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天窗》教案(通用13篇)

《天窗》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25

《天窗》教案(通用13篇)

《天窗》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逐段學習,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再讀課文后的收獲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1)課文圍繞"天窗",寫了哪些內容?

  ①天窗的來歷及作用。

  ②雨天,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③晚上,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從天窗得到的認識。

  (2)你標出了文中的帶性的重點句嗎?

  (標出幾處是幾處,不求全找到,鼓勵學生大膽說)

  二、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2.從這一部分中,你讀懂了什么?

  (1)天窗的來歷及作用:透光。

  (2)形狀、材料: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

  (3)天窗在鄉下人的生活中很重要。

  3."屋子里就黑得地洞里似的。"是什么意思?

  4.指名讀。讀出沒天窗時的壓抑和有了天窗后的開朗。

  三、學習第4-5自然段

  1.指名讀。歸納主要內容。

  2.這兩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為什么這樣說?

  3.交流。(這兩個自然段是圍繞"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來寫的。因為透過天窗,此時會"看到…""想象到……""小小的天窗會使你的想象銳利起來!")

  4.引導理解句子: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關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們,只有通過天窗,才能體會、想象雨天帶來的快樂和感受)

  (2)小小的天窗會使你的想象銳利起來!(從"小小的天窗"里看到的景物有限,但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會想到更多。天窗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天窗》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有感情朗讀,句子比較,體會“慰藉”、“掃蕩”、“神奇”等詞的意思。

  2、悟4---9節,體會天窗的神奇以及給孩子帶來的惟一慰藉,領會“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的真諦,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讓學生感受到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學習課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感悟“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喚起學生與課文的共鳴。

  學習難點:理解課文第9節,進而體會“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

  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學習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每棟房子都離不開——窗。可是在許多年前的中國南方農村,窗是怎樣的呢?出示課文1-3節

  2、鄉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開直,光線和空氣都有了。)碰到大風大雨,或者北風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于是(鄉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這樣一扇簡陋的、只能透些許陽光和空氣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寫下這篇文章呢?對活潑好想的孩子們意味著什么呢?學生討論、交流,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遍。

  3、質疑。

  (1)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聽寫練習(聽兩遍)。

  (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當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節,請同學抬頭看屏幕校對。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么問題嗎?

  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天窗”、“有”、“無”、“虛”、“實”、為什么要加引號?

  ②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③為什么說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弄懂了這些問題,也就是真正理解了這篇課文。

  (出示學習目標、齊讀)下面我們就來認真讀課文,請大家自讀課文4--7節。

  指名讀

  二、自讀課文,完成練習1、出示要求:在讀中注意以下問題

  (1)自讀課文4--7節,讀通課文。

  (2)完成填空:

  當(夏天陣雨來臨)時或(夜晚)時,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在地洞似的屋里的(惟一的慰藉)。它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小小一方空白是(神奇的),想到應該(感謝)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

  ①注意讀準多音字:藉(jiè)

  ②理解“惟一”、“慰藉”(“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3、反饋

  指名讀

  三、細讀課文4-7節,在讀、品、議、仿中體會天窗的神奇以及給孩子帶來的惟一慰藉1、質疑。

  (1)師: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聽寫練習(聽兩遍)。

  (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當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節,請同學抬頭看屏幕校對。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么問題嗎?

  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天窗”、“有”、“無”、“虛”、“實”、為什么要加引號?

  ②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③為什么說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弄懂了這些問題,也就是真正理解了這篇課文。

  2、下面我們就來認真讀課文。

  文中兩次提到“天窗是孩子們惟一的慰藉”,請同學們看看畫面,聽聽課文錄音,(怎樣在讀中停????)找到有關的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

  (1)天窗撫慰孩子沮喪和孤寂的心靈。

  (2)指名說,想象一下孩子此時此刻的心情。

  (3)同桌讀

  (4)左邊:讀出活潑好動的孩子被大人叫進屋里,隨著木板窗的關閉,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好似被關進了地洞里的不自由、苦惱與不快(“頂”、“偏就不”、“關”)右邊:想親近大自然的那份渴望之情、“偷偷地”、“仰著”)

  (5)天窗豐富了孩子的想象

  (6)教師啟發提問:“在你無奈的時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讓學生談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擺弄什么小玩具?

  2、讀第五節:

  (1)引讀:“透過天窗孩子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出示這些帶點字,演示雨腳、閃電,想象一下,當時這雨、這風、這雷、這閃電會怎樣猛烈地掃蕩這世界?在表格中寫出孩子們由看到什么而想到什么?

  體會“卜落卜落”(聲音輕巧)閃電“帶子似的、一瞥、掠過”(動作快捷、利落)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想象的豐富,語言的形象、貼切。

  教師:“孩子們的想象要比真實的大十倍百倍,真是無窮無盡啊!”

  (1)自己讀好這句句子。

  (2)女生讀出孩子透過天窗看見光明、看見歌舞般快樂的雨點、閃電時的驚喜。

  (3)請男生讀出孩子借風雨雷電痛快淋漓地表達出自己被迫關在地洞似的屋里時不快。

  教師:在朗讀中,你們已經真切地看到了一個更廣闊、更復雜、更實在的世界。

  (4)師生配合讀作者看到的、想象到的句子(四、五節)

  小結: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了僅有的光明(板書:無、有),透過它,我們和作者一起翱翔在想象地田地里,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貴,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如伙伴般的親密關系。天窗雖小,卻別有洞天啊!(板書:)(雷電的出示????????)

