎樣的人?板書:誠實
這樣一個誠實,有責任心的人會在紙條上寫些什么呢?(道歉、姓名、電話、表示一定倍償)。
三、品讀對話,體驗真情。
1、再聽錄音對話,感悟信任:
事隔三天,小紅車的主人果真給“我”打來了電話,是來追究“我”的責任,要求倍償嗎?咱們再來聽聽他們的通話。
他打電話來干什么?(感謝“我”)
他感謝“我”什么呢?
2、品讀對話
自由讀對話
師生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在評價
感悟:聽了這位同學朗讀,你們感受到了什么?是從哪個詞中體會到的?你來讀讀這一句好嗎?請你們也幫幫我,給我提提建議。
全班分角色朗讀。
四、現場采訪,領悟道理
1、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2、現場采訪:真是人間自有真情在啊!采訪一下你們行嗎?
采訪小紅車主人:當你一看到反光鏡被碰壞了,是怎么樣心情?
當你看到那張字條,是怎么想的`?
當你拿起話筒打電話時,又是怎么想的?
采訪“我”:還記得對方的話嗎?你最難忘對方說的哪句話?
3、是啊,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和信任。(揭示中心句,齊讀)
五、拓展延伸,激情導行
看到這句話,你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
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讓它也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齊讀中心句
欣賞詩歌,(配樂齊讀)
誠信如歌
誠信是一縷和煦的春風,
誠信是一股甘甜的清泉,
誠信是一片溫暖的陽光,
誠信是一曲美妙的歌……
它架起了心與心的橋梁;
它繪就了精神家園中最美的風景!
擁有它,人生定會綻放出燦爛的光芒!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指名說)
請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到黑板上。
還有誰也深有感觸?
一起上來寫。
其它同學把感受寫在書簽上。記著簽上自己的姓名,你們發自肺腹的話就是難得的名言!(學生上臺書寫。)
交流心聲,總結課文。
讓我們讀讀這些句子,體會這些同學的心聲!(齊讀句子)
讓我們記住自己的名言,時時處處誠信做人!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5
一、聽寫詞語
歉意
故障
環顧
擱下
反光鏡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按時間順序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一天深夜”到“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第二部分從“事隔三天”到課文結束。
2.請一個同學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碰碎別人車上的反光鏡的?事情發生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繼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①“能見度”是什么意思?
②這天,為什么能見度很差?
(深夜,天很黑,又有點霧。)
③請個別同學讀句子,再齊讀。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出了點兒差錯,當屬正常。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處理所發生的情況的?
(2)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①“環顧”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見一個人”的情況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敢于承擔責任,主動寫下字條,想一想:他為什么這么做?
提示:
a.誠實是做人起碼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這一點,即使沒有人看見他把別人車上的反光鏡弄碎了,他也能講求誠實,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負這個責任,但是,他的心里永遠都會有負擔,感到不踏實。
c.誠實的行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這件事顯示了作者的高度自尊,也一定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齊讀句子)
4.請兩個同學分角度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思考:從作者與車主的通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5.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應點撥。
提示:a.我知道了作者不但是個誠實的人,而且是個很有禮貌的人,當車主打來電話,作者首先說“對不起”,表示歉意。
b.我還知道作者的舉動,讓車主深受感動。作者的誠實行為不但顯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贏得了車主的尊重。
c.我還知道在那位車主看來,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和信任。
6.出示句子,朗讀并理解。
“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1)個別讀,齊讀。
(2)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提示:
a.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用錢買不來的。作者不小心碰碎了別人車上的反光鏡,沒有人看見,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誠實在作者看來比什么都重要,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德行,是一個人立身處世之本。因此,作者把做人誠實看得比一切都重。
b.車主自己換了新的反光鏡,并不要作者賠償,因為作者的誠實讓車主深受感動,從中認識到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和信任。反光鏡的價格是有限的,而誠實的美德是無價之寶。
c.因為有了“誠實和信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融洽,即使是兩個陌生人。說明了人們渴望做誠實的人,人們希望周圍都是誠實的人,人們需要與誠實的人相處。
7.車主的這番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腦海里,我希望這句話同樣也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里。
(學生反復朗讀,記住這句話。)
三、總結課文
1.先聽錄音,再朗讀課文。
2.請同學讀黑板上的句子。
3.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
揭示:a.作者以自己誠實的行為得到車主的信任和尊重。
b.車主從作者誠實行動中深受感動,并認識到: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4.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
(《誠實比金錢更重要、《誠實的心靈……)
四、作者練習
1.造句。
能見度——
歉意——
2.收集有關“誠實”的名人名言,并摘抄下來。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6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我”勇于承擔責任的高尚品質,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著手,直奔中心。
1、 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含有課題的句子。
2、 讀句子,明白了什么?(板書:比金錢更重要)
3、 為什么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三、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朗讀,體會 “我”是個怎樣的人?在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劃劃。
2、交流:
(1)“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抓住“畢竟”等語句,體會“我”勇于承擔責任。
(2)第三自然段。抓住“便”等語句,體會“我”的誠實。
3、再讀課文,感悟“誠實比金錢更重要”。
四、學習4~10自然段。
1、自瀆課文,邊讀邊想象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
2、同桌分角色讀。
3、指名分角色讀。
4、評讀,深入體味“我”的誠實,小紅車主對“我”的信任。
5、再分角色朗讀。感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五、學習第11自然段
1、引讀。
2、“他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他的話”指什么?為什么?
