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精選16篇)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發布時間:2024-02-21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精選16篇)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先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學用具:

  白求恩說的話(第三自然段中)

  四、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生字新詞。讀熟課文。提煉出主要問題。

  教學過程:

  一、解題并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手術臺就是陣地》。同學們看了課題后想說點什么?

  二、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師出示生字,學生讀。

  3、記字形。說說哪些字最難記,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記字形的同時,說一說字詞義

  5、讀詞。

  三、讀熟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

  2、聽老師的范讀,查自己是否有錯。

  3、再自讀課文,盡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讀互查。

  四、默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讀,自己畫。

  2、小組討論,幫助解疑。

  3、全班討論,篩選重點問題。

  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說明了什么?

  明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什么叫陣地?手術臺是什么樣的地方?再理解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就要理解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樣說的是怎樣做的。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解決重點問題,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回顧重點問題。

  上節課我們一起解決了不少問題,還有一個問題要在這節課來解決。問題是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說明了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二、解決重點問題,有語氣地朗讀。

  1、什么叫陣地?(陣地就是軍隊為了戰斗而占據的地方,通常設有工事)(手術臺就是外科醫生做手術用的臺子。)了解了詞語后再理解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①默讀課文的有關段落,畫出描寫白求恩在小廟里做手術時,都發生了什么情況?

  ②讀出自己所找的段落,談一談自己對這些句子體會。

  第二自然段:戰斗在激烈地進行著。離火線不遠的一座小廟里……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黑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說明:敵人的火力已經接近小廟,白求恩做手術的地方已經很不安全。

  第三自然段:敵機不斷地在上空盤旋,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說明:形式更加危險了,隨時都有可能被炸毀。

  第四自然段: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門口掛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說明:情況更加危險了情況越來越危急險些燒到白求恩大夫。

  ③體會后有語氣地朗讀。

  2、再看看白求恩在這種情況下是怎樣做的?

  ①默讀課文有關段落,畫出描寫白求恩是怎樣做的。

  ②讀一讀自己畫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二自然段: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休息了,眼睛布滿了血絲。說明白求恩處處為傷員著想,具有忘我的精神。白求恩十分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敏捷地取出一塊彈片……白求恩做手術的地方很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鎮定地給傷員做手術,說明白求恩既沒有把形勢的危險放在心上,也沒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詞既表現了白求恩的醫術高明,也說明他十分鎮定。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表明白求恩對傷員的關心和自己堅守崗位的決心。白求恩說的三句話。第一點是感謝師長的關心。第二點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是比喻的說法,說明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看作是打仗,把手術臺看作是打仗的陣地。戰士們戰沒有打完,據不能離開陣地。疏疏石頭醫生的陣地,醫生怎么能不顧自己的傷員而自己離開呢?第三點是說師部應該把我當作一名八路軍戰士,我和戰士們一樣,決不能離開陣地,我不是客人,不必優待我,照顧我。這四句話體現了白求恩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對工作極端熱忱。

  第四自然段: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進一步加快了手術的速度,再次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無私忘我的高尚品質。

  ③體會后,有語氣地朗讀。

  三、給課文分段。

  1、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找出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白求恩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

  3、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4自然段。第三段:5自然段。)

  4、小結重點訓練項目:先找出重點段再分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完成課后練習

  一、選詞填空。

  1、出示詞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這三個詞都含有接連不斷的意思。

  “陸續”表示有先有后,不是同時發生,也不是一下子就結束,它使用時可重疊。

  “連續”表示一個接一個,不間斷的。

  “繼續”必須在前面已交代進行什么事以后才能夠用,表示事情連下去。

  2、選詞填空。

  二、造句。

  1、敏捷

  ①理解詞義。(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②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思維靈敏、動作靈敏、嗅覺靈敏等。

  ③范句:小狗的嗅覺真靈敏,只要聞一聞壞人的東西的味道,就能跟蹤并找到他。

  ④自己造句。

  2、爭分奪秒

  ①理解詞義: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

  ②范圍:比賽、做作業、手術、救火、試驗、搶險等。

  ③范句:大堤上,解放軍叔叔爭分奪秒地運送著沙袋,使洪水不再漫過大堤,保住人民的生命財產。

  ④造句。

  三、默讀課文照樣子填空。

  1、學生讀例句。

  2、自己填寫。

  作業:語文課堂訓練。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

  2.學會生字新詞。讀懂每句話,能結合課文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不斷”、“迅速”造句。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深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時間 來源:考試大

  3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白求恩

  1.談話:“手術臺”、“陣地”是做什么用的?為什么把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當作陣地?是誰說的這句話?從文中找出含有“手術臺就是陣地”的句子讀出來。

  2. 簡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師。我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1938年 3、4月間到達延安,不久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他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畫出本課的生字詞,畫出自然段序號。

  2.以開火車的形式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注意正音。

  3.出聲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通過討論,同學們對文章會有個整體的認識。

  三、理清順序 找出重點

  1.指名一位學生朗讀全文,其他學生思考: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白求恩為傷員做手術的內容?(2、3、4節)

  2.出聲自讀第1自然段。思考:主要寫了哪些內容?(齊會戰斗打響了,點明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戰斗的形勢。)

  3.出聲自讀第5自然段。思考:告訴我們什么內容?(齊會戰斗勝利了,白求恩在手術臺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4. 文章的重點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2、 3、 4)為什么?(因為第1自然段是“戰斗打響”、第5自然段是“戰斗結束”。而2、3、4自然段內容是具體地介紹了白求恩在環境氣氛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始終以手術臺為陣地,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的情況。)按“戰斗打響”、“激烈進行”、“戰斗結束”的順敘敘述的。這就是事情的發展順序。

  第二課時

  來源:考試大

  導言:白求恩是醫生,手術臺是他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為什么他要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認真讀書。

  一、抓關鍵詞句,悟出中心

  1.上節課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整體了解了課文內容。請思考并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白求恩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戰斗中搶救傷員的?(1939年春·齊會戰役)

  (2)白求恩搶救傷員的具體事例的描寫在哪幾個自然段?書中的插圖與哪幾個自然段內容對應?(2、3、4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與插圖內容相對應。)

  2.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當時小廟周圍的環境怎樣?白求恩是怎樣搶救傷員的?畫出白求恩的神態、動作詞語,并分析。個人批劃,小組討論。

  3. 集體討論。環境:“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中,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敏捷地從傷員腹腔里取出彈片。分析詞語:“仍然”是指白求恩面對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彈片紛飛,硝煙滾滾的惡劣環境絲毫沒有放在眼里,還和沒有炮彈落下一樣在工作。“鎮定”是說白求恩大夫既沒有把形勢的危險放在心上,也沒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表現得十分沉著、冷靜。“敏捷”一詞表現了白求恩醫術高明,也說明他做手術時十分鎮靜。

  小結:通過抓住環境和氣氛的描寫,抓住白求恩大夫不顧個人安危,仍然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的動作、神態等詞語,表現了白求恩臨危不懼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優秀品質。

