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感悟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2課。2.揭題,齊讀課題。3.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4.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
二、學習課文:
a. 學習第一節(jié):
1.過渡:98年的夏天,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特大洪災,沿江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我們來看。(放洪水錄象)2.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洪的大、洪水的猛?4.指名讀此節(jié)。5.找詞句交流,指導朗讀。
“暴雨….”下得猛
“轉瞬間…..”時間短,速度快
“撕咬…..”萬分危急
三個感嘆號,一個省略號,寫出情況的危急,氣憤的緊張…..
“日夜兼程…..”時間就是生命,就是勝利!
6.讓我們再來感受洪水的肆虐,齊讀第一小節(jié)
b.學習第二小節(jié):
1.過渡:洪水肆虐,如巨龍般撕咬著千里江堤,形式萬分危急,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戰(zhàn)士們誓死保衛(wèi)著大堤。2.自由朗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3.交流:哪些句子讓你感受最深?學生補充,教師隨時指導朗讀。
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xiàn)了。你讀出了什么?(救援神速)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你能讀出來嗎?
奮不顧身☆“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櫋保w會到戰(zhàn)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們?nèi)徊活,他們不顧的僅僅是片石割破了腳趾嗎?有沒有同學知道他們還受到了怎樣的傷痛?奮不顧身☆“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讀出了什么?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的意志堅強?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精神令我們感動,更令我們敬佩,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他們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樂觀☆“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質(zhì)疑: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意精神。他們不僅勇敢而且樂觀,誰來讀讀戰(zhàn)士們的這句話,戰(zhàn)士們的話語鏗鏘有力,戰(zhàn)士們的壯舉驚天動地,誰來把這種豪壯之情朗讀出來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簡單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戰(zhàn)士們不僅喊出了這樣樂觀的口號,他們還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動的誓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站著是根佇立的樁、倒下是袋攔洪的沙! 水不退、人不撤,誓與大堤共存亡! 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4.戰(zhàn)士們用勇敢、樂觀譜寫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讓我們再來一起朗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
c.學習第三小節(jié):
1.過渡:解放官兵戰(zhàn)洪魔、斗惡浪、保大堤時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了許多英雄的事跡,黃曉文就是其中一個。為什么稱黃曉文是個錚錚鐵漢呢?
2.自由朗讀課文第四小節(jié)。
3.交流。4.生活中我們被刺或者針扎傷時是什么感受?5.能將“扯”換成“拉、”“捆”能換成“包”嗎?6.黃曉文是被一根鐵釘扎進去的,而且扎的很深,可想疼痛程度是多么的令人難以忍受,能不能想象黃曉文拔除鐵釘后,堅持肩上扛著沉重的麻包,在稀泥中艱難穿行的情景。7.再讀此句,體會黃曉文意志堅強。8.黃曉文只是幾十萬解放官兵中的一個典型,在那難忘的幾十個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呀!你還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嗎?9.指名介紹其他抗洪英雄的事跡。
d.學習第五小節(jié):
1.過渡:無論是久經(jīng)沙場的將軍,還是剛剛入伍的新兵,他們都像黃曉文一樣 ,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大堤終于保住了,戰(zhàn)士們又投入到了救護群眾的戰(zhàn)斗中去。2.指名朗讀課文第五小節(jié),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指導朗讀。
☆“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shù)姆课,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洪水的大、深,戰(zhàn)士們所處的環(huán)境的危險…..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zhàn)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飛向……”無所畏懼,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與激流較量。
☆“……”(體會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保w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保w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
3.讓我們再來感受戰(zhàn)士們保大堤、救群眾的動人場景。(放錄象)
4.看完之后,你想對抗洪官兵說些什么?
e.學習第六小節(jié):
1.過渡:同學們,萬里長城作證、巍巍大地作證,我們將永遠銘記98年的夏天,永遠銘記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2.齊讀第六小節(jié)。
三、總結:
1.思考:為什么稱解放軍為“人民子弟兵”?
2.是呀!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軍民親如一家,魚水深情,讓我們把這首詩歌獻給我們最可愛的人。3.齊讀詩歌。4.同學們,在抗洪搶險最前線的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沖進火海搶救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在歹徒面前,第一個挺身而出與歹徒做殊死搏斗的還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就像文中所說:“哪里……..”他們不愧為捍衛(wèi)祖國的鋼鐵長城,讓我們向他們表示永遠的致敬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品味,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1998年的夏天,那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嗎?讓我們通過錄象再一次來感受當時的情景。
2、放錄象
3、誰來描述當時的情景
二、學習第一節(jié)
1、課文是怎么寫的呢?(出示句子),我們一起來看幻燈,誰來把這段話朗讀一遍
2、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情勢——萬分危急,哪些詞語告訴你情勢危急?
3、朗讀時,這些加點詞語該怎么讀?三個“告急”該怎么讀?
4、自己練練看,注意讀出當時情勢的危急。
5、指名讀、齊讀。
6、師生接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三、學習第二段
1、這場戰(zhàn)斗是怎樣打的呢?請同學們再看錄象,再次來感受當時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場面。
2、課文第一段也向我們描寫了這場戰(zhàn)斗,下面請同學們自讀這一段課文,邊讀邊想,從錄象和課文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3、小組交流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我們以四人小組來交流,把不懂的地方一起討論解決
4、集體交流
下面我們進行集體交流,誰來先說,從第二段課文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奮不顧身保大堤舍生忘死救群眾
5、師: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偉大的抗洪精神令我們感動,課文通過哪些句子把這種精神表達出來的呢?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第二段,劃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并想想為什么令你感動?
6、誰來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動?
(1)官兵們肩扛……保住大堤(出示)
A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的奮不顧身?
B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精神令我們感動,更令我們敬佩,讓我們通過朗讀,把對他們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先自己練練。C指名讀
(2)戰(zhàn)士們高聲喊道……人墻
A戰(zhàn)士們的話語鏗鏘有力,戰(zhàn)士們的壯舉驚天動地,誰來把這種豪壯之情朗讀出來?
B指名讀、齊讀
。3)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傷痕累累
A看到戰(zhàn)士們傷痕累累,我們感動得幾乎要哭了
B誰來把這種感情讀出來
。4)黃曉文的事跡
A課文是通過什么把黃曉文的精神表達出來的?(語言、動作)(這一段話抓住了黃曉文的——語言、動作來表達精神的)
B我們一起把黃曉文的感人事跡讀出來
C是啊,黃曉文只是幾十萬解放軍官兵中的一個典型,在那難忘的幾十個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啊。
曾經(jīng)有戰(zhàn)士說:“站著是一根佇立的樁,倒下是攔洪的沙袋,無論究竟考驗的將軍,還是剛剛入伍的新兵,他們都象黃曉文一樣,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發(fā)出了人在堤在的誓言,他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顯示了我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板書:錚錚鐵漢)
(5)洶涌的急流中……電桿
A比較句子
。1)、書上的句子
。2)、洶涌的急流中,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來到樹梢、房屋、電桿。
(3)、劈波斬浪:寫出了戰(zhàn)士們英勇無畏奮勇向前的形象
三個飛向:寫出了戰(zhàn)士們心情的急切,動作迅速。
B書上這句話寫得真令人感動,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C他們的沖鋒舟僅僅來到了飄動的樹梢,滅頂?shù)姆课、搖搖欲墜的電桿嗎?課文用哪一句來表達這個意思的?
D幻燈出示“哪里……”一句,這里的“軍旗飄飄”“軍徽閃爍”指什么?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什么地方有危險,解放軍就指向哪里?
E誰來讀出這個意思,指名讀、齊讀
(6)在安造莞
A學生說。
B這里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C是啊,他們救出的何止是周運蘭和小江珊兩個人(看幻燈)他們把老大娘背出了危險的房屋,他們把小木船讓給了無家可歸的母女,他們把救生圈讓給了在洪水中哭哭掙扎的人民群眾,所以,在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看到了——就象看到了——
D出示這句話
這里的紅五星、迷彩服又指什么?
E這句話的意思是:解放軍是人民的大救星
(板書:人民救星)
。7)下面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把第五自然段朗讀一遍
。8)這一段課文寫得生動感人,課后要求我們背誦,先自己練著背背看。
看幻燈
齊背
四、總結: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解放軍官兵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哪里有有危險他們就沖向哪里,那么他們?yōu)槭裁茨苣菢幼瞿兀?/p>
板書:軍民魚水情
師:這魚水似的深情,人民群眾怎能忘記?他們將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永遠銘記——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五、課外延伸
課文學完了,你有沒有被解放軍偉大的抗洪精神深深打動?課后以《給抗洪戰(zhàn)士的一封信》為題寫一篇作文,把你對他們的崇敬之情表達出來。
板書: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錚錚鐵漢 奮不顧身保大堤
人民救星 舍生忘死救群眾
。ㄜ娒耵~水情深)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感受軍民的魚水深情。
3、寫作方法的滲透:點面結合,細節(jié)描寫。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回到那難忘的1998年。
2、1998年的.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接連不斷的大暴雨使?jié)L滾長江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播放錄象
沿江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情況萬分危急!同學們。一起讀。出示:“暴雨、大暴雨。。告急!”
3、教師深情講述:此時此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勝利!所以,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將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一場氣壯山河的——(讀題目: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他們將與洪魔進行殊死搏斗,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讀題目: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二、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通訊,記者真實又及時地向我們報導了發(fā)生在抗洪一線上的兩個感人的場景,回憶一下,是哪兩個場景? (板書:大堤搶險 勇救群眾)
好,我們現(xiàn)在就來聚焦這兩個動人的場景,默讀2-5自然段,找出令你感動的詞語和句子,可以默讀勾畫,也可以細讀批注,還可以朗讀品位。
三、學習“大堤搶險”
我們先來關注這部分內(nèi)容。出示:“四百多名官兵……保住大堤!”
。ㄒ唬1、這里有讓你感動的詞句嗎?誰先來談談?找句子談體會。
2、學生交流。引導抓住 “全然不顧”進行深入體會。
同學們,這里有一個詞,讓我們看到了子弟兵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本色,找一找,是哪個?你們注意到這個詞了嗎?——“全然不顧”,是什么意思。這段文字中,官兵們?nèi)徊活櫟氖鞘裁?(扛沙包來回穿梭的勞累,腳趾割破鉆心的疼痛)
指導朗讀:
A、被石頭割破腳趾是什么感覺?同學們,十指連心疼!可是戰(zhàn)士們退縮了嗎?戰(zhàn)士們停下來了嗎?你能讀出這份堅強,這份奮不顧身嗎?(指名讀)
B、談到“穿梭”,從挖泥沙的地方到堤壩邊,是一段很長的路,通往堤壩的路又是崎嶇的小路和田野、泥地,一場場暴雨過后,同學們想象一下,這路變的怎樣?(泥濘)這樣的路你試著走一走,將會怎樣?是啊,這樣的路不能用車子運沙袋,只能靠人的肩膀來扛?(誰知道一袋沙包有多重)同學們想象一下,要在泥水中走,而且還要扛著沉重的沙包,太滑了,太重了,我走慢點行不行?不僅要快,而且要快到什么程度?需要(穿梭),鞋子陷進泥里了,怎么辦?(索性赤腳奔跑),可是泥里有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怎么辦?(繼續(xù)走。
就來回一趟走下來,你感覺如何?兩趟呢,三趟,十趟、幾十趟,一個小時,幾個小時……!
B、同學們,戰(zhàn)士們不顧天氣炎熱, 不顧沙包沉重,不顧片石割破腳趾,他們不顧的僅僅是這些嗎?你們知道嗎?那些天連續(xù)高溫,戰(zhàn)士們前胸后背都生出了痱子,酷熱奇癢難忍。他們在泥水中奔跑,出汗又多,戰(zhàn)士手上的皮磨破了,身上的皮磨破了,大腿內(nèi)側的皮磨破了,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哪。從你們的眼神中,我讀出了一份份的不忍心,就用朗讀來表達我們心中的感動吧。R讀這部分。)
3、是啊,扛沙包來回穿梭的勞累,他們——引讀(全然不顧),腳趾割破了,他們也--(全然不顧),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手勢):出示“大堤,保住大堤!”生讀。
人民戰(zhàn)士為人民,正是這鋼鐵般的意志,堅定了他們心中唯一的信念,那就是:(手勢):出示“大堤,保住大堤!”生讀。
3、創(chuàng)設情境: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戰(zhàn)士們怎么辦?
問:怎么辦?一起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出示:“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人墻。”
4、來看,這是課文中的插圖。出示插圖。師:圖上畫的就是解放軍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引讀(人墻)。(大聲說)
這就是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哪。你們愿意加入到這抗洪的人墻中來嗎?愿意嗎?好,站起來
師:戰(zhàn)士們,把書放下,挺起胸膛來。戰(zhàn)士們,狂風來了,怕不怕?暴雨來了,怕不怕?巨浪來了,怕不怕?(生大聲回答)
5、好一群英勇的戰(zhàn)士們,讓我們一起高聲呼喊:(生讀)出示:“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6、多么樂觀的戰(zhàn)士!難道你們的身軀真的是鐵打的嗎?(再問)是嗎?你們也是血肉之軀呀!但你們卻有著剛強的意志啊,你們就是一群錚錚鐵漢哪!戰(zhàn)士們,請坐!
