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通用14篇)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20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通用14篇)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1

  【學習內容】

  教科書P68

  【學習目標】:

  1、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并掌握數數方法,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培養學生的估數意識,發展數感。

  2、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3、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成功與快樂。

  【學習重點】

  認識計數單位千,滲透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學習難點】

  接近整十、整百數拐彎處的數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全校學生集會圖、方塊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培養數感。

  (1)我們班同學有多少人?我們學校的階梯教室可以坐多少人呢?

  (2)出示全校學生集會圖:你知道我們全校有多少位同學嗎?

  二、主動探究、建立數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塊(10塊),你能估計一下這里有多少個方塊嗎?

  數一數。我們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地數)[板書:一]

  我們還可以怎么數?(2個2個地數、5個5個地數)

  (2)出示一堆方塊(100),你能估計這堆方塊有多少塊嗎?生1:50塊。生2:80塊。

  投影演示:一排10個方塊,共10排。師:現在你知道有多少個方塊嗎?生:100塊。

  師:現在你為什么能一下子說出是100塊呢?(以10作單位清楚、方便。)[板:十]

  隨投影數一數。(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塊(1000塊),你能估計這堆方塊有多少個嗎?

  生估計。投影演示:一板100個方塊,共10板。

  師:現在知道有多少個方塊嗎?生:1000塊。

  師:你現在為什么能一下子說出是1000個方塊呢?(以100作單位,能更方便地數數。)

  隨投影數一數:(100、200、300900、1000)

  師:900以后是什么呀?(1000)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千以內數的認識。[板書:千以內數的認識]

  師:我們剛才是怎么數出1000的呢?生: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1000。

  生開火車數數(一百一百地數,從100數到1000再從1000數回100。)

  2、活動體驗。

  (1)師:一千到底有多少呢?[師出示一本筆記本。]我們來看看,這本筆記本有100張紙,1000張紙有這樣的幾本?

  想象一下做做手勢。

  (2)師出示一袋牙簽。一袋牙簽有200根,多少袋牙簽是1000根呢?(5袋)

  (3)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舉出你身邊的例子嗎?書上的這段文字大約多少?估計一下。一頁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這樣的幾頁呢?

  (4)我們的階梯教室能坐500人,幾個這樣多的人是1000人?

  我們班同學36個,多少個班的同學大約有1000人?30個班的同學大約有1000人。

  3、數數:(1)從195數到204。(2)從407數到414。(3)與800相鄰的兩個數。(4)從989數到1000。

  三、解決問題,實際運用。

  1、師: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數。我們來看看我們身邊的數吧。

  2、看看身邊的數。出示:溫州大橋全長6977米,橋塔有50層樓那么高。184根鋼索,把寬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橋身托了起來。橋面上有6條行車道。399根雙叉燈柱整整齊齊排列在兩旁。

  3、學生相互交流,匯報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數。

  4、猜數游戲。(幸運52中猜價格。)

  (1)吸塵器。(提示語如:生說100師說少了,200師說多了等。)

  (2)羽絨服。(方法如上。)

  (3)消毒柜。(提示:它的價格是一個三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數,與最小的四位數1000非常接近。)

  四、課堂學習回顧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五、完成《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

  1000以內的數的認識

  10個一是 (一十)

  10個十是 (一百)

  10個一百是(一千)

  【教后反思】

  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之上,對數的認識的進一步學習。怎么樣把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認識規律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起來設計教學。我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學生數感的建立不是一時半伙就培養得起來的,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本節課通過讓學生收集數據,先估算,再動手數1000個小正方體等一系列數學學習活動,在現實背景下充分感受與體驗,把數感的培養體現在教學過程中。

  2、提供空間,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本課如果再簡單地教給學生10個一百是一千,已不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了。因此,這節課上,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建立1000的數感上,讓學生自己得出10個一百是一千。整個過程是:估數-驗證-交流-再驗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老師放手,讓學生操作和探索,才能有學生的自主建構的可能,才能有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才能形成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才會有主動的體驗。

  3、捕捉生活,應用新知,自主練習。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蘊涵著許多數學教學資源。這節課中,我本著數學學習內容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如看看身邊的數;模仿幸運52猜一猜吸塵器、羽絨服、消毒柜等,這樣,既讓學生進行了練習,又滲透了交通安全知識,將數學與學生喜聞樂見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他們就會自覺參與學習的過程,品嘗到學習帶來的愉悅!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2

  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1、認識計數單位“百”與“千”,了解計數單位“萬”, 讓學生建立初步的計數單位體系,掌握個、十、百、千、萬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能用知道的計數單位數出數量在萬以內的數。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義,初步建立數位的基本概念,能 理解不同數位上的書表示的含義,知道萬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會用萬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能正確地比較 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

  4、在現實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會對較多物體個數進行 初步的估計判斷和推測,讓學生體驗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廣泛性、現實性,培養學生初步的猜測能力。

  教學重點:目標1、2、3。

  教學難點:在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結合數突破“翻坎數”。

  教具、學具準備:小棒、計數器、卡片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p1主題圖,p2—p2例1、例2 、例3。課堂活動1、2、3、 4。

  教學目標:1、認識計數單位“百”與“千”,了解計數單位“萬”, 讓學生建立初步的計數單位體系,掌握個、十、百、 千、萬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相鄰兩個計數 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                                                                                               2、在現實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體驗數在生活 應用的廣泛性、現實性。                                                                                3、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數數的快樂與 成功。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10。

  教學準備: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師談話引入:我們已經知道10個一是十(邊說邊擺10個一根小棒,  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書:10個一是十。

  2、請學生擺10捆小棒,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可以合作擺 一擺,從而得出10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

  3、小朋友已經會數100以內數了,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還會遇到很 多的數。請小朋友打開書第1頁,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 么?學生獨立看書,再指名說一說。

  4、師:剛才小朋友通過看書知道了塔高465米,飛機飛行高度8000  米,每小時飛行900千米,實驗小學有1200多人。這些數都超過了 100,都比100大。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我們先來數數。

  并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        數數

  (一)、通過數一數,說一說,探索新知。

  1、教師出示一張印有100個小格方塊的燈片,先讓學生數一數一塊                   有多少個格子(100個),然后再看著燈片一百一百地數:一                         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

  師:剛才我們數了幾個一百就是一千?

  生:10個一百是一千。

  師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1000)

  2、在計數器上撥珠數。

  師:在計數器上怎樣撥一百?

  (1)請學生自己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生:在百位上撥一顆珠子就是一百。

  (2)請學生邊數數邊在計數器上撥出二百、三百……九百、一 千,并對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一千這個數的。

  (3)指名全班交流。

  3、在直條圖上數數。

  教師出示有刻度的直條圖,先讓學生 認識一格表示一百,再讓學生從0依次數出100、200、300、……900、1000。

  (二)用實物數出一萬

  師出示實物,讓學生一千一千地數: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萬。并問:幾個一千是一萬?生:10個一千是一萬。師板書:

  10個一千是一萬(10000)

  (三)在計數器上撥一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百、千、萬。

  1、讓生在計數器上撥出一、十、一百、一千、一萬,同桌互相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師可指名說一萬的撥珠方法。(在萬位上撥一顆珠子就是一萬)。

  2、師:我們知道10個一是十,那么個和十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討論,再交流得出:個和十之間的進率是10。

  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萬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

  同桌互相討論,在全班交流得出:十和百之間的進率是十,百 和千之間的進率也是十,千和萬之間的進率仍然是十。

  4、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知道了個 十、百、千、萬都是計數單位,還知道了個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萬之間的進率都是10,也就是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十。

  5、學生看書p3,讀一讀右下角的一段話。

  三、課堂活動

  1、p4—第1題,數一數,說一說。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訂正。

  2、在計數器圖上畫珠子。(p4第2題)

  3、填一填。(p4第3題)

  4、下面的人民幣每一扎是100張,各是多少元?(p4第4題)

  學生先獨立填空,再全班交流,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因為100個一是100,10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萬以內數的認識

  數數

  10個一是十

  10個十是一百

  10個一百是一千

  10個一千是一萬

  計數單位有:一(個)、十、百、千、萬

  五、課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p5—例4、例5,p6—課堂活動1、2題。

  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了解  百位和千位的意義,初步建立數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 不同數位上的數的含義。

  2、知道萬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會用萬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能正確地數出  萬以內的數。

  4、讓學生體驗數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現實性,使學生 能感受到數數的快樂與成功。

  教學重點:1、能正確地數出萬以內的數。

  2、知道萬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                                組成的。

  教學難點:在數的過程中突出計數單位,突破翻坎數。

  教具準備: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昨天我們認識了那些計數單位?

