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通用17篇)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幾幅連續的圖畫,培養觀察能力。
2、能根據所提供需的圖畫,合理想象,說出完整的有意義的故事。激發學生說話興趣和自信心。
3、能夠做到語句比較通順,圖意表達基本完整。
4、講故事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根據圖意,說出情節完整,生動、有趣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前積累
1、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一個熱身運動:好詞讀讀看!
老師準備了一些詞語,請同學們跟老師讀。
著急:抓耳撓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高興: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喜出望外、興高采烈。
2、好的詞語不但要記住,更重要的是恰當運用,使我們的說話更精彩。
二、激趣導入
同學們,愿意聽故事嗎?以前,我們都是聽別人講故事、從書上讀故事。今天,我們來看圖講故事,還要評出故事大王,好嗎?
出示圖畫,齊讀課題“小兔運南瓜”。
三、觀察圖畫,看圖說話
1、三幅圖連著,總結總體內容:
師:請把三幅圖連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三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它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生:獨立思考,同桌同學互相說。全班交流。
師:引導學生總結三幅圖的總體內容。
出示填空:(一天早晨,小兔高高興興地到南瓜地里收南瓜?墒牵瞎希撸撸撸⊥茫撸撸。它看見馬路上___,這給小白兔以很大的啟發,它就……。)
2、觀察各幅圖的具體內容:
師:同學們說得很完整了,怎樣才能編出完整生動的故事呢?口訣是我們的好幫手!
生:齊背。
一看題目記心上,(記住題目有方向)
二看畫面正中央。(主人公在畫中央)
三看人物干什么?(主人公要重點講,神態動作連續想。心理活動要考慮,說話用語要恰當。)
觀察第一幅圖,要求: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主人公小兔子,在哪兒發現了怎樣的南瓜?
出示:
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菜園:“哇!好大的一個南瓜呀!”小兔高興得___。這南瓜___。
師:你能看圖說一說,這南瓜是什么樣子的嗎?
生:這南瓜顏色金黃,一瓣一瓣圍攏來,圓圓的,像一個大車輪。
生:這南瓜圓圓的,比我家的臉盆還大,它已經成熟了,懶洋洋地躺在地上,等待小兔把它運回來呢。
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隨時糾正孩子們說完整話。
師:南瓜可真大呀!小兔──
出示:
小兔___,累得___,可是南瓜___!
(搬了搬南瓜,可南瓜睡在地上紋絲不動。)
師: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猜猜看,小兔那時候會想出些什么辦法?
出示句式:
這么大的南瓜,怎么運走呢?小兔想:___。眼看著這些辦法都不行,它急得___!
、拧∮闷囘\──太浪費。
⑵ 用背簍背──背不動。
、恰∏谐尚K──也不行。
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其余同學認真傾聽,并給予評價。
師:誰愿意把第一幅圖講給大家聽。
生:交流。聽一聽、評一評。
2、重點觀察第二幅圖:
出示:
小兔正在發愁時,熊貓騎著自行車飛快地過來,老遠就跟小兔熱情地打招呼。看著飛快滾動的車輪,小兔___,它想:___。
(議一議南瓜與車輪之間的聯系。)
討論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小組內交流,比一比誰的想象合理、有趣。
生:車輪是圓的,能滾動。南瓜是圓的,也可以滾動。我何不讓南瓜立起來,像輪子一樣滾回家呢?
生:車輪圓溜溜的,滾得那么快,熊貓不費勁。南瓜也是圓溜溜的,它也會滾起來,我也不費力。
生:車輪是圓的,南瓜也是圓的,車輪會滾,南瓜會不會滾呢?
師:神態動作連續想,接下來,小兔在干什么?結果會怎樣?
出示:于是,小兔___。
3、觀察第三幅圖:
師:兔媽媽看到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什么表情?(媽媽奇怪 )小兔子神態什么樣?想象媽媽會說些什么?兔子會說些什么?
出示:
兔媽媽從家里出來,看見小兔已經把大南瓜運到家了,感到___,她___地問:“___?”小兔___地說:“___。”媽媽___!
同桌交流。
四、銜接三幅圖把故事講具體、生動
師:請同學們再把三幅圖連起來看,你能把故事講得更有趣,更生動嗎?加上一個開頭:秋天,南瓜成熟了。
生:自己練習,全班交流,評出“故事大王”。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好看圖說話,離不開大膽的想象,要想故事說得生動、有趣,要用得上平時的積累,鑒別人的優點。請同學們課后,把這段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相信他們會為你的出色表現感到高興。
齊背口訣:
主要人物能導航,
次要人物也要講。
事件起因交待清,
時間地點不能忘。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版小語第一冊第九單元的口語交際課,要求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比以往的要求更難一些。教學時要注意教給學生“整體──部分──整體”的看圖方法,讓學生學會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并設置交際情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幾幅連續的圖畫,培養觀察能力。
2、在互相試說和討論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3、能用普通話講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4、講故事時態度大方,聲音響亮。
【課前準備】
兔媽媽和小兔子的頭飾,“故事大王”的獎杯。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激興趣
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兔子的家。一天,兔媽媽對小兔子說:“今天我要去看望奶奶,你在家幫媽媽做件事,好嗎?”小兔子高興地說:“好,好!蓖脣寢屝α,說:“乖孩子,你去咱們家南瓜地里摘一個南瓜回來吧!”兔媽媽走了,小兔子來到南瓜地里。他挑了一個最大的南瓜,可是怎么也搬不動。但是后來他還是把南瓜運回家了,你們想知道它是怎么運回家的嗎?
二、分圖觀察說具體
1、出示圖(一):
、拧∧銈兦,小兔子來到什么地方,看見了什么?這個南瓜長得怎么樣?小兔子和南瓜誰大誰。啃⊥米訒趺聪?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把這幅圖的意思說一說。
、啤≌垘孜粚W生說一說,其他同學補充。引導學生由簡單到具體,把圖意說得更具體些,表達得更完整些。
2、出示圖(二):
⑴ 正當小兔子左右為難時,它看見了什么呢?它會想到什么?自行車和南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騎自行車和運南瓜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請前后桌子的四個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⑵ 請各組代表發表看法,其他同學補充。
、恰〗處熜〗Y:
這只小兔子多聰明呀!在遇到困難時,能夠認真觀察和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是了不起!
3、出示圖(三):
、拧⌒⊥米咏K于把南瓜運回家了,媽媽的臉上有什么表情?她會怎么想,怎么問?小兔子的神態是怎樣的,它會對媽媽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根據圖意自由想象,自己試著說幾句話。
、啤≌l最自信愿意說一說?其他同學補充。
三、回歸整體講故事
1、這三幅圖講了小兔子想辦法把南瓜運回家的故事。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把這個故事講給組內的同學聽,重點要講清楚小兔子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說的同學要把故事說具體,說完整,聽的同學要注意聽,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補充,對說話有困難的同學要耐心幫助。各組比一比,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2、各組推薦代表到臺上講故事。組織學生評一評,誰講得最好,發給“故事大王”的獎杯。
四、創新表演學交際
1、老師扮兔媽媽,一名學生扮小兔子,戴上頭飾表演故事:
兔媽媽:(從外面而入)寶貝,我回家了!喲,這么大的南瓜,比你的個兒還大呢!你是怎么把它運回家的?
小兔子:……
當小兔子說不清楚時,兔媽媽可以用問話提示小兔子,幫助他把話說明白。
兔媽媽:寶貝,你可真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2、組織學生評一評,可以評語言表達,也可以評神態、動作,說說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
3、大家自己去尋找表演伙伴表演,在表演中要注意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4、誰愿意到臺上來表演給同學們看?觀看的同學要注意看,仔細聽,有什么建議可以提出來。
5、小兔子的這個辦法,你認為還有哪些缺點?應該怎樣改進呢?假如你是這只小兔子,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把南瓜運回家?
