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文具店》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文具店》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4-01-07

《文具店》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課本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具體的問題。

  2、通過觀察圖意,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境與乘除法的意義聯系起來。

  4、通過交流合作,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解決逆向思維的問題。

  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手段:主題圖,小棒或小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題圖片。

  師:小狐貍的文具店開業了,小動物們都來文具店買東西,你們愿意幫它們算算帳嗎?

  生:愿意。

  二、問題探究

  1、理解圖意。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圖,看完后四人一組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師: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小兔買了1枝筆,花了2元錢。

  生:老黃牛買了3枝筆。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師:大灰狼說,“我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個那么多。

  生:就是4個2元。

  2、提出問題。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老黃;硕嗌馘X?

  生:大灰狼花了多少錢?

  教師板書問題。

  3、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把算式寫在書上。

  學生匯報。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老黃牛買3枝筆花了6元錢。算式是:2×3=6(元)。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也就是4個2元。算式是:2×4=8(元)。

  教師板書: 2 × 3 = 6 (元)。 2 × 4 = 8 (元)。

  三、體驗感悟

  出示“畫一畫”第1題。

  學生齊讀問題,然后動手在書上畫一畫。

  師:你是怎樣畫的?

  生:每3片葉子畫在一起,一共有5個3片葉子,可以配5朵花。

  生:因為15里面有5個3,所以15片葉子配5朵花。

  出示第2題。

  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完成題目。

  生:△的個數是○的2倍。

  四、實踐應用

  1、完成“練一練” 第1、2、3題。

  師:看清圖意,獨立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適當指導。

  學生匯報。

  生:第二根鉛筆長16厘米。算式是:8×2=16(厘米)。

  生:10元是5元的2倍。算式是:10÷5=2。

  生:斑馬有35只。算式是:7×5=35(只)。

  生:紅珠子的個數是白珠子的3倍。算式是:6÷2=3。

  第3題是一道思考題,逆向思維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幫助理解題意。只填數,不列式。

  練習設計:第49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文具店

  大灰狼:我花了 8 元。 2 × 4 = 8 (元)。

  老黃牛:我花了 6 元。 2 × 3 = 6 (元)。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2