  生:認識的計數單位有個、十、百、千、萬。

  那么10個一是(   ),10個(   )是一百,(   )個一百是一千,

  10個一千是(   )。指名口頭回答,全班齊讀一遍。

  二、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數數,并板書課題:數數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4,通過一根一根數小棒,突破翻坎數數的方法。

  1、小朋友自己用小棒從九十七開始,一根一根地數,一直數到一百二十。數好的小朋友可以同桌互相數一數。

  2、指名全班交流。

  師問:數到九十九,再往后怎么數?

  生:該數一百了。(因為9后面添上1就變成10,10和90合起來就是                      100。)                                                                                            3、師問:一百二十里面有幾個百和幾個十?                                                          生:一百二十里面有1個百和2個十。

  4、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數數。                                                                       ①請小朋友在計數器上一個一個地數,從二百九十三數到三百零                      五,先獨立撥珠數,再指名撥珠數。

  ②再一個一個地數,從三百九十八數到四百零二;

  ③再一個一個地數,從四百九十九數到五百一十;

  ④再一個一個地數,從五百九十五數到六百一十。

  4、接龍數數

  ①一個一個地數,從六百九十六數到七百零八;

  ②一個一個地數,從七百九十七數到八百一十三;

  ③一個一個地數,從八百九十九數到九百一十三  ;

  ④一個一個的數,從九百九十八數到一千零五。

  (二)教學例5

  1、一十一十的數

  ⑴在計數器上從九百八十數到一千零五十;并說出九百八十由(   )            個百、(  )個十組成的,一千零五十由(   )個千、(   )個十組              成。生先自己撥珠數數,然后填在書上,再和 同桌說一說這個數的             組成。師指名回答。

  ⑵在計數器上從一千九百數到二千零一十;并在書上填出一千九百和 二千零一十這兩個數的組成。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⑶繼續在計數器上撥珠數數

  ①從二千九百七十數到三千零九十;

  ②從三千九百二十數到四千一百;

  ③從四千八百七十數到五千零四十;

  ④從五千九百六十數到六千一百三十

  師指名邊撥邊數其中的數,全班訂正。

  2、接龍數數

  ⑴一十一十地數,從八百數到一千;

  一十一十地數,從六千九百數到七千零六十;

  一十一十地數,從七千八百九十數到八千一百三十;

  一十一十地數,從八千九百五十數到九千一百二十。

  ⑵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數到二千;

  一百一百地數,從二千四百數到三千二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六千五百數到七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從九千七百數到一萬。

  ⑶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四、課堂活動:

  1、 p6—2題⑴,先讓學生看懂計數器圖,再填空。

  2、p6—2題⑵,由學生直接填在書上,再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數萬以內的數)你學會了 什么?(一個一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一百一百地數,一千一 千地數)

  六、課后記:

  寫數 讀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p7—p9例1、例2、例3、例4,課堂活動1、2、3、4題

  教學目標:1、進一步建立數位的概念,能理解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  含義。

  2、會用萬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能正確地讀、   寫萬以內的數。

  3、讓學生體驗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性、現實性。

  教學重點:讀、寫萬以內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讀、寫萬以內數的方法。

  教具準備:計數器、一些實物圖片,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哪幾個計數單位?這些計數單位在計數器上是 怎樣排列的?

  生:認識了個、十、百、千、萬。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邊指邊說各個數位。并請生在計數器上撥出85個數,再寫出這個數。師指名說是怎樣寫的。

  生:十位上有8顆珠子就在十位上寫8,個位上有5顆珠子就在個位上 寫5。

  師:小朋友已經會寫100以內數了,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寫數和讀   數。

  二、師揭示并板書課題:寫數   讀數

  三、通過撥珠,探索萬以內數的寫法。

  (一)  教學例1

  1、  師:誰會撥二百八十五這個數?你是怎樣撥的?

  生:在百位上撥2顆珠子,在十位上撥8顆,在個位上撥五顆。

  師:怎樣寫這個數?小朋友先自己寫一寫,再對同桌說一說怎樣寫的。并指名說。

  生:百位上有2顆珠子,就在百位上寫2,十位上有8顆,就在十位上寫8,個位上有5顆,就在個位上寫5。

  2、生看書p7例1的第二幅計數器圖,并在書上寫出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指名上臺板寫,集體訂正。

  3、師:剛才我們在寫這幾個數的時候,是從哪位開始寫的?

  同桌討論后,再全班交流匯報。

  生:從高位寫起,哪位上有幾個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寫幾。

  (二)教學例2

  1、師:小朋友會在計數器上撥出二百六十嗎?

  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這個數,指名撥。

  師:你們會寫這個數嗎?

  生寫一寫,和同桌說一說。指名上臺寫,并問為什么在十位寫0?

  生:因為個位上一顆珠子也沒有,所以寫0。

  師:這個數該怎么讀呢?

  生:讀作二百六十

  2、生看p7例2的第二幅計數器圖,先寫出這個數,再讀出這個數。

  師:為什么這個數的十位、個位上都寫0?

  生:因為十位、個位上都沒有,所以用零占位。

  師:剛才我們在讀這兩個數時,末尾的零讀出來了嗎?

  生:末尾的零不讀。

  補充:在計數器上撥出五千這個數,學生寫完后再讀出這個數。

  3、師小結:讀數時,當我們遇到末尾有一個零,或者兩個零,還 是三個零,我們都不讀。

  4、學生看書自學p8例2的后兩幅圖,先填寫在書上,再和同桌讀 一讀,互相討論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的讀法。師指名匯報。

  生: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都只讀一個“零”。

  (三)、教學例3

  學生先自己讀一讀,再讀給同桌聽一聽。師指名讀,再出示卡片讓  全班看著卡片齊讀。

  (四)、教學例4

  1、 師先在黑板上寫出四千八百,請小朋友寫出這個數,并對同桌 說一說你是怎樣寫的。指一生上臺寫,并說出是怎樣寫的。

  2、學生在書上寫出其它三個數,再同桌討論寫萬以內數的方法。

  3、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再小結寫萬以內數的方法:從高位寫起, 按照數位順序寫;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幾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幾個就在個位上寫幾;如果中間或                      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四、課堂活動:

  1、讀出下面各數。(p9—第1題)

  2、⑴讀出第1頁情景圖中的數據;

  ⑵用四張數字卡片擺出不同的四位數,再讀出來。(p9—2題的小道)

  3、寫出下面各數。(p9—3題)做在作業本上。                     4、你讀我寫。(p10—4題)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六、課后記:

  第二課時

  練習內容:練習一第1、2、3、4、5、思考題。

  練習目標:1、進一步掌握數位順序表和萬以內寫數、讀數的方法。

  2、能比較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

  3、能充分地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練習重點:熟練地寫出萬以內的數。

  教具準備:卡片、計數器等。

  練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 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2、10個一百是(       ),(       )里面有10個一千。

  3、6個千、8個十組成的數十(        );6個千、8個一組成的數是                   (       )。

  4、6539是(     )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位。

  5、一個數的最高位是萬位,它是(     )位數。

  二、指導練習

  1、p10—1題,邊數邊寫,寫在作業本上。再集體訂正。

  2、p10—3題,(   3150   4510   5200)

  ①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每個數的組成,再指名說。

  ②師:這四個數中的5各在什么數位上?各表示多少?