五、遷移課外促發展
小猴、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狐貍舉行跑步比賽,它們手中都有一支雪糕,規則是:誰先跑到終點并且手中的雪糕沒有化,誰就是冠軍。結果小松鼠獲得了冠軍。那么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呢?把想到的辦法告訴給自己的好朋友,看誰想得又多又好。
【總評】
口語交際是一種雙向互動的動態言語實踐活動,此設計充分發揮三幅圖的作用,既教給學生觀察多幅圖和完整地講述故事的方法,又以圖為憑借,說演結合,及時運用,讓學生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互動交流,發展語言,訓練他們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語文園地六中的口語交際。本課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邊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運到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小兔究竟怎樣運南瓜,第二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
這一課的教學就以第二幅圖為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像,加以填充,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 文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我打破了時空界限,大膽地把課堂延伸到了課外,融入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強調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為語言表達注入鮮活的內容,使整個過程體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并訓練語言表達流暢性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我把本課設計成兩大板塊,第一板塊是課堂上,對話、交流,注重口語交際,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條理性、清晰性、連貫性。第二板塊是課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嘗試操作各種具體方法,從而體驗、感受實踐帶來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為課堂內的語言表達提供經驗積累。
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好多好多朋友都來祝賀小白兔生日快樂。兔媽媽非常熱情,想到自家地里還種著許多大南瓜,就讓小白兔去摘一個來招待客人,小白兔答應著就跑向地里。
(這一情境的創設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展開想象、表達交流
小白兔在地里挑了一個最大的南瓜摘下,看著這個大南瓜,小白兔犯愁了,這么大一個南瓜該怎么運回家呢?家里的客人還等著吃著呢,小白兔急得眼淚小都快流出來了。
小朋友快替小白兔想想辦法。
(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一進入這個情境,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沖動。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得到調動。)
、畔劝涯愕南敕ㄕf給同桌聽一聽,讓同桌給你當當參謀。
⑵四人小組內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⑶全班交流告訴小白兔自己想到的辦法。
(這一環節是第一大板塊中的重點之一,通過自己獨立思考,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大膽展開想象,然后組間交流啟發,全班匯報、交流,產生思維碰撞,生發出各種各樣的辦法。這時教師把握的重點是讓學生把自己想到辦法,對交際對象表述清楚、其間注意態度、儀表、音量、語速、語流等,因為我們口語交際課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交際對象是不斷變化著的,組內交流時對象是同伴,全班交流時對象又變成了小白兔,隨著對象的改變,學生的表達方式也應有適當的變化。教師運用肯定、贊賞等激勵性評價,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三、走向課外,分組實踐
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運南瓜的辦法,何不讓學生動手去試一試呢!讓學生分成幾個組(對相同問題感興趣的同學組合在一起) 在老師與家長的配合下對自己組提出的辦法加以嘗試與實踐。如:把南瓜豎起來滾一滾;用一些吹大的氣球和南瓜柄綁在一起,看能不能運用浮力把南瓜牽回家;把南瓜放在水里漂一漂;用手推車把南瓜運回家;約幾個小伙伴把南瓜抬回家等等。
(這一環節的設計,大膽地開放課堂,意在打通課內與課外,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機會,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天地。把語文與生活實踐有效地連接在一起。這個過程可給學生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四、交流反饋,好中擇優
學生經歷了親身的實踐,有許多切身的體會、交流的欲望空前強烈,這時,教師再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你們想了這么多辦法,到底哪一種辦法好呢?就以“我的辦法好!”為交流主題,以實踐小組為單位參與討論、交流。
(這一環節再一次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要學生把自己的實踐體會加以梳理,通過小組合作、加工、流暢地表達出來。其他學生在認真傾聽以后,能針對對方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要求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清楚,這一環節再次體現了小組的合作與交流,在培養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
五、拓展延伸、學科綜合
1、在音樂聲中,我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幫小白兔把南瓜運回家。
(讓學生開開心心學語文,多感官的參與,能把語文學得更好,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2、選一種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我們將舉辦一個畫展,并由每一幅畫的主人給大家講一個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
(這又是一個語言的內化與外化的訓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一個語言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化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介】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中的口語交際。本課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邊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運到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小兔究竟怎樣運南瓜,第二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第二幅圖,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像,加以填充,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整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我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實際,根據教材和課型的特點,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從而培養他們的想像能力、創新意識和口語交際能力,強調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為語言表達注入鮮活的內容,使整個過程體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訓練語言表達流暢性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從中感悟:遇事要多動腦筋的道理。
我把本課設計成兩大板塊,第一板塊是課堂上,對話、交流,注重口語交際,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條理性、清晰性、連貫性。第二板塊是課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去嘗試操作各種具體方法,從而體驗、感受實踐帶來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為課堂內的語言表達提供經驗積累。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教學重點】
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知道什么辦法好,好在哪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南瓜圖、小兔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從前,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時候,兔媽媽帶著小兔在一塊空地上種下了南瓜。到了秋天,南瓜成熟了,兔媽媽想熬些南瓜粥喝,就讓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貼圖:小兔)小兔蹦蹦跳跳地去了,來到南瓜地里一看,哇,高興地跳了起來。(貼圖:南瓜)看著自己和媽媽的勞動成果,小兔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同學們想知道小兔是怎樣把南瓜從地里運回家的嗎?(板書課題:小兔運南瓜。)
這一情境的創設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看圖觀察,設疑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一)問:你們瞧,這是一個怎樣的南瓜?看到這樣一個大南瓜,小兔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2、引導學生用“又__又__”形容南瓜說一句話,還可以從它的顏色、形狀、大小、重量等方面來說。
利用南瓜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并多角度來說南瓜的特點,為下面提出問題做鋪墊。質疑是創造的源頭,抓住個兒小小的小兔要把又大又圓的南瓜運回家這一矛盾點,喚起學生內在需求,引起主動探究的心理與興趣,自主設疑,培養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發現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想想演演、各顯神通
1、分組交流:
小兔看著這個大南瓜,會急得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動作?大家一起說說,演演,推選講得最生動的人做小組代表。
在分組交流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充足的指導和靈活自然的幫助。必要時可幫助組員做一些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勵每一位學生和同學的合作。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細致地捕捉到組內的“風云變幻”,給予巧妙的影響,讓能說會道的學生暢所欲言,讓躍躍欲試的學生有機會表達。
2、精彩演繹:
各小組代表扮演小兔,把焦急的心情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教師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給予畫龍點睛試的評價,全班交流。
由小兔的表情切入,體會小兔著急的心情,引導學生猜想小兔的動作,只要合乎情理,都予以肯定。想象是創造力的橋梁,引導學生利用圖的不確定性和可擴散性充分想象,把圖看活,以訓練思維的開闊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四、說說評評、深化探究
1、(課件出示第三幅圖)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都瞪大了,她會怎么說?小白兔又會怎么回答呢?同桌分角色練說。
2、同桌上臺表演。
在這里,學生可能說得不是那么具體,教師應根據學生說的適時進行指導。側重指導學生觀察小兔的動作、神態以及兔媽媽的神態,為學生進一步想象兩個人物的語言作鋪墊。最后同桌對話表演,進行互相補充。
3、表演結束后,引導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之間口語交際的過程。可以評語言表達,也可以評神態、動作,說說他倆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
4、四人小組討論:
大南瓜終于被運回家了,小兔到底是用什么辦法的呢?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看誰想出的辦法最合理。要求小組內每人講一種方法,并且要表達清楚。能說清楚的小朋友都能獲得“聰明兔”的稱號。
5、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方法一般有如下幾種:
、拧“涯瞎袭斴喿訚L動。
、啤≌埿游飵兔μ。
、恰∮美K子栓住拖。
、取∮密E蹺板把南瓜拋回家。
⑸ 找車子運。
、省≌埓笙笥帽亲舆\。
、恕“涯瞎袭斪鞔,劃回家。
、恕≌襾砟景羟酥啤
6、學生根據板書的方法質疑,并由提出該方法的同學負責解疑。
7、學生評議:
哪些運南瓜的辦法比較好?為什么?請同桌同學先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在全班交流。點評得好的同學可以得到“大南瓜”,說明你把南瓜運回家了。
為學生創設說話情境,鼓勵他們想說就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自由發表意見,進行爭論,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為他們創設自由想象的空間。并以“聰明兔”、“大南瓜”作激勵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學生在相互啟發,相互交際的過程中,思維和說話能力得到提高,又擴大了口語交際的“面”與“量”。
8、師小結:
什么是好辦法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判定。如果有人順路帶回,請人幫助這個辦法好;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著滾回家這個辦法好;如果路上有障礙,說不定用小車推也好。
在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只要能說清楚理由都應予以肯定,以培養學生喜歡討論、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五、拓展延伸、學科整合
1、選擇一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幫小白兔把南瓜運回家,把它畫在課本的留白處。
2、聯系圖1和圖3,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3、找一個好朋友,把你編的故事講給他聽,也聽聽他講的故事。
4、舉辦一個畫展,并由每一幅畫的主人給大家講一個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
這是一個語言的內化與外化的訓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一個語言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化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小兔運南瓜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教學過程】
一、引入話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兩位朋友,好嗎?(好)它們是誰呢?請大家往這兒看。(出示:兔子)
師:同學們,看到這只兔子,你不想說點什么嗎?