  4.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白求恩的優秀品質。

  5.出聲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環境描寫的句子。并思考在這種情況下,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個人批畫后,小組討論。

  6.集體訂正。環境:敵人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不顧部長的懇求,堅決不離開手術臺,就像一名八路軍戰士堅決不離開自己的陣地一樣,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繼續”一詞說明白求恩不聽部長的懇求,堅決不肯撤走,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自己的諾言,接著為傷員做手術。 來源:考試大

  7.默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環境描寫的句子。并思考在這種情況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個人批畫后,分析重點詞語。

  8. 集體討論: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這嚴峻的環境形勢下,他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自己。這里的“仍然”一詞意思是說明白求恩做手術從未間斷。“爭分奪秒”一詞是說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著加快手術的速度,盡可能地在短時間里搶救更多的傷員。進一步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精神。說明了白求恩對自己的工作極端負責任的優秀品質。

  二、抓住語言,體會中心

  投影:書后思考·練習第2題。仔細閱讀下面的一段,說說這個自然段有幾句,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這幾句話主要說的是什么。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問題。

  2. 集體討論。(共四句話。第1句說感謝師長的關心;第2句肯定地說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第3句說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不能離開自己的陣地;第4 句說“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照顧“我”。這幾句話再一次表達了白求恩把自己當作一名中國的八路軍戰士,把中國人民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是一名對工作極端熱忱的共產主義戰士。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分析,人物的優秀品質就不難體會出來了。

  3.齊讀這段話,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優秀品質。

  4. 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在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在離火線不遠的小廟里為傷員做手術,在環境越來越危險,氣氛越來越緊張,師衛生部長緊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鎮靜地為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個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術臺當作了戰士打仗的陣地,一直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工作了69個小時。三天三夜不下手術臺,把手術臺當作了陣地。) 來源:考試大

  5.指名感情朗讀全文,體會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全文。

  2.指名抽讀生字卡片。

  二、歸納生字記憶方法

  1.先自學。

  2.集體歸納。

  ①換偏旁的字:捧——棒  臉——險  妙——秒  扔——仍

  ②加偏旁的字:擊——陸  賣——續  木——休  束——速

  ③比較記字形:斷(不斷)  繼 (繼續)

  三、鞏固練習

  1.讀生字并組詞。

  2.形近字組詞。

  捧(    )斷(    )扔(    )臉(    )

  棒(    )繼(    )仍(    )險(    )

  四、聽寫字詞

  五、指導造句

  1.從書中找帶有“不斷”、“迅速”兩個詞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兩個詞的用法。

  2.理解詞意,并指出兩個詞的運用范圍。

  不斷:連續不間斷。 來源:考試大

  例: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媽媽不斷地為我買來有關小學生作文的書籍。

  “不斷做好事”、“不斷練習某種技能”、“不斷提高水平”,“不斷克服自身的不足”……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例:老師要求同學們書寫作業時,既要正確,又要有速度。

  3.學生在小組內造句。

  4.集體訂正。

  六、作業

  (1)寫生字。

  (2)造句。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

  2.學會生字新詞。讀懂每句話,能結合課文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不斷”、“迅速”造句。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深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簡介白求恩

  1.談話:“手術臺”、“陣地”是做什么用的?為什么把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當作陣地?是誰說的這句話?從文中找出含有“手術臺就是陣地”的句子讀出來。

  2.簡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師。我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1938年3、4月間到達延安,不久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他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 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畫出本課的生字詞,畫出自然段序號。

  2.以開火車的形式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注意正音。

  3.出聲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通過討論,同學們對文章會有個整體的認識。

  三、理清順序 找出重點

  1.指名一位學生朗讀全文,其他學生思考: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白求恩為傷員做手術的內容?(2、3、4節)

  2.出聲自讀第1自然段。思考:主要寫了哪些內容?(齊會戰斗打響了,點明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戰斗的形勢。)

  3.出聲自讀第5自然段。思考:告訴我們什么內容?(齊會戰斗勝利了,白求恩在手術臺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4.文章的重點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2、 3、 4)為什么?(因為第1自然段是“戰斗打響”、第5自然段是“戰斗結束”。而2、3、4自然段內容是具體地介紹了白求恩在環境氣氛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始終以手術臺為陣地,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的情況。)按“戰斗打響”、“激烈進行”、“戰斗結束”的順敘敘述的。這就是事情的發展順序。

  第二課時

  導言:白求恩是醫生,手術臺是他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為什么他要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認真讀書。

  一、抓關鍵詞句,悟出中心

  1.上節課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整體了解了課文內容。請思考并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白求恩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戰斗中搶救傷員的?(1939年春·齊會戰役)

  (2)白求恩搶救傷員的具體事例的描寫在哪幾個自然段?書中的插圖與哪幾個自然段內容對應?(2、3、4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與插圖內容相對應。)

  2.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當時小廟周圍的環境怎樣?白求恩是怎樣搶救傷員的?畫出白求恩的神態、動作詞語,并分析。個人批劃,小組討論。

  3.集體討論。環境:“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中,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敏捷地從傷員腹腔里取出彈片。分析詞語:“仍然”是指白求恩面對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彈片紛飛,硝煙滾滾的惡劣環境絲毫沒有放在眼里,還和沒有炮彈落下一樣在工作。“鎮定”是說白求恩大夫既沒有把形勢的危險放在心上,也沒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表現得十分沉著、冷靜。“敏捷”一詞表現了白求恩醫術高明,也說明他做手術時十分鎮靜。

  小結:通過抓住環境和氣氛的描寫,抓住白求恩大夫不顧個人安危,仍然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的動作、神態等詞語,表現了白求恩臨危不懼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優秀品質。

  4.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白求恩的優秀品質。

  5.出聲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環境描寫的句子。并思考在這種情況下,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個人批畫后,小組討論。

  6.集體訂正。環境:敵人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不顧部長的懇求,堅決不離開手術臺,就像一名八路軍戰士堅決不離開自己的陣地一樣,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繼續”一詞說明白求恩不聽部長的懇求,堅決不肯撤走,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自己的諾言,接著為傷員做手術。

  7.默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環境描寫的句子。并思考在這種情況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個人批畫后,分析重點詞語。

  8.集體討論: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這嚴峻的環境形勢下,他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自己。這里的“仍然”一詞意思是說明白求恩做手術從未間斷。“爭分奪秒”一詞是說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著加快手術的速度,盡可能地在短時間里搶救更多的傷員。進一步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精神。說明了白求恩對自己的工作極端負責任的優秀品質。

  二、抓住語言,體會中心

  投影:書后思考·練習第2題。仔細閱讀下面的一段,說說這個自然段有幾句,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這幾句話主要說的是什么。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問題。

  2.集體討論。(共四句話。第1句說感謝師長的關心;第2句肯定地說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第3句說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不能離開自己的陣地;第4句說“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照顧“我”。這幾句話再一次表達了白求恩把自己當作一名中國的八路軍戰士,把中國人民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是一名對工作極端熱忱的共產主義戰士。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分析,人物的優秀品質就不難體會出來了。