  生自己說,再同桌說一說,師再指名說。

  3707這個數中的兩個7各表示多少?同桌說一說,再點名說。

  3、p11—4題,先讓學生看書自學,弄懂4328的組成和填寫方法。           然后,再獨立完成⑵、⑶小道。指名學生上臺填寫,全班集體                      訂正。

  4、小調查。填在書上。

  三、獨立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p10—2題)

  2、看卡片寫數:二千七百四十     一千零三     五千零八十八  

  六百零三    八千    一萬   四千五百零二     七千九百

  四、拓展練習

  p11—思考題

  一個三位數,個位數字比十位數字多1,百位數字比十位數字少1,              這個三位數可能是(        )。

  生先獨立思考,再同桌討論。

  五、課后記:

  大小比較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p12—p14例1、例2,課堂活動1、2、3、4,練習二1、2、   3、4、5。

  教學目標:1、會用萬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掌握大小比較  的方法。

  2、會比較數的大小。

  3、在現實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會對較多物體個數進行                                 初步的估計、判斷和推測。

  教學重點:掌握大小比較的方法,會正確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讓學生探索、討論,尋求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具準備:一些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寫數

  1、p17—1⑴,依次寫數;

  997,998,(     ),(     ),(     ),(     )。

  學生自己獨立填寫,再指名說為什么要這樣寫。

  2、小朋友能一個一個地依次寫數,能在線段圖上依次寫數嗎?

  師在黑板上畫出線段圖,

  指出一格是100,那么兩格是多少?(200)三格……   十格、十一格呢?學生說,教師在黑板上填寫。

  3、請小朋友看線段圖,你發現了什么?

  生:在前面的數最小,越往后面就越大。

  師:小朋友真能干!觀察得真仔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大小    比較。師板書課題:大小比較

  二、師生共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1、師出示800○1000,問:800和1000這兩個數哪個大?哪個小?                     為什么?

  生在書上填寫,和同桌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填,再指名說。

  甲生:因為1000數在800的后面,所以800小于1000。

  乙生:800是三位數,1000是四位數,所以800小于1000。

  師:小朋友都說得很好,我們可以根據數數的順序, 還可以根據位數不同判斷數的大小。                                                     2、我們再來看一看,師出示:

  100○1000    500○1000   700○1000   900○1000

  學生先獨立填,再討論如果不看圖,怎樣判斷大小呢?

  指名回答。(如果位數不同,位數多的就大,位數少的就小。)

  3、師:如果位數相同,又該怎樣判斷呢?出示:

  200○800       1000○1100

  生獨立填寫,在討論判斷的方法。

  點名說怎樣判斷的。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是:如果兩個數的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 大,位數少的數小;如果兩個數的位數相同,最高位上的數大,   這個數就大,最高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如果千位上的數相                  同,就看百位;百位上的相同就看十位,十位上的相同就看個位。

  4、①小朋友你們想考考老師嗎?請你出兩個數,老師來判斷。

  ②同桌互相出兩個數考一考。

  (二)、課堂活動

  p13—1、2,學生先獨立做。再集體訂正,指名說判斷的方法。

  (三)教學例2

  1、學生看書自學,師指導橘子的個數在哪一排畫√,釉子的個數又   該在哪一排畫○。

  2、學生獨立填完后,指名板填,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填。

  三、課堂活動:

  1、p14—3,學生先在書上連線,再集體訂正。

  2、游戲:比大小(p14—4)師講明玩法。

  (1)兩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將兩人手指個數的和各自填入自己     選定的一格中(和為10時不記);

  ⑵連續進行三次,各自組成一個三位數,數大者獲勝。                    

  四、課堂作業:p17—1、2、3、4、5、6。

  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六、課后記:

  較大數的估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p15—p16例1、例2、例3,p16—課堂活動1、2,練習二7、  8。

  教學目標:1、在現實生活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會對較多物體進 初步的估計、判別和推測。

  2、讓學生體驗數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現實性,培養學                                 生初步的猜測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教具準備: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請小朋友猜一猜老師每天給你們上課都要用到什     么東西?(粉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盒粉筆有多少支。師生 同數,然后得出一盒粉筆大約50支。老師從中大約拿出一半的支                  數,小朋友猜一猜現在盒子里大約有幾支?(大約25支吧。)指 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猜的。

  師: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較大數的估計。

  二、揭示課題并板書:較大數的估計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1、  師出示裝有大約40支鉛筆的筆筒,那么這樣的兩盒大約有多少 呢?同桌討論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樣猜的。

  生:一盒是50支,兩盒就是50+50=100,所以大約是100 支。   

  2、請生看書p15例1,先獨立填空,在給同桌說一說怎么想的。指名  說一說。

  3、師再拿出粉筆盒,剛才我們知道了一盒大約有40支,那么兩盒大    約有多少支,三盒呢?四盒呢?

  (二)、教學例2

  1、讓學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厘米;

  生量完后,再匯報交流,得出一本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7厘米。

  2、生看一看這本書大約有多少張,(大約76張);

  師:也就是1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那么100張這樣的紙大約有            (      )厘米;1000張呢?

  3、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匯報。全班齊讀得出的結論。

  (三)、教學例3

  1、師給每桌(四人一桌)準備一盤花生,讓學生 估一估一盤花生  大約有多少顆。

  2、分組討論估計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估計的結果。

  一種:先數出一把有多少顆,再抓一抓盤子里一共有幾把,就知道  道一盤有多少顆了。

  二種:一顆一顆地數就知道有多少顆了。

  三種:用自己的小杯子先數出一小杯有多少顆,再看能裝幾杯, 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顆了。

  3、比較這幾種方法,得出哪種估計方法最快、最好。

  (四)通過這幾道例題的學習,小結較大數的估計方法。

  先確定一個數,再看較大數里面大約有幾個這樣的數,就可以很 快估計出這個較大數了。

  四、課堂活動

  1、p16第1題。師重點問是怎樣猜的。

  2、p16第2題。

  ①師想一個數,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數大約是多少。(給三次機會)

  ②請一學生想出一個數,老師來猜一猜。(給三次機會)

  ③同桌互相猜一猜。(給三次機會)

  五、課堂作業

  1、練習二第7題,看圖后,說一說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2、練習二第8題,讓學生把到商店調查商品的價格,自己選擇有關商  品 名稱再填入表中。然后再說一說。

  六、課后記:

  整理與復習

  一課時

  教學內容:p19—p21,整理與復習,練習三1、2、3、4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1、經歷整理的過程,嘗試整理的方法,體驗整理的優越。                        

  2、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數的計數單位,能熟練地讀、寫萬以 內的數,以及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數的大小。

  3、通過回憶、整理、復習和練習,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      形成知識網絡。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具準備:圖片、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理與復習

  (一)、請學生回憶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生可以看書回憶,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數數    寫數   讀數   大小比較   較大數的估計

  1、師:在數數時我們認識了哪些計數單位?

  生:認識了個、十、百、千、萬這五種計數單位。

  師:這五種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生: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2、生做p19第2題,再集體訂正。

  3、師:我們是怎樣寫萬以內的數,讀萬以內數的呢?

  指名生說出萬以內寫數、讀數的方法。

  4、生做p19第4題。

  5、師:怎樣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呢?