7、過渡:(語調(diào)弱)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終于保住了,此時的解放軍官兵們……?我們來看(出示圖片組)
同學們,面對著這群疲憊不堪的抗洪戰(zhàn)士,面對著這群傷痕累累的錚錚鐵漢,你們想說些什么?指名2人說。
評價語:雖然簡單,卻表達了你對戰(zhàn)士們的敬意!
就這么一個鞠躬,就飽含了你所有的深情哪!
8、我們老百姓對子弟兵,也充滿了無比的敬意,他們把這份深情融入到了一副對聯(lián)當中。出示:“風聲雨聲濤聲……相融” 誰來讀一讀?(要把我們的情感也融入到這副對聯(lián)當中去)、師范讀、同學們,把你們的深情融入到對聯(lián)中,再次讀。(感情不要喊出來,喊了就白了,要發(fā)自內(nèi)心)范讀,再來,一起讀——(“風聲雨聲濤聲……相融”)
(二)過渡:如果說,剛才描寫的是一幅抗洪搶險的群英圖,那么,第4自然段就是對連長黃曉文的一個大特寫。
1、誰來談談這里觸動你的語句?也能看出這位連長的全然不顧嗎?出示第4自然段,
2、交流,出示“黃曉文大聲說……”:好,誰來談一談?大聲點。
預設:課文雖然沒有具體寫出腳底疼痛的程度,只用“忽然覺得腳底一陣疼痛”帶過,但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生活的積累,能不能推想出那鐵釘扎的怎么樣?
、趴钢榘,而且是沉重的,這就意味著一腳下去踩的很重⑵從“奔跑”可知,他行動速度很快,被鐵釘扎進的程度就可想而之了。⑶“團長見狀,馬上派人去找隨隊軍醫(yī)”既寫出了關愛,又說明了扎的情況很嚴重。
3、看出來了,鐵釘扎的深,扎的疼啊,一般人根本無法承受,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可黃曉文是怎么做的?
4、(咬、拔、扯、捆、扛、爬)這些都是對黃曉文的什么描寫?(板書:動作)。這些動作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雄連長?指名說(勇敢、剛強、無畏)這里除了寫到了黃曉文的動作,還寫到了他的什么?(板書:語言)指名讀一讀語言部分。
5、短短的一句話,卻是那么堅定!他此時心中想的是什么?(想的是盡快把這麻包扛上大堤)(因為他知道,大堤隨時都會坍塌,也許,一分鐘的松懈就會使無數(shù)房屋被沖毀;一秒鐘的休息就會使無數(shù)人的生命被奪去。)所以當團長要派人去找隨隊軍醫(yī)時,黃曉文大聲說——(引讀)“來不及了!說著,——(引讀)一咬牙……爬上了大堤。
6、同學們看向這個省略號,(出示,點擊)這個省略號里有內(nèi)容啊。接下來如何呢?作者怎么不寫了呢?是因為作者的心靈已經(jīng)這眼前的一幕深深的打動了,他不忍寫下去了,淚水模糊了他的視線......
7、同學們觀察一下課文第二幅插圖,想象黃曉文拔出鐵釘后,堅持扛著沉重的麻包,艱難地穿行在稀泥中是怎樣一幅情景,把這個省略號后面的內(nèi)容補出來,寫上一兩句話。(可以通過他的神態(tài),動作來刻畫,還可以對他走過的路進行場景描寫來烘托人物形象)
四、寫話訓練:他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只見————————————。
交流。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一位鋼鐵戰(zhàn)士哪!這樣的錚錚鐵漢,只有黃曉文一人嗎?他僅僅是千千萬萬人民子弟兵中的一員,他代表的是整個群體!所以作者這樣說:
出示:‘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生齊讀。
5、課文在寫黃曉文的時候,抓住了他的動作,語言進行細節(jié)刻畫,(板書:細節(jié)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英雄連長的形象。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課文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這兩段都在寫搶險護堤,可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學生回答
6、敘述:像第2自然段這樣的描寫,這是一種群體的描寫,一種場面的描寫,那么第4自然段就是什么描寫?(點的描寫),就是對一個人物進行的細節(jié)刻畫,這是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板書:點面結合)
像這樣的寫法,能全面具體而又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氣概,在我們今后的習作中,非常值得借鑒哪!
五、學習“勇救群眾”
1、剛才我們看到,大堤搶險中,戰(zhàn)士們表現(xiàn)的英勇無畏,全然不顧勞累和疼痛,讓我們深深感動,他們在肆虐的洪水中解救群眾時,又有哪些感動了你?哪里也讓你體會出戰(zhàn)士們的全然不顧了?
學生交流
A、預設一:三個“飛向” 出示:課件“洶涌的激流中……搖搖晃晃的電桿。
同學們,洪水中的群眾在哪里?(在漂動的樹梢上;在滅頂?shù)姆课萆;在搖搖欲墜的電桿上);此時此刻,他們的處境怎樣?(危急,隨時都會面臨死亡)
3、是呀,情況是如此危急,時間是這樣緊迫,作者是怎樣表達出這份急切和緊迫感的。(連用三個飛向)這里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排比)并列的三個短句連用,增強了氣勢,讀著讓人頓生緊迫感。誰來讀好這一句:(指名讀、齊讀):課件“洶涌的激流中……搖搖晃晃的電桿!
4、三個“飛向”,救出的是一個又一個群眾,而記者只選取了2個典型的鏡頭,又一次點面結合的寫法,我們來看:
出示“在安造垸……希望!
5、人民子弟兵們救出的何止是周運蘭和小江珊兩個人嗎,哪個標點符號告訴我們了?他們還救出了哪些人?他們把老大娘背出了危險的房屋,他們把新生娃娃頂在了頭上,抱在了懷里,他們把救生衣讓給了在洪水中苦苦掙扎的人民群眾。他們救出了無數(shù)的人,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了這“……”之中,他們把生的希望送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所以,記者要說:
出示;“哪里……閃爍”
6、正如小江珊奶奶所說:“孩子,只要你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穿迷彩服的人,你就向他求救,他一定會來救你的。”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信任!在江珊奶奶的眼中,在所有人民群眾的眼中,解放軍戰(zhàn)士就是他們的——(大救星)哪。ㄕl來讀出這份高度信任,男生讀,女生讀)
出示:“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這里用“紅五星”, “迷彩服”指代誰呀?(人民子弟兵)看到人民子弟兵,就意味著獲得了生的希望,他們一定會拼命救自己的!
3、這是怎樣的高度信任,怎樣的魚水深情。。ㄗ屛覀儊碜x好這一段)齊讀。
五、情感升華
1、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這里沒有淚水,只有汗水;沒有柔軀,只有鐵骨;這就是我們的子弟兵,這就是我們的恩人!沒有誰會忘記,誰也不能忘記。讓我們飽含深情地讀這句:出示(課件):大江,永遠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板書:銘記)
2、大堤保住了,洪水戰(zhàn)勝了,人民獲救了,可是,我們的一些戰(zhàn)友,我們的恩人,卻再也沒有回來(停頓)播放圖片!ǚ磐辏屛覀兝卫斡涀∵@些英雄的名字:讀:高建成、楊德勝、岳福勇、李向群、吳良珠、彭志龍……英勇犧牲。他們用年輕的生命在浪尖上鑄成了一座永久的豐碑。
3、這些為人民利益無私奉獻、流血犧牲的英雄們,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再讀這句話,讓這些錚錚鐵漢,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再讀 ‘大江,永遠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5、同學們,英雄的人民子弟兵,用他們的行動體現(xiàn)了人民軍隊為人民,用他們剛強的意志,譜寫了一首首英雄的贊歌,再來聽聽這首《為了誰》,(播放歌曲錄象)用心地邊聽邊看邊想,你的心里一定會涌動出千言萬語。
3、歌中唱到的,你是誰?為了誰?現(xiàn)在你知道子弟兵們?yōu)榱苏l嗎?(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啊,讓我們銘記1998年的夏天,銘記這些最可愛的人!讀:出示“大江,永遠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保
六、布置作業(yè)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今天的作業(yè)是把這首小詩《銘記》補充完整。下課
板書設計: 22、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大堤搶險
細節(jié)刻畫: 動作 語言 銘記!
點面結合
勇救群眾
作業(yè):完成小詩,嘗試點面結合、排比、反復、借代等寫作方法:
銘記
——獻給最可愛的人
你是誰!
為了誰!
你是(解放軍官兵), 為了(趕往災區(qū) ),你( 日夜兼程 );
你是( ) ,為了( ),你( );
你是( ) ,為了( ),你( );
你是( ) , 為了( ),你( )。
。 )、( )、( ),你全然不顧!
( )、( ),是你此刻唯一的信念!
你是我們的親人,你是我們的( ),你是英雄,是( )……
大江永遠銘記!祖國( )!我們( )!
作者:————
20__年5月20日
教學反思:
上完了公開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充斥了一個個上課的環(huán)節(jié),充斥著學生們的回答,充斥著老師們對這堂課的評價……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是一篇十分震撼人心的通訊,由于事情發(fā)生在1998年,與學生距離很遠,他們沒有這樣的體驗和生活積累,對于我這個教師來說,也只有初步的模糊印象,這篇課文讀了好幾遍了,都沒有激發(fā)我的情感來,怎么去教?后來,去網(wǎng)上查找了相關的圖片,聽了歌曲《為了誰》,畫面就出來了,情感也上來了。設計起過渡語來,也變得比較順了!
那么,如何引領學生走近那場保衛(wèi)戰(zhàn)?如何讓學生體會到戰(zhàn)士們那種全然不顧,那種錚錚鐵漢的形象,如何感受到群眾和戰(zhàn)士間那深深的信任,濃濃的魚水深情?如何讓學生在這課中學到語言表達的方式,滲透寫作方法?這些都是我在備課中深思的!
首先我就想到了媒體的借助。雖說現(xiàn)在都提倡不要依賴媒體來教學,多讓學生來品讀文字想象畫面。但我覺得,這一堂如果不充分借助媒體,學生腦海中,可能無法產(chǎn)生那樣的畫面,無法感受到洪水的肆虐,戰(zhàn)士無畏、軍民的魚水深情來。第一課時沒有借用媒體輔助,只是文字介紹了那時候的情況,是十分危急,萬分險惡。第一自然段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體會出那種緊張,急迫感,反復讀文字,讀好排比句,可是看看學生,反應平平,原來他們連洪水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很多很多的水。
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媒體,一上來就展現(xiàn)1998年洪水肆虐的場面,制造出當時那種萬分危急的情景來,從而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情感鋪墊,營造氣氛。從學生的表情中,看出了他們的驚訝,學生也讀出了危急感?磥硇Ч沁_到的!
這一課的設計中,我抓住了搶險護堤、勇救群眾兩個場面進行教學,以“找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引入課文教學。在教學第一個場面時,引導學生抓中“全然不顧”,發(fā)散到其他詞句的理解和感悟上來。然后通過想象朗讀、情境體驗,情境中讀,體會出戰(zhàn)士們是一群樂觀的錚錚鐵漢。教學黃曉文這一段,是我反復斟酌的段落,也修改了好多次教學設計?v觀全文教學,內(nèi)容多,段落長,要面面俱到,時間不夠。這一段是特寫黃曉文個人,卻是代表著整個群體的,所以,最后決定還是要放大這個鏡頭,濃墨重彩地完成這部分教學,先是引導學生細細地體會黃曉文被鐵釘扎的情況很嚴重,再看黃曉文的反應,他是怎么做怎么說的?這樣一比較,突出了黃曉文急人民所急,剛強無畏的特點,這也是令人震驚和感動的地方。這一段是教給學生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等來進行細節(jié)刻畫的范例。所以,設計中,引導學生抓住他的動作、語言來感悟來朗讀。后面的這個省略號里有內(nèi)容,作者卻沒有寫下去,這是讓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實踐細節(jié)描寫的缺口,讓學生通過寫黃曉文拔出鐵釘后,堅持扛著沉重的麻包,艱難地穿行在稀泥中的畫面,還能豐富人物的形象。上下來,學生能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等細節(jié)進行描寫,寫出了他強忍著疼痛,堅持扛麻包穿行的感動。還有的學生通過寫路上的腳印,路上的血跡,間接地突出了這個人物形象。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了。
這一課的教學結束,留給我太多的遺憾。 我設想抓住學生的情感變化做為教學線索,一氣呵成的,從看到洪水肆虐的緊急感,過渡到感悟官兵們?nèi)徊活,奮然做人墻的敬佩感,再到對黃曉文忍痛拔鐵釘?shù)恼痼@和感動,最后升華到對子弟兵們勇救群眾,無私奉獻行為的完全敬意和感動上來,然后播放歌曲《為了誰》,進一步堅定子弟兵們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感受他們?yōu)榱苏l?反復讀句子“大江,永遠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币员驳牧Χ葋斫Y束本文的教學?墒,課堂上進行后,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不知不覺就糾纏在“問”之中,理性理解多了,朗讀感悟的時間就少了,對于這樣文字優(yōu)美的文章,是個遺憾!第五自然段,由于時間不夠,匆匆上完了,結尾也沒有達到豹尾的力度,一飄而過,又是遺憾!在學生情感還沒有升華時就讀最后的銘記部分,效果不明顯,銘記不深刻,遺憾!