  3.齊讀這段話,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優秀品質。

  4.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在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在離火線不遠的小廟里為傷員做手術,在環境越來越危險,氣氛越來越緊張,師衛生部長緊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鎮靜地為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個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術臺當作了戰士打仗的陣地,一直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工作了69個小時。三天三夜不下手術臺,把手術臺當作了陣地。)

  5.指名感情朗讀全文,體會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全文。

  2.指名抽讀生字卡片。

  二、歸納生字記憶方法

  1.先自學。

  2.集體歸納。

  ①換偏旁的字:捧——棒  臉——險  妙——秒  扔——仍

  ②加偏旁的字:擊——陸  賣——續  木——休  束——速

  ③比較記字形:斷(不斷)  繼 (繼續)

  三、鞏固練習

  1.讀生字并組詞。

  2.形近字組詞。

  捧(    )斷(    )扔(    )臉(    )

  棒(    )繼(    )仍(    )險(    )

  四、聽寫字詞

  五、指導造句

  1.從書中找帶有“不斷”、“迅速”兩個詞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兩個詞的用法。

  2.理解詞意,并指出兩個詞的運用范圍。

  不斷:連續不間斷。

  例: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媽媽不斷地為我買來有關小學生作文的書籍。

  “不斷做好事”、“不斷練習某種技能”、“不斷提高水平”,“不斷克服自身的不足”……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例:老師要求同學們書寫作業 時,既要正確,又要有速度。

  3.學生在小組內造句。

  4.集體訂正。

  六、作業 

  (1)寫生字。

  (2)造句。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的生詞。體會“陸續、連續、繼續”的不同意思,并練習正確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意思。

  3、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情的高尚品質和國際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點:

  1、使學生從白求恩大夫堅守崗位、救死扶傷的事跡中,受到國際主義精神的教育。

  2、學習作者用環境描寫襯托人物思想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鼓勵學生質疑:

  什么是“陣地”?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是誰的陣地?

  二、指名說說通過預習,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交流對白求恩的了解,師可補充介紹:

  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的胸外科醫生,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員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于1938年三、四月間到達延安,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毛主席曾寫《紀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讀課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動的句子,注意以下詞語讀音:

  氣焰囂張當頭一棒幾發炮彈淹沒仍然敏捷迅速爭分奪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發彈空沒

  五、自己再讀課文,找出使人感動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說說為什么?

  六、作業:讀熟課文,繼續了解背景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回顧課文大意。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標出句子,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2、交流讀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囂張”,聯系上下文理解“當頭一棒”。

  三、引導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導學習第二段。

  1、默讀,看自己能讀懂哪些問題?

  2、交流討論:

  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戰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處的環境怎樣?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白求恩是怎樣做的?你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談談感受,小結:

  白求恩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交流讀懂了什么?

  情況萬分危急,白求恩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安危。

  3、重點理解白求恩說的話,思考、討論:

  說了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的?

  怎樣理解“不是你們的客人”?

  4、指導分角色朗讀,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

  (三)自學第四自然段,小組交流。

  四、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課文。

  2、討論:“三天三夜”與工作了“69個小時”,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鞏固提高。

  1、分組朗讀描寫“環境”和白求恩“表現”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談談你的體會和感想。

  六、積累和運用。

  找出課文中帶有“陸續、繼續、連續”的句子,想想三個詞語能不能調換,再用這幾個詞語各說一句話。

  七、課外擴展。

  引導學生課外收集周圍先進人物、勞動模范的感人事跡,模仿課文,以“——就是陣地”為主題交流并進行練筆。

  第三課時(練習課)

  一、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陸續—— 迅速—— 關心—— 鎮定——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結束—— 同意—— 迅速—— 敏捷——

  三、按照課文原文填空。

  1、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上,硝煙滾滾,,小廟被煙霧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術臺旁。

  2、敵機地在吼叫,炮彈地在周圍爆炸。

  3、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撲過來。白求恩仍然的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

  四、課文中的三次戰斗環境和氣氛的描寫,充分表現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質。

  五、讀下面的一段話,聯系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過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里取出一塊彈片,仍在盤子里。

  1、從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鎮定”?

  2、白求恩為什么能這樣鎮定?

  本課講述了白求恩不遠萬里從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一個小故事,通過環境描寫,寫出來當時戰爭形勢的嚴峻,對人物的描寫也很細致,通過白求恩的語言、動作等,突出了他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上課伊始,我就抓住時機問學生,本節課,你們最想學會什么問題,同學們一聽自己有了發言權,都爭先恐后的舉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眾多問題中,我幫助同學選擇了幾個的問題,例如,是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手術臺怎么會是陣地呢?他在這個陣地上干什么?以這些問題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真正的交流與對話。

  課文的重點是2——4小節,通過思考白求恩實在怎樣的情況下堅持動手術的?他是怎樣表現的?請學生劃出有關語句讀一讀。要求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引導學生了解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學習文中寫人物語言、動作等的句子,體會把人物寫立體的寫作方法。

  這樣把環境和人物表現結合起來,學生很快就能準確找到文章的重點語句,并結合人物的精神品質來說,表達的比較完整。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但有些同學有疑也不敢問,為了扭轉這種狀況,在課堂上教師就必須千方百計為他們提供質疑問難的機會,喚醒他們沉睡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我把整節課交給了學生,課堂中他們非常活躍,思維敏捷,敢想敢說,師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這樣的課堂之中,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發展。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13個生字,理解“仍然”等重點詞語,讀懂每句話,為段的訓練做準備。

  2、結合句子練習“陸續”“繼續”“連續”,會用“不斷”“迅速”造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自學能力。繼續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培養讀的能力。練習默讀課文,指導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在獨立的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說的能力。借助思考議答,使思維與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二)難點

  結合具體內容理解為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

  (三)解決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小廟周圍越來越緊張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術時的動作、神態、語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解決辦法。

  以思考練習2題為憑借,同時結合上下文,找出有關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讀讀,議一議,說一說。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用 畫出不懂的詞句,結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二)結合課后思考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三)結合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五、教具準備

  1、寫有生字詞的卡片。

  2、寫有課后練習1、2題字幕投影片,課文插圖投影片。

  3、制作配合課文內容爆炸等場面的錄音。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看,這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 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上述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相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斗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戰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投影出示課后思考練習1的(1)(2)(3)小題,指讀,思考:

  這三道小題是根據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來的?2—4自然段。(意在培養學生依課后題理解課文的習慣。)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練習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樣搶救傷員的?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場非常近,離戰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

  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在環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定的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定”“敏捷”)

  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19xx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領的醫療小分隊冒著漫天飛雪,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們來到雁北(山西北部)靈丘縣河浙村九旅后方衛生部。進了屋,白求恩一邊脫雨衣,一邊對古部長說:“走,我們到病房看一看。”

  “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長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嚴肅地說:“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休息的,傷員在等著我們呢。”

  醫護人員見他很堅決,只好和他一起走進了病房。白求恩不顧白天行軍的勞累,一口氣檢查了三十多個傷員,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動手術。白求恩飯也顧不上吃,就開始做手術。

  戰地手術室,條件很簡陋,當中掛著一盞汽燈,室內正中放著一張石頭制成的手術臺。一個叫蕭天平的戰士已躺在手術臺上,他臉色慘白,左大腿滿是膿血的繃帶,傷口里散發著一股腥臭味,繃帶處還露出一根長骨頭。白求恩知道,這是由于沒有及時上夾板造成的。他把手里的止血鉗扔在桌上,滿臉怒色地說:“為什么不上夾板?因為傷口惡化,左腿要鋸掉呀!”

