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教學設計(精選14篇)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1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春天來了,在這明媚的春光中,你最想做什么?( )我們可以去湖邊欣賞翠綠的楊柳,去野外觀賞粉紅的桃花。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以盡情享受這美好的春色。可是,有一位女孩,她的眼睛卻無法看到這一切。他是誰?(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盲女孩安靜,她和我們一樣,也在享受著這美好的春光。那么,她又是以怎樣獨特的方式來感受春天的氣息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和他一起去觸摸春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研讀課文。
請同學們打開書,先聽老師讀一遍課文,邊聽邊想像畫面。看一看,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片段。(配樂朗讀)
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
一個盲女孩捉住了一只蝴蝶,這真是一個奇跡!那么,盲童安靜都創造了哪些奇跡呢?課文又是怎樣來描述的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細細的品讀課文,從中勾畫出相關語句。畫完以后,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感受。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你可以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一個人物,走進他的內心世界,這樣你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的。假如你就是安靜,讓我們來試試看。
盲童安靜都創造了哪些奇跡呢?把你感受較深的地方讀出來。
出示:早晨,我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
談談你的體會。你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抓住重點詞來理解和體會,這是讀書的好方法。你能解釋“穿梭”嗎?你見過什么在哪穿梭嗎?舉個例子。
很快的走來走去,安靜可是個盲人,在你的印象中,盲人是怎么走路的?(小心翼翼,很慢的,步履蹣跚)
可是,安靜為什么能流暢的穿梭呢?你知道嗎?你是從哪句話中了解到的?(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整天是什么意思?(從早到晚)她在這干什么呀?( )安靜在花香中走來走去,漫步,玩耍,她在花香中玩啊,這時候,要吃午飯了,媽媽叫他:安靜,回家吃飯了!她怎么說呀?( )這樣的表現可以用流連來形容。說說流連的意思。(留戀,舍不得走,長時間停留)你還學過哪些和流連意思相近的詞語?(戀戀不舍,流連忘返)通過這些詞,你能看出這個小女孩怎樣啊?
一個盲童,她不愿意整體呆在家里,喜歡外面的世界,渴望感受這美妙的春光。所以她天天留戀此中。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安靜還創造了哪些奇跡?(她慢慢的伸出雙手,在花香的指引下,極其準確的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哪個詞讓你體會很深?極其準確,不是一般的準確,說說你的體會。她怎么就能這么準確的判斷這朵花的位置呢?
說的真好,你能用你的朗讀把這種準確讀出來嗎?誰能讀得更好?老師聽得出來,你在極其準確這用了重音。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讓我們接著來感受安靜創造的奇跡。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很深?(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你有什么感觸?(驚訝,出乎意料,不可思議)你還想到了哪些詞來形容你此刻的心情?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達這種感情?你能換一個嗎?你能不能試著用自己的朗讀把這種感覺讀出來?誰來試一試?
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捉住了,真是一個奇跡!讓我們設身處地感受一下那種神奇。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你就是盲女孩安靜,慢慢的伸出你的雙手,在花香的指引下,極其準確的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那朵花上,正停著一只蝴蝶,安靜的手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蝴蝶在你的手指間撲騰。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到的地方。
誰能告訴我,你現在體驗著什么?你有什么感觸嗎?此時的安靜臉上充滿了驚訝,安靜為什么那么驚訝?
蝴蝶在安靜的手里撲騰,她終于知道蝴蝶是什么樣子了,這是她從未有過的經歷,所以作者說( )。
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到的地方。
此時此刻,在攏住蝴蝶的安靜心中,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安靜的內心正經歷著什么?體驗著什么?
同學們,誰說盲人的心中是一片黑暗呀?現在,讓我們走進安靜的內心,看一看,此時此刻,安靜的心中正經歷著什么。(看大屏幕,蝴蝶飛舞,陽光爛漫,春景滿園,誰說一說她看到了什么?她的心靈正經歷著什么?)
(富有勃勃生機................)
雖然安靜的眼睛看不見,但她的心靈一定感受得到。
現在,讓我們也來走進安靜的內心,充滿感情的讀一讀這一段,和安靜一起觸摸春天。(指名讀、配音樂、一起讀、做動作)
老師能聽出你們走進了安靜的心靈,跟她一起觸摸到了春天。
就是這樣的一只珍貴的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意義,那她怎樣對待這只蝴蝶的呢?
(許久,她張開手指..........)
(述說著...................)
她怎樣對待這只蝴蝶的呢?
“許久”是多長時間,(很長很長),你體會到什么?所以她才能攏住蝴蝶許久,雖然舍不得,可她還是把她放了,蝴蝶沿著一條美麗的曲線飛走了。你看,她多想跟隨蝴蝶的翅膀去遠方看一看哪,她仰起頭來張望,什么是張望,誰來做個動作?(向四周看)
你認為“張望”用在這里準確嗎?
“雖然看不見,她仍在努力追尋著蝴蝶的蹤影”,她的內心充滿了渴望,我們看她在張望什么呢?同學們說,此時的安靜張望到了什么嗎?
雖然她的眼睛看不到,但是她的心靈一定感覺得到,因為,“上帝她關閉了一扇門,卻又在心中為她開啟了一扇窗”,這是一扇心靈之窗,讓我們共同祝愿吧,安靜一定能看得到了!
讓我們再次走進安靜的內心,來讀一讀這一段。帶著我們美好的祝愿(指名讀)
老師相信,你和安靜一樣,感受到了春光,感受到了飛翔的快樂,學到這兒,我們也被安靜深深地感動了,她雖然看不見。卻在用心感受著這個世界,這個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想安靜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都在用自己的生命譜寫著人生的篇章,你還知道哪些身殘志堅熱愛生命的人呢?這些人雖然身體上不健全,可是他們用自己的熱情描繪了一個繽紛世界,這些人,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誰”指的是誰?說說你的理由。
安靜雖然雙目失明,但是她仍然可以用自己的內心來感受,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感受著美好的世界,她的內心是多彩的,是繽紛的。
那么,安靜僅僅會觸摸春天嗎?
在安靜心中,不僅僅是春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繽紛的,美好的,快樂的,她是如此熱愛生活的每一天,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誰”指的是誰?
除了安靜,你還會想到哪些人?
你還知道哪些身殘志堅的故事?
“誰”僅僅只殘疾人嗎?
“誰”包括你我他,包括我們每一個人,作為身體健康的人,你是怎么想的?
只要我們熱愛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同學們,人的一生會無數次的面對暴風驟雨,甚至是生命的殘缺或死亡,不管怎樣,只要我們有一顆熱愛生命的心,能夠堅強樂觀起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熱情和精彩1
當我們遇到挫折自暴自棄時,當幸運之神不在降臨我們時,不要灰心,讓我們將強勇敢的對自己說: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的世界”!
老師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都是生活的強者!