  3、學習第六節:

  師:晚上,透過天窗我們總覺得離夜空好近,美麗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會帶給我們什么呢?請聯系上下文讀懂第七節的意思,選取你們最喜歡的朗讀形式,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1)指名分組讀、師生配合讀:從少看到多,從“虛”看出“實”:從一粒星想到無數星,從一朵云想到奇幻的云彩,從一條黑影想到蝙蝠、夜鶯、貓頭鷹。

  小結: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富有變化的,他們將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縱即逝的黑影組成一體,構成了一個美麗、神奇的夜的世界。

  (2)你們想不想看看月夜的景色?老師也為大家打開一扇天窗,請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l出示動畫:晴朗的夜空里一彎新月高掛,透過天窗,看見眨著眼睛的星星、輕盈飄來的云彩、滑翔而過的流星……你會想到些什么呢?(有這些動畫的資料????????)

  (1)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任選你喜歡的句式說話。

  l看到想像到;看到想到你會從、,想像到、

  (3)師引讀:啊唷唷——

  3、(出示最后一小節:提示注意“了若”)自由讀讀,你也有這種快樂的感受嗎?

  小結:天窗雖小,卻能醒人耳目、開人心竅,也正因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豐富,比實際看到的更多更好,給人別有洞天的感覺,所以說天窗是神奇的。

  4、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指名說

  同桌讀

  分組讀

  分四組,最后齊讀

  聽

  自讀

  男、女生讀

  指名讀

  師生讀

  指名分讀、師生配合讀

  學生動手寫

  指名說

  四、感受“天窗”的神奇力量,布置作業1、“想象的來源,就是觀察。——茅盾”,茅盾先生就為我們打開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2、大家要不要也像文中的孩子那樣展開想象?老師這里也留下一方空白,請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填寫。

  5、你們想不想看看月夜的景色?

  出示動畫:晴朗的夜空里一彎新月高掛,滿天繁星閃爍。

  (1)說說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要求同學看窗外,仔細觀察,用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說一段話。

  (出示圖片:)

《天窗》教案 篇3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逐段學習,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再讀課文后的收獲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1)課文圍繞"天窗",寫了哪些內容?

  ①天窗的來歷及作用。

  ②雨天,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③晚上,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從天窗得到的認識。

  (2)你標出了文中的帶性的重點句嗎?

  (標出幾處是幾處,不求全找到,鼓勵學生大膽說)

  二、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2.從這一部分中,你讀懂了什么?

  (1)天窗的來歷及作用:透光。

  (2)形狀、材料: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

  (3)天窗在鄉下人的生活中很重要。

  3."屋子里就黑得地洞里似的。"是什么意思?

  4.指名讀。讀出沒天窗時的壓抑和有了天窗后的開朗。

  三、學習第4-5自然段

  1.指名讀。歸納主要內容。

  2.這兩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為什么這樣說?

  3.交流。(這兩個自然段是圍繞"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這句話來寫的。因為透過天窗,此時會"看到…想象到……小小的天窗會使你的想象銳利起來!")

  4.引導理解句子:(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關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們,只有通過天窗,才能體會、想象雨天帶來的快樂和感受)(2)小小的天窗會使你的想象銳利起來!(從"小小的天窗"里看到的景物有限,但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會想到更多。天窗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一、學習第6、7自然段

  1.教師:雨天,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2.自由讀第6,7自然段,歸納主要內容。

  3.思考:為什么"在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呢"7

  4.:晚上,透過天窗看到的"一粒星一朵云",能想象到夜的美麗神奇。

  5.邊讀邊想象,感情語言美,意境美。

  二、學習第8自然段出示自制課件

  1.自由讀。

  2.談理解。

  "從‘元’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這句話矛盾嗎?(把看不到的景物,通過豐富的想象,變得鮮活起來,這得感謝那"小小的天窗",是它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寸情發揮)

  3.齊讀這一自然段。

  4.創設情景,加深理解。

  假如星期天里,你被媽媽鎖在有天窗的房間里復習功課,當你看到那塊小玻璃上飄過一片白云時,你會想到什么

  三、

  生活里并不缺少美,往往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只要大家做有心人,才能領悟到:生活處處有美!生活處"有神奇!我們要學會從"元"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的本領!

《天窗》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窗戶”看世界的情趣。

  2. 謄寫佳段佳句。

  教學準備

  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天窗的資料。

  公開課教案參考

  一、引入

  今天我們所學習的這篇課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寫的,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相信大家學習后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二、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

  (2)畫出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字詞和句子,提出自身不明白的問題。

  三、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中心質疑

  1、完成練習,出示填空:

  鄉下人在屋間開了一個小方洞,裝了一塊玻璃,叫做。時,時,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天窗是小朋友唯一的慰藉,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學生討論、推薦,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讀。

  2、 質疑

  (1)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么問題?

  “天窗”、“有”、“無”、“虛”、“實”為什么要加引號?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小朋友們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四、學習重點段,解疑

  1、 看看插圖,結合課文內容,為什么說天窗是小朋友們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天窗是慰藉呢?(讀4~6段)

  3、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烈地掃蕩了這個世界。

  帶子似的閃電一瞥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云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過的一條黑影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歌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

  我們把小朋友所看到的和想到的連起來讀一讀。

  4、 討論問題

  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小朋友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小組討論,推薦。

  五、學習想象的方法

  1、 看文中小朋友是如何想象的。

  課文中怎樣描寫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會寫得那么具體?(仔細觀察)

  還有哪些地方?