3、齊讀。
六、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2、課文如果不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你還可以什么作為題目?
3、總結:誠信是架設在人心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是震蕩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擁有誠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七、課外作業
1、閱讀誠信小故事。
2、搜集誠信格言。
板書設計:
誠實和信任
比金錢更重要!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7
第二教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
下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看看哪一段最令你感動。
二、精讀課文,體會真情
過渡:課文講了作者驅車回家因夜深天黑,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邊的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來雙方通過對話相互解決了問題,從中體現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人間真情。
(一)朗讀課文,感悟真情
那么,這起交通事故的責任到底在誰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1—3節。(課件出示1—3節內容。)
學生:責任在作者,因為他把別人的車撞壞了。
責任不全是作者的,因為那一天天很黑,能見度很差,而且小紅車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
(課件紅字出現“天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
(說明了責任不全都是我的。)
作者勇于承擔了責任,給車主留下了字條,那么字條上會寫些什么呢?從課文中找一找有關內容,把自己當作作者來給小紅車的車主寫一張留言條。
(學生寫,課件播放音樂)
(寫后,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并請學生評議)
小結:寫留言條的注意點。
如果你是小紅車的主人,看到了這張留言條,他會怎么想,會說些什么呢?
事隔三天,小紅車的主人終于打電話來了,那起電話,作者的心情會怎樣呢?
同桌互相讀一讀課文的4—10自然段,看看怎樣讀才能將雙方的心情通過語言,通過電波傳達出來。
(課件出示電話對話內容。)
學生讀,讀后評議(要讀出誠懇的.語氣)
分角色朗讀表演“打電話”部分,再次體會“誠實”和“信任”。
誰能脫離課本假設你就是作者或者小紅車的主人,用自己的話來進行一下對話。
課前老師讓學生收集了一些有關誠實的名言或警句,如果小紅車車主的家人非要作者賠,你可以用哪些名言或警句勸一勸,做做思想工作。
師述:車主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腦海里,老師希望這句話同樣也能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里。
課件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齊讀“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是怎么樣做的呢?
3、小結:課文為什么以“誠實和信任”作為課題?課文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
從這么一件平凡不起眼的小事,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誠實是無價之寶,惟有誠實,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這就是作者要以“誠實和信任”來作為課文的題目的原因。
板書設計:
留下字條
誠實
兩次道歉
和
兩次感謝
信任
比金錢還重要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誠實和信任。
2. 學會本課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知道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基礎性診斷練習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要求學生根據課題質疑,圍繞誠實與信任寫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以誠實與信任作為題目?
2、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障、址”是翹舌音,“障、況”都是后鼻音,“檢、聯”都是前鼻音。
二、優化新授
1、精讀感悟
⑴從題目入手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誠實”?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信任”?然后組織討論,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誠實和信任》。
⑵矯治評講
①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② 抓住對話,讓學生懂得這種“信任”產生于“我的誠實”,出示重點句子: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⑶指導朗讀
充分利用課文語言材料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讓學生演一演。
⑷優化評講
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三、發展性診斷練習
1. 朗讀課文
2. 指導學生思考回答課后練習第4題,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
3. 除了《誠實和信任》還可以用什么題目?