讓我們為自己寫下一句生命感悟!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穿梭、流暢、引導、悄然、竟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張望、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磕磕絆絆、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后三個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教學重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分享信息
1、小組交流:在小組長的組織下,每位同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熱愛生命的有關資料。
2、全班交流:小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同學搜集到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介紹,如可以概括來談熱愛生命的人都有哪
2些,也可以簡要談談某一類人的主要事跡,還可以具體介紹某一個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導入,感知課文
1、教師導入:同學們介紹的這些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動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就如一張雪白的畫布,只有精心設計,努力描繪,才不會空白與單調;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細心感受,用心觸摸,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板書:觸摸春天)
2、由題設問:初次看到這個課題時,你想到些什么?讀過課文之后,你又產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觸摸”一詞,談談自己讀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讀文,識寫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指正、評價。
3、自學生字,并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練習給生字組詞。
4、教師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指導“瞬”字的書寫。
四、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1、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請同學們試著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默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尋找學習伙伴幫助
3解疑。
3、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較為淺顯的問題,讓學生互相幫助解決;含義深刻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在書中畫出,暫時不做討論)
五、合作研讀,領悟語句
1、文中還有很多這樣含義深刻的語句,需要同學們聯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請同學們再來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然后與小組內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2、請同學們讀一讀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語句,然后說一說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教師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致的感悟)
3、指導學生反復品讀這些語句,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第二課時
一、品評人物,深化認識
1、同學們已經多次閱讀了這篇課文,說一說通過仔細讀文,你對盲女孩安靜又有了怎樣的認識,或者說一說你覺得安靜是個怎樣的孩子?
2、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
二、品讀欣賞,背誦積累
1、蝴蝶被安靜神奇的靈性所懾服,我們也被安靜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所震撼。請同學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力求邊讀邊把文中所描繪的情形在眼前浮現出來。
42、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讀出體會與感受。
3、把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三、拓展閱讀,升華情感
1、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夠用心靈觸摸到。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下面請同學們自讀“閱讀鏈接”中的內容。
2、全班交流:“我”在樹林里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3、請同學們談一談對海倫·凱勒的認識和了解。
四、布置作業,課下延伸
1、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下來。
2、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出讀后感想。
3、按照課后學習伙伴的提示,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4、積極開展熱愛小生命的活動,愛護身邊的動植物。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觸摸春天》。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追求一種全新的語文教育價值觀。語文教學不僅是單純的閱讀、表達能力的培養,更注重的是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的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啟發學生體驗美和感受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和內心需要為出發點,調動各種器官,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對文本進行切身感受、仔細體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并走進作品的生命,親歷閱讀全過程。在對美文的美讀中感美情,知美意。整個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和體驗的時空,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情感等心理的活動過程。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流暢、引導、悄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讀中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所含著的情意以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是最寶貴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如同一張雪白的畫布,只有精心設計,努力描繪,才不會空白與單調;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用心感受,用心觸摸,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講述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的故事的,題目叫――17 觸摸春天(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頭腦中也許產生了一些疑問,請說一說你們的疑問。(誰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的?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春天怎么觸摸?……)
二、引導初讀
1、我知道同學們已經按捺不住讀課文解決疑問的心情了,那就先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不動唇、不出聲、不用手指讀,只用眼睛掃視,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字詞跳過去,不回讀。讀后說說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因為什么觸摸春天的。
三、評價初讀
1、課文中的`生字詞讀準記住了嗎?(投影出示) 盲童 小徑 流暢 權利 磕磕絆絆
一瞬間 弧線 飛翔 繽紛 清香 裊裊
(1)先自由地讀一讀,不會讀的字詞可以看看課文里的拼音。
(2)指名讀,讀錯糾正,
(3)齊讀。
2、生字詞讀準記住了,就為讀通課文奠定了基礎。
請大家再抓緊時間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指導寫字
1、課文我們暫時先讀到這里。課文中有些詞語不但
要能準確認讀,而且要能正確、美觀地聽寫。(投影出示詞語)還認識這些詞語嗎?齊讀。
小徑流暢磕磕絆絆權利
弧線飛翔一瞬間繽紛
2、請你們認真觀察、分析、記憶字形。
3、在今天所學的生字中,“弧”比較難寫。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一寫。“弧”左窄右寬、右半部分“瓜”的“豎提”中的豎是這個字的主筆,要寫得垂直。“弧”這個字才端正美觀。“瞬”容易寫錯。這個字的倒數第二筆是“豎折”。
五、匯報交流
1、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講解讀文中遇到的字詞
(1)字音
悄然(qiǎo) 清香裊裊(niǎo) 小徑(jìng) 曲線(qū)
(2)字形
“磕”是左右結構。“瞬”右下方是“夕”和“降”的右下部分。
(3)詞義
穿梭:像織布機的梭子來回活動,形容來往頻繁。本文指安靜在花叢中來回走動。
清香裊裊:形容香氣繚繞不絕。
六、理解段落大意
思考:課文時按什么順序寫得(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春天里,安靜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第二段(第3至第5自然段):一天早晨,安靜在花叢中穿梭,抓住了一只蝴蝶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安靜張開手指,放飛了蝴蝶,仰頭張望。
七、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讀書,對為什么要觸摸春天這個問題有新的認識了嗎?其實要想全面準確地弄懂這個問題,必須要到課文中找到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語句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才行。這個任務,我們留到下節課做。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很深的詞句,并自主發現,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因為學生缺少體驗。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日常生活中有關熱愛生命的故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理解題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解題:“觸摸”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用換詞的方法,還可以用拆字法來解釋。帶著這樣的理解再來讀一讀課題。
2、課題為什么是“觸摸春天”呢?這時候你會有什么感受或疑問提出來嗎?(預設問題:怎樣觸摸春天?用什么觸摸春天?春天怎么可以觸摸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注意字詞的讀音,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想一想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2、說一說你注意了那些字詞的讀音?(劃過、悄然、曲線……)
檢查認讀生字詞語:
(1)讀生字詞語:小徑、流暢、磕磕絆絆、一瞬間、弧線、飛翔、權利、繽紛
(2)多音字組詞:悄然悄無聲息劃過劃線曲線彎曲悄悄悄悄話劃算劃破作曲樂曲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回顧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⑴段意串聯法;⑵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關鍵詞。)
課文寫了什么內容呢?誰來說一說。
填空:課文描寫了(盲女孩安靜)在(春天里的一個清香裊裊的早晨),用雙手(攏住一只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她張開手指(放飛了蝴蝶)的故事。
齊讀。
4、初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⑴想一想作者想透過這件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瀏覽課文,找一找、讀一讀。
學生讀書,找出中心句。
出示句子: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⑵理解句子的含義,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指導朗讀這句話。
三、品讀課文,感受奇跡
為什么作者說盲女孩安靜的內心世界是繽紛的,是多姿多彩的呢?作者的這番感受是怎么來的?默讀課文,把作者描寫安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1、學生按學習提示勾畫句子,師巡視。
2、交流匯報,通過多種方法體會安靜的內心世界,說出你的感受,感情朗讀。
預設含義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里流連。
出示句子二: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哪一句更好,為什么?
①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②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出示句子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出示句子四:“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這個句子,不分析了,讓大家用朗讀來告訴我你對句子的理解。大家想想怎么讀,練習一下。
出示句子五: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①安靜不是什么也看不見嗎?作者怎么還寫她張望呢?