對于這一課的時間分配上,我反復研究,也參考了很多人的教案,很多人都是第一課時教學1-4自然段,第二課時5-6自然段,可想想,這樣一來,把兩個場面分開,特別是第二課時教學時,感覺有斷層,不管是理解上,還是情感上?晌疫@樣安排,第二課時感覺又太滿了些,如何化繁為簡,大膽舍棄,呈現(xiàn)簡約而不簡單的課堂教學,是我今后要學習和思考的!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4
一、讀題,導入新課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這將是一場怎樣 ( )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呢?(加問號)
過渡:課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讓人刻骨銘心。
二、學習最后一段
課件出示句子:大江,永遠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指讀。
2、銘記就是……
3、大江為何要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這年夏天發(fā)生了什么?上一節(jié)課我已經(jīng)學過了,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感受這次災情的危急。
(齊讀暴雨——九江告急!)
是啊,一雙雙眼睛都關注著98年的那個夏天,不僅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會忘記,
4、大江為何要永遠銘記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呢?
這篇通訊稿,記者及時地向我們真實地報導了發(fā)生在抗洪一線上三個典型的事例。課前已經(jīng)布置同學們進行了概括,誰能說說你知道了文中講了哪幾個事例?
板書: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過渡:在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搶險救人的感人場面,讓我們跟著課文,我們先隨記者去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去親身體驗當時的情景。先來看一看九江賽城湖大堤驚心動魄的搶險畫面吧。
三、學習“大堤搶險”
1、本節(jié)中有一句的話集中概括了這次大提搶險,請找出來。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簡單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以小組為單位,研讀這一節(jié),想一想九江賽城湖大堤驚心動魄的搶險畫面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群( )的人民子弟兵。
。ㄗx書要讀出個性,讀出屬于自己的結論。)
學生補充,教師隨時指導朗讀。
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xiàn)了。(體會到子弟兵救援神速,為什么說他們神速,你從那兒看出來?能讀一讀嗎?子弟兵行動敏捷,救援神速,支隊一聲令下長……)
奮不顧身☆“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櫋保w會到戰(zhàn)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們?nèi)徊活,他們不顧的僅僅是片石割破了腳趾嗎?有沒有同學知道他們還可能受到了怎樣的傷痛?
奮不顧身☆“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為什么說他們奮不顧身?他們會遇到怎樣的危險?引讀:可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個個……)
樂觀☆“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這是在狂風暴雨之中啊,在滾滾怒濤之中啊,這樣的聲音早就被怒濤吞沒了,又怎么能鼓舞人心呢?再有力一些!
戰(zhàn)士們的喊聲鏗鏘有力,而且同學們都說戰(zhàn)士們是在用血肉之軀在筑起了一道人墻,我們想象一下,這洪水連卡車都抵擋不了,更別說人的身體了,這僅僅是一堵人墻嗎?這應該是一道——生命之墻!再讀!
師介紹:戰(zhàn)士們不僅喊出了這樣樂觀的口號,他們還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動的誓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
(站著是根佇立的樁、倒下是袋攔洪的沙!
水不退、人不撤,誓與大堤共存亡!
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3、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激烈而艱苦,這句對聯(lián)就是對這場鏖戰(zhàn)最好的概括。再讀!
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一個個英勇子弟兵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們不僅勇敢而且樂觀,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搶險場面恍若就在眼前。
下面老師請大家觀賞九江賽城湖大堤驚心動魄的搶險場面。
(或者,沒有錄像)這樣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能忘記嗎,祖國能忘記嗎?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們。R讀第二節(jié))
四、學習事跡之二:錚錚鐵漢
1、面對肆虐的洪水,更顯示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
2、如果大堤搶險寫的是子弟兵的群體形象,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就是一個個體形象大特寫。在你眼中錚錚鐵漢應該是怎樣的人?
3、速讀這一節(jié),找一找文中什么地方能讓你感到黃曉文是一個鐵漢。
師:真是輕傷不下火線,黃曉文忘記了疼痛,可我們的心在疼啊,你能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4、出示: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唵谓榻B自己所知道的子弟兵。是啊,黃曉文只是幾十萬解放軍官兵中的一個典型,在那難忘的幾十個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啊。
課后同學們也搜集了不少這樣的例子,你能說一說嗎?聽了你們的介紹,他們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閃爍,你覺得這是一群( )的人民子弟兵。
五、學習事跡之三:勇救群眾
師過渡: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子弟兵們除了保衛(wèi)江堤,還要救護遇險的群眾,這方面的感人事跡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1)輕聲讀第五節(jié),戰(zhàn)士們的身影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
、谠偌w交流。
☆“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shù)姆课,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
能將這三個“飛向”字改成“駛向”嗎?
。w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zhàn)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體會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
☆學生交流不出,及采用引讀: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蔽覀兊淖拥鼙比嗣袼保焉南M艚o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哪里——
☆“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保w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濃濃的(板書)軍民魚水情。)
六、小結
1、這里沒有淚水,只有汗水;這里沒有柔軀,只有鐵骨;這就是我們的子弟兵,這樣的子弟兵,你們會忘記嗎,人民會忘記嗎,祖國會忘記嗎?
2、在98年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犧牲了許多子弟兵,讓我們牢牢記住他們的名字。
。ǔ鍪荆
“98抗洪”那驚天動地的一幕:簰洲灣,1998年8月1日晚,廣空高炮某團225營官兵在這一夜與滔滔洪水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高建成、楊德勝、馬斐、惠偉為、岳福勇等17名官兵英勇犧牲。他們用年輕的生命在浪尖上鑄成了17座永久的豐碑。
描述:那些為了人民的利益無私奉獻,流血奉獻的英雄們,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是啊,一雙雙眼睛都關注著98年的那個夏天,不僅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會忘記,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最后一節(jié)) 七、欣賞歌曲《為了誰》
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有一首歌道出了我們的心聲,想聽嗎?老師有一個要求:邊聽邊抒寫你對戰(zhàn)士們想說的話,來贊美一下我們的子弟兵或表達一下你的敬佩之情。
交流:寫得多好啊,相信你們有許多話要說,這樣,請大家寫一封信給我們的抗洪英雄,把你們想說的話寫給他們。
板書:
大提搶險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錚錚鐵漢 軍民魚水情
勇救群眾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5
一、導航臺
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普降暴雨、大暴雨,長江水位猛漲,洪水泛濫,長江沿岸許多地方的堤岸發(fā)生險情。有些地方洪水沖垮堤岸,將堤內(nèi)的房屋沖毀,樹木沖走……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緊張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奔赴災區(qū),和當?shù)氐娜罕娨黄,投入到搶險救災的“戰(zhàn)斗”中。在這場“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出許多感人的事跡。課文《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向我們介紹了當時的有關情況。
文章記敘了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zhàn)斗的動人情景,熱情的歌頌了戰(zhàn)士們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表現(xiàn)了子弟兵和人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文章可以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98年夏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長江保衛(wèi)戰(zhàn)。
第二部分是第2~5自然段,寫在搶險救災過程中,官兵奮勇向前,涌現(xiàn)出許多感人事跡。
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贊揚人民子弟兵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段落欣賞
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xiàn)了。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櫍闹兄挥幸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zhàn)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jīng)過幾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入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zhàn)中的真實寫照。
【欣賞】
九江賽城湖大堤的搶險救災真實驚心動魄!子弟兵奮勇向前,譜寫了一曲豪邁的英雄贊歌。第一句交代什么時候發(fā)生了怎樣的險情。“凌晨兩點”,黎明還未來臨呢!此時,大堤發(fā)生塌陷,是何等危險!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是解放軍戰(zhàn)士挺身而出,擔負起保衛(wèi)大堤的重任。隨著之隊長的一聲令下,戰(zhàn)士們投入到搶險護堤的戰(zhàn)斗中。你看,他們肩上是沉重的沙包,腳下是泥水,還夾雜著嶙峋的片石,但戰(zhàn)士們并沒有將這些困難放在心上,他們來回穿梭,有的甚至為了跑快而赤腳,是什么讓他們?nèi)绱烁视诜瞰I、不怕艱難呢?是心中的信念——保住大堤!是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決心!正因為如此,戰(zhàn)士們才會不顧被片石割破腳趾,才會不顧狂風暴雨的襲擊,才會不顧巨浪的威脅。
“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這是多么惡劣而充滿艱險的環(huán)境啊!可戰(zhàn)士們卻毫不畏懼,高聲喊著口號,奮然跳入水中,沒有猶豫,沒有膽怯,用生命之軀作為屏障去阻擋肆虐的洪水。讀到這兒,你的心中是否生起崇高的敬意呢?為戰(zhàn)士們這樣忘我無私的精神而感動?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官兵們以錚錚鐵骨保住了大堤。在那鏖戰(zhàn)的幾個小時里,戰(zhàn)士們付出了多少?從那累累的傷痕里,我們讀到的是官兵們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入耳;
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這則對聯(lián)可謂是對官兵們搶險救災情景的俄高度概括。上聯(lián)主要從聽覺的角度反映環(huán)境的惡劣,下聯(lián)主要寫官兵們的付出,言簡而意賅。
洶涌的激流中,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shù)姆课,飛向搖搖欲墜的電桿。在安造垸,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簰洲灣,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欣賞】
這部分雖然寫得較為概括,但把子弟兵對人民群眾的一片赤誠表現(xiàn)得感人至深。第一句連用三個“飛向”的句式,構成排比,向我們展示出戰(zhàn)士們奮勇救人的英姿。洪水襲來,水流湍急,在樹梢、在房頂、在電桿上,隨處可見等待救援的群眾。漩渦出沒,水情危急,但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危,戰(zhàn)士們與洶涌的急流展開了搏斗,駕駛小舟劈波斬浪,把希望送到每個需要救援的群眾身上。這樣的隊伍,怎能不使群眾感到安全有了保障呢?難怪在他們眼里,軍人就是大救星了。這大救星三個字中包含了人民群眾的感動和對子弟兵們的無比感激!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
用典型事例表現(xiàn)文章主旨
讀了《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什么地方最令我們感動呢?課文中描寫色九江賽城湖大堤搶險的場景和黃曉文連長的感人事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開頭給我們交代了大江保衛(wèi)戰(zhàn)的背景,營造出形勢萬分危急的氛圍,點明一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正在打響!讀了這一部分,我們期待著下文會介紹些什么呢?一定是這場保衛(wèi)戰(zhàn)是如何打響的,這個過程中發(fā)生了那些驚心動魄的事情。
事實上,文章接下來就向我們重點介紹了九江賽城湖搶險的情況。四百多名官兵在狂風暴雨之中,在滔滔巨浪面前為了保住大堤,他們吶喊著,在泥水里來回穿梭。為了搶速度,有的脫掉了累贅的鞋子,赤腳飛奔,即使腳被片石割破也全然不顧。為了保住大堤,他們還跳進了水中,以生命之軀組成了人墻以阻擋肆虐的洪水……這部分內(nèi)容雖然沒有具體寫哪一位官兵,但是這一部分的描述讓我們認識了一個群體,一支隊伍的戰(zhàn)斗精神和他們心中的信念,感受到他們?yōu)榱巳嗣袷谋4蟮痰那閼选N覀兛梢园l(fā)現(xiàn)這部分內(nèi)容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義與全文的主旨是很切近的,像這樣能夠充分體現(xiàn)文章主旨的事例,我們稱之為典型事例。文章第2自然段是通過解放軍群體的事跡來作為典型事例,而文章第4自然段則是通過這個群體中的一員的事跡來作為典型事例,讓讀者對搶險救災中的官兵們的英雄氣概有了更直接的感性認識。從黃曉文的一系列動作中,反映出官兵們鋼鐵般的意志,使讀者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典型事例在文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其具體而翔實的內(nèi)容為讀者提供豐富的信息,使讀者在感動的同時領悟到文章的主旨。
那么,我們在習作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首先,要圍繞文章的中心意思去選擇最能表現(xiàn)主旨的材料;其次,在習作過程中要對這些材料進行詳細而生動的描述。
四、益智園
創(chuàng)新與實踐
1、本文是一篇通訊報道,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交代得很清楚,所選的事例典型而突出,富有時代氣息。你能從最近的報紙上也找到一篇內(nèi)容較翔實的通訊報道嗎?