四、自主性學習診斷
1. 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讀一讀再抄寫。
指導學生充分地朗讀詞語,理解詞意,積累內化為自己自學詞匯。
2. 通過學習,能試著圍繞一個中心與同學、老師或親戚打電話,并做到條理清楚,從而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實踐活動
課后收集有關“誠實”的故事或名人名言。
五、共同小結
唯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9
一、導入:
1、課文是圍繞題目來寫的?找出文中含有課題的那句話,用波浪線畫下來,齊讀這段話。出示課件一: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2、為什么說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今天咱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1——3段:
1、誠實與信任真的比金錢重要嗎?課件出示二:誠實與信任比金錢重要嗎?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夜晚。
自由讀1——3段,想想:那天晚上發生一件什么事?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
2、這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在你看來,事故主要原因有哪些?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理由。(相機出示課件三)3、作者為什么要環顧四周?換作別人可能會怎么做?這說明作者是個怎樣的人?
4、聯系上下文想想,字條上會寫什么?為什么不寫事故原因。【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5、小紅車主人看見字條,會怎么想?
三、學習4——10小段:
1、你們所想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五六天后,他主動打電話與作者聯系。在課文中找到對話,自讀,體會其中含義。
2、出示課件四:對話部分。指名讀。讀第一次對話,你有何疑問?讀第二次對話,想一想:讓作者感動的僅僅是字條嗎?讀第三次對話,小紅車主人為什么感謝“我”?
3、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體會情感。
4、小結。【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教案《《誠實與信任》教案》。】
5、現在大家明白了:誠實和信任真的比金錢更重要了嗎?(出示課件二,將其中“?”改為“!”)齊讀,升華情感。
6、小紅車主人被感動了,“我”被感動了,相信大家也一定被感動了。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來讀。
四、學習11段:
1、出示課件:我很后悔,居然沒有問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齡、職業,但他的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齊讀,想想:“深深印在作者腦海中”的是什么?指答。
2、作者收獲不小,你呢?把你的收獲寫下來,再交流。
五、總結:
1、這篇課文還可以用什么作課題?為什么用“誠實與信任”作課題?【誠信是架設在人心的橋梁,是溝通心靈的紐帶,是震蕩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擁有誠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
2、送大家一首小詩《誠信是歌》
六、作業
1、課下搜集關于誠信的名人名言,選擇你認為最好的一句做成書簽,送給你的朋友。
2、復述課文給家長聽。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0
19 誠實和信任
通州市四安小學 張志賓
【教材解讀】
蘇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第19課《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斷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紙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描寫手法也極為樸實,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特別是課文的第二段(對話部分),尤為情真意切,生動感人。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子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體味誠信。
【教學難點】
感悟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的寫作特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關于“誠實”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設計理念】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中年級學生的特點,可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通過誦讀、分角色表演讀等,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和信任的可貴,再進一步地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對話,達到步步升華的效果。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初識誠實與信任。
1、分別用誠實、信任造句。
(根據學生原有認知水平,初步理解誠實與信任)
2、揭示課題。
二、質疑研讀,探究“誠實”
(1)自由讀,交流:我們可以感受到文中的“我”是怎樣的一個人?(直入主題,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去體會、揣摩人物的品質)
(2)教師相機出示語段:
a.“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是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思考:明明是紅色小汽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是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為什么“我”會認為事故的責任在“我”,而且留這張紙條是“應該的”呢?(引導學生在討論中體會“我”的誠實:勇于承擔責任)
b.“我環顧四周,不見一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這輛車的雨刷下。”
(引導學生明白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是一種傳統美德,古人稱之為“慎獨”,教師板書,也請學生記在書上,記在心中。)
三、設計練筆,理解誠實。
1、給車主留個條。
學生交流紙條內容,在請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正確的留條格式和必要內容(臺頭、大致內容、落款)。
(通過學生的練筆,讓學生進入角色,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設身處地的解決碰車這件事,極好的促進了學生對誠實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2、再讀課文,討論造成事故的原因。
其實這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沒有同學在寫紙條時把造成事故的原因也寫進去了?
a、天氣環境的原因——天黑、有霧、能見度差
b、小汽車車主原因——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
3、小結:我不怨天尤人,主動承擔責任,堅持要賠償損失。表現了“我”的責任心和誠實。(板書:不怨天尤人,勇于承擔責任。)
(從不同的角度探究誠實,作者的誠實品質躍然紙上,對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四、品讀對話,體驗以誠贏信。
1、自由讀。
這部分,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用一個詞語概括。(信任)
2、爭辯:誰信任誰?
