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攝影師》教案(精選14篇)
《小攝影師》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攝影、陽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側過、膠卷、一輛、秘書、雜志社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高爾基對小男孩關心、愛護的感情;小男孩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的感情。
4.學習試著提出問題、討論解決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
。ㄒ唬⿲
1.同學們,你們知道高爾基嗎?(學生談不到的地方,教師適當補充)。
高爾基,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原蘇聯文學的創始人。發表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小說以及著名的散文詩《海燕》等。世界人民敬愛他,他非常關心、愛護少年兒童。
2.板書課題,《小攝影師》,并認讀“攝”字。
。ǘ┳宰x課文
1.出示自讀提示。
、僮杂勺x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②認讀生字、詞。
③你讀懂了什么?在沒有讀懂的地方畫上記號。
2.學生自學、討論。
。ㄈ┙涣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
3.交流讀懂的內容。
(四)置疑問難
簡單的當堂解決,難度大的問題留作下節課解決。
。ㄎ澹┰僮x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高爾基對小男孩關心、愛護的感情;小男孩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的感情。
2.學習試著提出問題、討論解決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ㄒ唬⿵土暽衷~
。ǘ┱w感知
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和誰之間發生的是什么事?結果怎樣?
明確:本課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沒有照成的故事。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但是,高爾基卻破例允許一個男孩照相,并盡量做到使他滿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帶膠卷,哭著走了。高爾基交待門衛,雜志社的記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
。ㄈ┳詫W探討
1.明確重點問題:
。1)小男孩是怎樣來到高爾基面前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給高爾基照相時,高爾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高爾基為什么不見記者,卻希望來的是小男孩?小男孩會來嗎?為什么?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四)匯報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紙團”的方法才能見到高爾基,是因為工作人員不讓小攝影師進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爾基知道他來拍照,一定會同意。
“突然,一個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時間內發生的,說明高爾基一點也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
2.“親愛的高爾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墻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過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保垪l上的內容。)
(1)個別讀。
。2)學生談對紙條內容的理解。
紙條上的前兩句打動了高爾基。因為高爾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隊員,他拍照的目的不是為了宣傳自己,而是為了同學們的學習進步。由此體會到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心愛護,也可以體會出小攝影師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之情。
《小攝影師》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二、教學難點、重點: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五、課前準備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 學生搜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 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說說什么是“攝影師”?你覺得課文會寫什么?
如:小攝影師是誰?他給誰照相?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板書學生提出來的有價值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帶著這些問題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學習小組內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指名回答以上問題。
三、細讀感悟第一——五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指名讀第一段
2、投影出示“高爾基”,介紹高爾基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3、有個小男孩非常想見到他,可是高爾基的秘書步讓他進,他用了 什么辦法?
比較句子: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
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扔到了桌子上。
4、你覺得他的這種舉動怎么樣?
5、高爾基看到這張紙團為什么沒有生氣,是什么感動了高爾基?
6、投影出示紙團內容,小組討論。
7、全班交流。
如:“ 親愛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爾基;“您、請”寫出了孩子的有禮貌和態度的誠懇;“讓他們放我進去”向高爾基解釋自己為什么用扔紙團的方法實在是迫于無奈;“我 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別強調了 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時不會耽誤高爾基工作,等等都是高爾基感動的原因。
8、朗讀指導這張紙團的內容。
如果 老師就是高爾基,你能用聲情并茂的聲音讓我感動嗎?
學生自由練——指名讀,評議——齊讀。
9、如果 你是高爾基,此時此刻會怎么想?
學生暢所欲言。
10、 對啊 ,高爾基非常想見見這位聰明有主見懂禮貌的孩子,學生自由朗讀2——5自然段。
11、 分角色對話。
從對話中你又發現了 什么 ?
如“鞠躬”可以看出 小男孩很有禮貌。等等。
12、 學生表演朗讀對話。
13、 他們之間又發生了 什么事情?我們下堂課學習。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檢查
認讀詞語(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 鞠了個躬 咧開嘴 吩咐 準備停當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記者 突然 側過臉
二、細讀課文。
1、小男孩見到高爾基是怎樣的表現?
讀讀課文的 第六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2、體會這句句子。
為什么會仔細打量?為什么咧嘴笑了 ?說明了 小男孩什么樣的心情?
3、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 ”畫出有關句子。
交流這些句子,體會高爾基積極配合孩子的工作,對孩子的極大耐心。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5、此時小男孩為什么會哭?
6、小男孩跑了,高爾基怎么做,怎么說?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高爾基為什么要喊?
指導讀好這句話。
7、覺得孩子聽到高爾基的話了 嗎?那他為什么不回來向高爾基要膠卷?
三、演讀入境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借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
四、質疑拓展。
1、小男孩還會回來嗎?高爾基希望男孩再來嗎?
2、自由讀課文最后 4個自然段。
3、交流所得,
重點理解高爾基說得最后一句話“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
說說 話中前一個“他”是誰?后一個“他 ”是誰?為什么列寧要這么做?
4、拓展。
如果小男孩真的 來了 ,見面后他們會說什么,做些什么哪?
◎ 同桌互相編編故事,也可演演故事。
◎ 指名演故事,請同學注意語言表情神態。
◎ 續寫故事。
教師巡回指導。
《小攝影師》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依據課文中所描繪的人、事、物提出各種問題,從而產生好奇心和猜測內容的愿望。
2.對留有懸念的情節進行創造性的想像,加以延伸補充,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學習流程
1.議一議
①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會再來嗎?
、谛∧泻⒀杆倩丶胰×四z卷再來時,門衛會怎么說?怎么做?
③小男孩和高爾基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些什么?怎么做?
④小男孩怎樣給高爾基照相?高爾基怎樣做?
評點這一環節,一方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另一方面主要是起到聯系課文內容,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為下一步的創造性想像做好鋪墊。可以師生互問互答,也可以小組討論。參與面越廣,討論越積極,越能激發創新的欲望。
2.說一說
師:高爾基爺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時間對于他來說十分寶貴,然而還是希望小男孩來。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首先請與同桌討論,然后把剛才的討論組織一段完整的話說下來。
師:下面請小組派代表口頭表達。
:第二天早上,天氣格外晴朗。高爾基還想念著昨天的小攝影師呢!你看他想得多入神!突然,門衛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名記者!薄笆切∧泻?”高爾基問。門衛回答說:“是的!备郀柣f:“快,快讓他進來!”小男孩說:“這次我記著帶膠卷了,我吸取了教訓,以后也不會那么馬虎了!备郀柣牭叫∧泻⑺f的話高興極了!小男孩首先舉起了相機,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辦公桌說:“請您坐在這兒工作!备郀柣凑招∧泻⒌姆愿雷。最后小男孩調整好相機,又擺弄了好久,說:“一切準備停當!毙∧泻⒂謸Q了幾個角度,照了幾張相,他終于心滿意足了。
師:大家覺得想像合理嗎?哪些地方說得好?