  文具店教學內容課本第48、49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具體的問題。2、通過觀察圖意,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3、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境與乘除法的意義聯系起來。4、通過交流合作,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掌握“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教學難點如何解決逆向思維的問題。教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手段:主題圖,小棒或小圓片若干。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主題圖片。師:小狐貍的文具店開業了,小動物們都來文具店買東西,你們愿意幫它們算算帳嗎?生:愿意。二、問題探究1、理解圖意。師:請小朋友認真看圖,看完后四人一組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師: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生:小兔買了1枝筆,花了2元錢。生:老黃牛買了3枝筆。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師:大灰狼說,“我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個那么多。生:就是4個2元。 2、提出問題。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生:老黃;硕嗌馘X?生:大灰狼花了多少錢?教師板書問題。 3、解決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把算式寫在書上。學生匯報。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老黃牛買3枝筆花了6元錢。算式是:2×3=6(元)。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也就是4個2元。算式是:2×4=8(元)。教師板書: 2 × 3 = 6 (元)。  2 × 4 = 8 (元)。三、體驗感悟出示“畫一畫”第1題。學生齊讀問題,然后動手在書上畫一畫。師:你是怎樣畫的?生:每3片葉子畫在一起,一共有5個3片葉子,可以配5朵花。生:因為15里面有5個3,所以15片葉子配5朵花。  出示第2題。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完成題目。生:△的個數是○的2倍。四、實踐應用1、完成“練一練” 第1、2、3題。師:看清圖意,獨立完成。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適當指導。學生匯報。生:第二根鉛筆長16厘米。算式是:8×2=16(厘米)。生:10元是5元的2倍。算式是:10÷5=2。生:斑馬有35只。算式是:7×5=35(只)。生:紅珠子的個數是白珠子的3倍。算式是:6÷2=3。第3題是一道思考題,逆向思維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幫助理解題意。只填數,不列式。練習設計:第49頁的練一練。板書設計:                 文具店大灰狼:我花了 8 元。     2 × 4 = 8 (元)。老黃牛:我花了 6 元。     2 × 3 = 6 (元)。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本課內容在教材第48—49頁。具體教學內容包括:體會“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通過具體情景的設置,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在“畫一畫”的活動中讓學生學習讀題與解題相結合的方法。3.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過程中,培養逆向思維能力!筮^程與方法1.創設情景,聯系日常生活,導人本課內容。2.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解決“倍”的問題,體會乘除法的現實意義。3.開展“畫一畫”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4.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初步了解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5.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課,指導學生完成練習,進行適當點撥!笄楦小B度與價值觀1.通過在各種活動中積極地完成任務,體會學習的樂趣。2.通過“畫一畫”的形式,體會到知識的相通性,了解知識的重要性,堅定自己好好學習的決心。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重點掌握“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綦y點如何解決逆向思維的問題。◆教學突破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畫一畫”、“連一連”中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關于逆向思維的問題,可利用學具擺一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并引導學生通過常識驗證結果的正確性。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材第48頁“文具店”的主題圖;教材49頁“練一練”第3題的教學投影。◆學生準備課前預習本課內容,了解基本知識。教學步驟(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1.創設情景,導入本課內容。2.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解決“倍” 的問題,體會乘除法的現實意義。3.開展“畫一畫”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 體會“倍”的含義。4.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初步了解逆向思 維解決問題的方法。5.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指導學生完成練習。1.理解情景,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2.認真觀察,思考并解決問題,體會乘 除法的現實意義。3.參加活動,體會“倍”的含義。4.理解題意,了解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 方法。 5.復習知識,完成練習。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談話引入:同學們都到文具店買過東 西吧,有哪位同學能談談你在文具店 發生的故事。2.出示“文具店”的主題圖,讓學生根據 主題圖編故事,適當補充學生發言。3.引導提問:大灰狼和河馬分別花了多少 錢呢?請學生小組討論,列出算式。4.板書算式,講評,并提示學生注意書 寫單位名稱。1.興致勃勃地將自己買文具時發生的 故事。 2.觀看主題圖,思考故事,認真講述故 事,聽老師發言,補充自己的故事。3.思考問題,積極討論,列出算式:大灰 狼,4×2=8;河馬,3×2:6。4.看板書,認真聽講,并寫上單位名稱。 二、“畫一畫”。體會“倍”的含義(約 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請學生完成教材第48頁“畫一畫”的 內容。2.四處巡視,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 將同學們完成好的畫在班里傳閱。3.請學生根據圖畫列出算式,講解點 評。1.看懂題意,認真將小花和三角形畫在 題目要求的位置上。2.向老師出示自己畫好的圖畫,并觀看 其他同學的作業。3.列出算式:(1)15÷3=5(朵);(2)3× 2=6(個) 三、完成練習。鞏固知識(約 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1.請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9頁“練一 練”的l、2題。2.請個別學生上臺寫出自己所列算式, 了解學生掌握情況,適時點撥。3.投影教材第49頁“練一練”的第3題。4.提問:大客車上有幾位乘客?聽學生 回答,檢查學習情況。5.繼續引導提問:小轎車上有幾位乘客 呢?小轎車和面包車究竟哪個人數 多? 6.請學生小結本課,完成練習。1.看清題意,根據圖示,獨立完成練習。 2.觀看同學列出的算式,對照自己所列 算式,認真聽老師評講,鞏固“倍”的 意義及計算方法。3.興致勃勃地觀看投影,理解圖意。4.根據倍數知識,算出大客車上有6× 2=12(位)。5.認真思考,借助學具擺一擺,或算一 算能得出小轎車上有6÷2=3(位), 或根據生活經驗判斷小轎車上人數 比面包車上的少。6.個別學生踴躍發言,獨立完成練習。 本課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特別是“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我們要理解和掌握。今天大家在學習中表現都很認真,積極思考,勤于動手,希望課后大家認真完成練習。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并計算:小明有5枝鋼筆,小剛的鉛筆比小明多10枝:請問小剛的筆比小明多幾倍? 教學探討與反思1.從學生熟悉的情景人手,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實際問題。2.注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在讓學生進行逆向思維時,指導學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要解決的問題做出一定的判斷,然后解答數學問題。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48、49頁(倍的應用 一)

  教材簡析: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教材創設了“文具店”這一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前一節“做一做、說一說”不同的是,本節再次安排了倍數關系的例題,通過“畫一畫”的形式,在動手操作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簡析:

  學生對“倍”的含義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理解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因為有了一定的積累。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容易。

  目標預設:

  1、結合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以及它與乘除法意義的聯系。

  2、學會運用數學思維去觀察、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教學重點: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在具體活動中真正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掛圖、貼圖

  學生準備: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進行估算。

  出示掛圖。

  師:袋鼠阿姨的文具店生意可好了?!來買東西的動物可真不少。請同學們看圖說說都有誰?