我給予了車主誠實與信任,車主同樣也回報了我誠實與信任。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爭辯中掌握誠實與信任之間的聯系)
3、男女分角色讀(以讀促情,以情促行。)
五、拓展延伸,深化誠實、信任
1、理解關鍵句。
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2、自由談誠、信。
六、遷移練習,擁有誠、信。
1、閱讀《校長趣事》。
指名讀,自由發言:從這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通過故事,陶冶情操,促使學生以誠實換取他人信任。)
2、教師贈送名言。
3、師結: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相應; 以信感人者,人亦以信相悅。
同學們! 愿我們的心中永遠樹立一座誠信的豐碑! 愿真誠的生命永遠年輕!(以激勵性言語結束課堂。)
附:
1、板書設計
19、誠實與信任
慎獨
誠實 勇于承擔責任 → 信任
不怨天尤人
2、誠信小故事《校長趣事》
美國加州的一位校長宣布:如果全校150位小學生能在4個月內讀完7000冊圖書,他就在圣誕節當眾親吻一只小豬。結果可想而知,這位校長當著全校學生的面跟一只小豬來了個隆重的一吻。
美國猶他州的一位校長在學期開始時與全校師生打賭:如果你們在11月9日前,讀書15萬頁,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所以,從那天開始,全校師生也瘋狂讀書,校長只好爬了1.6公里的雪路,整整爬了三個小時,光手套就磨破了5副。爬行過程中,過往汽車向他鳴笛致敬,有的學生自愿和他一塊兒爬。這位校長爬到學校時,等待他的是全校師生的夾道歡迎,和孩子們蜂擁而上的擁抱和熱吻。
3、誠信名言
誠是開山斧,信是做人金,人無誠信難立身。
受人之托,終人之事。
君子以誠為貴。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重要”這句話的含義。
4.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的中心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意識誠信。
1.《狼來了》的故事,誰知道,給大家講一講。
(這個孩子為什么最后會落到那個下場?是因為他不誠實,所以人們都不信任他。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誠實與信任”的文章。”
2.引出本課題。
板書課題“誠實與信任”。
3.就題質疑,引讀課文。
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猜一猜這一篇文章會寫了什么內容?
那么就請帶著這些猜測來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初識誠信
1.自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本課生字詞,認讀。
(2)檢查讀書情況
(3)交流讀后感悟。
你認為這篇文章重要的一句話是什么?
課件出示這句話。
“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理重要,我再次謝謝你!”
3.交流談話。
(1)這句話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說這句話?作者有什么反應?找出相關的內容讀一讀。
(2)作者為什么要留下字條?找出相關內容讀一讀?
(3)車子為什么會將反光鏡撞碎?找出相關內容體會一下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再讀課文,感悟誠信。
1.學習1~4自然段。
(1)指名讀1~4自然段。
明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和作者所采取的措施。
(板書:無人碰撞 留下字條)
(2)無人撞車留下紙條,說明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板書:誠實)
(3)齊讀課文中心句“人與人之間……更重要”。
2.學習4~10自然段。
(1)指句讀。
(2)主人為什么打電話給作者?(板書:電話致意 不讓賠償 信任)
(3)分角色讀。
(4)齊讀中心句(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重要)
(5)板書:比金錢更重要。
3.延伸、總結。
看來誠實與信任能創造美好的.境界。
四、自學本課生字。
1.小組合作學習本課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描紅。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課外聽寫,并擴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生字詞識記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生字詞。
3.讀文。
二、學習第11自然段。
1.指名讀文。
2.作者有何感想?為什么深印在大腦里?
3.再讀中心句(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重要)
三、延伸拓展,爭做誠信
1.總結
思考。這篇課語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能換個題目嗎?
2.補充材料P117—118
從前,有兄弟倆開了一家酒店,由于他們志的酒物美價廉,生意十分興隆。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摻了些水,多賣了二兩銀子。晚上哥哥回來,弟弟得意地將自己的“秘訣”告訴哥哥,以為會得到哥哥的我。誰知哥哥一聽,急得雙腳直跳,說:“唉,我們最值錢的東西,叫你二兩銀子就賣掉了!”弟弟不以為然雯:“哪里會有這么嚴重!”還是我行我素。
果然,從此他們的生意不如以前紅火,最終徹底破產。弟弟悔恨地流著淚說:“我明白了……”
(1)想想看,“我們最值錢的東西”指的是什么?結尾弟弟會說些什么?