生:這只小兔子很可愛,它長著長長的耳朵、兩只紅紅的眼睛(這個小朋友是從小兔子有樣子來說的)。小兔子的尾巴很短。(你觀察得很仔細)。小兔子愛吃蘿卜,整天蹦蹦跳跳,很惹人喜愛。(這個同學說出了小兔子的生活習性。也不錯呀。┬⊥米诱诓藞@里摘南瓜。(哦,這只小兔子活起來了)。這只小兔子不光可愛,而且聰明伶俐。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喜歡和它交朋友。
師:另一位新朋友是誰呢?請小朋友們往這我看。(出示:兔媽媽)看到這只兔媽媽,你又想說什么呢?(略)
二、創設情境
有一天,大森林里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這天天氣晴朗,外面的景色很美:小草綠茵茵的,小花呢?開得格外鮮艷。小兔子精神特別好,哼著歌,悠閑地在小路上散步呢。路過菜園的時候,小兔看到黃澄澄的大南瓜,想起媽媽做的香噴噴的南瓜餅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稍趺窗汛竽瞎线\回家呢?小兔撓著后腦勺發愁了。再看看小兔家,兔媽媽正做飯呢,忽然聽到小兔在門外喊:“媽媽,媽媽,做南瓜餅吃嘍!”兔媽媽開門一看,呀!小兔運回了一個大南瓜。這么大的南瓜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呢?小朋友們知道嗎?
三、討論運南瓜的方法
1、在小組里把自己想到的小兔運南瓜的方法說一說。說的同學要把運南瓜的方法說清楚,聽的同學要認真聽,有聽不明白的可以向他請教。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生:小兔正發愁呢,剛好小熊騎車經過,小兔看到圓圓的車輪子想到了好辦法。它把南瓜豎起來像車輪子那樣,把南瓜滾回家了。
師: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想象力真豐富。有跟他不一樣的嗎?我相信后面的小朋友肯定想得比他精彩。
生:小兔正發愁呢,剛好大象伯伯從這兒經過。小兔就對大象伯伯說:“大象伯伯,您能幫我把南瓜運回家嗎?我請你吃媽媽做的南瓜餅。”大象伯伯高興地說:“沒問題!”它讓小兔坐在南瓜上,然后用長鼻子一卷,一下子就把小兔和南瓜送回家了。
師:你真會動腦筋。
4、還有誰覺得我一站起來,肯定跟別人不一樣?(小朋友的設想可能會有很多)
5、同學們真聰明,想出的方法可真多!可小兔又發愁了,這么多的方法該用哪一種最好呢?請大家趕快再討論討論,幫小兔出出主意吧!
6、交流:
哪一種方法最好。
四、表演運南瓜的方法
1、小朋友,我覺得光這么說有意思沒意思?想不想把大家想的辦法演一演呢?(想)
誰愿意到前面露一手,給大家演一演呢?呵,既然這么多小朋友都想演,那么 就在小組里演一演,一會咱們評選出最佳演員和最佳劇組。
2、請每個小組選一人做導演,導演在你的小組挑選演員,然后把你們小組想的方法編成個短劇。
3、上臺戴上頭飾表演。
五、畫運南瓜的方法
1、把你想的方法畫在空白的圖中。
2、把“小兔運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小兔運南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本次訓練的內容安排了三幅畫。第一幅圖是小兔子正在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第二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第三幅圖是小兔把南瓜運回家,媽媽正在問它:“你是怎樣運回家的?”
【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可愛,說話、做事、看問題天真單純。他們樂于表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好表現,情緒易于調動。因此教師將這節口語交際內容安排于一個又一個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傾聽、表達與交流。
【設計理念】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認識規律,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創設情境作為教學過程的啟動契機,讓學生多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帶動語言的訓練,促進語言的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因此,本課將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開始。在交流中,教師要及時引導點撥,充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互動中規范語言,豐富想象,發展思維,要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運南瓜回家的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能積極參與討論,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方法進行評論。
3、表述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規范口頭語言,培養良好的聽話和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兔、兔媽媽頭飾;南瓜模型。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交際興趣
老師知道同學們最愛聽故事了,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想聽嗎?一天兔媽媽正要做飯,她發現菜快要吃完了,就叫小兔到地里去找些吃的。小兔子高興地出門了,一會兒,他就來到南瓜地里。呀!小兔眼睛一亮,停住了腳步。想知道小兔到底看到了什么嗎?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創設情境,為后面的交際做鋪墊。
1、請同學們看圖:
。ǔ鍪菊n件1)小兔子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在干什么?
2、這節課我們進行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了解結果,激發探究欲望
請小朋友想一想,小兔能把南瓜運回家嗎?看圖(課件2)你看到了什么?不只兔媽媽感到奇怪,老師也感到奇怪,小兔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呢?你們能替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三、想象過程,具體表達
1、現在就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大膽想象。你就是小兔子,你看到大南瓜是怎么想的?用什么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呢?
目的之一是創設“說”的情境及話題。目的之二是讓學生大膽想象,身入其境。
、拧W生獨立思考。
、啤⌒〗M內交流:
提出具體要求: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內同學聽,在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最后小組內推選一名同學把你們的方法匯報給全班同學聽。
⑶ 全班匯報交流:
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出示小兔運南瓜的方法。
四、小小辯論會,訓練學生的應對能力
1、過渡:
小朋友們替小兔子想的方法真多,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那你認為小兔子用什么方法運南瓜好呢?為什么呢?同位兩人交流看法。
2、辯論:
認為用滾的方法運南瓜比較好的同學請站起來。請你們到臺上來,下面的同學有什么問題可以問這些同學。但老師有個要求,在問時你可以向一位同學提出問題,也可以向這些同學提問,如果一人回答不上來,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同學也有任務,你們要認真聽,要評一評看看誰是小小辯論家。
口語交際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利用這個環節訓練了學生應對能力。
五、演一演
同學們剛才辯論的真不錯,你們想不想演一演這個故事呢?現在就請同學們找到你的好朋友演一演,在演的時候選擇一種你們認為好的運瓜方法。
六、擴展
喜歡畫畫的同學選擇你認為好的運瓜方法把第二幅畫補充完整。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看懂圖意,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2、了解南瓜與車輪之間的聯系。
3、用一段連貫通順的話,說一說小兔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
【教學重難點】
用一段連貫通順的話,說一說小兔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配音)
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小兔一家人。有一天,兔媽媽對小兔說:“孩子,你去把菜園的南瓜摘回家吧。”小兔高高興興地來到菜園,他看到一個個南瓜都成熟了。他選了一個最大的摘下來,這南瓜太大了,怎么搬也搬不動?陕斆鞯男⊥孟肓艘粋絕妙的辦法,輕輕松松就把南瓜運回了家。你知道,小兔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嗎?
二、看圖,了解故事大體內容
通過看圖,知道小兔是把南瓜滾著運回來的。
三、有重點地說一說每幅圖
1、放映第一幅圖的幻燈片,進行口語訓練:
、拧≌f一說,大南瓜是什么樣子的:
師: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菜園:“哇!好大的一個南瓜呀!”小兔驚呆了。你能看圖說一說,這南瓜是什么樣子的嗎?