生:我覺得他說“高爾基還在想著小男孩”,而且還想得很入神。說明高爾基一直在關心小男孩,跟課文內容相一致。
生:他用上了“首先”“然后”“最后”這些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語用得很準確。
生:還有那些表示動作的詞語用得好。“打量”“舉”“擺弄”“調整”都很準確。
評點相互評價是訓練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途徑,體現了說話教學的目的。同時通過小組討論,激發了創新潛能。
3.演一演
、賹ふ易约旱暮献骰锇,組內分角色表演。
、趨R報表演,全班交流,合理評價。
評點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像,并且通過具體的動作、語言、神態進行直觀的表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4.寫一寫
這一環節主要是文字表達的過程。通過討論、口述、表演,學生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直觀的表象。接下來把直觀的表象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成了一篇有個性的作文。
5.評一評
教師可選取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評講,通過學生的互評互說,指出范文的優點和長處,缺點和不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文:第二天,小男孩來到列寧格勒,秘書馬上請小男孩到高爾基的辦公室。小男孩敲門進來。高爾基說:“快請進,我這兒有膠卷!毙∧泻⒄f:“你的膠卷不適合我的相機!闭f著,小男孩已經吩咐高爾基坐在沙發上看報紙。忽然,小男孩又哭了起來!澳阍趺茨兀俊备郀柣P切地問。“我又忘了帶膠卷了!备郀柣昧艘煌材z卷給小男孩。小男孩說:“沒辦法,只好用著吧!”小男孩吩咐高爾基坐在凳子上打電腦。高爾基按小男孩的吩咐去做。小男孩說:“我這次一定要多照些!毙∧泻⒄樟撕芫茫X得口渴了。高爾基叫秘書拿來一杯果汁。小男孩喝完向高爾基告別走了。
評點“又忘了帶膠卷”這一情節的設計很有新意,很自然地安排高爾基“借膠卷”。既突出了小男孩的特點“粗心”,也再一次體現了高爾基對小男孩的關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高爾基“打電腦”也是一大亮點。
《小攝影師》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精讀課文。課文講了一個小男孩想給高爾基照相,結果沒有照成的故事,表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愛護。
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但是,高爾基卻破例允許小男孩照相,說明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他非常尊重“小攝影師”的意思,并盡量使他滿意,但小男孩忘了帶膠卷,哭著走了,高爾基交代門衛,雜志社的記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那一定讓他進來。充分表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二、學情分析
本課對話較多,語言親切、樸實,能較好的表達人物思想感情。
學習這篇課文一是學習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并體會引用人物講話的不同方法;二是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18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6個。
2、能正確讀寫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對小男孩關心、愛護的感情。小男孩對高爾基熱愛、尊敬的感情。
5、學習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過程與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采用揣摩關鍵詞語、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圖文結合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2、組織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3、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分角色朗讀、編演課本劇等形式進行本課的教學。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小男孩怎樣給高爾基照相以及為什么沒有照成。
難點是小男孩為什么不用高爾基的膠卷。
五、教學準備
1、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了解有關高爾基的事跡。
2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分角色朗讀、揣摩關鍵詞語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3、鼓勵合作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再學生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基礎上,教師引到學生積極動腦閱讀,主動提出問題,或者由教師適當提出帶有開放性、啟發性的問題,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4、要重視朗讀。學習時要重點指導學生讀懂高爾基說的話
六、探究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愛聽偉人的故事嗎?你們聽過那些偉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再去結識一位偉人吧,他是一位蘇聯的著名作家,聽了他的故事,你們一定會喜歡他。
1、出示高爾基畫像,介紹高爾基的生平。以學生為主,教師略做補充。
2、出示課題,請一位學生上講臺板書(重點指導“攝”字的寫法)。
3、猜一猜,在高爾基和小攝影師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二、探究新知:
。ㄒ唬┏踝x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找出文中的生詞、生字,盡量通過自己的努力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把自己解決不了的詞語、句子用鉛筆劃出來。
2、出示生詞卡片,請同學讀生字,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準“攝、襯”等字,它們都是翹舌音,要細心分辨。
3、(1)請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句子,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適時進行學法指導:在理解詞義時,不要孤立地去理解,而是要找到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段落,然后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
(2)請學生交流自己小組內理解詞語的情況。適時出示下列詞語:鞠躬、吩咐、膠卷、雜志社
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
4、請學生在小組內自行分段開火車朗讀課文,比賽合作朗讀課文。
5、請一個小組的同學朗讀課文,其他組的同學認真聽,可以向他們學習,也可以向他們挑戰。
6、請同學們默讀思考:你對課文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讀明白了什么?讀出了哪些問題?
7、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習感興趣和讀不明白的內容,并對閱讀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8、全班交流。
9、指導生字,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應該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特別指導攝、基、桌、鞠躬、膠卷等字。
三、自我評價: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想法?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五、板書設計:
3、小攝影師
小男孩 有禮貌 尊敬 熱愛
高爾基 喜愛 關心 熱愛少年兒童
《小攝影師》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當得知一名少先隊員要為自己照相時,高爾基欣然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在拍照的準備過程中,高爾基盡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時候,孩子發現忘了帶膠卷,拍照未能完成,盡管高爾基要為孩子提供膠卷,他還是哭著離開了。最后,高爾基交代秘書,他不接待雜志社的記者,但如果是那個少先隊員,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
本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如,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位攝影師。”“是個小男孩嗎?”高爾基問。從對話中,可以看出他仍在掛念著那個少先隊員。再如男孩見到高爾基后,“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這個細節反映了孩子對高爾基的崇敬和見到高爾基后的激動和驚喜。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對話和細節描寫中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和藹可親和關懷愛護;二是認識引用對話的不同方式,并通過對話讀出人物的感情。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好對話,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
5、續寫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
難點:使學生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閱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
2、學生之間交流收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老師小結:高爾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關于他非常愛孩子的事。
二、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讀懂了什么?
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課交流解決。
三、合作識字
1.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聽寫)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回憶上節課歸納的問題。
三、帶著問題讀書,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ūM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來,則照以下步驟進行)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四、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學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五、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六、拓展活動
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板書
小攝影師
關懷、愛護
高爾基——小攝影師
有禮貌
《小攝影師》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及課文內容。
2、感受高爾基對小男孩的崇敬、熱愛。
3、學習試著提出問題,討論并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題。
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這課的生字詞,現在我們再來復習一次。
.課件出示詞語:高爾基、突然、按照、擺弄、準備、側面、膠卷、車輛、秘書、雜志社
2、板書課題:6、小攝影師
。1)讀課題
。2)你看著課題,有什么想問的?
假設問題:①、“攝影師”是干什么工作的?——(給別人照相的)
、凇⒄n文中的“小攝影師”是誰?——(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給誰照相呢?——(高爾基)
、堋⒄l了解高爾基?——(出示介紹高爾基的.課件。)
板書:高爾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動畫,邊看邊聽,同時動腦筋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件提示:誰、干什么,結果怎么樣?)
。ㄟ@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結果沒照成的事。)
師:小男孩要給高爾基照相,結果沒照成,那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了呢?我們接下來學習課文內容。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請小組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準備提出什么問題?
假設學生會提出的問題:
①、紙團從窗外飛進來,高爾基為什么會感到“突然”呢?“突然”是什么意思?(“突然”是指在短促的時間里發生,出乎意料,料想不到的。)
、、紙團上寫著什么內容?(.課件顯示“紙團”的內容。)
、、“他們”指的是誰?“他們”為什么不放我進去?
(因為高爾基工作繁忙,沒時間接待記者的采訪,門衛是不隨意放人進去的,也包括小男孩。)
。ㄗプ∫陨蠋讉問題來理解課文的第1自然段。如果學生有提到其他的問題時,課堂上要相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師:高爾基看完紙團后,有沒有同意讓小男孩進來呢?他是怎么說的?我們繼續往下看。
2、分角色讀2—5自然段。(男、女生各自扮演角色讀)
、佟煟鹤x了這幾個自然段后,你想說什么?