(2)讀一讀,抄一抄
人無信不立
火心要空,人心要實
3.回復返唱
再回到文中那段話(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重要)讓我們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四、作業
課外搜集有關誠信的故事。
板書設計:
19誠實與信任
無人碰撞 留下字條 誠實
電話致意 不要賠償 信任
后悔感動 印象深刻 比金錢更重要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能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導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問:請同學們快速的默讀課文,將課文中含有這個題目的句子找出來。
“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難度的地方要多讀幾遍。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同桌交流。
3、檢查
(1)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選擇容易讀錯的字在黑板上板書:租、怒、倦、犯、躬、鴻、仰。
(2)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意思。
三、再讀課文,自學字詞
1、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在文中圈畫出生詞,讀通課文。
2、出示生詞,檢查自學效果。
3、指導范寫生字,注意筆順。
4、學生描紅。
5、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哪一課?
2、出示課題,生讀課題。
3、(出示)讀中心句(板書:比金錢更重要)。只能這樣讀,各式各樣的讀法。
4、指名讀,你強調什么?誰還有不同的讀?
二、質疑研讀,探究“誠實”
1、自由朗讀1~3節,讀完,你的眼前出現怎樣的一個人?把印象深的句子用筆圈圈劃劃。
4、交流:你的眼前出現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句話讀出來的?
5、教師相機出示語段:
(1)“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是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①指名讀。(3位)
②教師重復讀,明明是紅色小汽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是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為什么“我”會認為事故的責任應該在“我”?(畢竟)
③指名回答,并讀此句。(2遍)
④來!我們大家一起感受作者內心的誠實,齊讀這句話。
⑤你還劃了那些句子?
(2)“我環顧四周,不見一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這輛車的雨刷下。”
①指名讀。(3位)
②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特別是這個詞“環顧”,請再讀一遍。“環顧”是什么意思?“環顧”是為了做什么?(找車主)
③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這樣的情況下他可以做什么?做了嗎?猶豫了嗎?從那里看出來?作者沒有逃,而是留下來做什么?
④指名讀。有沒有一個思考過程該不該留字條?是一時的沖動么?(扎根)
⑤指名再讀。
⑥齊讀這句話!
(3)是的,這兩句話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誠實,那種在內心扎了根的誠實,來我們一起來為這種在內心扎根的誠實呼喚!一起讀讀這兩句話!
(4)在可以“一走了之”的情況下,他沒有走,做了什么?(寫字條)他這么做內在的動力來自什么?
(5)議字條。
①他的這種行為會帶來些什么?
②師:就是這么個夜晚,作者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希望車主與他聯系。同學們,假如你是小紅車主人,當你看到這張字條時,你會怎么想呢?
三、品讀對話,體驗真誠
1、請同學們讀讀“我”與小紅車主人的對話,注意揣摩雙方說話時的心情和語氣。看他們一共有幾次對話?
2、第一次對話。
(1)小組讀。
(2)讀懂了什么?
(3)我接到電話會是什么心情?“驚訝”
(4)再指名分角色讀,齊讀。
(5)在第一次對話中,你有什么疑問嗎?
3、第二次對話。
(1)小組讀。他怎么就感謝我了呢?“寄”
(2)重復“這使我感動”,我感動什么?
(3)指名分角色讀,齊讀。
(4)讓車主感動的僅僅是這張字條么?
4、第三次對話。
(1)小組讀。
(2)你是從那句話知道的?指讀。
(3)從哪里看出“我”給了車主信任?超過
(4)無人知曉,無意碰壞,卻主動要求賠償;車子遭撞,物件被損,卻打電話致謝。真是“我”的誠實給了車主一種信任感。齊讀這段話。
(5)分角色讀。
5、整體分角色朗讀這次對話。
四、挖掘含義
1、齊讀最后一節。
2、“他的話”指什么話?
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3、怎么理解這句話?
4、背誦這一段。
五、遷移練習
1、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想想看,還能換個題目嗎?
