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分數加減法》教案(精選17篇)

《分數加減法》教案

發布時間:2023-10-15

《分數加減法》教案(精選17篇)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頁練習十四第5—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估算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重點: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或自制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回顧再現

  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請學生交流: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練習。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切入主題,直接引起學生對上一節課的回憶。)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練習十四第5題。

  (1)學生先觀察每組的兩個算式,說說自己的想法,可以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和合理猜測。(鼓勵學生進行有根據地猜測和推想)

  (2)學生每人選做兩組題,計算后思考其中隱藏的規律。

  (3)請學生先和同桌進行交流,再請幾位學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如:每組題中的兩個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是1,分子也是1,把這樣的兩個分數相加、減,得數的分母就是原來兩個分母的`乘積,而分子就是原來兩個分母的和或差。(教師及時學生交流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練習,鞏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

  三、自主檢測、完善

  1、出示練習十四第6題。

  (1)理解題目意思后,學生先獨立思考進行解答。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思考的。

  2、出示練習十四第7題。

  (1)先讓學生進行估算,看看哪幾題的結果接近1/2,再計算。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及時。

  3、解決問題。

  (1)出示練習十四第8題。

  學生認真看圖后獨立解答,然后進行交流。

  (2)出示練習十四第9題。

  學生認真看圖,收集從圖中獲取的信息,然后獨立思考并解答三個問題。

  組織學生交流,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解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講評。

  4、補充練習

  1、食堂運來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總數的4/15,第二周吃了總數的7/60。這兩周一共吃了總數的幾分之幾?

  2、張大伯收了1/2噸西瓜,第一天賣出總數的1/5,還剩總數的幾分之幾?

  3、一個最簡分數,分子減去1,約分后是5/6,原分數是多少?

  4、一個分數,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約分后得1/6,原分數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同桌之間可互相解答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數加減法知識的檢驗,找出存在的問題,訂正錯誤,并體驗學習的成功喜悅。)

  四、歸納課外延伸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練習過程中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后反思:

  本節課是練習課,學生能熟練地運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還能運用已學的運算定律、性質等進行簡便計算,效果比較好。但在拓展練習中,很多學生受思維定勢,打不開思路,經提示和部分學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練習過程中,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練習,鞏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通過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數加減法知識的檢驗,找出存在的問題,訂正錯誤,并體驗學習的成功喜悅。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相對于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而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用得更普遍。因此,它是分數加減法單元的學習重點,也是整冊教材的學習重點。本小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通分、分數小數互化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理解了只有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的算理上進行教學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適合學生自主嘗試體驗教學。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數下冊P110~112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培養驗算的習慣;

  2.滲透轉化的思想,培養學生應用舊知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斷、歸納的能力;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受到環保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正確計算和應用。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回憶舊知,做好鋪墊

  師:前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分數,(板書:分數)關于分數,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知識?

  [通過回憶,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做好新課鋪墊。]

  2.設趣導入,提出問題

  ⑴學生自報最簡分數

  師:現在,閉上眼睛,想好一個自己喜歡的最簡分數。好了嗎?誰來說一個?(及時板書)

  [閉上眼睛想一個自己喜歡的最簡分數,新鮮有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⑵學生提出研究問題

  師:如果選擇這兩個分數,(圈出兩個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異分母分數)我們可以研究他們什么?今天,我們就繼續來研究分數加減法。板書:加減法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偉大。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3.組合算式,培養能力

  ⑴組合算式

  師:請看黑板,在這三個分數中,(在前面圈出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基礎上再圈一個可以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任意選兩個組成加法和減法算式,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出算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答案。)

  [從三個分數中任意選擇兩個組成未知算式,富有挑戰性,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組合搭配的能力]

  ⑵匯報算式:

  4.引導比較,揭示課題。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跟前面剛學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異分母

  [引入這個環節,教師創造性的處理了教材,改變了傳統的例題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自主探究,嘗試體驗,得出方法

  (一)質疑問題,滲透方法

  師: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碰到新問題,我們該怎么辦?.....

  [滲透數學轉化的思想,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初次嘗試,體驗方法

  師:那么請大家選擇第一道來做一做。

  1.學生獨立嘗試。

  2.匯報結果.(師:誰來說一下?)

  兩種情況:

  A: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加減。(若沒有過程,教師應提醒學生把過程寫出來)

  研究通分

  師:(指著通分過程問。)這一步我們在干嗎?為什么要通分?(強調:只有計數單位相同才可以相加減。)

  B:化成小數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板書學生回答并提問:他(她)是怎么算的?最后比較:這個小數就是幾分之幾。)

  3.總結多種方法

  師:我們班同學真了不起!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了已經學過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或轉化成了小數加減法。下面,我們就用這兩種方法來算一下第二道題(還是能化成有限小數的)。

  (三)二次嘗試,熟悉方法(計算第二題)

  1、學生獨立嘗試。

  2、匯報結果。

  (四)三次嘗試,優化方法

  1.提出問題。

  師:如果是這兩個分數(連線一下,出現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又該怎么求他們的和呢?

  2.反饋交流。

  師:誰來反饋一下,同時板書。追問:有化成小數計算的嗎?你發現了什么?

  [以上教學環節的探究采用了嘗試教學的方法,完全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首先第一次嘗試,讓學生得出了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第二次嘗試讓學生熟悉并強化方法,第三次嘗試引發認知沖突。引導得出通分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優化了算法。]

  (五)自選計算,鞏固方法。

  師: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任選一題做在自己本子上,注意格式!

  匯報反饋(學生口答形式)

  [在學生優化算法的基礎上,再次練習,起到鞏固的作用,扎實、有效。]

  (六)引導驗算,培養習慣

  師:要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對,可以怎么辦?怎么驗算?(挑最后一道題驗算)學生說,教師板書。

  [驗算教學,讓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習慣。]

  三、回顧課堂,整理知識,增強意識

  師:回憶一下,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怎么算的?為了保證計算正確,你覺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課堂小結的設計有知識的小結,也有學習習慣、技能方面的提醒。顯得科學、合理、全面。能夠增強學生細心計算,重視驗算的意識]

  過渡:看來我們X X班同學真的很會學習!老師真佩服你們!下面,就讓我們一鼓作氣,來看看今天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問題?請看大屏幕。

  四、聯系實際,應用知識,提升能力 (課件出示)

  1.【生活題】:

  根據圖上信息,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并列式計算嗎?