  指名生說出比較萬以內數的方法,再做p19第3題(做在作業本上)。

  然后再集體評講。

  6、師:怎樣估計較大數呢?

  生回答后,做p19第5題。

  師:你是怎樣估計出這所學校的學生人數的?

  生:先估計一個班的人數,再估計出一個年級的人數,最后估計出            全校的學生人數。                                                                                (二)師:剛才通過回憶、復習,我們知道了萬以內數的計數單位,寫                       數、讀數,大小比較和較大數的估計。現在老師就來檢查小                            朋友是不是這些知識都學得很好。

  二、課堂練習

  1、寫數。p20第1題(讓學生說出填數的方法)

  2、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在(    )內打“√”。(p20第2題)

  3、比較快慢。(p21第3題),讓學生說出理由。

  4、p21第4題,學生先獨立填寫,再指名學生說出理由。

  5、補充:

  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⑴一個一萬就是一萬個一。                            (     )

  ⑵最大的四位數是1000。                                (     )

  ⑶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按順序讀、寫。        (     )

  ⑷一個四位數,不管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

  ⑸五千零八十寫作5000080。                            (     )

  ⑹306是一個兩位數。                                       (     )

  ⑺個位上的1,十位上的1,百位上的1,千位上的1,表示的意義 同都是“1”。                                              (     )

  6、拓展練習(p21—思考題)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再填空。指名說出是怎樣想的。

  三、課后記: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3

  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單元教學內容: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難點:數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

  3、關鍵: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別注意講清數位的意義,使學生在理解數位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讀法和寫法。了解數位的意義包括知道數位的名稱、數位的順序、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懂得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4、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約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計數單位

  教學準備: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十二。(強調數到三十九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完數是多少?九十九數完數是多少?學生回答后,讓全體同學一起數,再指名個別數。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讀數、寫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重點:讀數與寫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準備: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1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  )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個一。

  (2)(  )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個十。

  (3)個十和2個一組成(  )

  (4)十和5個一組成(  )

  (5)7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器。

  十

  位

  個

  位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

  叫十位,并在計數器分別貼上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啟發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表示。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數。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2、教學例5。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個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30、40、50……個位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3、教學例6。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游戲:接通電話(投影出現)。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及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100以內數目表一張、例8放大圖兩幅、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

  35、76、89、90、96、100

  2、老師報數,學生在本子上寫數。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寫作(  )。

  (2)一個數,百位上是1,十位、個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數目表(已有的數字用彩色筆寫)指定學生填寫。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7提出的兩個問題。

  a、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b、你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現。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第二行是填雙數。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第一豎行的個位數都一樣,十位上的數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

  2、教學例8。

  (1)出示雞蛋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個雞蛋?右邊有多少個雞蛋?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    26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雞蛋,哪邊的多?(左邊多)28和26兩個數比較,哪個數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28和26相比較,28大,26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在28和26的中間板書“>”學生讀式子兩遍)

  (2)出示計數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39○45,又問:“39和45這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39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師說明:要把幾個數從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把最小的數排在最左邊,最大的數排在最右邊,再把其他各數按順序排。反過來,如果要把這幾個數從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邊,最小的排在最右邊,再把其他各數按順序排。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后,齊讀各數。然后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適當的數。

  47○37   88○90   (  )<95   (  )>66

  35○36   61○59    (  )<75    (  )>(  )

  3、游戲題:找朋友(投影片出示)。

  小兔的朋友有:28、34、49

  小狗的朋友有:97、85、72

  游戲題中,有多余信息,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2、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教學難點:相對性的理解并能進行正確地表述

  教學準備:例9的投影片、小小養殖場和鞏固練習1以及游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順序寫數。

  18               26

  69 70

  2、62后面連續的五個數是(               )

  62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排列起來。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9。

  教師:先估計一下:紅金魚、花金魚、黑金魚大約有多少條?然后再數一數。

  紅金魚有幾條?(48條)花金魚有幾條?(15條)黑金魚有幾條?(10條)

  大家一起從15數到48,數的過程體會到15到48要經過好多的數。

  教師告訴學生,48比15多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金魚比花金魚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到15,從中感受到1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殖場,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得多等等只要結論合理,均視為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畫√)                   (畫○)

  38張 45張 90張

  32張 15張 56張 

  2、第40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2、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學會能夠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例10的課件、游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答下面各題。

  1、3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2、5個十和7個一是(  )。

  3、65里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4、2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

  二、新授。

  1、教學例10。

  (1)課件演示,媽媽買了3排的樂百氏飲料,每排10瓶,小明買了2瓶樂百氏飲料,他們一共買了幾瓶樂百氏飲料?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0+2=32

  追問:30+2表示幾個十與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引導學生說出: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2)從32瓶中拿走2瓶(課件演示)。

  提問:還剩多少瓶?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2—2=30

  (3)2個一加3個十一共是多少?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30=32

  (4)練習:第41頁“做一做”。

  第1題第1小題

  先讓學生擺小棒,再對著擺的小棒寫算式。

  學生寫完后,指定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計算,并集體訂正。

  第1題第2小題

  讓學生擺給同桌的同學看,然后列式計算。

  教師巡視,個別學生如果有困難,給予適當的指導,最后集體訂正。

  第2題

  以做游戲的形式出現,看看誰的頭腦最靈活。

  三、鞏固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說明:卡片正面寫50+6,背面寫6+50,口算時先讓一名學生看正面的題目并口算得數,再讓另一名學生說出背面的題目并口算,如果學生有困難,再翻到背面讓學生看一看口算。

  2、做練習八的第5題。

  教師把題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數,再全班學生一齊看卡片口算得數,然后讓學生把得數填在教科書上。

  做游戲:誰最先回家。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擺一擺、想一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擺一擺進一步理解數位、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點。

  教學準備: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個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新課。

  1、出示兩上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十位  個位

  ○ ○  ○

  ○ 表示的數是:2

  表示的數是:11

  十位 個位

  ○  ○ 

  表示的數是:20

  2、為什么兩上圓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上小圓片表示2個一,十位上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十位  個位   

  ○

  ○○

  ○○○ ○○○

  ○○

  ○ 表示的數是:3

  表示的數是:12

  表示的數是:21

  表示的數是:30

  4、若4個小圓片呢?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十位  個位   

  ○

  ○○

  ○○○

  ○○○○ ○○○○

  ○○○

  ○○

  ○ 表示的數是:4

  表示的數是:13

  表示的數是:22

  表示的數是:31

  表示的數是:40

  5、小結:

  教師提問:

  (1)    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    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    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4)    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個數)

  教師: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么聯系呢?

  圓片的個數+1=擺出的數的個數

  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個數)

  如果用9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1=10)

  這個規律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擺的過程中,通過表格找出。(投影片)

  圓片數 表示幾個數

  2 3

  3 4

  4 5

  5 6

  6 7

  …… ……

  三、鞏固練習。

  教師:每個同學拿出6個小圓片,自己單獨擺一擺,可擺出多少個不同的數?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幾百幾十幾的數的含義,能認、讀、寫這些數,能識別各數位上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2、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的意識,培養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幾百幾十幾的數的含義,能認、讀、寫這些數,能識別各數位上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瞧,天使姐姐來了,她還帶來了一些小方塊(出示一個小方塊、一條小方塊),讓學生分別說說它們所包含的小方塊的個數。

  (再出示“一板”小方塊),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一板”有多少個小方塊呢?

  (1)讓學生自由地數一數。

  (2)同桌交流。

  (3)匯報結果,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小結:可以先一個一個數,數出一條也就是10個一是1個十;再十個十個地數,數出一板有10條,也就是10個十是1個百。

  追問:一板共有多少個小方塊,也就是幾個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學計數單位“百”和“千”,直觀認識整百數和一千。

  (1)分別出示“3板”小方塊和“8板”小方塊。

  (2)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一板”小方塊是一百,那“3板”小方塊是幾個一百,是幾百呢?“8板”小方塊是幾個一百,是幾百呢?

