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5的加減法》教案(精選15篇)

《5的加減法》教案

發布時間:2023-10-30

《5的加減法》教案(精選15篇)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10的組成,并且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初步認識了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為學習10的加減法作了知識上的鋪墊。10的加減法是以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重要基礎,是本單元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另外,學習這部分內容還可以滲透簡單的函數思想。

  10的加減法中,教材選用學生喜愛的足球比賽這一情境,讓學生聯系圖意列出相應的4道算式,學生心理上很樂意接受這些計算并迅速進入思考算法的狀態。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交流算法,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試一試”讓學生通過操作拋花片,根據10個學具可能出現的正、反面幾種情況,自主探索10的加減法的所有算式。這樣把直觀演示與抽象思維巧妙結合起來。“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對口令”、“小兔出題”、“開放題”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興趣中學習知識,發展思維。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學會10的加減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相應的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愿望。

  2.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

  3.逐步培養數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國足球隊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第一次沖出亞洲,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生鼓掌祝賀。)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場有趣的數學“足球”賽,比一比哪組“進球”數最多。

  【教師借體育時事創設情境,學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賽的模擬情境,增添了學習動力。】

  二、復習鋪墊。

  1.各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同時進行“10的組成”的接力賽。

  2.師:(   )小組全體小朋友共同努力,贏得了本場比賽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過“看看想想”,探討10的加減法中一組算式的計算方法。

  師生交流:看,球場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細看一看,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兩部分?(學生可能會答:分成左邊3個小朋友和右邊7個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黃衣服的6個小朋友和穿藍衣服的4個小朋友;還可以把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師生交流: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在足球比賽中,一般是按服裝顏色的不同分成兩隊。這樣,你能說出哪些算式?(生:6+4= 10-6=4+6= 10-4=)

  師:你們想自己算出得數嗎?請把課本翻到第48頁,試著填一填。(生嘗試做,師巡視。)

  師生交流:請任意選一題,把你的算法告訴大家。(生可能會有以下回答:(1)從圖上數一數,共有10個小朋友,所以6+4=10;(2)因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為6+4=10,所以10-6=4;(5)因為10-6=4,所以10-4=6……)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組成來算,也可以利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來算。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學習的10的加減法的3組題。10的加減法還有很多題目,你們想自己學習嗎?(板書:10的加減法)

  【教師一句不經意的問話,引出了學生對圖意的不同理解,教師機智地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的結果及時引到正題(球賽的常規知識),爾后教師又放手讓學生說得到算式結果的多種途徑,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謂收放自如。】

  2.通過“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減法全部算式的計算方法。

  (1)獨立操作,寫算式。

  教師讓學生拋10個花片,根據正面和反面情況寫出多組算式。

  (2)學習小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師讓學生把寫有算式的紙片貼在黑板上,并根據學生匯報用電腦輔助演示拋的狀況,從而逐步得到10的加減法的全部算式。

  教師激勵談話:小朋友真行!你們通過拋花片,學會了所有10的加減法題。想表揚一下自己嗎?老師獎勵每組一個最佳學習“球”。

  (4)學生上黑板歸類并有序整理寫有題組的紙片,即時記憶。

  【教師通過學生獨立拋花片寫算式,然后在交流匯報中得到全部算式。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輕松一刻(課間操)。

  師生共同做課間操。在愉快的音樂聲中,教師引導學生說:輕松一刻來到了,我們一起來表演“湊十歌”。隨著優美的音樂,師生共同表演“湊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輕松一刻”的課間操活動寓知于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身心。】

  五、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10加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相加等于10?

  (1)師生同做。

  例如:師出“8”,生出“2”,接著師說“8+2=10”,生說“2+8=10”。

  (2)同桌互做。

  2.10減幾。

  師:小兔子見小朋友這么聰明,要來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減去其他傘面上的任何數,請算出得數。

  3.看誰說得多。□+□=□□-□=□

  【“對口令”、“白兔出題考學生”以及開放題等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練習知識、發展思維,一點也不覺得苦和累。】

  六、全課小結,提高認識。(略)

  七、作業。

  1.第56頁第3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提高題。

  電腦出示圖:一座小木屋前有2個男孩,1個女孩。問:如果一共有10個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幾個女孩?