  [習題貼近生活,親切自然。培養了學生發現信息,處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環保教育。]

  2.【對比題】:

  是非審判庭。逐題出示

  2/3-4/9=2/9( ) 7/10-3/5=4/5( )

  3/5+4/7=7/12( )1/2+3/7=13/14( )

  師:對的請你說說怎么算的?錯的說明理由。

  [是非判斷,對比鮮明,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3.【拓展題】:

  比比誰算得快

  發現規律

  ⑴、教師出一題,學生做一題,(題目類型是分子是1,分母是互質的兩個分數相加減如:1/3+1/4 1/5-1/6)

  ⑵、讓學生出題(4題過后)

  師問:你也能像老師那樣來說幾個算式嗎?學生說,其他人解答。

  追問:為什么有些人算得那么快?有什么奧秘嗎?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發現?

  設計思路:

  1.改變例題呈現,激發學生興趣

  例題呈現不是簡單、直接出示,而是設計了:自己想喜歡的最簡分數,報最簡分數,然后,自己提出研究問題研究分數加減法,再從三個分數中任選兩個分數組成加法和減法算式,最后自然地引出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樣幾個環節。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參與演繹了例題的呈現過程,讓學生感到自己是發現者、探究者,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既培養了他們提出問題的能力,又鍛煉了數學綜合素質。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嘗試親身體驗,自主構建知識

  常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方知此事要躬行。可見,親身嘗試和體驗是多么的重要。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發表過關于學生學習需要的理論。事實上,對于學生來說,經過自己嘗試體驗得到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而且他們也掌握得更加輕松和深刻。本設計中,考慮到教材的結構特點和難易程度,在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時,主要采用嘗試體驗的教學方法,在第一次嘗試中,學生根據學習經驗可以輕松得出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即通分)和小數加減法。有些個別的人可能還會提到約分;在肯定他們的同時講解好通分的方法;接著,進行第二次嘗試體驗,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強化前面的方法;此時,學生心里已經認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可以這樣算的。緊接著進行第三次嘗試體驗,從學生報的最簡分數中選出有個別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兩個分數求它們的和,由于題目本身特點: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算,所以學生自然都會采用通分的方法。然后,在這個時候創設問題情境:有化成小數的嗎?你有什么發現?由于有了三次的親身嘗試體驗,學生得出并優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顯得水到渠成。

  3.重視對比轉化,培養數學方法

  對比和轉化是學習數學很重要的兩種方法。學生在對比中更易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轉化中更易實現新知與舊知的接軌,進而輕松得出方法。例如,在本設計中:在揭題環節,當學生全部列出算式,設計了一問:仔細觀察這些算式,和剛學的知識有什么不同?這一問不但能喚起了學生對剛學知識的了解,同時促使學生和現在的新知產生對比。學生很容易得出今天研究的分數特點是異分母分數。緊接著,設計了一個追問: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碰到新問題,我們往往怎么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在教師點撥下,學生通過記憶很快就能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系點。進而得出方法。另外,在學生探究得出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后,設計第三次嘗試體驗,學生在嘗試體驗中,經過對比,自主能得出通分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從而,加深對通分方法的印象。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還擔負著查缺補漏、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為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復習,在組織教學時,應該營造一個輕松、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學設計中,靈活地運用教材,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功能,要創造性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作為復習課,設計要有新意,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適當的處理,這樣更符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需求。

  2.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后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結合教材習題逐一練習。通過練習,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整理成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結合教材習題,復習分數加減法這一單元的內容。想一想,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簡算、分數與小數的互化三部分內容)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互相評價,呈現知識結構圖。

  分數加減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分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復習本節課中的知識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畫出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建立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知識網絡,便于學生整理和記憶相關知識。

  ⊙整理復習

  1.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注意什么?結合具體實例說一說。

  (2)先想一想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 -

  結合上面的算式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①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②分數加減法對計算結果的要求: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完成教材94頁1題前兩個小題的計算。

  + -

  解答: + -

  =+=-

  ==

  =

  2.復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先想一想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 -+

  1-- 1-

  ①復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在計算分數加減混合算式時,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先將所有的分數全部通分,再進行計算;二是先通分需要進行通分的部分,再進行計算。

  ②復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③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計算后交流結果。

  (2)完成教材94頁3題最后一豎排兩個小題。

  +- -

  =+-=-

  =- =-

  == =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2個小題,課件出示學生的不同解法。

  --

  =-- =--

  =- =-

  = =-

  =-

  =

  ②從上面的解法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小結: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減法同樣適用。

  3.復習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先想一想分數、小數是怎樣互化的,再計算下面各題。

  0.75=( ) =( )

  2.12=( ) 4=( )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通分(3種不同類型)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通分時用什么作分母比較簡單呢?讓學生依次說說每道題分母之間的關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6= 4/55= 110=

  回顧: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板書: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二、新授

  ⑴.出示例題:一節數學課1/8的時間復習,1/2的時間新課,3/8的時間練習.

  出示問題(1)復習和練習共占整節課的時間的幾分之幾?

  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讓學生各抒己見)同學們的數學問題很多,老師先選擇其中一道簡單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

  出示問題(2)復習和新課共占整節課的時間的幾分之幾?

  1.學生列式解答(1)復習和練習共占整節課的時間的`幾分之幾?并把計算過程說一說。

  2.再看(2)問讓學生列式,這題和我們剛才計算的題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3.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一起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⑵.探究方法

  1.1/2+1/8怎樣計算呢?你能試著自己解決嗎?出示問題,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減?

  ⑵.不能直接加減怎么辦?你能轉化成學過的知識來計算嗎?

  (3).寫出計算過程后和同座說一說你是這樣計算的?