  板書:仔細觀察

  2、 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又是怎樣展開想象的?(齊讀)

  從數量上展開想象,從形狀上展開想象。(齊讀)

  男女聲對讀。

  3、 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文章根據看到的事物想到相關的事物,根據看到事物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展開想象,這就告訴我們想象要從各個角度開展,這樣多角度的想象才會豐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 大家來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細觀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說一段話。

  六、總結

  剛才同學們的想象力都很豐富,會想的人一定是有發明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天窗》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慰藉”的含義。

  2、體會天窗的神奇以及給孩子帶來的慰藉,領會“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的真諦,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3、學會課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慰藉”,感悟“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喚起孩子們與課文的共鳴。

  2、理解課文第九段,進而領會“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的真諦,感悟作者寫作上的獨具匠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每棟房子都離不開——窗,可是在許多年前的中國南方農村,窗是怎樣的呢?(出示圖片)鄉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怎樣?(學生齊聲回答:木板窗扇扇打開,光線和空氣就都有了。)碰著大風大雨,或者北風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又會怎樣?(學生齊聲回答: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于是鄉下人在屋頂上面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這樣一扇簡陋的,只能透些陽光和空氣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寫下這篇文章呢?這小小的一方空白又對活潑好想的孩子們意味著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二、初讀感知

  1、通過同學們的自讀,誰來說說你覺得這是一塊怎樣的天窗?你是從那一段看出來的?你能讀一讀這樣的句子嗎?(指名讀,分組讀,齊讀,輕聲讀)

  2、情境描述,感悟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

  ①當夏天陣雨來臨,你被父母勒令不得外出淋雨時,隨著木板窗一塊塊被關起來的時候,眼前一片黑暗,猶如地洞。那小小的天窗是什么?(慰藉) 晚上,當你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你輾轉反側不能入眠。你偷偷地從帳子里伸出頭來,你仰起了臉。那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慰藉) 當你忘不了雨中的嬉戲,草地河灘上玩耍,當你滿肚子委屈,孤枕難眠,無言以對時。那小小的天窗還是什么?(慰藉)

  ②的確,這簡陋的,在黑暗中透出些許陽光和空氣的天窗,是你可以看到外界的窗,它又怎能不是慰藉呢?那么誰給“慰藉”找一個近義詞? (安慰、撫慰、安撫、寬慰)

  ③誰來說說你在什么情形下,最需要慰藉?

  三、精讀體悟

  1、配樂朗讀4-7段。

  這小小的天窗,如此讓人神往,它在你最需要慰藉時,給了你快樂、安慰和無盡的溫暖,伴你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老師禁不住也想讀讀它,想走進它。請同學們邊聽邊閉上眼想象,你從這小小的天窗中看到了什么?

  2、描述情境,充分發揮想象,讓學生看到天窗以外的事物。

  ①補充句子:從那小小的天窗,你會看見 ,你想象到 ,這也許是 ,也許是 ,也許是 。

  (想象雨腳、閃電、樹影、星空,想象狂風暴雨、綿綿細雨、雨過天晴下看到的不同情景;用“也許也許也許”造句。)

  ②我們說這天窗不但給人以慰藉,還是一塊神奇的天窗。那么我們說這一方小小的空白真是值得我們贊頌。請以“天窗啊!天窗,是你”開頭,給天窗寫一段話。

  3、總結:天窗讓我們從“無”中看到了“有”,又從“虛”中看到了“實”,并且比任何時候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這是想象的魅力,也是作者茅盾先生用精煉的筆觸寫作豐富內蘊的獨到之處,讓我們領略到了世間不一樣的神奇。

  四、家庭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完成課后第3題。

《天窗》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4—9段內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4—9段。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地的朗讀感悟文章4—9段的內容。

  (2)通過對文章4—9段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文章4—9段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不一樣的童年有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生活有不一樣的精彩,鄉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變得豐富多彩,今天,讓我們繼續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2.和老師一起齊讀課題兩遍《天窗》。

  3.提出問題: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讀幻燈片

  二、正課

  學習4至7段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的4-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天窗能給鄉下的孩子們帶來什么?

  2、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3、為什么在陣雨來的時候,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陣雨來了時,大人們不許我們在外面玩啊,其實我們反而喜歡怎樣?

  b.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木板窗又了關起來,你的心情會怎樣? c.是啊,我們喜歡在雨里跑跳,但是卻無法盡情享受,于是,在失望與無奈當中,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我們只能(教師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見了……

  e.比較句子有沒什么不同? 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點兒在那里跳。 f.(下雨音樂)聽,雨越下越大了,你還聽見了什么? 這雨這雷讓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這風雨雷電會怎樣猛烈地掃蕩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內容嗎?這扇天窗使你的心情變得怎么樣啊?

  g.師生搭配讀4、5段

  4、當夜幕降臨,孩子們被逼著上床“休息”的時候,為什么,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

  a.從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從中看書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b.交流匯報

  c.學生讀下面一段話,練習說話、寫話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說話,寫話。

  d.朗誦6、7段 (音樂起,文中的“你”換成了“我”)

  學習8、9段

  1、師:若不是有了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這天窗使我們產生了這么美好的想象,我們的心靈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說——(課件“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 為什么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對發明這神奇天窗的大人們說些什么?

  3、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學們,你們看,這里的“天窗”加了引號,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無、虛、有、實”

  c.為什么作者說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

  d.齊讀8、9段

  三、總結拓展

  1、齊讀全文

  2、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了一篇優美的散文,跟隨茅盾一起透過小小的天窗,憑借無窮無盡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謝茅盾先生為我們打開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學習完這篇課文,希望大家能夠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四、作業布置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填寫練習冊。

  3、預習27課。

《天窗》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天窗》是語文s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為“名著之旅”。課文選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寫的是鄉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時,被關在屋里,透過天窗展開想象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奧秘的好奇與向往,表現了其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具備了閱讀感悟的基礎。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悟不深,對于較深層次的內容很難把握。因此,教師著重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在品讀中理解課文、學習閱讀的方法;在品讀中感悟情趣、放飛自己的想象;在品讀中培養語感、欣賞名家的語言;在品讀中積累語言、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教學中要注意通過引導質疑、創設情境等來深化學生的感悟,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要讓學生有充分朗讀、默讀和思考時間,優化、活用教材,加強聽說讀寫的聯系,在愉快的學習旅程中愛上閱讀,并樂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悟。

  【教學目標】

  1蓖ü朗讀、品味、想象,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感悟“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毖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感悟學習方法,積累好詞佳句,完成課后作業。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慰藉”,喚起共鳴,突破難懂語句的難點,體會想象的神奇。

  【教學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預習課文,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新詞,理解不懂的詞語,搜集有關作者茅盾的資料。

  教師教學準備:①制作多媒體課件。②在課前交流中,了解學情,溝通師生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筆ι交流對窗的了解,說說見過什么窗,它們有什么作用?

