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恐龍》教案(通用10篇)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恐龍為什么不見了》
年齡段、學科:
大班科學
活動目標:
1、認識霸王龍、梁龍等幾種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能夠根據恐龍的外形特征判斷恐龍的生活習性,進行分類。
3、理解動物與自然的依存關系,激發幼兒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情感。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霸王龍、梁龍等幾種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能夠根據恐龍的外形特征判斷恐龍的生活習性,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大型拼圖4個;視頻2份;恐龍模型若干:操作紙4份。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恐龍拼圖,了解恐龍的外形特征。
1、幼兒操作恐龍拼圖。
提問:到幼兒園做客的是誰?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你負責拼了恐龍身體的哪個部分?
小結:恐龍的身體是由頭、頸、軀干、四肢、尾巴五部分組成。
二、引導幼兒對比觀察霸王龍及梁龍的外形特征,了解恐龍的食性與外形特征的關系。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發現霸王龍和梁龍外形的不同。
提問:霸王龍、梁龍他們有什么不同?
小結:霸王龍頭和嘴比較大,有大而彎曲的利牙,頸粗短有力,前肢短小、指端具有銳利的爪子,后腿粗壯有力,善于奔跑。梁龍頭小,牙齒平整,脖子很長,四肢一樣,身體龐大。
2、播放視頻,了解恐龍的食性。
提問:霸王龍的牙齒又大又鋒利有什么作用?梁龍牙齒平整是用來吃什么的?從吃的食物上來分可以把恐龍分為哪兩種?食肉恐龍除了牙齒鋒利之外,還有什么特點?它們的性格是怎樣的?食草恐龍的外形是什么樣的?它的性格是怎樣的?
小結:恐龍按照吃的食物可以分為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食肉恐龍吃肉、因為需要捕殺獵物,所以它們奔跑速度快,牙齒又尖又鋒利,很兇猛。食草恐龍吃樹葉,體型龐大、行動慢,性格比較溫和。
3、幼兒自由探索恐龍模型,進一步了解恐龍的外形特征并分辨食性。
提問:你覺得你的恐龍是哪類恐龍?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知識。
1、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恐龍?是什么類恐龍?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秘密?
2、觀看恐龍百科視頻。
提問:恐龍生活在什么時候?那個時候地球是什么樣子的?恐龍繁殖方式是什么?恐龍蛋有多大?
3、小組操作,進一步鞏固對恐龍的認識。
(1)提供操作紙,幼兒用表征等形式表達對恐龍的認知。
四、了解恐龍滅亡的原因,激發幼兒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情感。
1、觀看恐龍滅絕視頻。
提問:這么龐大、兇猛的恐龍為什么會滅亡呢?
小結: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因為生活環境變化,環境變得不適合恐龍生活,他們就全部滅絕了。
2、出示已經滅絕動物圖片。
提問:為什么這些動物也瀕臨滅絕了呢?
小結:小動物瀕臨滅絕的原因不僅有環境污染,還有人類的捕殺,如果我們不愛護他們。它們也會像恐龍一樣,消失在我們的世界里。
活動反思:
在組織本次活動時,我一改過去教師單方面收集、策劃,讓幼兒“請進”的做法,而是讓幼兒共同參與,極大地引起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幼兒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參與到活動中,各抒己見,興趣高漲,通過活動幼兒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描寫5個生字。
2、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劃出關于恐龍消失原因的句子。
3、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恐龍圖片,問:看,一起告訴我圖上畫的是?(生:恐龍)
2、出示課文第一節,師:老師這兒有一段關于恐龍的資料,請你們自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請你根據自己的記憶情況給自己作一個評價。
3、生交流,師:在這段文字里共有四個生字,你能根據這四個自學要求學好這四個生字嗎?(出示生字自學要求)
4、師:你們學得真棒,四個生字寶寶回家了,讓我們一起去讀好這段文字。齊讀第一節。
5、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侏羅紀公園,去了解神秘的恐龍世界,一起完成一份充滿趣味的研究報告,好嗎?
