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1
之三
吳海芳
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所特有的,讓不少人羨慕不已、讓不少人向往心儀!款款走來。靜坐于小橋流水人家中,綿長的情調,幽遠的詩韻,不經意間便浮上心頭。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江南小鎮的早晨,你覺的小鎮的早晨怎樣?
江南是我們的家鄉,生活在這詩夢般的小鎮上,怎能不讓我們有別樣的情懷?(邊出示圖片邊過渡)你最喜歡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請同學們翻開書,找出來,讀一讀?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再細細地讀讀你找出的這一段話,找出你喜歡的句子。
你讀懂了什么?或者你還有哪里不懂的?做好記號(出示)
交流體會品位,感受小鎮早晨的美
(一)第一自然段的學習
1、指名讀
出示一些句子
思考:⑴想想這一段寫出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劃出總起句。
⑵結合插圖想想,課文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小鎮早晨這一特點,用“△△”標出。
2、交流討論得出:恬靜:河水、小船
結合理解“恬靜”
交流喜歡的句子
3、重點研讀“河水”和“小船”的句子,用標出表現小鎮早晨恬靜的詞語,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交流,指導朗讀,(用上插圖)
(1)穿鎮而過的小河猶如一條碧綠的玉帶。
(你感覺怎樣:)
(2)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你見過這樣的嗎,你想說什么?)
(3)小河上橫跨……搖過
(在這樣清澈的如玉帶般的河面上不時有小船從……,你感覺怎樣?)
5、感情朗讀:讓我們邊讀邊想象小河、石橋、小船組成的圖畫,感受一下小鎮早晨的恬靜美麗吧!(自由讀,齊讀,試背)
6、歸納閱讀步驟:
(1)找出總起句,想想小鎮早晨有什么特點;
(2)想想課文抓住哪些景物寫小鎮早晨的特點;
(3)讀有關詞句,體會課文怎樣具體體現小鎮早晨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老師從你們的讀中,的確感受到了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這恬靜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一種美。
我們在作者的筆下,似乎看到了小鎮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凈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閑的烏篷船,現在,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向大家介紹這恬靜的小鎮。
(二)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被木船悠閑的搖櫓聲喚醒的早晨又是怎樣的?
(區分)喚醒驚醒
a.一聲驚叫聲把我從睡夢中。
b.清晨,媽媽用親切的聲音我。免得我上學遲到。
哪些句子你能體會到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自讀找出后小組交流
出示一些佳句
(三)第三自然段的學習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小鎮的早晨又是緊張的,
學生自讀后向大家介紹小鎮早晨的緊張,體會緊張之美
(四)練習
把“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小鎮的早晨是緊張的。”合并成一句話
小結導入 最后一小節。練讀最后一小節。
小橋流水,很多個夜晚,幽幽的湖水伴我入夢,盈盈笑意中仿佛一段娓娓婉約的古老故事,就在青石板鋪成的街頭向我走來。是啊,我愛我的小鎮,那么,你呢?生活在這樣的小鎮,你想說些什么?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水鄉小鎮的意境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在讀背中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語言材料。
教具 課文精彩段落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小鎮的早晨是什么樣的?
二、細讀課文
1、自由選擇一段朗讀,思考:這一段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圍繞這句話寫了哪些內容,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第一節。(不定)
(1)學習第一節 a 中心句: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
b 從哪里可以看出恬靜呢?
c 朗讀師生對讀
d 交流總結學法
a找中心句b讀句子體會
3、交流第二節 a中心句: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
b“熱鬧”表現在哪些方面?
c體會用詞用句的精當。
d熟讀成誦出示填空題,幫助學生背誦。
4、第三節方法同上。
5、教學第五節小鎮的早晨美在哪里?
三、背誦課文反饋
四、作業:
五、寫作特點:
1、全文先分后總,每段內又“由總到分”的順序來敘述的。層次清楚,結構嚴謹。
2、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在敘述中自然流露出對小鎮的贊美之情。
六、實踐活動參觀南郊早晨的農貿市場、街道、商店、工廠等,并按“先概述,后具體”的敘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特點,作口頭介紹。
聽寫詞語。自讀課文,歸納。
學生根據問題回答通過描寫“小河”、“小橋”、“小船”、“太陽”、“晨練”的“老人”等句子加以體會。
自由練讀,指名讀。
按以上方法自學課文朗讀體會讀一讀,說說好在哪里?