  課后總結

  本節課在體現新課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力求使課堂體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教學過程既有活動形式、內容的開放,更有學生思維的開放,整個一堂課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亢奮狀態。

  3.注重算法的多樣化與思維的靈活性,教學中能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在探索、體驗中學習,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發展。

  4.注重課后延伸與拓展,課末布置提高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體現因材施教的思想。文章來源

《5的加減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10與內、數的認識,利用數的組成,熟練掌握10 以內的加減法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數的組成,理解算理

  3、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并會獨立思考

  教學用具: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

  2、情境;小朋友在電梯里說出自己家的樓層。你猜一猜,他們分別住幾樓?

  3、填空:4+( )= 8 6+( )= 10

  5+( )=9 8+( )= 10

  二、加法表;

  (1)觀察有什么規律,可以討論

  (2)匯報

  (3)開火車

  (4)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三、學習減法表

  方法同上

  四、小結

  板書:

  加法表 減法表

  略 略

  教學反思

  整理與復習

  教學目的

  鞏固10以內加減法

  教學重點

  復習大括線題,區分求整理與部分的題

  教學難點

  弄清部分與整理的關系。看圖說圖意

  課前準

  圖形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圖意,列式計算 7-3=4 6+2=8

  (二)看圖列出兩道加法和減法算式 3+4=7 7-3=4

  4+3=7 7-4=3

  (三)在○里填上+ -號 訂正:3-2=1 6+3=9 4-4=0

  3+2=5 6-3=3 5+2=7

  (四)填空并回答問題

  1、看圖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西紅柿有幾個?3個,蘑菇有幾個?3個土豆有幾個?4個茄子有幾個?)

  2、哪種菜最多?(土豆)哪兩種菜的數量同樣多?(西紅柿和蘑菇同樣多)西紅柿、蘑菇、茄子共有幾個?(3+3+2=8)

  (五)口算練習7題1.自己計算注意方法2.小組訂正互查互改1+4+3=8

  板書:

  3+4=7

  4+3=7

  7-3=4

  7-4=3

  7-3=4

  6+2=8

《5的加減法》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生活情景教學感受社會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培養學生數感,并提高學生的心酸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連加連減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上學期我們還學過連加連減。那你會算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嗎?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解答這樣的題目。

  二、自主探索

  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

  要求:(1)看圖說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么計算?

  (2)列出算式并獨立解答

  (3)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

  要求:(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組討論,整十數的連加連減怎么計算?

  (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

  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范給其他學生看,后要求學生分組模擬。

  要求:(1)說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根據自己的要求買東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后還要找回多少?

  (3)口頭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饋,說一說,你想怎么買,是怎么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7題,師:看小熊想邀請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對又快的孩子才能進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嗎?

  要求:獨立解答。

  回家幫媽媽算酸她今天買菜用了多少錢,并說出一些整十數連加連減的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比一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5的加減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我們知道口頭加減法是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開始,活動的重點讓幼兒認識加減法的意義。教學中要避免使幼兒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即題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還剩”就是減法。設計時可以通過圖示或直接演示讓幼兒接觸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種是把兩個部分數“合并起來”,另一種是在一個部分數的基礎上“增加幾個”。

  又如減法,一種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種是已知總數和剩余的部分,求減少的部分。用具體形象的方法幫助幼兒把合或分的心理運算活動與加減運算相結合,使幼兒真正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能用表象進行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并能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2.發展表象思維。

  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難點: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數字卡。加減法圖意的圖片卡。印章。

  2.環境創設:在數學區放置以上材料,讓幼兒操作擺弄,進行探索和復習鞏固活動。

  活動流程

  操作體驗—>討論理解—>復習鞏固

  1.操作。

  (1)實物操作。讓幼兒用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進行加減運算,并用相應的數字卡表示計算結果。如計算三只小白兔與二只小灰兔合起來是幾只小兔?