  師說:還覺得有難度的同學可以自學書110至111頁,書上有解決的方法。

  2.板演,交流,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3.實踐驗證:同學們都是這樣做的,到底結果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要實踐證明真理。大屏幕出示:

  ⑴.動手折一折,折出一張紙的1/2涂上紅色,再折出這張紙的1/8涂上黑色。

  ⑵.將兩部分合起來看占著張紙的幾分之幾?

  (3)寫出算式表示出以上的計算過程。

  4.通過實踐證明結論正確,老師在大屏幕上用不同的方式演示計算過程。

  5.小結:異分母分數的計算由于分數單位不同,要先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再計算。由此可見,轉化的數學思想很重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要經常用到的。

  ⑶.嘗試練習

  為防“流感”,我們學校總務處向老師在六一班消毒用了1/4小時,在六二班消毒用了1/5小時向老師在六一班比六二班多用多少小時?

  1.學生獨立計算

  ①討論:計算1/45時,要先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出:計算結果如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板書約分)

  2.驗算。

  3.討論歸納小結: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后要自覺進行驗算。(板書驗算)

  三、練習鞏固

  1. “數學醫院”把錯誤的題目改正過來

  ① 1/3+1/2=

  ② 8/15—1/3=

  2.計算

  3/5+1/24= 1/3—1/24= 3/8+7/10=

  3.媽媽買回一個蛋糕,爸爸吃了它的4/15,媽媽吃了它的1/5,小明說“我吃了它的2/3。”你認為小明說的對嗎?為什么?

  讓學生讀題并列式計算

  指名說說思考和計算的過程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能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經驗和體會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五、布置課作(分層)

  1.練習十四第2題(前四題)

  2.全對同學接著練習思考題,有錯的同學接著完成“練一練”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5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10頁、111頁例1。

  教學目標

  1、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

  2、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板書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3、為什么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可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因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根據情境提問題并列式。

  向學生介紹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情況。滲透不亂扔垃圾,自覺把垃圾分類處理的環保教育。

  用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類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據情境中的數據,提出問題:(1)廢金屬和紙張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占幾分之幾? (2)危險垃圾多還是食物殘渣多?多多少?

  引導并指名學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書算式)

  2、比較不同,導入新課

  教師:黑板上這兩道題,同學們能直接算出結果嗎?(不能)剛才那些題你們算得特別快,為什么這兩道不行呢?它們有什么區別嗎?(指名回答)

  教師:是的,像黑板上這樣,由不同分母分數組成的加減法,叫異分母加減法。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不同。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 新課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師:我們先看第一道加法題:1/4+3/10 ,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圖加深理解。圖片出示:

  教師:我們再從圖上看一下,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圓表示單位1,根據分數的意義,涂色的部分分別表示1/4和3/10。1/4的分數單位是1/4,用這樣的一個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數單位是1/10,用這樣的一個小扇形表示,它們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個大扇形加上三個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嗎?所以,1/4+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教師:只要解決了什么問題,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用什么方法可以轉化呢?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你們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

  學生分組討論、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教師: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同學愿意到前邊談談你們的想法?

  各小組介紹各自的計算和思考過程,引導學生比較評價,選出最好的方法。

  板書:1/4+3/10=5/20+6/20=11/20

  4、課件演示

  教師: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再從圖上看一看1/4+3/10的過程。課件出示:

  教師:1/4和3/10因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學們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們轉化為分母相同的分數5/20和6/20。這樣分數單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兩個圖形都變成了由許多個大小一樣的小扇形組成的圖形,就可以直接相加減了。

  <二>例1(2) 3/10-3/20

  1、 引導學生用剛才探索出來的方法,計算3/10-3/20。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試算。

  2、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

  <三>總結計算方法

  1、教師:我們已經計算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了,你們考慮過沒有,我們計算這類題的關鍵是什么呢?(通分)結合以上的計算,同學們能試著總結出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嗎?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把這個計算方法寫在黑板上。(板書: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齊讀一遍。

  <四>、閱讀課本

  教師:今天我們所學的是課本110頁和111頁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閱讀一下這兩頁,再回顧反思一下新知識,如果有什么疑問還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鞏固練習

  1、計算1/3+5/6= 5/8-5/10= (黑板)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題,總結出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按照這個計算方法同學們能把這兩道題又對又快的算出來嗎?

  集體訂正。請學生講一講算法。

  提醒注意: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成最簡分數,結果是假分數要化成帶分數。

  2、驗算2/3-4/9=2/9 ( ) 3/5+2/7=5/12 ( )

  教師:小明也運用今天學的新知識計算了兩道題(課件出示),但他沒有檢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計算得正確嗎?同學們能幫他驗算一下嗎?在練習本上寫出驗算過程。

  交流驗算方法和結果。引導學生體會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一定要養成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3、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下面我們用新知識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問題。

  張爺爺家后園有一塊菜地,種豆角用了總面積的3/8,種黃瓜用了總面積的.1/2。根據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能自己解答出來嗎?

  請學生把提出的問題和解答的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集體交流展示。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同學們通過積極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計算的方法,并解決了許多相關的問題,都非常不錯。老師希望同學們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在生活中解決更多的問題。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計算,

  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

  例:(1) 1/4+3/10=5/20+6/20=11/20

  (2) 3/10-3/20=6/20-3/20=3/20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第二課時。是在學習完第一課時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后的教學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兩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緊緊圍繞分數的意義展開教學。下面是我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的重點是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掌握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完成這節課的教學后,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1、在“知識回顧”環節,要讓學生明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上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分數的意義,這是我們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個課時的關鍵與基礎。所以,在“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充分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與計算方法。

  2、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中不要停留在學生學習的自然狀態。

  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應把教學內容提高到更高一層次,讓學生從自然狀態,進入到有序、有規律、有數學思維的狀態。如:在學生討論并研究完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明確每一步與前面知識之間的聯系。

  3、引導學生明確每一步的任務。

  通過觀察與討論是學生明確異分母分數加法在計算中遇到的了問題怎樣解決。

  異分母化成同分母----使得分數單位相同,這是計算的基礎。

  公分母(分母最小公倍數)----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通過這樣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們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與方法,在進行異分母分數減法的教學時就比較自然了。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分數的意義展開全面的教學。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能正確進行計算。

  2、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3、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設計教案前的一些想法: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加減法,三年級已經學過,學生知道怎樣計算,同時經過近五年的學習,學生也能很容易判斷用什么方法計算。因此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以外,能根據法則正確進行計算之外,我還認為要通過構建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域,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總結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并能有條理思考的思考問題。由于這節課知識目標比較簡單,我以為學生能夠體驗到自主學習成功的樂趣。)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1、復習加減法的含義

  出示主題圖:提問:你知道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塊?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還剩多少塊?,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2、復習分數的意義和單位

  師:爸爸、媽媽吃的披薩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為什么?