6、出示課題,齊讀。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過渡:恐龍原本是個大家族,有著豐富的種群,看,在侏羅紀公園里生活著生性兇殘的,生――霸王龍;高大的,生――腕龍;喜歡吃草的,生――雷龍;頭上長著兩只尖角的,生――三角龍;喜歡偷吃別人寶寶的,生――偷蛋龍;善于飛行的,生――翼手龍;身體極長的,生――梁龍;背上長著像一把把劍似的,生――劍龍;游泳高手,生――魚龍。
1、師:這么多的恐龍怎么會突然一齊消失不見了呢?科學家們又作出了哪些推測呢?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2、3小節,用橫線劃出恐龍消失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2、集體交流,評價。
3、師:你們都找到了,選擇一句你最有把握讀好的句子,讀一讀。(出示句子)
4、按興趣分讀句子。
5、出示詞語、圖片。可是氣候變化說、行星撞擊地球說、偷蛋說和傳染病說這四種推測,都不足以使人信服,你同意這四種說法的哪一種?如果不同意,說說你的看法?
6、師引讀最后一節。
四、再讀課文,求新求異。
四人小組討論恐龍消失的原因還有哪些?小組長評價,交流。
五、課堂小結,誘發潛能。
以“我知道的恐龍”或“我是恐龍”為題,向在座的各位老師作介紹。老師評價。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2、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恐龍?知道哪些恐龍的知識呢?
二、觀察了解體型高大的恐龍特征,并啟發想象洗澡方法。
1、出示恐龍震龍的課件,觀察提問:
這種恐龍叫什么名字?
它喜歡吃什么?它長得怎么樣?它長得這么高大,如果請你給它洗澡你會用什么方法?
2、經驗拓展提問:
你還知道哪些恐龍?你知道有關它的哪些知識?它長得怎么樣?你會用什么方法給它洗澡?
三、示范點撥,拓展思維。
1、教師畫出一只高大的恐龍啟發思維:你們看,這只恐龍叫霸王龍,你會用什么辦法給霸王龍洗澡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思路畫下來,引導觀察,滲透技能:這張恐龍洗澡的作品有趣嗎?有趣在哪里?
3、教師總結:對了,我們作畫的時候恐龍畫得大一點,然后把自己想到的洗澡方法大膽地畫出來,畫面內容很豐富,又讓人看得很清楚,用上漂亮的顏色或者各種線條,這幅畫就很美。
四、幼兒奇思妙想,深化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1、創想繪畫要求:現在請你們也來給恐龍洗澡,并大膽地把洗澡的方法畫下來,要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洗澡方法,看誰想出來的洗澡方法最獨特。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適時點撥、啟發幼兒思維。
五、分享經驗、深化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1、幼兒展示作品,大膽地、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給恐龍洗澡的方法。
2、教師激勵評價,滲透講衛生習慣教育: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那么多奇妙的洗澡辦法。你們平時愛洗澡嗎?洗澡對我們有什么好處?除了愛洗澡,還要養成哪些講衛生的好習慣呢?