。ㄗ寣W生自由大膽地發表體會。)
、、.課件出示句子:小男孩站起來,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
師: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ㄐ∧泻⒑苡卸Y貌,對高爾基十分尊敬。)
師:對了,我們就是學習小男孩有禮貌,講文明。那我們讀這里的時候,就是應該讀出有禮貌,尊敬的感情。我們再來讀一次。
、邸⒅笇Ю首x。
師:從對話中,我們知道了高爾基接受了小男孩的請求,放他進來給自己照相。
板書:接受小男孩的拍照
3、學習第6——11自然段。
齊讀6——1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問題:小男孩在給高爾基照相時,高爾基是怎么樣做的?怎么說的?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學生讀完后,畫句子,并匯報。)
師問:我們讀完文章后,要學會提出問題,F在你想提什么問題?
(學生先提出問題,再顯示老師準備好的問題)
師:你們提的問題都很好,看看老師想提的是什么問題,看自己想到了沒有。
《小攝影師》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好對話,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與熱愛。
5、續寫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
【教學難點】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動畫、ppt。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出示高爾基圖片:
師:大家看,這張圖片上的人是誰?是高爾基。高爾基是什么人?高爾基是蘇聯著名的作家。上次課,我們學習了《灰雀》,《灰雀》講述了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是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板書:小攝影師。)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拧〗處煼蹲x、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啤W生拼讀,互相糾正。
、恰〗處煶椴閷W生拼讀以上生字。
3、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⑴ 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如:基、側、輛、卷。
、啤W生書寫,教師巡視。
⑶ 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要求認讀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書寫
1、集體拼讀。
2、出示生字卡抽查學生的拼讀。
3、聽寫重要的生字詞。
二、范讀或朗讀課文
1、播放媒體資源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提到了哪些人,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生自讀課文,邊讀邊領悟課文如何通過人物言語和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3、師: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人、什么事情?
提示: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高爾基 小男孩 照相 沒帶膠卷 忘帶膠卷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1、師:小男孩想給高爾基照張相,很難嗎?
提示:高爾基很忙,而且門口有人不讓小男孩進去。
2、師:小男孩是如何辦到的?
提示:扔紙團。
3、師:這說明小男孩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很聰明、大膽。
4、師:小男孩在紙團里怎么稱呼高爾基?說明了什么?
提示:他稱高爾基為“親愛的高爾基同志”,說明他很懂禮貌,同時也很尊敬、崇敬高爾基。
5、師:小男孩說:“我照完相,立刻就走”,這又說明小男孩很怎么樣?
提示:說明他知道高爾基很忙,很理解高爾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時間。
6、師:高爾基問是不是小男孩扔的紙團,小男孩在回答時也很有禮貌,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提示:他鞠了一個躬,提出要求時使用“請”字。扔小紙團顯得不太禮貌,但從小男孩子的舉動,可以知道他是沒辦法才這樣做,他其實是個很懂禮物的孩子。
7、師:小紙團扔進來時,高爾基在做讀書,他有沒有生氣?有沒有答應小男孩的請求?他怎么說?
提示:沒有生氣,他答應了小男孩的請求。他說:“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
8、師:高爾基很忙,而且正在讀書。為什么他愿意答應小男孩的請求?而且答應得那么爽快,說明了什么?
提示:他很關心、愛護小朋友,盡量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9、請復述這部分主要內容: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小男孩 扔紙團 請求給高爾基照相
四、學習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第二部分。
2、師:高爾基答應了小男孩照相的請求,小男孩就進來了,見到了高爾基。請看這個句子“他仔細打量高爾基,咧開嘴笑了”,“仔細打量”、“咧開嘴笑了”,說明了什么?
提示:說明小男孩見到高爾基后的驚喜,他要好好看看高爾基是什么樣子,同時也說明他很崇敬高爾基,他見到高爾基,很開心。
3、師:小男孩是專門來給高爾基照相的,我們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樣照的?前面說他是十歲左右,他到底行不行啊?
學生討論。
提示:
、拧⌒∧泻⒄埜郀柣谏嘲l看報紙──說明小男孩很熟悉怎樣擺姿勢,他照相應該不是第一回。而且他敢于提出給高爾基照相,說明他肯定有過照相的經驗。
⑵ 他給高爾基照的相是要放在班級的墻報上,說明他是帶著班級的任務來的,他照得好,大家才信任他。
、恰⌒∧泻[弄了很久很久,才準備停當──說明他很緊張。
⑷ 他要來給高爾基照相,卻把最關鍵的東西──膠卷忘在家里了──說明他非常緊張,而且事前可能也沒想到高爾基這么爽快就答應了他。
4、師:小男孩就要給高爾基照相了,但是,最關鍵的事情他忘了,他沒帶膠卷。那他怎么辦?
提示:他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5、師:課文中有幾個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提示:
、拧⌒∧泻⑼厣弦蛔,哭了起來。
、啤⌒∧泻⒖拗f。
、恰⌒∧泻⒖拗,跳上一輛電車。
6、師:大家看到這里,會不會想,這個小男孩太沒出息了吧?干嗎老哭?大家想想,為什么他哭得那么傷心?
提示:
、拧⌒∧泻⒑貌蝗菀椎玫綑C會見到高爾基,高爾基答應他的請求,而且很配合他,但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卻給忘了,照不成相,他很著急,所以哭。
⑵ 他知道高爾基很忙,而且他擺弄了很久了,已經占用了高爾基很多時間,他可能覺得很對不起高爾基,同時也可能擔心高爾基會責怪他。
、恰∠胍姼郀柣⒉蝗菀祝@次照不成相,他想很可能以后再沒有機會了,高爾基再也不會答應他了。
⑷ 他是為班級墻報來給高爾基照相的,現在任務完不成了,他可能覺得辜負了大家的信任,擔心大家責怪他。
、伞∷艹缇锤郀柣撬麤]有做好準備工作,他覺得很內疚。
⑹ 他還是個孩子。
7、師:小男孩忘帶膠卷,高爾基說他有膠卷。但小男孩子還是跑了。這是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著急了,沒聽清高爾基的話,也可能是他太內疚了,覺得對不起高爾基,不好意思。
8、師:剛才說的是小男孩的表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高爾基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把有關高爾基的句子劃下來,想想這些句子說明了什么?
提示:
、拧「郀柣昧藦垐蠹,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說明高爾基尊重小男孩。
、啤「郀柣犎涡∧泻[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他對小男孩很耐心。
、恰⌒∧泻⒄f一切準備停當后,高爾基側過臉,對他微笑──說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態度親切。
⑷ 高爾基趕緊站起來──說明他很關心、愛護小男孩。
、伞⌒∧泻⑴艹鋈ズ,他走到窗口大聲喊──他關心、愛護小男孩。
9、師:這部分里,講述了什么事情?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小男孩忘帶膠卷 哭著跑掉了
五、學習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師:秘書說雜志社的攝影記者要見高爾基,高爾基見不見?為什么?
提示:不見。他很忙。
3、師:但是,為什么他又說如果來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讓他進來?
提示:高爾基關心、愛護小朋友,樂意滿足他們的要求。
4、師:請注意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有個攝影師時,高爾基首先說的是什么?他為什么這樣問?
提示:首先問:“是個小男孩嗎?”因為他很掛念小男孩,不愿意小男孩傷心,希望他再來。
5、師:高爾基說,如果是小男孩子,一定要讓他進來,他用了“一定”這個詞,這說明了高爾基怎么樣?
提示:很關心那個小男孩。
6、這一段講了什么事情?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
高爾基等待小男孩再來!
六、小結
師:這次課,我們學習了《小攝影師》。這篇課文講述了高爾基和一位小男孩的故事。
請同學復述一下高爾基和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小男孩是一位少先隊員,他想給高爾基照張相放在班級墻報上,但他忘了帶膠卷,沒照成相。
師: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高爾基是怎樣一個人?你怎么知道的?