  (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問題復習加減法的意義,分數的意義,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遷移舊知,探究新知

  1、根據媽媽吃了 個披薩,爸爸吃了個披薩,能提什么數學問題。

  (1)一共吃了多少個?

  (2)爸爸比媽媽多吃幾個?

  (3)還剩多少個?

  2、你能解答這幾個問題嗎?學生獨立解答,抽生口答 ,教師板書。

  3、探究解決方法,滲透學法指導

  師:要判斷是否正確解決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思考?小組交流,匯報:從算式、結果兩方面進行思考

  (通過學生自主提問,整理解題思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問題,)

  4、自主探究分數加減法的含義

  (1) 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說一說分數加法的含義。學生齊讀分數加法意義。

  (2) 第二題與第三題為什么要用減法計算,你知道分數減法的含義嗎?學生齊讀分數減法意義。

  (3) 比較分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有什么發現?

  5、遷移舊知,歸納同分數加減法的法則。

  (1)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強調計算結果要化簡。

  (2) 觀察算式,有什么共同點,揭示課題。

  (3) 思考: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小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課件出示

  (我希望學生能通過前面的復習,再思考為什么用加減法計算,說出分數加減法的意義,進而發現整數加減法和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是相同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回答的結果和我相要的相去甚遠,這是為什么?上完課后我認真地反思這個問題,原因1:可能是因為我可能太希望學生能準確地進行回答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而忽略了現行教材淡化法則意義;原因2:也許是我問題的指向性不太明了,學生不清楚從哪方面回答)

  6、教師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發現通常情況下,解決問題要從列式和計算結果兩方面進行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清楚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題單第一題 。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說明原因嗎?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說一說理由。

  3、比賽。

  4、生活中的應用。(隨機)

  四、課堂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知道了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同時老師還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全面而有條理的思考問題。

  (上完課后的感受:我覺得課堂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也沒有感受到成功的樂趣,至于原因,我尚需在今后的學習實踐中尋找。)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正確解答相應的分數應用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熟練地進行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備 注

  一、基本訓練

  1、師生共同回顧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及計算過程中的一些注意點。

  2、看誰算得既對又快,并說說運算順序。

  4/13+8/13-7/135/19-3/19+10/19

  2又17/20-1又7/20+3/又7/10-9/10+1/10

  1-(1/2+1/3)1/9+(2-2/9)

  2又5/8+(5-4又5/8)3又1/20-(1/4-1/5)

  二、練習鞏固,提高技能

  1、用遞等式計算下列各題。

  4又1/3-5/12+2又5/82又1/2+1又5/8-1又1/8

  3又1/2+(4又1/3-7/12)7又8/15-(6又8/15+3/11)

  (1)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計算過程。

  (2)反饋比較,全班交流計算過程。

  (3)重點討論:為什么第2、4題的算法有不同?

  (4):在計算中能簡便計算的盡量要簡便計算。

  2、先說說下列各題如何計算比較簡便,再計算。

  2又7/16+1又6/7+1又9/168-3又6/11-1又5/11

  5又11/12-2又4/9-2又11/126-(3又3/8+1又5/24)

  (1)學生同桌交流以上各題如何計算比較簡便,說出各自的看法,然后分別計算。

  (2)教師巡視發現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饋比較各種算法,引導學生用比較簡便的算法進行計算。

  3、。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方法,并提出要求:能根據數據特點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

  三、應用練習,鞏固技能

  1、選擇相應答案的序號填入各題后面的括號中。

  教學過程

  備 注

  (1)從6又8/9里減去3又1/4,所得差與2又1/6的和是多少?正確的算式是。

  (2)從6又8/9里減去3又1/4與2又1/6的和,差是多少?正確的算式是。

  (3)從6又8/9里減去3又1/4與2又1/6的差,結果是多少?正確的算式是。

  (4)6又8/9加上3又1/4與2又1/6的差,和是多少?正確的算式是。

  A、6又8/9-(3又1/4+2又1/6);B、6又8/9+(3又1/4-2又1/6);

  C、6又8/9-3又1/4+2又1/6D、6又8/9-(3又1/4-2又1/6)。

  (學生先根據題意選擇正確的算式,再各組計算一題,算出結果)

  2、應用題練習,根據相應問題列出算式。

  農場收割小麥,第一天收了這快地的2/15,第二天收了這快地的3/20,第三天收了前天天的總和。

  (1)收了一天后還剩下這快地的幾分之幾?列式為:

  (2)第三天收了這快地的幾分之幾?列式為:

  (3)三天一共收了這快地的幾分之幾?列式為:

  (4)收了三天后還剩下這快地的幾分之幾?列式為:

  (注意引導學生理解所求問題的含義,弄清數量關系)

  四、課堂(師生談話共同完成)

  1、通過本節課的練習,你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2、在解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應用題中要特別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

  1、列式計算。

  (1)從4又7/9里減去2又3/4,所得的差與3又1/6的和是多少?

  (2)從3又9/10里減去1又1/6與4/5的和,得多少?

  (3)1又5/12加上3又11/18減3又2/9的差,和是多少?

  (4)從8又1/4里減去3又7/8與2又1/2的差,得多少?

