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的乘法口訣(精選3篇)
西師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的乘法口訣 篇1
5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26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并熟記5的乘法口訣。
2通過對乘法口訣關系的探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索發現能力。
3能運用5的乘法口訣計算乘法,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具、學具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套。學具:小紅花若干。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今天關心我們的知心姐姐給咱們班來了一封信,來,咱們一起看看信的內容吧!哦,原來她想考考你們學了2,3,4的乘法口訣后,誰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來?
(教師從信封里抽出“信”——一組題,放在展示臺上,同學們小聲口算)
教師:“4+4+4”用乘法怎么表示?可以用哪句口訣算出它的結果?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5的乘法口訣”。
(出現課題)
二、自主探索
1自主編5的乘法口訣
教師:同學們,20xx年我國將有一件體育盛事,你知道是什么嗎?
(教師配以課件簡述我國“申奧”過程,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鼓勵學生奮發向上。)出示1名小朋友舉著五環旗。
教師:瞧,旗上畫的是什么?數數看有多少個圓環。
學生:有5個圓環。
教師:1個5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可用哪句口訣?
學生:5×1=5,一五得五。
同樣逐一出示2面、3面、4面旗幟,學生說乘法算式和口訣。
教師:同學們已學會1個5,2個5,3個5,4個5的乘法口訣,你能根據這樣的規律,寫出5面、6面、7面、8面、9面旗幟上有多少個圓環的乘法算式嗎?
學生口述算式,教師板書:5×5=25 …… 5×9=45。
教師:根據前面編1~4的乘法口訣,你能否編出5個5,6個5……9個5是多少的乘法口訣?
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再全班匯報。(板書: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九四十五)
教師:能說一說“五六三十”你怎樣理解嗎?它可以算哪些算式?學生:“五六三十”表示6個5是30,它可以算5×6=30,6×5=30。
2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聯系
學生把口訣完整地讀一遍,然后把書上的口訣補充完整。
教師:怎樣才能更快地記住這些口訣?你能像找4的乘法口訣的聯系那樣去發現5的乘法口訣嗎?試一試。
學生口答,只要說得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同時教師強調:相鄰兩句口訣的積相差5,利用這個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口訣。
三、鞏固練習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對又快。
(1)背乘法口訣。(2)對口令。(3)用電腦多媒體隨機出示5的口訣,讓學生補充完整。(4)游戲:“找朋友”。
(5)文字聽算。
① 5乘以5得多少?② 2個5是多少?③ 一個因數是5,另一個因數是3,積是多少?
(6)口算、聽算比賽。每組派一名同學代表參賽,其他同學當“裁判”,電腦說算式,參賽的同學上臺把得數寫在黑板上,看誰寫得快。
四、課堂小結(略)。
五、教學反思
5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例1,26頁例2。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五環旗的課件)
教師:我國20xx年奧運會申辦成功,舉國上下一片歡呼,為此一個學校舉行了一次慶祝活動。
教師:孩子們,從畫面中你們看見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孩子們都舉著奧運會“五環旗”,每面旗幟上有5個環。(根據學生的回答,閃動旗幟上的5個環)
教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環。
讓學生逐個把5相加,5個5個地數。(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并自行探索。
教師:除了用數以及用加法算得5面、6面……9面五環旗分別有多少個環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學生:還可以用乘法來計算。
教師:你們能寫出乘法算式嗎?鼓勵學生寫出5×5,5×6……5×9等乘法算式。
教師:孩子們,這些算式如果能編成口訣就容易記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編5的乘法口訣。
(板書課題)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加以點撥。逐步嘗試說出5的乘法口訣。抽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小組編的5的乘法口訣。教師小結,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并板書口訣。
(2)齊讀口訣。
(3)記口訣:請學生觀察這5個乘法算式和口訣,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些口訣。(引導學生說出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幫助記憶5的乘法口訣)
①讓學生選好記與難記的口訣;
②讓學生自由背誦;
③讓學生小組比賽背口訣;
④拍手背口訣,教師對口訣;
⑤看口訣列式。
教師說口訣,學生寫算式。(強調一句口訣寫兩個式子)
三、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展示:樹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幾間漂亮的蘑菇房子。兔子身上有門牌號,蘑菇房子的門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師: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請小朋友們幫小兔找家。
抽學生幫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對了,口訣也說對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開家門。教師注意表揚評價學生。……
四、教學反思
西師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的乘法口訣 篇2
4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1頁例1、例2及相應的課堂練習。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經歷編制4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感知4的乘法口訣的來源。2基本能背誦4的乘法口訣,并能利用口訣進行口算。3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
教師:前邊我們學習了1~3的乘法口訣,同桌互相對口令背誦1~3的乘法口訣。學生對口令背誦1~3的乘法口訣。教師:今天我們接著學習4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點評: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用談話法直接引出課題,有利于學生利用編1~3的乘法口訣的經驗自主探索4的乘法口訣。]
二、編制4的乘法口訣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汽車圖):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從中知道些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學生:我從圖上看見一輛汽車有4個車輪,一共有9輛汽車。
教師:觀察得真仔細,你能根據自己獲取的信息將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嗎?試試看,也可以和小組的同學合作完成。汽車輛數123456〖〗789車輪個數48121620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將表格填完整,然后組織匯報。
學生:我們組是這樣填的,1輛汽車有4個車輪,2輛汽車有8個車輪……9輛汽車就有36個車輪。
教師:你們的意見和他們小組一樣嗎?(一樣)那2輛汽車有多少個車輪?該怎樣列式解決?用哪句口訣計算出結果?