 。ǘ⑻剿餍轮鉀Q問題。

  1、說一說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小兔買一枝鉛筆花了2元錢。

  小狐貍買鉛筆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小牛買了3枝鉛筆。

  三位顧客的話是什么意思?

  2、填一填。

  師:需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呢?需要什么條件?

  小兔買一只筆花2元,那小牛買3只筆花幾元?請你幫他算一算。

  3x2=6(元)

  狐貍花了多少錢?

  4x2=8(元)

  請同學們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一枝鉛筆2元錢,小牛買了3枝,就有3個2元,小牛要花6元錢。

  狐貍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就有4個2元,就花了8元錢。

  全班匯報。

  3、變式練習。(小黑板板書)

 。1)小牛買筆的枝數是小兔的幾倍?

 。2)小;ǖ腻X是小兔的3倍,它花了多少錢?

 。3)狐貍買了4枝筆,花了多少錢?

  4、畫一畫。

  3片葉子配一朵花,15朵葉子配幾朵花?

  有3個○,△的數是○的2倍,△有幾個?

  請同學們獨立畫一畫,再交流。

  用算式怎么表示?

  15÷3=5

  2x3=6

  為什么要這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第一題是在求15里面有幾個3,用除法。

  另一題是在求2個3(3的2倍)是多少,用乘法。

 。ㄈ、練習鞏固

  1、比一比。

  出示書.p49.1圖,看圖理解題意,再解答:

  2個8cm是多少?

  用乘法:2x8=16cm

  10元是5元的幾倍?

  用除法:10÷5=2

  2、算一算。

  河馬有7匹,斑馬的只數是河馬的5倍,斑馬有幾只?

  用乘法:7x5=35(匹)

  6個紅求,2個白球,紅珠是白珠的幾倍?

  用除法:6÷2=3

  你能直接看出紅珠是白珠的幾倍嗎?

  說一說 :為什么兩題都是倍? 但第一題用乘法,第二題用除法?

  第一題是求5個7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第二題求6里面有幾個2,用除法。

  3、想一想。

  理解題意:

  面包車上有6位乘客,大客車上是面包車上的2倍,大客車上有幾位乘客?

  6x2=12(位)

  獨立計算后,交流。

  (四)、拓展性學習

  面包車上有6位乘客,是小轎車上的2倍,小轎車上有幾位乘客?

  6÷2=3(位)

  可以擺學具,可以畫圖。

 。ㄎ澹、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板書設計。

  文具店

  小牛買3只筆花幾元?

  3x2=6(元)

  狐貍花了多少錢?

  4x2=8(元)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0”的實際意義。

  2、對認識“0”的活動有興趣,促進幼兒積極思維。

  活動準備:

  貨架、文具、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賣鉛筆盒:

  ——“熊大嬸的店剛開張,請小朋友幫忙記賬,貨架上有5只鉛筆盒,用數字幾來表示?賣掉1只,還剩幾只?可以怎樣表示?”

  (1)、幼兒取出卡片列出5-1=4的算式:

  ——“又賣掉一只,還剩幾只?可以怎樣表示?”

 。2)、幼兒用同上的方法列出算式:

  ——“最后一只也賣掉了,該怎么記?”

  (3)、幼兒想像,得出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

  2、賣文具:

  ——“熊大嬸店里的商品很多,你們還能幫忙嗎?”

  再出示8支鉛筆,6塊橡皮,提問同上:

  “咦,這些題目都一樣嗎?它們的得數都是0,為什么?”

  “猜一猜,熊大嬸賣文具,還會碰到等于0的題目嗎?”

  “怎樣才能等于‘0’?這樣的題目做得完嗎?為什么?”

  3、游戲:躲“0”:

  (1)、介紹游戲規則:看見得數是“0”的題目或看到用“0”表示的圖片躲起來。

 。2)、游戲若干遍。說說你為什么躲得那么快?