2、師:同學們,這則感人的故事學完了,相信大家對“誠實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時此刻,你一定有許多許多話要說。(與1交換)
3、指名交流,師相機評點。
4、出示“季子掛劍”。
板書設計:
誠實與信任>金錢(?)↙↙↘
寫字條打電話
(感謝——感動——再感謝)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3
教者:
夏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學語言,提高積累語言、鑒賞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在語文實踐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逐步形成和發展基本的語文素養。
教學過程:
一、導學重情境
1、同學們,會講“狼來了”的故事嗎?誰來講一講?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2、揭示課題,出示教學目標
二、自學重生成
課文圍繞誠實與信任寫了一件什么事?
1、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相互補充,達成共識。
2、全班交流。
三、助學重能力
1、齊讀課文1—3自然段,通過讀這一部分課文,你體會到什么?
(1)交流體會。
(2)“我”留下紙條,小紅車的主人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過渡:是呀,我的行為令他感動,所以,事隔三天,他不由自主撥響了我的電話號碼。
2、同桌分角色讀4—10自然段,(提示:邊讀邊想象他們說話的動作、神態),想一想:通過讀這一部分課文,你體會到什么?
(1)交流體會。
(2)播放范讀分角色“打電話”。
(2)男、女生再次分角色“打電話”,加深體會。
過渡:“我”與小紅車車主在電話中的這段真誠對話深深地打動著我們的心。“我”掛了電話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3、車主說的話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腦海里的是哪一句或哪幾句呢?
四、固學重建構
1、現在,你一定明白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了吧?(“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起碼、最基本的品質。)
2、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誠實比金錢更重要》、《誠實的心靈》
教師小結: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了誠實和信任,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以后的人生道路,讓我們與誠實相伴,與信任為友。)
五、拓學重遷移
1、課件出示:
誠信如歌
誠信是你的鼻子,沒有它,你享受不了木蘭花的芳香。
誠信是你的眼睛,沒有它,你看不見那蔚藍的天。
誠信是你的手,沒有它,你觸摸不到你的心跳。
誠信是你的腳,沒有它,你感受不到祖國山川的秀美。
誠信是你的生命,有了它,才能綻放出人生的輝煌。
2、你認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東西除了書上講的以外,還有什么?寫一寫。
附:板書設計
誠實與信任
撞車——留下字條——通電話(道歉、感謝)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撞車——留下字條——通電話(道歉、感謝)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導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點
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誠實和信任是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小時侯你們一定聽過狼來了這個故事吧?誰來講給大家聽一聽。
2、從這個故事你體會到了什么?是啊,這個牧童不誠實,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誠實,才能得到信任。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誠實和信任的課文。
板書課題:誠實與信任
4、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
1、提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音把課文讀正確,尤其是長句子和帶生字的句子要反復多讀幾遍。
(2)把生字詞畫出來多讀幾遍,看清生字字形,讀準生字字音,嘗試理解,不懂的詞可做上記號。
(3)標出段落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語。
(2)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四、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指讀課文。引導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指名分自然段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認真聽讀,說說各自然段的意思。
(3)指名說說課文的大意。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本文寫“我”深夜驅車撞壞小紅車的反光鏡,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承擔責任,感動了車主。說明“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4)疏通課文,引導分段。引導思考:課文是分幾部分?可分成幾段?
(5)交流:
第一段(1-3)“我”深夜驅車發生事故,留下字條主動承擔責任。
第二段(4-10)小紅車主人對“我”的誠實和信任深受感動。
第三段(11)小紅車主人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五、指導寫字
1、師講解字形。
障: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右邊的“章”字上邊扁一些,與“早”字要搭配協調。
2、學生描紅、仿影。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精讀課文
1、學習1—3節
(1)提問: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碰碎別人車上的反光鏡的?事情發生后,他是怎么做的?
(2)學生讀書,回答問題。
(3)從這一段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誠實” ?
(4)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理解“能見度” 。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這樣的事是很正常的,作者是如何處理的呢?
(5)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理解“環顧” 。
在看不到一個人的情況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留下紙條,主動承擔責任。他為什么這樣做?
學生討論、回答。
2、學習4—10節。
(1)指名分角色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從這一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誠實”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信任” ?
(3)出示句子: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4)指名讀--齊讀。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
(5)分角色讀課文。
3、學習11節。
(1)齊讀課文。
(2)說說作者為什么后悔?