學生:可以用4×2這個算式,口訣是“二四得八”。
教師:那3輛汽車有多少個車輪呢?學生:3×4=12,口訣是“三四十二”。
教師:那4輛、5輛、6輛、9輛汽車分別有多少個車輪?你又該怎樣列式?怎樣得到結果?
小組討論討論。學生小組討論后組織匯報。學生:4輛汽車的車輪算式是4×4=16。
教師:你是怎樣得到結果的? 學生:因為表格中已經填寫出4輛車的車輪個數是
學生:我是這樣算出結果的,因為3輛汽車有12個車輪,所以4輛就在3輛的基礎上加一個4,就得到4輛汽車的車輪個數。
教師:你們同意他的想法嗎?學生繼續交流5輛、6輛……9輛的汽車的車輪個數的算式。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出乘法算式:4×4=164×5=204×6=244×7=284×8=324×9=36
教師:你能根據這些算式編出4的乘法口訣嗎?想好后,把它填寫在書上。
學生試著編制4的乘法口訣,然后組織匯報。
學生:我編出的口訣是:四四十*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教師:你們編出的口訣和他的一樣嗎?(一樣)請你再小聲讀讀這些口訣,邊讀邊想這些口訣有什么規律?把自己找到的規律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聲讀口訣后找規律,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匯報。
學生1:我發現這些口訣中的第一個因數都是四,第二個因數從四起,一個一個地增加1。
學生2:口訣中的積,從十六起,依次增加4。……
教師:你們真會觀察,找到了這么多規律,那你準備怎樣記住這些口訣?
學生1:我想多讀幾遍就記住了。學生2:想著積從十六開始依次增加4,也能記住。……
教師: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記住這些乘法口訣。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口訣。
教師:你記住這些口訣了嗎?咱們來試著背一背。不會背的也可以看著口訣讀讀。
學生試著背口訣,然后組織師生對口令,同桌對口令,看卡片把口訣補充完整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2教學例2 學生獨立完成例2,再交流。
三、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組織學生交流本節課的收獲。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2頁的課堂活動第1題:擺小棒,說算式,說口訣。
(2)游戲:唱兒歌《數青蛙》。
(3)完成練習五第1,2題。
五、教學反思
西師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的乘法口訣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14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編3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感知3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熟記3的乘法口訣,能運用口訣進行口算。
3能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討論、交流、推理、歸納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遷移學習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教具:實物投影儀、課件。學具:學具盒(小棒)。
【教學過程】
一、引出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2的乘法口訣,你能說一說嗎?按你的理解,知道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嗎?
學生:3的乘法口訣。
(板書:3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觀察例1插圖,把例1補充完整。
教師: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分組的?你能根據1,2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訣補充完整嗎?學生獨立思考,把例1補充完整,教師指定一學生上臺(黑板上)補充。
(2)探索口訣的編法,促進口訣理解。
課件顯示完整的例1。(隨機抽取圖或算式、口訣)
教師:表格中的哪一個數可以表示8個組跳繩的人數?
學生:24可以表示8個組跳繩的人數。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課件顯示人數、8個組的24人(閃爍印證)。
教師:說說哪一個算式可以表示4個組跳繩的人數。
學生:3×4=12(或4×3=12)可以表示4個組跳繩的人數。
教師用課件顯示算式3×4=12或4個組跳繩的12人(閃爍印證)。
教師:7個組有幾個人在跳繩?可以用哪一個算式來表示?
學生:7個組有21人在跳繩,可以用3×7=21(或7×3=21)來表示。
教師課件顯示7個組的21人和算式3×7=21。
教師:“三九二十七”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幾個組跳繩的人數?應該用哪個算式?
學生:“三九二十七”這句口訣表示9個3是27;它表示9個組跳繩的人數;應對應3×9=27(或9×3=27)這個算式。
教師用課件閃爍27人,口訣、算式(變色印證)。
(3)讀3的乘法口訣。
學生全班拍手齊讀3的乘法口訣。
(4)找特征,總結規律。
教師:3的乘法口訣有哪些特征和規律?
學生1:3的乘法口訣共有7句。
學生2:口訣的第一個字都是三。
學生3:口訣的第二個字從上到下依次增加1。
學生4:口訣的積從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師:為什么會有這些特征、規律?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自己找出了這么多的特征,總結出這么多的規律。你能利用這些特征和規律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嗎?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課件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引導學生回答(略),課件印證。
(5)熟記口訣。
教師:利用口訣的特征,我們可以把臨時遺忘的口訣補充完整,你們能記住這么多口訣嗎?
學生集體拍手背口訣→一生當小老師,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電話”背→分4人小組抽背→集體拍手背。
[點評:用多種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記憶口訣,能提高學生對口訣的熟練程度。]
2教學例2
教師:剛才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下面我們來學例2。
教師板書出示例2:3×6=□7×3=□
教師:請同學們先想一想,計算這兩道題各用哪句口訣?計算結果是多少?再把積填在方框里。
學生獨立思考,在書上填出得數,教師指名在黑板上填寫。
學生:我填出的積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這兩句口訣。
3小結
教師:剛才同學們合作學習了例1,自學了例2。下面老師要看小朋友們能不能熟練地、靈活地運用3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的第1題、第2題、練習三第5題。
(2)課件顯示美麗的動畫,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做“摘桃子”的游戲。
教師:小猴想吃桃子,但你必須用鼠標在眾多桃子中選擇出能把口訣補充完整的那一個桃子,小猴才會走過去接住它。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學習了什么?學會了什么?你自己解決了幾個問題?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今天我們學習了3的乘法口訣,學會了編3的乘法口訣,了解了口訣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訣可以求積。……
五、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