  4、粗心的小熊:

  ——“熊寶寶看見‘0’覺得它沒有意義,幫媽媽記賬是把‘0’都拿掉了,猜一猜發生了什么?”

  “熊寶寶打電話時把‘0’都拿掉了,它把車開到馬路上,猜一猜發生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哪兒還有‘0’,‘0’能去掉嗎?‘0’還能表示其他意思,它還能表示什么?”(記分,門牌號碼,天氣溫度,溫度計等)

  5、請幼兒回去找找“0”。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與乘、除法的意義。

  2.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和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分析〗

  “文具店”這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乘除法,初步認識“倍”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結合解決購物中的乘法問題,進一步體會“倍”的意義和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而練習題的安排,需要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選擇乘法或除法把問題解決。如第49頁練一練第3題,就是一道現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問題,通過解決它,有助于深化對乘法與除法意義的認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學生家長比較重視對學生的教育。經過一年多的課改實驗,學生的思維活躍,愛動腦筋,表現欲強,并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了解乘除法的意義,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雖然生活中學生很少接觸過“倍”,但在上一節“快樂的動物”中學生對“倍”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學生也對這種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樂于用擺一擺、畫一畫等直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堂實錄

 。ㄒ唬﹦撛O情境,激qing導入

  師:你們平時都喜歡逛文具店嗎?你都喜歡買些什么?

  (學生交流。)

  師:看,在文具店里,小動物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ㄔu析從學生喜歡的購物引入,貼近學生實際,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ǘ┳灾魈骄,合作求知

  1. 師:仔細觀察圖意,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主觀察,一會兒紛紛舉手。)

  生:我知道了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

  生:我還知道老牛買了3枝筆,它花的錢比小兔多。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也比小兔花得多。

  師: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問題?誰愿意說一說?

  生: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

  師:你能完整地把問題敘述清楚嗎?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老牛買3枝筆用了多少錢?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錢?

  (評析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圖意、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并有條理地敘述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這兩個問題同學們自己能解決嗎?

  生:(信心十足)能!

  師:下面同學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用算式或圖形表示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探究,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

  師:每個同學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請你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一下。

 。▽W生在小組內發表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誰能幫老牛解決這個問題,老牛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每枝筆2元,老牛買了3枝筆,就花了3個2元,列式為3×2=6(元)。

  師:誰還能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用圖畫表示的,每枝筆2元我用2個○表示,老牛買了3枝,我就畫了3個2,一共6個,也就是6元,可以列加法:2+2+2=6(元)。

  生:這種畫圖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但用加法不如用乘法簡便。

  生:你的建議很好,我虛心接受。

  生:我是用小棒擺的,也擺了3個2,方法和畫圖差不多。

  師:很高興能聽到同學們的這么多想法,我為你們的智慧感到自豪,同學們都明白了嗎?(明白了。)誰能說說大灰狼花了多少錢?

  生:大灰狼花了8元,我是用小棒擺的,1根小棒代表1元,小兔花了2元,第一行我擺了2根,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我在第二行2根2根地擺,我擺了4組,一共擺了4個2根,也就是8元,列式為:4×2=8(元)。

  生:我有個問題,第二行你怎么不3根3根地擺?

  生:因為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它是和小兔比的,小兔花了2元,我就2根2根地擺,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這個同學講得很好,很善于動腦筋。如果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5倍,怎么畫圖表示呢?(5個2。)你能在紙上畫一畫嗎?6倍呢?……9倍呢?

  生:老師,這樣畫太麻煩了。我知道了,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就用4個2表示,6倍就用6個2表示……13倍就用13個2表示,幾倍就用幾個2表示。

  師: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同意。)如果大灰狼花的錢是老牛的4倍那該怎么畫?為什么?

  生:畫4個6,因為大灰狼花的錢是老牛的4倍,老牛花了6元,所以要畫4個6。

  師:同意嗎?(同意。)真了不起,對于大灰狼花了多少錢這個問題,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是擺的,和他的方法不一樣,我用一個○表示小兔花的2元,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我就擺了4個○,也就是4個2元,列式為:4×2=8(元)。我的講解大家能聽明白嗎?

  生:我不太贊同你的方法,你這樣擺,別人很容易把4個○看成4元。

  生:謝謝你的意見,現在我在每個○里都寫個“2元”,大家能看清這是4個2元嗎?