②你從她的張望中體會到什么呢?(還有種理解句子的方法叫做想象。你要邊讀邊想象,仿佛置身其中,想安靜所想,思安靜所思,達到這種境界的讀也是理解文章極好的方法。)
出示(想象):蝴蝶帶著安靜對春天美好細膩的感情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她會朝著蝴蝶飛翔的方向說什么呢
③小結: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但她心靈的窗戶并沒有關閉,海倫凱勒她曾經這樣說過:“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這個靈氣的盲女孩,憑著對春天的愛,對生活的愛,用心靈的眼睛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看到了整個繽紛世界。
四、提升主題,感情升華
1、在安靜的心中,不僅是春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快樂的!繽紛的!
2、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人,憑著對生活的熱愛,也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五、總結
雙目失明的人憑著對生活的熱愛,能為自己創造繽紛的世界;失去下肢的人憑著自己的勇氣,能為自己創造繽紛世界。我們有健全的體魄,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熱愛生活。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愛自己,愛生活,愛我們身邊美好的一切,我們都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六、拓展延伸
1、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
2、課下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自傳》。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并能正確、美觀、規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課時: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并能正確、美觀、規范地書寫;理解詞語的意思,如“花繁葉茂、流連、穿梭、流暢、磕磕絆絆、弧線、曲線、清香裊裊”。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讓學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由此引入新課,揭示課題,并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想想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
2、了解自讀情況:
指名學生讀課文,隨機出示詞語,引導學生結合語境、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對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讀有困難的句子,將作及時指導,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再讀課文。
引導學生進一步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并談談對安靜的初步印象;初步了解安靜是怎么觸摸春天的,用什么觸摸。
引導學生選擇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再讀,方式可多樣,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四、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使第二課時能作及時而相應的調整。
五、指導識記、書寫生字。
重點提醒學生注意“磕”(上下結構)、“瞬”“翔”(左右的比例)
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3、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讀課題。
課文中講的是誰觸摸春天?(安靜)她是一個——(盲童)
當美麗的春天到來,我們在用明亮的雙眼欣賞桃紅柳綠的時候,雙目失明的安靜又用什么來感受春光呢?
(鼻、手、心……)
過渡: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夠用心靈觸摸到。讓我們隨著課文的作者一起來走近安靜,看看她是怎樣觸摸春天、感受春光的。
二、研讀課文:
1、出示第1、2自然段,學生齊讀。
(1)指名再讀第2自然段。
春天來了,同學們,你們能想象到小區的綠地上是什么情形嗎?
(學生有可能一下子就很會具體描述,那就根據學生的交流,點出“這可真稱得上花繁葉茂啊!”學生也可能很簡單地說“花繁葉茂”,就接口:“是呀,你看小區里各種花都開了,散發著濃郁的花香。”)
(2)引讀“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整天在花香中流連的安靜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是呀,她就是這樣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從這里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小結:是呀,雙目失明的安靜是那么開朗、樂觀、活潑、快樂,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3)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2、一天早晨,“我”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看到了什么情形呢?學生自由讀第3—5自然段。
交流:
(1)我首先看到了什么?
隨著學生的交流,出示第3自然段的一、二兩句,并指名讀。
可這是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啊,她怎么能走得這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呢?引導學生聯系第2自然段說說,并讀“這個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的一、二兩句。
(2)接著我又看到什么了呢?
a、出示3、4自然段。指名讀“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b、安靜是怎么抓住這只蝴蝶的?
(學生默讀課文,用筆劃劃有關句子,如關鍵句“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月季花。”和“手指悄然合攏,攏住了蝴蝶。”)
c、引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睜著眼睛的……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真是一個——(奇跡)
d、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呀?(學生說理由并讀有關句子。)
小結:是的,這就是安靜“神奇的靈性”,我們正常人都抓不住蝴蝶,可安靜,她憑著聰明,憑著對大自然的熱愛,憑著對這塊綠地的熟悉,讓自己的心里有了一雙明亮的眼睛,睜著眼睛的蝴蝶就這樣被盲女孩安靜那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可真是一個奇跡啊!
感情朗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睜著眼睛的……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e、引讀“蝴蝶……撲騰,安靜……驚訝。”安靜怎么會這么驚訝呀?(引導學生感悟到“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
此時的安靜會怎么想呢?
此時的安靜除了驚訝,心里一定還怎么樣?
(如果學生有說到害怕,我就“我想,此時的安靜一定驚訝與開心多過害怕吧,因為——)引出”安靜的心……地方。”)
在安靜的心里,除了濃郁的花香,還體驗到了什么?(撲騰的蝴蝶。)是啊,在安靜的心里春天充滿了生機,就連靜靜站在一旁看著安靜的我,都仿佛看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著。
f、來,把“課文”拿起來,讓我們再把4、5自然段讀一讀(配樂)。
3、引讀第6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許久,我又看到了怎樣一幕動人的情景?學生自由讀第6自然段。
出示第6自然段,學生交流作者看到的。
指名讀“許久,……張望。”安靜怎么把蝴蝶給放了呢/
盲童安靜能張望到嗎?
是的,安靜的眼睛看不見,可她什么地方能看見?(心里)因為她的心里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么,她心中那雙明亮的眼睛張望到了些什么呢?她可能又在想什么?
引讀第三句。
感情朗讀第6自然段(配樂)。
4、看著這動人的一幕,我怎么做了?引出第7自然段。
當時我可能怎么想的?引出并讀第二句。
(1)這里的“誰”指?包括課文中的——?
(2)總結:文中的安靜是個雙目失明的女孩,她的眼睛雖然看不到桃花的粉紅,小草的碧綠,可她用心觸摸著春天,感受著春天那濃郁的花香,撲騰的蝴蝶,飛翔的快樂,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板書:創造繽紛世界)
(3)再讀‘誰……誰……”
三、作業:
1、好好地再讀讀課文,背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積累摘抄課文中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觸摸春天 創造繽紛世界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讀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盲童安靜神奇的靈性,激發她熱愛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4、涵詠品味課文語言,感受課文的美。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板書“春天”,把這個詞讀一讀,讀了這個詞,你的眼前出現了什么景象?
2、再看老師板書:在“春天”前面加上“觸摸”一詞。
什么叫“觸摸”,就是碰一碰,摸一摸。把課題讀一讀,讀得美一點。
3、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誰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用什么觸摸春天?)
二、初讀
1、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你們剛才提的問題來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大家讀得很用心,很投入,下面老師就請同學起來讀課文,要讀得字字響亮,句句通順。
3、指名讀課文。
4、相機出示文中一詞“流暢”,比較體會它的含義。
三、研讀
1、課文中是誰觸摸春天呢?(板書:安靜)
2、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用什么來觸摸春天的呢?現在請你們拿出筆來,把課文中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句子找出來,劃下來,然后輕聲地讀一讀。
3、交流:
⑴ “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流連”什么意思?“整天流連”說明觸摸春天的時間長。
⑵ “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讀一讀,看看安靜用什么來觸摸春天?(板書:用手 用鼻)
再讀一讀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她的觸覺很敏銳,對這些花很熟悉。)
⑶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讀讀句子,我看到了一個什么奇跡?哪個詞也充分表示這是一個奇跡?(竟然)“竟然”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指意料之外。)這在安靜的生命歷程中也是一個奇跡,你從哪里體會到呢?(臉上充滿了驚訝。)她驚訝什么?(全新的體驗,全新的經歷。)
⑷ “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優美的弧線。”
“張望”是什么意思?請一位同學表演一下,安靜是盲童,她看得見嗎?她是用什么來張望呢?(板書:用心)
請大家用心地來把這節課文讀一讀。
看到這樣感人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想對安靜說些什么呢?作者也被這感人的情景感動了,她有想到了什么呢?