教師總結:對了,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經常洗澡,還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常換衣服,常剪指甲等,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在解決難點構圖的問題上,我在黑板上先畫了一只大恐龍,起到了示范點撥,拓展思維的作用。之后讓幼兒在我的問題啟發下,想出了各種給恐龍洗澡的方法,這樣每個孩子選不同的地方進行表現,就輕松地解決了以恐龍為中心進行多主體構圖的問題。在作畫中教師引導幼兒將畫面要豐富起來,用上漂亮的顏色或各種線條,使幼兒主動創想繪畫,培養了孩子的表現力和想象能力。這一環節引發了課堂的另一個高潮。
在幼兒作畫過程中,由于我們是第一次畫恐龍。雖然他們對恐龍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在恐龍的構圖上,部分幼兒還是不敢下手。可是,后來也在我的引導下畫出來了。可是恐龍的種類并不是很多,這一點讓我深思:上好一節美術課,教師首先對幼兒的作畫水平或基礎要做一定的了解、鋪墊。這樣,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按主題嘗試運用已有的建構經驗構造恐龍。鞏固幼兒粘合、拼接結構的技能。
2、培養幼兒相互幫助,互相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有關“恐龍”課件。
2、積木,膠粒、恐龍、雪花片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提出主題,幼兒構思建構內容。
1、出示恐龍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恐龍身體各部分特征。
2、引導幼兒討論恐龍用什么材料建構。
二、幼兒分組建構,教師觀察指導,啟發幼兒用各種材料及膠粒建構恐龍,建議與同伴合作。
三、幼兒搭建結束,組織幼兒欣賞恐龍,分享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并提出下一次建構的要求。
活動反思:
本月開展的主題是動物我們的朋友,動物是幼兒成長中的親密伙伴,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幾乎總是聽著動物的故事、抱著毛茸茸的動物玩具、看著各種動物卡片和圖書,和動物朋友們一起成長。對于恐龍,孩子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孩子們對恐龍既熟悉又陌生。當我提出游戲主題時,幼兒非常興奮!為了讓幼兒對恐龍的外形特征有較深刻的了解。活動前我收集了各種各樣恐龍的圖片,制作成課件。
活動開始我先通過課件引導孩子觀察恐龍的外形特征,再引導孩子看恐龍的視頻了解恐龍的生活形式,讓孩子了解恐龍的相關信息后,啟發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由結伴建構恐龍。孩子們立刻積極投入到搭建中。他們搭建的恐龍形態各異,大小不一,選用材料也不同。有的幼兒將拼好的恐龍兩兩對峙怒吼,說是準備搏斗。我覺得幼兒第一次搭建,能有這樣的成效已經很棒了!不足之處:適合搭建恐龍的材料還不夠豐富,限制了幼兒創造力的發揮!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5
【說課要點】
1、說教材
《神秘的恐龍》是一篇科學常識類的說明文,敘述了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文中列舉了科學家推測其滅絕的四種可能出現的原因。一是由于地球上突然變得寒冷;二是宇宙行星撞擊了地球,塵埃遮住太陽長達三個月,恐龍因此滅絕了;三是很多動物經常偷吃恐龍蛋,使恐龍絕了后;四是突然出現的傳染病,使恐龍滅絕。動物一向是小學生喜歡的,恐龍又因其龐大《神秘的恐龍》一文是較讓學生感興趣的。和神秘使大多數人都為之好奇,所以,
2、說學情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朗讀基礎,經過一年半的學習,他們認識了較多的字,也閱讀了較多的課文。一部分的學生已經在沒有教師指導下知道如何聲情并茂地讀好課文,另一部分學生雖然不能達到這個要求,但是經過課前預習,也能夠讀通課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但是,大多數學生課前的讀還是僅僅停留在讀通課文上,他們還是需要老師對他們提出讀的要求,并沒有主動去理解課文內容,如邊讀邊劃,邊讀邊想。課堂上,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是應該在有目的的朗讀上,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
3、說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單元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能根據要求圈劃有關詞句,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盡量體現一定層次性,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結合課文內容認識本課的十個生字:秘、恐、龐、億、歷、史、測、亡、存、遮。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書寫:“龐、歷、史、亡、存”。能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然后在閱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找出關于恐龍消失的原因。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在達到這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讓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課外去查找資料。
4、說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而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首先就得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正是學生的老師,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也就能讓學生自愿地去學,才能產生“我要學”的想法。
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課的開頭,我就讓學生就恐龍談談他們的了解,對于能展示自己知識的機會,學生自然比較愿意主動交流。而學生的知識畢竟有限,他們對于神秘莫測的恐龍仍然存在著很多疑問,鼓勵學生真質疑,讓他們暢所欲言自己的真實問題,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又可以激發他們課后繼續探索恐龍奧秘的興趣。只要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生字時,以學生自學為主。
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觀念和方法,他們完全可以在自學、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完成識字這一任務。小組自學生字,能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幫助,彌補不足,有助于合作精神的培養。教師只需選擇一兩個進行重點教學。如:“龐”可以查字典理解意思;“恐”進行擴詞教學等。
