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小學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范文(精選2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3-10-09

小學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范文(精選2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了解水的特點,初步掌握水的分辨方法,了解水的用途。

  教學重點:水的分辨方法。

  教學難點:水的用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秋天的郊野,湖水清澈,空氣新鮮,讓人流連忘返,關于水和空氣,我們知道多少?雨后,草葉上掛滿了水珠,說一說,水有什么特點?

  二、新課教學

  1、認識水的特點:水有固定的形狀嗎?觀察一杯水,說說水是什么樣的。

  2、引導歸納: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

  3、說一說:什么是扇聞法,沒有經過消毒的水不能隨便喝。

  4、引導學生根據水的特征,找出哪杯液體是水。

  三、拓展與應用:引導學生說一說,水有哪些用途:灌溉、飲用、清洗、發電、游泳、滅火、行船、降溫、除塵等

  體驗造紙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很多紙是自然世界的樹木作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2、能說出紙的制作過程

  3、能舉出廢舊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科學探究

  1、能對造紙的過程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2、能對紙的制作過程進行猜想

  3、能針對廢紙變新紙活動制訂簡單的計劃。

  4、能用合適的語言簡單描述紙的制作過程

  5、能和同學合作,分享自己的經驗。

  6、能與同學交流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加以改進。

  科學態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紙的生產和廢紙變新紙的活動產生深厚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2、能如實描述紙張的制作過程。

  3、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樂于表達,講述自己設計的制作方案。

  4、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主動進行合作學習。

  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

  1、了解人類生活和生產需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

  2、培養節約資源的意識,倡導廢舊物品再利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燒杯、紗布、廢舊紙張、玻璃棒、水、塑料盆、造紙的視頻

  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ㄒ唬┣榫撑c問題

  1、同學們看大屏幕,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構成的?你知道紙是怎么制造出來的?

  (二)探究與發現

  活動1:了解造紙的過程

  1、談話:同學們說一說,你了解的有關造紙的過程。

  2、觀看制作過程:“同學們介紹了自己知道的造紙過程,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3、同學們看了一遍,誰能復述一下。除了木屑還有什么物品可以來造紙?

  4、得出結論:木屑到造紙到抄紙,壓光到卷紙到紙張,紙是用自然界中的樹木加工制造的,紙質的物品來源于自然世界。

  活動2:廢紙變新紙。

  1、看視頻了解方法

  2、完成手冊第7頁內容。

  (三)應用與拓展

  1、了解廢舊物再利用的例子。全班交流。

  各種各樣的天氣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并會區分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

  會用語言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2、科學探究目標:

  能根據圖片所表現出的天氣特征正確地判斷天氣。

  能運用恰當詞語描述天氣特征。

  3、科學態度目標:

  能對各種天氣現象產生探究興趣。

  愿意傾聽他人的看法,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樂于同學間的合作學習。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能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

  有保護動植物,熱愛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并會區分陰晴雨雪風等天氣現象。

  教學難點:能結合自身經歷,用自己的話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天氣卡片5套、課件(圖片和視頻)

  學生準備:科學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我們就來開動腦筋猜一猜吧!

  1、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河里看不見。(雨)

  2、一個金球圓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見,除非下雨和刮風,天門天山家家到。(太陽)

  3、像花花園不種它,花兒剛開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長,寒冬臘月開白花。(雪)

  (分別指名猜猜謎底,教師給予引導說明)

  師:同學們,我們有時會看見太陽高高地掛在天空、有時也會看到下雨或下雪的現象,它們都代表不同的天氣情況,那么關于天氣你又了解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各種各樣的天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說說我們知道的天氣

  師:同學們都知道有哪些天氣呢?

