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教案(精選12篇)
《漱口》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流程:
請客吃芝麻糖--〉送禮物照鏡子--〉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教師總結--〉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嘗試漱口--〉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嘗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
7、讓客人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活動反思:
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應從小抓起,特別是口腔的衛生,更應該要注意。在幼兒園里不可能讓孩子刷牙,只能通過中午午餐后的漱口達到清潔牙齒的效果。但一味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是沒有用的。我想借助此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知道漱口也是保護牙齒的一種好辦法。
《漱口》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漱口,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漱口的快樂。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了解漱口的.好處。
5、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一盒芝麻餅、課件、紗布、小毛巾人手一份:小鏡子、小杯子、漱口水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猜一猜:禮盒里可能是什么?
2、嘗一嘗:芝麻糕好吃嗎?是什么味道呀?
二、發現問題
1、提問:芝麻糕都吃完了嗎?嘴巴里還有嗎?肯定嗎?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出示塑料盒子)3、讓我們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吐到外面去,漱口時發現了什么?哪來的?
小結:原來吃完東西,看起來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里,時間長了,會怎么樣?
三、解決問題
1、出示課件圖一。提問:你們有蛀牙嗎?看看這個小朋友怎么了?(哎呦呦,我的牙好疼。)提問:為什么會牙疼?
2、出示課件圖二。請他把嘴張開,看看他的牙到底怎么了?
師小結:蛀蟲在我們的牙齒上咬出一個一個黑黑的小洞洞,這樣我們的牙齒就生病了,小朋友就會覺得牙齒很疼很疼。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四、學習漱口
1、出示課件圖三。提問:他是誰?笑得漂亮嗎?他的牙齒怎么樣?
2、請你們猜猜他用什么好辦法把牙齒變白的?聽聽他是怎么說的?
3、除了刷牙,還有什么保護牙齒的好辦法?(個別回答)4、你們有誰會漱口嗎?個別幼兒示范,教師邊講解。
5、出示漱口順序圖,配合兒歌模仿動作:我們一起跟著小哥哥學漱口。
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閉上嘴,抬起頭、咕嚕咕嚕吐出水。
6、幼兒實踐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用小哥哥的方法漱漱口,然后用小鏡子照照,看看牙齒變干凈了嗎?
7、歡快的歌聲結束。
師總結:今天寶寶學會了漱口幫助我們保護牙齒,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辦法也能保護我們的牙齒,使牙齒變白變健康?
——對呀,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覺前不吃甜食、不咬硬的東西都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
課后反思:
一、活動的價值:
漱口的重要性:飯后漱口雖是生活小事,但它關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習慣的確立,一旦養成將終身受用。因此,設計今天的活動是有價值的,體現了健康教育活動回歸生活的理念。
今天孩子在活動之前表現出來的漱口能力:1、沒有漱口的習慣:很多孩子不自覺,吃好午飯就想去玩,在成人提醒下才馬馬虎虎進行;2、不會漱口的正確方法:在漱口過程中,常常會沒有經過口腔清潔的環節,直接將水吐出來;或將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對小班幼兒進行一次集體性的生活教育活動。
二、活動過程中的現場反思:
1、對目標達成的反思目標一的達成較好。整個活動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讓幼兒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從而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學會了正確的漱口方法。
目標二: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不能通過今天一個活動達成,而需要他們的老師,家長持之以恒地去引導與培養,作為保健老師,我也會經常性地關注幼兒的牙齒健康狀況,通過檢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導。因此在后續活動中我還將進一步把生活課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鏈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孩子自覺的行動。
2、對教學策略的反思:
(1)通過兒歌的形式形象地幫助幼兒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教學目標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兒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2)通過游戲化教學形式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情景,化解了學習的難點。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環節,就源于孩子們經歷過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體驗上的一種學習和反思。
“用鏡子觀察自己和別的小朋友的牙齒”環節,是讓幼兒進行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課件的引出”引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的興趣,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自由討論解決,也使小班幼兒的學習更有趣。
小百科:漱口是利用液體含漱從而清潔口腔的方法。通過漱口可清除食物殘渣和部分松動的軟垢,以及口腔內容易借助含漱力量而被清除的污物和異味。
《漱口》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漱口后口腔的清潔美進行審美感知,有口腔清爽、舒適的審美體驗。
2.了解飯后漱口的必要性,有漱口的愿望,體驗飯后漱口的快樂。
3.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養成飯后自覺漱口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正確的漱口方法,飯后漱口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飯后漱口和沒有漱口的口腔的錄像及漱口示范錄像(包括:正確漱口方法、漱口程序分解動作錄像)。
2.雙胞胎女孩頭像圖、故事配圖。
活動過程
一、感知激勵情感(建議:集體教育)
(一)請幼兒觀看飯后漱口和沒有漱口的口腔錄像
師:這位小朋友吃完飯后,他的嘴里剩有什么?這些剩菜剩飯留在牙縫里舒服嗎?你看了有什么感覺?