提示:對男孩關心、尊重、愛護。高爾基很忙,但答應把小男孩照相的請求。照相前,耐心地讓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小男孩忘帶膠卷,他讓小男孩回來要給他膠卷,雜志社攝影記者要見他,他回絕了,同時,他說如果是小男孩就讓他進來。
師:這次課,我們學習了《小攝影師》,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體現了高爾基對孩子的理解、愛護。大家要注意剛才提到的那些重要的詞語和句子,認真體現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與心理活動的。
《小攝影師》教案 篇8
一、學習目標
1.依據課文中所描繪的人、事、物提出各種問題,從而產生好奇心和猜測內容的愿望。
2.對留有懸念的情節進行創造性的想像,加以延伸補充,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學習流程
1.議一議
①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會再來嗎?
②小男孩迅速回家取了膠卷再來時,門衛會怎么說?怎么做?
、坌∧泻⒑透郀柣俅我娒鏁r,他們會說些什么?怎么做?
、苄∧泻⒃鯓咏o高爾基照相?高爾基怎樣做?
評點這一環節,一方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另一方面主要是起到聯系課文內容,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為下一步的創造性想像做好鋪墊?梢詭熒柣ゴ穑部梢孕〗M討論。參與面越廣,討論越積極,越能激發創新的欲望。
2.說一說
師:高爾基爺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時間對于他來說十分寶貴,然而還是希望小男孩來。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首先請與同桌討論,然后把剛才的討論組織一段完整的話說下來。
師:下面請小組派代表口頭表達。
香劍星:第二天早上,天氣格外晴朗。高爾基還想念著昨天的小攝影師呢!你看他想得多入神。⊥蝗,門衛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名記者!薄笆切∧泻?”高爾基問。門衛回答說:“是的!备郀柣f:“快,快讓他進來!”小男孩說:“這次我記著帶膠卷了,我吸取了教訓,以后也不會那么馬虎了!备郀柣牭叫∧泻⑺f的話高興極了!小男孩首先舉起了相機,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辦公桌說:“請您坐在這兒工作!备郀柣凑招∧泻⒌姆愿雷。最后小男孩調整好相機,又擺弄了好久,說:“一切準備停當!毙∧泻⒂謸Q了幾個角度,照了幾張相,他終于心滿意足了。
師:大家覺得香劍星的想像合理嗎?哪些地方說得好?
生:我覺得他說“高爾基還在想著小男孩”,而且還想得很入神。說明高爾基一直在關心小男孩,跟課文內容相一致。
生:他用上了“首先”“然后”“最后”這些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語用得很準確。
生:還有那些表示動作的詞語用得好!按蛄俊薄芭e”“擺弄”“調整”都很準確。
評點相互評價是訓練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途徑,體現了說話教學的目的。同時通過小組討論,激發了創新潛能。
3.演一演
、賹ふ易约旱暮献骰锇,組內分角色表演。
、趨R報表演,全班交流,合理評價。
評點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像,并且通過具體的動作、語言、神態進行直觀的表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4.寫一寫
這一環節主要是文字表達的過程。通過討論、口述、表演,學生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直觀的表象。接下來把直觀的表象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成了一篇有個性的作文。
5.評一評
教師可選取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評講,通過學生的互評互說,指出范文的優點和長處,缺點和不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攝影師》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聯系上下文讀懂句子,解決疑難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領悟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老師做簡單的板書。板書順序按同學發言的前后順序。
(1.小男孩為什么要扔紙團給高爾基?
2.為什么高爾基看了紙條上的內容后同意小男孩進來?
3.小男孩進到高爾基辦公室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高爾基聽從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為什么哭著跑了?
5.高爾基為什么要喊他回來?
6.高爾基為什么對待“小攝影師”和真正的攝影師態度不同?)
附板書
注:
為什么扔紙團?
在出示附板書時,
為什么同意進?
不標序號,順序可以
為什么聽吩咐?
是亂的。
為什么跑?
為什么喊?
為什么態度不同
二、細讀課文,釋疑解難。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質量,下面我們按照課文的順序把問題條理一下,可標上序號,然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攻破。
1.請一名同學讀1—5自然段,解決質疑中的第一、二個問題。
。1)先小組討論,然后班上交流。
。2)匯報交流:
、傩∧泻⒅杂谩叭蛹垐F”的方法才能見到高爾基,是因為,高爾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書又要寫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員不讓外人隨便出入是怕打擾高爾基的工作,打斷他的創作靈感。但是,高爾基一旦知道小攝影師來此的意圖后,一定會同意他進去的,因為,孩子們了解高爾基,敬佩高爾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紙團”的辦法說明他很機智。
②攝影出示紙條上的內容:“親愛的高爾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墻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進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奔垪l上的前兩句話打動了高爾基。因為高爾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隊員,他拍照的目的不是為了宣傳自己,而是為了同學們的學習進步。因此,高爾基同意放他進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心愛護,也可以體會出小攝影師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1—5自然段。
板書:扔紙團
放他進
2.自由讀6—11自然段,解決質疑中的第三、四、五個問題。
(1)三人一組討論,一個人說一個問題,說的不對,不全,其他同學補充糾正。
(2)按小組在班上交流匯報,可以說可以讀。
、偻队俺鍪荆盒∧泻[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睆摹皵[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調整相機的角度,解決采光等技術問題,為正式拍照做著準備;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調整高爾基的坐姿。由此可見,小男孩對此拍照十分重視和認真。從而也表達了他對高爾基的敬愛之情。時間對于高爾基來講是寶貴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對孩子他卻十分慷慨,為了孩子他舍得花時間,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時間,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擺弄”,還對孩子“微笑”,說明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板書:擺弄
微笑
②“孩子為什么哭著跑了?”“高爾基為什么要喊他回來?
這兩個問題可以用讀的方式匯報。在讀“突然”一詞時,速度要急而快,說明情況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使高爾基一時摸不著頭腦,等反應過來,孩子已經哭著跑了,眼前的一切,就發生在一瞬間。那么,小男孩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禮貌,不愿用高爾基的膠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輛電車,想馬上回家去取膠卷;二是小男孩此時心里十分難過,他本來經過努力終于見到了高爾基,并且還耗費了高爾基許多寶貴時間,本來可以拍照成功,實現自己的愿望,沒想到一時疏忽忘了帶膠卷,功虧一簣,所以他十分懊悔,哭著跑了。從高爾基的語言與動作中看出高爾基對孩子的寬容與關愛!
板書:坐、哭站、喊
(3)練習分角色朗讀,也可加動作。
3.讀12—15節,男生讀高爾基,女生讀秘書。解決質疑中的最后一個問題。
大家一起交流。
從“我很忙”可以看出,高爾基對宣傳自己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從“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笨闯龈郀柣鶎ο乱淮氖聟s十分重視。
師:聯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得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
聯系全文,小組討論:要說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并充分發揮想象。
可按下面的句式談自己的看法。
《小攝影師》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⒈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等詞語。
、卜纸巧懈星榈乩首x課文。
、沉私庹n文的主要內容。讀好對話,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⒋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
、道m寫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本文。
課前準備
、闭n件。
⒉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敘舊導新,揭題課題
、鄙瞎澱n,大家學習了前蘇聯革命領袖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個男孩是一個小攝影師。
⒉板書課題:讀準“攝(shè)”字,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攝影”是怎么回事,“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攝:攝影。攝影:這里指照相。師:掌握某種專門知識技術的人。攝影師:指在拍照技術這方面有專長的人。)
、吵鍪窘虒W掛圖,學生交流高爾基生平情況,教師相機補充講解。
。▓D文中的“攝影師”是個小男孩,則稱為“小攝影師”。)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闭n上預習
⑴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屏私庑∧泻⒔o高爾基照相沒有照成是怎么回事?