  2苯檣芴齏暗畝撈匾約八的奧妙與神奇,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師:《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題材撰寫的抒情散文。這里有對天窗的介紹與贊美,有鄉下孩子的生活與快樂,有想象的放飛與神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弊遠量撾摹⒔餼鏨字新詞。

  2狽蠢∽匝Ы峁。

  (1)檢查生字新詞。

  慰藉蝙蝠惡霸宇宙猛厲掃蕩掠過闊達

  (2)理解詞語。

  慰藉、神奇、闊達、宇宙、奇幻、猛厲、掃蕩

  (3)指名讀課文。

  (4)說說課文主要寫什么。

  3幣導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梳理問題。

  4痹俁量撾睦砬邐惱侶雎紜

  第一段:(1—3自然段)天窗的來歷。

  第二段:(4—7自然段)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第三段:(8—9自然段)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

  三、學習第一段

  1蹦讀并說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鼻胩釕蝦鮮實牧看省

  一天窗。

  3斃∽樘致郟“方”與你們填的其他量詞哪個更合適,為什么?

  4卑煙齏壩脛誆煌的特點概括地批注在書上。

  5庇懈星櫚乩識痢

  四、布置作業

  1背寫字詞。

  2崩識量撾模把課文讀流利。

  第二課時

  (現場展示)

  一、復習引入,質疑導學

  1被毓松轄誑窩習內容。

  2被匾瀋轄誑蔚拇嬉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與思考走進閱讀中。

  二、品讀課文,解決問題

  (一)梳理第二部分的層次,揭示品讀的方法。

  1變覽課文4—7自然段,了解本段主要內容。

  2幣導學生關注“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歸納“抓住關鍵語句進行閱讀”的方法。

  3苯淌σ導運用“品讀”的方法,來閱讀內涵豐富、深刻的文章。

  (二)指導學生用品讀的方法學習課文4、5自然段。

  1逼范戀4自然段。

  (1)指導學生品讀本段,將品出的情感進行批注。

  (2)指導朗讀本段,重點指導學生讀出從高興到難過的情感變化。

  (3)通過聯系上下文,讓學生理解“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語言的精準與簡練。

  2逼范戀5自然段。

  (1)默讀本段,了解大意。

  (2)引導繼續品讀。

  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劃出作者看到和想到的景物,并思考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將品讀的結果批注下來。

  (3)匯報交流,相機指導。在朗讀中融入感情,心靈得到陶冶。

  ①理解新詞“卜落卜落”。

  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窗外的雨和作者透過天窗感受到的雨是截然不同的,順勢引導,讀出細小、輕微、歡快的滋味。

  ②有感情地朗讀、指導運用朗讀的技巧,提高表達的能力。

  指導“這雨、這風、這雷、這電……”的朗讀。

  ③師生小結,體會“慰藉”一詞的含義。

  3繃系這兩段的學習,歸納利用過渡句閱讀的方法。討論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

  (三)引導學生運用品讀的方法,自學第6、7自然段。

  1毖生自學6、7自然段,重點品讀:什么情況下得到慰藉?怎樣慰藉?

  2毖生匯報。

  (1)品讀匯報中,重點說說“這時候”指的什么時候。

  (2)通過對讀,體會看到和想到的事物有什么不同。相機解決課初質疑的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究竟是什么意思,從而感受到天窗是神奇的。

  (四)聯系上下文,突破難點,解決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

  1崩斫獾詘恕⒕哦巍

  (1)引導學生把長句子讀成短句子,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把握主要信息的方法。

  (2)通過變換句式的語言訓練,體會雙重否定句式的強調作用,從而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妙。

  2繃系4—7段和第8段的學習,感悟、品味并解決: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

  (五)激活想象,練習表達。

  1斃椿傲廢啊

  我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想象到這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

  從天窗上還能看到什么,會想到什么?

  2被惚ǎ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書上第8、9自然段的句子進行評價。

  3苯岷仙活實際,讀寫結合,借助表達訓練,解決最初質疑的問題。

  三、總結歸納,升華情感

  1彼鄧刀“天窗”的認識,感悟天窗的意義。

  2迸淅擲識煉“天窗”感悟的句子,升華情感。

  3苯淌ψ芙崽富埃勾勒板書。

  四、拓展閱讀、完成筆記

  1笨燉炙鴨閱讀:搜集茅盾及有關“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選讀其中的一部作品。

《天窗》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天窗對孩子來說是神奇的,是唯一的慰藉,并可以此引發無限的遐思。

  2.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3.繼續學習比喻句,體會比喻的好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比喻句,體會比喻句的好處;讓學生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看世界的情趣。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這是茅盾,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他寫了《子夜》,《林家鋪子》等長篇小說。他寫的一篇散文《白楊禮贊》很有名。今天我們要學習他寫的另一篇優美的散文《天窗》。出示課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請同學來讀一下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思考:

  課文圍繞天窗寫了哪些內容?