  2、應用題。

  一個化肥廠一月份生產化肥45又1/2噸,二月份生產42又1/5噸,三月份比一、二月份生產的總數少39又3/10噸。三月份生產化肥多少噸?

  通過練習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但計算的正確率太低,對學生計算能力要加強培養,同時要教育養成學生認真審題,認真驗算的好習慣。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從1里減去一個或幾個真分數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進一步掌握分數加減的驗算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從1里減去一個或幾個真分數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備 注

  一、基本訓練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1=/5;1=/10;1=12/;1=20/

  1=/8=11/=/100=/

  2、說說下列各題中把什么數量看作單位“1”,并解釋分數的意義:

  (1)一堆貨物,已經運走5/8。

  (2)在一塊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墻用去全部的1/4,修操場用去全部的2/5。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題指名答,第(3)題同桌交流再反饋]

  二、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題為例,請學生補問題,并嘗試列式計算。

  (1)一堆貨物,已經運走5/8。------?

  (2)學生補上問題,嘗試列式計算。

  (3)反饋思考過程。

  (4)教師點撥強調:在1-5/8這個算式的計算過程中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圓形紙片演示算理。

  (5)設問:你有什么辦法檢驗這個結果是否正確?

  (6)學生嘗試驗算,并談談方法。

  (7)專項練習。

  1-2/31-4/71-5/61-7/10

  說說把“1”看作積分知己。

  2、探究連減: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題補上“求剩余”的問題,并列式計算。

  (1)學生常識列式計算。

  (2)反饋方法。

  第二題:1-+7/20-11/20或1-(7/20+11/20)

  第三題:1―1/4―2/5―1/10或1―(1/4+2/5+1/10)

  教學過程

  備 注

  (3)質疑:為什么把第二題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題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

  (4)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專項練習:先說說把“1”看作幾分之幾,再填空并說出結果。

  (1)1―1/8―3/8=/―/―/=

  (2)1―7/12―1/12=/―/―/=

  (3)1―1/4―3/8=/―/―/=

  (4)1―1/8―3/10―1/4=/―/―/―/=

  4、同桌相互出題計算:要求每人出一題,最好是連減。

  從所編習題中讓學生感知:有些算式能減,有些算式不能減,因為所編的習題不管后面連續減去幾個真分數,這些真分數的和必須小于1才能相減。

  三、鞏固練習

  1、選擇正確的答案。

  (1)1―1/8―3/8=。

  A、1又1/9B、8/9C、1/9

  (2)1―1/8―3/10―1/4=。

  A、1/4B、1/3C、1/12

  2、應用訓練。

  (1)一根鋼條長1米,截去2/5米,還剩多少米?

  (2)果園里計劃用一塊地的2/5種桃樹,1/3種梨樹,剩下的種蘋果樹。種的蘋果樹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①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②討論:為什么第一題要寫單位名數,第二題則不寫?

  四、課堂

  師生談話: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2、在解答“1減去真分數”的有關應用題時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

  求未知數X:

  X+4/15=11-X=5/21X-1/6=5/187/15+X=4/5

  計算方法學生較易掌握。難點是部分學生尚不能清楚地明白單位“1”和分數的關系,這是分數應用題不同整數應用題的地方。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帶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進一步掌握分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教材分析:

  本練習共安排了6道習題和1道思考題,分兩課時教學。教學第8~~13題和思考題,主要練習三個分數、四個分數相加減,包括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P145、8

  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P145、9

  1.指名說一說簡便計算的方法有哪幾種?

  2.指名板演

  3.集體講評

  三、應用題P145、10--13,除了常用的做法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做?

  四、思考題

  1.八個數的和是多少?

  2.每組的和又是多少?

  3.把八個數分成兩組,使每組的和相等。

  4.你還能用不同的方法來填嗎?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意義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2、 利用所學的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

  3、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四、教學準備

  課件 方形紙 色筆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什么叫分數,什么叫分數單位?

  2、填空:

  (1)5/8 的分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7/9 里有( )個 1/9 ;( )個1/8 是 7/8 。

  (3)3個 1/4是( ); 6/11 是6個( )。

  (二)、新授問題引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媽媽為他準備了一個大蛋糕。爸爸將這塊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其中4塊,爸爸吃了其中3塊,媽媽吃了其中1塊。

  師:你能 用學過的分數知識說一說嗎?

  生:爸爸將這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1/8,小明吃了這個蛋糕的4/8,爸爸吃了這個蛋糕的3/8,媽媽吃了這塊蛋糕的1/8。

  師:你能根據剛才想到的分數知識,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說說怎么列式解決嗎?

  生 :媽媽和爸爸一共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 1/8+3/8

  生 :爸爸比媽媽多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師:今天就一起來探索這類分數的加減法計算的方法。

  (三)教學探究

  1、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法。

  選擇:1/8+3/8表示什么含義?(媽媽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結果是多少?

  那同學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有辦法驗證嗎?

  學生獨立思考、探究。

  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1)從圖上看結果。

  (2)說理:1/8是1個1/8,3/8是3個1/8,1個1/8加上3個1/8是4個1/8,也就是4/8。

  師:4/8可以寫成多少?(1/2)

  生:回答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

  (3)聯想整數加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加法的含義嗎?(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2、學習同分母分數減法。

  (1)選擇:4/8-1/8表示什么含義?( 爸爸比媽媽多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等于多少呢?

  學生獨立思考后反饋,注意書寫格式的規范。

  (2)聯想整數減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減法的含義嗎?(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的含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3、歸納方法

  師: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板書:同分母)

  觀察這幾道分數加、減法算式與計算的結果,又發現什么?

  板書: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追問: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怎么辦?

  (計算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鞏固應用

  1、填空: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 不變,只把 相加、減。

  2、完成課本第105頁第11題

  3.下面在用今天學會的知識來解決兩道實際問題.

  (1)我有3/4瓶礦泉水,倒出了1/4,還剩多少瓶礦泉水?

  (2)一個水池已經灌了5/8池的水,還要灌多少水才滿?

