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過生日》教案(精選2篇)
《奶奶過生日》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能認真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講述。
2.活動難點:能正確的說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三、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樣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一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四、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教師:(出示紙質青菜)這是什么?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一摸,聞一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教師: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摸上去滑滑的,粗糙的,紅的,圓的等)
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卜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圓圓的,有的紅的,有的是綠的.....
2.“小客人”來排隊。
教師:孩子們,我們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隊,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孩子隨意放)
小結: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只番茄寶寶,誰會數?誰知道“4”是什么樣子的?
(二)、去青菜奶奶家。
教師: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漢子蔬菜)教師:我們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門關著......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
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辦?(我們說的響一點)好,我們去青菜奶奶家了。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教師扮演青菜奶奶)(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教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孩子唱生日歌)老師的生日歌和你們的有些不一樣。(將青菜奶奶唱進生日歌里)
2.分生日蛋糕。
教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切開分)切兩刀,這樣夠了嗎?那這兩個人有得吃,其他的你們就沒有啦。(不行,再分)數數,夠了嗎?
3.一起吃蛋糕教師: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嗎?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為主要情節,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過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奶奶過生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中奶奶說“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的寓意,感受作品中其樂融融的親情。
2、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懂得自己長大了,應幫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師自制字詞卡: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唱生日歌,引入主題。
提問:小朋友,我們什么時候會唱這首歌呢?你喜歡過生日嗎?為什么?
二、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幼兒用書上的內容。
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圖中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今天是誰過生日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三、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完整欣賞。
討論:
1、丹丹奶奶過生日這一天,爸爸、媽媽和爺爺在忙著做什么菜呢?丹丹在做什么?
2、如果你的奶奶過生日,你會幫忙做什么呢?
四、幼兒看圖,輕聲跟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遍詩歌。
討論:奶奶嘗了嘗拌黃瓜說了句什么話?為什么會這樣說?
五、朗誦詩歌。
1、幼兒手指點字朗誦一遍詩歌。
2、采用集體、分組、個別等形式朗誦詩歌。
六、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游戲名稱:點老五。玩法:教師手拿字卡,用手摸著小朋友的頭說:“點一、點二、點三、點四。點到老五就是他。”點一個摸一個,直到第五個,便請他站起來,認一張字卡。
七、討論:
兒歌中的“我”已經長大了,會關心大人,還會幫助大人做事,你們會幫家人做些什么事呢?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