師:這位飯后漱過口的小朋友,他的嘴里是怎樣的?看了這么清潔的牙齒,你感覺怎么樣?這位小朋友他的嘴里舒服嗎?
(二)講故事《紅紅和麗麗》
1.出示雙胞胎女孩頭像掛圖,引出故事。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一對雙胞胎,一個叫紅紅,一個叫麗麗,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她們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觀察出紅紅的牙又白又齊,麗麗的牙又黑又稀)
2.教師講故事《紅紅和麗麗》
紅紅和麗麗是一對雙胞胎姐妹。每次吃完飯后,紅紅都用小茶杯接半杯水,站在水池邊,喝一口閉上嘴,咕嚕,咕嚕讓水在嘴里沖沖牙,再把水吐到水池內,一直把茶杯里的水漱完才放小茶杯,嘴里的剩飯渣都被沖掉了,牙齒可干凈了,又白又整齊。
麗麗就不一樣了,她不愛漱口,吃完飯紅紅說:“麗麗來漱口。”麗麗搖搖頭說:“不漱,不漱,煩死了。”說著一溜煙兒跑去玩了。
細菌小蘭臉、小紅臉發現了麗麗的這個毛病,可高興了。偷偷地溜到麗麗的牙縫里吃剩東西,還把她的牙啃了個黑窟窿,痛得嗷嗷直叫,媽媽趕快帶麗麗到醫院去看牙。醫生阿姨給麗麗開點藥,并在麗麗的牙上鉆個洞抓出了小蘭臉、小紅臉。媽媽對麗麗說:“你一定要記住飯后漱口呀!”
師:紅紅的牙是怎樣的?為什么?
麗麗的牙是怎樣的?為什么?
你看到麗麗又黑又稀的牙有什么感覺?
你看到紅紅又白又齊的牙有什么感覺?
你愿意有一口什么樣的牙齒?你準備怎樣保護你的牙齒?
二、趣味學習技能(建議:集體教育)
(一)觀看正確漱口的錄像
拿起小茶杯,接上半杯水;喝一口,閉上嘴,咕嚕咕嚕沖四下;把水吐到水池內,漱呀漱,水漱完,再放小茶杯。
師:小朋友吃完飯后想漱口嗎?
怎樣才能把嘴里的剩東西漱干凈呢?
我們來看看電視里的小朋友是怎樣漱口的?
(二)觀看漱口程序分解動作錄像
師:茶杯接多少水?
漱口時嘴是怎樣的?臉上什么在鼓?鼓幾下后把水吐出?想一想為什么要鼓?
漱口時應把水吐到哪里呢?
什么時候才放小茶杯?
師邊放漱口錄像邊說《漱口》兒歌,總結漱口的正確方法。
(三)分別放漱口找錯錄像,邊放邊引導幼兒找錯錄像內容:
1.漱口時,接一滿杯水,用不完把水倒掉;
2.漱口時,沒有鼓腮幫沖,而是喝一口,吐一口;
3.漱口時,把水咽下;
4.漱口時,把水吐到地上。
師:這位小朋友漱口時做的哪不對?為什么?