在教學課文內容時,我以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讀,讓學生不至于對讀產生厭倦感。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圈劃詞句。其中穿插一定的有關恐龍知識的短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恐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5、說學法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對于課文充滿興趣,對于這一節課充滿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讓學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鼓勵他們不拘課題的質疑,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這種情緒引入課文,使一節課的情緒都較為飽滿。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并沒有太多過細的分析,只是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圈圈劃劃,理解內容。因為這是一篇科學常識課文,恐龍又是擁有太多謎團的動物。所以,課外的補充資料在學習中也占了一定的分量,一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又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量。
6、說實施
(1)揭示課題,進行根據教學設計,本課主要圍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實施的。
(2)整體感知,學習質疑。讓學生們對恐龍進行質疑,激發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生字。針對已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的學生,學習生字以自學為主,因在后面教學中,學生會對課文反復朗讀,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生字會有多次見面的機會,所以,在檢
(3)讀課文,圈劃詞句。由于課文內查自學情況時,教師檢查也以檢查詞語為主。容比較淺顯,對于恐龍滅絕原因的介紹非常清楚,沒有太大的閱讀、理解困難。因此,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自讀自悟,理解課
(4)課外延伸,練習說話。事先文內容,從而能夠按照課文要求來進行圈劃詞句。讓學生收集好一定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合資料的能力,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恐
(5)復習鞏固,指導書寫。書寫指導有一龍,從而激發他們對于探索科學的興趣。定的側重性,把握難點和重點。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以繪畫方式表現自己的所感所想。
2、幼兒能對畫面進行合理布局,大膽表現,提高想象力。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了解有關恐龍的知識、恐龍玩具、水彩筆、蠟筆、恐龍的視頻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
教師:“這是什么?他們生活在哪里?”
“你們知道這些恐龍有些什么特殊的本領?”
2、交流討論
(1)“你喜歡那種恐龍?”
(2)引導幼兒說說各種恐龍不同的特征。
(3)觀看有關恐龍的視頻,引導幼兒更進一步了解恐龍不同的特征。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①引導幼兒根據恐龍的自身特征來作畫。
②啟發幼兒添加與主題有關的背景,豐富畫面的內容。
4、作品評價、展示。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并進行展示。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課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抓住幼兒喜愛恐龍這一特點,引導幼兒塑造不同的恐龍形象,在繪畫、講述的過程中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提高幼兒動手動腦能力。活動開始先引出恐龍玩具來吸引幼兒,讓幼兒能大膽聯想,能夠根據自己了解恐龍的知識,接著采用視頻的形式,讓孩子觀察恐龍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動態,即幫助幼兒發現恐龍的品種多,進一步的幫助幼兒建構了的知識經驗,為幼兒繪畫活動做準備。
因此,活動設計《恐龍》是一個較綜合性的活動,它將美術總體目標中對色彩、線條、裝飾等多個要求較自然的揉進一個內容中,使幼兒通過一個恐龍的內容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然而,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與問題:
1、由于幼兒對美術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觀察并把握恐龍的特征畫出來。
2、由于幼兒對美術表現能力的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較好地運用色彩夸張地表現。比如:線條不夠連貫、流暢,色彩較單一、配色不夠鮮明等。在以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生字,積累7個詞語,正確書寫6個漢字。
2、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3﹑在閱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找出關于恐龍消失的原因的句子。
4、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生字,積累7個詞語,正確書寫6個漢字。
2、在閱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有關恐龍消失的原因的短句或詞語。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各種恐龍的圖片)問,這是什么?
2、學習生字:恐。
給“恐”找朋友(恐龍、恐怕、恐嚇、驚恐、恐懼……)
3、關于恐龍,你了解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4、板書課題:39、神秘的恐龍。
5、區別“密、蜜”;理解“神秘”。
二、初讀課文
(一)整體把握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
2、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3、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評價
(說說自己對恐龍有了哪些了解?)
(二)研讀課文第一節
1、齊讀課文第一節。
思考:為什么說恐龍是神秘的呢?