生:這南瓜顏色金黃,一瓣一瓣圍攏來,圓圓的,像一個大車輪。
生:這南瓜圓圓的,比我家的臉盆還大,它已經成熟了,懶洋洋地躺在地上,等待小兔把它運回來呢。
、啤≌f一說,小兔想了些什么辦法:
師:南瓜可真大呀!小兔搬了搬南瓜,可南瓜睡在地上一動不動。小兔想: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猜猜看,小兔那時候會想出些什么辦法?
、佟∮闷囘\──太浪費。
、凇∮帽澈t背──背不動。
、邸∏谐尚K──也不行。
⑵ 放映第二幅圖的幻燈片,進行口語訓練:
、佟⌒茇埮c小兔的對話練習:
師:小兔正在發愁時,熊貓騎著自行車飛快地過來了,老遠就跟著小兔打招呼。
。ㄍ赖膬蓚小朋友,輪換角色,互相對話。)
熊貓:(老遠打招呼)喂!兔弟弟,你在那兒干什么?
熊貓:(大聲回答)熊貓哥哥,我正準備把南瓜運回家。
熊貓:(飛快地駛來)要我幫忙嗎?
小兔:(看著轉動的車輪)我有辦法啦!
、凇∽h一議南瓜與車輪之間的聯系:
師:看著飛快滾動的車輪,小兔心里一亮。討論一下,他是怎么想的?
生:車輪是圓的,能滾動。南瓜是圓的,也可以滾動。我何不讓南瓜立起來,像輪子一樣滾回家呢?
生:車輪圓溜溜的,滾得那么快,熊貓不費勁。南瓜也是圓溜溜的,它也會滾起來,我也不費力。
生:車輪是圓的,南瓜也是圓的,車輪會滾,南瓜會不會滾呢?
⑶ 放映第三幅圖的幻燈片,進行口語訓練:
師:試一試吧,小兔馬上開始行動。結果,他輕輕松松就把大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一看,非常吃驚地問:“你是怎么把大南瓜運回來的?”
小兔是怎樣告訴媽媽的呢?請自由地說一說。
生:媽媽,南瓜太大了,搬不動,我看見熊貓哥哥騎著自行車,車輪轉動得飛快,我就把南瓜立起來,像車輪一樣滾著走,我在后面扶著跑,就這樣把南瓜運回來了。
生:媽媽,南瓜很大,我搬不動,我看見熊貓哥哥的車輪是圓的,能滾動,我就想,南瓜也是圓的,會不會滾動呢?我就試著把南瓜豎起來,結果,它也像車輪一樣飛快地滾動,就這樣,我就把南瓜運回來了。
師:兔媽媽聽了,會說些什么?
生:孩子,你真聰明,今天媽媽要獎勵你。
生:孩子,你遇事肯動腦筋,好樣的。
生:孩子,你真能干,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來了。
四、完整地說一說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
五、情境表演:小兔運南瓜
每個小組選四個同學,分別戴上頭飾,演兔媽媽、小兔、南瓜、熊貓,把它們之間發生的故事,通過動作、神態、語言表演出來。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8
【設計意圖】
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交流的欲望;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與人交際的技巧,同時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小組合作中訓練有條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要求】
1、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2、動腦筋想出小兔運大南瓜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知道什么辦法好,好在哪里。
【教學準備】
圖片:小兔、大南瓜;cai課件;頭飾:兔媽媽、小兔。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兔的家。里面住著兔媽媽和小兔子。春天的時候,兔媽媽帶著小兔在一塊空地上種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實成熟了,兔媽媽想做南瓜餅給小兔吃,就讓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貼圖:小兔)小兔知道了高興極了就蹦蹦跳跳地去了,來到南瓜地里一看,哇,高興地跳了起來。(貼圖:大南瓜。)
抓住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創設情境以故事引入,使學生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喚起學習的欲望。
2、師提問:你們瞧,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南瓜,這時小兔最想說些什么呢?(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引導學生用“又___又___”的句式形容南瓜。)
利用夸張的南瓜圖,引導學生從南瓜的特點(顏色、形狀、大小、重量)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分組交流,小兔看著這個又大又重的大南瓜,著急得會說些什么或者會做些什么動作?大家一起說一說,演一演,推選組內講得最生動的人來匯報。(貼圖一)引導學生從小兔的表情切入,體會小兔著急的心情,由此引出問題的所在“如何把南瓜運回家?”
教師細致地捕捉到組內的“閃光點”,給予巧妙的影響,讓能說會道的學生暢所欲言,讓躍躍欲試的學生有機會表達。
二、創設情境,交流小兔運南瓜的辦法
1、(出示圖三)聰明的小兔終于把南瓜運回家了,看,兔媽媽眼睛瞪得大大的,這時媽媽會說什么?小兔又會說什么呢?同桌分角色說。
。ㄒ龑W生從小兔和兔媽媽的神情、動作進行大膽的想象。)
2、自找伙伴演一演:
。ㄒ龑W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對話的過程。可以評語言表達,也可以評神態、動作,說說他倆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找伙伴”體現出教師一方面點燃學生表演的熱情和欲望,另一方面給予學生自主的發展空間,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思維,為學生的表演作鋪墊,促進學生互動。使學生對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
3、小組討論:
究竟小兔用什么方法把南瓜運回家呢?我們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看誰想出的辦法最合理。要求小組內每人講一種方法,并且要表達清楚。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像,掀起了教學的高潮,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匯報,師:現在老師就是兔媽媽(老師戴上兔媽媽頭飾),小朋友是聰明的小兔(示小兔頭飾),小兔已經把南瓜順利地運回了家。誰先來告訴媽媽你是怎么運回南瓜的?
⑴ “媽媽”要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
、啤 皨寢尅奔皶r地對聲音響亮、認真聽的學生進行肯定。
、恰 皨寢尅睂τ歇毺匾娊獾膶W生給予表揚,鼓勵學生想想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
5、小結方法。
三、課間活動:游戲“我說你做”
(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左右)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自控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況設計課間活動,既能讓學生的手腳動一動,又能調節上課的氣氛。
四、評議
你覺得哪種運南瓜的辦法好?為什么?
在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只要能說清理由都應加以肯定,以培養學生喜歡討論、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中老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同學發言方面的優點,也可以用委婉的語氣提出建議。這就為學生如何評價指引方向:去發掘優點、學習別人的優點或提出好的建議。
五、課后延伸
1、在眾多的辦法中選一種,把它畫在課本空白處 。
2、聯系圖1到圖3編一個完整的故事,回家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和他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
【板書】
小兔運南瓜
1、當輪子滾。
2、請人幫忙。
3、用繩子拴住拖。
方法:
4、找車子運。
5、請大象用鼻子運。
6、放小溪中漂流……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9
【教材簡述】
《小兔運南瓜》是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節口語交際課。這一課共有三幅圖,講述了小兔運南瓜的故事。第一幅圖,小兔站在南瓜地邊望著大南瓜想:怎么把南瓜運回家呢?第三幅圖,南瓜已經運回家了,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講述了運南瓜的過程。第二幅圖的空缺就是小兔怎樣運南瓜的,留給學生去想象。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知道什么辦法好,好在哪里。
【教學立足點】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口頭表達積極、但是沒有條理,雜亂的特點,嘗試設計本次口語交際課,試圖有所改善和突破。
1、看圖說話,力求說的句子必須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
2、思考問題,小兔是怎樣運南瓜的?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想到的辦法,并根據學生的回答肯定他的思考,多鼓勵,啟發他們多角度地想辦法。
3、交流評價,引導學生之間有序、有目的的交流和評價。
4、角色扮演,力求做到入情入景,讓學生不自覺地把自己當作小兔子,對老師扮演的媽媽驕傲地講述自己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開來了一列故事小火車。大家看看誰是這個故事里的主人公呀?(揭開第一幅圖)
板書:
小兔 南瓜
。▽W生讀,正音)
二、第一幅圖看圖說話
1、師生初步交流:
師:小朋友們,小兔遇到了什么難題?(生回答)
師:原來小兔想把南瓜運走,可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板書:運)
2、口語訓練:
師:看,老師這里有一段沒有填完整的話,就是第一幅圖上的內容,請小朋友們來幫助老師填完整吧。
(秋天到了,菜地里的___成熟了!南瓜長得___,小兔想把南瓜___,可是,南瓜___,該怎么運走呢?)