  A、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B、匯報結果。

  2、認數。

  (1)談話:數的王國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動腦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嗎?

  (2)出示方塊圖(3堆2條),問:一共有幾個小方塊?(320個)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幾個百和幾個十呢?

  (3)又增加了4個小方塊,讓學生猜一猜這時一共有幾個小方塊呢?(324個)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4)談話:我們用計數器來撥一撥好嗎?同桌合作,撥計數器,并讀一讀這個數。

  (5)提問: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7)即時訓練:同桌合作,在計數器上撥324和432,讀一讀,說一說。

  2、數數。

  (1)調皮的皮卡丘搬來了小方塊,讓小朋友一起跟著數一數每一次一共有多少個小方塊。(一個一個地數,從453數到459)

  (2)討論:再搬來一個小方塊,一共有幾個了呢?你能用計數器來撥一撥、說一說嗎?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3)提問: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別會是多少呢?

  3、完成例2:同桌合作一邊撥一邊數。

  (1)一十一十地數,從三百五十數到四百六十。然后全班交流,重點說一說三百九十后面的數是多少?

  (2)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八十九數到九百九十九。然后全班交流,重點說一說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數是多少?

  (3)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

  (4)小組活動:一個一個地數,從988數到1000。

  4、(1)出示計數器后提問:看著計數器誰能說一說從右邊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學生邊回答邊對照計數器出示個位、十位、百位)

  (2)教師再問:那你們想知道從右邊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嗎?(學生回答后出現:從右邊起第4位是千位)

  (3)請小朋友看著自己讀一讀。

  (4)提問:我們已經知道個位上的一顆珠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一顆珠表示1個十,百位上的一顆珠表示1個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顆珠表示多少呢?(讓學生掌握擴展后的數位順序,進一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原則,從而推想出千位上的一顆珠表示一個千)

  5、出示“10板”小方塊。

  A、引言:小朋友們看,天使姐姐這里還有許多小方塊,請你們一百一百地數一數,看一共有多少?

  B、讓學生伸出手指對著方塊一百一百地數,當學生數到九百時教師問: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個一百呢?如果學生回答是10個一百,教師追問:10個一百是多少?

  C、將“10板”小方塊合在一起,這時教師指著屏幕上的“大正方體”問:這個大正方體是多少個小方塊組成的?(同桌相互說一說)再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體”是什么樣的。

  由此明確:千也是一個計數單位,這個計數單位可用一個大正方體表示。

  追問:10個百就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幾個百?

  (4)提問: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數,數到一千嗎?

  (5)引言:小朋友,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學得這么認真非常高興,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獎你們呢!不過,天使姐姐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你們敢應戰嗎?

  A、出示“幾板”小方塊讓學生說出是幾百。

  B、說幾百,讓小朋友想像出是“幾板”小方塊。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用計數器進行邊撥珠邊數數。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利用計算器你們會數數,沒有計算器你們會數數嗎?

  學生交流、得出答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小棒圖后問:這個圖中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

  集體交流,總結答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提問:有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小組合作,集體探究討論。

  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圖后問:圖中有幾種面值的人民幣?你會統計它們各有多少張嗎?這些人民幣一共有多少元?

  小組合作,得出結論。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提問:老師撥出一些數,你們能不能說出它的組成?這個數是多少?

  出示圖后問:你能看出這兩幅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它們表示的意義一樣嗎?

  四、全課總結:

  談話: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真不錯,誰來說說自己的收獲?

  小朋友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們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你們愿意嗎?

  五、課堂作業

  六、教后反思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萬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的第三階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終是十進位值制計數法。由于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還沒有形成,因此在學生已有的對“個、十、百、千”四個數位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從具體的形到抽象的數的形成過程,理解并掌握“10個一千是一萬”這一知識點,加深學生對十進位值制計數法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1、數形結合,層層遞進,加深理解。

  本節課的教學,從情境圖入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的應用,接著讓學生以正方體木塊為素材,一千一千地數;再以計數器為素材,一千一千地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十進制計數原理,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最后引導學生整理并制作數位順序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與作用,探索數位順序表的應用價值。

  2、由直觀到抽象,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本節課教學注重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通過數星星的活動讓學生充分地數數,在活動中深化學生對計數單位、計數方法的理解。再通過正方體木塊、計數器逐步抽象,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概念的形成過程,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計數器數位順序表

  學生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體會“大數”。

  (1)導入: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你們看,這是我們的校園,請你們來讀一讀校園里的這些數吧。

  (2)學生嘗試讀數。

  (3)引導學生觀看南京長江大橋圖,并讀數: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長4589米,鐵路橋長6772米。

  2、揭示課題。

  師: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們。(板書課題:萬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產生認識萬以內數的需要,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探究新知,引導發現

  (一)教學例5。

  1、復習數數的方法。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學過哪些計數單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學生集體匯報已經學過的數數的方法。

  2、引導學生數正方體木塊。

  (1)引導學生先觀察例5中的正方體木塊,然后數一數。

  (2)學生集體交流數數的方法。

  (先十個十個地數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數出一千,正好是一個大正方體木塊,然后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3)師生歸納: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萬”也是計數單位。(板書)

  3、在計數器上從一千撥到一萬。

  (1)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數位。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撥一撥,并思考:當撥到九千時,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該怎樣撥珠呢?

  (3)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同時引導學生邊撥邊數,使學生明確:9個一千再加1個一千是一萬,我們撥到九千后,再撥一千,應該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進1。

  (4)小結:計數單位“千”的前面是“萬”,萬是更大的計數單位。

  4、整理數位順序表。

  (1)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數位。

  (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2)借助計數器想一想這些數位的排列順序。

  (從右往左依次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3)組織學生制作數位順序表,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學生制作的數位順序表,并說一說制作數位順序表時要注意什么。

  (注意數位順序表要從右往左,從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

  (5)指導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讀出這兩個數。

  (6)小組討論數位順序表對寫數、讀數有哪些幫助。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三位數的數法

  教學要求:認識新的計數單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借助計數器掌握三位數的數法,并在數數中加深對“十進關系”的理解。

  教學重點:認識新的計數單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難點:借助計數器掌握三位數的數法,并在數數中加深對“十進關系”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提問:最大的一位數是多少?加上1位是幾位數?

  2、 按照10、20、30、的規律要全體學生數到90,再數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幾位數?

  3、 怎樣數一百以后的三位數?

  二、 新授

  板書課題:三位數的數法

  1、 教學例子1

  (1) 出示小木塊,一個一個地數,從1數到10,教師板書:10個一是十。提問:十里面有幾相一?

  出示十個木塊一條的實物或圖片,一十一十地數,從10 數到100,提問:一百里面有幾個一?幾個十?

  板書:10 個十是一百。

  (2) 出示把10個小木條換成由100小木塊排成的一層木塊,說明數大些的數,可以一百一百地數,從一百數到九百。

  提問:九百里面有幾個一百?再添上一個一百是多少?

  板書:10 個一百一千。

  (3) 全班同學齊讀教師板書的內容

  教師說明百和千是新認識的計數單位,它們是相互緊鄰的鄰居,又稱它們是相鄰的計數單位。板書:相鄰

  (4) 讓學生看課本例子1的插圖,齊讀結語并回答:

  十里面有幾個一?十和一有什么關系?

  一百里面有幾個十?百和十有什么關系?

  千和百之間是不是十進關系?為什么?