  (2)看圖計算。讓幼兒根據圖意進行加減運算。要求幼兒先講述圖意,然后再計算結果。

  注意:提供的圖意要有不同的加減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計算兩個盤子里的水果合起來是幾個。有的是幾個小孩在玩,又走來了幾個,……。

  2.討論。

  (1)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教師口編應用題,幼兒用表象計算,并說出計算過程。

  (3)幼兒口頭編應用題。

  3.復習。

  幼兒用動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減法的圖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減題。

  總結:本活動的另一個目標是發展幼兒的表象思維。因為,表象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中介,幼兒掌握加減法要經過操作擺弄、運用表象進行計算。最后才能達到對抽象數字的計算。所以,設計時首先要讓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然后通過解答口頭應用題促使幼兒運用表象進行運算。

  此外,要求幼兒將計算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是提高幼兒表象思維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但開始時幼兒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學中可以適當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5的加減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用表象進行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并能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2、發展表象思維。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難點: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數字卡。加減法圖意的圖片卡。印章。

  2、環境創設:在數學區放置以上材料,讓幼兒操作擺弄,進行探索和復習鞏固活動。

  四、活動準備

  塑料小鴨學具人手42只。

  五、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玩"碰球游戲",出現數咔,師問:這數是幾?答"6"。師:今天玩碰游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

  師:今天小狗請幾只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么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師:現在我請某某小碰喲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復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問: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問: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后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

《5的加減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幾何圖形拼圖會編出相關的題目,在列式中復習6以內的加減法。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及運算能力。

  活動準備:課件,幼兒操作練習紙,鉛筆等

  活動指導:

  1、幼兒一起觀看課件,請幼兒說說看到了哪些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有什么不同?

  2、幼兒一一觀看每種小動物的幻燈片,說一說它有那些圖形組成的。

  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請幼兒根據圖形的個數編出相關的.4道題目。(鞏固三數四題法)。

  3、幼兒繼續觀看課件,根據幻燈片的圖片編出合適的應用題,并請幼兒根據應用題列出式題回答題目。

  4、做游戲,讓孩子自編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5、老師請幼兒根據課件列出相關的算術題,進一步鞏固6以內加減法。

  6、幼兒完成練習,做6的相關的加減法。

《5的加減法》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0—4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已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用和小動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內的數的分與合卡片,讓學生猜小動物們身后藏的數字。(設計意圖:小學生比較喜歡小動物,用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復習舊知,既為本節課的學習輔墊,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創設情境:出示主題,讓學生觀察,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幾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學生交流觀察結果)師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2、認識加法提問: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學生交流想法)師: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課題:加法)計算加法時要用到加號(板書:+)也就是3+2一共有5人。寫成3+2=5(板書:3+2=5)認識加號,學生讀算式。讓學生結合圖意,互相說一說“3+2=5”表示什么意圖

  3、理解算法提問:誰再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學生各抒已見)小結:3和2合成5,所有3+2=5

  4、學寫算式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算式(設計意圖:利用主題圖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算法:并能說出算式的含義,讓學生把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了,也是對簡單數量關系的滲透)

  5、教學“試一試”

  (1)讓學生觀察兩幅圖,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2)提問: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邊1人和右邊2人怎樣呢?

  (3)追問:把1人和2合起來,可以寫出什么算式?同桌互相說一說,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算出得數。(設計意圖:有前一例題的基礎,這里可以簡單一些,并且多進行同桌交流,給每個人更多的`鍛煉機會)全班進行交流、匯報。

  6、小結“3+2”表示把幾和幾合起來?“1+2”呢?可能怎樣算它們的得數?