3、學生口語訓練評價。
三、交流討論第二幅圖
。ㄟ^渡語)小朋友們把第一幅圖說得真棒,你們想知道小兔有沒有把南瓜運回家了么?讓我們來看看底三幅圖畫了什么呢。
1、質疑
師:(揭開第三幅圖)咦,原來小兔后來把南瓜運回家了,兔媽媽的眼睛為什么睜得這么大,你們猜她會說什么呢?
生:兔媽媽說:“小兔,你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呀?”
2、交流討論: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動腦筋,幫助小兔想一個運南瓜的好辦法吧。
⑴ 學習小組討論,教師參加進行點撥
⑵ 小組代表發言(預設:立起來推、請別的小動物幫助抬、繩子拖、車子運、背……)
、恰〗處煂W生說的板書,并附上拼音。
3、評價那種方法好:
選6位學生,給認為好的辦法畫上笑臉,給認為不好的辦法畫上哭臉,并說說各自的理由。(本環節要靈活機動,控制時間,并及時梳理學生的發言。)
4、歸納小結:
根據學生的評價,將笑臉多的辦法留下,哭臉多的擦去。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助小兔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兔媽媽一定會為你們感到驕傲的!
四、師生角色扮演
請學生選擇好自己喜歡的辦法,和老師扮演的圖媽媽進行角色對話訓練
師(兔媽媽):小兔,乖孩子,你是怎么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家的呢?
生(小兔):媽媽,我是這樣把南瓜運回家的:……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最后一次口語交際訓練,在這個口語交際的教材中配置了故事開頭和結尾的圖片,為學生提供對話的依據;同時,故事的經過部分空缺,又為學生提供了對話交際的延伸拓展空間,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的余地,是訓練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好范例。訓練材料生動有趣,富有生活情趣,貼近學生,很能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和與他人交往的愿望。
本課重點在于對故事空缺的部分的想像和補充;難點是如何把想到的辦法通過各種形式表述出來,并且能夠感知哪能種方法好。
【學情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提供的材料是一個童話故事,教材所呈現的畫面很富有童話氣息,小兔和兔媽媽的卡通形象、大大的南瓜、可愛的蘑菇房等學生一定很喜歡,這是本次口語交際的情感起點,教學時要很好地利用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個故事的中間少了一幅圖,“小兔是怎么把南瓜運回來的呢?”這是一個很開放的問題,在沒有任何限制條件的情況下,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對學生來說是很有興趣,因為異想天開是這一階段兒童的本能和天性。而對于各種方法的評價,也會因為假設條件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結果。本次口語交際對學生來說不僅是語言的訓練,更是一次思想的磨練。
【教學理念】
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交流的欲望;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與人交際的技巧,同時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小組合作中訓練有條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開開心心學語文,多感官的參與,能把語文學得更好,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搬運物體的一些方法,能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能比較不同的方法的好差。能比較有條理的、有理有據的說一句話。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想象搬運南瓜的方法,訓練想象力的流暢性和變通性。通過比較和評價,提升思維品質,并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口語交際的水平。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積極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并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對想象充滿興趣,能在和同學的討論中獲得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小兔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可以用哪些辦法?
難點:討論和評價哪種運南瓜的辦法好?為什么?
【教學準備】
投影,小兔、兔媽媽的頭飾,南瓜模型。
【教學流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師講小故事: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白兔的家。小白兔是一個好孩子,它總是幫助媽媽做家務事。有一天,小白兔家來了許多客人,兔媽媽非常熱情地招待他們。快到中午了,要吃午飯了,可是家里的菜不夠吃,兔媽媽很著急。突然她想到自家地里還種著許多大南瓜,就讓小白兔去摘一個來招待客人,小白兔很高興的答應了。小白兔在地里挑了一個最大的南瓜摘下,看著這個大南瓜,小白兔卻犯愁了,這么大一個南瓜該怎么運回家呢?家里的客人還等著吃呢,小白兔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ㄍ队俺鍪镜谝环鶊D。)
這一情境的創設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觀察圖畫,想象交流
1、整體觀察,說大意:
小白兔把大南瓜運回家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觀察,想一想,說一說。
指導學生整體觀察圖畫,對故事的大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啟發學生想一想,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畫面,順利地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2、分圖觀察,說具體:
⑴ 觀察第一幅圖,學生思考:
小白兔看見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
。ń處熖貏e注意指導學生觀察大南瓜,再將小兔和大南瓜進行比較,學生就會直觀感受到小兔很小,南瓜很大,從而明白小兔要運走大南瓜的確不易,弄清小兔發愁的原因。)
⑵ 觀察第二幅圖,引導學生思考:
這是什么地方?圖上都有誰?他們的表情怎樣?他們又會說些什么?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注意小兔媽媽的表情和小兔的神態,啟發學生想一想:媽媽的問話是什么語氣?小兔子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從而幫助學生比較具體地敘述。)
3、創設情境,說方法:
師:聰明的小朋友一起來做小白兔想辦法把南瓜運回家。
、拧∠劝涯愕南敕ㄕf給同桌聽一聽,讓同桌給你當當參謀。
、啤∷娜诵〗M內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先組織了學生小組討論,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口語練習的機會,為接下來的情境表演做準備。)
師:老師現在就是兔媽媽,小朋友都是聰明的小白兔,已經順利地把大南瓜運回了家。誰來告訴媽媽,你是怎么把大南瓜運回家的?
(師帶上兔媽媽的頭飾,請回答的小朋友帶上小白兔的頭飾。拿出南瓜模型請學生邊說邊示范。)
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一進入這個情境,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沖動,有話可說。而且用南瓜模型請學生演一演,他們的興趣會更高。
師:哪只小白兔運南瓜的辦法最好?說說為什么?(小組討論、評價交流。)
(為了調動所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口語交際的機會,我采用先表演、后評議的形式,體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的特點,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創新精神。)
4、小組合作,編故事:
、拧∵x擇一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聯系圖1和圖3,編一個完整的“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在小組內交流。
、啤⌒〗M內選出代表進行全班交流,評議。
這一環節再一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通過小組內合作、加工再流暢地表達出來。其他學生在認真傾聽以后,能針對對方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要求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清楚,這一環節再次體現了小組的合作與交流,在培養思維、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
。ㄗ寣W生在觀察和看圖時,先從整體入手,初步了解圖意,再分步觀察圖上內容,最后再整體觀察,說故事。這樣做符合兒童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從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拓展延伸、學科綜合
1、在音樂聲中,我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幫小白兔把南瓜運回家:
每位小朋友選一種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畫。
2、回家后把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這又是一個語言的內化與外化的訓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一個語言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化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課后反思】
口語交際是最能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課型了。我覺得上好口語課的關鍵是:
1、要選擇一個學生熟悉的、喜歡的話題來展開,讓學生有話可說。
2、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使學生想說敢說。
這次口語交際提供的材料是一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富有生活情趣,貼近學生,應該說學生是很喜歡的。在教學時,我又注意創設了兔媽媽和小白兔對話的情境,讓學生參與到“運”的過程中去,引導他們從自身實際出發,想辦法。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效果很好,學生想出了很多辦法。比如,有的同學說:我請熊哥哥把南瓜扛回家;有的同學說:借輛車子把南瓜放在車上運回家;有的同學說:叫幾個人抬回家;有的說:用吊車把南瓜吊回家;還有的說:我把他像輪子一樣“滾”回家……老師再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贊揚,他們會感到“我行!”“我很聰明!”盡管有的辦法不是很好,但是這些辦法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只要不是太離譜的,都應該及時進行鼓勵,這樣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從中品嘗到成功的歡樂。我覺得在低年級進行說的訓練,其目的不僅是在字、詞、句的訓練與運用上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學生說的勇氣和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愛學習、肯動腦的好習慣,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學知識、用知識。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創設交際情境,激發交流欲望,讓學生敢于主動交際,樂于交際。
2、培養學生自由表達,清楚表達,個性表達的能力。
3、鍛煉思維,培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課前準備】
小南瓜數個、繩子、小扁擔、小推車(模型)、水槽(代表溪流)……
【課時安排】
1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實際情境,激活兒童思維
呈現數個小南瓜、繩子、小扁擔、小推車(模型)、水槽(代表溪流)等
師:小朋友,看到些什么東西?注意:(指著小推車模型)這是可以運東西的小推車,(指著水槽)這是可以漂流的小溪流喲。
看到這些東西,你們猜一猜,我們要干嗎?(待學生回答后,教師點明意圖“運南瓜比賽”,同時板書“運南瓜”)
1、觀察活動:想一想,這些南瓜,有這些材料或工具,我們可以采取哪些辦法把南瓜從左邊送到右邊呢?