2、請注意下面這段話中加點的部分——
洶涌的激流中,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shù)姆课荩w向搖搖欲墜的電桿。
像這樣句式相似的三個幾三個以上的句子是排比句,你能從文章中再找兩個例子嗎?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6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zhàn)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ㄉ险n前播放《為了誰》,聲音漸低)
1、 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歌名是《為了誰》,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許多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歌中唱道:“你是誰?為了誰?”你們聽懂了嗎?
2、 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出示課題)
3、 通過預習,你知道這是怎樣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氣壯山河、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讓我們一起讀好課題。
4、 首先,我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效果如何。
5、 出示詞語,領讀,從音、形、意三方面學習
6、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大家一起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播放(大江滾滾)的錄象。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情景
看著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書上怎么寫洪水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 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 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許多地方出現(xiàn)了災情)
。2) 你能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
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
。3) 現(xiàn)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員,你該怎樣向全國觀眾播送長江險情呢?指名再讀(先跟觀眾打招呼)
(4) 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緊張的氣氛來)
3、 引讀:
(1) 是呀,災情就是(命令)。災區(qū)就是(戰(zhàn)場)
出示: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
讀準:日夜兼程
。2) 你能想象一下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說給大家聽
。3) 指導讀:子弟兵為了戰(zhàn)勝洪水,保衛(wèi)長江,他們?nèi)找辜娉,讓我們讀出子弟兵迎戰(zhàn)洪水的英雄氣概。(齊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4) 過渡:在這場保衛(wèi)戰(zhàn)中發(fā)生了許多動人事跡,請大家讀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寫了哪幾個典型事例?
學生讀課文,概括: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 讓我們先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象)
2、 看了錄象,你最想說什么?
3、 是呀,子弟兵為了抗洪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的呢?
。1) 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2) 與小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感動的原因。
(3) 全班交流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中,你又能體會出些什么?(戰(zhàn)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引讀:子弟兵為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多么勇敢的官兵們啊,他們心系國家,心系人民,全然不顧自己的傷痛,與洪水賽跑,讓我們在朗讀中去體會他們的奮不顧身的精神和當時爭分奪秒的場面。齊讀
四百多名官兵問訊趕到……頓時……出現(xiàn)了
(加點)從這兒可看出什么?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多樂觀的子弟兵呀!讓我們一起高喊……
引讀: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官兵們……
這場激烈地戰(zhàn)斗就叫“鏖戰(zhàn)”(出示、讀準)
3、學到這兒,我相信大家一定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讀讀這句話聯(lián)系上文,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理解:“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zhàn)。它前半句寫洪水牽動了戰(zhàn)士們的心,后半句寫了戰(zhàn)士們?yōu)榱巳嗣竦纳敭a(chǎn)安全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怕流血犧牲,與洪水進行決戰(zhàn)。
4、剛才我們領略了九江賽城湖大堤上動人的一幕,那么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對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R讀)
5、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想說些什么?
6、最后再讓我們回到那首動聽的歌(播放《為了誰》)一起跟著唱起來。
四、作業(yè)
發(fā)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課后請大家搜集一下有關的動人故事和圖片,我們下節(jié)課再交流。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
(2)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運用媒體讓學生充分感受子弟兵的英勇事跡,從而使情感得到升華。
運用媒體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讓學生在情感場中悟文、明理、端正人生價值觀。
教學內(nèi)容:
本文是一篇洋溢著時代氣息的通訊,記敘了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zhàn)斗的動人情景。熱情贊頌了解放軍展示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這篇課文分兩課時學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給文章分段,并學習第一段內(nèi)容。
第二課時:運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實景片斷,讓學生在情感場中讀文、品文、悟情。
教學重點:
教學資源:
1、課件。恰當合理地運用了影片《驚濤駭浪》。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在這萬分緊急的關口,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zhàn)洪水、斗惡浪,共戰(zhàn)洪魔。課文《大江保衛(wèi)戰(zhàn)》與影片《驚濤駭浪》都以此為背景。因此,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對該影片做了剪輯,把能服務于教學的資源都加以利用,從而豐富課堂。
2、文字資源。針對文章的空白處,收集了課外資料,拓展了文本,如《周運蘭老師獲救記》
3、該課的教學在多媒體教室完成。
教學策略:
抗洪搶險,學生沒有情感體會,對他們來說十分陌生、遙遠。因此運用多媒體給學校創(chuàng)設情境,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十分可行。
1、上課伊始,顯示“山洪爆發(fā)”這一場面,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讓學生的心在洪水來臨時跟著緊繃起來,感受洪水之猛,從而奠定情感基礎。
2、在“大堤搶險”中,子弟兵們?yōu)閾岆U傷痕累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傷痕累累的情感體驗,運用媒體播放傷痕累累的手,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驚,喚起內(nèi)心的情感。
3、在“錚錚鐵漢”這段內(nèi)容中,課文黃曉文“為了搶險不顧傷痛”這一鐵漢形象,在此基礎上,運用媒體再現(xiàn)了“為了搶險英勇獻身這一鐵漢形象,拓展課文內(nèi)容,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4、在課文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播放了《驚濤駭浪》片尾曲,通過聲、形、色再度沖擊學生感官,從而升華情感。
教學評價:
知識和技能。
1、朗讀上,能否讀出感情,把對課文的理解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2、能否通過課文的重點詞句,正確理解句子所蘊涵的含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感。
1、能否融入課文情境,與作者的情感交匯?
2、能否深刻體會子弟兵的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價值觀是否得到上升?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案
項目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舊知
1.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學習了《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情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三個場面?
(板書: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喚起舊知。
情境導入
媒體播放“洪水泛濫”的驚心動魄場面,配以旁白(第一段的內(nèi)容)
觀看洪水肆虐的情景,進入課文情境
“洪水泛濫”場景,學生沒有體驗,上課伊始運用媒體展示了這一場景,就把學生一下子帶入課文情境中,學生耳聽著咆哮聲、目睹這洪水的猛獸之勢,尾學習課文奠定了情感基礎。
學習“大堤搶險”
。1)思考:哪些句子表現(xiàn)子弟兵們的“搶”提出問題:他們又是怎樣搶的?
(2)組織交流。
(3)小結: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抱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媒體展示“官兵們把手伸出來”這一特寫鏡頭)
自由朗讀課文,根據(jù)問題劃出相關語句,讀讀、體會體會。
交流思考結果
談談自己此時此刻心中想些什么?
那一雙雙傷痕累累的手伸出來十分具有震撼力,學生親眼目睹那布滿血口子的雙手,耳邊又回蕩著低沉凄婉的音樂,心中涌起了無限不忍、辛酸。也真切地體會到了子弟兵們大堤搶險的艱辛,從而引起感情共鳴,加深了情感體驗
學習“錚錚鐵漢”
。1)提問:哪些字詞能反映出錚錚鐵漢本色?用筆劃出來。
(2)引導學生交流劃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相關字詞
出的字詞:一連串動詞。
(3)提問:說說為什么要用“扯“,不用”撕“等字詞?為什么要用“捆“不用包、扎”等詞?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nèi)容?從一連串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帶著這種感動崇敬的心情讀讀這三、四兩段。
指名讀
引導學生理解“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感人的事跡啊!”(先播放子弟兵累倒在泥水中“的鏡頭,再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一說)
匯報學習情況
讀文,回答問題
學生談體會
學生朗讀
學生觀看后發(fā)揮想象,手說還會有哪些?
一個子弟兵再泥濘中來回奔波,最后體力不支累倒再泥濘中,再也沒爬起來,這具有說服力的事例讓學生動容了,從而體會到了什么叫“錚錚鐵漢“,無須許多言語,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8
一、導入
1998是所有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數(shù)字,這是一個充斥著無情的洪水卻又充滿強烈情感的夏天,洪水浩蕩,泥沙俱下,卻擋不住大江南北真情的奔涌,擋不住無數(shù)抗洪英雄義無返顧的腳步,昨天,我們一起去感受了一幅英雄群像,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腳步,縮小鏡頭,一起走過其中的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黃小文。
二、默讀感悟
1.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課文第4頁,用心去體會語言文字,去感受黃曉文的高尚品格。
2.交流:談談感受
看完后,你想說些什么?哪些句子你有如此體會?
a、鐵釘扎進腳中都沒有時間包扎嗎?他這么爭分奪秒為了什么?哪些詞可看出他在爭分奪秒。
b、練讀:黃曉文的腳被鐵釘扎進后絲毫沒能耽誤他搶險地進度,可是我們的心在痛,把你的這份感受融入到文字中,(練讀、指名讀、評價)
c、還有哪個句子讓你特別感動?(說說會自己感動的句子)
三、交流資料
1、“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滾滾洪流,更顯示出了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在搶險過程中,子弟兵們以實際行動說明了一切,可由于文字限制,文中只向我們單獨介紹了黃曉文一人,課前我們同學都試著去走近這些英雄了,說說你想介紹誰?(生相應板書名字)
2、課前王老師也收集了一位英雄李向群的資料,大家想看看嗎?欣賞錄像。就在李同群犧牲后的第二天,他的父親又穿上了兒子的軍裝,走上了抗洪搶險地第一線,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李向群(板書),其實像這樣的英雄真的很多------他們一個個都是,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行嗎?錚錚鐵漢(板書)
3、捧起書,一起來讀一讀第三頁,齊讀
四、教學第五頁
1、 過渡:戰(zhàn)士們除了要保護大堤,他們還要做什么?讀快速閱讀第五頁
2、 交流:還要干什么?
3、 把這段中最入你心,最讓你感動的句子,放開聲多讀幾遍
4、 交流
a、出示:哪里……軍徽閃爍
a、雖然只有簡單地26個字,卻表達了作者最真的情懷;(請聯(lián)系前文中的某些句子,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拿出筆,寫一寫,畫一畫)
b、交流;
c、出示:哪里有 哪里就有 ;請你來填一填;齊讀哪里……
b、你們不光讀懂了這句話,更讀懂了子弟兵們內(nèi)心的情懷;子弟兵們這么舍生忘死到底是為了誰?誰把第二句話讀一下?文中指出的極其簡單,但每救一個人,子弟兵們可能付出就是生命的代價,誰能詳細說說救援????江珊的事跡?(指名說)
c、被困三天三夜,此時群眾們最想見到的人是誰?他們是人民的大救星(出示)齊讀;
5、 點點米彩,匯成綠色的海洋,當洪水帶來的滅頂之災襲向災區(qū)人民時,他們首先看到的是身穿米彩的解放軍戰(zhàn)士,是他們在洪水面前用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洪水無情人有情,點點米彩為滿月水中的人民群眾帶來生的希望。聽,那一首首來自抗洪大堤上的戰(zhàn)歌,正是點點米彩的心聲。(聽歌)
6、 此時,你想對英雄們說些什么?
7、 出示:大江將永遠……(齊讀)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zhàn)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nèi)耘f和時光老人回到那難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線,打響這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請用朗讀來表達你們的熱情。學生齊讀課題。
2.學過這篇課文,你腦海中浮現(xiàn)哪些詞語?齊讀黑板上詞。
二、學習新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課件多媒體播放音樂,渲染氣氛)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從這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情況非常危機)
2、此時此刻真是——萬分危急!(課件:課文)課文中用了三個“告急”,三個“!”,還有一個“……”,讓我們感受到了情況的萬分危急。你能把這種情況讀出來嗎?指導朗讀,齊讀。
3、災情就是命令,災區(qū)就是戰(zhàn)場。(課件:課文)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齊讀)
4、小結:此時此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利!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二)學習第二部分
在這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九江的大堤上看一看。
學習活動一:
請大家自由朗讀第2-5自然段,看看哪些畫面描寫讓你銘記,用筆畫一畫,并在旁邊寫上你的感悟。小組交流概括
過渡:一個個畫面都深深的觸動了我們的心,那下面我們按照順序來說說你所看到的感人畫面。
1.學習事跡之一:大堤搶險
(1)交流感受
A.“四百多名·········出現(xiàn)了!(體會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師:你對哪個詞感受最深?生:從“頓時”“一聲令下”“上”感受到官兵行動迅速。
師:是啊!他們在與洪水搶時間呢!請你再讀這句話。
師:誰還有補充的?生:我從“一條長龍”感到了人多。
師:那這長龍是誰?不錯,人民子弟兵。第一自然段也有一條“暴怒的巨龍”,又指誰?生:奔騰不息的長江水。
師:看來這是一場龍與龍的決戰(zhàn),這樣的戰(zhàn)斗必定會是氣壯山河的。誰還想讀?
師:評價的權利交給你們,他讀得怎樣?(這樣的隊伍真是氣壯山河!)像這樣的句子你還找到了哪句?
B.“官兵們肩扛……..他們?nèi)徊活櫋?.”(體會到戰(zhàn)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
師:看看這沙包,每袋足足有一百多斤重,請你再讀第一句。(這沙包真是沉呀!)“穿梭”你體會到了什么?哦,官兵們行動快呀!