  生:能。▽W生異口同聲。)

  生:老師,我是直接列的算式。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小兔買了1枝筆,大灰狼花的錢就能買4枝筆,每枝筆2元,大灰狼一共花了8元。

  師:這種方法行不行?(行。)這個同學的方法很獨特、很巧妙,說明他很善于動腦筋,我怎么沒想到呢!

  師: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學生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今后在做題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理解和解決問題。

 。ㄔu析在學生提出問題后,給學生充分的、獨立自主的探究時間,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以及解決問題的多樣化,讓學生通過畫一畫、擺一擺等直觀操作進一步體會“倍”的意義,明確“倍”是一種數量關系,它涉及兩個數量。)

  2.同學們真了不起,一會兒就替老牛和大灰狼解決了問題,它們肯定很感激你們。想想圖中的袋鼠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

  生1:大灰狼、小兔、老牛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2:大灰狼比老牛多花幾元錢?

  生3:我花的錢是老牛的5倍,我花了多少錢?

  生4:我花的錢是大灰狼的3倍,我花了多少錢?

  生5:我的錢比大灰狼多6元,我能買幾枝筆?

  生6:我的錢是老牛的3倍,我比大灰狼多幾元?

  ……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集體進行篩選,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板書。)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好,學習數學就應該善于思考,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其中第5,6題很富有挑戰性,你能自己解決嗎?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組間巡視,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

  師:每個同學都已經做完了,先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一下。(組內訂正。)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學生交流、匯報、質疑、爭辯。)

  (評析教師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解決問題,這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使學生懂得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ㄈ┚毩曥柟,深化知識

  師:下面就用我們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1. 畫一畫,說一說。

  師:(出示課本第48頁“畫一畫”。)現在我們比一比,看誰表現得最好!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怎樣想的。

  2.練一練。

  師:(出示課本第49頁第1,2題。)這幾道題,你能獨立完成嗎?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集體訂正時,注意學生對問題的語言表述。

  3.課件出示文具圖。鋼筆:“我的價錢是8元!蔽木吆校骸颁摴P的價錢是我的2倍。”書

  包:“我的價錢是鋼筆的3倍!

  師:你們知道鋼筆的價錢是多少元?書包的價錢是多少元?請獨立解決這兩個問題,再進行小組交流。

  小組匯報交流。(重點是怎樣求文具盒的價錢,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表達各自的想法。)

  (評析練習題的安排具有層次,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在先,小組交流在后。這種安排有利于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ㄋ模┤n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你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學習這節課后,你認為可以布置什么樣的作業?

 。ㄔu析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更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以及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

  〖教學反思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時我常以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童話世界里。在本課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文具店的具體情境,“老牛和大灰狼有什么問題”“袋鼠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都是學生經常遇到的現實而又有意義的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自主探究的欲望強,提出的問題也很多,有用加減法計算的,也有用乘除法計算的,甚至有的同學還提出了用兩步計算的題目,教師都及時給予鼓勵,再讓學生集體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中也閃現了許多不同的想法與解題策略,在解決大灰狼的問題時,有的畫,有的擺,有的同學竟然用轉化的思想進行思考。實際上,學生不是“白紙”,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一樣,學生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我都給予了尊重和肯定,鼓勵學生的想法。對于各種想法我不急于評價,而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各種想法的特點,選擇自己適合的方法。求2的4倍時,很多學生都用符號或數字表示想法,有的擺小棒(|| || || ||),有的畫(○○ ○○ ○○ ○○),有的用數字表示(寫2,2,2,2),學生的思維也由淺到深,由直觀到抽象。在學習時,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獨立自主地去操作、去驗證,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這樣數學活動就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練習時我注意及時對學生進行反饋,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自己做出的題目進行適當的評價,發現自己的錯誤之處,并想一想錯誤是怎樣產生的,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對于他人做的題也能進行適當的評價,并同自己的方法進行比較,發現優劣,從而調整自己的思路。數學知識來自生活,也要回歸于生活, 讓學生自主布置作業,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生活現象,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案例點評〗

  1. 本課課堂容量較大,個別環節重復,學生活動時間不夠充分,如:學生的交流與質疑。

  今后要在生動有趣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創造性地設計課堂教學,使各個活動連貫、完整,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體驗實用的數學,并在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創造。