齊讀第五節聯系上下文說說根據板書的提示背誦挑幾句或一節指名背
1、背誦課文
2、圍繞“課外活動時,校園真熱鬧啊”這一句中心句,把“熱鬧”寫具體。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鎮的發展與變化。
2、研讀第1、2自然段,細細品讀,感受蠶鄉小鎮那份恬靜。
3、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照片,請欣賞!(欣賞時可以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感情,美的你就叫起來。)
2、欣賞水鄉美景。
3、欣賞完這組照片,你有什么要說的?這組照片有什么的特點嗎?(拍的是什么時間的景色,有哪些景物?)這是蠶鄉小鎮的早晨。(早晨、河、橋、船)
4、出示課題,齊讀。(請大聲地讀——請溫柔地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領悟課文基調。
1、多美的景色啊,作者又是怎樣把這么美的景色寫下來的呢?讓我們到課文中看看吧。我們要學好一篇課文,了解蠶鄉小鎮的早晨,首先要把課文扎扎實實地讀通了,讀時要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不懂的請同伴幫忙或做上記號,全班交流。
2、文中的生字詞語,你們都學會了嗎?誰能當老師教教大家?
①學生認讀詞語。
②找出一個多音字“鋪”,說出另一種讀音。
③剛才照片上有很多河,哪個詞語就是說明河很多的?(河道縱橫)
④找出一對近義詞“驚醒——喚醒”比較。這兩個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找出來讀讀。
A、出示第一自然段,讀讀,說說“驚醒”和“喚醒”能調換嗎?結合聲音課件理解這兩個詞。
(喇叭聲雖短促,但在清晨響起,還是令人驚嚇;“悠閑的”說明櫓聲輕、慢、自然、聲音柔和。)
B、選詞填空:
驚醒
喚醒
一聲響雷把我從睡夢中。
媽媽用親切的聲音我,免得我上學遲到。
C、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城市、小鎮早晨不同的特點。
3、再次快速地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小鎮早晨的。
(板書:恬靜熱鬧緊張)
三、以研究“恬靜”為切如點,美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這節課我們重點來了解小鎮早晨的“恬靜”。能給“恬靜”找個近義詞嗎?(安靜)課文抓住哪些景物來表現小鎮早晨這一特點?請用心地讀讀第二自然段圈出來。
2、有感受嗎?請你談談。
(霞光、河水、石橋、小船)
3、為了表現小鎮早晨的恬靜,課文抓住霞光、河水、石橋、小船描繪了多幅畫面,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幅畫面?帶上自己的喜歡勁再讀讀。
4、交流:
①“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
哪兒讓你感受到恬靜?
(晨曦微露,霞光淡淡,說明時間——還早,四周——很寧靜。遠處的景物看上去——朦朦朧朧。霞光淡淡的并不刺眼,給人的感覺是那么——柔和。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顯得特別奪目。)
這樣的景色美嗎?請美美地讀這句話。
②“河水靜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為什么喜歡這幅畫面?看圖說說你感受到什么。
(從這句話中感到小鎮非常美,給清新、明凈、亮麗的感覺。)
同學們,優美的畫面在視覺上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你能通過朗讀給我們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嗎?
(你的朗讀,讓我感覺到一種清新;你的朗讀讓我感覺到既清新又明凈;你的朗讀帶給我們的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
③“兩座拱形的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在這樣清澈的如玉帶般的河面上不時有小船從……,你感覺到小鎮的早晨怎樣?特別是從哪個詞感受到?行船速度快嗎?(文中有一個詞就寫了他們劃船的樣子——悠閑。)
請美美地讀讀這句話,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有點感覺了,再加把勁。)
(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到小鎮的生活是那么悠閑,我仿佛看到一個老漢叼著煙斗慢慢地劃著船。)
④“沿街的河邊停著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兩頭,顯得格外醒目。”你從這畫面感受到什么?哪些詞告訴我們?