  2.交流:

  (1)天窗的來歷;(2)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講讀第一段。

  1.自讀課文1--3節,完成填空。

  為了( ),所以人們要裝天窗。天窗就是( )。

  2.交流

  3.齊讀

  過渡:大人們在屋面開了天窗,在木板窗關上時,是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了唯一的一點亮光。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們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書:慰藉)

  四、默讀4----7節。

  1.思考:什么時候,天窗成了孩子們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給孩子們帶來慰藉的呢?(示剛才的兩個問題)

  2.交流:

  什么時候天窗成了孩子們的慰藉?(第四節)

  3.出示比喻句:孩子們跟著木板窗的關閉,也就被關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讀一讀,討論:這句話是怎么寫的?寫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寫出了關閉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嚴嚴實實的情景。)

  5.讀一讀,體會當時的情景。

  小結:屋子四周嚴嚴實實的,只有通過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6.交流:這時,天窗給孩子們帶來了怎樣的慰藉?

  示:透過小小的玻璃閃電一瞥。

  引讀,透過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到( ),你會看見( )。

  討論:你覺得這句話寫得好嗎?為什么?

  再讀,感受當時的情景。

  小結:在作者的眼里雨點是可愛的,會跳躍,閃電像頑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板:雨腳跳雷電閃)

  小小的天窗給作者帶來了豐富的想象,作者想象到什么呢?女生讀。(板:風雨雷電顯威力)

  (錄音:雷雨)這是雷雨時的現場錄音,你聽了想到些什么呢?(學生想像發言)

  7.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極有限,孩子們怎樣從這里得到樂趣呢?(板:想象)

  五、引讀47節。

  1.通過想象,孩子們從無中看到了有,從虛中看到了實。

  2.夜晚,孩子們被逼著睡覺的時候,天窗怎樣給他們帶來情趣的?請四人小組學習第七節。

  學習提示:1.讀一讀第七節,感受文中所描描繪的情景。

  2.想一想,通過天窗,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如果是你,看到這些景物,你會想象到什么呢?

  交流。

  板書:一小片天空 遼闊奇幻的夜空

  3.朗讀第7節。

  小結:

  從天窗中的一顆星,一朵云、一個黑影,小孩子可以想到山、馬、巨人、鳥等等。(板:奇幻遼闊的天空)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空間,會有如此豐富的內容,正如文中的這句話所說。

  讀最后兩節,思考: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天窗》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籍”,喚起學生與課文共鳴。

  教學難點:

  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2、說說你對天窗的了解,你還想了解一些什么?

  過渡:天窗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的哪部分內容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3、指名讀課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鄉下的房子只有一排木板窗,但碰上大風大雨或冬天,木板窗一關,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鄉下人在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引導學生看課文中的插圖,加深對天窗的理解。

  齊讀課文第一到三小節。

  今天我們所學習的課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所寫的。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 自學生字詞。藉、霸、宙。

  2、理解詞語。(說說通過自學,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新的詞語。你還有哪些不懂的詞語,和同學一起交流一下。)

  3、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三、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默讀課文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理清課文層次。)

  第一段:(1—3)鄉下人在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第二段:(4—7)夏天陣雨來了時,晚上,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第三段:(8—9)天窗是神奇的,想象豐富的孩子會因此產生種種聯想。

  四、布置作業:

  1、抄寫字詞。

  2、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第二課時

  一、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茅盾的名篇《天窗》。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哪些內容?

  (學生讀課文后簡單交流自己已經讀懂的內容。)

  二,默讀課文,質疑問難。

  1、默讀課文,提出你不懂的問題。

  2、交流匯報。

  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1)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2)“天窗”、“有”、“無”、“虛”、“實”、為什么要加引號?

  (3)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4)為什么說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5)為什么說“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這些問題中有兩個問題是最關鍵的,弄懂了這兩個問題,其它問題就容易理解了。

  3、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梳理問題。

  (1)為什么說“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三、深入研讀,理解課文。

  1、想一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重點學習課文的哪部分內容?(第二、三部分)

  下面我們就來認真讀課文第二、三部分。

  2、默讀課文二、三部分,思考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四、交流匯報,深入理解。

  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1)請兩個同學分別朗讀第二段中的兩個事例。

  (2)“慰藉”是什么意思?(“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3)比較句子: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是慰藉。

  (讀一讀,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老師引讀第4、6節)

  2、為什么說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呢?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和“~~”在文中找出。

  (1)(交流匯報:明確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

  (2)教師引讀:我們把孩子的所看所想連起來讀一讀,注意老師的引讀。

  3、根據這些內容,我們再來思考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問題:

  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小組討論,交流。

  4、出示: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來宇宙的秘密;它會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情。

  現在這句話理解了嗎?說說自己的理解,齊讀。

  那是不是有了天窗,我們人人都能看到種種事情呢?

  5、有了想象,我們才能看到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的世界。實際上,我們周圍有許多機會,文章最后一節中加引號的天窗就是指一切想象的機會,我們要抓主機會,積極動腦,展開想象。

  五、體會文章中的想象。

  1、怎樣才能想象得好呢?我們來看看文章中的孩子們是如何想象的?

  我們先來看課文是怎樣描寫他看到的事物的?

  “雨腳”是怎樣形容的?(卜落卜落跳)

  “卜落卜落”寫出了什么?(聲音)

  他怎么會寫得那么具體?(觀察仔細)

  還從哪些方可以看出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帶子似的、一瞥、掠過)

  現在我們知道了要想象得好,首先要仔細觀察。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又是怎樣展開想象的呢?

  孩子通過天窗看到了雨腳和閃電,又怎樣會想到雷和風呢?(因為兩者有聯系。)他不僅想到了雷和風,還想到了什么?

  個別讀,齊讀。

  他怎么會從“一顆星”、“一朵云”想到“無數星”、“無數云”?(從數量上展開想象。)

  還有什么?(從“一朵云”想象到千姿百態的云,從形狀上展開想象。)

  齊讀。

  為什么從“掠過的一條黑影”想象到“蝙蝠”,“夜鶯”,“貓頭鷹”?