  板書:一-----十------百------千。

  10 10 10

  (5) 小結:每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都是十進關系。

  2、 教學例子2

  用計數器幫助數數

  (1) 出示計數器,讓學生說說從右往左每一檔所表示的數位名稱。重點認清千位在右邊第幾位,與哪一位相鄰。要學生在計數器上找出千位。教師在個位上撥珠,學生回答表示的數是多少。

  (2) 教學例2的(1)

  借助計數器,教師撥珠,學生裝數數,從一百起,一百零一、一百零二、,當數到一百零九時,提問:“在個位上再加一個珠子,個位上就有幾個一”“10個一是多少?這時該怎么樣撥珠?”“各個數位上的數是怎么樣變化的?接下去怎么樣數?”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7

  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單元教學內容:

  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難點:數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

  3、關鍵: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別注意講清數位的意義,使學生在理解數位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讀法和寫法。了解數位的意義包括知道數位的名稱、數位的順序、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懂得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4、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約6課時

  課    題 數數,數的組成 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課前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課    時 

  一、 教學過程  復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

  二、 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到接近整十時,再數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完整十數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四十二。(強調數到三十九再數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數,從八十八數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完數是多少?九十九數完數是多少?學生回答后,讓全體同學一起數,再指名個別數。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 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在教學中,我發現數數、理解數的組成、比較數的大小以及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學生掌握比較好,尤其是數數,大部分學生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還會三個三個地數,順著數倒著數基本沒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數到幾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該數幾十,三個三個的倒著數基本不會。在比較大小方面,學生不僅會比較,更重要的的他們能說出比較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來的。關于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達到了要求,而且不僅能會算,還能與老師、同學和家長交流算法。

  課    題 讀數、寫數。 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重點 讀數與寫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課前準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1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  )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個一。

  (2)(  )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個十。

  (3)個十和2個一組成(  )

  (4)十和5個一組成(  )

  (5)7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器。

  十

  位

  個

  位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

  叫十位,并在計數器分別貼上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啟發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表示。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數。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2、教學例5。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個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30、40、50……個位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3、教學例6。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 游戲:接通電話(投影出現)。

  課    題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 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及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比較

  課前準備  100以內數目表一張、例8放大圖兩幅、投影片。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

  35、76、89、90、96、100

  2、老師報數,學生在本子上寫數。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寫作(  )。

  (2)一個數,百位上是1,十位、個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數目表(已有的數字用彩色筆寫)指定學生填寫。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7提出的兩個問題。

  a、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b、你從表里發現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現。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第二行是填雙數。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第一豎行的個位數都一樣,十位上的數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

  2、教學例8。

  (1)出示雞蛋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個雞蛋?右邊有多少個雞蛋?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    26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雞蛋,哪邊的多?(左邊多)28和26兩個數比較,哪個數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28和26相比較,28大,26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在28和26的中間板書“>”學生讀式子兩遍)

  (2)出示計數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39○45,又問:“39和45這兩個數相比較,哪個數大,哪個數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39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師說明:要把幾個數從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把最小的數排在最左邊,最大的數排在最右邊,再把其他各數按順序排。反過來,如果要把這幾個數從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邊,最小的排在最右邊,再把其他各數按順序排。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后,齊讀各數。然后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適當的數。

  47○37   88○90   (  )<95   (  )>66

  35○36   61○59    (  )<75    (  )>(  )

  3、游戲題:找朋友(投影片出示)。

  小兔的朋友有:28、34、49

  小狗的朋友有:97、85、72

  游戲題中,有多余信息,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

  課    題 多些,少些。 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2、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教學難點 相對性的理解并能進行正確地表述

  課前準備 例9的投影片、小小養殖場和鞏固練習1以及游戲題的投影片。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順序寫數。

  18        26

  69 70

  2、62后面連續的五個數是(               )

  62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排列起來。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9。

  教師:先估計一下:紅金魚、花金魚、黑金魚大約有多少條?然后再數一數。

  紅金魚有幾條?(48條)花金魚有幾條?(15條)黑金魚有幾條?(10條)

  大家一起從15數到48,數的過程體會到15到48要經過好多的數。

  教師告訴學生,48比15多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金魚比花金魚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到15,從中感受到1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殖場,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得多等等只要結論合理,均視為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畫√)                   (畫○)

  38張 45張 90張

  32張 15張 56張

  2、第40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與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另外,在具體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也讓一部分學生感到很困難。

  課    題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設計 

  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2、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學會能夠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口算。

  課前準備 例10的課件、游戲題的投影片。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答下面各題。

  1、3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2、5個十和7個一是(  )。

  3、65里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4、2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

  二、新授。

  1、教學例10。

  (1)課件演示,媽媽買了3排的樂百氏飲料,每排10瓶,小明買了2瓶樂百氏飲料,他們一共買了幾瓶樂百氏飲料?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0+2=32

  追問:30+2表示幾個十與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引導學生說出: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2)從32瓶中拿走2瓶(課件演示)。

  提問:還剩多少瓶?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2—2=30

  (3)2個一加3個十一共是多少?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30=32

  (4)練習:第41頁“做一做”。

  第1題第1小題

  先讓學生擺小棒,再對著擺的小棒寫算式。

  學生寫完后,指定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計算,并集體訂正。

  第1題第2小題

  讓學生擺給同桌的同學看,然后列式計算。

  教師巡視,個別學生如果有困難,給予適當的指導,最后集體訂正。

  第2題

  以做游戲的形式出現,看看誰的頭腦最靈活。

  三、鞏固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說明:卡片正面寫50+6,背面寫6+50,口算時先讓一名學生看正面的題目并口算得數,再讓另一名學生說出背面的題目并口算,如果學生有困難,再翻到背面讓學生看一看口算。

  2、做練習八的第5題。

  教師把題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數,再全班學生一齊看卡片口算得數,然后讓學生把得數填在教科書上。

  做游戲:誰最先回家。  

  組織好練習,進一步培養計算能力。本單元的口算,學生應做到能正確進行計算,絕大多數學生應達到每分鐘做5~6題。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還需要組織好練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課    題 擺一擺、想一想。 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擺一擺進一步理解數位、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點。

  課前準備  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個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新課。

  1、出示兩上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十位  個位

  ○ ○  ○

  ○ 表示的數是:2

  表示的數是:11

  十位 個位

  ○  ○ 

  表示的數是:20

  2、為什么兩上圓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上小圓片表示2個一,十位上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十位  個位   

  ○

  ○○

  ○○○ ○○○

  ○○

  ○ 表示的數是:3

  表示的數是:12

  表示的數是:21

  表示的數是:30

  4、若4個小圓片呢?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十位  個位   

  ○

  ○○

  ○○○

  ○○○○ ○○○○

  ○○○

  ○○

  ○ 表示的數是:4

  表示的數是:13

  表示的數是:22

  表示的數是:31

  表示的數是:40

  5、小結:

  教師提問:

  (1) 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 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 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4) 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6個數)

  教師:圓片的個數和所擺出的數的個數有什么聯系呢?

  圓片的個數+1=擺出的數的個數

  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個數)

  如果用9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不同的數?(9+1=10)

  這個規律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擺的過程中,通過表格找出。(投影片)

  圓片數 表示幾個數

  2 3

  3 4

  4 5

  5 6

  6 7

  …… ……

  三、鞏固練習。

  教師:每個同學拿出6個小圓片,自己單獨擺一擺,可擺出多少個不同的數?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8

  本課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認識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的,同時也是學生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的基礎,因此,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多樣活動,數形結合,內化遷移,讓學生掌握數數方法的同時,體會計數單位“千”的產生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在現實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

  2、能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感受數位產生的必要性,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3、通過數一數、撥一撥和估一估等活動,充分感悟大數的意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數,體會計數單位“千”的產生。

  教學難點:數“拐彎數”,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彎處的數如何數。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紙張和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一)課件演示:體育館情境圖

  1、猜一猜: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

  2、數一數:

  (1)一排位置:學生說說可以怎么數?(一個一個的數)

  (2)一百個位置:學生說說怎么數方便?(十個十個的數)

  (二)揭示課題:比一百更大的數怎么數呢?今天,大家一起來探究10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借助主題圖,為學生提供現實素材,初步感知大數的產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培養學生的數感埋下伏筆。

  二、經歷數數,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課件演示:10個小正方體。

  (1)數一數:學生跟著一個一個地數。

  (2)說一說:數出了幾個一,也就是多少?板書:10個一是一十。

  2、課件演示:100個小正方體。

  (1)數一數:學生跟著十個十個地數。

  (2)說一說:數出了幾個十,也就是多少?板書:10個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個小正方體,接下來你想怎么數呢?