  2.學生傾聽、合作能力的培養有待加強。本課教學采取了同桌討論、四人討論的形式進行,但在交流中未及時調控學生的注意力,秩序也有點亂。老師應該給予學生及時、客觀、積極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合作交流中的收獲與樂趣,另外還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傾聽、質疑與合作交流的方法,使整個課堂做到活而不亂。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p48-49

  教學目的:

  1、通過“文具店”的情景,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鞏固“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倍”的意義。

  教具: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先讓學生說一說“文具店”的圖意。

  2.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

  3.引導學生完成“填一填”。解決“倍”的問題。

  4.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景與乘除法的意義聯系起來。

  二、練一練。

  1.第一題。

  通過畫一畫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倍”的含義。

  2.第二題。

  通過畫一畫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倍”的含義。

  布置作業:

  模仿畫一畫進行練習。

  板書設計:

  文具店

  情景圖

  畫一畫列算式

  一、鞏固練習。

  1.第一題。

  l讓學生看清題意。

  l獨立完成。

  l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2.第二題。

  l讓學生看清題意。

  l獨立完成。

  l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3.第三題。

  利用學具讓學生擺一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布置作業:

  預習p50。

  課后小結: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41——4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方法的數學思維。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格子圖、色彩筆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一)復習小數的意義

  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嗎?(記得)。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師: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個“元”字,那么這個大正方形表示什么呢?(表示1元),0.3元又是多少錢呢?(3角)如果加上“米”字,這個大正方形雙表示什么呢?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會用你手中的百格圖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動手試一試。

  生: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師:恭喜你們,挑戰成功!但是要摘取數學王國的皇冠,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在探究新知識前,我要帶你們去個地方……

 。ǘ⿵土曊麛党朔ǖ囊饬x,引出小數乘法的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單價是整元的文具)。

  板書:文具店

  結合文具店柜臺上各種文具的單價,提出數學問題。

  1、提問題與列式。

  師: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說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決定給你們的優惠,你們發現文具的單價有了什么變化?(生:以前的價錢都是整數,現在的價錢都是小數。)

  師:現在買3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數乘整數,現在是小數乘整數。

  師:對,現在是小數乘整數。那么,怎樣求出小數乘整數的結果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乘整數,也就是小數乘法(一)。(板書課題)

  (一)意義

  下面提出以0.3×3這個算式為例來進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義?

 。ǘ┙涣魉惴ā

  1、引導探究

  學生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自己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連加。你是怎么加的?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2)轉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畫格子圖。學生先畫,然后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畫。

  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塊橡皮的價錢,買3個就是3個0.3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就是0.9元。

 。ㄈ┬〗Y。

  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算單位轉化成整數來計算的、借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結果是:買3塊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個0.3等于0.9。(師板書完整,補“0.9元”并寫答語)

  師:下面我們來對上面各種方法作一個分析和比較,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生說想法)

  1、利用整數乘法意義(連加)

  2、化為整數乘法(轉化)

  3、畫圖(數形結合)

  三、解決實際問題。

  (一)做一做。課本P42“試一試”1、2題。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課本P42“試一試”1、2題。獨立完成匯報結果,交流算法)

 。ǘ┯嬎4×0.3。小組活動,交流算法。

 。ㄈ┭a充練習。

  1.尋找小數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時約生長0.03米,三時約長了多少米?

  師:請每個同學獨立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生列式:0.03×3=0.09(米))你是怎么算的?

  如果學生說涂格子,就問:假如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米的話,0.03米該怎么表示?0.03×3又表示什么?

  師: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嗎?(生動手涂色)投影學生作品并點評。

  (四)深化性練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

  1.填一填。  0.1+0.1+0.1+0.1=( )×( )=( )

  0.02+0.02+0.02=( )×( )=( )

  ( )×( )=( )+( )+( )+( )  2.(課本42頁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識拓展”(機動性練習)

  小新爸爸去菜市場買菜,他買了三條魚,每條魚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錢?

  四、總結反思,暢談全課收獲。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文具店

  ——小數乘法(一)

  買3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優惠前:優惠后:

  1×3=3(元)0.3×3=

  表示3個1相加的和是多少?表示3個0.3相加的和是多少?