  古部長小聲地說:“這實在是因為條件太差了,夾板不夠用……”

  直到深夜12點,白求恩做完最后一例手術后才草草地吃了飯。

  還有一個叫許慶成的戰士,他在戰斗中右手受傷,流血不止,處于昏迷狀態。他躺在擔架上嘴里還斷斷續續地叫著:“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覺。大家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醫生走到他跟前,掀開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慘狀驚呆了!擔架上流了一大攤血,右胳臂斷了,只有筋肉還連結著,上面全是泥土。憑著他的經驗,這傷員已危在旦夕。

  就在這時,白求恩從幾十里之外匆匆趕來了,嘴里說著:“孩子,我來了!”說完迅速檢查傷情,立即進行手術。這時,傷員體溫很高,生命已經很危險了,馬上輸血,傷員的生命還能救活!在場的醫護人員紛紛要求獻血,白求恩堅定地說:“我是O型血,萬能輸血者,快點準備吧!”大家堅決不同意。“別耽誤時間了,救傷員要緊。’油求恩微笑著說。

  鮮血,白求恩大夫的300CC鮮血,緩緩地流進中國戰士的血管里。

  傷員得救了,白求恩高興地說:“能救活一個戰士,就等于消滅許多敵人。”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習先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

  白求恩說的話(第三自然段中)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生字新詞。讀熟課文。提煉出主要問題。

  教學過程:

  一、解題并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手術臺就是陣地》。同學們看了課題后想說點什么?

  二、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師出示生字,學生讀。

  3、記字形。說說哪些字最難記,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記字形的同時,說一說字詞義

  5、讀詞。

  三、讀熟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

  2、聽老師的范讀,查自己是否有錯。

  3、再自讀課文,盡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讀互查。

  四、默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讀,自己畫。

  2、小組討論,幫助解疑。

  3、全班討論,篩選重點問題。

  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說明了什么?

  明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什么叫陣地?手術臺是什么樣的地方?再理解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就要理解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樣說的是怎樣做的。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解決重點問題,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回顧重點問題。

  上節課我們一起解決了不少問題,還有一個問題要在這節課來解決。問題是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說明了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二、解決重點問題,有語氣地朗讀。

  1、什么叫陣地?(陣地就是軍隊為了戰斗而占據的地方,通常設有工事)(手術臺就是外科醫生做手術用的臺子。)了解了詞語后再理解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①默讀課文的有關段落,畫出描寫白求恩在小廟里做手術時,都發生了什么情況?

  ②讀出自己所找的段落,談一談自己對這些句子體會。

  第二自然段:戰斗在激烈地進行著。離火線不遠的一座小廟里……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黑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說明:敵人的火力已經接近小廟,白求恩做手術的地方已經很不安全。

  第三自然段:敵機不斷地在上空盤旋,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說明:形式更加危險了,隨時都有可能被炸毀。

  第四自然段: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門口掛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說明:情況更加危險了情況越來越危急險些燒到白求恩大夫。

  ③體會后有語氣地朗讀。

  2、再看看白求恩在這種情況下是怎樣做的?

  ①默讀課文有關段落,畫出描寫白求恩是怎樣做的。

  ②讀一讀自己畫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二自然段: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休息了,眼睛布滿了血絲。說明白求恩處處為傷員著想,具有忘我的精神。白求恩十分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敏捷地取出一塊彈片……白求恩做手術的地方很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鎮定地給傷員做手術,說明白求恩既沒有把形勢的危險放在心上,也沒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詞既表現了白求恩的醫術高明,也說明他十分鎮定。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表明白求恩對傷員的關心和自己堅守崗位的決心。白求恩說的三句話。第一點是感謝師長的關心。第二點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是比喻的說法,說明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看作是打仗,把手術臺看作是打仗的陣地。戰士們戰沒有打完,據不能離開陣地。疏疏石頭醫生的陣地,醫生怎么能不顧自己的傷員而自己離開呢?第三點是說師部應該把我當作一名八路軍戰士,我和戰士們一樣,決不能離開陣地,我不是客人,不必優待我,照顧我。這四句話體現了白求恩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對工作極端熱忱。

  第四自然段: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進一步加快了手術的速度,再次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無私忘我的高尚品質。

  ③體會后,有語氣地朗讀。

  三、給課文分段。

  1、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找出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白求恩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

  3、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4自然段。第三段:5自然段。)

  4、小結重點訓練項目:先找出重點段再分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完成課后練習

  一、選詞填空。

  1、出示詞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這三個詞都含有接連不斷的意思。

  “陸續”表示有先有后,不是同時發生,也不是一下子就結束,它使用時可重疊。

  “連續”表示一個接一個,不間斷的。

  “繼續”必須在前面已交代進行什么事以后才能夠用,表示事情連下去。

  2、選詞填空。

  二、造句。

  1、敏捷

  ①理解詞義。(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②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思維靈敏、動作靈敏、嗅覺靈敏等。

  ③范句:小狗的嗅覺真靈敏,只要聞一聞壞人的東西的味道,就能跟蹤并找到他。

  ④自己造句。

  2、爭分奪秒

  ①理解詞義: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

  ②范圍:比賽、做作業、手術、救火、試驗、搶險等。

  ③范句:大堤上,解放軍叔叔爭分奪秒地運送著沙袋,使洪水不再漫過大堤,保住人民的生命財產。

  ④造句。

  三、默讀課文照樣子填空。

  1、學生讀例句。

  2、自己填寫。

  作業:語文課堂訓練。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手術臺就是陣地

  當時情況 怎樣做的

  黑煙滾滾 彈片紛飛 鎮定 敏捷

  敵機盤旋 炮彈爆炸 陣地 繼續

  燒著布簾 火苗撲來 爭分奪秒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聯系上下詞語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第21課《手術臺就是陣地》,看了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疑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過渡: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

  1.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特別要關心一下差生的朗讀情況。

  3.我們一起先來把這些生字讀準確,就能幫助我們把課文讀正確。

  (三)朗讀生字。

  1.把生詞讀準確了,那課文是不是就能讀正確,讀流利呢?