、矙z查預習情況
、胖该麑W生讀課文,讀后正音。
、谱x準生字,認讀生詞
、傩〗M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诮涣髯R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開火車讀詞語
突然、紙團、立刻、墻報、人行道、照相機、鞠躬、打量
吩咐、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
⑶交流預習中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边x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⒉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⒊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⒋齊讀全文后,完整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
、道砬鍖哟
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紙團飛進窗口,男孩請求高爾基允許為他照相──高爾基擺好姿勢,男孩準備為他照相──忘帶膠卷,男孩哭著離開──高爾基等著男孩再次來照相。
第一段(1—5):講一名少先隊員想給高爾基照張相貼在墻報上,高爾基準許“小攝影師”進來照相。
第二段(6、7):講“小攝影師”是怎樣給高爾基照相的。
第三段(8—11):講“小攝影師”為什么沒照成。
第四段(12—15):講高爾基希望小男孩能夠再來。
四、指導寫字
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基、備、卷”為“上大下小”的上下結構,“突、弄、雜”為“上小下大”的上下結構,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指導“輛”時,要注意“車”作為偏旁時筆順的變化,其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或“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膘柟淘~語
突然、紙團、立刻、墻報、人行道、照相機、鞠躬、打量
吩咐、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
、舱f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弊x悟第一段
⑴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時間:1928年夏天的一個早晨。地點:列寧格勒高爾基的住所。人物:高爾基、小攝影師。起因:這名少先隊員想給高爾基照張相,貼在墻報上。)
、七@件事發生在什么情況下?(高爾基正在讀書。)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對于高爾基來說,這件事發生得很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時間內發生的,說明高爾基一點兒也不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
⑶一個紙團飛進高爾基的窗口,要求給他照相。你對小男孩的這種方式怎樣理解?(這種方式雖然是不正規的,不禮貌的,但是高爾基沒有因此生氣、拒絕孩子的請求,說明他理解、愛護孩子。)
、乳T衛不放孩子進去見高爾基,他就從窗戶扔進去一個紙團,請高爾基本人幫忙,能說明什么?(這表明男孩很聰明,會想辦法;很大膽。)
、筛郀柣鶈枴笆悄闳拥募垐F嗎”,男孩在回答的同時,“鞠了個躬”,這里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什么?(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禮貌,他這樣做,是出于無奈!熬瞎闭f明小攝影師對高爾基十分尊敬,也很有禮貌。)
、世斫狻拔艺胀晗,立刻就走”一句?(表明小男孩不想過多打擾高爾基,希望得到他的允許。因為事先講好用不了很多時間,獲得高爾基允許的可能性更大。)
、沧x悟第二段
過度語:小男孩想給高爾基照張相,貼在墻報上,高爾基在工作很忙的情況下允許小男孩進來照相,這是破例,也是特殊照顧?梢姼郀柣鶎ι倌陜和年P心和愛護。
⑴指名讀此段,思考小男孩在給他照相時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說的?
、平處熞x第6節:小男孩站在高爾基面前,先——……打量……接著——……笑了,然后——……指了指……
、抢斫狻按蛄俊?(仔細觀察。小男孩從攝影的角度仔細看高爾基,為的是照出滿意的照片。)小男孩會怎么想?
⑷男孩見到高爾基后,“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這個細節描寫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孩子對高爾基的崇敬和見到高爾基后的激動與驚喜。)
、稍谛∧泻⑴恼罩埃郀柣爮乃摹胺愿馈,而且還等了“很久很久”,開始照相時,“高爾基側過臉,對著他微笑”,所有這些細節描寫都反映出什么?(反映出高爾基積極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別是“很久很久”,時間對于高爾基來說是寶貴的,他對時間格外珍惜,但是對孩子卻十分慷慨,為了孩子,他舍得花費時間,表明在這樣長的時間內高爾基沒有厭煩,反映了他對孩子懷有極大的耐心,說明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小男孩“吩咐”高爾基坐到沙發上看報紙,然后擺弄了很久。也說明那個孩子熟練的照相技術和做事認真、有主見。再者“吩咐”一般是上級讓下級或長輩讓晚輩趕干什么,在這里充分表露出高爾基作為長者慈愛的品格。)
、省巴蝗弧庇职l生了什么事?高爾基為什么感到“突然”?小男孩為什么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匙x悟第三段
⑴孩子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后,高爾基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⑵高爾基問“你怎么了”,這不僅反映出什么?(這不僅反映出他對孩子的突然表現迷惑不解,更有一種關心在里面。)
、钱敽⒆影选澳z卷忘在家里了”的事告訴高爾基后,“高爾基趕緊站起來”,這個“趕緊”,表明什么?(表明他對孩子的疼愛和關切之情。)
⑷當孩子跑出房間后,高爾基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這反映出什么?(這反映出他主動幫助男孩的一片愛心。這里為什么要強調“大聲喊道”“孩子,回來”呢?它反映出高爾基想幫助孩子,但又擔心孩子聽不見的急切心情。)
、赡泻⒁驗闆]有帶膠卷,哭著離開了。這能反映什么?(這反映了他的慚愧、失望的心理。因為沒有帶膠卷,浪費了工作很忙的高爾基的很多時間,所以當高爾基要主動給他膠卷時,他沒有回應,哭著跳上了電車。)
、醋x悟第四段
、爬斫庾詈笠痪湓挘骸罢堔D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保ㄒプ 昂苊Α焙汀耙欢ā眱蓚關鍵詞語!罢堔D告他,我很忙”,并非因為忙而不見記者,說明他對宣傳自己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叭绻莻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分表達了高爾基對于這個少先隊員卻非常重視。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爾基關懷下一代、愛護下一代的崇高品質。)
、魄稍O疑問,升華感情
討論:小男孩會再來嗎?(小男孩再來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有二:一是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強烈,這一強烈的愿望促使他必然還會來;二是高爾基如此熱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來,仍然會受到高爾基的熱情接待。)
三、課堂總結
⒈自由朗讀課文
⒉這篇課文的重要內容是什么?選一正確的答案
⑴高爾基工作很忙。
、菩∧泻⒔o高爾基照相沒有照成。
、歉郀柣鶝]有接待雜志社記者。
、持行模哼@篇課文通過講述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表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愛護,同時表現了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和熱愛。
⒋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四、課后作業
完成課后一、二題
第三課時
一、復習
二、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一定要啟發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并思考如何通過朗讀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現出來。如:
、判∧泻[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焙⒆佑昧撕芫玫臅r間去準備,最后說這句話時,內心應該是充滿喜悅的;
、坪⒆油厣弦蛔,哭了起來后學生在朗讀時,語氣要溫和親切,語調要舒緩輕柔。
、恰澳阍趺戳恕,高爾基不知出了什么事,上面已經說過,這句話體現了高爾基的迷惑和對孩子的關切,因此讀書時語氣要溫和、輕柔;
⑷“是那個小男孩嗎?”高爾基問,這句話體現了高爾基仍舊掛念著那個孩子,內心充滿了關切,讀書時應該讀出關切之情。
三、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币孕〗M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⒉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⒊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⑴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茝男∧泻ⅰ斑肿煨α恕钡健按罂奁饋怼,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亲プ「郀柣姆磻,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⑷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弊寣W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⒋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四、練筆積累,續寫故事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五、板書
關懷、愛護
高爾基小攝影師
崇敬、熱愛
《小攝影師》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交流收集的材料,了解高爾基這個人物。
2.自學生字,理解新詞。
3.初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通過查找資料,你們了解高爾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嗎?