  答:買三塊橡皮需要3元。方法一:連加0.3+0.3+0.3=0.9(元)

  0.3×3=0.9(元)

  方法二:轉化0.3元=3角

  3×3=9角9角=0.9元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9

  文具店

  一課時

  教學內容

  文具店。(教材第80~8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

  3.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文具店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主題圖)

  生1:我知道了每本筆記本是3.15元。每支鉛筆是0.50元。

  生2:我看到了每把尺子是1.06元,每支鋼筆是6.66元。

  師: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就叫作小數。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小數。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先前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觀察“櫥窗”里陳列著的文具及其標價牌,初步認識小數!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你知道這些商品的價格究竟是幾元幾角幾分嗎?說一說。

  生1:每本筆記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鉛筆0.50元,是0元5角0分。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0角6分。

  生4: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師: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3.15讀作三點一五!.”就是小數點,讀數的時候,小數點前面的整數部分仍然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后面的小數部分直接按順序讀出數字即可,小數點讀作“點”。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讀一讀這些小數。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聽、讀小數,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給予讀正確的學生表揚和鼓勵。

  3.15讀作:三點一五。

  0.50讀作:零點五零。

  1.06讀作:一點零六。

  6.66讀作:六點六六。

  師:你能看圖完成下面的習題嗎?(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最下面的題)

  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師: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說說。

  生1:第一幅圖中是2元2角2分,用小數表示是2.22元。

  生2:第二幅圖中是2元0角4分,用小數表示是2.04元。

  生3:第三幅圖中是0元8角1分,用小數表示是0.81元。

  【設計意圖:本節課僅僅是對小數的一個初步認識,結合“文具店”這樣一個具體的情境,以現實生活用錢(元、角、分)為基礎,使學生初步建立小數的概念,體會小數的特征,理解小數的意義!

  三

  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收獲,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收獲,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1、聯系生活情境“買文具”,認識商品的標價牌,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百I東西”是學生都有的生活經歷,讀懂商品的標價牌又是購物所必需的一項技能。教學中我創設生活情境買文具,通過看懂商品的標價,在付錢給商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我們通常用幾元幾角幾分來表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現在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建立元、角、分與小數一一對應的聯系。

  2、讀、寫小數。通過“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先讓學生們自己讀一讀,然后老師講解,整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的讀法一樣,小數部分的讀法像電話號碼那樣讀,是幾讀幾,小數點讀作“點”。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8~49頁“文具店”。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與“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兩類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兩種不同顏色的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演示小兔、大灰狼、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枝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小兔買了1枝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大灰狼買了4支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

  問題解決

  1、學生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大灰狼買了4枝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大灰狼用的錢換成倍數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的聯系,現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問題,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倍數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笑笑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笑笑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沒變。

  同學們根據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倍數的問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用了多少錢?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4、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5的3倍就是3個5。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 學生說一說。

  二、游戲活動

  擺小棒

  游戲規則: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小棒,看誰擺的又對又快。

 。1)、上面擺4根白顏色的小棒,下面擺紅色小棒的根數是擺小棒根數的3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根紅色的小棒,下面擺白小棒的根數是紅小棒的5倍,擺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3)、上面擺10根紅色小棒,下面擺白色小棒,使得紅色小棒的根數是白色小棒的5倍。這一題對于學生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三、練習總結

  1、3片葉子配一朵花,15片葉子配( )朵花。

  2、△的個數是〇的2倍,△有( )個。

  〇〇〇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3、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習得怎樣?

  教學反思

  這節課從創設情境、解決問題、游戲活動、練習總結幾個過程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每一個環節中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子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1、在同學們剛剛學完乘法的基礎上就學習“倍”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同學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又開始了“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2、在新課程理念中強調“動手操作”,在本課中,注意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次數,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但動手操作與動筆寫是不完全一樣,有的學生在操作中能做得很好,可是在動筆寫的時候出現問題,動手操作是很感性的,而動筆寫又是很理性的,在數學學習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矛盾。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一方面要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把握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目標,注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中“學”。另一方面要創設“以人為本”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駕奴課堂的能力,加強對開放性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實踐與探討。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11

  課題

  小數乘法的意義

  內容

  P38--39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難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關鍵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

  小黑板

  學生

  練習本

  環節時間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復案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鞏固概念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錢?

  2.買2把尺子需要多少錢?

  3.計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鉛筆0.2元,效力買了6支送給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遠?

  四、概括總結

  五、檢測

  0.5×3

  6×0.02

  0.03×1000

  同學們,你們有過到商店買東西的經歷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賣些什么?