  4、拓展練習(口答):

  5/( ) + 3/( )=8/( )

  師:做了這道題,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數單位相同),才能將分子直接相加減;分母可以為任何非0自然數。

  (六)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

  (七)作業

  教材第106頁第2題、第108 頁 第4 題

  板書設計: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1/8 + 3/8=4/8=1/2

  4/8 - 1/8=3/8

  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探究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初步學會簡單分數的加、減計算。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在計算分數加、減和解決簡單的分數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能主動地參與探究,對分數與生活的聯系有一定的感受。教學重點、難點:探究并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教學過程:

  一、問題從情境中引入

  課件演示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媽媽為他準備了一個大蛋糕。爸爸將這塊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3塊,妹妹吃了2塊,弟弟吃了1塊。師:你能根據情境用學過的分數知識說一句話嗎?生1:爸爸將這塊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生2:小明吃了這蛋糕的,妹妹吃了這個蛋糕的,弟弟吃了這塊蛋糕的。生3:里面有2個。生4:2個是。生5:里面有3個,3個是。

  〔設計意圖:從身邊的情境引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同時又巧妙地運用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復習舊識,為知識迅速遷移做好準備。〕

  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小明和妹妹一共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

  生2:小明和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

  生3:妹妹和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

  生4:小明比妹妹多吃蛋糕的幾分之幾?

  生5:小明比弟弟多吃蛋糕的幾分之幾?

  生6:妹妹比弟弟多吃蛋糕的幾分之幾?

  生7:他們一共吃了幾分之幾?

  生8:蛋糕還剩幾分之幾?

  師:大家能給這些算式分分類嗎?

  〔設計意圖:問題意識,是互動生成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梳理問題合作解決重點問題帶著問題走出教室是互動生成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本節課讓學生根據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問題,讓學生把算式進行分類,為新課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猜想在探究中驗證

  1、學習簡單的分數加法。選擇:+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然后再想一想為什么?(提示:可以借助手中的長方形紙片,把它的

  涂上紅色,再把它的

  涂上綠色,仔細觀察,兩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學生獨立操作、思考、探究。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⑴從圖上看結果是。

  ⑵是3個,是2個,3個加上2個是5個,也就是。請你來總結:

  你認為簡單的分數加法要注意什么?

  2、學習簡單的分數減法。選擇:

  等于多少呢?說說你的理由。從上面的算式中選擇1、2道,并算出結果。

  三、知識在練習中刷新

  1、口算:

  2、挑卡片組成加法算式。(分組比賽,看哪組挑得多。每組選一名代表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其他學生寫在卡片上

  3、下面的計算對不對?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并改正。

  4、據統計,我班在校民樂隊中演奏各類樂器的人數在民樂隊總人數的情況如圖。你能寫出哪些不同的分數加法或者減法算式,并說出它們表示的意思,并計算出結果。

  5、考考你:下面的題有幾種填法?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在具體情景中對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進行遷移,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1、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2、能熟練掌握并養成最后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出新知:

  1、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剛剛學過有關分數的知識,你能舉了分數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師板書兩個分數:看著這兩個分數,你能想到哪些有關的分數知識?(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復習的很全面,咱們再具體做個練習好嗎?

  幻燈出示復習題。

  【此處使用微視頻,對孩子們鞏固舊知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課講授,總結規律

  1、學習例題1:

  師:剛才的復習告訴我,大家對分數知識掌握的很好。還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對分數的計算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教師板書課題。

  A、創設情境,出示題目:

  B、出示例題1

  師:請說出圖上有什么信息?

  (1)學生分析讀題,列式,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含義

  (2)你能大膽的猜測一下計算結果嗎?學生說出得數。

  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證明得數是正確的。同桌或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方法。

  (3)方法展示:

  圖示法、線段法、數分數單位法。

  (4)小結方法:

  同分母的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5)練習:根據剛剛學過的同分母加法計算法則計算,看誰做得快!

  【此處使用微視頻,學生們可以清晰的理解例題1,引出分數加法的意義,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學習例題2

  師:剛剛學習了同分母的加法,接下來我們繼續研究同分母的減法。

  A、教師板書兩個分數:

  (1)師:你能用這兩個分數編一道減法應用題嗎?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師:老師也用這兩個分數編了一道減法應用題,想看嗎?

  B、出示例題2:為什么用減法呢?小數減法的含義和整數減法的含義。

  (1)請仿照例題1的計算方法計算得數。

  (2)小結:同分母分數的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3)練習。

  【此處使用微視頻,孩子們可以去自主探討同分母分數相減的規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重復播放微視頻。】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的計算法則嗎?

  多找學生回答。

  四、課堂小結

  此處使用微視頻,幫助學生回顧梳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材P104—106。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 通過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讓學生體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 培養學生探究意識,養成規范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學具準備】

  每組學生一張圓形紙,一張長方形紙,直尺,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從“3/8”到“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1. 師:你對3/8有哪些了解?

  學生可能從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真分數、分數與小數的關系等方面來回答。

  【設計意圖】

  (1)復習分數相關知識

  (2)當學生提到分數單位時,讓學生列舉和3/8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進而引入“同分母分數”,重點讓學生回顧同分母分數的分數單位是相同的。

  2. 師:看到這些同分母的分數你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匯報之后引出課題(板書課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提出想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后引入課題,既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也能激起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愿望。】

  二、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的意義、算理、計算方法

  1. 開放問題中感受分數加法的意義

  (1)根據1/8和3/8這兩個分數列加、減法算式

  1/8+3/83/8-1/8

  (2)根據加法算式提出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算式提出數學問題,在開放性的題目中感受分數加法的意義。】

  2. 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在獨立思考1/8+3/8的計算結果和驗證方法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理。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或其他方法來驗證計算結果。在探究中經歷學習數學的過程,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開放性。】

  3. 感知并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讓學生匯報1/8+3/8是怎樣計算的,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規范書寫。

  (2)習題鞏固,進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層次一(計算結果是真分數)2/7+3/7=2/9+4/9=

  層次二(計算結果是假分數)5/12+7/12=3/5+4/5=

  (3)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層次一基礎題的練習,感知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層次二,提出了計算結果是假分數的特殊情況,引起學生的注意。在練習后總結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概括能力。】