(四)幼兒練習漱口
1.幼兒到衛生間,請個別幼兒先漱口,其他幼兒評價。
2.幼兒分組漱口,其余幼兒拍手說《漱口》兒歌。
三、體驗欣賞成果(建議:個別教育和隨機活動)
(一)飯后漱口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體驗漱口后,門腔清爽、舒適的感覺。
師:漱完口了,你現在感覺嘴里怎么樣呀?
(二)照鏡子讓幼兒欣賞牙齒的清潔美,激發自豪感。
師:看看你的牙是怎樣的?為什么會這么干凈呢?
看著你這么干凈的牙,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三)幼兒漱完口,引導幼兒互相比一比誰的牙兒凈。
四、行為鞏固習慣(建議:集體、小組、個別交互進行)
(一)小小檢查員:
每天班上選出5名表現較好的幼兒做“今日的小小檢查員”,監督幼兒的漱口情況。
(二)翻牌:
每次飯后能正確認真漱口的幼兒,可到紅花園地翻開自己的紅花牌。
(三)小金杯:
一周之內,每一次都能堅持認真漱口的幼兒,經過周末幼兒評選可以得到一枚小金杯。
《漱口》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因為幼兒在園內吃過飯后很容易粘在牙齒上東西,為了幫助幼兒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而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變干凈,保持口腔衛生。
2、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兒歌。
活動準備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個)、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樂
活動過程
1、 介紹“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數數吃了幾樣
2、 “小明明”吃飽了----睡覺----嘴里食物怎么辦----道具水滴---音樂—上下左右
3、 互動----請一位小朋友幫“小明明”漱口
4、 學習漱口----小朋友相互觀察牙齒-----引導幼兒敘述漱口過程---兒歌
5、 給孩子拍張干凈的牙齒照片留念
《漱口》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會正確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變干凈,保持口腔衛生。
初步養成吃完東西漱口的好習慣。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兒歌。
活動準備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個)、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數數吃了幾樣
二、“小明明”吃飽了——睡覺——嘴里食物怎么辦——道具水滴———音樂—上下左右
三、互動——一位小朋友幫“小明明”漱口
四、學習漱口———小朋友相互觀察牙齒———引導幼兒敘述漱口過程———兒歌
五、給孩子拍張干凈的牙齒照片留念
因為本節是小班的.健康課,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抽象、夸大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利用兒歌來強化漱口時我覺得我做的不夠細致。本節活動的難點就是讓孩子掌握漱口的方法,應該利用兒歌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能夠更加形象的掌握漱口方法。
《漱口》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詞匯:拿、唱、抬等詞,注意漱,咕嚕,等詞的發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學詩歌的興趣。
⑴教師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⑵教師:“剛才你們看到老師在干什么?”(幼兒:“漱口”注意發準shu的音)
⑶教師邊動作過示范朗讀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容。
⑴教師:“剛才老師在漱口,還念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問兒歌的名稱,練習發漱的音。
⑶幼兒再次觀看并注意聽,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⑷提問:
a、“教師手里拿著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花杯,學習詞:拿)
b、“喝口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學習詞:喝,注意“清”的發音)
c、“然后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抬著頭,閉著嘴,學習詞:抬、閉,注意“嘴”的發音。)
d、“水吐出來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學習詞:咕嚕,并發準音)
3、集體學念兒歌:
⑴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⑵幼兒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邊動作邊念兒歌1-2遍。
4、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讓幼兒知道要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飯后漱口,并對兒歌及時進行鞏固。
活動反思:
通過兒歌的形式形象地幫助幼兒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教學目標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兒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漱口》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漱口的方法,懂得餐后漱口的重要性。
2、知道漱口是為了保護牙齒。
3、能積極參與互動。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PPT、教學設計
2、物質準備:小動物手偶、奧利奧餅干、籃子、小鏡子、小杯子、水。
三、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小動物要邀請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它為我們準備了好吃的食物,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2、幼兒品嘗食物。
(二)觀察吃完食物后,牙齒的變化。
1、引導幼兒吃完食物后互相觀察,牙齒上會留有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照鏡子觀察牙齒、發現口腔里、牙齒上留有很多的食物殘渣。
3、教師提問:食物殘渣留在牙齒上,會對牙齒有什么影響?(會容易長蛀牙)
(三)幼兒集體如何去除口腔、牙齒上留下的食物殘渣。
1、教師提問:如何去這些殘渣?