  2.這次朗讀,同學們進步多了,但還有幾個句子,需要再練習一下。

  3.現在我們已經把詞語讀準字音了,難讀的句子也能讀流利了現在同學們能不

  4.能把課文讀的更正確,流利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大家試試看,好不好?自由讀。

  5.下面讓我們全班同學開火車每人讀一句,老師要看看哪位同學讀的,一人一句接讀。

  6.齊讀全文。思考:課文到底講了意見什么事。這句話是誰說的?怎么會這樣說的。

  7.出示圖,學生回答。

  (四)理解詞語。

  1.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哪個詞語。

  2.出示難懂詞語,再聯系上下文讀讀看,是不是懂了。

  (五)練習寫字。

  1.看著生字表,看著讀,認清字型。

  2.哪幾個字難寫,要注意什么。

  3.分類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解當時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環境以及他是怎樣工作的。

  2.從詞句中體會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當時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環境以及他是怎樣工作的。

  教學難點:體會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況。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誰來讀一讀課題。

  2.問;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從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堅守。我們來算算看白求恩堅持了多長時間。

  齊會戰斗進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請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幾個小時。(三小時)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僅僅休息了三個小時,為的是什么?(堅守陣地,搶救傷員)

  二、學習環境描寫的句子。

  1.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看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環境是怎樣的?用筆劃出來。

  2.手術臺設在齊全戰地的戰場,環境十分惡劣,你怎么知道的,學生說一句出示一句。

  三、當炮彈落在空地上,炮彈不斷在周圍爆炸,火苗向手術撲過來時,白求恩是怎樣堅守陣地的,請你們再讀課文,用筆把它們劃出來。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四、通篇朗讀,有感情地讀。

  五、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關白求恩的一個小故事。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跡。老師介紹你們一本書《白求恩的故事》。同學們可以到圖書館借來閱讀一下。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8

  《手術臺就是陣地》講的是加拿大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戰斗中,以手術臺為陣地,在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堅持為傷員做手術,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的動人故事,表現了白求恩同志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品質和他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成他自己的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文章的課題是一個比喻句,既點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之前已經接觸過,可以運用之前所學的方法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內容。課文中事件發生的時代離學生生活的時代有些距離,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仔細講解時代背景。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聯系課文中事情發生的背景,理清課文脈絡,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含義,從而感悟白求恩的偉大。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聯系事情發生的背景,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

  抓住白求恩做手術時的動作、神態、語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

  重點

  1.會認11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

  2.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難點

  結合具體內容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含義。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課文中事情發生的背景。

  1課時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1.出示課題,朗讀課題。

  2.針對課題,提出問題,弄清題意。(“手術臺”指什么?“陣地”指什么?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又是怎樣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是在什么情況下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

  二、帶著問題,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朗讀課文,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掃除字詞障礙,并分別理解詞義。(強調“斗、大”這兩個多音字的讀音并分別組詞。)

  2.學生自由介紹自己了解的事情發生的背景,教師相機補充。

  3.默讀課文,完成填空,了解課文大意。

  __________年春,__________戰斗打響了。在____________的一座小廟里,白求恩大夫正在__________。他已經__________沒休息了,眼球上__________。戰斗越來越激烈。師衛生部長讓白求恩__________,但白求恩說:“手術臺是醫生的________。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白求恩繼續給傷員做手術。就這樣,白求恩________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連續工作了______個小時。

  4.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作上記號,交流時質疑。

  三、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交流自學情況。

  2.讀了課文,你覺得白求恩是個怎樣的人?從課文哪些地方具體反映出來的?

  3.重點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同時討論解決學生所提的問題。

  (1)仔細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用“——”畫出描寫白求恩語言、動作的句子,抓住最能體現人物品質的關鍵詞進行歸納概括。

  ①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過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里取出一塊彈片,丟在盤子里。(這是描寫人物動作的語句,抓住“鎮定”“敏捷”來理解句子的含義,白求恩鎮定,動作敏捷地為傷員做手術,說明白求恩根本不把敵人的炮彈放在眼里,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同時也說明白求恩對工作高度負責,醫術高明。)

  ②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這是描寫人物語言的語句,抓住“沉思”“不能離開”來理解句子的含義,說明白求恩一心為傷員著想,對傷員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③白求恩說:“謝謝師長的關心。可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您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這是描寫人物語言的語句,有三層意思:感謝師長的關心;“我”不能離開手術臺;“我”是戰士,不是客人。說明白求恩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堅守陣地,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

  “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換一種說法來表達,比較兩個句子,說說作者為什么用反問語氣。

  ④白求恩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這是描寫人物動作的語句,抓住“繼續”來理解句子的含義,說明白求恩用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絕不離開。)

  ⑤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這是描寫人物動作的語句,抓住“仍然”“爭分奪秒”“一個又一個”來理解句子的含義,白求恩連續不斷地為傷員做手術,堅持不離開手術臺,表明他對工作極端負責。)

  (2)讀有關語句,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崇高品質。

  (3)課文除了直接描寫人物的言行外,還幾次對戰斗環境進行了細致描寫,再讀課文第2~4自然段,用“——”畫出環境描寫的語句。

  (抓住“硝煙滾滾”“彈片紛飛”“淹沒”“不斷……不斷……”“一連幾發”“向手術臺撲過來”等語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比較體會三次對環境的描寫是怎樣一層進一層地把當時環境的惡劣寫具體的。)

  (4)學生交流題目的意思。(突出表現白求恩大夫堅守崗位,對工作極端負責的精神。)

  (5)教師總結:陣地是戰士戰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醫生,也把自己看成是在抗日戰爭中和中國人民并肩作戰的戰士。作為一名戰場上的醫生,他認為什么都比不上給戰士做手術更重要。因此,對他來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四、興趣延伸,拓展閱讀

  1.學習了課文,我們對這位白求恩大夫有了一些了解。如果你還想深入地了解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想一想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呀?

  (1)學生交流方法。(查找人物的生平資料,讀讀他寫的文章或別人寫他的文章等。)

  (2)課外閱讀《白求恩逝世前的兩封信》。

  手術臺就是陣地

  小廟——手術臺——陣地

  彈落廟前——鎮定?敏捷

  周圍爆炸——繼續手術

  火苗撲來——爭分奪秒

  連續工作六十九個小時

  在教學本文時,我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上課開始,我抓住時機問學生,本節課,你們最想問什么問題,同學們一聽自己有了發言權,都爭先恐后地舉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眾多問題中,我選擇了幾個重要的問題,例如,是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手術臺怎么會是陣地呢?他在這個陣地上干什么?我以這些問題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與對話。教學中我還引導學生通過環境、語言、動作的描寫去感悟課題,體會人物的品質。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理解句子意思,并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

  學習重點通過朗讀比較,了解反問句加強語氣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用時:5分鐘)

  1.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1.學生齊讀課題。

  2.學生提出問題:“手術臺”指什么?“陣地”指什么?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

  1.文中的“手術臺”指什么?“陣地”指什么?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用時:15分鐘)

  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讀課文。

  2.引導學生講述課文內容。

  3.教師簡介“齊會戰斗”“白求恩”。1.學生自讀課文。

  2.根據老師的提示講述課文內容。

  3.學生了解“齊會戰斗”“白求恩”。2.抄寫下面的詞語。

  氣焰囂張激烈

  硝煙滾滾彈片紛飛

  鎮定爭分奪秒

  三、深入學習,體會人物品質(用時:17分鐘)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2~4節,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①小廟周圍的情況。