  (從黑色的顏色、大小、形狀想象,而且這三種動物都是夜晚出來活動的。)

  男女生比賽讀書。.

  3、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文章根據看到的事物想象相關的事物,根據看到事物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展開想象,這就告訴我們想象要從各個角度開展,這樣多角度的想象才會豐富。

  4、大家要不要也像文中的孩子那樣展開想象?老師也為大家打開一扇天窗,讓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5.學生讀下面一段話,練習說話、寫話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說話,寫話。

  六、總結課文。

  剛才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會想的人一定是個有創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夠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拓展閱讀:《童年,再這里留下腳印》、《月光餅》

  八、板書設計。

  來歷

  天窗唯一的慰籍(陣雨來臨、被逼上床)

  神奇

《天窗》教案 篇10

  教學設想:

  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下小朋友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2、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窗戶”看世界的情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每棟房子都離不開——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國南方農村,窗是怎樣的呢?出示課文1—3自然段。

  (1)讀讀這三段話,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天窗?人們在屋頂上開天窗的目的是什么?

  (2)這樣一扇簡陋的,只能透進些許光亮的天窗卻是著名作家茅盾(板書:茅盾)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于是,他寫下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散文——天窗。

  (3)板書課題:天窗

  (4)齊讀課題

  2、簡介茅盾

  3、天窗為何讓茅盾魂牽夢縈?它的魅力在哪里?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文章寫了哪幾個內容?

  2、完成填空:

  《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來或為什么有了天窗),接著寫了當(夏天陣雨來了)時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時,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應該(感謝發明天窗的大人們)。

  3、依據這樣的條理給文章分為三段。

  (四)復習鞏固,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熟讀課文。

  2、摘抄文中描寫屋子、閃電、云彩、星、蝙蝠、夜鶯、貓頭鷹的短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領略了天窗的'神奇。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時代天窗帶給他的快樂和慰藉。

  二、精讀課文,重點感悟。

  1、默讀課文,說說天窗在哪兒,為什么要開天窗?

  預設:鄉下人在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了一塊玻璃,叫作天窗。

  預設:因為鄉下的房子里只有一排木板窗,碰到大風大雨的天氣或者冬天,木板窗一關,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一樣,開天窗,顯得屋里亮堂一些。

  小小的天窗給孩子們帶來了什么?(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撫慰)

  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安慰、慰藉?(當自己失落時,無奈時,需要安慰。)

  2、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的“唯一的慰藉”?找出相關語句體會體會。

  (1)夏天陣雨來了……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是怎么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預設:當小朋友被大人喚回屋里,告別了疾風暴雨中的玩耍,天窗成了唯一的心靈寄托,唯一的自我撫慰。

  指導朗讀:如從“到屋里來呀!”一句中體會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氣勢。從“被關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了。”體會小朋友當時的無奈。

  (2)晚上,當你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這時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又是怎么理解“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預設:晚上,被逼著上床去“休息”,告別了月光下草叢中的嬉戲,天窗成了唯一的心靈寄托,唯一的自我撫慰。

  指導朗讀:讀出“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無奈,讀出對天窗的喜愛。

  3、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____”和“○”在文中畫出看到的、想到的。

  (1)你會看見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你想象到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厲地掃蕩了這世界,你想象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掃蕩”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預設:我感受到風雨雷電的威力很強大,很有威懾力。

  為什么透過天窗看到的風雨雷電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預設:這是“我”的想象,無限地放大風雨雷電的威力,感受到一種快樂,一種在暴風雨中玩耍嬉戲的快樂。

  (2)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的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歌的夜鶯,也許是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這段話中,哪些是看到的?

  預設:一粒星,一朵云;

  預設:掠過的一條黑影。

  從作者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天窗雖小,卻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小朋友們的童年充滿想象。

  (課件展示以上內容)

  我們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連起來讀一讀。

  4、討論問題

  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小組討論,交流。

  ①孩子們雖然不能在雨中、在月光下玩耍,但是透過一扇天窗,產生了無數遐想,從無奈中找回了很多很多快樂。

  ②孩子們從“一粒星,一朵云”看出了“無數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從“掠過的一條黑影”,仿佛看到了“灰色的蝙蝠,會唱歌的夜鶯,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三、學習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課文中怎樣描寫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會寫得那么具體?(仔細觀察)還有哪些地方?

  板書:仔細觀察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又是怎樣展開想象的?(齊讀)

  從數量上展開想象,從形狀上展開想象。(齊讀)

  男女聲對讀。

  3、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文章根據看到的事物想到相關的事物,根據看到事物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展開想象,這就告訴我們想象要從各個角度開展,這樣多角度的想象才會豐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教師啟發提問:“在你無奈的時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讓學生談出自身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玩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身的經歷像作者這樣記錄下來,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一筆美好的回憶。

《天窗》教案 篇11

  (一)、激情導入。

  1、這節課我們學習我國著名作家矛盾寫的一篇散文《天窗》,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2、你知道什么叫天窗?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天窗?