同學們交流資料,最后明確:
(高爾基是世界聞名的文學家,原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他發表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小說以及著名的散文詩《海燕》等。他的作品在我國廣為流傳,得到人們的喜愛。他還非常關心、愛護少年兒童。)
二、初讀課文,圍繞課題質疑。
1.板書課題:《小攝影師》
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是誰?他給誰攝影?在攝影的過程中遇到什么情況?他是怎么處理的?為什么要以為題?……)
2.初讀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夠在讀文中解決,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解決。
三、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按照讀課文,畫生字、選字義的步驟自學生字。可按要求填寫表格。表格略去。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糾正重點字的讀音。
另外,“社”、“者”是翹舌音,“雜”是平舌音,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提示和糾正。
2.分析字形結構。
“攝”左右結構,“耳”的最后一筆是“ ”;第一個“又”最后一筆是“ ”。
“膠”左右結構,右邊的第四筆是“ ”,不要寫成“ ”。
“雜”上下結構,上邊是“九”不是“幾”,下邊是“一”加“小”不要寫成“木”。
“鞠”左右結構,左邊最后一筆是“ ”,不要寫成“一”;右里側“米”字最后一筆是“ ”不要寫成“ ”。
“躬”當“身”字做偏旁時最后一筆不要出頭。
“社”左右結構,左邊是“ ”字旁,不要寫成“ ”旁。
3.比較法識記字形。
貼( )吩( ) 社( ) 側( )
沾( )紛( ) 杜( ) 測( )
秘( )膠( ) 者( ) 雜( )
密( )郊( ) 著( ) 染( )
四、理解詞語:
1.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記者”、“雜志社”、“膠卷”、“秘書”等詞語。
2.查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擺弄:本意含有支配、調整的意思。聯系上下文指小男孩調整相機,為正式拍照作準備或指小男孩為高爾基調整坐姿。
吩咐:是要求對方按自己的要求做。課文中指高爾基聽小男孩的話,拿了張報紙,坐下來。
停當:本意為齊備、完畢。課文中指小男孩把高爾基拍照前的準備工作全部做完做好了。
突然:指事先沒有料到,一眨眼事情發生了。課文中當一切準備停當就要拍照了,小男孩一下子坐在地上哭了起來。高爾基沒有想到會發生眼前這樣的事情。
五、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想一想,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由于忘了帶膠卷,因此沒照成相的事。)
六、作業 :
生字、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聯系上下文讀懂句子,解決疑難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領悟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
一、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老師做簡單的板書。板書順序按同學發言的前后順序。
(1.小男孩為什么要扔紙團給高爾基?
2.為什么高爾基看了紙條上的內容后同意小男孩進來?
3.小男孩進到高爾基辦公室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高爾基聽從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為什么哭著跑了?
5.高爾基為什么要喊他回來?
6.高爾基為什么對待和真正的攝影師態度不同?)
附板書 注:
為什么扔紙團? 在出示附板書時,
為什么同意進? 不標序號,順序可以
為什么聽吩咐? 是亂的。
為什么跑?
為什么喊?
為什么態度不同
二、細讀課文,釋疑解難。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質量,下面我們按照課文的順序把問題條理一下,可標上序號,然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攻破。
1.請一名同學讀1—5自然段,解決質疑中的第一、二個問題。(1)先小組討論,然后班上交流。
(2)匯報交流:
、傩∧泻⒅杂谩叭蛹垐F”的方法才能見到高爾基,是因為,高爾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書又要寫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員不讓外人隨便出入是怕打擾高爾基的工作,打斷他的創作靈感。但是,高爾基一旦知道來此的意圖后,一定會同意他進去的,因為,孩子們了解高爾基,敬佩高爾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紙團”的辦法說明他很機智。
②攝影出示紙條上的內容:“親愛的高爾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墻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進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紙條上的前兩句話打動了高爾基。因為高爾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隊員,他拍照的目的不是為了宣傳自己,而是為了同學們的學習進步。因此,高爾基同意放他進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心愛護,也可以體會出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1—5自然段。
板書:扔紙團 放他進
2.自由讀6—11自然段,解決質疑中的第三、四、五個問題。
(1)三人一組討論,一個人說一個問題,說的不對,不全,其他同學補充糾正。
(2)按小組在班上交流匯報,可以說可以讀。
、偻队俺鍪荆盒∧泻[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睆摹皵[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調整相機的角度,解決采光等技術問題,為正式拍照做著準備;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調整高爾基的坐姿。由此可見,小男孩對此拍照十分重視和認真。從而也表達了他對高爾基的敬愛之情。時間對于高爾基來講是寶貴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對孩子他卻十分慷慨,為了孩子他舍得花時間,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時間,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擺弄”,還對孩子“微笑”,說明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板書:擺弄 微笑
、凇昂⒆訛槭裁纯拗芰?”“高爾基為什么要喊他回來?
這兩個問題可以用讀的方式匯報。在讀“突然”一詞時,速度要急而快,說明情況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使高爾基一時摸不著頭腦,等反應過來,孩子已經哭著跑了,眼前的一切,就發生在一瞬間。那么,小男孩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禮貌,不愿用高爾基的膠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輛電車,想馬上回家去取膠卷;二是小男孩此時心里十分難過,他本來經過努力終于見到了高爾基,并且還耗費了高爾基許多寶貴時間,本來可以拍照成功,實現自己的愿望,沒想到一時疏忽忘了帶膠卷,功虧一簣,所以他十分懊悔,哭著跑了。從高爾基的語言與動作中看出高爾基對孩子的寬容與關愛。”
板書:坐、哭 站、喊
(3)練習分角色朗讀,也可加動作。
3.讀12—15節,男生讀高爾基,女生讀秘書。解決質疑中的最后一個問題。
大家一起交流。
從“我很忙”可以看出,高爾基對宣傳自己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從“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笨闯龈郀柣鶎ο乱淮氖聟s十分重視。
師:聯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得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
聯系全文,小組討論:要說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并充分發揮想象。
可按下面的句式談自己的看法。
小男孩會再來,因為 。
(1)他給高爾基照相的愿望十分強烈,所以他必然會來。
(2)高爾基那么熱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來,高爾基還會熱情地接待他,所以他會再來。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借助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課文中大量篇幅描寫了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朗讀中應根據人物的身份、讀出相應的速度和語調。比如文中的主人公高爾基是個偉大的文學家。說話的語氣應該慢一些,穩重一些。他熱愛孩子,與小男孩的談話要顯得特別親切。例:“是你扔的紙團嗎?”要讀出非常親切詢問的語氣!霸趺戳?”要讀出非常關切的語氣!昂⒆,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甭曇粢哟螅x出親切、熱烈的語氣!罢堔D告他,我很忙。不過,如果來的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第一句語調很平靜;第二句則表現出對小男孩的惦念。先讓學生試著讀,然后分角色朗讀。
四、作業 :朗讀課文三遍;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小攝影師》教案 篇12
3 小攝影師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能判斷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了解體會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愛護和關懷。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會讀寫課后詞語,會用突然造句。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愛護。盡管課文用了不少文字寫小男孩兒,但小男孩兒之所以能進來,高爾基之所以那么順從地聽從一個小孩子的吩咐,他不放記者進來,而特別囑咐要放小男孩兒進來這一切無不體現高爾基對下一代有著特殊的感情,說明他非常熱愛、關心下一代。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點。
本文對話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從人物對話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思路:
按照從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組織教學。
首先指導學生預習、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了解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一件什么事,從整體上對課文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以課后思考題為主,輔之以精當的設問,抓住重點詞句精讀課文,把理解的重點放在體會高爾基關心愛護下一代上。最后總結課文,進行練習思考,對課文內容、特點有一個更完整深刻的認識,相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本文對話較多的特點,指導學生有表情朗讀、分角色朗讀。
教學準備:
教學前,布置學生搜集了解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導入 新課。
1.板書課題,讀準生字攝。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攝影是做什么的,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
2.導入 新課。
課文中的小攝影師是誰呢?他給誰照相?怎樣照的?照成了沒有?讀了課文就會知道。
二、指導預習,初讀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一件什么事。(3)朗讀課文,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按要求進行預習。(教師巡回指導)
3.初讀課文,結合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小黑板,在正確的讀音下畫上線。
攝(shèsè) 突(tóutū)
卷(jiǎnjuǎn) 吩(fēngfēn)
秘(bìmì) 雜(zházá)
。2)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重點檢查生字讀音。
。3)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報紙 雜志 雜志社 記者
照相 攝影 攝影師 膠卷
(4)簡單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自讀課文,回答下面問題。(同座互答)1.