  ②找出文中描寫白求恩的句子,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

  ③體會白求恩堅守陣地無私忘我的崇高品質。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學生默讀課文。

  2.用劃出描寫小廟周圍情況的句子。

  3.學生匯報交流,并讀畫出的句子。

  4.學生用畫出描寫白求恩的句子,匯報、交流自己的感受。

  5.體會反問句的用法。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抄寫文中的一個反問句,并體會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說說你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復述課文(用時:3分鐘)

  1.教師引讀結尾。

  2.指名復述課文。

  3.請大家回家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1.學生讀最后一自然段。

  2.復述課文,其余學生認真聽,聽后補充。

  3.回家后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5.請用“陸續”“繼續”“連續”各說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反思一開始我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疑問,學生通過質疑,對課文產生了懸念,激發了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小廟周圍環境的情況以及白求恩的語言、動作描寫,通過讀、議、讀的方式逐步使學生理解了白求恩是冒著生命危險堅守手術臺這塊陣地的,理解白求恩對工作的負責以及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當頭一棒、敵人、激烈、陸續、淹沒、仍然、吼叫、危險、形勢、繼續、迅速、爭分奪秒等。體會“陸續、連續、繼續”的不同意思,并練習正確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的意思。

  3.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和國際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看這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呢?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講了什么?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2、3、4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樣搶救傷員的?

  2.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什么?

  (2)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

  (3)朗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默讀,思考: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面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4.理解白求恩的兩句話。

  5.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思考: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感情朗讀。

  3.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的理解。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五自然段,整體回顧課文。

  教學步驟:

  (一)檢查提問

  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對的理解。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工作四個小時說明了什么?

  2.出示插圖,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小時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完成課后練習

  (五)總結、擴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詞。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1

  一、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師(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心里想什么?

  生:我心里想手術臺怎么會是陣地呢?

  生:我心里想是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

  生:我心里想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他在這個陣地上干什么?

  師:這些問題正是課文要告訴我們的,我們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啟迪思維,升華興趣

  (一)質疑問難

  1、范讀課文,思考:這課書主要講一個什么故事?

  2、簡介白求恩。

  3、提出不懂問題。

  師:你們在預習中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生: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生:白求恩說:“我不是你們的客人”他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客人?

  生:白求恩為什么要到中國來當醫生?

  師:這些問題都提得很好,我們在學習課文時一起討論解決。

  (二)啟發思考

  (一、二自然段教學過程略)

  1、默讀第三自然段(重點段),思考:當時的戰斗情況怎樣?

  2、在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講了幾次話?畫出來,讀一讀。

  3、引讀。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白求恩說——。

  4、(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講的兩段話。齊讀。思考:這兩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這兩段話的主要意思是講白求恩不肯撤離陣地。

  生:白求恩認為手術臺就是陣地,他不能離開陣地,他要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

  師:“手術臺”和“陣地”是一回事嗎?

  生:“手術臺”是醫生給病人做手術的工作臺,“陣地”是打仗的地方,不是一回事。

  師:既然不是一回事,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而且課題也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生:這是比喻句,把手術臺比做陣地。

  生:這里的陣地就是崗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工人叔叔的崗位在工廠,農民伯伯的崗位在田野,老師的崗位在課堂,醫生的崗位在手術臺,所以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生:陣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丟失的。解放軍叔叔打仗時“人在陣地在”。白求恩決心不離開手術臺,冒著生命危險給傷員做手術,所以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師也就是說,白求恩把動手術搶救傷病員看成和打仗一樣重要,他要像戰士堅守陣地一樣堅守手術臺,所以說——

  生:(齊)手術臺就是陣地!

  (三)引導爭論

  師:白求恩說:“我不是你們的客人。”

  生:(剛才提問的那個學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客人?(眾笑)

  師:大家發表意見,談談自己的看法。

  (同學們議論紛紛,教室里頓時活躍起來。)

  生:白求恩是我們的客人,因為他是加拿大人,來幫助我們的抗日戰爭,所以是客人。

  生:他不是我們的客人。因為他不是我們請來的,是自愿來的,所以不算客人。

  生:不是請來的也應該算是客人。昨天晚上我們家吃晚飯時,小王叔叔來了,爸爸說:“客人來了,倒茶!”我們沒有請小王叔叔,爸爸照樣稱他為客人。”

  生:(指著課本振振有詞地)白求恩自己說:“我不是你們的客人。”難道白求恩撒謊?

  生:那是白求恩謙虛,他本來就是客人。

  (學生爭論不休,一學生站起發表新的意見。)

  生:他又是客人,又不是客人。(眾笑)

  師:好!你能講具體一些嗎?

  生:他剛來時就是客人,來久了,參加八路軍了,就不是客人了。(眾大笑)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意思。

  2、學習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和國際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這句話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題讀題,質疑問難。

  1、板書課題,引導質疑:看了課題你心里想什么?

  2、這些問題正是課文要告訴我們的,我們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自悟,感知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用“﹏”畫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3)“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句話是誰說的?

  (4)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標上“?”,準備交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準。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可以同座一起讀,可以離開座位找朋友讀。)

  三、由表及里,讀透課文。

  1、檢查交流。

  2、教師簡介白求恩。(投影)

  3、什么情況下白求恩把手術臺當作陣地?他是怎樣堅守陣地的?

  4、“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句話是在第幾自然段,在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講了幾次話?畫出來,多讀幾遍。

  5、引讀。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白求恩說——。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講的兩段話。齊讀。

  討論并交流:白求恩兩次答話的`語氣有什么變化?哪句話最使人感動?為什么?

  7、既然不是一回事,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而且課題也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8、也就是說,白求恩把動手術搶救傷病員看成和打仗一樣重要,他要像戰士堅守陣地一樣堅守手術臺,所以說——

  9、引導學生從兩方面爭論:白求恩說:“我不是你們的客人。”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客人?請大家發表意見,談談自己的看法。小組討論。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無私地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

  11、分角色朗讀

  四、展開想像,讀活課文。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會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時?

  2、想象一下,還有三小時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沒有休息,堅守住了手術臺這個陣地,多么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續興趣。

  1、總結全文。(略)

  2、存疑探索,指導閱讀。

  師:白求恩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他對同志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次為傷員做手術時不幸中毒,以身殉職,毛主席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紀念白求恩》,號召全國人民向白求恩學習。你們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跡嗎?老師這里有幾本介紹白求恩事跡的故事書(出示書籍),誰愿意看,下課可以到老師這里借閱。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3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生字新詞。能用“陸續”、“繼續”、“連續”各說一句話。

  3、引導學生理解,并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深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預習課文,收集有關白求恩的資料。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清楚課文的重點。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課文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白求恩

  1、引導學生解題:

  (1)什么是“手術臺”?什么是“陣地”?

  (2)“手術臺就是陣地”是什么意思?

  2、簡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師。我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1938年3、4月間到達延安,不久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他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

  二、質疑激趣,初讀課文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1)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

  (2)在什么情況下,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當作陣地?

  (3)怎樣堅守這塊陣地?