師:戰(zhàn)士們這樣就是因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生:大堤,保住大堤
生:讀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
師:索性是什么意思?(干脆。)你再讀讀,干脆點!讀得真好。赤腳奔跑,因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起說,大堤,保住大堤。請你讀接下來這句。
師:嶙峋是什么意思?
生:山石突兀、重疊
師:嶙峋的片石把戰(zhàn)士們的雙腳割得鮮血淋漓,他們疼嗎?戰(zhàn)士們和我們一樣,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有知覺。可他們?nèi)徊活,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生:齊讀“大堤,保住大堤!”
師:這樣的場面真是,(板書:驚心動魄)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我們的感動、我們的震撼再讀讀這幾句話。還有哪里讓你驚心動魄?
C、出示“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著堤岸,戰(zhàn)士們高聲喊到:‘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師:你的朗讀已經(jīng)讓我們驚心動魄了。看這就是人墻(多媒體:人墻畫面)這墻是磚頭砌的嗎?是沙包壘的嗎?對,是用自己血肉之軀筑起的,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身體阻擋肆虐的洪水,真是驚心動魄!他們是怎樣的子弟兵?
生:團結
師:當時情況怎樣?說明了什么?
生:堅強、不怕犧牲,面對困難、危險的勇敢無畏
師:(板書:英勇無畏)戰(zhàn)士們對困難的蔑視,這更是樂觀的精神呀!(板書:樂觀)
師:這樣的場面用文中的對聯(lián)就是:(出示)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過渡:子弟兵是那么的讓人敬仰,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吧!
(2)播放視頻,身臨其境體會戰(zhàn)士的心情。
談感受
(3)帶著感受練讀,指名讀
(4)播放音樂齊讀
2、感悟“鐵漢本色”
過渡:是啊!如果說剛才描寫的是一組抗洪搶險的群英圖,那么第四自然段就是對黃曉文的大特寫.這就是點的描寫,而上面描寫的叫面,在寫作中,這叫點面結合,我們以后在寫作中還要加以學習)
學習活動二:
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向小組成員介紹黃曉文事跡,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1)同學們,在黃曉文的事例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呢?(生:黃曉文有鋼鐵一樣的堅強的意志,黃曉文不愧是錚錚鐵漢)(好,我們看)
1)(出示):黃曉文大聲說:“來不及了!”說著,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liǔ)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2)這是一組什么描寫?哪些字比較重要?出示:(咬牙、拔、扯下、捆、扛、爬……)
3)把“拔”,這是怎樣地拔?(課件將“拔”放大)
(用力地拔、迅速地拔、堅定地拔……),
4)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你一定有感覺,一定有體會,誰來讀?
5)帶著這種感覺我們一起來讀。
小結:黃曉文拔出的是鐵釘,更拔出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無畏,這樣的錚錚鐵漢,我們能忘記嗎?(不能)像黃曉文這樣的戰(zhàn)士僅僅是一個嗎?課文是什么說的?(指名說)
過渡:是的,這樣不顧自己安危,心系人們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下面我們再去認識一些這樣的人物吧。
3、學習“勇救群眾”的場面
學習活動三:
請同學們輕聲朗讀第五自然段,看看戰(zhàn)士們的身影都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小組間分句子讀一讀。
(1)戰(zhàn)士們都救出了哪些人?僅僅這些嗎?
(2)是啊,我們英勇的解放軍戰(zhàn)士在災區(qū)是無處不在的,正如穩(wěn)重所說——引讀哪里有·····
(3)欣賞圖片
(3)出示關鍵詞,試背課文
飛向飛向飛向
(三)走出戰(zhàn)場,情感升華
過渡:是啊,我們會銘記1998年夏天的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些人們子弟兵你們會忘記嗎?齊讀最后一段。
1、激情朗讀“大江,永遠………”
2、《為了誰》這首歌,唱的就是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讓我們一起再次聆聽這首歌,永遠記住這群英雄。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解讀: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是蘇教版第十二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它的體裁是通訊。課文中再現(xiàn)了在1998年震驚中外的特大洪澇災害中,人民解放軍不怕危險、不畏犧牲、奮勇抗洪的場景。課文中描寫點面結合,場面驚心動魄、震撼人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1、課文錄音、子弟兵在洪水中頑強戰(zhàn)斗的錄象,多媒體課件。
2、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當時洪水決堤的危急場面。
(2)學生質(zhì)疑,歸納為兩個問題:
A、為什么稱人民子弟兵為“錚錚鐵漢”?
B、為什么稱人民子弟兵為“人民救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8課——《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上堂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還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這堂課我們就圍繞兩個重點,去感受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去領略人民救星的崇高精神。ò鍟哄P錚鐵漢人民救星)【第一課時已經(jīng)將所有的問題歸結為兩個重點,第二課時開始重新提出兩個問題,也明確提出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些自然段描寫了人民解放軍保大堤、救群眾的感人場面。(默讀課文,匯報)【總體把握人民解放軍保大堤、救群眾的感人場景。】
小結:課文的2-5自然段描寫了這些場景。
2、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1998年7月27日凌晨兩點,當我們還沉浸在甜美的夢鄉(xiāng)中時,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災情就是命令,四百多名官兵迅速趕到現(xiàn)場。他們是如何與洪水決戰(zhàn)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話,并且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感動,并試著把它讀好。(出示第2自然段)
。2)、找到令你感動的句子了嗎?愿意讀給大家聽嗎?(指名讀,交流感受。)
【第二自然段描寫了人民子弟兵不畏危險、奮勇救堤的感人場景。此段中對戰(zhàn)士們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得極為傳神,讀來格外驚心動魄。讓學生們品讀這段,為的是充分感受戰(zhàn)士們的獻身精神。】
A、官兵們……保住大堤!
體會“全然不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只有一個念頭”等詞句。
小結:戰(zhàn)士們肩上扛的是沉重的沙包,腳下是泥水,還夾雜著嶙峋的片石,可是這些并不能阻擋戰(zhàn)士們前進的腳步,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引讀)大堤,保住大堤!保住大堤就意味著保住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所以盡管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但是他們?nèi)徊活櫍驗樗麄冃闹兄挥幸粋念頭——(再次引讀)大堤,保住大堤!
B、戰(zhàn)士們……加油!
體會:這是戰(zhàn)士們在面對洪水、面對挑戰(zhàn)時所體現(xiàn)出的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樂觀主義精神。(男生讀)
C、一個個……傷痕累累。
體會“奮然”、“傷痕累累”、“鏖戰(zhàn)”等詞句。
小結:戰(zhàn)士們毫不畏懼,高聲喊著口號,奮然跳入水中,沒有猶豫,沒有膽怯,用生命之軀作為屏障去阻擋肆虐的洪水!可怕的洪水沖垮了堤壩,沖毀了房屋,卻沖不倒戰(zhàn)士們誓死護堤的信念!女同學一起來讀好這幾句。(女生讀)多么英勇的戰(zhàn)士!可是,(引讀: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傷痕累累)【通過重點句的品讀,加上教師適時的概括描述,更深更細致地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人民解放軍的英勇無畏,為理解“錚錚鐵漢”打好基礎!
。3)這段話是人民子弟兵與洪水進行大決戰(zhàn)的情景,這驚心動魄的抗洪場面,作者用了這樣一幅對聯(lián)進行了高度概括。(出示對聯(lián))一起來讀好它。(齊讀)【對聯(lián)是對抗洪場景的大概括!
。4)讓我們再次卻感受一下當時那緊張而又刺激的情景。(多媒體播放抗洪片斷)【事情發(fā)生在98年,如今的學生當時是尚未懂事的孩童,因此書上的描寫學生們只能抽象理解,播放當時片斷能讓學生們仿佛回到當年的場景,加深感性認識,從而對人民解放軍產(chǎn)生崇敬之情!
。5)憑著鋼鐵般的意志,戰(zhàn)士們以錚錚鐵骨保住了大堤。在那鏖戰(zhàn)的幾個小時里,戰(zhàn)士們付出了多少代價?從那累累的傷痕里,我們讀到的是官兵們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讓我們懷著對他們的敬佩之情一起來讀好這段話。(齊讀全段)【通過充分的感情鋪墊,學生們此時讀起來已然是充滿了對官兵們的敬意!
3、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曾經(jīng)有戰(zhàn)士說:“站著是一根佇立的樁,倒下是攔洪的沙袋”。與洪魔英勇搏斗的子弟兵們早以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解放軍某部連長黃曉文就是其中的一位。
。1)、(出示第四自然段)誰來深情地讀一讀黃曉文的故事?(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是面的描寫,第四自然段樹立一個典型人物,品讀他的故事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抗洪的戰(zhàn)士們頑強不屈的精神!
。2)、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們談體會可將戰(zhàn)士們的勇敢精神內(nèi)化到自己的情感之中!
。3)、同學們都被黃曉文的勇敢和奮不顧身所感動,課文中哪兒可以看出他很勇敢呢?(一系列的動作和“二話沒說”、“三下兩下”等詞語體現(xiàn)出時間的緊迫,動作的迅速,黃曉文的奮不顧身,相機指導朗讀)
。4)、是啊,他知道,大堤隨時都會坍塌,也許,一分鐘的松懈就會使無數(shù)房屋被沖毀;一秒鐘的休息就會使無數(shù)人的生命被奪去。所以當團長要派人去找隨隊軍醫(yī)時,黃曉文大聲說——(引讀)“來不及了!”說著,——(引讀)……爬上了大堤!疽贿B串的動作描寫不僅體現(xiàn)了黃曉文的鐵漢精神,也體現(xiàn)了當時情況的危急。】
。5)、為了保住大堤,制服洪魔,我們的子弟兵們獻出的何止是鮮血,更有他們年輕的生命。úシ趴购閼(zhàn)士犧牲的片斷)【抗洪過程中感人的事太多太多,一些戰(zhàn)士們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播放此片斷能更深刻的打動人心!
。6)、小結:又是一個年輕的戰(zhàn)士倒下了,他就是李向群,年僅20歲的李向群,在與洪魔的斗爭中,他永遠地長眠在抗洪大堤上!無論是久經(jīng)考驗的將軍,還是剛入伍的新兵,他們都像黃曉文、李向群那樣,發(fā)出了“人在堤在,人不在堤也得在”的誓言,他們奮不顧身保大堤的英雄壯舉,顯示出我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板書:奮不顧身保大堤)【圓滿小結第一個問題,所有的人民子弟兵都具備了整整鐵漢的英雄本色。】
4、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不僅是保大堤、制洪魔的戰(zhàn)斗驚心動魄,解放軍官兵們在滔滔洪水中救出被困群眾的場面也同樣震撼人心。
。1)、(出示第五自然段)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2)、交流:你讀懂了些什么呢?【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是教師跟學生共同品讀,第四自然段基本放手讓學生來講故事體會,到了第五自然段自然而然地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談理解,循序漸進,不但能鍛煉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更能體現(xiàn)學習上學生的主體性。】
A、洶涌的激流中……搖搖晃晃的電桿。
(抓住三個“飛向”,體會人民子弟兵搶救群眾的急切心情。男生齊讀。)
B、在安造垸……希望
。ɡ斫馐÷蕴枺夥跑娺救出了無數(shù)的群眾。女生齊讀)
小結:是啊,人民子弟兵們救出的何止是周運蘭和小江珊兩個人,他們把老大娘背出了危險的房屋,他們把小木船送給了無家可歸的母女,他們把救生衣讓給了在洪水中苦苦掙扎的人民群眾。他們把生的希望送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種舍生忘死救群眾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的心。(板書:舍生忘死救群眾)
C、哪里……閃爍
。ɡ斫狻凹t五星”、“迷彩服”等就是指子弟兵,哪里有危險,他們救出現(xiàn)在哪里)
小結:只要有洪水、有危險的地方就會有我們?nèi)嗣褡拥鼙纳碛。正如小江珊奶奶所說的那樣:“孩子,只要你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穿迷彩服的人,你就向他求救,他一定會來救你的!痹诮耗棠痰难壑校谒腥嗣袢罕姷难壑,解放軍戰(zhàn)士就是他們的大救星。ㄈ帻R讀)【圓滿小結第二個問題,人民解放軍救出了無數(shù)的群眾,他們是人民群眾的大救星。】
。3)、讓我們充滿激情地朗讀這段話,把這些人民救星們牢牢地記在心里。(齊讀全段)
5、引讀第六自然段。
為了保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子弟兵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哪里有危險他們就沖向哪里,他們?yōu)槭裁匆敲醋瞿兀浚ㄋ麄兪侨嗣竦淖拥鼙,他們熱愛人民)【為課前歸納的兩個問題進行總結,引出人民子弟兵愛祖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加深對戰(zhàn)士們的崇敬之情。】
總結:是的,他們是人民的子弟兵,他們深深地愛著我們的祖國和人民。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戰(zhàn)士們用錚錚鐵骨、血肉之軀打勝了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在人民心中樹立起一座永久的豐碑。作為這場大決戰(zhàn)的見證者,大江,永遠銘記著——(引讀)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引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三、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寫一首謳歌抗洪戰(zhàn)士的詩。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1
設計理念:
重視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通過與文本對話、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個性化的閱讀收獲。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整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設計特色:采用多種方法,充分展開學生與文本對話過程;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升情感,并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合理的想象與文字創(chuàng)作。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升情感,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訓練,體會子弟兵大無畏氣概以及軍民魚水深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體會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引導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閱讀收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播放歌曲《為了誰》,讓學生邊聽邊看畫面,進入情境。
2、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
3、教師小結:這首歌贊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它曾經(jīng)唱遍祖國的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
4、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熟課文,讀出感情。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你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是怎么解決的?還有哪些沒有解決?誰來幫幫忙?