  先同學間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2、區分不同的天氣

  師:不同的天氣表現出的現象是不同的,同學們能根據各種現象來判斷不同的天氣嗎?下面我們就來試試吧!(給各組分發天氣卡片)

  A、學生分組活動:根據卡片判斷天氣,并把天氣名稱寫在卡片的反面。

  B、全班交流:分別指名選擇卡片來說說是什么天氣,并說明理由。(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把圖片貼在板書相應位置)

  C、共同交流質疑,補充板書:對于同學們有質疑的圖片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比較,并加以明確和補充天氣名稱。

  D、拓展練習:完成活動手冊第五課“拓展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共同訂正。

  3、天氣對我們的影響

  師:天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也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不同的天氣給我們的生活都帶來了哪些影響。

  A、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說說天氣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B、出示幻燈片(干死的秧苗、拔出地面的樹根、雨中玩耍、太陽能集熱板和風車)

  分別指名說說圖片中表現的是什么事物,是什么原因造成,它們反映出了不同天氣給動植物和我們人類帶來的哪些不利和有利影響?

  C、教師小結:適宜的天氣會有助于動植物的生長和生存,有利于我們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但是,如果某一種天氣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大,就會給動植物和人類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也要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ò鍟禾鞖庥绊憚又参锖腿祟悾

  D、讓學生舉例說說自己是怎樣根據天氣情況來安排學習和生活的。

  三、知識拓展

  師: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極端天氣嗎?它們的產生又會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A、向學生介紹什么是極端天氣。(出示投影:什么是極端天氣和相關天氣圖片)

  極端天氣通俗的說就是指在一定地區,一定時間內出現的很少見的天氣現象,它發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響很大。比如:狂風、暴雨、暴雪、龍卷風、臺風、冰雹、強寒潮、高溫、長期干旱等都屬于極端天氣。

  B、說說你知道的極端天氣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

  C、讓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極端天氣帶來的嚴重后果。(播放視頻)

  D、小結:極端天氣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

  四、梳理總結

  學生暢談收獲

  五、布置作業

  師:既然極端天氣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所以我們是不是希望這樣的天氣情況出現的越少越好呢?課下請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以下內容:

  1、極端天氣為什么會出現?

  2、人類的哪些不良行為會影響天氣變化?

  3、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小學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范文 篇2

  動起來與停下來

  教學目標:

  1、知道用力能夠使運動的物體停下來,也能夠使停下來的物體動起來。

  2、探究物體動起來與停下來與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體上,也可以通過其他物質作用在物體上。

  4、關注生活中物體停下來與動起來的用力現象。

  教學重點:怎樣使物體動起來與停下來,探究物體動起來與停下來和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操作,探究物體動起來與停下來和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準備: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車2到3輛、課件。

  預習要求:觀察生活中物體動起來與停下來的現象,初步思考物體動起來與停下來和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視頻播放:一輛公共汽車慢慢的駛向站臺,停下來,乘客上車之后公共汽車,又開始啟動,繼續向前開。

  2、教師講解:這個視頻播放的情景,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公共汽車到了站臺就會停下來,乘客上車之后,又繼續往前開。那么公共汽車停下來與動起來和什么因素有關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3、板書課題:9、動起來與停下來

  4、學生齊讀課題,了解學習內容。

  二、怎樣才能停下來與動起來

  1、教師提問:同學們,如果叫你們讓停止的滑板車動起來,你會怎么做?反過來叫你們讓運動的滑板車停下來,你又會怎么做?

  2、學生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要想讓靜止的滑板車動起來,我們就要用腳使勁往后蹬一下。而想讓運動的滑板車停下來,就要用腳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車停下來。

  3、教師小結:不管是讓靜止的滑板車動起來,還是讓運動的滑板車停下來,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止的滑板車動起來,或者讓運動的滑板車停下來。

  三、探究讓小車動起來停下來與哪些因素有關

  1、出示幾輛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車。同學們,大家看老師手上有幾輛小汽車,這些小汽車型號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老師手中的這些玩具小汽車動起來或者停下來,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2、學生提出自己的假設,教師相機指導。

  形狀改變了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動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