  1.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學生觀察并匯報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你能試著列出算式嗎?

  5.探究0.2×4=?

 。1)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全班交流。

  ①0.2×4

 、0.2+0.2+0.2+0.2

 、0.2元=2角

  2×4=8(角)=0.8(元)

 、墚媹D的方法

  6.引導提問

  問:這幾種解決問題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個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積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紙表示出剛才的計算過程嗎?

  1.學生試做。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提醒算得數時,可把乘法轉化成連加法或畫圖。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1.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即每幅圖表示的意思。

  2.學生獨立涂一涂,得出結果。

  3.同學之間交流。

  結合練習中的第5題說說小數乘法的意義。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如果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直接提出。

  通過四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涂色。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想一想:0.01×1000=?

  板書設計

  小數乘法的意義

 、0.2×4

 、0.2+0.2+0.2+0.2

 、0.2元=2角

  2×4=8(角)=0.8(元)

 、墚媹D的方法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教學重點:

  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回顧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的簡便運算。)

  2、3×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表示什么意思?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3、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梢赃\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參與指導解釋疑難問題)

  三、點撥升華

  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五、當堂訓練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見遠處的閃電以后,經過6秒才聽見雷聲,如果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離閃電有多遠?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作業布置:教材第34頁“練一練”的第2、3題

  板書設計:

  略

《文具店》教學設計 篇13

  師: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嗎?

  師根據回答板書 :

  5+3=3+5

  7+13=13+7

  156+65=65+156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道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1:等號兩邊加數相同。

  生2: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你會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表述你的發現嗎?試一試。

  生1:可以用甲數+乙數=乙數+甲數

  生2:可以用○+□=□+○

  師:“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師: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生:a+b=b+a

  師:其實加法交換律我們早就會用了,想想看,什么時候我們用過?

  生:驗算加法時用的就是加法交換律。

  評析與反思:上面的教學過程經歷了三步。第一步從身邊生活入手;第二步抽象概括;第三步推廣應用。通過這種生活中感知——小組討論分析——集體綜合歸納的過程,使學生切實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具體含義。同時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發展能力,從而主動尋求和發展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他們真切地感到“舊知不舊”,還有新問題、新規律可以發現,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文具店》教學設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整理書包》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活動目標:1、了解書包的結構功能,懂得愛護書包。2、嘗試根據書包功能擺放學習用品和其它必用品,學習整理書包。3、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 《整理書包》教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a.使學生認識書包,學會自己整理書包。b.培養學生每天整理書包的好習慣。2.能力目標a.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b.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c.鍛煉學生模仿動手能...

  • 《圖案欣賞》教案(精選2篇)

    課題 第11課 吉祥圖案 授課時間 5/4 三(4)三(3)三(1) 5/5三(2) 教學目標 1、了解吉祥圖案的基本特點。 2、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吉祥圖案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 《少年旅行隊》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一 、 教學背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一次成功的實驗》講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許多次卻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 《鳥語》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新詞。2.正確、端正地寫字。3.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4.指導讀好鳥語,體會鳥語帶來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內容;指導讀好鳥語,體會樂趣。...

  • 《少年旅行隊》教案(精選14篇)

    課題少年旅行隊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精選13篇)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特別要讀好小女孩所說的話。2、重點理解課文部分詞語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小女孩在遇到危險時,沉著冷靜、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小白船》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目標:1,了解三拍子節奏特點;2,學習用聲勢正確的演奏樂曲;3,引導幼兒正確分析樂曲。準備:鼓,鼓槌各一個,紙船一只;過程:一,導入部分游戲《碰碰碰》,老師敲鼓給出三拍子節奏,請幼兒根據老師給出的節奏形式或跑或慢走或輕或重走...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秀山| 淮滨县| 吉木萨尔县| 左云县| 关岭| 黄陵县| 连城县| 湘潭县| 合作市| 锡林浩特市| 济南市| 西华县| 长泰县| 鱼台县| 普定县| 皋兰县| 镇巴县| 海丰县| 北碚区| 梧州市| 惠州市| 阜平县| 石景山区| 昌图县| 新绛县| 库伦旗| 搜索| 峨边| 石门县| 宝丰县| 萍乡市| 江源县| 西和县| 兴文县| 正阳县| 绍兴县| 隆化县| 贺兰县| 和平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