(設計意圖:最有魅力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質(zhì)疑問難,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欲望,讓他們產(chǎn)生新的閱讀欲望。面對文本的邀請,孩子們定會躍躍欲試。)
4、你把課文分為哪幾個部分?你是怎么考慮的?
三、再讀課文,自由體會。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充分朗讀。
2、指名讀。(評價:讀得怎么樣?或者問:你為什么這樣讀?)
(設計意圖:讓孩子充分朗讀課文,走進文本;通過個性化朗讀強化細膩的情感體驗,注重個性體驗的差異和多樣,使朗讀與悟情有機地融為一體,為下節(jié)課的深入體會軍民魚水情作鋪墊。)
四、小結:
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很好,我從你們的朗讀中就已經(jīng)知道了,說明我們班的孩子個個都愛學習,真好。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造句:
。1)驚心動魄
(2) 閃爍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進入情境。
1、通過上節(jié)課的讀課文,人民子弟兵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些詞語來形容。
過渡:今天我們來具體感受一下人民子弟兵和人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二、學習課文,深入體會。
1、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動人事跡?(板書:大堤搶險 鐵漢本色 勇救群眾)
2、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事跡?為什么?(默讀思考,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ㄔO計意圖: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xiàn)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在教學時,我充分組織展開學生與文本對話過程,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訓練提升情感體驗。)
。1) 事跡之一:大堤搶險
a、指名朗讀。
b、畫出能體現(xiàn)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和與人民心連心的句子。
c、看剪輯錄像實況,再現(xiàn)戰(zhàn)士搶險的場面,讓學生體會當時戰(zhàn)士們的心情。
d、假如你是在現(xiàn)場的老百姓,你想對子弟兵說些什么?
e、有誰還想讀這一段?讀出面對險情,戰(zhàn)士們的大無畏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設計意圖:用音樂、圖象以及富含感召力的朗讀深深觸動學生的情感之弦,使學生的情感波濤得以沸騰與升華。)
。2) 事跡之二:鐵漢本色
a、這是特寫個體形象——黃曉文的動人事跡。
b、黃曉文的那些言行令你感動?
c、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你的感動嗎?指名讀。
(3)事跡之三:勇救群眾
a、這個事跡讓你感動,我聽聽你的朗讀就能感受了。
b、指名讀,分小組讀。
c、誰來具體說說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d、指導朗讀三個排比句,理解一個省略號。
。ㄔO計意圖:通過重點詞句的賞析品讀,進一步展示并體會語言文字背后所包含的豐富內(nèi)涵,讓人民子弟兵大無畏氣概以及軍民魚水情伴隨著文本扎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
e、輪讀,齊讀,體會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的魚水深情。
f、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確實也被感動了。這個自然段寫得多好啊,你愿意讓這樣感人的場面永遠留在你的腦海里嗎?我們來背一背吧。
3、想象:
假如你當時就在現(xiàn)場,你還能看到怎樣動人的場面?
(設計意圖:這是對文中省略號的再讀理解,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象,既是對文本的理解再開發(fā),又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三、小結:
人民子弟兵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而正是因為人民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所以人民對他們高度信任。同學們,這是多么令人感動的軍民魚水情啊!
四、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收集抗洪救災中的故事,在班會上講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
一、復習所學,鞏固知識。
1、上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哪三個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的英勇事跡?
2、最令你感動的是哪個事跡?為什么?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再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情況危急:“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暴怒的巨龍”、“瘋狂地嘶咬”以及三個“!”)
2、師:是呀,當時的情況是多么危急呀。你能把這種危急的情況讀出來嗎?
3、指名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4、老師也想來讀讀,可以嗎?教師范讀。
。ㄔO計意圖:有的教師可能覺得,課堂中應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在六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更是不需要教師的范讀。其實不然,教師一方面應是孩子學習的組織者,另一方面還應是個積極的參與者、合作者,教師進行范讀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況且語文教學本來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定能產(chǎn)生師生共鳴、生本共鳴的教學效果。而這樣的效果,不正是語文教學所期待的嗎?)
5、畫出子弟兵奔赴現(xiàn)場的詞語,讀一讀。
6、小結:
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人民的大救星——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給人民帶來了希望。
三、學作對聯(lián),升華情感。
1、出示: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2、讀,這是課文中用來形容子弟兵搶險時動人場面的句子。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副對聯(lián)。
3、你還能想一些對聯(lián)或詩句來贊美一下人民子弟兵嗎?我們可以把它寫在錦旗上,送給人民子弟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理解、交流,最后生成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文本,學生勢必興趣盎然,文思敏捷。)
4、學生寫,讀給大家聽,集體評講。
5、小結:
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將來我們班肯定能出很多有名的文人。
四、作業(yè):
1、課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動,有感情的讀一讀。
2、學了課文,你想對人民子弟兵說些什么?把它寫成一封信。
板書設計: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大堤搶險
鐵漢本色
勇救群眾
——軍民魚水情深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材依據(j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22課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二、課文簡介: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是一篇通訊,真實地記敘了1998年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英勇抗洪的動人情景,熱情贊頌了解放軍戰(zhàn)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課文圍繞“戰(zhàn)”字,按照 “為什么戰(zhàn)——怎樣戰(zhàn)——戰(zhàn)的結果如何”組織材料。結尾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在寫作特色上本文描寫既有群體的描寫,又有個人的寫實,有詳細的敘述,也有概括的勾勒,點面結合使得子弟兵“錚錚鐵漢”、“勇救災民”的本色得到充分地展現(xiàn)。學好本篇課文既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能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技巧。
三、設計思想
我在教授這篇文章時,主要設計了這樣的目標: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本設計試圖通過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立體動態(tài)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根據(jù)母語學習特點,抓住重點詞句朗讀品味,充分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再現(xiàn)當時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品味語言文字,感悟子弟兵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多數(shù)都沒有經(jīng)歷1998年的那場世紀洪水,因此學生并沒有這方面的情感體驗;而且,這是一篇簡潔的通訊報道,如果僅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學生僅僅依靠文本實現(xiàn)情景的再現(xiàn),從而完全投入進去,進而影響理解的深度。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一些寫作的技巧。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運用多媒體等手段,使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戰(zhàn)洪水、保大堤、救群眾時所表現(xiàn)出的錚錚鐵漢形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悟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使學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靈的洗禮。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品讀文章、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形象,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利用語言文字,讓學生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戰(zhàn)洪水、保大堤、救群眾時所表現(xiàn)出的錚錚鐵漢形象。
六、師生教學資源準備
1.收集人民解放軍在九江賽城湖抗洪保堤的視頻錄象;“為了誰”的歌曲。
2.制作多媒體課件。
3.學生收集有關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人民解放軍勇救群眾的事跡。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回顧整體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nèi)耘f和時光老人回到那難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線,打響這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2、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板書:萬分危急,保大堤,戰(zhàn)洪水,救災民
【從課題入手,從整體入手,復習回顧】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內(nèi)容
1、你們想看看當時真實的情況嗎?放錄像《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教師解說:一場場特大暴雨助長了洪水的肆虐,它像一只發(fā)了狂的猛獸面目猙獰地沖出束縛它的千里江堤,直撲萬頃良田、繁華都市!工廠、房屋、街道……頃刻間汪洋一片。引讀: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災情就是命令,災區(qū)就是戰(zhàn)場。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直面戰(zhàn)場,走進英雄!
三、直面戰(zhàn)場,走近英雄
1、自由讀課文2——5小節(jié),用我們的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有哪些感人的場面?
2、把最令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把你們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或在旁邊做批注!
以小組的形式用心去交流讓你們最感動的一個場面
a:學習畫面之一:大堤搶險
1、交流該部分感動的句子,并想想為什么令你們感動?感悟朗讀。
2、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們感動?
(1)“四百多名官兵……出現(xiàn)了”(課件出示)提問:你們讀出了什么?(救援行動的神速)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出示課件)你或你們小組能讀一下嗎?
。2)▲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他們?nèi)徊活,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課件出示)
①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的意志堅強、奮不顧身?(赤腳奔跑來回穿梭全然不顧鏖戰(zhàn)傷痕累累)
追問:他們?nèi)徊活,他們不顧什么他們顧不上——顧不上——顧不上——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因為他們知道,保住了大堤,就意味著保住了——學生答(板書——保住大堤)
憑著鋼鐵般的意志,戰(zhàn)士們以錚錚鐵骨、以血肉之軀保住了大堤。在那鏖戰(zhàn)的幾個小時里,戰(zhàn)士們付出了多少代價,我們從那累累的傷痕里我們讀到的是官兵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讓我們用敬佩的語氣讀好這幾句話。
還有令你們感動的句子嗎?繼續(xù)交流。
3、 “狂風卷著巨浪……傷痕累累”(課件出示)提問:你門小組體會到了什么?(樂觀、與大無畏)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出示課件)
、賾(zhàn)士們的話語鏗鏘有力,戰(zhàn)士們的壯舉驚天動地,誰來把這種豪壯之情朗讀出來?
、谥该x、齊讀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突出的特點是發(fā)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情理交融,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過渡: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偉大的抗洪精神令我們感動,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了許多英雄的事跡,黃曉文就是其中的一個。
b、學習畫面之二:錚錚鐵漢
1、想想課文是通過什么把黃曉文的精神表達出來的?
2、交流:(語言、動作)(這一段話抓住了黃曉文的——語言、動作來表達精神的)
【從總體上、表達的角度上來引導學生體會英雄的精神,與前面的講讀方式有所不同。】
(1)哪位同學來讀一下黃曉文的語言和動作。大家體會到了什么?(爭分奪秒)爭分奪秒為了什么?
。2)真是輕傷不下火線!黃曉文疼嗎?可他覺得疼嗎?為什么?
望著這樣的戰(zhàn)士怎能不心疼?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
省略號里省略了什么?【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刻領悟錚錚鐵漢的含義】
評: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一個標點都內(nèi)涵豐富!
小結:是啊,黃曉文只是幾十萬解放軍官兵中的一個典型,在那難忘的幾十個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啊。(出示課件)再讀“在那幾十個……感人的事”
我們用一個詞概括他們的形象。(板書:錚錚鐵漢)
3、c、學習畫面之三:勇救群眾
師過渡:大堤終于保住了,戰(zhàn)士們又投入了救護受災群眾的戰(zhàn)斗中去。在這里感人事跡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又有哪個句子最使你感動?
1、同桌先交流,并談談你感動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讀讀,并交流交流你感動的原因。)
2、集體交流重點句子:
。1)“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以生的希望……”(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zhàn)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①出示第一句話,請用朗讀匯報你們的學習收獲。哪桌先來讀?
②用心讀就能讀到戰(zhàn)士的心坎里,你們能從中體會到一顆怎樣的心?
【重視對學生的朗讀,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勰銈凅w會得很真切,能把你們體會到的“心”融入到朗讀中去嗎?你倆一起來讀一下。
、芙處熣故井嬅妫ù_實如此,同學們你們看,講述畫面。)齊讀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吹搅思t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文中的這一段話也非常感人,哪組來讀好它。讀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到什么情?
3、總結過渡:洪水到哪里戰(zhàn)士們就飛向哪里,我們的軍隊不愧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不愧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子弟兵,不愧為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鋼鐵長城,人們怎能不由衷地贊頌“是他們大救星”!讓我們一起深情朗讀“哪里……就……”、“看到……,看到……”千言萬語不足以表達人民的心聲,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話。
4、引讀最后一句話。
四、走出戰(zhàn)場,掩卷深思
此刻,你一定對英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談一談。▕^不顧身舍生忘死 勇往直前 ……)而我覺得英勇就是頭頂烈日、身擋激流、日斗洪魔、夜臥長堤,他們正是懷著這種愛,他們用錚錚鐵骨、血肉之軀打贏了這場—指課題學生齊讀——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其實,子弟兵的英勇不止是表現(xiàn)在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只要是在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他們?yōu)樽鎳腿嗣耠S時準備流血犧牲。他們永遠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永遠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豐碑。讓我們靜靜聆聽一首英雄的贊歌。把你們的所思所感付諸于筆端!