  2、探究生活中有關力的科學現象。

  3、通過橡皮筋的實驗探究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關系。

  4、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對力進行分析,比較傳統和現代用力改變物體形狀的方法,感受科技進步對人類生產生活的積極意義。

  教學重點:

  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

  教學難點:

  通過橡皮筋的實驗探究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玩變臉游戲,激趣導入

  1、(教師玩一個變臉游戲,引導學生看一看。)同學們,大家看一看,老師用手在臉上這樣一捏,老師的臉還跟原來一樣嗎?(不一樣了)大家也像老師一樣做一做變臉游戲,看誰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學生做變臉游戲,教師指5到6名學生上臺表演。(注意不重復)

  3、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我們的臉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呢?是什么讓我們的臉發生了變化?

  4、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小結:是的,我們的臉發生變化是因為力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形狀改變了。

  5、板書課題:8、形狀改變了

  6、學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物體形狀的改變

  1、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帶一些東西到學校來,比如橡皮擦、鐵絲、橡皮筋、海綿、氣球等等。大家帶來了嗎?

  學生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學們帶的東西真多呀!大家看這些東西放在桌子上面是這個形狀,那么大家能不能使這些東西的形狀發生改變呢?下面請大家動手來試一試。

  3、學生自由動手操作,用各種方法使這些東西的形狀發生變化,引導學生盡量使同一種東西的形狀發生不同的變化。

  4、全班交流,指生上講臺演示自己使物體形狀發生變化的操作方法。

  5、教師小結:剛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使物體的形狀都發生了變化,而且有的同學還使同一個物體形狀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大家做的非常好。下面請大家思考一下:這些物體的形狀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呢?

  6、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是的,這些物體形狀發生改變的原因是他們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這些物體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三、探究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大小的關系。

  1、教師引導:力的作用會使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那么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有沒有關系呢?

  2、學生預測結果:有關系,沒有關系

  3、不管有沒有關系,我們用事實來說話。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有關橡皮筋的小實驗,探究一下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有沒有關系。

  4、出示實驗材料:橡皮筋、實驗鉤碼3到5個、掛鉤、一塊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

  5、實驗的方法:出示課本第26頁下面這幅圖,引導學生認真仔細觀察,了解實驗的方法。

  6、教師強調實驗的要領:

  (1)注意黑板上掛鉤的高度要一樣,便于我們記錄。

  (2)橡皮筋要用新的,這樣彈力差不多,便于我們統計實驗的結果,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7、學生分小組實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實驗的情況,并相機指導。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

  8、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實驗記錄,交流實驗結論。

  9、教師表揚學生在實驗中認真嚴謹的態度并小結:正如同學們實驗得出的結論一樣。力會使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用力大,物體的形狀發生的變化大;用力小,物體的形狀發生的變化小。力的大小和物體形狀變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四、比較傳統和現代用力改變物體形狀的方法。

  1、同學們,用力都會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或大或小的改變,但是,用力不同,物體形狀發生的改變也不一樣,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傳統用力和現代用力改變物體的物體形狀的方法產生的結果。

  2、出示課本第27頁的六幅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研究和比較,思考一下,傳統的用力方法和現代用力方法產生的結果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觀察圖片,仔細比較,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過去,由于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影響,人們僅僅依靠自身的力氣,改變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小。現在,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不斷改進技術,利用現代化的生產工具,使物體形狀發生改變變得更容易,更符合人們的要求?梢,科技進步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4、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用力使物體形狀改變的現象?

  5、學生列舉生活中用力來改變物體形狀的現象。

  五、課堂總結

  剛剛大家列舉了生活中許多用力來改變物體形狀的現象,是的,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對物體形狀改變的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用力大,物體形狀變化大;用力小,物體形狀變化就比較小。

  六、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在課后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用力來改變物體形狀的現象?