2、小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牙刷刷牙;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咕嚕咕嚕的方法漱口。
(四)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幼兒討論漱口方法,分享交流。
2、教師演示: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來。
3、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4、幼兒手拿水杯,集體嘗試漱口方法。
注意事項:
(1)喝的水要適量,不要把嘴巴裝滿;
(2)漱完口的水要吐到垃圾桶里;
(3)漱口要反復2—3次。
5、照鏡子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五)初步形成飯后漱口的意識。
1、幼兒交流分享:什么時候我們需要漱口?
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漱口的方法,以后小朋友們吃完東西以后要記得漱口,保護好我們的牙齒。
四、活動延伸
我們學習了咕嚕咕嚕漱口的方法,今天回家后小朋友們教教家長,讓他們也學會咕嚕咕嚕漱口。
《漱口》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口、手、茶、杯、吐” ,會 描寫“口、手、杯”三個字。
2、認識三拼音,會拼讀音節。
3、正確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
能用不同方法有側重的識記生字,能讀準字音,認 清字形。
教學難點:
能正確拼讀音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你漱過口嗎?平時你什么時候會漱 口?你為什么要漱口?
2、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讓我們一 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漱口的。
3、出示課題: 9 漱口 4 學習生字:口 師: “口”是一個象形字。 請學生書空, 并給“口” 找朋友(組詞)。
二、讀兒歌,學生字
用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 內容來吸引學生的學習 興趣,訓練學生的聽、 說能力,培養學生的口 語表達能力。
1、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生字的讀音。(媒體出示課 文內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2、師領讀,生跟讀,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時 候做了哪些動作?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拿茶杯 喝水 抬頭 閉嘴 吐出水 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 讓他們自己發現字的結 構特點、與形近字的區 別、應該注意的地方、 拿茶杯 吐出水 找找好朋友等,引導學 生注意傾聽,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3、學習生字: 手、茶、杯、吐。
4、把生字組成詞語讀一讀。 出示:漱口 喝口水 小手。
5、指導朗讀兒歌。
6、配上動作表演讀。
7、背誦兒歌。
三、學習拼讀音節
1、復習聲母: g k h。
2、出示生字和音節: gu ku hu gua kua hua guo kuo huo 為避免連續拼讀的枯 燥,采用不同形式拼讀, 讓學生拼讀音節連連詞 語,既幫助記憶又能擴 大詞匯量。
3、生開火車練習拼讀。
4、練習拼讀四聲。
5、總結拼讀方法:三拼音的拼讀方法是:一二三一起 拼,拼成一個音。
四、學習三拼音的拼讀
1、出示音節: luo tuo。
2、點名讀。
3、生跟讀。
4、全班齊讀。
5、不同形式讀。
luo bo he hua 三拼音的拼讀對學生來 說有一定的難度,在教 學時不機械地反復拼 讀,而是教會學生正確 的拼讀方法,發揮榜樣 的作用,讓拼讀熟練、 準確的學生來示范,帶 動全班學生拼讀的積極 性。
五、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 手 師范寫,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描一描。
《漱口》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芝麻糖、鏡子、杯子、水、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是巧虎的生日,它給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要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大家看看巧虎給大家帶什么來啦?
師:哇,巧虎給我們大家帶來這么多好吃的,那現在老師來請小朋友們品嘗吧。
二、送禮物,照鏡子:
師:我還準備了一面小鏡子,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有臟東西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臟東西從牙齒上趕走嗎?