教后反思:五年級的學生,多數(shù)都沒有經(jīng)歷1998年的那場世紀洪水,因此學生并沒有這方面的情感體驗;而且,這是一篇簡潔的通訊報道,如果僅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學生僅僅依靠文本實現(xiàn)情景的再現(xiàn),從而完全投入進去,進而影響理解的深度。我在教授這篇文章時,主要設計了這樣的目標: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本設計試圖通過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的課件,根據(jù)母語學習特點,抓住重點詞句朗讀品味,充分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再現(xiàn)當時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品味語言文字,感悟子弟兵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在設計小組學習時我曾反復思考,什么樣的小組活動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所以首先我是讓學生自由讀文、找感動的句子一再讓學生能充分的品讀語言文字,然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學習,這樣一種先行交流的形式,自認為學生參與的面會更廣一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一些,能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進行集體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則按自己的預設層層深入,當然也得關注課堂生成!我通過關鍵詞句的品析以及一些標點符號的內(nèi)涵引申和不同形式的朗讀努力讓文本感動學生,震撼學生的心靈深處!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掀起學生情感的高潮,引起他們情感的共鳴。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閱讀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3、學習抓關鍵詞、讀句子、想畫面的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從具體的語言文字的閱讀品味中,體會解放軍戰(zhàn)士英勇無畏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對聯(lián)引入:
。1)課前準備讀古詩。由此引入師:聽到了大家這悅耳的的讀書聲,老師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顧憲成這幅對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出示)一起來讀讀。
。2)、引出文中的對聯(lián)。課文中也有一幅對聯(lián)(出示)指名讀,再齊讀。師:僅僅改了幾個字,但是在我們的耳邊響起的還是瑯瑯的讀書聲嗎?(不是) 而是——?
2、觀看洪災片段:
師;是呀,風聲雨聲濤聲又把我們帶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時的長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錄像洪災片段)
3、交流觀后感受。
4、預想決堤后果。
師:是呀,長江洪水泛濫。而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國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但整個平原區(qū)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數(shù)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兩岸的江堤來抵擋洪水。 萬一大江決堤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呢?(……)
5、感情渲染,個性化讀課題
師:此時此刻,與洪水搶時間,保衛(wèi)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務。所以幾十萬解放軍官兵來了,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讀題: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他們將與洪魔進行殊死的搏斗,進行了一場的驚心動魄(讀題: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二、學習大堤搶險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場保衛(wèi)戰(zhàn),來到抗洪搶險的第一線,打開書本118頁,把鏡頭對向“保大堤”這一部分,(板書保大堤)。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在保大堤中,哪個句子最令你感動,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生自由讀書。
3、交流:(相機教學)扣住“錚錚鐵漢”進行教學。
預設a、“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xiàn)了。“(救援神速)
你怎么體會到的?扣住“頓時”體會。指導朗讀(略教)
預設b、“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櫋保w會奮不顧身)出示句子?圩 叭徊活櫋边M行教學。
引導:全然不顧什么意思? 他們不顧的是什么? (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同學們,腳趾被片石割破了,痛嗎?如果是你,會怎樣?(哭、叫、停下……)那他們哭了嗎?(沒有)叫了嗎?(沒有) 停了嗎?(沒有)他們有的還是這樣的態(tài)度——全然不顧 (生接)
大家看看,他們還不顧些什么?
(1)、沉重的沙包 師:是呀!這沙包足足有百來斤重,把戰(zhàn)士們肩膀壓得又紅又腫,皮磨了一層又一層,但他們還是——全然不顧。(生接)
。2)在泥水中來回穿梭 師:任泥巴裹滿褲腿,任堤壩又黏又滑,他們摔到了又爬起,爬起了又摔倒,但他們還是——全然不顧。(生接)
(3師:肩扛沉重的沙包,他們?nèi)徊活;在泥水中來回穿梭,他們(nèi)徊活;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nèi)徊活;總之,什么困難他們都全然不顧,因為他們心中只顧著——(“大堤,保住大堤”生接)。只有這個信念——(“大堤,保住大堤” 生接)。這樣奮不顧身的人民子弟兵用課文的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錚錚鐵漢)板書。這樣的鐵漢怎么不令人感動?什么也不說,把你的感動讀出來!
預設c“狂風卷著巨浪……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體會(無畏樂觀)(”扣住奮然、血肉之軀、口號進行教學)
引導。(1)、師: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感受到的?把你的感受讀出來。(生讀)
。2)、師:奮然怎么講? 狂風的呼嘯,暴雨的侵襲,巨浪的拍打,可怕嗎?但戰(zhàn)士們怕嗎? 聽,在他們的口號里, 只把狂風當作——( ),只把暴雨當作——( ),只把巨浪當作——( )。這是何等的——樂觀和無畏呀!
來,誰把這豪氣沖天、大無畏的口號讀一讀,(生讀)。一個人的力量還比較單薄,讓我們一齊為他們吶喊助威,給予他們力量和勇氣,(生齊讀)。有了我們的加油,戰(zhàn)士們勇氣倍增,看,他們——引讀“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边@句話。
。3)入情入境讀該句。
師:隔岸觀火,不如來個身臨其境,現(xiàn)在我們自己就是戰(zhàn)士,一起親身體驗一下當時的情景吧!
第一排的戰(zhàn)士們起立、準備。師:狂風卷巨浪,……我們高聲喊道——生接讀——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師:可是一道人墻還太單薄,擋不住這洶涌的洪水,有一排戰(zhàn)士站起來,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他們高聲喊道——生接讀;
師:兩道人墻還是抵擋不住瘋狂的洪魔呀!后面的戰(zhàn)士全都站起來了,加入了隊伍,他們高聲喊道——生接讀。
。3)、就這樣,戰(zhàn)士們用血肉之軀筑起的人墻,才擋住了肆虐的洪水。這樣英勇無畏的子弟兵,才叫做——(錚錚鐵漢)
。4)扣住“幾個小時”進行體會
師:同學們,幾個小時,雖然不長,但這 每一個小時里的60分鐘、3600秒中,戰(zhàn)士們都在與肆虐的洪魔作殊死的搏斗呀!大家透過這幾個小時,結合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播放搶險片段。
5、朗讀對聯(lián):這樣驚天動地的壯舉,這樣驚心動魄的鏖戰(zhàn),一幅對聯(lián)進行了高度概括。出示對聯(lián)齊讀。
6、再次引入“錚錚鐵漢”。
師;是呀!在風聲雨聲濤聲中,我們看到了是一個個——(錚錚鐵漢)
在雨水汗水血水里,我們看到了還是一個個——(錚錚鐵漢)
三、學習黃曉文的事跡
1、過渡引入:在這些錚錚鐵漢中,我們把鏡頭拉近,拉近,目光凝聚在某部四連連長黃曉文這位硬漢的身上。請同學們輕聲讀第4自然段,看看從哪個詞、哪句話感受到他的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多讀幾遍,讀出你的感悟。
2、生自讀感悟
3、交流
你從哪個詞,哪句話體會到黃曉文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的。
a、從言上:“來不及了”。
引導。師 :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我們是要聽其言、觀其行,你抓住了其言來體會,很好。來不及了?到醫(yī)院可能來不及了,可團長找的是隨隊軍醫(yī),就在大堤上,但黃曉文卻大聲說( 。。為什么要說來不及了?師:你已能從人物的語言來體會他的內(nèi)心,你的想法就是黃曉文的想法所以他大聲的說——(生讀來不及了)這是一枚鐵釘扎進腳里,多疼呀!他也要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忍住疼痛,所以,他暗暗地對自己說——生讀來不及了。時間不等人,他又果斷地說——生讀來不及了。師順勢引導“行‘上進行體會
b、從行上:猛地把鐵釘一拔……。哪個詞讓你感動?(扣住“一咬牙”、“二話不說”進行教學)
指導朗讀:撕心裂肺的疼痛他忍住了,我們的心卻在痛,誰來讀。 這真是一位錚錚鐵漢呀。
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他的腳還在流血,泥水中,可能還有鐵釘,還有碎石,可他全然不顧,心中只有( 。0涯愕母袆臃胚M去,讀出來。
風聲雨聲濤聲中,雨水汗水血水中,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一位——錚錚鐵漢。
4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又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又有多少這樣的錚錚鐵漢呀。
(1)出示資料伴隨《為了誰》音樂:看,這是一位年僅二十歲,軍齡20個月的戰(zhàn)士。在危急關頭,他勇敢地沖向抗洪第一線,扛起了沉重的沙包。就在他努力地將兩袋泥沙拖上堤岸時,突然口吐鮮血,一頭撲倒在大堤上,就再也沒有起來了。他就是抗洪英雄李向群。
(2)通過收集資料,同學們還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嗎?把他們深情的呼喚出來吧。
師;英雄太多太多了,他們站著是一根佇立的樁,倒下是攔洪的沙袋,無論是久經(jīng)沙場的將軍,還是剛剛入伍的新兵,他們都像黃曉文一樣,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誓死保衛(wèi)江堤。什么都不用說,一個詞——錚錚鐵漢(齊讀)
。3)、感情渲染齊讀最后一句:這樣的英雄,這樣的鐵漢,作為這場洪災的見證者——大江。又怎能忘記呢?所以,我們會激動的說——出示最后一句話“大江,永遠銘記……”,齊讀。
四、學習勇救群眾
1、師過渡:大堤終于保住了,戰(zhàn)士們又投入了救護受災群眾的戰(zhàn)斗中去。讓我們有把鏡頭對準“救災民”這里來。請大家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在這里感人事跡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又有哪個句子最使你感動?