  三、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1、看圖列式(“想想做做”第1題)依次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出圖意,說算式,算法。獨立填寫課本上的算示并求出結果

  2、先畫一畫,再填得數(“想想做做”第2題)先讓學生看第1小題,弄清題目要求,畫后算出得數,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其余兩個小題

  3、送信游戲(“想想做做”第5題)動物王國國王送來了許多獎品,要想得到獎品,必須把信送對(準確計算出信封上的加法算式)(設計意圖:課將結束,學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把本題設計成答對題得獎品,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把加法計算從看圖算到脫離圖進行計算,從計算到課堂都達到了高潮)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設計意圖:再次帶學生回憶加法的含義、加號、等于號,算式的讀法,加法的作用)

《5的加減法》教案 篇8

  第十二課時 10的加減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的內容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10的組成。

  2.通過精心設計活動,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10的加減法。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使命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圖四式的解題方法。

  2.掌握有關10的加、減的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紅星圖、數字卡片、動物頭飾、小紅花、小紅旗等。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拍手背兒歌:“9和1真淘氣,7、3、8、2也調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紅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2.對數組成10。

  教師扮作小熊貓:“小朋友,我想和你們做10的組成的游戲。我出1……”生:“我出9”(同時出示9的數字卡片);師生:“1和9組成10”……

  二、探究新知

  (圖片導入)

  1.出示圓圈圖:9個藍○,1個紅○。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這個圖的意思嗎?”

  生答:a.有9個藍○,1個紅○,合起來是10個○:9+1=10

  b.有1個紅○,9個藍○,合起來是10個○:1+9=10

  c.有10個○,拿走9個藍○,還剩1個紅○:10-9=1

  d.有10個○,拿走1個紅○,還剩9個藍○:10-1=9

  2.出示小花圖,8朵紅花,2朵綠花。

  師問:小朋友,你們會說這個圖的意思嗎?怎樣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組討論,并請一組將算式寫出來:

  8+2=10 2+8=10 10-2=8 10-8=2

  學生齊讀一次。

  3.師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圖,問:“小朋友,你們能看圖寫出四道算式嗎?試試看!”

  請學生將算式寫在紙上,寫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別人寫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樣,并且說說自己的理由。

  (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先獨立完成,然后下座位與別人進行交流)

  最后,請一位學生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集體訂正:

  7+3=10 3+7=10 10-7=3 10-3=7

  4.出示小旗圖,6面紅旗,4面藍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用幻燈片集體訂正。

  5.想一想:

  出示:5+5=□ 10-5=□

  請全班同學用手指來表示出得數。

  三、演練提高

  1.游戲“找朋友”:用數字卡片組成10。

  如:學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飛呀飛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兩人合:“2和8組成10”……接著,小貓、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2.室外游戲:“站位”。

  教師先講明游戲規則,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拿著數字卡片,卡片上的數字和外圈上的數字組成10。學生看清地上的圖意后,就舉著卡片站到相應的位置上。(如下圖所示)全部找到位置的小組獲得一面小紅旗作為獎勵。

  四、總結拓展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5的加減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加減法運算的樂趣。

  2、學習4的加減法。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我是汽車小司機》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入室。

  2、"瞧瞧,我們來到哪里了?"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農場"。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農場。

  二、學習4的加法。

  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進入馬棚,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1+3=4,教師引導幼兒看算式,交換其中兩個數,得數不會變,還可以怎么列算式?,!來源:屈,老,師教。案網"3+1=4,教師告訴幼兒,交換前面兩個加數的位置,它的得數不變,這種方法叫加法交換律。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繼續往前走,來到奶牛欄,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2+2=4,三、學習4的減法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來到羊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1=。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雞舍,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2=2。

  3、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豬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3=1。

  四、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加減運算。

  1、播放課件,"因為農場里太多動物了,飼養員實在忙不過來,請我們幫他給動物們喂食,你們愿意么?"請幼兒觀察畫面,并說出有哪些動物需要喂食,它們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戲規則: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沒種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可以給所需要的動物喂食了。