三、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四、教師總結:
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練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六、著重提醒幼兒不能把水咽下去,還應提醒幼兒不是簡單地含水、噴水,而是含水閉嘴鼓動腮幫而后把水輕輕吐出來。
七、唱著音樂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漱口》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漱口的方法,并知道飯后,睡前要漱口。
2、學習"漱口"的正確發音。
二、活動準備:漱口的溫開水、杯子。
三、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解釋什么是漱口?為什么要漱口?
1、師:我們出東西時,有一些很小的東西躺在牙縫里,這些小東西會生出很多小蟲子,躲在牙縫里,這樣牙齒便蛀掉了,牙齒就很疼,東西也不能吃。要是把躺在牙縫里的.小東西趕走,就不會生出蛀牙齒的小蟲子,怎么樣才能把這些小東西趕走呢?我們有一個好辦法:吃完東西以后,睡覺前要漱口,嘴里的小東西就會被趕走,牙齒就不會蛀掉。
2、幼兒學說:吃飯后睡覺前,要漱口。
(二)教幼兒正確漱口的方法:
1、念兒歌:含口水,閉上嘴,咕嚕咕嚕吐出水,牙齒干凈白又白。
2、師示范:先喝口水,然后閉上嘴,兩腮鼓動,最后輕輕地把水吐出來。共三次。
3、幼兒臨空練習:老師邊念兒歌邊指導幼兒練習,重點檢查幼兒兩腮鼓動的聲音,最后念兒歌一遍。
4、幼兒操作練習:(在盥洗室)手拿杯子,先含口水,再閉上眼,接著,兩腮鼓動,提醒幼兒不能把水咽下去,也不能噴出來。最近后把帶有飯屑的水輕輕地吐出來(幼兒反復練習3-4次)
5、復習兒歌1-2遍
《漱口》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 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口、拿、喝、頭”5個生字。
2 正確朗讀兒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讀成誦。
3復習聲母g、k、h,并能正確拼讀音節。
4 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口、頭”
重點和難點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3正確拼讀三拼音。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師:小朋友,你漱過口嗎?平時你什么時候會漱口?你為什么要漱口?
2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
樣漱口的?
3出示課題: 18 漱口
4學習生字:口
師: “口”是一個象形字。請學生書空,并給“口”找朋友。
二 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 出示課文內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頭,閉著嘴,
咕嚕咕嚕吐出水。
2 聽課文錄音: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3 師領讀,生跟讀,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方法是什么?他做了哪些動作?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拿 喝水 抬起頭 閉著 吐出
4 學習生字:
拿:請學生做做動作。
用順口溜記憶:手合起來,拿拿拿。
喝:師: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喝水要用嘴巴,所以用“口”字旁。)
請學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師范寫。生書空。
頭:師:你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這個字。
給“頭”找朋友
5 把生字組成詞語讀一讀。
出示: 漱口 拿茶杯 喝口水 抬起頭 閉著嘴
6 指導朗讀兒歌。
7 配上動作表演讀。
8 背誦兒歌。
說明:
生字教學各有側重。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的形式多樣。
三 學習拼讀音節
1 認讀聲母: h g
2 師:把“喝水”的“喝”和“咕嚕”的“咕”讀得輕短些就是這兩個聲母的讀音。師范讀,學生跟讀:h g
3 出示生字和音節: he gu
喝 咕
4 生開火車練習拼讀。
說明:
從漢字引出音節、聲母,學生學習拼音不覺得枯燥,也比較容易掌握。)
四 學習三拼音的拼讀
1 出示圖畫:蘿卜、鍋、花朵 師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 出示音節: luo bo guo hua duo
師范讀 luo---l-u-o
總結拼讀方法: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個音。
3 生跟讀。
4 全班齊讀。
5 不同形式讀。
說明:
三拼音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音節。教師借助圖片,示范拼讀,最重要的是
用順口溜總結拼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學生用各種方式練習拼讀,掌握要領。
五 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做游戲(找牙刷),鞏固生字。
3 指導書寫。描一描: 口 頭
師范寫,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 生描一描。
說明:
抽讀生字卡片、做游戲,都是鞏固識字的好辦法。看教師示范寫字前先提出
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看清筆順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自己動手描一描,這樣的寫字指導比較有效。)
六 總結
《漱口》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 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口、手、茶、杯、吐”五個生字,會描寫“手、口、杯”3個字。
2 會拼讀三拼音和課文中所出現的音節。
3 正確朗讀兒歌,能模仿兒歌說一兩句話。
教學重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口、手、茶、杯、吐”五個生字,會描寫“手、口、杯”3個字。
教學難點:
會拼讀三拼音和課文中所出現的音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做的事是什么?