示課文最后一節。讀了這句話,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生命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細心感受,用心觸摸,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四、作業
課文用優美的語言述說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課文學完了,你準備給自己布置一些怎樣的作業呢?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7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優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教學目標: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觸摸春天》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2)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2,出示自學提示:
第一步:自由朗讀,想一想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找出有關的句子.
第二步:默讀課文,在這些句子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4,同伴交流.
5,集體交流:
(1)提問: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
指名朗讀有關句子,并說出自己的體會.
(2)出示句子: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童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提問:你認為哪些地方不理解
生:"悄然"是什么意思
生:"竟然" 是什么意思
生:為什么說"真是一個奇跡!"
生:"神奇的靈性"指什么
教師引導,提示,學生互相解答.
過渡:此時此刻安靜體驗到了什么
生: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
師:蝴蝶為什么撲騰
生:它想生存下去.
師:一只蝴蝶都知道珍愛生命,更何況我們人呢
(3)出示四川地震圖片:
第一幅:這個男孩一時無法得到救援,但他仍在堅持著.
第二幅:這位老人已經102歲了,她最終獲救.
第三幅:醫生和武警戰士不顧疲勞,救死扶傷.
第四幅:看,這個小男孩睜著一雙大眼睛,眼神里充滿了生的渴望.
師:從這四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珍愛生命)
過渡:安靜同樣懂得珍愛生命,她是怎樣做的
(4)出示句子:
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提問:"張望"是什么意思 (四處看)安靜在張望什么 (蝴蝶)她能看見飛走的蝴蝶嗎 (看不見)那她為什么還要張望
生:她的心能感受到.
師:對,她在用心感受,想象那美麗的景象.
(5)出示練習:
補充句子:
她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其實,安靜是在張望她心里的春天.安靜的心里為什么會有春天
生:因為她熱愛春天.
師:她只熱愛春天嗎
生:她熱愛春天,說明熱愛生活.(板書:熱愛生活)
過渡:安靜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6)出示句子: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生讀句子,談體會.
三,小結:
無論是殘疾人還是正常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只要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就可以活得精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和安靜一起去觸摸春天.
集體朗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一)解釋下列詞語.
竟然——
張望——
(二)認真讀下列句子,寫出自己的體會.
1,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從這個句子中我體會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從這個句子中我體會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從這個句子中我體會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一寫你學習課文后的感受.(選做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書設計:
17,觸摸春天
珍愛生命
安靜 —————— 蝴蝶
熱愛生活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觸摸春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涵的道理.
情感態度觀: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隘,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dvd光盤播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學習了《觸摸春天》,誰來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自由發言).
說的真好,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課文和盲女孩一起感受春天.
(播放dvd光盤內容:范讀課文,配音動畫.)
設計意圖:播dvd光盤中范讀,代替了教師干巴巴的范讀.精彩的動畫效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配樂朗讀能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文章語句之美,感受作者行文之美.
二,再讀課文.
同學們,你們認為這篇文章寫的好嗎 好在哪呢 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找一找你認為好的語句吧.
三,品讀欣賞,體會情感.
1."她走地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1)指名讀句子.
(2)通過重點詞"流暢"和"磕磕絆絆"理解句子.
(3)讀2,3自然段理解字詞在表達事物方面的作用(播放dvd光盤:填充括號,理解重點字詞的作用,激發學生積累詞匯的興趣.)
(4)感情朗讀.
(5)說說對安靜的認識
2.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過渡:那安靜僅僅是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嗎 你還喜歡文中的哪句話.
(2)感情朗讀(播放dvd光盤,出示重點句,通過重點詞理解句子含義.)
(3)解釋帶點詞"竟然,奇跡,神奇的靈性".
(4)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5)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3.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導入:那只被攏住的蝴蝶是留在盲女孩的身邊,還是被放飛了呢 你是怎么樣知道的
(1)齊讀句子(播放dvd光盤,展示問題)
(2)讀5,6自然段,思考:小女孩為什么"許久"才張開手指她在想什么
(3)小女孩是盲人可她放飛了蝴蝶,卻仰起頭來張望,張望是什么意思呢 為什么張望
(4)學了這部分內容,對安靜又有了怎樣的了解.
4.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導入:在這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目睹了這一幕,卻又記錄下了這一幕是為什么
(1)齊讀句子(播放dvd光盤,加深對作者感悟的理解.)
(2)解釋"權利"與"繽紛"在句子中的意思.
(3)結合課文,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三,總結全文,升華拓展.
1.看《身殘志堅》圖片.(播放dvd光盤,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品質.)
2.談一談,是什么讓這些身體不健全的人生活得這樣精彩呢 (播放dvd光盤:鋼琴曲.激發學生情感,懂得珍惜生命,體現生命的價值.)
3.配樂朗讀并思考:安靜是這樣(放錄音)對待生活的,你作為一個體魄健全的人不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呢
4.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的想法真了不起,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一定能編織出屬于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9
【文本解讀】
春天來了,盲童安靜在小區的綠地上以自已特殊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摸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的影蹤。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屬于自已的春天。”
正是因為春天的繽紛,生命的美好,所以盲童的現實世界似乎是黑暗的,但特有的心靈訴求與接觸外界的觸摸方式讓她的世界逐漸鮮明開闊,使她的人生走向豁達,多彩!同時通過作者的觀察視角,使我們懂得對一個盲人“尊重”就是我們最大的人文關懷,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可創造,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美好。
【設計理念與目的】
葉對陶先生說:“只有從兒童心底流出的命題,兒童才會以極大的興趣對待它”。在美好的季節里來到盲人的特殊世界,尋找“同一個童年,同一個世界”的心靈共振點,進行文本與生活的對接,學生學習與語文課堂核心價值的相融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本節課在課堂上行走的主要方式是以文(涵詠文字)達情(理解與尊重),以情(美好的向往)托志(生命的豁達)。采取的策略主要在整體情境渲染下是在文本中找一找,重點句段反復讀一讀,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靜下心來寫一寫等,以期達到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學有所獲,在情感態度上學有所感,牽引到生活實際上學有所用,
【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發現安靜的春天。
1、造境(板書“春天”):唱出美好的春天:flash 《春天在哪里》
2、分享(說話訓練):春姑娘,春姑娘,我喜歡您,因為 。
師依學生所說,相機把春天的花草蟲鳥、藍天綠地、歌聲與微笑用簡筆一一展現畫畫出來。
小結:美好的春天,是我們快樂的理由;美好的春天,是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
3、以讀帶思:走進安靜的春天。ppt:文第二自段。
(1)、師:讀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看到一個怎樣美好的春天?(一起來讀一讀)
(2)、文本置換(讀一讀):(ppt:春天來了,小區的▆地上花▆葉▆。▆花開了,▆▆ 花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
師:從你磕磕絆絆的朗讀中,你感到一個盲人的世界是怎么樣的?