  2、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字音,畫出本課的生字詞,畫出自然段序號。)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指名讓學生按小節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結合前面所提的問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A、知人物:本文寫的是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跡。

  B、知情節:抗日戰爭時期在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記我地堅持為傷員做手術,連續工作69個小時。

  C、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注意區分形近和同音字。

  三、理清順序,找出重點

  1、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白求恩為傷員做手術的內容?(2、3、4節)

  2、再讀第一小節并思考:主要寫了哪些內容?(齊會戰斗打響了,點明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戰斗的形勢。)

  3、出聲自讀第5自然段并思考:這一小節講的是什么?(齊會戰斗勝利了,白求恩在手術臺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4、文章的重點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2、3、4)為什么?(因為第1自然段是“戰斗打響”、第5自然段是“戰斗結束”。而2、3、4自然段內容是具體地介紹了白求恩在環境氣氛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始終以手術臺為陣地,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的情況。)按“戰斗打響”、“激烈進行”、“戰斗結束”的順敘敘述的。這就是事情的發展順序。

  四、課堂練習

  1、抄寫本文生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抓環境描寫,創課堂情境

  白求恩是醫生,手術臺是他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為什么他要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呢?讓我們帶著問題細讀課文,走近齊會戰斗,看一看當時的環境,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1、打開課本,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戰火中,白求恩大夫給傷員做手術的小廟周圍的環境氣氛的句子,并標畫出來。

  2、指名讀有關句子,想一想這三次環境和氣氛的描寫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通過比較讓學生從中體會,白求恩是在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堅守陣地,不顧疲勞地給傷員做手術。)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形勢危急的情況下,白求恩怎樣給傷員做手術?

  2、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

  體會“鎮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鎮定”是在講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鎮定地給傷員做手術?

  3、小結:“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中,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敏捷地從傷員腹腔里取出彈片。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口述描寫當時環境的句子,創設課堂情境。

  1、自讀課文并思考:在形勢更加危急,衛生部長傳達師長讓白求恩撤離的決定時,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2、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

  (1)討論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時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樣決定的?說明了什么?

  (3)白求恩為什么“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

  3、指名讀白求恩說的話,出示重點句:

  白求恩說:“謝謝師長的關心。可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您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1)討論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

  共四句話。第1句說感謝師長的關心;第2句肯定地說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第3句說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不能離開自己的陣地;第4句說“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照顧“我”。

  (2)理解第二句話,判斷句子意思:A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B搶救傷員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把手術臺比作打仗的陣地。

  (3)理解第四句話“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引導學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軍戰士?他不是八路軍的戰士,但為什么說自己是“八路軍戰士,不是“客人”?(表達了白求恩把自己當作一名中國的八路軍戰士,把中國人民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是一名對工作極端熱忱的共產主義戰士。)

  4、小結: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不顧部長的懇求,堅決不離開手術臺,就像一名八路軍戰士堅決不離開自己的陣地一樣,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

  5、感情朗讀,讀出白求恩臨危不懼的堅定語氣,從中體會白求恩同志以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對工作的極端熱忱。

  四、學習課文第四小節

  1、創設情境,學生自讀并思考:這時的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個人批畫后,分析重點詞語。

  2、集體討論:這里的“仍然”一詞意思是說明白求恩做手術從未間斷。“爭分奪秒”一詞是說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著加快手術的速度,盡可能地在短時間里搶救更多的傷員。進一步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精神。說明了白求恩對自己的工作極端負責任的優秀品質。

  3、小結: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這嚴峻的環境形勢下,他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自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五小節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連續”。把“連續”換成“陸續”、“繼續”行不行,為什么?

  說說你從這句話中明白了什么?

  六、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在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在離火線不遠的小廟里為傷員做手術,在環境越來越危險,氣氛越來越緊張,師衛生部長緊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鎮靜地為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個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術臺當作了戰士打仗的陣地,一直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工作了69個小時。三天三夜不下手術臺,把手術臺當作了陣地。)

  七、課后作業:抄寫詞語,練習用“陸續”“繼續”“連續”各說一句話,并讓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

  二、歸納全文,讀懂課文

  1、出示課后第二題填空,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將句子補充完整。

  (1)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時,________________。

  (2)當炮彈不斷地周圍爆炸時,_________________。

  (3)當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時,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插圖投影,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

  3、結合上面2、3題思考:這些有關環境的描寫說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訴我們,白求恩大夫在戰火紛飛的危急時刻臨危不懼,忠于職守,充分表現出他對工作極端負責和對同志極端熱忱。)

  4、環境和氣氛的三次變化的描寫與突出思想品質有什么關系?(意在襯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質的高尚,使文章內容更加生動感人。)

  5、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三、造句練習

  1、在課文中找出有“陸續”“繼續”“連續”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幾個詞語的意思。

  2、用這幾個詞語各說一句話,與同桌交流。

  四、總結擴展。

  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4

  知道我上課的內容是《手術臺就是陣地》時,我有點不知所措。原因有幾點,一是我帶的這個班已經是五年級,有兩年沒有接觸三年級的內容了。一下子要給三年級的小朋友去上課,在語言上就是一次挑戰。二是這篇課文的下調,被編寫到三年級教材里,作選讀課文用。我幾天幾夜沒有揣摸出編者的編寫意圖。雖然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但肯定不能像教五年級的學生一樣來教三年級,所以在理解教材上有很大的難度。三是課改雖然進行了五個年頭,但岳陽地區的四五六年級大都一直在使用原來的教材,雖然有所改動,但與正在使用的人教版的實驗教材相比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在理念上我有差距。

  盡管有這些難度,我還是盡量利用《手術臺就是陣地》這一課,利用這次機會,作了大膽的嘗試,還表達我對新課程的理解,表達我對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的理念。我設計《手術臺就是陣地》這一課,有以下幾點特色:

  一、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比較新穎

  這篇課文到底要讓學生學習什么,達到什么目的,這可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雖然可以做到個性的體現,但也一定要遵循教學規律,不能亂來。我是這樣確實這課的教學目標的:

  1、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優秀品質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運用已掌握的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詞語,養成主動識字,理解詞語的習慣。

  4、能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初步感受作品中白求恩大夫的形象。

  其中前面三點和大家都差不多,但第四點大家不一定會有,而我卻把“初步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這點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這是我在設計理念上的最大特色。我覺得小學語文的教材里,特別是到了高年級,有很多聲情并茂、蕩氣回腸的經典之作,在很多故事性很強的文章里,都有一個突出的鮮明的人物形象。語文老師在上這些課的時候,應該教會學生欣賞體會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從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入手,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的心靈真正受到震撼,受到感染與熏陶。并且這樣的教學是非常有效,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篇篇典型而實用的范例,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課堂的結構簡單明快。

  不管上課效果怎么樣,我在備課時是非常簡單而明快的。打仗這么激烈的事,人命關天,來不得半點的拖泥帶水。像白求恩大夫那樣,爭分奪秒,清清楚楚。重點突出,層次清楚。兩個重點:一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的基礎上,理解重點詞語和課文的基本內容。二是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節課堂由“陣地”引起,由“陣地”而結束,所以結構簡單清楚明快。這樣的設計對大家來說也許算不了什么,但對我自己來說卻是一次大的飛躍。