  五、送動物們回家,復習4的加減運算。

  播放課件,"天晚了,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幫飼養員把動物們送回家吧。"幼兒觀看圖畫,每個動物的家都有一把鎖,動物身上都有一個密碼,只要把動物身上的密碼解開了,動物們就可以回家了。

  六、結束活動:

  天快黑了,我們也要結束一天的農場生活了,開著我們的小汽車回家吧!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文。章出自教。案網)幼兒的興趣被引發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熱鬧”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培養幼兒能自編應用題的能力和分析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團結合作的精神。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學會自編4的加減法口頭應用題。

  活動準備

  籃球4個、籃球筐一個、釣魚竿、卡片、小筐等,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球(復習4的加減法)

  1.幼兒分成兩組,四個球用兩個筐運,看每個筐裝幾個球,復習4的組成。

  2.師幼齊讀:444

  ^^^

  312213

  二、小小籃球賽

  1.師說話引發幼兒興趣:剛才的運球游戲小朋友們表現的很棒,你們是那么聰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師真高興!現在老師宣布一個讓小朋友們更高興的事,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籃球比賽,希望大家積極參加。

  2.幼兒積極報名,老師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3.老師當裁判,哨聲響起,幼兒進行投籃比賽,臺下的小觀眾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教師相應板書。

  1+3=43+1=42+2=4

  4-1=34-3=14-2=2

  5.給獲勝隊發獎章一枚,大家為他們鼓掌。

  6.齊讀加減法算式。

  三、看動畫編應用題

  教師播放幻燈片,請幼兒看動畫編應用題。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口頭列式解答。

  四、游戲:小貓釣魚

  1.師:貓媽媽領著小貓們來到河邊釣魚,它們釣到了幾條魚呢?

  2.老師和小朋友們戴著頭飾,坐到講臺邊用魚竿釣魚,算出每條魚上的算式題。鞏固4以內加減法。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熱鬧”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講述自己的購物過程,學習用數字和符號記錄。

  2、學習用類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活動準備

  1、超市場景及貼有1—4元價格標簽的商品若干。

  2、幼兒人手一張5元面值的人民幣,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幣若干。

  3、超市貨架圖一張(如圖5-8)。

  活動過程

  1、開展購物活動,學習5以內的加減。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每位小朋友用5元錢買一樣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錢,請在旁邊的簍子里按數目取出零錢,再說說你的`5元錢是怎么用的。“你有幾元錢,用了幾元錢,還剩幾元錢。”并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2)鼓勵幼兒在購物過程中邊購物邊講述。(如:我用5元錢,買了4元錢的牙膏,還剩1元錢。用一道算式記錄。)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3)請個別幼兒根據所列的算式講述自己的購物情況。

  2、帶領幼兒進行購物猜測活動,學習用推類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引導幼兒觀察貨架圖,知道實物圖上數字的含義,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測:

  “我用5元錢,買了貨架圖上的兩樣食品,你們猜猜我買的是哪樣食品?”

  (1)當幼兒說出兩樣食品后,教師可請大家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樣食品,讓幼兒重新猜另一樣食品。(如:幼兒猜出的是4元錢的可樂和1元錢的糖,因為這兩樣食品合起來是5元錢。教師就可以肯定他們猜對的一樣,即:4元錢的可樂猜對了,而1元錢的糖不對,幼兒則需重新猜另一樣,他們就會猜是4元錢的可樂和1元錢的餅干。)

  (2)當幼兒說出兩樣食品后,教師可肯定其中的一樣但不告訴幼兒是哪一樣,讓幼兒通過類推的方法去猜測。如:幼兒猜出的是4元錢的可樂和1元錢的糖,教師可表示有一樣猜對了,一樣猜錯了,請幼兒再猜。幼兒說是4元錢的可樂和1元錢的冰棒,教師表示還不對,幼兒又猜是4元錢的和1元錢的糖,老師表示:這次你猜對了。

  3、老師總結,布置作業。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2

  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10的加減法教案和教學反思

  第十二課時 10的加減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的內容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10的組成。