  【以上為20分鐘教學內容】

  三、推理遷移——同分母分數減法的意義、計算方法、算理

  1.開放問題中感受分數減法的意義

  根據3/8-1/8提出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算式提出數學問題,在開放性的題目中感受分數減法的意義。】

  2.由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推測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1)由加法直接推測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來推測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2)用推測的方法獨立計算3/8-1/8

  3. 解釋算理

  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分母不變(分數單位相同)

  4. 習題鞏固

  通過7/9-2/9=7/10-1/10=兩道習題鞏固同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回顧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拓展深入——進一步探究“1”減幾分之幾的減法

  1. 提出問題引入“ 1”減幾分之幾的減法

  有一個西瓜,平均分成四份,老師口渴吃了1/4個,還剩多少個?1-1/4

  2. 自主探究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解決特殊情況“1”減幾分之幾的問題,同時讓學生解釋為什么不把1寫成2/2、3/3、5/5……,進一步感知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直接相加減。】

  3. 習題:1-3/7

  五、交流心得,總結收獲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帶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熟練地進行計算,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指名口答)

  1/3+2又2/39-4又4/75/11+21-3/10

  6又2/5-5又3/54+1又11/1215又3/4-103又5/6+2又1/6

  2、師生談話回顧帶分數加減的計算法則,導出練習內容。

  1.揭題:帶分數加減法練習。

  二、組織練習,形成技能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說計算過程及應注意的地方。

  2又3/4+4又5/124又1/15-2/55/8+2又9/203又1/3-2又7/8

  (1)學生獨立計算,同桌校對答案并交流想法。

  (2)全體反饋,談談需注意的地方。

  2、專項練習: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1)1又7/10+2又11/12(2)4又1/6-1又4/9

  =42/60+55/60=4又3/18-1又8/18

  =97/60=3又5/18

  =1又37/60

  (3)3又5/9+1/2(4)5又1/8-2又7/12

  =3又10/18+9/18=5又3/24-2又14/24

  =3又19/18=5又27/24-2又14/24

  =3又1/18=3又13/24

  ①學生判斷。(同桌可交流)

  ②反饋指正,即使改正。

  3、進一步帶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并練習歸納。

  填空,并討論歸納帶分數加減法中對不同情況的處理方法。

  43

  3/81/12

  2又1/8+2又3/4=7又5/12-3又1/4=

  1又3/52又7/9

  (1)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計算。(四人一組,兩人做一題)

  (2)小組討論歸納:帶分數加減法中對不同情況的處理方法。

  (3)全班交流,。

  三、課堂,引入應用性練習

  1、教師性點撥:在帶分數加減的計算中,掌握了計算方法以后,更為主要的是要針對

  所給題目中的數據特征,準確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應用性練習:

  (1)解下列方程:

  11/6+Ⅹ=53/4Ⅹ+14/9=411/12

  Ⅹ-12/3=22/1563/5-Ⅹ=11/2

  1-Ⅹ=3/5+1/104Ⅹ-87/15=38/15

  ①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②反饋解題思路,并強調檢驗。

  (2)應用題。

  ①一塊長方形菜地寬6又1/5米,比長短15又3/4米,這塊菜地的長是多少米?

  ②幸福農場第一天耕地3又7/8公頃,比第二天多耕1又4/5公頃,第二天耕地多少公頃?

  四、趣味練習

  在填上適當的數。

  4又3/-1又4/=2又3/4

  5又/+1/=7又1/2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2)師生共同方法:注意分母的確定。

  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雖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良好的計算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這是這個單元的一個難點。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五年級數學下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觀察、歸納等數學活動,知道異分母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發現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

  2、能夠正確地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提高運算技能。

  3、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觀察、歸納、猜想、驗證等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答結果并說說計算方法:

  2、最后一題你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結果?這節課討論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二、探究新知

  (一)不同的分數單位相加減

  1、出示四色圖

  (1)紅色部份占整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藍色部份呢?

  (2)這兩部份共占整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你能列式嗎?猜一猜:會是幾分之幾?

  (3)你能想方法驗證嗎?自身拿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畫一畫,也可以算一算,驗證一下到底是幾分之幾?

  (4)小組內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結果的?

  他人是怎樣算的?

  (5)全班匯報:

  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畫上紅斜線,再折出1/9,展開在其中一份沒有顏色的地方畫上藍斜線,觀察:兩種顏色一共占了幾分之幾?)

  畫的思路(課件演示)

  計算:

  討論:為什么不直接合并?(分數單位不同,不能合并)怎樣解決?(想方法使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再合并)板書:異(通分)同

  2、討論:紅色部份比藍色部份多幾分之幾?你能列式計算嗎?算一算

  (1)同學計算

  (2)折紙驗證

  3、小結:兩個不同的分數單位相加減,不能直接計算,要先通分,再計算。(板書:通分)

  (二)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

  1、出示綠色部份,是幾分之幾?

  2、你能算出紅色部份和綠色部份共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嗎?先估計一下:是幾分之幾。

  3、獨立計算并與同桌交流方法

  4、匯報:

  (1)是多少?與你的估計一樣嗎?