2、根據交流,出示有關句子。
3、學習生字:約、史、歷;理解“龐然大物”。
(1)給“約”找朋友:約會、相約…
(2)“歷史”:讀準“史”的翹舌音(整體認讀音節),開火車讀“歷史”這個詞語。
(3)“龐”:理解什么叫“龐然大物”?想想還有什么也可以稱為“龐然大物”?
①理解: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陸地上的龐然大物是----(生答:象)海里的龐然大物是----(生答:藍鯨)
師引讀句子:大象是龐然大物,藍鯨是龐然大物,恐龍也是龐然大物。
②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一億七千萬年之久。(理解:一億七千萬年)
媒體出示:1700、17000、170000、1700000、17000000、170000000真的是好長好長呀!
(4)而人類的歷史只有3、400萬年,所以說比我們人類的歷史長多了。
6、齊讀句子: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一億七千萬年之久。比我們人類的歷史長多了。
4、指名讀句子,教師適時正音,并注意停頓。
過渡。師:由于恐龍一齊神秘地消失了,我們只能從有關的資料中,想像恐龍當日的輝煌了,恐龍滅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于是科學家作了種種推測。(初步理解“推測”)
5、朗讀第一節。
三、復習鞏固
1、復習字詞:抽讀詞語。
2、抄寫句子。
復習抄寫句子的四步法。
(1)默讀句子:看清詞句,看清標點。
(2)注意抄寫格式。
(3)認真抄寫句子。
(4)校對,訂正。
3、小結。
當時,恐龍可謂是地球上的霸主。可是,突然有一天這些龐然大物一起消失了,不能不引起大家的猜測。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大膽交流自己在恐龍園看到了什么?玩了什么?分享快樂的感受。
2、有注意傾聽同伴講話的習慣。
3、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有恐龍園游玩的經驗、恐龍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1、 出示恐龍模型,詢問幼兒:“你們喜歡恐龍嗎?為什么?”
2、 交流恐龍園游玩經歷:“你去恐龍園看到了什么?玩了什么?愿意來講給小朋友聽嗎?”
3、 討論:怎樣讓恐龍走進我們活動中?(建議幼兒帶一些恐龍書籍及玩具來園。)
活動談話:我喜歡的恐龍
活動提示: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恐龍知識,看到或聽到的恐龍故事,提出爭議共同討論。
活動恐龍數卡
活動提示:鞏固認識數數1、2、3,將小恐龍與數字對應。
活動恐龍信息平臺
活動提示:介紹展示區收集來的恐龍資料,多媒體展示恐龍信息。
活動恐龍拼圖
活動提示:事先收集恐龍大圖片,塑封,剪成3-4小塊,鼓勵幼兒根據特征拼成完整的恐龍。
活動聽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活動提示:教師講述故事,主要讓幼兒了解恐龍龐大的體型特征。也可以邀請大班孩子來講有關恐龍的故事。
活動反思:
主題的來源是幼兒最近關注的事物,從資料的收集和教師有意識的環境創設中,幼兒增強了對恐龍的興趣和求知欲,在主題活動進行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傳遞著對他們的關注、重視和尊重。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恐龍的經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幼兒會更關心周圍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喜歡刨根問底。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尊重幼兒,相信幼兒,促進了幼兒主動性的發揮,讓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幼兒了解了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這對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9
《神秘的恐龍》一課是一篇帶有科普性的文章,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濃的。本課的開始,我就先讓小朋友們談談他們對于恐龍的了解,再讓他們談談他們對于恐龍的問題,學生的興趣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被提出,有的切實,有的荒誕,但是每一個問題都顯得妙趣橫生。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學會邊讀邊想,所以,當學到今天這篇課文時,就有小朋友主動提出疑問:恐龍得了什么傳染病?為什么恐龍會滅絕?今后還能不能再出現恐龍?學生的求知欲望很強。
本節課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由于平時自己對科普類知識了解甚少,所以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有力不從心之感,這也激勵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去盡力做一位“一桶水”的教師。
《神秘的恐龍》教案 篇10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描寫5個生字。
2.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劃出關于恐龍消失原因的句子。
3.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恐龍圖片,問:看,一起告訴我圖上畫的是?(生:恐龍)
2、出示課文第一節,師:老師這兒有一段關于恐龍的資料,請你們自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請你根據自己的記憶情況給自己作一個評價。
3、生交流,師:在這段文字里共有四個生字,你能根據這四個自學要求學好這四個生字嗎?(出示生字自學要求)
4、師:你們學得真棒,四個生字寶寶回家了,讓我們一起去讀好這段文字。齊讀第一節。
5、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侏羅紀公園,去了解神秘的恐龍世界,一起完成一份充滿趣味的研究報告,好嗎?