4、小結:盲人的世界跟我們有很大不同,盲人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今天,我們走近“安靜”去體會一下她帶給我們對春天,對生活,對生命的不一樣的感受。
(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已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從而獲得自已的意義。在課的伊始,以童年熟知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用唱一唱,說一說的形式再現春天的美好從而輕松“破題”。同時以讀帶思,通過文本置換觸動孩子們的敏感心靈從而為后面的復雜情緒體驗提供鋪墊。)
二、走進安靜的春天。
1、循作者視角,出現畫面。
師:春天來了,安靜在這個美好的早晨在花香中流連,這一幕作者也看到了,并且深刻感受到了,讓我們讀讀課文,看看作者都看到了哪幾個畫面?
畫面一:安靜在花從中穿梭。(我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
畫面二:安靜攏住花蝴蝶。(我幾乎要喊出來)
畫面三:安靜放放飛花蝴蝶。(我沒有驚動安靜)
(意圖:讀出畫面不僅是對閱讀成果的一次檢查,也是將文本的內在結構轉化為課堂的教學結構,使課堂變得疏密有致)
2、咬文嚼字,尋找畫面背后的真情實感。
(1)、滲透讀書方法:要讀出一篇好文的味道,找到一些關鍵的字詞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想象、或者結合上下文理解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2)、紛說畫面一:這并不是一個令安靜陌生的春天。
問:盲人的行走往往是?(磕磕絆絆)仿佛(解析偏旁 “石”“纟”)路上多石多繩牽絆。
想象:在“穿梭”、“流暢”于花園前,安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看到安靜最多的畫面是?(磕磕絆絆)猜猜她心底里是怎么想的?(熱愛春天,尋找春天,不會放棄,依舊在花香中流連)
小結:這個春天屬于我們,也屬于安靜,對于安靜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安靜陌生的春天。
(3)、觸摸畫面二:這是安靜感受春天的獨特方式:觸摸。
走向觸摸:再來看看安靜“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想想,這樣大膽的觸摸,這樣的極其準確的背后是什么?(曾經多少次的嘗試,透露著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比較觸摸:“攏”蝴蝶與平常我們“抓”有什么不同?(引出“觸摸”概念)
品味觸摸(結合課后閱讀鏈接):上帝在給她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另外一扇門。
(海倫凱勒)我是個盲人,但是我光憑觸覺就能發現數以百計的有趣的東西。我能觸摸出樹葉的精巧的對稱圖形。我的手帶著深情撫摸銀樺的細皮,或者松樹的粗糙的凸凹不平的硬皮……
直面奇跡的誕生:品析“悄然合攏”(心底里的柔情與愛意)
小結: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在安靜攏住蝴蝶的那一刻,這個春天屬于安靜。
(4)、感悟畫面三:安靜心上一條美麗的弧線。
感受“許久”:安靜許久才張開手指,她的心底里在想些什么?
說說“張望”:安靜作為一個盲人,是看不見蝴蝶飛翔的,但是她能用心去感受,想想,抬頭張望,訴說著她什么樣的愿望?
(意圖: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之“在課堂上怎樣指導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說:“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少年過度興奮,會使大腦兩半球皮層進入某種麻木狀態。”我想推及到語文課堂上文本細讀的核心價值既凝聚到精神、道德哲理層面,也體現在對學習語文知識和培養語文能力的特有價值上,通過咬文嚼字引導學生一步步去尋找安靜的春天,去感受安靜的春天,通過多種形式的研讀與思考,使學生腳踏實地把握到本文的核心內涵,從而保證他們對文本整體而深刻的理解。這里三個畫面的解讀為后面走進“安靜”豁達、繽紛的內心世界奠定語言文字表達與情感的基礎。)
三、我沒有驚動春天里的安靜。
議議:雙目失明的人有著不幸的一面,從安靜的身上,我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獨特的方式對春天的美好追求,對生命的熱愛)
想想:作者眼中閃過這三個美麗的畫面,自始自終都沒有驚動安靜,你認為作者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理解與尊重)
總結:是呀,我沒有驚動安靜,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已的繽紛世界,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安靜告訴我這樣的道理。
(意圖:從作者的文字進入“安靜”的春天,從作者的視角跳出文本看“安靜”,其實清晰感受到那種濃濃的人性關懷,理解與尊重盲童其實很容易做到,就如作者“我沒有驚動安靜”。)
第二課時
一、屬于安靜的神奇,我深深感動著。
1、默讀課文,走進安靜內心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師:上節課,我們理解了安靜這樣的春天:(ppt:春天來了,小區的▆地上花▆葉▆。▆花開了,▆▆ 花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同時我們也感受安靜用心靈觸摸到的春天,默讀課文,請你用自已的話再來描述一下。(生說)
2、回到沒有體驗過的地方:生命的撲騰
(1)、尋找(全新的體驗):想一想(“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驚訝”)為什么她的臉上充滿驚訝?為什么說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2)、感悟:她到底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3、回到最美的時刻: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1)、情境:蝴蝶飛走了,會有再來的時候嗎?(會,因為美好的追求在,因為屬于安靜神奇的靈性在),蝴蝶飛走了,留給安靜僅僅只是張望嗎?(不是,安靜的內心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2)、想象:假如這支蝴蝶是一只滿足人們愿望的許愿蝶,那么這支這條極其優美的曲線上,想想安靜會在上面寫下什么讓蝴蝶捎走?
(意圖:第二課時在本課中的地位屬于主題生成階段,反嚼文本回到安靜的最初體驗與最美的畫面重新去建構,其實就嘗試著超越文本情節的普遍層面,生成內化成學生的“有意義”思量。從而完成如美國心理學家加涅認為的人的認識規律的“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中的“為什么”階段。)
二、屬于安靜的人生,豁達而美好。
1、反復敘事:走出人生的繽紛。
ppt句段: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我沒有驚動安靜。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有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已繽紛世界。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安靜告訴我這樣的道理。
(1)、示范情境一:(師講述)這是一個夏天,我看見安靜依臥在藤椅上,拿著荷花葉子輕輕的扇著涼風,知了的歌聲依然是那么悅耳,爬山虎的腳應該爬上樓頂了吧。安靜仰起頭張望,我沒有驚動安靜,我想(學生讀:ppt句段。)
(2)、生寫、讀“秋、冬”兩個季節的場景
2、渲染:盲人的笑臉(ppt:一張張盲人的笑臉,最后一張是安靜的笑臉)
師:安靜和他們一樣,用微笑來面對生活,用觸摸世界來完美內心,小小的安靜一定會像張海迪,海倫凱勒那樣成為我們這個文明世界的榜樣。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今后在她的春夏秋冬,在她人生的曲線上,一定會有著更美好回憶!我們始終看到一個熱愛生命,熱愛自然,豁達向上的安靜。
(意圖:反復敘事的提出者熱奈提出對同一事件反復敘述而非重復,不是顛三倒四、啰嗦累贅,而是看似使用簡單,實際上經過認真選擇的詞語,加上不時重復強調主題的主要詞語,以期加強敘述效果,起到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敘事效果。安靜的春天所顯現的神奇與驚訝,其實在安靜的夏、秋、冬都會一直延續下來,在安靜的人生的春夏秋冬也一直會述說著這樣的概念。
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把寫“擠”進去(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語),是對語文教學生活化的一種嘗試,其中寫作訓練的生活化是間接豐富孩子們生活體驗的重要手段。)
三、屬于我們的思考,更應珍惜生命的春天
習作:寫給安靜的信。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2、通過學習,認識生字新詞,理解詞義,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好詞佳句。
3、憑借文中的語言文字,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盲童的內心世界,進而體會她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一課時
一、引情入境,感悟春天。
1、看春天
清明節剛過,現在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時節,你們喜歡春天嗎?你有留意去觀察春天嗎?讓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感受一下我們生活中的春天,就在我們身邊的春天!