2、合作討論:我們即將開展運南瓜的比賽,怎樣才能運得又快又多呢?這得想些辦法喲!現在各組討論討論,可以采用哪些辦法呢?
3、交流評價:
(1)哪些辦法可以運南瓜?(師板書“滾下坡合作抬用繩拉扁擔挑小車運順水漂……”)
。2)哪些運南瓜的辦法好,為什么?(若大家都認為只有一種辦法好,就肯定英雄所見略同,同時鼓勵想更多辦法;若有兩種以上不同意見,就鼓勵學生討論誰的辦法更好。)
〔設計意圖〕有了運南瓜的實際交際情境,更容易激發學生思考和交際的欲望;通過合作交流,可以互相啟發思維,進一步促進交際。
二、比賽運南瓜,點燃交際興趣的“火把”
1、分組活動,開始運南瓜(準備的南瓜要小,以免傷著學生)。
2、統計各組運南瓜的數量。
〔設計意圖〕各組要比賽運南瓜,便會有競爭,有輸贏;有輸贏便有各種成功、失敗的故事,這時,學生不交際也不可能了。
三、賽后采訪,總結提高
1、師生祝賀獲得優勝的組。師:說說你們組成功的原因吧。你們組為什么能取勝呢?
2、采訪差一些的組,你們為什么運得不夠快呢?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3、各組總結討論:經過實際的比賽,哪些組的辦法好呢?自己組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我們認真總結,準備下一輪比賽吧!
4、師:小結(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歸因,總結出更好的辦法,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口語表達清楚、正確、規范,態度大方自然)。
〔設計意圖〕比賽不是目的,進一步用口語進行表達與交際才是比賽的主要目的。通過比賽,各種成敗的體驗便會成為學生進一步交際的話題。成功組在享受成功滋味時,會興奮地夸耀自己一番;失敗組在品嘗失敗時,也許會在埋怨中汲取教訓?谡Z交際活動就是這樣進行下去的。
四、向小兔子轉述運南瓜的好辦法
1、師:喲,對了。老師差點忘了,我們今天比賽的運南瓜,其實是為了幫助小兔運南瓜呢。◣熢谇懊姘鍟摹斑\南瓜”之前加“小兔”,使課題完整呈現“小兔運南瓜”)
師:現在我就是小兔子(戴上頭飾)。誰告訴我,我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抽一組說。
師:這樣吧,“小兔子”還有很多(指定各組的“小兔子”戴上頭飾,然后到另外的組去詢問、傾聽他們運南瓜的辦法),小兔子們要注意了:你們要認真聽,看小朋友給我們小兔子說的辦法有哪些?主意好嗎?如果你哪里不清楚,就向他們發問吧!
2、各組分別給“小兔子”介紹自己的好辦法。
3、現在請“小兔子”講一講,你聽到的辦法是什么?大家評,他聽清楚了嗎?說清楚了嗎?
〔設計意圖〕創設轉告小兔子運南瓜的辦法的情境,目的是進行新一輪的表達訓練——轉述。在轉述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清楚表達,具體表達。
教師先扮演小兔子,目的是示范引領,讓學生學習怎樣轉述,怎樣傾聽、問詢等。
五、總結評價
1、師:大家辦法不錯,表達也清楚。我想,小白兔們一定會很滿意的。
師:現在小白兔們按照大家的辦法,把南瓜都運回了家。“小白兔”們,你們想對我們班的小朋友說點什么嗎?
2、(師戴小兔子頭飾再在手上纏上一段紗布)師:哎喲……哎喲……你們的辦法好是好,可我的手被砸傷了,這可怎么辦呢?哎喲……哎喲……(如果學生知道來主動關心受傷的“兔子”,這“哎喲”之聲便停;如學生不知道主動來關心受傷的“兔子”,便繼續呻吟下去,或直接問“誰來救我”之類的話,引孩子來問候關心。)
師: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我受傷了,是不是你們的辦法不管用喔?與生交流。
師:你們再給我提點建議吧!
3、師總結全課。
〔設計意圖〕創設又一輪情境,把交際活動引向深入,并引導學生學會主動關心生命,主動關心他人。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 探究小兔運南瓜的方法,討論、評選出的方法。
2、 完整清楚地講述《小兔運南瓜》的故事。
3、 增強表達的自信心,建立積極、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學思路〗
1、激趣引入
開故事會。設立“動腦星”、“說話星”、“快樂星”三顆星,爭做“三星”孩子。同時為孩子開來一列“故事小火車”。
2、激勵性提問,引入探究性學習、討論引導孩子們裝上恰當的“車廂”,幫小兔想辦法,再由小組長帶領評價出什么樣的辦法。
3、自主、合作學習,講清楚故事
、偎蜕弦欢卧挘约壕毩曊f完整第一幅圖。
②指導看第二幅圖,送重點詞,聯系說話。
、鄱私M合作,分角色練習說話第三幅圖。
、芙恿疖嚕暾麛⑹龉适。
4、贊賞性評價,培養兒童表達的自信心和健康的心理。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引入
讓我們一起來開故事會!皢琛惫适禄疖囬_來了!
1、 講了誰的故事?
2、 關于小兔做什么的事情?
3、 仔細觀察的孩子會發現,今天的故事火車少了什么?怎么辦?
二、探究學習
1、第一幅圖告訴我們小白兔遇到什么困難了?
2、第三幅圖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3、那么聰明的孩子知道第二幅圖上應該畫什么?
4、小兔到底可以用那些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呢?
5、哪種運南瓜的辦法?說說為什么?(小組討論、評價交流)
三、自主、合作學習將清楚故事
火車在孩子們的努力下裝好了,這么漂亮的故事火車,讓我們用完整、清楚的語言把它開起來。
1、仔細看第一幅圖
、僬f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诶蠋熕徒o你一段話,看看對你說好這幅圖的內容有幫助嗎?
(秋天到了,地里的_________________成熟了!南瓜結得________________。小兔子想把南瓜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的大南瓜躺在地上,該怎么辦呢?)
2、 仔細看第二幅圖
①小白兔在想什么?它怎么做?
②老師送你幾個詞,用上這些詞把第二幅圖的內容講清楚。(想、立、滾)
3、 看第三幅圖,小白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都瞪大,她會怎么說?小白兔會怎么回答呢?(分角色說好這幅圖)
4、 我們一起來開故事小火車。(故事接力)
四、總結,贊賞性評價
1、 故事講完了,你想夸夸誰?
2、 送上三顆星。
3、 再夸夸自己。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3
【片段】
師:這么大的南瓜小兔到底是怎么運回家的呢?不僅兔媽媽感到奇怪,老師也感到奇怪。如果你是這只小兔,你會用什么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呢?
生:小兔找來很多樹葉穿起來,系在南瓜上,風把樹葉吹起來,南瓜也一起飛起來,小兔也跟著飛起來,就飛到了小兔家。
師:你們認為這個辦法怎么樣?
生:不行,因為樹葉飛不起來。
師:這個辦法好象是不行。不過,老師還是要獎給他一朵紅花,因為他肯動腦筋,想象很大膽,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們把樹葉換一換,換成什么,就行了呢?