2、生自瀆感受。(板書:救護群眾)
3、交流
。1)“戰(zhàn)士們的沖鋒舟……以生的希望……”(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zhàn)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a 、扣住三個“飛向”體會戰(zhàn)士們的迫不及待。指導朗讀。
b、“在——他們——”。師:沖鋒舟飛向——飛向——飛向——,大家看,還飛向哪兒呢?引讀第二句。師:在……,他們……出示:“在——,他們——————”師:同學們洪災來臨,到處都是災民,大家想想,戰(zhàn)士們還在哪里怎樣救災民呢?請你用這樣的句式聯(lián)系說說
。2)然后由學生的想象引讀句子。“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師:總之一句話,引讀:不管在哪里,只要哪里有洪水——(生接)哪里就有軍旗飄揚;
哪里有危險——(生接)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所以說滔滔的洪水中,群眾——(生接)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3、總結過渡:洪水到哪里戰(zhàn)士們就飛向哪里,我們的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保衛(wèi)人民,人們怎能不由衷地贊頌“是他們大救星”!板書——舍生忘死、人民救星。讓我們再一起一起深情朗讀這句話吧!澳睦铩汀薄ⅰ翱吹健,看到……”
4、這樣的子弟兵,這樣的大救星,災區(qū)的人民又怎能忘懷?所以他們會這樣由衷地說,出示最后一句,把大江該為我們,二讀這句話。作為中國人,面對這樣的人民子弟兵有怎敢忘懷呢?讓我們深情的說——把大江該為每個中國人,三讀最后一句話。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回顧板書,邊述邊畫,使板書形成對聯(lián)。師: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我們看到了——生接讀板書,看到了——生接讀板書。
2、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人民子弟兵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國人民詮釋了什么是眾志成城;這場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國人民告訴了大家——“面對災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保ǔ鍪荆R讀)時過五年,我們國家碰上了可怕的非典,但中國人民戰(zhàn)勝了它;時過十年,2008的春天,我們國家遭遇了百年難遇的雪災,但中國人民還是戰(zhàn)勝了它。(邊說邊出示圖片)所以最后,我們不得不自豪的大聲說———出示句子“面對災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饼R讀。
板書: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人 錚
民 錚
救 鐵
星 漢
舍 奮
生 不
忘 顧
死 身
救 保
災 大
民 堤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習生字新詞,會用“驚心動魄”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三個富有典型意義的材料,敘議結合,以情動人,從三個不同側面體會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課前準備:
1、歌曲《為了誰》
2、收集抗洪搶險的有關感人資料。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通過朗讀短句訓練,感受長江遇特大洪水時萬分危急的形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播放歌曲《為了誰》,進入情景
2、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詞
。1)字詞:兼 嶙 峋 虐 墜 爍
(2)詞義:
a、日夜兼程
b、驚心動魄
c、錚錚鐵漢
d、搖搖欲墜
e、劈波斬浪
f、嶙峋
2、思考分段,理清脈絡
第一段(1)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第二段(2—50)部隊官兵在與惡浪的決戰(zhàn)中表現(xiàn)神勇,涌現(xiàn)出了許多動人事跡。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三、學習第三段
1、范讀第一段
2、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災情危急,奔赴戰(zhàn)場)
3、畫出反映災情危急的語句。
4、第一層的句子較多地使用了短句,詞組,感嘆號,為什么?并指導朗讀。
。1)連用“!”醒目地表示水情的異常嚴重和情況的十萬火急。
。2)短句、詞組等形式渲染了緊張的氣氛,交代了背景,把讀者一下子就帶入了那非常情況之中。
。3)朗讀時聲調(diào)要高亢,語速要加快。
5、畫出子弟兵奔赴戰(zhàn)場的詞語,讀出英雄氣概。
四、指導書寫。
1、肩:“月”的首筆為豎,而不是撇。
2、嶙:右下部不是“牛”
3、墜:上部的“人”要寫得開些。
五、課堂作業(yè)
1、看拼音寫詞語
lin xun kuai jie xiong yong ri ye jian cheng
( ) ( ) ( ) ( )
shi ji bao nu shan shuo pi bo zhan lang
( ) ( ) ( ) ( )
2、在文中摘抄含有“驚心動魄”和“閃爍”的句子,并各造一句話。
說課設計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篇課文真實的記敘了1998年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英勇抗洪的動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體的文章。課文可分為三個版塊:險情危急、保衛(wèi)大堤、救護群眾。作為教師或許對1998年的那場世紀洪水,還可說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zhàn)的鏡頭便會重現(xiàn)在腦中,便會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而且,這是一篇簡潔的通訊報道,如果僅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學生僅僅依*文本實現(xiàn)情景的再現(xiàn),從而完全投入進去,進而影響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呢?針對本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通過閱讀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大堤和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課堂上我努力指導學生經(jīng)歷如下的情感體驗。
一、怦然心動,以情激情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課一開始我就播放了當年長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場面,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課堂氣氛。無需多言,立刻就使學生感受到了情勢的危急,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他們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動。
接著,錄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導他們誦讀課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語句。由于先前的實況錄像已經(jīng)扣動了他們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敘述,很容易就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使他們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進了那令人心驚肉跳的現(xiàn)場,課堂上學生的誦讀明顯的讓人感覺到洪水的瘋狂,情況的緊急,為下文“險中見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鋪墊。
二、情動辭發(fā),以讀激情
保衛(wèi)大堤與保護群眾是本文兩大動人的場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場面描寫,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寫。在教學這兩部分時,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較強的學習能力,于是我給了他們較大的學習空間,讓其自讀2——6小節(jié),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場景,并劃出有關語句細細品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讀著課文,腦中便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畫面,此時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緒,是讓其在讀與思中充分的獲得文本信息,這便是文本向“主體”的流動,是用文本去感動學生。
在2、4小節(jié)的處理上,我將第4小節(jié)作為第2小節(jié),官兵們奮不顧身運沙包的一個補充,這是因為,我細細品讀了文章,翻閱了大量當年抗洪的資料后,感覺第2小節(jié)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還遠遠不能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遇到的艱辛與困難,而黃曉文連長的典型事跡正好是一個有力的補充,不僅是內(nèi)容的補充,也是情感的補充。學生在感動的狀態(tài)下,思維和情感積極活動,所有的積累都被激活,這樣就對文本繼續(xù)進行補充,產(chǎn)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認識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體會到官兵們運沙包的不易與艱難。這時學生是用自己的創(chuàng)造進一步感動自己。于是,學生在交流中使感動升級,并通過“言”與“聲”盡情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情。此時此刻我再讓學生觀看錄像。通過播放解放軍抗洪錄像,以聲和形再現(xiàn)當年氣壯山河的長江保衛(wèi)戰(zhàn)。學生親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洶涌的激流中,怎樣與洪水搏斗,怎樣在泥水中搶運沙包,怎樣為了保住大堤日夜奮戰(zhàn)甚至犧牲生命的英勇壯舉,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體驗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學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蕩,此時情感的閘門一開,感動便傾瀉而出。
在教學保護群眾一段時,我也是借助學生已有信息的積累,去再現(xiàn)官兵們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艱難與危險。然后,通過激情引讀使感動升華。
當學生的感動達到一定程度時,他們的思維與感情已完全貫通,一觸即發(fā),但憑借已有語言積累表達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有難度的,因為“所有的語言此時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讀代講”:讓學生盡情地誦讀,讓激情在讀書中飛揚。此刻學生朗讀文章,就會將文中的語言與錄像中的一個個鏡頭聯(lián)系起來,這樣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過錄像這一中介再一次傳遞給了學生,使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場面、那一個個高大的形象,因而他們的讀書是投入的,是聲情并茂的。
同時第5自然段也是課后要求背誦的一段。課上我便讓學生嘗試著背誦三個飛向組成的排比句,情動詞發(fā),學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誦了出來。
總之,在這堂課上,我注意了通過體驗鍛煉學生讀的能力、背的能力以及信息處理等多種能力,并且注意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學生朗讀,加深學生感悟。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5
22《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zhàn)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ㄉ险n前播放《為了誰》,聲音漸低)
1、 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歌名是《為了誰》,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許多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歌中唱道:“你是誰?為了誰?”你們聽懂了嗎?
2、 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大江保衛(wèi)戰(zhàn)(出示課題)
3、 通過預習,你知道這是怎樣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氣壯山河、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讓我們一起讀好課題。
4、 首先,我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效果如何。
5、 出示詞語,領讀,從音、形、意三方面學習
6、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大家一起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播放(大江滾滾)的錄象。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情景
看著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書上怎么寫洪水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 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 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許多地方出現(xiàn)了災情)
(2) 你能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
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
。3) 現(xiàn)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員,你該怎樣向全國觀眾播送長江險情呢?指名再讀(先跟觀眾打招呼)
。4) 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緊張的氣氛來)
3、 引讀:
(1) 是呀,災情就是(命令)。災區(qū)就是(戰(zhàn)場)
出示: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
讀準:日夜兼程
。2) 你能想象一下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說給大家聽
。3) 指導讀:子弟兵為了戰(zhàn)勝洪水,保衛(wèi)長江,他們?nèi)找辜娉,讓我們讀出子弟兵迎戰(zhàn)洪水的英雄氣概。(齊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4) 過渡:在這場保衛(wèi)戰(zhàn)中發(fā)生了許多動人事跡,請大家讀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寫了哪幾個典型事例?
學生讀課文,概括: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 讓我們先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象)
2、 看了錄象,你最想說什么?
3、 是呀,子弟兵為了抗洪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的呢?
。1) 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2) 與小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感動的原因。
(3) 全班交流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中,你又能體會出些什么?(戰(zhàn)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引讀:子弟兵為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多么勇敢的官兵們啊,他們心系國家,心系人民,全然不顧自己的傷痛,與洪水賽跑,讓我們在朗讀中去體會他們的奮不顧身的精神和當時爭分奪秒的場面。齊讀
*四百多名官兵問訊趕到……頓時……出現(xiàn)了
。狱c)從這兒可看出什么?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多樂觀的子弟兵呀!讓我們一起高喊……
引讀: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鏖戰(zhàn),大堤……,官兵們……
這場激烈地戰(zhàn)斗就叫“鏖戰(zhàn)”(出示、讀準)
3、 學到這兒,我相信大家一定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讀讀這句話聯(lián)系上文,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理解:“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zhàn)。它前半句寫洪水牽動了戰(zhàn)士們的心,后半句寫了戰(zhàn)士們?yōu)榱巳嗣竦纳敭a(chǎn)安全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怕流血犧牲,與洪水進行決戰(zhàn)。
4、 剛才我們領略了九江賽城湖大堤上動人的一幕,那么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對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R讀)
5、 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想說些什么?
6、 最后再讓我們回到那首動聽的歌(播放《為了誰》)一起跟著唱起來。
四、作業(yè)
發(fā)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課后請大家搜集一下有關的動人故事和圖片,我們下節(jié)課再交流。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教學設計 篇16
佚名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地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地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立志報效祖國和人民的宏偉志向。
【教學準備】
投影
【擬定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團結的民族,尤其在各種困難面前,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記得1998年的夏天,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長堤。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長江堤上出現(xiàn)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畫面,親自去看一看。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槭裁唇小皯(zhàn)”?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怎樣?)
2、帶著問題讀課文。
要求:⑴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詞。
、撇樽值浠蚵(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菢顺鲭y讀的地方。
三、學習本課生字
1、根據(jù)課后生字表的注音,學生自學生字讀音。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 肩膀 肆虐 閃爍
搖搖欲墜 嶙峋 鐵釘
2、指名讀,隨讀隨糾。
注意:虐n< 嶙l n
3、學生自由練習,同位互相檢查。
4、再指名讀。
5、全班齊讀。
四、指導朗讀
1、自由朗讀。
2、生提出難讀的地方,師指導朗讀,學生反復練讀。
A、暴雨,大暴雨,一場接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B、戰(zhàn)士們高聲喊到:“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
加油!”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边@是人民子弟兵再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zhàn)中的真實寫照。
C、再安造垸,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蒎洲彎,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五、感知課文大意
1、整體通讀課文。
2、思考: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導書寫生字
1、仔細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
2、提出難寫的字。
3、指導書寫。
4、學生描紅、臨寫。
七、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抗洪搶險地光榮事跡,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品位,理解文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2、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為了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 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勇于幫助別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搶險的激烈與危險。這節(jié)課我們就與戰(zhàn)士們一起,參加到這驚心動魄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中。
二、精讀指導
第一部分(1節(jié))
1、學生自由朗讀第1節(jié)。
思考:這一節(jié)告訴了我們什么?從哪句看出來?
⑴ 1998年的夏天,長江發(fā)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偻队俺鍪荆帻R讀。
②自讀,找出體現(xiàn)水大、猛的詞,并劃下來。
。ㄒ粓鼋又粓觯简v不息,暴怒,瘋狂,撕咬)
③通過劃下的詞語,想象長江洪水泛濫的場面,練習朗讀。
、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qū)就是戰(zhàn)場。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 學生齊讀。
、 學生自由讀,找出體現(xiàn)“氣壯山河”的詞語,并劃下來。
。ㄈf分危急,幾十萬,幾百萬,日夜兼程)
、壑该x。
第二部分(2--5節(jié))
1、導入 :在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戰(zhàn)士們的表現(xiàn)如何,自由朗讀課文2--5節(jié),想想,每節(jié)都講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思考。
3、具體分析
第一層(2節(jié))
、 提示語:2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么辦呢?
、 指名讀本節(jié)。。
、 重點片段練習。
、 如果當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層(3、4節(jié))
、 導語 :面對當時肆虐得洪水,更顯出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得本色。尤其是解放軍某部四連連長黃曉文更是令人佩服。
⑵ 學生自學第3、4節(jié),劃出體現(xiàn)黃曉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標出黃曉文動作的詞。
、 檢查自學情況。
⑷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由組合,練習表演這段。
⑸ 指名表演。
、 齊讀最后一句。
第三 層(5節(jié))
、 導語 :是呀,I在抗洪搶險的日日夜夜里,像黃曉文這樣不顧個人安危的戰(zhàn)士數(shù)也數(shù)不清,激流中,到處是戰(zhàn)士們勇救群眾的情景。
、 指名讀本節(jié)。
思考:本節(jié)表現(xiàn)了什么?重點寫了哪些事例?
、 教師詳細介紹解救周運蘭老師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感情。
、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聲調(diào)變化。
⑸ 學生賽讀,可試背。
第三部分(6節(jié))
1、齊讀本節(jié)。
2、自讀,思考:說說這節(jié)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場災難,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為抗洪而犧牲的人民子弟兵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4、再齊讀,將自己的感情完全釋放出來。
三、片段欣賞
1、文中多處使人感動流淚,找處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練習朗讀。
2、指名讀。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最使你感動的地方。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第6周4
【教學要點】
1、指導學生熟練、有感情地背誦第5節(jié)。
2、學會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3、交流會:介紹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榮事跡。
【教學過程 】
一、指導背誦第5節(jié)
1、學生自瀆,思考:怎樣將本節(jié)分為三層?
2、指名回答(總——分——總)
3、按照所分層次自由背誦。
4、指名試背。
5、全班齊背。
6、再指名背。
二、學習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1、體會詞語的意思(閃爍:一亮一閃;驚心動魄:場面宏大,讓人擔心,心驚膽戰(zhàn))
2、找出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體會詞語的用法。
3、說說這兩個詞語能用再什么方面?(閃爍:星星、淚水、露珠、燈光;驚心動魄:戰(zhàn)斗、電影)
4、自由造句,教師相機指導。
5、指名讀,修改。
三、交流會
1、課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關抗洪戰(zhàn)士的光榮事跡,有的不顧個人安危,受了傷,還有的為了別人犧牲了自己。請將你所收集的事跡講給大家聽。
2、到臺前介紹。
3、談感受:聽了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業(yè)
課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請根據(jù)這句話仿造一句。
【板書】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1998年夏天 長江
赤腳
洪水 賽城湖 驚心動魄
人墻
扛、奔、說、咬、拔、扯、捆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黃曉文
轉、背、跑、爬……
飛向……飛向……飛向……
激流中 在安造垸……在蒎洲灣……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