出示圖片,教師講解。
2、說春天
你們感受到了嗎?用最美的語言來說說你看到的春天,說說你的感受。
3、感受盲人世界
游戲:請閉上雙眼,伸出你右手的食指去按住語文書封面的一只蝴蝶。你指得準確嗎?你剛才有什么感受?說說你的感受。
引入:真正的盲人看不見湛藍的天,看不見清澈的水,更看不見芬芳的花。他們的眼前永遠是一片漆黑。那他們心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樣的呢?他們用什么來感受春天呢?讓我們跟著盲童,她的名字叫安靜,一起來觸摸春天。
4、出示課題,質疑
出示課題,齊讀
質疑: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一讀,把句子讀通順,細細品味,想想課文寫了什么事。
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習字詞:
出示新詞。
(1)我會讀:指名讀詞語,指名領讀,分組讀,齊讀
(2)我會說:選用剛才的幾個詞語,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題:
“盲童安靜整日在春天的花香里(流連)。她憑著(靈性),用手(攏住)了一只蝴蝶,并將其放飛,體驗了一次(全新或飛翔)的感覺。”
3、齊讀主要內容。
三、聚焦奇跡,解讀文本
課文中是怎樣寫這個事情的呢?
1、請自由讀課文,劃出安靜攏住蝴蝶的地方,多讀幾遍。
2、交流:
(1)出示: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
(2)“悄然”和“靜悄悄”讀音不同,意思有點相近。(寂靜的,沒有一點兒聲音的意思。)
“悄然合攏”寫出了小女孩的動作怎么樣?(動作很輕很輕)
誰能用“竟然”說一句話?(結合句子解釋竟然的意思表示出乎意料,讓人意想不到的意思。)
這里是指什么事讓人意想不到?(盲童安靜能用手攏住蝴蝶,讓人意想不到)
(3)就是平常人去攏蝴蝶也做不到,而盲童安靜卻攏住了蝴蝶,所以作者用了一個詞語,真是一個——奇跡!
課文中奇跡就是———安靜用手攏住了一只蝴蝶。
結合學生攏蝴蝶的經驗,說說“奇跡”的意思?(極難做到的事情卻做到了,這就是奇跡。)
(4)朗讀指導
指導:a、“悄然合攏”要輕一點,大聲就不是悄然了
b、“竟然”要突出來,“真是”要強調出來。
指名讀——范讀——男女生讀——齊讀
(5)盲女孩攏住了蝴蝶,真是一個奇跡,女孩自己也感到意外嗎?
你從哪里看出來? (從“驚訝”可以看出她也感到很意外)
安靜以前有攏住過一只蝴蝶嗎?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是全新的經歷)
(6)朗讀指導;
a、(出示句子)你能將安靜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
b、師生配合讀老師讀1、2句,生讀3、4句。再換過來
c、配樂齊讀
3、解析文本,感受熱愛春天
(1)課文中還有什么地方讓人意想不到?
出示: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a、哪些地方讓你意想不到?(安靜是盲童,卻走得那么流暢,讓人意想不到)
b、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說明了什么?(安靜對這里環境很熟悉)
(2)安靜為什么對這里這么熟悉呢?請把第二自然段讀一讀,找出答案。
出示句子: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a、師:知道“流連”的意思嗎?(因為依戀而舍不得離去)
師:安靜依戀什么而舍不得離去呢?(依戀春天的鮮花、花香而舍不得離去)
b、引讀:
春天來了,安靜不肯在房間里呆著。她來到綠地上,生讀。
當清晨鳥兒喚醒了安靜后,安靜就來到綠地上。生讀。
當我們去春游時,安靜也來到綠地上,生讀。
當黃昏來臨時,安靜仍然在綠地上,生讀。
c、安靜整天在花香中流連,你讀出了什么?
(安靜愛花,對春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d、你們能通過朗讀,讓我感受到安靜對春天的熱愛嗎?
(3)、對話、想象
安靜是一個盲童,整天在花叢中流連,她看不見鮮花,她能用什么去感受春天?
安靜在花叢中還能聽到什么呢?
安靜在花叢中還能聞到什么呢?
安靜在花叢中還能摸到什么呢?
(4)、她能準確地摸到花園中的月季花嗎?(能)
課文中哪里看出來?
出示: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哪里看出她摸得很準確?
a、 為什么在“準確”前加上極其?(非常準確的意思)
b、安靜為什么會這么準確?(花香的引導,整天觸摸的結果)
c、引讀:一次又一次的觸摸,所以安靜、
一天又一天的觸摸,所以安靜、
經過無數次的觸摸,終于安靜創造了奇跡,、
小結:安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那都是她對花朵的喜愛,更是對春天的熱愛。
d、朗讀:讓我們帶著感動,讀出對春天的熱愛,來讀讀這三句話。
指名學生朗讀。
四、拓展閱讀
1、安靜用一顆熱愛春天的心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名字叫海倫.凱勒,她也是位盲人,她在用自己的心靈去觸摸春天,并寫下了這么一段文字。
出示文字:我是個盲人,但是我光憑觸覺就能發現數以百計的有趣的東西。我能摸出樹葉的精巧的對稱圖形。我的手帶著深情撫摸銀樺的光潤的細皮,或者松樹的粗糙的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懷著希望撫摸樹木的枝條,想找到一個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蘇醒的第一個征兆。我感覺到花朵的美妙的絲絨般的質地,發現它驚人的螺旋形的排列——我又探索到大自然的一種奇妙之處。如果我幸運的話,當我把手輕輕地放在小樹時,還能偶然感到小鳥在枝頭謳歌時所引起的歡樂的顫動。
(1)師配樂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說說作者摸到了什么?
2、結課:同學們,作者熱愛春天,用心去觸摸春天,竟能摸到這么多的東西,只要我們熱愛春天,熱愛生活,就能創造奇跡,當安靜用手攏住蝴蝶的時候,她的內心一定會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她會想到什么呢?我們下節課再接著學習。
請同學預先預習下課文。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涵的深意
3、體會盲童對春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圖片:介紹海倫凱勒事跡,(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她曾經這樣說過:“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2、那同樣是盲人的小女孩安靜,他又是怎樣感受這個世界的!讓我們透過這散發著墨香的文字,一起走進盲女孩的內心世界,和她一起去觸摸春天!(齊讀題目)
3、請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想想:安靜創造了什么奇跡?