  (1)數一數:學生獨立一百一百地數。

  (2)說一說:數到九百后是幾個百?(10個百)10個百是多少呢?板書:10個百是一千。

  (3)整體感知1000個小正方體。(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數形結合,體會計數單位“千”的產生和意義;通過知識遷移,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組合作數小棒。(4人一組,每人準備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數:從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數到一百二十二;從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數到二百零三。

  (2)十個十根地數:從一百起,十個十根地數到二百一十。

  (3)師生合作數小棒。

  一百一百地數:從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數到一千;從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數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撥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計數器上邊撥珠子邊數數。

  (1)從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數到一千。

  (2)從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數到一千。

  (3)從九百八十二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千。

  3、合作歸納說方法。在數數時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彎數時怎么辦。

  設計意圖: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借助小棒、計數器,邊操作邊數數,感悟多樣的數數方式,充分感受十進制關系,主動建構了1000的意義。而且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培養與人合作的學習習慣。

  (三)在比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張紙。教師先出示100張紙,讓學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劃1000張紙有多厚,最后教師出示1000張紙讓學生實際體驗。

  2、1000個人。一個班的學生大約50人,多少個這樣的班級才有1000人呢?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為學生比較的對象,從而加深對1000的認識,領會大數的意義,進一步培養數感。

  三、深化練習,提升數感

  (一)填一填。

  1、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鄰數是和。

  (二)數一數。

  1、練習十六的第1題。讓學生脫離計數器抽象地數數。

  2、練習十六的第2題。讓學生用不同的計數單位數數,深化學生對計數單位的認識。

  (三)想一想。

  找規律填數:

  1、336、337、338、339、

  2、580、590、620

  3、900、800、700、600、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練習設計,旨在鞏固新知,感受數數方法的同時,深化對計數單位的理解。

  四、全課總結,歸納延伸

  (一)全課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二)歸納延伸:通過個、十、百、千的認識,你還想到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既能對本課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又為后續學習做好延伸,留給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9

  一、說教材

  萬以內數的認識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本節課內容主要是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這里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它不僅是大數的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我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2、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3、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準備:

  課前調查有關南京長江大橋的信息、課件、計數器,練習紙即一張空的數位順序表格。

  三、教法學法

  基于本課的具體特點,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探究、從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師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許多萬以內數的知識,這是學習本課內容的重要資源和必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數學活動自主參與法。

  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為學生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如數一數、撥一撥、猜一猜、寫一寫、比一比、說一說等,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數的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和緊張有趣的活動中,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培養能力、發展數感。

  學生數感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時間逐步培養。教師要重視學生數感的形成與發展,引導學生觀察、探究、發現、表述、應用的能力及創新精神,培養能力,逐漸形成良好的數感。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課本第73—74頁,“做一做”1、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3、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重、難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計數器,一個數位順序表格(空的)。

  教學過程:

  一、 準備練習。

  1、 觀察下列兩組數,先回答是怎么數的,再接著數出后面的5個數來。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讀出下面的數。

  375 309 420 200

  誰能說說讀數時要從哪位讀起?怎樣讀?

  3、想一想,999是幾位數?再添1是多少?它是幾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學生遷移性的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二、 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調查了蕪湖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下面請你們來匯報一下調查的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的數據,教師板書,并讓全班同學認讀。接著老師問同學們,有誰知 道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呢?

  1、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圖。

  (1)請學生說一說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認識。

  教師補充說明,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鐵路兩用橋。

  (2)請學生認讀公路橋、鐵路橋的長度。

  2、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齊讀

  3、教學例4。

  (1)觀察例4中的立方體。

  數一數:一個大立方體中有多少個小立方體?

  (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數的。)

  (2)一個大立方體中有1000個小立方體,這兒有10個大立方體,共有多少個立方體呢?

  根據學生所說,師生共同數一數。(一千一千地數。)

  (3)小結并板書。

  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萬”也是一個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萬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萬位。

  ② 教師撥一千,學生數一千,直到撥10個一千,學生數一萬。

  4、教學列5。

  (1)教師撥出2356,請學生認出讀。

  根據學生認讀板書:讀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寫出這個數?請一名學生板書。(寫作:2356。)

  (2)師:這個數是由(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3)有關這個數你還知道什么?

  (多請幾名學生說,學生可能說出它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數位的順序,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課堂練習。

  (1)課本第75頁的“做一做”第1題。

  先寫出各數,再讀一讀,最后說出這些數的組成。

  (2)用計數器數數,一個一個地數。

  ①從994—1000;②從9995—10000。(男、女生分組數數,每組數一題。)

  6、數位順序表。

  (1)說一說到目前為止,你已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哪些數位?

  (2)你通從左往左分別說出它們的順序嗎?

  (3)教師拿出數位順序表格問:有誰會填出這張表?

  (教師請一名學生填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記這個表格。(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學習,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和組成,同時培養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同桌互相撥數、認讀,并將認讀的數寫在本子上。

  四、課堂小結說一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10000這樣的較大數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學會認、讀、寫較大數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但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通過實際教學和反思,我認為本課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讀寫結合,正向遷移

  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之前,學生已經學會一個一個、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數數,認識了個、十、百、千的數位名稱、順序,也知道其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用舊知識同化新知識,在正確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前提下,讀寫結合,實現知識的正向遷移。

  教材中的情境圖給出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長4589米,鐵路橋長6772米,讓學生讀一讀,說說是怎么讀的。這時老師因勢利導提出:請你在計數器上撥出4589,說說是怎么撥的。

  學生回答后,師生一起總結出:讀數的時候要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4就讀四千,百位上是5就讀五百,十位上是8就讀八十,個位上是9就讀九。接著,老師提問:這個數是怎樣組成的?學生對照計數器理解了4589是由4個千、5個百、8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這時,抓住時機讓學生試著寫一寫這個數,指名學生板演,并說明:從高位寫起,千位上寫4,百位上寫5,十位上寫8,個位上寫9。

  之后,及時安排鞏固練習,如老師在計數器上撥一個數,學生把這個數的讀法、寫法寫在紙上,寫完后說說它的組成,同桌互相交流、訂正。

  二、逐步抽象,突破難點

  讓學生經歷從具體事物(小立方體)半具體半抽象的事物(計數器)抽象出數這個逐步提升的過程,有效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

  例4給出一些小立方體,先讓學生初步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教師再利用課件帶著學生數小立方體驗證估計數。先是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地數,一百一百地數,然后問學生,像4589這樣大的數,想一想還可以怎樣來數?(學生意識到可以一千一千地數。)

  教師用計數器演示,讓學生邊撥珠邊數數。先撥出一千,順序數到九千時,問學生:九千后再添一個千是多少?怎么撥?學生有了滿十進一的經驗,就會類推出數到九千時,再加一千的撥珠方法。計數器的演示,有利于學生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一萬是由10個一千組成,加深對新計數單位萬的認識,比較形象直觀地建立起萬位概念。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數位及其順序,教師可以這樣提問:最大的四位數是幾?(9999)數中每個9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然后追問:如果這個數再加上1是幾?學生回答后,讓他們在計數器上撥珠,通過連續進位的操作,充分感受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在復習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舊知的基礎上,鞏固10個一千是一萬,一萬是由10個一千組成的新知。

  例5可以根據提示語作為讀、寫、計數器撥珠的綜合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訂正。

  用問題說說我們學過的數位有哪些?你能按順序給它們排一排嗎?指導學生補充完成數位順序表后,讓學生在數位表上用自制數字卡片擺出老師或同學說的數,進行鞏固練習。

  三、適當拓展,培養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萬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數概念的又一次擴充。但由于10000這個數較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補充一些學習素材,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中找大數,通過具體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如,用1萬有多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課件演示、觀察實物等形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11

  預習要求:

  看課本第46頁,你能穿珠子嗎。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能穿幾串”中理解幾十里面有幾個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玩過串珠游戲嗎?