6、出示課題,齊讀。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過渡:恐龍原本是個大家族,有著豐富的種群,看,在侏羅紀公園里生活著生性兇殘的,生――霸王龍;高大的,生――腕龍;喜歡吃草的,生――雷龍;頭上長著兩只尖角的,生――三角龍;喜歡偷吃別人寶寶的,生――偷蛋龍;善于飛行的,生――翼手龍;身體極長的,生――梁龍;背上長著像一把把劍似的,生――劍龍;游泳高手,生――魚龍。
1、師:這么多的恐龍怎么會突然一齊消失不見了呢?科學家們又作出了哪些推測呢?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2、3小節,用橫線劃出恐龍消失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2、集體交流,評價。
3、師:你們都找到了,選擇一句你最有把握讀好的句子,讀一讀。(出示句子)
4、按興趣分讀句子。
5、出示詞語、圖片。可是氣候變化說、行星撞擊地球說、偷蛋說和傳染病說這四種推測,都不足以使人信服,你同意這四種說法的哪一種?如果不同意,說說你的看法?
6、師引讀最后一節。
四、再讀課文,求新求異。
四人小組討論恐龍消失的原因還有哪些?小組長評價,交流。
五、課堂小結,誘發潛能。
以“我知道的恐龍”或“我是恐龍”為題,向在座的各位老師作介紹。老師評價。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生字,積累7個詞語,正確書寫6個漢字。
2、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3﹑在閱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找出關于恐龍消失的原因的句子。
4、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生字,積累7個詞語,正確書寫6個漢字。
2、在閱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有關恐龍消失的原因的短句或詞語。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各種恐龍的圖片)問,這是什么?
2、學習生字:恐。
給“恐”找朋友(恐龍、恐怕、恐嚇、驚恐、恐懼……)
3、關于恐龍,你了解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4、板書課題:39、神秘的恐龍。
5、區別“密、蜜”;理解“神秘”。
二、初讀課文
(一)整體把握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
2、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3、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評價
(說說自己對恐龍有了哪些了解?)
(二)研讀課文第一節
1、 齊讀課文第一節。
思考:為什么說恐龍是神秘的呢?
2、根據交流,出示有關句子。
3、學習生字:約、史、歷;理解“龐然大物”。
(1)給“約”找朋友:約會、相約…
(2)“歷史”:讀準“史”的翹舌音(整體認讀音節),開火車讀“歷史”這個詞語。
(3)“龐”:理解什么叫“龐然大物”?想想還有什么也可以稱為“龐然大物”?
①理解: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陸地上的龐然大物是----(生答:象)海里的龐然大物是----(生答:藍鯨)
師引讀句子:大象是龐然大物,藍鯨是龐然大物,恐龍也是龐然大物。
②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一億七千萬年之久。 (理解:一億七千萬年)
媒體出示:1700、17000、170000、1700000、17000000、170000000真的是好長好長呀!