二、透析“奇跡”
1、安靜創造了什么奇跡?
出示句子: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
師:你認為是奇跡,對吧?那你呢,你呢?(快速追問)
你們都認為是奇跡,為什么?
師:這樣的奇跡,你們驚訝嗎?讀出你們的驚訝來!
2、你還從哪兒感受到這真是一個奇跡呢?
出示句子1: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分析: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極其準確特別的讀出來,為什么?為什么一個盲童會如此準確呢?僅僅是花香的引導,她就能極其準確的伸向月季花,并且攏住蝴蝶嗎?你再去看看課文,你還發現了什么?
出示句子:2、早晨,我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同學們,你們見過盲人走路嗎?是怎樣的?可安靜也是一個盲人,為什么會走得如此流暢呢?那她為什么如此熟悉呢?(他整天流連其中)是什么吸引她、促使她整天流連其中呢
師:是呀,這些都來源于安靜對春天的熱愛,他的心中裝著整個春天。
師:啊!朗讀訓練:讓我們通過朗讀再次體會安靜對春天這份濃濃的愛吧,
b、感受人物的內心
1 安靜對春天的愛,打動了你,打動了我,也感動了作者,你從哪兒感受到?
出世句子:我仿佛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著。
分析:“多姿多彩”是什么意思?可作者卻用了“多姿多彩”來形容盲童安靜的內心世界,你覺得合適嗎/?為什么?
因為安靜的心中裝著春天呢,怎能不說她的內心是多姿多彩的呢?
朗讀體會
2 還有哪里讓你感動?為什么讓你感動?
出示第6自然段
安靜為什么要放飛蝴蝶?
“張望”是什么意思?安靜是個盲人,他能看得到嗎?
師:是呀,安靜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他心中有眼睛呀,所以他不僅看到了鮮花、蝴蝶,還看到了蝴蝶飛舞的軌跡。
三、明理,升華
1 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齊讀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結語:對,我們每個人,不論你是否健康,只要你熱愛生活,就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安靜告訴了作者這樣一個道理:(讀)
在這個書聲朗朗的教室里,安靜同樣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讀)
四、拓展升華
1、放眼世界,我們從海倫凱勒身上了學到了她堅強不屈,熱愛生活的品質。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殘疾,但是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他們仍然活得很精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吧
出示圖片,旁白人物介紹
2、同學們,在這抒情的旋律中,拿起你們的筆,寫出你們的心聲吧。
3、伸出你們的手,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些雖然殘疾卻又熱愛生活的朋友呢,讓我們祝福他們一路走好。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12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后三個段落。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3、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過程與方法
1、采用抓住重點語句感悟課文,然后小組合作自學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2、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感悟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2、體會生命的權利、價值意義,感受生命的美好;培養珍愛自己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
學習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盲童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
學習難點: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學習課時:1課時
學習準備:
1、提前閱讀整組課文,初步感知本組課文內容。
2、讀好閱讀鏈接中的文章。
3、錄音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導入語:同學們,我們大家都喜歡光明,我們每天都用眼睛感受著光明,可就有這么一些特殊的人,他們看不見湛藍的天,看不見清澈的水,更看不見芬芳的花,他們眼前永遠是無邊無際的黑暗,我們就來體驗盲童女孩安靜的生活。
1、入題,板書課題
2、讀題。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感悟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談感受
聽完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發言)
師:的確,盲女孩的神奇在文中隨處可見,他做到了一個明眼人所能做到的一切,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安靜所創造的就是什么?生:奇跡!(板書:奇跡)
三、自學探究,研讀語句,深化感悟
1.師:讓我們再用心的讀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文中哪些地方在講述著這些奇跡。(學生自學默讀勾畫,教師巡視學生勾畫情況)
2、小組合作填寫完自學表格
3、全班交流,談體會。
a、 師:哪一組來說說自己勾畫的句子?(學生自由發言)
b、 師:我發現很多同學都勾畫了這一句。(顯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我們一起讀一讀。生齊讀這一句。
c、 師:說一說從帶點的詞語體會到了什么?
生1:“悄然”寫出了盲女孩攏蝴蝶時動作很輕,“竟然”說明這太出乎人的意料了,“真”表達出作者覺得非常神奇的心情。
d、 請個別學生讀,生評價,小組讀,全班再讀
e、師: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真是一個奇跡,盲女孩自己認為是個奇跡嗎?
4、 師:在這捉蝴蝶神奇的瞬間,安靜的心里會 閃現出怎樣的畫面,她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
5、朗讀第四段
師:我們和安靜走進了花繁葉茂的春天,讓我們來看看安靜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請大家再用前面相同的方法在課文里勾畫出與她內心世界有關的句子。6、小組合作填寫完自學表格。(學生分小組交流,老師巡視參與交流)
7、全班交流
a 師:哪一組來說一說你們勾畫的句子?并談談你們從這句話中想到了什么?
師:多神奇啊,安靜雖然看不見,卻從手中的蝴蝶觸到春天的氣息,感受到春天的脈搏,在心中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多姿多彩的春天。這個神奇的盲女孩又會有如何神奇的舉動呢?
b出示: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自在地飛翔。
師范讀,師:聽完朗讀,那個詞印在了你的腦海中?(學生自由發言)
c師:安靜用心在感受著春天,她仿佛看見了……請同學們有“她仿佛看見了”開頭,同桌間說說此刻安靜心中的景象。
師;是呀,她是在張望心里的春天,她的心中一定也有夢想,此時正如蝴蝶般扇動著翅膀,在她的繽紛世界中飛翔。(學生自由發言)
讓我們在朗讀中再次感受吧!(顯示第六自然段,學生朗讀)
四、升華情感,領悟人生真諦。
師:一個盲女孩竟能在花叢中流暢地穿梭,一個盲女孩竟能攏住精靈般的蝴蝶,一個盲女孩竟能用自己的方式觸摸春天,她為什么會具有如此神奇的靈性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孩子們說得真好,對春天的愛讓她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對生活的愛讓她用心觸摸著春天,我想是愛創造了這樣的奇跡,是愛讓她在心中創造了一個繽紛世界。(板書:繽紛世界)師:安靜的神奇讓人驚嘆,她觸摸春天的舉動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他從盲女孩身上領悟到了一個人生的真諦,那就是(顯示)
生讀: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師:作者為什么沒有驚動安靜,能結合這句話談一談你的理解嗎?
生:因為作者尊重安靜感受春天的權利,所以沒有驚動安靜。
師:是呀,安靜有生活的權利,安靜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讓我們再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你能理解安靜放飛蝴蝶的舉動嗎?