  (設計意圖:針對題目引導學生質疑,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與教材編排意圖產生碰撞,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天窗雖小,卻有許多神奇之處。請同學們一邊看動畫,一邊聽課文朗讀,感受一下天窗的魅力。(出示課件)

  2、看完畫面,你對天窗有什么感受?指名學生說一說。師相機出示重點句子。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為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過度:是啊,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課件出示這兩話。)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中去,進一步去體驗天窗神奇之處。

  (三)、細讀課文47自然段,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默讀47自然段。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在什么時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透過這扇天窗,孩子們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分別用和~~在文中畫出來。

  2、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你對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這句話的理解。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匯報交流。

  師相機出示課件,指導朗讀、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說一句話。

  5、指導朗讀47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理解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感悟、品味,恰到好處的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也訓練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四)、學習8、9自然段。

  是啊,天窗雖小,卻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了無盡的想象。你們認為這個天窗怎么樣?(是神奇的)

  1、出示課件: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學生齊讀)

  2、為什么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8、9自然段,思考問題。

  3、討論交流,師相機出示重點句子,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1)、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聯系到的種種事件!句中的兩個它指什么?句中的兩處否定,誰能改成肯定形式讀一讀。

  (2)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更復雜,更確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抓住文中難以理解的句子,反復朗讀理解感悟,結合生活實際,加深理解。真正體會到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五)、總結拓展。

  1、師總結: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了僅有的光明,孩子們通過天窗看見了雨點、閃電、星星、云彩,使孩子們的童年充滿了無盡的想象。這些都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這個天窗是多么神奇啊!

  2、把自己在生活中透過各種窗口,如自己家的窗戶、乘坐汽車或火車時,從窗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給同學們聽聽。

  (設計意圖:把閱讀和生活結合起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板書設計:

  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是神奇的

  天窗 看見 想象 是放飛心靈的

  雨腳雷電星云無窮無盡 一線天空

《天窗》教案 篇12

  《天窗》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天窗》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寫佳段佳句。

  過程與方法:用問題引讀、多種形式反復朗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窗戶”看世界的情趣。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通過“窗戶”看世界的情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一、引入

  今天我們所學習的這篇課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寫的,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請聽課文朗讀。(課件出示畫面)

  二、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

  2.檢查朗讀,師生正音。

  3.畫出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字詞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三、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中心質疑

  1.完成練習,出示填空:

  鄉下人在屋間開了一個小方洞,裝了一塊玻璃叫做(   ),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   )是孩子唯一的慰藉,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學生討論、交流,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讀。

  2.質疑

  (1)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么問題?

  為什么說活潑的孩子們會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學習重點段,解疑

  1.看看插圖,出示課件結合課文內容,為什么說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天窗是慰藉呢?(讀2~5段)

  3.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烈地掃蕩了這個世界。

  帶子似的閃電一瞥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云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過的一條黑影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歌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

  (課件展示以上內容)

  我們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連起來讀一讀。

  4.討論問題

  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小組討論,交流。

  五、學習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課文中怎樣描寫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會寫得那么具體?(仔細觀察)

  還有哪些地方?

  板書:仔細觀察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又是怎樣展開想象的?(齊讀)

  從數量上展開想象,從形狀上展開想象。(齊讀)

  男女聲對讀。

  3.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文章根據看到的事物想到相關的事物,根據看到事物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展開想象,這就告訴我們想象要從各個角度開展,這樣多角度的想象才會豐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來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細觀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說一段話。

  六、總結

  剛才同學們的想象力都很豐富,會想的人一定是有創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七、作業

  寫自己學了本課后的感受。

  課件的展示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為學課文做好鋪墊。

  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品質。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交流,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平臺,為每一位同學展示自我創造平等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讓他們通過看圖結合課文內容了解詞語意思。

  愛幻想、愛想象是孩子們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動愛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豐富的想象。在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們大膽想象。

  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讀中能更好的感悟,讀中能更好的發展學生的能力,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讀,學生樂讀、愛讀。讀法多樣,讀的興趣就會濃厚,學生就會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

  課內引申到課外,拓寬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天窗》教案 篇13

  學習目標:

  1、通過有感情朗讀,句子比較,體會“慰藉”、“掃蕩”、“神奇”等詞的意思。

  2、悟4---9節,體會天窗的神奇以及給孩子帶來的惟一慰藉,領會“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的真諦,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讓學生感受到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學習課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感悟“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喚起學生與課文的共鳴。

  學習難點:理解課文第9節,進而體會“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

  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學習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每棟房子都離不開——窗。可是在許多年前的中國南方農村,窗是怎樣的呢?出示課文1-3節

  2、鄉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開直,光線和空氣都有了。)碰到大風大雨,或者北風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于是(鄉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這樣一扇簡陋的、只能透些許陽光和空氣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茅盾寫下這篇文章呢?對活潑好想的孩子們意味著什么呢?學生討論、交流,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遍。

  3、質疑。

  (1)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聽寫練習(聽兩遍)。

  (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當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節,請同學抬頭看屏幕校對。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么問題嗎?

  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天窗”、“有”、“無”、“虛”、“實”、為什么要加引號?

  ②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③ 為什么說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弄懂了這些問題,也就是真正理解了這篇課文。

  (出示學習目標、齊讀)下面我們就來認真讀課文,請大家自讀課文4--7節。

  指名讀

  二、自讀課文,完成練習 1、出示要求:在讀中注意以下問題

  (1)自讀課文4--7節,讀通課文。

  (2)完成填空:

  當(夏天陣雨來臨)時或(夜晚)時,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在地洞似的屋里的(惟一的慰藉)。它讓孩子們感受到這小小一方空白是(神奇的),想到應該(感謝)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

  ①注意讀準多音字:藉(jiè)

  ②理解“惟一”、“慰藉”(“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3、反饋

  指名讀

  三、細讀課文4-7節,在讀、品、議、仿中體會天窗的神奇以及給孩子帶來的惟一慰藉 1、質疑。

  (1)師:為什么說天窗是神奇的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聽寫練習(聽兩遍)。

  (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當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出示文章最后一節,請同學抬頭看屏幕校對。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么問題嗎?

  估計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天窗”、“有”、“無”、“虛”、“實”、為什么要加引號?