刷牙我們也可以說是漱口。
2、揭示課題。師板書課題:18 漱口
3、齊讀課題。
4、學習生字“口”。(給“口”找好朋友)
5、你什么時候漱口?為什么要漱口呢?(交流漱口的好處)
6、師小結:每天晚上睡覺前要刷牙,刷牙后不能再吃東西,預防蛀牙;每天早晨也要刷牙。除了早晚要刷牙外,每天中午吃完飯要漱漱口,這樣才能保護牙齒。
二、讀兒歌,學生字。(媒體出示課文插圖)
1、這個小朋友是怎樣漱口的呢?學生邊聽錄音邊思考。
請小朋友交流聽到的漱口方法。
學生交流漱口方法,并拿著杯子演示。
2、哪些字寶寶你認識了?請會的小朋友來讀一讀。(媒體出示兒歌)
學生邊看兒歌邊認讀自己會讀的生字。
師:兒歌里還有3個生字寶寶,請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把他們從兒歌里找出來,圈一圈。
學生交流,多媒體任意出現生字。
3、師:小朋友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了生字。哪個生字你認識了呢?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記住他們?學生交流記生字的方法。
拿:兩手一合,拿拿拿
喝:部件分析等
4、開“小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再全班齊讀。
5、朗讀兒歌。男女生賽讀、分小組讀、齊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個別學生點評。
6、看著插圖背一背兒歌。(多媒體出示插圖。)
7、游戲鞏固。
1)營救行動(多媒體出示池塘、兔子、猴子圖。)
小猴與小兔是對好朋友,小兔有困難小猴來營救,越過小石頭,勝利在前頭。
小朋友只要讀準石頭上的詞語,就能幫助小猴營救出困在孤島上的小兔。
學生齊讀石頭上的詞語。(漱口、抬頭、茶杯、清水、喝茶、拿手、咕嚕等)
2)“手”字開花(媒體出示鮮花圖。)給“手”找好朋友,誰找得多,花就開得艷。
三、學習拼音。
(一)兩拼音
1、出示聲母卡片:ɡ h 學生認讀2個聲母。
2、請學生復習聲母順口溜:9字加彎ɡ ɡ ɡ 一把椅子h h h
學生齊背聲母順口溜。
3、同桌練習單韻母e u的四聲。
4、學生練習拼讀音節。(媒體出示生字和相應的拼音。)hē喝ɡū咕
自己拼讀、小小組練習、開火車拼讀、齊讀。給拼音音節找好朋友。
(二)三拼音(媒體出示三拼音音節ɡuā )
1、師:仔細看看,這個音節和我們以前學過的音節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自由交流。
2、師:在這個音節中,“ɡ”是聲母,在前邊:“u”,在中間:“ā”是韻母,在后邊。我們把中間的“u”叫介音。由聲母、介音、韻母組成的音節叫三拼音節。拼讀時先讀聲母“ɡ”,再讀介音“u”,緊接著讀韻母“ā”,連成一個音節。一二三,一起拼,連成一個音。
3、師范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找好朋友編兒歌。
4、拼拼讀讀,把三拼音圈出來。(媒體出示書上練習圖和音節。)學生自己拼讀,并圈出三拼音音節。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拼讀書上音節。
四、寫字練習:
1、念《寫字歌》。
2、要求學生看清“口、手、杯”的關鍵筆畫,認真書寫。
3、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