生:(齊)氣球。
師:不錯,誰有更簡單更好的辦法?
生:找來大象,請大象幫忙把南瓜搬回家。
師:你們認為這個辦法怎么樣?
生:行。
師:為什么?
生:因為大象力氣大。
師:誰還有辦法?
生:小兔把南瓜豎起來,滾回家。
師:怎么樣?
生:行。
師:為什么?
生:因為南瓜是圓的,能滾。
師:真不錯。誰還有辦法?
生:小兔去找來小伙伴,幫忙把南瓜抬回家。
師:行嗎?
生:行。
師:我們一(2)班的同學真聰明,想出了不少的辦法。還有誰有好辦法?
生:小兔去找來一根繩子,把南瓜拖回家。
師:你認為這個辦法能行嗎?
生:不行,因為小兔拖不動。
師:大家說呢?
生:(齊)行。
師:既然大家說行,那就行吧。不過,剛才 同學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誰還有辦法?
。ㄈ杂袑W生舉手發言,但方法不太理想。)
師:我們一(2)班的同學真聰明,我們一共幫小兔想出了 5 種好辦法。老師也想出了一個辦法,你們想知道嗎?
生:(齊)想。
師:如果小兔家的菜園旁剛好有一條小河流到小兔家門口,小兔就可以把南瓜放到河里,讓南瓜順水流回家。你們知道老師這個辦法是怎么想到的嗎?
學生沉默。
師:前面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里面有一句話提醒了老師,你們想到了是哪一句話嗎?
生:(一部分同學)小竹排,順水流。
師:對。
【反思】
新課標《總目標》要求“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曾執教過人教版的《小白兔運南瓜》一課,也曾上過人教版的看圖說話《小白兔運南瓜》,今天,再次執教新課標教材的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讓我感受到了新課標教材在編排上貫徹新課標精神的匠心獨運。這個教學片段,更讓我體會到如果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能很好地體現、運用新課標理念,學生的思維會是如此的活躍,學生的想象會是如此的大膽、豐富,學生的創造潛能真是無窮無盡,這讓語文課堂更具開放性,更具有了活力。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分析:
《小兔請客》是北師大版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與之前的第一單元和后續的第六單元的知識構成了本冊書中加減法內容的學習!缎⊥谜埧汀穼W習的內容是整十數的加減法,是本單元計算教學的起始,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是后續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
《小兔請客》通過有趣的童話故事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數學問題:
1、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2、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建立起加法的表象意義,最后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本單元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狀況分析: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掌握較好。根據我課前的了解,大部分學生已經會計算整十數的加減法,對于看圖發現數學信息和提出數學問題,部分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數學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49,第50兩頁《小兔請客》。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認識加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小白兔過生日,它請小動物們和它一起慶祝。小動物們已經早早地來到了草地上,瞧,小兔為大家準備了什么好吃的?(出示課件)
二、探索新知,自主探究。
1.(1)?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請你數數小兔先拿出了多少個果子,又拿出了多少個果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10個10個數的,先拿出30個果子,又拿出20個果子。)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2)?誰能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30+20=50,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嗎?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ㄔO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30+20你是怎樣計算的呢?同桌之間小聲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使用我們的學具小棒或者計數器,動手操作一下,一會兒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計算方法。
匯報預設:
A.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
(1捆小棒是10根,擺30+20,就是先擺2捆小棒,再擺3捆小棒,合起來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個十,5個十就是50。所以30+20=50。)
B.用計數器撥一撥30+20。
。ㄔ谟嫈灯鞯氖簧舷葥3個珠子,表示30,再撥2個珠子,表示20,合起來是5個珠子,表示50。即30+20=50。)
C.30和20都是整十數,30是3個十,20是2個十,3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是5個十,所以30+20=50。
D.數數的方法,十個十個往后數。
E.3+2=5,30+20=50。
同學們,剛才你們想出了那么多的好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簡單?
。ㄔO計意圖: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加法算式中每個部分也想有自己的名字,你們想知道它們都叫什么嗎?哪,個同學知道,能給大家教一教嗎?
(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做加數,等號后面的數叫做和。)
。ㄔO計意圖:認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4)30+20你們會算了,那我換換數,你們還會算嗎?
2.(1)?我們接著來看看,小兔子的生日party上,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認真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ㄐ⊥靡还材脕砹50個果子,小刺猬扎走了10個。)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還剩多少個果子?)
。2)誰能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50-10=40,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嗎?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減法來計算。)
。ㄔO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50-10你是怎么計算的呢?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計算方法。
A.擺小棒的方法:1捆小棒有10根,先擺5捆即50根,從5捆中拿走1捆,還剩4捆小棒,4捆小棒就是4個十,就是40根,所以50-10=40。
B.用計數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撥5個珠子,表示50,再從十位上撥去1個珠子,表示10,還剩4個珠子,表示40。所以50-10=40。
C.利用數的組成:50和10都是整十數,從5個十中減去1個十,剩4個十,也就是40。所以50-10=40。
。ㄔO計意圖:探索并掌握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老師總結:
我們來一起看看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是怎樣的?(在減法算式中,減號前面的數叫做被減數,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等號后面的得數叫做差。)
(設計意圖:認識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4)50-10你們會算了,那我換換數,你們還會算嗎?
教師總結: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兩個算式各部分的數都有什么特點?(兩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零)像這樣的數我們就叫做整十數,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整十數的加減。下面我們來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三、鞏固練習。
1.P50-2題,你能看懂這幅圖中藏著的數學問題,并解決他嗎?
2.P50-1題,先說一說圖意,再列出算式。
3.P50-4題,雞媽媽可著急啦,她們在找什么呢?
。ㄔO計意圖:鞏固練習部分的安排,通過從簡單到抽象,對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和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掌握并鞏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本課總結。
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今天我們通過小兔子請客學會了整十數的加減,你們都學會了嗎?