  2.通過精心設計活動,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10的加減法。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使命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圖四式的解題方法。

  2.掌握有關10的加、減的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紅星圖、數字卡片、動物頭飾、小紅花、小紅旗等。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拍手背兒歌:“9和1真淘氣,7、3、8、2也調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紅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2.對數組成10。

  教師扮作小熊貓:“小朋友,我想和你們做10的組成的游戲。我出1……”生:“我出9”(同時出示9的數字卡片);師生:“1和9組成10”……

  二、探究新知

  (圖片導入)

  1.出示圓圈圖:9個藍○,1個紅○。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這個圖的意思嗎?”

  生答:a.有9個藍○,1個紅○,合起來是10個○:9+1=10

  b.有1個紅○,9個藍○,合起來是10個○:1+9=10

  c.有10個○,拿走9個藍○,還剩1個紅○:10-9=1

  d.有10個○,拿走1個紅○,還剩9個藍○:10-1=9

  2.出示小花圖,8朵紅花,2朵綠花。

  師問:小朋友,你們會說這個圖的意思嗎?怎樣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組討論,并請一組將算式寫出來:

  8+2=10 2+8=10 10-2=8 10-8=2

  學生齊讀一次。

  3.師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圖,問:“小朋友,你們能看圖寫出四道算式嗎?試試看!”

  請學生將算式寫在紙上,寫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別人寫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樣,并且說說自己的理由。

  (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先獨立完成,然后下座位與別人進行交流)

  最后,請一位學生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集體訂正:

  7+3=10 3+7=10 10-7=3 10-3=7

  4.出示小旗圖,6面紅旗,4面藍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用幻燈片集體訂正。

  5.想一想:

  出示:5+5=□ 10-5=□

  請全班同學用手指來表示出得數。

  三、演練提高

  1.游戲“找朋友”:用數字卡片組成10。

  如:學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飛呀飛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兩人合:“2和8組成10”……接著,小貓、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2.室外游戲:“站位”。

  教師先講明游戲規則,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拿著數字卡片,卡片上的數字和外圈上的數字組成10。學生看清地上的圖意后,就舉著卡片站到相應的位置上。(如下圖所示)全部找到位置的小組獲得一面小紅旗作為獎勵。

  四、總結拓展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第十三課時 鞏固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69頁練習九的有關習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10的組成及相應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填寫10的組成及分成,并要求個別學生背誦。

  二.教學新知

  1、教學第1題

  此題讓學生在數軸上填數,這是第一次出現數軸,它比寫在直尺上的數更抽象其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練習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按照從0到10的順序去填數。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理由,如為什么要在8和10之間的方框里填9。

  2、教學第2題

  此題反映的是火箭發射前倒計時數數的情景,本題聯系實際,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倒著數10以內數的數法;另一方面反映了數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數學與現代化建設的聯系,同時還可以起到對學生進行愛科學的教育的作用。

  3、教學第3題

  此題是一組專門鞏固10的組面的填空題,練習時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想的過程,以此為后面的學習填未知加數做準備。

  4、教學第5題

  此題是一道有多種選擇的開放題,練習時讓學生自己作出選擇,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選擇,如果有學生用10和0兩張數字卡片組成一個加法算式,教師應給予肯定。

  6、 教學第8題

  此題是一組比多少的問題,練習時可參照練習八第11題進行。

  7、 教學第9題

  此題是一道填寫“>”、“<”、或“=”的填空題,這是第一次出現算式和數比較大小的練習題,練習時先讓學生口算出左邊算式的得數,再同右邊的數進行大小比較,要讓學生明確這樣比較不是直接用數和數比大小,而用算式的得數和得數比較大小。

  8、 教學第10題

  此題是一道體現統計思想的填空題,練習時一要注意讓學生先準確的數出兩種不顏色三角形的個數,再填數,以此讓學生經歷統計數據的過程;二是注意統計表下面的算式有四種不同的填法,練習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多種填法。

  9、 教學第11題

  此題是一道讓學生對照圖在實際情境中找“7+3=10”的原型的練習題,通過練習可以進一步密切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練習時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發現滿足算式的不同對象。

  三.演練提高

  學生自己完成練習九的其它未講之題。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孩子的興趣。

  ①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3個蘋果)

  ②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3個減去一個,又是多少?