  推和拉

  教學目標:

  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兩種常見的力,明白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2、觀察生活中有關力的現象,找出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現象,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對力進行分析。

  3、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教學重點: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兩種常見的力,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

  教學難點: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教學準備:課件、生活中有關推力和拉力的圖片。

  預習要求:觀察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現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兒歌:

  小臉蛋,捏一捏,表情豐富有變化。

  小氣球,壓一壓,一不小心會爆炸。小彈簧,拉一拉,長短彎折變魔法。他們變這又變那,你猜都是因為啥?

  2、自由朗讀兒歌,邊讀邊思考這段話最后提出的問題:你猜都是因為啥?

  3、全班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都是因為力的作用。

  4、教師小結:是的,這些東西發生變化,都是因為力的作用。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三單元——用力以后。這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7課——推和拉。

  5、板書課題:7、推和拉

  學生齊讀課題。

  二、認識拉力和推力。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推,什么是拉嗎?誰來做一做動作。學生做一做,推和拉的動作。

  2、教師:當我們做著推和拉的動作,并把它作用在物體上的時候,就產生了推力和拉力。

  3、出示課本第22頁的六幅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這些圖中,誰在推,誰在拉?

  4、學生觀察插圖,思考問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5、全班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

  圖2人和大象推車子,圖3老爺爺在推超市的購物車,圖5推土機在推土,這三幅圖都是推的動作,用的是推力。

  圖1馬拉車,圖4學生拖著箱式書包,圖6拖車拖一輛小轎車,這三幅圖是拉的動作,用的是拉力。

  6、我做你猜,進一步認識推力和拉力。

 。1)剛才大家初步區分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下面請大家來看一看老師做的這個動作是推還是拉?

  動作一:教師在教室門外推門而入。動作二:教師在教室里面拉開門出去。

 。2)學生辨別老師同樣是開門,哪一個用的是推力,哪一個用的是拉力。

 。3)全班交流,教師講解:是的,剛才老師同樣是開門,但是在外面用的是推力,而在門里面用的是拉力。

 。4)教師重復剛才的兩個動作,引導學生確認老師的用力。

  (5)下面請同桌之間合作,一個人做動作,另外一個人來猜一猜,看一看你們猜的準確不準確。

  (6)同桌之間做一做你做我猜的游戲。

 。7)教師巡視,相機了解學生游戲進行情況,并相機加以指導。

  (8)教師根據剛才巡視了解的情況,有選擇的邀請2到3組同學上講臺做一做你做我猜游戲。其他同學評價,進一步區分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9)邀請一個學生做一做拉開抽屜和關上抽屜的動作,全班同學交流討論:這兩個動作用的分別是什么力?

  (10)教師相機指導并小結:關抽屜是推,用的是推力;開抽屜式拉,用的是拉力。推和拉是常見的用力方法。

 。11)板書:推和拉是常見的用力方法。學生讀一讀,明白推和拉是常見的用力方法。

  三、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

 。ㄒ唬├Υ蟊绕1、同學們,拉力有大有小,有的拉力大,有的拉力小。下面我們就來比試一下,看班上誰的拉力大,誰到哪里小。2、(出示拉力器)老師這兒有幾個拉力器?哪些同學愿意來比試一下,看看誰的拉力大,誰的拉力小?

  3、邀請3到5名同學進行拉力大比拼,看看誰的拉力大,誰的拉力小。

  4、比賽開始,其他同學觀看比賽,并且給他們排一排誰的拉力。

  5、教師感謝參加比賽的幾位同學,并表揚拉力的同學。

 。ǘ┩屏Υ蟊绕

  1、不但拉力有大小,推力也有大小。(出示課本第23頁最下面的表格)請同學們認真看一看,比一比,誰的推力,誰的推力比較小,給他們排個序。

  2、交流排序的結果。

  3、教師小結:在長征一號、長征2號f、長征7號這三種運載火箭中,以長征7號的起飛推力,它可以產生約七千二百千牛的推力。

 。ㄈ┨骄苛Φ拇笮『头较驅αΦ慕Y果的影響。

  1、出示課本第24頁最上面的兩幅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哪幅圖表示的推力大?箱子會向哪邊移動?你的依據是什么?