五、課后作業。
P50-5題,這是誰?他們在干什么?你能編一個數學故事,讓大家來解決里面的數學問題嗎?這就是今天留給大家的作業。
板書設計:小兔請客(整十數加減法)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30+20=50(個)50-10=40(個)
加加和被減差
數數減數
數
教學反思:本課主要是探討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以及算法。對于本課的教學,我作以下的反思:
好的地方:
1、在揭示課題時我創設學生喜歡的故事情境,直截了當地揭示課題,進而很快地開始本課的教學。
2、教學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系,加深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接著抽象出算式,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自己根據算理探索算法。
3、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它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在觀察情境圖時,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許多果子,他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融入到了情境中,講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在學生注意力下降、身體疲勞時,我設計富有童趣的練習題,又一次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并把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關注數學的人文價值。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懂禮貌的品德教育。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5
《小兔運南瓜》是九義教材語文第一冊的口語交際課。這一課共有三幅圖,講述了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下面根據教材內容和口語交際課的特點,談談本課的教學。
一、看圖說話,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
1.整體觀察,說大意。首先指導學生整體觀察連續的三幅圖畫,對故事的大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梢詥l學生想一想:這三幅圖中都有一個誰?還有一個什么東西?小兔要把南瓜怎么樣?然后要求學生用一兩句話練說。先自由練說,再同桌互說。力求說的句子必須通順,要把意思表達清楚。
2.分圖觀察,說具體。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指導學生一幅圖一幅圖仔細地觀察,具體說出每一幅圖的意思。如觀察第一幅圖,引導思考:小兔來到什么地方?看見什么?在學生能說一句完整話的基礎上,再引導思考:什么樣的小兔?來到什么樣的地方?看見了一個怎樣的南瓜?這三個問題要求學生一口氣說也許有困難,可分步指導說,力求使學生把句子表達更完整些,把圖上的內容說得更具體些。最后進行歸納,用幾句話把圖一說具體。觀察圖二時,教師側重引導學生思考:小兔是怎樣想出辦法來的?可先指導學生思考:正當小兔遇到困難時,看見遠處有誰?在干什么?看著熊貓騎著小車,輕快地朝前行駛著,聽著那歡快的樂曲,小兔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覺得小兔聰明嗎?為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不僅讓學生弄懂了留意,而且,小兔的那種在遇到困難時,善于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和善于解決問題的思想在學生想象與評判中得到了滲透。第三幅圖是本節口語交際課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主要部分。教學時,應讓學生充分想象,充分練說。因為有了以上觀察圖的經驗,所以學生在觀察這一幅圖時,教師不必作過多的約束,可讓學生自由看圖,自由想象,根據圖上的內容說幾句話?梢哉f小兔,也可以說兔媽媽,當然更可以說小兔與兔媽媽之間的對話。若有學生說小兔的家也未嘗不可。在這里,學生可能說得不是那么具體,教師就應根據學生說的適時進行指導。側重指導學生觀察小兔的動作、神態以及兔媽媽的神態,為學生進一步想象兩個人物的語言作鋪墊。最后同桌對話練說,進行互相補充。
3.整體觀察,說故事。通過以上逐圖的觀察與練說,學生對三幅圖的內容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之后,引導學生討論課文提出的問題:小兔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把三幅圖聯系起來觀察,把看過的、說過的內容進行歸納、組織、總結?勺寣W生先自由練說這個故事,然后再指名試說,其他同學聽一聽,評一評,看誰說得好。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能把故事的內容說出,更主要的是要求學生注意語句表達是否完整、通順,以規范學生的語言。
二、口語交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當學生整體了解了三幅圖所體現的故事內容后,教師應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讓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得到培養。
首先創設師生交際的情境。教師戴上兔媽媽的頭飾后,真誠地邀請一個學生與你共同表演。前兩幅圖的內容,可讓扮演小兔的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當演到小兔把南瓜滾到家門口時,師生共同表演。兔媽媽剛跨出家門口,看到小兔把那么大的一個南瓜運回來,感到非常驚訝!她手指著大南瓜,急切地問道:“小寶貝,這是你運回來的嗎?”小兔兩手叉腰,昂著頭,挺著胸膛驕傲地說:“媽媽,難道你不相信嗎?”媽媽高興地問:“你是怎么把這大南瓜運回來的?”小兔說:“我來到瓜地里,看到這么一個比我還大的南瓜,真把我難住了,我想,怎樣才能把南瓜運回家呢?正在這時,我看見遠處小熊正騎著一輛小車,我想出辦法來啦。車子的輪子是圓的可以滾動,大南瓜不也是圓的嗎?我為什么不來試試呢。果真大南瓜就這樣被我滾回家來了。”兔媽媽聽后激動地說:“我的小寶寶真是個既聰明又能干的好孩子!北硌萁Y束后,引導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之間口語交際的過程?梢栽u語言表達,可也可以評神態、動作,說說他倆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學生通過評判,對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
三、創設表演情境,培養學生的為人處事能力
根據圖畫內容,要進行故事情節表演,學生免不了要找同學配合。能否找到同學與之配合或者能否配合得好,這就很能體現學生之間是否友好相處,是否具有較強的為人處事能力。
首先,請學生自由組合,自己去找表演伙伴,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自由組合表演時,教師應強調,必須講文明禮貌,使得同學樂于和你配合。同時在表演過程中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不僅有助于雙方的表演,而且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也有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然后,請幾組分別到臺前表演。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表演,仔細傾聽,善意地指出同學存在的缺點,并為同學的優點喝彩。
最后,請每一位同學用紙折出或剪出一件小禮物,也可以畫一幅畫,送給合作伙伴或者認為說得最好的同學。
摘自《小學教學思考》2001/11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兔的家。一天,兔媽媽對小兔說:“今天我去奶奶家看望奶奶,你在家幫媽媽做件事好嗎?”小兔高興地說:“好,好。”兔媽媽笑了,說:“乖孩子,你去咱們家南瓜地里摘一個南瓜回來吧。”兔媽媽走了,小兔來到了南瓜地里。(課件演示)他挑了一個的南瓜,可是怎么也搬不動。聰明的小朋友,你們來幫幫小兔,想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好嗎?
學生自由想像,自言自語,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二、創設情境,交流小兔運南瓜的辦法
師:現在老師就是兔媽媽,小朋友是聰明的小兔,小兔已經把南瓜順利地運回了家。誰先來告訴媽媽你是怎么運回南瓜的?
在情境中“小兔”告訴“媽媽”運南瓜的方法,“媽媽”及時地進行鼓勵。
三、課間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一生做動作其余學生模仿)
四、討論:哪種方法好?好在哪里?
師總結各種方法,請小朋友獨立思考自己認為哪種方法好,好在哪里。
學習小組討論,要求人人都要發表自己的見解,組長負責組織討論。
師組織進行全班交流,認為同一種方法好的小朋友可以補充理由,鼓勵有不同的看法。
五、課后延伸
師講故事,大意是:小猴、小松鼠、小兔、小狐貍舉行跑步比賽,他們手中都有一支雪糕,規則是:誰最先跑到終點并且手中的雪糕沒有化,誰就是冠軍。結果小松鼠獲得了冠軍。那么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呢?
課后作業:想辦法,把想到的辦法告訴給自己的好朋友,看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
《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 篇17
1、教材簡析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中的口語文際內容。本課共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邊望著大南瓜想:怎么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運到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告訴了媽媽。小兔究竟怎樣運南瓜,這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3、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參與討論,引導學生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并說出什么辦法好,好在哪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課
1、師:小朋友們,你們愿意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個《小兔運南瓜》的故事。(板書)(師講故事:略)
2、師出示掛圖(課文圖一)
師:哇,小兔來到南瓜地里看到( )。
師:南瓜真大啊,你看小兔那愁眉苦臉的樣子,它這會兒想些什么?
二、編演結尾,展開想象
1、師:后來小白兔到底有沒有把大南瓜運到家呢?讓我們來看看圖三(出示掛圖)。
2、師:終于把南瓜運到了家,小白兔的心情非常地( ),這時他最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哪個小朋友愿意當小兔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媽媽又會怎么說?小朋友扮演角色,演一演好嗎?
3、師:你們演得那么快樂,老師也想參加,愿意和我合作嗎?我先請一只小兔和我合作,小朋友仔細看,等會請你評一評誰演得好,好在哪里?
(同桌互相演一演,指名演,師生互相配合演等)
三、展開想象,表達交流
1、師:南瓜那么大,兔子那么小,兔媽媽真有點不敢相信是小兔運回來的。小朋友們你是兔寶寶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把南瓜運回家。今天我們舉行一次“搬南瓜”金點子大賽。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比比哪個小組的小朋友想的辦法多,想出一個得10分。獲勝的小組每人將獲得一個“聰明兔”獎章。
2、把你運南瓜的經過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一聽,讓小組同學給你當參謀。(學生四人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3、師:剛才老師發現小朋友四人小組里已經說了好幾種辦法,真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交流。
5、學生交流,教師歸類。(獎勵金點子星)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引導)
生:小兔見南瓜太大,就請來了自己的好朋友猴子幫著抬回家。
生:小兔看見路邊熊貓騎車經過,上前去請他幫忙。
生:小兔找來繩子拴住南瓜拉回家。
生:找來木棒撬著移回家。
生:把南瓜側著立起來像車輪似的推著回家。
師:你是怎么想到這個辦法的?表揚----平時很會觀察生活,真
了不起!不過,用這種辦法會不會把南瓜的外皮滾破?
生:向朋友借來小車,把南瓜移到車上拉回家。
師:真不賴!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
四、交流反饋,雙向互動
1、師:你們想了這么多辦法,到底哪一種辦法好呢?讓我們進行第二輪比賽:比比誰的辦法好。先和小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然后挑選一種的辦法,用我們組認為( )這個辦法,因為( ),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2、小組活動,代表發言。(要求:聲音響亮,說話完整,要有道理。)
3、師:小朋友評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運南瓜辦法,而且還說出了理由,比賽還真是難分高下,我們來看看這次比賽的得分情況……
4、評選優秀小隊
五、拓展延伸,補充畫面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小白兔嗎?為什么?
2、師: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回家后把整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請媽媽把它記下來,下星期一我們來評一評畫畫星、講故事星,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