(3)為什么小紅車車主的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
三、討論:課文為什么用“誠實和信任”作題目?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
修改建議、評析及補充
板書設計:
19、誠實和信任
碰碎反光鏡→留字條→留下了誠實和信任
《誠實與信任》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并能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1.研讀課文,培養學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我”與車主的對話,倡導個性化朗讀。
情感目標:懂得“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好。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學習語言,提高積累語言、鑒賞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并在語文實踐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逐步形成和發展基本的語文素養。
【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我”與小紅車主人的“打電話”這部分內容,我們給學生適度的時間與“文本”對話,朗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和信任的可貴;再進一步地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中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留白的部分啟發學生想象,這樣學生能很好地把文本中語言進行內化,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 “讀進去”再“讀出來”,更進一步體會人物對話中包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故事激趣:一個中國留學生在獲得德國某名牌大學博士學位后,決定留在德國發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謝絕。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學生猜測。)真正原因:該生逃過三次票。這個中國留學生缺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文《誠實與信任》中找答案。
2、齊讀課題。
二、走進文本,品讀課文,感悟真情
(一)學習課文1-3節
1、作者圍繞著“誠實與信任”這個課題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夜晚,去目睹當時的情形。先聽聽1-3節,邊聽邊想想這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誰能簡潔地說說這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究竟“我”的什么行為表現了“我”的誠實呢?請同學細讀課文1-3節,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去體會、去感受。邊讀邊畫,也可以同桌討論討論。
<一>造成事故的原因?教師相繼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①“能見度”是什么意思?
②這天,為什么能見度很差?(深夜,天很黑,又有點霧。)
(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車主違章停車原因) <二>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出了點兒差錯,當屬正常。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處理所發生的情況的?
(3)“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①“環顧”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見一個人”的情況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敢于承擔責任,主動寫下字條,想一想:他為什么這么做?
③“我”留下了字條,字條上會寫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會怎么寫這張字條?
④如果你是小紅車主人,看到自己心愛的車的反光鏡被撞壞了,又看到這樣的一張紙條,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4)“我”留下了字條,你覺得我還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紅車主人,看到字條會說什么?
4、小結學習方法:朗讀、感悟 學習課文4-11節
過渡:剛才大家所說的,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動打電話與作者聯系。讓我們聽聽他們之間真誠的對話吧。請同學們按照“朗讀、感悟”的學習方法繼續學習課文。
(1)出示對話,找出哪些是我說的,哪些是車主說的。
(2)同桌練習對話。
(3)思考:從作者與車主的通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a、作者不但是個誠實的人,而且是個很有禮貌的人,當車主打來電話,作者首先說“對不起”,表示歉意。
b、作者的舉動,讓車主深受感動。作者的誠實行為不但顯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贏得了車主的尊重。
c、在那位車主看來,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與信任。
d.出示句子,朗讀并理解。
“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①個別讀,齊讀。
②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4)請兩個同學分角色再次有感情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5)課文學到現在,那位車主究竟是誰,你們知道嗎?作者知道嗎?既然連對方的姓名、年齡、職業都不知道,那車主的話為什么會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腦海?也印在你們的腦海了嗎?這句話當中哪些詞印在你的腦海里了?
(板書課題:誠實與信任)所以作者用“誠實與信任”做題目了。
三、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
a、作者以自己誠實的行為得到車主的信任和尊重。
b、車主從作者誠實行動中深受感動,并認識到: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2、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
(《誠實比金錢更重要》、《誠實的心靈》……)
四、課外延伸,實踐活動
1、說說本班或身邊具有誠實與信任這種美好品質的事例。
2、用一句話或名言警句或一個故事說說自己對誠實與信任的理解。
3、寫一寫:此時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像老師這樣,用一句話寫在書簽上,送給你最好的朋友。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相處,誠實和信任是最重要的!希望每個人都能以心換心,誠實守信。
板書設計:
“我” —— 寫字條 留下 誠實與信任
車主 —— 打電話 收獲 道謝與信任
【教學反思】
1、故事導入在課堂一開始便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引發了學生對“誠實與信任”的思考,
2、課堂學習氛圍更濃厚,學生學習興致更高昂,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3、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教學中采用“讀、劃、練、演、議、品”等教學手段,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4、課外延伸這個練習,賦予“誠實與信任”以生活化的具體內涵,使學生對課文深刻的主題產生親切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也已融合了學生頭腦中的“相似塊”,牢牢地植根于學生的心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