1.小攝影師是誰,他是怎么進去的?
2.進去后,他是怎么做的,高爾基又是怎么做的?當小男孩兒哭著跑開時,高爾基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3.晚上秘書向高爾基報告了什么?高爾基是怎樣說的。
4.完整地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以上問題,旨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為深入精讀打下基礎。)
第二課時
一、圍繞課后思考題,精讀課文。
1.默讀15自然段,畫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思考小男孩兒是怎樣來到高爾基面前的?
(1)讀第一自然段。
。2)結合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列寧格勒,了解高爾基。重點介紹高爾基的偉大,高爾基工作的繁忙,高爾基對青少年關懷的事例。
。3)突然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高爾基感到突然?(要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突然)
(4)指導理解紙條的內容。
① 讀紙條內容:紙條上一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 讀了紙條內容后,你知道了什么?
從以下幾點引導:
A 要進來的是一名少先隊員。
B 給高爾基照相,貼在學校的墻報上。
C 門衛不讓進去。
D 請高爾基讓他進去。
E 照完相立刻就走。
。5)讀25自然段,回答小男孩兒是怎樣來到高爾基面前的。
(6)讀了這幾段后,你覺得小男孩兒是個怎樣的孩子?
。ㄐ∧泻菏且粋很懂禮貌的孩子。要求學生從對紙條上親愛的、想、請、立刻和跟高爾基講話時站起來、鞠了個躬以及向高爾基請求等具體詞句的理解中進行體會。)
。7)這么有禮貌的孩子,門衛為什么不讓進去呢?
(引導學生理解高爾基工作很忙,正在讀書;輕易不讓人進去打擾高爾基是門衛的責任,并非看不起小孩兒。從高爾基破例地讓小男孩兒進去,體會出那種熱愛關心下一代的特殊感情。)
。8)朗讀15自然段。
2.默讀611自然段思考:小男孩兒在給高爾基照相時,高爾基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ㄟ呑x邊畫出有關詞句)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思考:
①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樣是仔細打量?仔細打量之后,為什么咧開嘴笑了?
、诜愿朗鞘裁匆馑?小男孩兒是怎樣吩咐的?從哪句話體會出小男孩兒是在吩咐高爾基?(從指了指沙發,說:請您先在這兒看報。這句話沒有商量的語氣,只有有禮貌的安排。)
③ 重點理解第七自然段:讀第七自然段說說高爾基是怎樣按小男孩兒的安排做照相準備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A 抓住第一句中的按進行體會。
B 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了什么?理解擺弄的意思,把很久很久與很久比較,體會其擺弄時間長,直到把要做的事,要做的準備都做完,一切停當。
C 高爾基側著臉,對著他微笑。(結合課文插圖)
D 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情朗讀第七自然段,從高爾基聽從小男孩兒的吩咐,配合小男孩兒給自己照相中體會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④ 讀811自然段,說說當小男孩兒突然哭起來時,高爾基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A 讀第八自然段,體會高爾基十分關心疼愛的語氣。
B 反復有感情地朗讀第十自然段,體會高爾基為什么趕緊站起來,又為什么大聲喊?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是什么意思?從這些詞句中你又體會出了什么?(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兒,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2)師生小結611自然段:寫小男孩兒進辦公室給高爾基照相,發現忘了帶膠卷,傷心地跑回去了。重點寫高爾基怎樣聽從小男孩兒的吩咐,配合小男孩兒照相。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3.默1215自然段。思考:
。1)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兒,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高爾基為什么不見記者,卻希望來的是小男孩兒?(理解一定的意思,聯系第十自然段中的趕緊大聲喊道,體會高爾基此時是多么希望并等待著小男孩兒能再次出現。抓住高爾基對記者與小攝影師截然不同的態度,體會高爾基對孩子的關心愛護。)
。2)小男孩兒會再來嗎,為什么?
。ㄗ寣W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據。兩種可能都會有的,只要能找出依據,說出理由即可。)
。3)師生小結。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二、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二、完成課后思考題第2題,并說出理由。
三、總結課文。
1.讀了這篇課文后你能知道高爾基為什么這樣熱情接待小男孩兒嗎?從中你有些什么體會?
2.課文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動?找出來讀一讀,體會體會。四作業 。
1.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突然一詞的句子讀一讀,再說一句話,用上突然一詞。
(1)出示句子。
、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高爾基正在讀書,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
、 高爾基側過臉,對著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兒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2)這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特點?(突然發生的事,都是事前沒想到的。)
。3)用突然說一句話。
2.完成課后練習第4題。
。ㄗ⒁庵笇W生讀準翹舌音,區別平翹舌音;寫詞時,重點指導易寫錯的字如紙。)
附:板書設計
小攝影師 高爾基
他們不放我進去 我讓他們放你進來
吩咐 拿坐 側過臉 微笑
哭 趕快 大聲喊
一定讓他進來
《小攝影師》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4.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實際當中能正確使用冒號和引號。
教學重點、難點
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閱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
2.學生之間交流搜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教師小結:高爾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自然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生字詞語,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解決課文字、詞障礙。
5.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課交流解決。
三、合作識字
1.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四、作業設計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找出能體現高爾基喜愛小男孩的話,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學會通過體會文章關鍵詞句揣摩人物內心,從而深入體會人物品質的讀書方法。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指名學生讀詞:
紙團
墻報
鞠躬打量
吩咐
擺弄
膠卷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1──5自然段,畫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思考:小男孩是怎樣來到高爾基面前的?
(1)讀第1自然段。
。2)“突然”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高爾基感到突然?(要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突然”)
。3)指導理解紙條的內容。
A、讀紙條內容:紙條上一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B、讀了紙條內容后,你知道了什么?
。4)這么有禮貌的孩子,門衛為什么不讓進去呢?
。ㄒ龑W生理解高爾基工作很忙,“正在讀書”;輕易不讓人進去打擾高爾基是門衛的責任,并非看不起小孩。從高爾基破例地讓小男孩進去,體會出那種熱愛關心下一代的特殊感情。)
(5)朗讀1──5自然段。
2.默讀6──11自然段思考:小男孩在給高爾基照相時,高爾基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ㄟ呑x邊畫出有關詞句)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思考:
A、“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樣是“仔細打量”?仔細打量之后,為什么“咧開嘴笑了”?