  ③引導幼兒說出加減法的含義以及3以內的加減法算式

  二、復習5的組成

  ①讓幼兒回憶5可以分成幾和幾

  ②幼兒邊說教師邊往黑板上寫

  三、出示直觀教具

  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3個獅子(出示1個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2頭獅子(出示4個獅子圖片)

  問①3頭獅子再添上2頭獅子是幾頭?

  ②為什么3+2=5?寫出算式3+2=5

  ③、可是開舞會的時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還剩幾只?

  為什么5-2=3?寫算式5-2=3?

  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馬表示加減法算式(方法同上)

  四、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減法應用題

  1.教師舉例,講清口述加減法應用題的要求

  2.讓幼兒任意選一道5的加減法進行口述應用題

  3.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對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啟發和幫助

  五、玩“誰最快”游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減法)

  2.教師出示加減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六、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減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

  七、教師進行小結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第一冊課本第66頁和做一做

  ◎教學重難點:掌握10的加減法;一圖四式。

  ◎教學目的:

  ①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10的組成。

  ②通過精心設計活動,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結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10的加減法。

  ③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使命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信心。

  ◎教學用具:相應課件、數字卡片、數張白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拍手背兒歌:(課件播放音樂)“小花貓喵喵叫,9和1真淘氣,7、3、8、2也調皮,吹6,升4來作伴,5、5湊成一雙手。小手小手真伶俐。嘿!”

  2、做游戲:找朋友;

  設計意圖

  活躍學生課堂學習的氣氛,對數游戲,使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復習過程。

  二、新授內容:

  1、激趣導入:

  ①(小朋友,老師看到紅紅的大蘋果,太誘人了,瞧,他們來到了你們面前)

  課件出示左邊9個蘋果和右邊1個蘋果圖:

  師問:你能說說這個圖的意思嗎?請同桌間小聲說一說。

  集體交流。

  課件出示算式: 9+1=10 1+9=10 10-9=1 10-1=9

  (小結:這就是運用1和9組成10來進行計算的。)

  ②(現在,鴨媽媽帶著小鴨子們游呀游,游到了課堂,看!)

  課件出示左邊8個小鴨子和右邊2個鴨子圖:

  師問:你會說這個圖的意思嗎?試試看!請同桌間小聲說一說。

  集體交流。

  課件出示算式: 8+2=10 2+8=10 10-8=2 10-2=8

  學生齊讀算式。

  (小結:這就是運用2和8組成10來進行計算的。)

  ③(看到同學們學習很認真,就把閃閃的五角星獎勵給大家。)

  課件出示左邊7個五角星和右邊3個五角星圖:

  師問:你能找出四個算式嗎?先請四位同學到黑板上進行板演,其他同學同桌間小聲說一說。

  集體訂正交流。

  課件出示算式: 7+3=10 3+7=10 10-7=3 10-3=7

  (小結:這就是運用3和7組成10來進行計算的。)

  ④(瞧,可愛的小精靈們扇動著翅膀也來到我們熱鬧的課堂)

  課件出示左邊6個綠色的小精靈和右邊4個粉色的小精靈圖:

  先出示四個算式: 6+4=10 4+6=10 10-6=4 10-4=6

  師問:你能根據算式說出圖意嗎?