  出示例7。

  這里有些珠子,你會穿嗎?板書課題

  二、互動新授

  1、教學例7

  出示題目的要求:有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

  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個別匯報。

  要想知道能穿幾串,該怎樣解答?

  畫圖。圈一圈。

  數的組成。58里面有5個十和8個一。

  驗證。1串是10個,5串就是50個,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

  2、想一想:如果是5個珠子穿一串,能穿幾串?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第46頁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頁第1~4題。

  四、課堂小結。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4——5頁1——5 的認識例1——例3

  教學目標:1、對1——5各數感性的認識

  2、 培養良好的習慣

  3、 初步體驗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1、邊擺邊數數

  2、由抽象的數到物體可一表示什麼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可大了,特別是數字,我們常常用,請你仔細聽,找找老師說的下面的這句話中有那幾個數字:小紅書包里面有1個文具盒,2本書,3個本子。你能象老師這樣用數字說一句話嗎?

  二、教學例1

  (1) 出示圖,看圖,用數字說一句話

  (2) 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意嗎?

  (3) 按照數字順序從1說道5

  三、教學例2

  (1) 擺學具數數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從1到5

  92)在黑板上寫1——5,請學生 在黑板上數字上面百圓

  (2) 老師指圓,學生說數,

  問:3個圓片用幾表示?5個圓片呢?……

  老師指數字,學生說圓片。

  問:3用幾個圓片表示?4呢?

  四、教學例3

  剛才用數字2表示2個圓片,2還可以表示什麼?

  看書5頁例3

  小結:2可以表示任何個數使的物體。

  小組討論:說說3、4、5可以表示什麼?

  全班交流

  五、課堂活動

  6頁 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5頁例4,6頁課堂活動3、4 ,12頁練習一1、2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1——5的認識

  2、初步感知1——5各數的聯系,變化,感悟數序

  3、初步學會用手指比,劃,涂,寫1-5

  4、操作分小棒,親身體驗探索數的分解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規范書寫1-5各數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1——5個,小朋友們能用手來表示嗎?

  二、教學例4

  1、 看書例4,共右個要求:比,劃,讀,寫,想想,你認為小手和小嘴怎樣分工最合適?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2、 根據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練習后小組交流

  3、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嗎?

  4、 教學在田字格里面規范書寫

  91)讓學生說1——5的形狀

  (3) 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4) 學生練習

  三、課堂活動

  1、 6頁 1,寫數

  2、 6頁 3,圈一圈,寫一寫。

  出示這些圖,引導學生看懂題意。

  3、 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誰的方法多。

  獨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2頁1、2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5頁例4,6頁課堂活動3、4 ,12頁練習一1、2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1——5的認識

  2、初步感知1——5各數的聯系,變化,感悟數序

  3、初步學會用手指比,劃,涂,寫1-5

  4、操作分小棒,親身體驗探索數的.分解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規范書寫1-5各數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1——5個,小朋友們能用手來表示嗎?

  二、教學例4

  1、 看書例4,共右個要求:比,劃,讀,寫,想想,你認為小手和小嘴怎樣分工最合適?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2、 根據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練習后小組交流

  3、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嗎?

  4、 教學在田字格里面規范書寫

  91)讓學生說1——5的形狀

  (3) 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4) 學生練習

  三、課堂活動

  1、 6頁 1,寫數

  2、 6頁 3,圈一圈,寫一寫。

  出示這些圖,引導學生看懂題意。

  3、 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誰的方法多。

  獨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2頁1、2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4——5頁1——5 的認識例1——例3

  教學目標:1、對1——5各數感性的認識

  2、 培養良好的習慣

  3、 初步體驗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1、邊擺邊數數

  2、由抽象的數到物體可一表示什麼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可大了,特別是數字,我們常常用,請你仔細聽,找找老師說的下面的這句話中有那幾個數字:小紅書包里面有1個文具盒,2本書,3個本子。你能象老師這樣用數字說一句話嗎?

  二、教學例1

  (1) 出示圖,看圖,用數字說一句話

  (2) 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意嗎?

  (3) 按照數字順序從1說道5

  三、教學例2

  (1) 擺學具數數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從1到5

  92)在黑板上寫1——5,請學生 在黑板上數字上面百圓

  (2) 老師指圓,學生說數,

  問:3個圓片用幾表示?5個圓片呢?……

  老師指數字,學生說圓片。

  問:3用幾個圓片表示?4呢?

  四、教學例3

  剛才用數字2表示2個圓片,2還可以表示什麼?

  看書5頁例3

  小結:2可以表示任何個數使的物體。

  小組討論:說說3、4、5可以表示什麼?

  全班交流

  五、課堂活動

  6頁 1題

  課后記:

《1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通用14篇) 相關內容:
  • 冀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勇氣》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熟悉課文,理清情節層次。2.了解本文的敘述視角。二、重點難點:了解小說作者通過人物肖像、語言、行動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弄清本文的'詳略安排。...

  • 《化石》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認識"博、珍"等11個生字,會寫"歷、史"等8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教學重點:認識"博、珍"等11個生字,會寫"歷、史"等8個字。...

  •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精選15篇)

    教材分析:本文講了作者有武夷山時,遇到了一位年過七旬的掃路人,與其攀談,感受到了老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心愿》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之二江小明 一、教學目的: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樣逐層深入地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表現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3、學習本文對話,通過人物對話,提示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

  • 《0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 、教學目標1、認識1~5,會用1~5這5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2、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3、培養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三、教學重難點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 《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設計(通用15篇)

    長沙市雅禮中學徐昌才 [教學目的] ①.初步了解《史記》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 ②.通過梳理矛盾沖突,品味人物語言和體會對比手法來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 《熱帶魚》教案(精選13篇)

    一、活動目標1、能在觀察熱帶魚圖片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教導學會折熱帶魚;2、能選擇鮮艷的色彩裝飾熱帶魚,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二、活動分析1、幼兒喜歡美麗的東西,喜歡新奇的東西,熱帶魚形狀可愛,顏色美麗,身上還有各種各樣漂...

  • 《心愿》教案(精選14篇)

    活動目標知識目標:1、讓幼兒知道秋天是農作物成熟的季節,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各種各樣農作物的特點。能力目標: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對農作物的認知和活動體驗。...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昌邑市| 石河子市| 永宁县| 十堰市| 涿鹿县| 苍南县| 绥德县| 休宁县| 广州市| 奇台县| 乌兰察布市| 湖南省| 江孜县| 昌黎县| 长丰县| 铜陵市| 潍坊市| 绥化市| 奉化市| 东安县| 巩义市| 班玛县| 涿州市| 翁牛特旗| 神农架林区| 元朗区| 邢台市| 徐州市| 宁安市| 东丽区| 唐山市| 富宁县| 镇坪县| 砚山县| 普定县| 甘孜县| 锦屏县| 全州县| 鄱阳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