B、“吩咐”是什么意思?小男孩是怎樣吩咐的?從哪句話體會出小男孩是在吩咐高爾基?(……用手指了指沙發,說:“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
這句話沒有商量的語氣,只有禮貌的安排。
C、重點理解第7自然段:讀第7自然段,說說高爾基是怎樣按小男孩的安排做照相準備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D、抓住第一句中的“按”進行體會。
E、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了什么?理解“擺弄”的意思,把“很久很久”與“很久”比較,體會其擺弄時間長,直到把要做的事,要做的準備都做完,“一切停當”。
F、高爾基“側著臉,對著他微笑!保ńY合課文插圖)
G、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從高爾基聽從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給自己照相中體會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4)讀8──11自然段,說說當小男孩突然哭起來時,高爾基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A、讀第8自然段,體會高爾基十分關心疼愛的語氣。
B、反復、有感情地朗讀第10自然段,體會高爾基為什么“趕緊”站起來,又為什么“大聲喊”?“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笔鞘裁匆馑迹繌倪@些詞句中你又體會出了什么?(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5)師生小結6──11自然段:寫小男孩進辦公室給高爾基照相,發現忘了帶膠卷,傷心地跑回去了。重點寫高爾基怎樣聽從小男孩的吩咐,配合小男孩照相。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7)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教師不必刻意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學生自己在一步步潛心品味課文后,便能與文本貼近,理解課文的中心,感悟到文本的思想感情。】
3.默讀12─15自然段。思考:
。1)“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高爾基為什么不見記者,卻希望來的是小男孩?(引導理解“一定”的意思,聯系第10自然段中的“趕緊”、“大聲喊道”,體會高爾基此時是多么希望并等待著小男孩能再次出現。抓住高爾基對“記者”與“小攝影師”截然不同的態度,體會高爾基對孩子的關心愛護。)
(2)小男孩會再來嗎,為什么?
。ㄗ寣W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據。兩種可能都會有的,只要能找出依據,說出理由即可。)
。3)師生小結。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三、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續寫故事。
《小攝影師》教案 篇14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攝影師》,歡迎各位給予指導。
首先我要說的是對教材的理解。對教材的理解,力求育人功能的拓展。
《小攝影師》寫了高爾基欣然答應一個孩子給他拍照,最后孩子發現忘了帶膠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著離開。最后,高爾基還是準備要接待那個少先隊員。
我與文本對話時,感受到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也感受到小攝影師所代表的少先隊員所具有的誠信、聰明、有禮貌的品格,兩者均應教學。
二、說教學目標
關于本課的目標設定,我想主要是力求凸現三維的融合。把本課目標預設為通過語言句子的朗讀以及有關情節的聯想訓練,感受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之情。確定這個目標是符合新課標關于目標“三維性”要求,它蘊含有知識、情感、過程三方面要求,而且三者是相互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的。
三、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的預設,力求做到全員的互動。全課預設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對全文初步感知、學會生字新詞。在這樣基礎上學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整堂課的流程預設是這樣的:先質疑;再交流初讀課文時留給學生的人物印象;第三步,感悟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懷;接著,體會小攝影師的品格;最后是通過聯想續寫,把兩代人的品德更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具體是這樣的:
第一環節是質疑難點,使得課堂顯得真實、真切。
開始就向學生提問“讀了課文,你們有哪些不明白的?”引導學生說出讀課文后的疑難點。預計有學生會說“小攝影師為什么不要高爾基的膠卷呢?”、“小攝影師為什么最后一直沒再去找高爾基拍照呢?”、“高爾基到底是忙還是不忙,偉人為什么還要騙一個雜志社記者呢?”質疑是語文教學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師掌握學生真實起點一個途徑,教師的教要教在學生真正的不懂之處,這是課堂真實化、課堂以人為本的基礎。
第二步,把學生初讀的個性理解,通過交流使個性的學習內容形成大家的共識。
在質疑后,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讀了課文之后,你對文中的高爾基、小攝影師,有了什么印象呢?”
預計學生會交流:高爾基是關心少年兒童的、工作十分繁忙的一個人等等;小攝影師是一個守信、很有辦法、懂禮貌的人等等。
交流后,還向學生提出要求:
同學們交流的這些體會,在課文中都有所體現,請大家再認認真真讀幾遍課文,這些人物印象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的,請在這句子邊上注上相應的體會詞。
學生讀了文章后,都有自己的個性理解,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成果,因此在第二課時的一開始,就讓學生談談初讀后對文中人物的印象。之后要求學生運用邊讀邊注的形式,使得起先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就成為了全體學生的共性理解,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很有好處。接下來要重點走進高爾基,品讀感悟高爾基的人品。
教師向學生提問: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你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的呢?
預計學生會說是從以下三句話體會到的:句子投影,此略
三句中,引導學生重點感悟后面兩句。
對教學第二句的方法如下設計:
“請同學們讀這句,要一遍又一遍地讀,發現哪些詞能說明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呢?”
交流句子,抓住關鍵詞“吩咐”和“很久很久”。
閱讀教學是工具與人文的結合,以上教學預設,完全是體現了兩者的有機結合。抓住重點詞,在揣摩用詞、聯想情節、說話訓練中,深深體味到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體會第三句的教學方法:
自己讀讀第三句,談談“哪幾個字的描寫更能表達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
預計學生會注意“很忙”與“一定”兩詞,再問同學:到底是“忙”還是“不忙”?通過討論,明白高爾基很忙,但不喜歡媒體廣告宣傳;再忙也要抽出時間滿足少年兒童的愿望!指導學生朗讀,前一句要讀得堅決,后一句要讀得親切。
以上一段教學,使學生對高爾基關懷少年兒童形成濃濃的氣氛,在學生對詞語的品味與朗讀中體會高爾基的情感是太愛少年兒童了,教師的每一句引導語、點撥語,學生讀的、感受的內容都圍繞高爾基的關懷,完全做到語言句子與情感熏陶合二為一。
感悟高爾基后,再來體會小攝影師的形象。
教師引導過渡:高爾基如此關懷少先隊員,那么高爾基所愛的少先隊員是怎樣的一代兒童呢?
首先讀讀紙條上的內容:
這張紙條短短幾句話,但寫得很有水平,同學們仔細品讀,信的內容到底巧妙在哪兒呢?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讀出一個“尊敬、懂事”的一名好隊員。
除了指導讀好這句外,還點撥學生:“課文中的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寫的,請大家再用心的讀讀全文,尤其要注意他們之間的對話!敝笇W生朗讀這些對話。
讓學生讀全文,使課文中的對話描寫引起同學的關注,在真切朗讀中感受文本價值,也使全課教學有了整體感。
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呼應課剛開始時學生提出的疑問,并進行續寫,更深層次地提升人物的形象。
在最后,回到學生課始提出的問題:“小攝影師為什么不要高爾基的膠卷呢?”“小攝影師哭了,是他后悔嗎?后悔什么呢?”
回答后,再讓學生想想以下問題(投影句子:小攝影師最后會不會再出現?假如出現了高爾基會怎樣?小攝影師想到了什么,才不去找高爾基的?假如一直沒出現,高爾基又會怎樣?)針對這些問題,組織學生寫一段話交流。
課文要求,感受高爾基關懷下一代的文本價值,但適當地延伸感受小攝影師所特有的誠信、聰明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從語言表達用詞中、從想像“哭”的原因中,去琢磨領悟,一個活靈靈的高尚的小攝影師就會樹立在學生面前,對引領學生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少先隊員是很有作用的。最后,通過寫,把兩代人的情感又上升了。
本課設計就是想努力實現情感目標的同時,讓語言能力得到切實發展。如果語文課上只是心頭感動或只是習得工具,都不是成功的語文課。只有兩者的融合,才是應該追求的。綜觀整堂課的教學預設過程,都強烈體現著這點,讓無情的方塊文字流露出濃濃的情感,在追求情感氛圍的過程中緊緊體現語文的工具性。由學生的質疑開始,從文本語言中去解疑,運用理解、體驗、聯想與朗讀四種形式,學生對偉人高爾基、對同齡人小攝影師所具有的高尚品格,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四、說板書設計
小攝影師
關懷、愛護
高樂基小攝影師
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