  指名交流。

  (小結:這就是運用4和6組成10來進行計算的。)

  設計意圖

  進行分組活動,培養學生看圖說意的表達能力,學習傾聽別人的意見,從面培養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識。

  2、知識的遷移

  師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答,出示課題:10的加減法。

  (老師把課本第66頁的四幅點子圖請到大屏幕上,<出示點子圖>請大家分組討論找出每幅圖中藏有的四個算式。要求:一大組一幅圖;四人一小組,將你們找出的算式寫在老師發的那張白紙上;時間定為3分鐘。)

  指名展示學生的算式。

  學生評價。

  (小結:這就是學習10的加減法中的一圖四式。)

  3、想一想:(10的加減法中還有一個特例)

  出示算式:5+5=

  10-5=

  請同學們用你們會說話的小手表示出算式的得數。

  問:同學們,前面的一圖四式和這個特例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

  (小結:在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相同;在減法算式中,減數和差是相同的。)

  三、鞏固新知

  1、出示葉配花圖:

  (今天,醫學小博士正在為生病的花朵治病,傷心哭泣地花朵想請大家來為它們治病,你們愿意嗎?仔細觀察查找病因。)

  課件出示圖。

  要求:

  (1)請同學們找出算式;

  (2)治病。

  (小結:同學們,看著笑了的花兒,我們知道花兒也是有生命的,我們要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呵護它們,那么我們的校園會更加漂亮、整潔!)

  設計意圖

  此處設計可以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集中體現。

  2、開火車:

  10+2 5+53+7 10-4 3+5 6+3 10-3

  2+8 9-6 10-84+6 10+-9 10-59+1

  學生心里想一想。

  以各種形式開火車。

  四、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

  教學設計說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一系列的游戲活動;復習中的兒歌、對數,鞏固練習中的找朋友、開火車等等。通過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習氣氛,讓知識的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教學10的加減法時,層次分明,通過學生主動探索,小組學習等形式,去找到10的減法算式。最后,課堂的教學中,力爭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注意尊重學生的思想方法和獨特體驗,注意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

《5的加減法》教案 篇15

  活動設計背景

  5以內的加減法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學生由幼兒園學習的基礎,計算除去個別學生有難度,大多數學生掌握較好,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這個內容上面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孩子的興趣。

  2、復習5的組成

  3、出示直觀教具

  4、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減法應用題

  5、玩“誰最快”游戲

  6、書寫算式

  7、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5的加減法》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去年的樹》教案(精選13篇)

    活動目標:1、感受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2、萌生愛護樹木的愿望。活動準備:大圖書活動過程:1、看圖討論:你看到了什么?小鳥怎么了?小鳥為什么流淚?2、欣賞故事:小鳥和誰是好朋友?小鳥回來時,大樹變成了什么?3、理解故...

  • 《輕一點,再輕一點》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上限目標:學會4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能讀準7個詞語。理解兒歌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能仿照課文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 小學語文《有的人》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基礎訓練一、基礎知識及訓練1.填空:①本課的副標題是________,用副標題的作用是________②本課中最能體現魯迅精神的詩句有________③對比、反復是這首詩突出的寫作特點。...

  • 《出師表》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出師表教學目的一、背誦全文,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二、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和他作為政治家在治國方面的方針以及作為長輩對下一代的期望與教育的拳拳之心。三、學習本文融議論、敘述、抒情于一體的寫作方法。...

  • 《出師表》教案(精選13篇)

    一、主旨概述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后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 《小熊開店》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四單元42頁。教學目標:1.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體會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系。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親密關系。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小熊開店》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性,以及除法與生活的密切關系。2.體會乘法與除法運算意義的區別和聯系,會應用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稱贊》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一、教材分析《稱贊》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台州市| 商都县| 丰城市| 西林县| 都安| 桂林市| 营口市| 公安县| 嘉峪关市| 泉州市| 垫江县| 隆林| 伊宁县| 湖口县| 宜良县| 马公市| 长宁县| 峨山| 玉树县| 循化| 榆林市| 元江| 周至县| 民丰县| 隆安县| 临高县| 达州市| 邵阳县| 松阳县| 怀来县| 清流县| 连云港市| 长沙市| 阿克| 株洲市| 绍兴县| 萨迦县| 托里县| 郸城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