  三、對教材的處理比較大膽。

  這點可以體現在板書上。課后,我自己看了看板書,說實話,心里還真有點害怕。除了題目是課文內容外,其它沒有一點是課文內容,全是教學方法,閱讀方法的體現。我不知道這樣的板書是對還是錯,要得還要不得,只好讓專家去點評。但我自己還是很得意的,因為我還沒有看到過這么大膽的人。

  還有一點,我覺得自己完全跳出了教材,站在一個高度俯視教材。例用這篇課文來傳授我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學生怎么去閱讀課文,怎樣的閱讀才是入心的,怎樣的閱讀才是簡單的,而不是拘泥于課文的內容與情節上。教材對我來說就像數學課里的一道應用題,僅此而已,我可以圍繞課文內容增加、擴展、忽略、刪減等。給自己戴點高帽子吧:做課程資源的建設者與開發者。

  四、有幾處細節設計比較新穎

  不知上課的時候會怎么樣,但在設計這幾處教學環節時,自己很是得意與高興。一是課堂的引入。緊緊抓住“陣地”一詞,從理解,到運用,再設疑,呵呵,無疑讓學生“挨了當頭一棒”,有點發暈,心里知道,朦朦朧朧的,又說不清楚。好吧,說不清楚,那就接著往下看吧。中途還不讓你說呢,要等到課堂快結束的時候再說。我還準備了一張精致的書簽,送給那位幸運的學生,這四十分鐘可真的不容易呀,心里面總想著這個問題,還不讓說,要等到最后才能說。不獎勵點東西能安撫那幼小的心靈嗎。

  二是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要求具備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但有點難,怎么做才能讓他們更好地說出課文內容呢。我在于永正大師那里受到啟發。將錯就錯,突出重點內容。讓學生閱讀課文后,說說這段話里有哪些不對的地方,請你改一改。既概括理解了課文內容,又教會學生在閱讀課文里要細心的道理。一舉兩得,豈不樂哉。

  當然,教學設計與上課是兩碼事,設計得好,再新穎,也不能保證你的課上得好。以上內容權當自吹自擂孤芳自賞之語,作不了數的,敬請各位專家多多指導批評。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篇1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13個生字,理解“仍然”等重點詞語,讀懂每句話,為段的訓練做準備。

  2.結合句子練習“陸續”“繼續”“連續”,會用“不斷”“迅速”造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自學能力。繼續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培養讀的能力。練習默讀課文,指導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在獨立的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說的能力。借助思考議答,使思維與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二)難點

  結合具體內容理解為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

  (三)解決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小廟周圍越來越緊張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術時的動作、神態、語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解決辦法。

  以思考練習2題為憑借,同時結合上下文,找出有關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讀讀,議一議,說一說。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用畫出不懂的詞句,結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二)結合課后思考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三)結合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五、教具準備

  1.寫有生字詞的卡片。

  2.寫有課后練習1、2題字幕投*,課文插圖投*。

  3.制作配合課文內容爆炸等場面的錄音。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看,這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上述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相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斗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戰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投影出示課后思考練習1的(1)(2)(3)小題,指讀,思考:

  這三道小題是根據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來的?2—4自然段。(意在培養學生依課后題理解課文的習慣。)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練習1(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樣搶救傷員的?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場非常近,離戰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

  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在環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定的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練習1(1)題。

  (5)朗讀。指導朗讀把危險形勢的詞語讀急促些,怎樣工作的重點詞語讀得重一些。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體會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6)提問:這一自然沒有幾句話?重點寫了哪兩方面的意思?(教師提示方法幫助學生概括: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繼續出示投影練習1(2):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

  2.學生默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聯系上文,形勢越來越危險。)而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待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板書:周圍爆炸繼續手術)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話。

  (1)投影出示,指讀。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謝師長關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第三句,戰士沒有離開陣地,我就不離開手術臺。第四句,我是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讀懂每句話是本冊閱讀訓練重點,為讀懂自然段訓練做準備。)

  (3)討論:由這四句我們從中體會到什么?(白求恩對同志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5.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引導聯系第二段試著自己總結。(方法遷移,學生嘗試總結。)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著出示課后練習1(3):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獨立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門口布簾燒著,火苗向手術臺撲來”“仍然”“爭分奪秒”等詞語深入理解。(板書:火苗撲來爭分奪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主要意思,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感情朗讀。

  5.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對全課重點內容的歸納和總結,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饋學習信息。)

  第三課時

  (一)檢查提問。

  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并出示上節課板書。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說明了什么?

  2.出示插圖投影,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化。)

  (四)完成課后練習3、4題。

  1.第三題。

  (1)投影出示文中3個句子,說一說各自的意思。

  (2)比較為什么不能調換。

  (3)進一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試著用這三個詞做選詞填空的練習。

  2.第四題。

  (1)學生獨立分析字形、抄寫。教師巡回指導檢查。

  (2)用“不斷”“迅速”造句。

  (五)總結擴展。

  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精選21篇)

    教學目的1.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2.學會生字新詞。讀懂每句話,能結合課文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精選21篇)

    教學目的1.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2.學會生字新詞。讀懂每句話,能結合課文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教學目的1.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2.學會生字新詞。讀懂每句話,能結合課文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手術臺就是陣地教案

    教學目的1.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2.學會生字新詞。讀懂每句話,能結合課文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理解文章中有關詞語的意思。3、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這則成語故事包含的意思。4、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新課1、同學們,在我們幾年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

  • 《自相矛盾》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情感目標: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系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能力目標:朗讀并背誦課文。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 《驛路梨花》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設想本篇不是從解放軍蓋起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寫起順敘出十多年的時間跨度、直接描寫解放軍和梨花姑娘。而是集中在一個夜晚和早晨,按“我們”宿在小屋的得解饑疲和見聞順序,組織材料,結構篇章,間接描寫解放軍和梨花姑娘,敘中...

  • 《驛路梨花》教案(通用13篇)

    教學重點:1,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寫人方法。2,作者巧妙的構思。3,雷鋒精神影響。預習要求:1,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2,給下列字注音。...

  • 《海底探寶》教案(精選11篇)

    活動目標1.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2.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游戲,認真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目的:復習學過的字,培養幼兒的識字興趣。游戲準備:字卡、椅子、小獎品游戲玩法:教師先將字卡四散擺放在室內。...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鹤山市| 江阴市| 苏尼特左旗| 收藏| 临夏市| 吴桥县| 东辽县| 文登市| 土默特左旗| 邹城市| 海南省| 弥勒县| 工布江达县| 内乡县| 昭觉县| 沾益县| 永胜县| 佛坪县| 鲁甸县| 富平县| 恩施市| 天峨县| 凤凰县| 藁城市| 杂多县| 安多县| 红原县| 红安县| 莒南县| 闻喜县| 疏附县| 苍溪县| 清新县| 万载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五大连池市| 朝阳县| 苗栗市| 蓝田县|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