  ②為什么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③ 為什么說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弄懂了這些問題,也就是真正理解了這篇課文。

  2、下面我們就來認真讀課文。

  文中兩次提到“天窗是孩子們惟一的慰藉”,請同學們看看畫面,聽聽課文錄音, (怎樣在讀中停????)找到有關的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

  (1)天窗撫慰孩子沮喪和孤寂的心靈。

  (2)指名說,想象一下孩子此時此刻的心情。

  (3)同桌讀

  (4)左邊:讀出活潑好動的孩子被大人叫進屋里,隨著木板窗的關閉,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好似被關進了地洞里的不自由、苦惱與不快(“頂”、“偏就不”、“關”)右邊:想親近大自然的那份渴望之情、“偷偷地”、“仰著”)

  (5)天窗豐富了孩子的想象

  (6)教師啟發提問:“在你無奈的時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讓學生談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擺弄什么小玩具?

  2、讀第五節:

  (1)引讀:“透過天窗孩子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出示這些帶點字,演示雨腳、閃電,想象一下,當時這雨、這風、這雷、這閃電會怎樣猛烈地掃蕩這世界?在表格中寫出孩子們由看到什么而想到什么?

  體會“卜落卜落” (聲音輕巧) 閃電“帶子似的、一瞥、掠過”(動作快捷、利落) 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想象的豐富,語言的形象、貼切。

  教師:“孩子們的想象要比真實的大十倍百倍,真是無窮無盡啊!”

  (1)自己讀好這句句子。

  (2)女生讀出孩子透過天窗看見光明、看見歌舞般快樂的雨點、閃電時的驚喜。

  (3)請男生讀出孩子借風雨雷電痛快淋漓地表達出自己被迫關在地洞似的屋里時不快。

  教師:在朗讀中,你們已經真切地看到了一個更廣闊、更復雜、更實在的世界。

  (4)師生配合讀作者看到的、想象到的句子(四、五節)

  小結: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了僅有的光明(板書:無、有),透過它,我們和作者一起翱翔在想象地田地里,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貴,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如伙伴般的親密關系。天窗雖小,卻別有洞天啊!(板書:)(雷電的出示)

  3、學習第六節:

  師:晚上,透過天窗我們總覺得離夜空好近,美麗的神奇的夜的世界又會帶給我們什么呢?請聯系上下文讀懂第七節的意思,選取你們最喜歡的朗讀形式,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1) 指名分組讀、師生配合讀:從少看到多,從“虛”看出“實”: 從一粒星想到無數星,從一朵云想到奇幻的云彩,從一條黑影想到蝙蝠、夜鶯、貓頭鷹。

  小結: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富有變化的,他們將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縱即逝的黑影組成一體,構成了一個美麗、神奇的夜的世界。

  (2)你們想不想看看月夜的景色?老師也為大家打開一扇天窗,請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l 出示動畫:晴朗的夜空里一彎新月高掛,透過天窗,看見眨著眼睛的星星、輕盈飄來的云彩、滑翔而過的流星……你會想到些什么呢?(有這些動畫的資料)

  (1)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任選你喜歡的句式說話。

  l 看到( )想像到( );看到( )想到( ) 你會從( )、( )、( ),想像到( )、( )( )

  (3)師引讀:啊唷唷——

  3、(出示最后一小節:提示注意“了若”)自由讀讀,你也有這種快樂的感受嗎?

  小結:天窗雖小,卻能醒人耳目、開人心竅,也正因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豐富,比實際看到的更多更好,給人別有洞天的感覺,所以說天窗是神奇的。

  4、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天窗》教案(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3篇)

    第一課時 認識分數教學內容:書105--106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會正確的讀寫分數,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2、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在多種活動中理解知識,發展智力。3、培養創新和實踐的意識。...

  •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內容。2、品讀細節描寫,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的豐富情感。3、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學會堅強,珍視生命。教學重點: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 大班語言活動故事說課稿:漂流屋(精選2篇)

    一、活動目標1、感受作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2、理解故事內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并學習詞語:漂流、擱淺、甜美。二、活動準備1、知識準備(1)幼兒在常識活動中已熟悉青蛙、螃蟹、烏龜、小鳥的生活環境。...

  •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數學活動,經歷認識簡單分數的過程。2、初步認識分數,了解幾分之幾表示的意義,認識分母、分子和分數線。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激發學習分數的興趣。教具準備:每生準備幾張圓形紙。...

  • 《秋天的懷念》教案(通用16篇)

    一、教學目標1、體會將濃烈的感情寄托在敘事中的寫法;2、掌握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作用。二、教學重點深刻體會母愛的無私、博大、寬容和深厚。...

  • 《我有一盒彩筆》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之二作者:李訓梅 一、謎語導課1. 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謎語,請大家認真聽,仔細想,看誰先猜出來。身上穿著彩色衣,沒事兒躺在盒子里,美術課上帶著它,畫出什么都美麗!2. 揭示謎底:彩筆多么神奇的彩筆啊!...

  • 《我有一盒彩筆》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認讀8個生字,規范地書寫9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依照課文寫一寫。4.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5.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愛。教學重點:1.認字8個,寫字9個。...

  • 《小書架》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小書架》第一課時,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1、復習學過的六個單韻母。2、正確認讀本課的十個生字。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圖畫認識上、中、下的位置。...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奉新县| 上思县| 安义县| 县级市| 周口市| 嵊州市| 河北区| 九寨沟县| 定襄县| 烟台市| 宾川县| 高尔夫| 石狮市| 永胜县| 阿勒泰市| 犍为县| 甘泉县| 瑞金市| 汨罗市| 榕江县| 泸定县| 金沙县| 富源县| 禹州市| 娱乐| 玉龙| 石河子市| 屏边| 勐海县| 民权县| 耒阳市| 靖西县| 剑河县| 安远县| 保亭| 兴海县| 蒙自县| 嘉定区| 伊金霍洛旗|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