  (2)怎樣算的?你能驗證嗎?(在同學回答的基礎上課件演示)

  (3)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結論?(異分母分數相加,不能直接計算,要先通分,再計算)

  5、紅色部份和綠色部份哪塊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計算嗎?試一試

  6、你能自身寫異分母分數加法、減法式題嗎?各寫一題

  7、匯報,選擇兩題計算

  8、總結法則:你認為應該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拓展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2、用,,三個分數組成分數加減算式,可以寫幾個?請你寫出來。

  3、計算這些算式的結果:

  +;+;+;-;-;-。

  4、填方框:

  +=兩個異分母分數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疑問或新的見解?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6

  一、教學內容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材第110一112頁的內容及第113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一4題。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點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兩周前,老師布置了一項調查、收集資料的作業:調查自己生活的社區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種垃圾大約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哪些垃圾可以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同學們可以以生活的社區為單位分組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在下表中:

  (二)教學實施

  1.交流調查情況,并提出問題。

  請學生將課前調查的情況進行交流,觸發聯想,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融人環境教育中。然后老師把某個小組調查好的一份統計表用投影儀顯示出來。如下表:

  老師: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

  2 .探討"+"的算法。

  (1)嘗試計算"+"。

  老師巡視,然后將學生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①+=+= =

  ②+=+=

  ③+= = =

  ( 2)集體。

  讓學生分別對上述三種計算方法進行。達成共識:第一種算法正確,但不簡便。將和通分時,沒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數,而是找它們的公倍數,所以計算時數據較大,結果還要約分。第二種算法既正確又簡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數,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種算法不對,算理錯了。兩個分數的單位不同,一個是,一個是,單位不

  同的兩個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師用圖加以說明:

  ( 3)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在集體的基礎上,老師用課件動態顯示+的計算的過程,邊演示邊說明: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數是20,所以把圓平均分成20份,這樣變成,變成,所以+=+。

  老師:通過計算+,誰來說一說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怎樣相加?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老師請學生打開教材第110頁,讓學生將自己表述的語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語言進行對照,學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異分母的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教材第111頁例1的第(2)題。

  ( 1)由驗算引人異分母分數減法。

  請學生完成教材第112頁"做一做"的第2題。先做左邊的兩道小題。

  - = ( ) - = ( )

  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驗算,方法有兩種:一種重算法(將原式再算一遍);一種逆算法,逆算關系有兩種,學生多數會用此法驗算。

  ①利用關系式"減數+差=被減數"。

  因為+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②利用關系式"被減數一差=減數"。

  因為-=-=,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結果為負數),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學生完成后,集體講評。利用實物投影將上述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展示出來,然后請學生表達計算的過程。當學生說到利用關系式"被減數一差=減數"進行驗算時,著重讓他們說一說- (先通分,將化成)。

  在學生說算法的基礎上,老師引導歸納:異分母分數相減,也是先通分再相減。

  ( 2)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再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12頁"做一做"的第2題中右邊兩道小題。

  老師:"你會驗算右邊兩道小題嗎?請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驗算過程。集體反饋時,先請板演的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驗算,然后請用"和一個加數"的方法進行驗算的同學說一說,如何計算是-和- 。引導學生把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減法中去。

  老師:通過計算+ 、 -等算式,你能歸納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嗎?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 3)說明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老師指著學生驗算的4道題目,提問: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嗎?

  4.完成教材第111頁例1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集體訂正書寫過程。

  5.完成教材第112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每道題中兩個分母的特征,是特殊關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數。

  6.完成教材第112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一4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四)思維訓練

  1.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后找出規律。

  ++=+++=++++=

  應用上面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式題的得數。

  ++++++=

  2.想一想,哪兩個異分母分數相加的和是?

  +=

  (五)課堂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一般情況下,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注意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分數加減法》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分數的實際意義;

  2、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機會,鍛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進行簡單的分數相加、相減。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請大家拿出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只幾?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紅色,再想一想:涂紅色的部分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綠色,也請大家想一想:涂綠色的部分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二、學習新知

  1、根據剛才前后兩次所涂的顏色,你能想到怎樣的數學問題?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在班級里組織交流。

  2、學生可能會提到:兩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這個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學生也有可能會提出:紅色部分比綠色部分多的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兩個數學問題。師作巡視。

  4、組織交流:要求兩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可以怎樣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紅色部分比綠色部分多的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又應該怎樣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應板書。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第1次大約喝了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約喝了這杯水的五分之二。兩次大約喝了這杯水的幾分之幾?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的第3題。

  小紅用一張紙的八分之五做紅花,小明用同樣大小的一張紙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兩人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明比小紅少用的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組織全班交流。

  3.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的第4題。

  一塊地的五分之三種西紅柿,五分之一種茄子,根據這兩個條件,請同學提一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西紅柿和茄子一共種了這塊地的幾分之幾?西紅柿比茄子多種了這塊地的幾分之幾?(或茄子比西紅柿少種了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學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問題,再組織交流。

  4.學習思考題。

  先請學生同桌相互說一說,再填一填。然后組織交流。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題。

《分數加減法》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課文是怎樣介紹地球的。...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案(精選14篇)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怎么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里可美了,像個大花園。...

  •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精選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30《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常州市新北區圩塘中心小學 王麗娟研究目標:【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

  •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第二課時一、提出學習目標。1、精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議論、感受的語句,標上記號。2、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了解記敘為主,夾敘夾議。3、細讀課文中描寫作者感受的語句,理解這是什么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感受?你是怎么理解的?二、展示學...

  • 《百分數的應用》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材分析:儲蓄存款利息的計算與百分數的知識密切相關,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解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之后,學習解答有關利息的計算問題.教材設計了每個學生都熟知的"過年拿壓歲錢一一存銀行一一得利息"的情景,引人新課,使學生感受到利息的計算就...

  • 《螢火蟲》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螢火蟲》。2.能用簡單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3.讓學生能用形體律動表演形式,表現螢火蟲飛翔時可愛的形象,培養孩子們對生活無比熱愛的感情。...

  • 三年級上冊語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香港的。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在語言的品味中感受香港的繁榮與美麗。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訓練重點:了解新聞的特點復習記敘六要素理清文章層次訓練默讀體會準確、簡明的語言課時安排:三課時步驟:一課時1、導入用最近報紙引入(看新聞版)2、簡介“新聞”報紙最常用的文章樣式。...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宾阳县| 汉阴县| 邮箱| 隆子县| 永济市| 双城市| 开平市| 广安市| 玉树县| 客服| 文水县| 双城市| 锡林郭勒盟| 疏附县| 红桥区| 景宁| 平谷区| 淳化县| 若尔盖县| 德钦县| 越西县| 惠东县| 谷城县| 合水县| 夹江县| 蒙山县| 无为县|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永春县| 松阳县| 晋城| 黄陵县| 东台市| 东乌珠穆沁旗| 花莲市| 清远市| 青浦区| 昌江|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