 。1)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思考問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究竟哪幅圖表示的推力大,箱子會向哪邊移動,關鍵是要說清楚自己的依據是什么。

  (2)全班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左邊的箱子產生的推力大,右邊的箱子產生的推力小。因為左邊的箱子是父子兩人同時向同一個方向去推這個箱子,所以產生的推力是爸爸的加上兒子的推力的總和,因此箱子是向左移動。右邊的箱子是爸爸和兒子朝相反的方向推這個箱子,他們有一部分力已經相互抵消掉了,因此產生的推力是爸爸的推力減去兒子的推力的差。箱子是向右移動的。

  2、出示課本第24頁的下面兩幅拔河的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邊觀察邊思考:哪邊的拉力大?你的依據是什么?

 。1)學生仔細觀察兩幅插圖,邊觀察邊思考問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左邊拔河小隊的拉力大,因為因為繩子中間的紅布條是朝左邊移動的,說明左邊這一支拔河隊的拉力比較大,把繩子朝自己這邊方向拉動。

  3、教師小結由這幾幅圖看來,拉力和推力不單有大小,它還有方向,你朝哪個方向用力,物體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所以我們在用力的時候,不但要注意力的大小,還要注意力的方向。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推和拉》,了解了推力和拉力是兩種常見的力,明白了推力和拉力不但有大小,而且還有方向。力的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二、課后作業:觀察一下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現象。

小學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范文(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設計(精選15篇)

    第一節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教師進修學校 鄭建紅 教學目標1.知道地球的形狀和大。涣私獾厍騼x的基本構造。2.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艱難歷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通過學生課堂制作簡易小地球儀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

  • 《地球和地球儀》教案(精選16篇)

    目的:1.使學生學會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示意圖;知道地球的形狀、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2.使學生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緯線和赤道的意義,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緯線、兩極和...

  • 《“從現在開始……”》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材分析】《從現在開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組教材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它做萬獸之王。貓頭鷹、袋鼠都命令動物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弄得動物們苦不堪言,而小猴子卻讓動物們按照各自習...

  •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課文理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等詞語意思。學習寫隨感的方法。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搜集材料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做事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質。...

  • 《“從現在開始……”》教案(精選12篇)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個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童話故事。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它做萬獸之王。貓頭鷹、袋鼠都命令動物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弄得動物苦不堪言,而猴子卻讓動物們按照各自習慣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擁戴。...

  • 《氣球》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會用“可愛的、高興的”說句子。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情誼。3、懂得珍惜友誼,獲得美好的人生體驗,培養愛心。...

  • 《快樂銀行》教案(精選2篇)

    《快樂銀行》教學反思在第 26 課《快樂銀行》的學習中我和孩子們在課堂中都覺得很開心。 我很想向孩子們傳遞這樣的思想: 其實一個人快樂與否全在于自己的想法。 而課文似乎 也正有這個意思。...

  • 《氣球》教案(精選17篇)

    學習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病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通課文,了解內容。3、通過朗讀、討論的形式,體會科利亞的孤單、寂寞心情,感受同學之間真摯的友情。教學過程:一、導入:1、出示課題。...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宜章县| 阿城市| 犍为县| 高平市| 平舆县| 长春市| 新蔡县| 瑞昌市| 山西省| 贡嘎县| 探索| 长顺县| 扶风县| 洪湖市| 秀山| 泗洪县| 湖口县| 镇原县| 台州市| 福泉市| 安徽省| 称多县| 涟源市| 信宜市| 衡水市| 清远市| 湖南省| 福鼎市| 嘉定区| 五寨县| 搜索| 镇安县| 宣化县| 磐安县| 五寨县| 罗平县| 大冶市| 三江| 定边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