(4)而人類的歷史只有3、400萬年,所以說比我們人類的歷史長多了。
6、齊讀句子: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一億七千萬年之久。比我們人類的歷史長多了。
4、指名讀句子,教師適時正音,并注意停頓。
過渡。師:由于恐龍一齊神秘地消失了,我們只能從有關的資料中,想像恐龍當日的輝煌了,恐龍滅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于是科學家作了種種推測。(初步理解“推測”)
5、朗讀第一節。
三、復習鞏固
1、復習字詞:抽讀詞語。
2、抄寫句子。
復習抄寫句子的四步法。
(1)默讀句子: 看清詞句,看清標點。
(2)注意抄寫格式。
(3)認真抄寫句子。
(4)校對,訂正。
3、小結。
當時,恐龍可謂是地球上的霸主。可是,突然有一天這些龐然大物一起消失了,不能不引起大家的猜測。
【說課要點】
1、說教材
《神秘的恐龍》是一篇科學常識類的說明文,敘述了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文中列舉了科學家推測其滅絕的四種可能出現的原因。一是由于地球上突然變得寒冷;二是宇宙行星撞擊了地球,塵埃遮住太陽長達三個月,恐龍因此滅絕了;三是很多動物經常偷吃恐龍蛋,使恐龍絕了后;四是突然出現的傳染病,使恐龍滅絕。動物一向是小學生喜歡的,恐龍又因其龐大 《神秘的恐龍》一文是較讓學生感興趣的。和神秘使大多數人都為之好奇,所以,
2、說學情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朗讀基礎,經過一年半的學習,他們認識了較多的字,也閱讀了較多的課文。一部分的學生已經在沒有教師指導下知道如何聲情并茂地讀好課文,另一部分學生雖然不能達到這個要求,但是經過課前預習,也能夠讀通課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但是,大多數學生課前的讀還是僅僅停留在讀通課文上, 他們還是需要老師對他們提出讀的要求,并沒有主動去理解課文內容, 如邊讀邊劃,邊讀邊想。課堂上,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是應該在有目的的朗讀上,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
3、說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單元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能根據要求圈劃有關詞句,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盡量體現一定層次性,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結合課文內容認識本課的十個生字:秘、恐、龐、億、歷、史、測、亡、存、遮。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書寫:“龐、歷、史、亡、存”。能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然后在閱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找出關于恐龍消失的原因。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在達到這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讓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課外去查找資料。
4、說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而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首先就得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正是學生的老師,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也就能讓學生自愿地去學,才能產生“我要學”的想法。
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課的開頭,我就讓學生就恐龍談談他們的了解,對于能展示自己知識的機會,學生自然比較愿意主動交流。而學生的知識畢竟有限,他們對于神秘莫測的恐龍仍然存在著很多疑問,鼓勵學生真質疑,讓他們暢所欲言自己的真實問題,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又可以激發他們課后繼續探索恐龍奧秘的興趣。只要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生字時,以學生自學為主。
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觀念和方法,他們完全可以在自學、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完成識字這一任務。小組自學生字,能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幫助,彌補不足,有助于合作精神的培養。教師只需選擇一兩個進行重點教學。如: “龐”可以查字典理解意思;“恐”進行擴詞教學等。
在教學課文內容時,我以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讀,讓學生不至于對讀產生厭倦感。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圈劃詞句。其中穿插一定的有關恐龍知識的短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恐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5、說學法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對于課文充滿興趣,對于這一節課充滿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讓學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鼓勵他們不拘課題的質疑,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這種情緒引入課文,使一節課的情緒都較為飽滿。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并沒有太多過細的分析,只是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圈圈劃劃,理解內容。因為這是一篇科學常識課文,恐龍又是擁有太多謎團的動物。所以,課外的補充資料在學習中也占了一定的分量,一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又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量。
6、說實施
(1)揭示課題,進行 根據教學設計,本課主要圍繞以下五個環節進行實施的。
(2)整體感知,學習質疑。讓學生們對恐龍進行質疑,激發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生字。針對已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的學生,學習生字以自學為主,因在后面教學中,學生會對課文反復朗讀,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生字會有多次見面的機會,所以,在檢
(3)讀課文,圈劃詞句。由于課文內查自學情況時,教師檢查也以檢查詞語為主。容比較淺顯,對于恐龍滅絕原因的介紹非常清楚,沒有太大的閱讀、理解困難。因此,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自讀自悟,理解課
(4)課外延伸,練習說話。事先文內容,從而能夠按照課文要求來進行圈劃詞句。讓學生收集好一定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合資料的能力,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恐
(5)復習鞏固,指導書寫。書寫指導有一龍,從而激發他們對于探索科學的興趣。定的側重性,把握難點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