生再讀這一句。
生:因為安靜知道蝴蝶也有生活的權利,所以安靜放了它。
師:是呀,蝴蝶也有生活的權利,蝴蝶也有自己繽紛的世界。
五、拓展
“小練筆”:安靜,我想對你說
師:課文學到這里,我想安靜應該和你們一般大小,你們可以利用眼睛尋找生活的美,發現生活的美,可安靜不能,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說說春天的美麗或聊一聊其他的。
六、總結全文
師:今天,在這個書聲瑯瑯的教室里,安靜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對于我們來說,生命就如這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細心感受,用心觸摸,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讓我們用自己的心來觸摸春天,觸摸生----命----.最后祝愿同學們擁抱春天,熱愛生活,用心去觸摸生命的春天。(師相機板書)讓我們把這句話送給同學,送給朋友,送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很深的詞句,并自主發現,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因為學生缺少體驗。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日常生活中有關熱愛生命的故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理解題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解題:“觸摸”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用換詞的方法,還可以用拆字法來解釋。帶著這樣的理解再來讀一讀課題。
2、課題為什么是“觸摸春天”呢?這時候你會有什么感受或疑問提出來嗎?(預設問題:怎樣觸摸春天?用什么觸摸春天?春天怎么可以觸摸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注意字詞的讀音,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想一想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2、說一說你注意了那些字詞的讀音?(劃過、悄然、曲線……)
檢查認讀生字詞語:
(1)讀生字詞語:小徑、流暢、磕磕絆絆、一瞬間、弧線、飛翔、權利、繽紛
(2)多音字組詞:悄然悄無聲息劃過劃線曲線彎曲悄悄悄悄話劃算劃破作曲樂曲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回顧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⑴段意串聯法;⑵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關鍵詞。)
課文寫了什么內容呢?誰來說一說。
填空:課文描寫了(盲女孩安靜)在(春天里的一個清香裊裊的早晨),用雙手(攏住一只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她張開手指(放飛了蝴蝶)的故事。
齊讀。
4、初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⑴想一想作者想透過這件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瀏覽課文,找一找、讀一讀。
學生讀書,找出中心句。
出示句子: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⑵理解句子的含義,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指導朗讀這句話。
三、品讀課文,感受奇跡
為什么作者說盲女孩安靜的內心世界是繽紛的,是多姿多彩的呢?作者的這番感受是怎么來的?默讀課文,把作者描寫安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1、學生按學習提示勾畫句子,師巡視。
2、交流匯報,通過多種方法體會安靜的內心世界,說出你的感受,感情朗讀。
預設含義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里流連。
出示句子二: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哪一句更好,為什么?
①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②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出示句子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出示句子四:“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這個句子,不分析了,讓大家用朗讀來告訴我你對句子的理解。大家想想怎么讀,練習一下。
出示句子五: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①安靜不是什么也看不見嗎?作者怎么還寫她張望呢?
②你從她的張望中體會到什么呢?(還有種理解句子的方法叫做想象。你要邊讀邊想象,仿佛置身其中,想安靜所想,思安靜所思,達到這種境界的'讀也是理解文章極好的方法。)
出示(想象):蝴蝶帶著安靜對春天美好細膩的感情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她會朝著蝴蝶飛翔的方向說什么呢
③小結: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但她心靈的窗戶并沒有關閉,海倫凱勒她曾經這樣說過:“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這個靈氣的盲女孩,憑著對春天的愛,對生活的愛,用心靈的眼睛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看到了整個繽紛世界。
四、提升主題,感情升華
1、在安靜的心中,不僅是春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快樂的!繽紛的!
2、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人,憑著對生活的熱愛,也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五、總結
雙目失明的人憑著對生活的熱愛,能為自己創造繽紛的世界;失去下肢的人憑著自己的勇氣,能為自己創造繽紛世界。我們有健全的體魄,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熱愛生活。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愛自己,愛生活,愛我們身邊美好的一切,我們都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六、拓展延伸
1、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
2、課下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自傳》。
板書設計: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篇14
【學習目標】
1、了解七個新的生字,學會寫出九個生字,并正確地讀寫濃郁、流連、小徑、穿梭、流暢、引導、悄然、竟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張望、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磕磕絆絆、多姿多彩等單詞。
2、準確、流暢、富有情感地朗讀文本,并背誦事跡精彩的最后三段,從薈萃的句型中搜集并儲存優美的詞組、短語和句子。
3、領會富有哲理深度的句子,領悟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4、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珍視,了解如何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課前準備】
1、提前瀏覽本組課文,初步掌握文本的主題,自學新生字。
2、與教師一同搜集熱愛生命的故事資料、圖片以及視聽元素。
第一節課
一、共享資料,知識分享
1、小組討論:
在小組長的管理下,每位同學向同伴介紹他們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相關文獻。
2、全班討論:
小組推薦代表,向全班學生匯報他們的資料,教師引導學生多種介紹方法,例如總結哪些人熱愛生命,大致談一下某一類人的重要工作,或者具體介紹一個熱愛生命的人的感人故事。
二、熱情引入,感受文本
1、教師引入:
同學們講述的那些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動。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就像一幅純白的畫布,我們只有用心描繪和努力設計,才不會讓它變得空洞和單調。生命就像春天,繽紛多彩,只有心存感激,用心去感受,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春天。
(黑板上寫著touch spring)
2、提出問題:
第一次看到這個話題時,你想到的是什么?在閱讀文本之后,你的想法是否有所改變?
3、學生交流:
教師鼓勵學生把握“觸摸春天”的精髓,談談他們讀這篇文章之前和之后的感受。
三、個人閱讀,書寫生字
1、親自讀讀課文,正確地發音,熟練掌握文章的語法,遇到新的生字和難詞時重讀幾遍。
2、相互跟讀,相互指正和評價。
3、學習寫新字,并在小組內交流記憶方法,通過練習把新字組合成詞。
第四節課:深化閱讀理解能力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并指導書寫:
2、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①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然后同學們試著說一說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他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②默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并尋找學習伙伴幫助解疑。
③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淺顯問題,讓學生互相幫助解決
含義深刻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并且暫時不做討論。
3、合作研讀,領悟語句
①同學們需要聯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文中還有很多這樣含義深刻的語句,然后找到,畫出,想一想,最后與小組內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②同學們需要讀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語句,并且說一說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致的感悟。
③指導學生反復品讀這些語句,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
第二節課:
1、品評人物,深化認識
①同學們通過多次閱讀,談一談自己對于盲女孩安靜的認識,或者說一說他們覺得安靜是個怎樣的孩子。
②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并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深層體會。
2、品讀欣賞,背誦積累
①蝴蝶被安靜神奇的靈性所懾服,我們也被安靜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所震撼。請同學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力求邊讀邊把文中所描繪的情形在眼前浮現出來。
②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讀出自己的感受與體會。教師可以引導讀的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同時引導聽的學生進行評議或提問,例如為什么讀這部分,為什么這樣讀。
③同學們把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3、拓展閱讀,升華情感
①雖然可愛的小姑娘安靜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但她能夠用心靈來觸摸它的美麗。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的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同學們需要自行閱讀鏈接中的內容。
②全班交流。
我在森林中的發現及其背后的探索過程。
對于海倫·凱勒的了解和認知
下面是作業布置及延伸內容:
1、在文章中尋找并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
2、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撰寫讀后感想。
3、根據學習伙伴的提示,收集感人的熱愛生命故事,小組合作制作一份以生命熱愛為主題的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