(船很多,這是水鄉特有的景色,小船是蠶鄉小鎮的交通工具。)
讀讀,讀出水鄉的特色。
5、多美的小鎮啊,讓我們把這段話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這段話。
6、起先我們說“恬靜”的近義詞是“安靜”,那么我們索性將課文中“小鎮的早晨是恬靜”改成“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行不行?既然你們說不行,那么除了“安靜”你還感受到什么?
7、小結:是啊!老師從你們的讀中,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小鎮早晨的那一份朦朧,那一份溫柔,那一份悠閑,那一份清新、亮麗與明凈的美。所以說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
8、配樂朗讀。
同學們,這樣的蠶鄉小鎮,我們班有誰去過嗎?老師也沒去過,這是我夢里的江南水鄉,現在就讓我們在《夢里水鄉》的音樂伴奏下再去神游一番吧!
9、結合圖片,引導背誦。
如詩如畫的水鄉美景讓游客留連忘返,但最終還得依依惜別,有什么辦法把它帶回家嗎?除了拍照,老師還有一個更妙的辦法,就是把它記在腦海中。——背誦
①學生練習。
③指名背誦。
④視聽結合集體背誦。
四、小結:
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所特有的,讓不少人羨慕不已、讓不少人向往心儀,款款走來。靜坐于小橋流水人家中,綿長的情調,幽遠的詩韻,不經意間便浮上心頭。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更是熱鬧的、緊張的,讓我們下節課再走進它們。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
1、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鎮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2、繼續學習用重點句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段。
教學重點:
用重點句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
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
教學時間:3課時。
板書設計 :
安靜
小鎮的早晨 {熱鬧 多美啊
忙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你們去過江南水鄉嗎?一定想欣賞江南水鄉的美景吧?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那里看一看。
二、范讀課文,指導預習。
要求:1.讀課文,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查字典,理解字意和詞義。
3.讀課文,想想小鎮的早晨有什么特點?
三.分組預習,提出問題,邊讀邊議。
四.檢查效果,重點指導。
1.強調“漾”,“暇”的字形和“樸”,“著”的讀音。
2.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帶著問題讀課文。
六.默寫字詞。
七.布置作業 :
1、抄寫并聽寫字詞。
2、熟讀課文,繼續預習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講讀課文,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引入,板書課題。提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默讀課文,想:小鎮的早晨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回答)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自由讀文,進行討論:
第2,3,4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答問題,深入分析:
第2段:
(1)讀后回答,板書:安靜。談體會(重點指導第7句)
(2)比較句子。投影:
讀下面兩句話,說說你喜歡哪一句?
①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鉆出來,從河上漂過。
②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從河上輕輕漂過。
(1)讀讀本段中你喜歡的句子,試著背下來。
(2)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誰能把這種感受帶到第2自然段中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3)過渡:
第3段:
(1)讀后回答,板書:熱鬧。談體會(結合自己喜歡的句子談)
(2)投影出示句子,重點指導體會:
那剛從地里撥下來的小白菜、油菜,還帶著晶瑩的露珠,鮮嫩嫩的;那剛
從河里捕來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水靈靈的。還有雪白的小羊、長毛兔、大
鵝……真叫人目不暇接。
①你喜歡這句話嗎?兩人一組說說為什么。
②指名讀,思考:你從哪兒體會出東西特別多?
③什么叫“應接不暇”?
④除了這些土特產外,還有別的嗎?從哪看出?
⑤這句話怎樣體現熱鬧的特點?讀出感受。
(3)你還喜歡哪些句子?讀讀,體會。
(4)指名讀第3段,帶著我們的體會把這種熱鬧的場面讀出來。
(5)過渡。
第4段:
(1)。讀后回答,板書:忙碌。談體會。
(2)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解答。
(3)誰能想象出小鎮的將來是怎樣的?
3.帶著對小鎮美好的祝愿齊讀第5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 :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背誦第3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復習鞏固,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
一、聽寫字詞。
二、填寫詞語,使句子更具體。
(1)。的河邊停滿了的小船。
(2)。小船從的橋洞中地鉆出。
(3)。學生背著的書包地去上學。
三、照樣子寫句子。注意轉折關系。
例:這兒盛產蠶繭,但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地買來。
1.這項工作很難做,但。
2.,但。
四、檢查背誦第2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 :
1.完成《語訓》中的練習。
2.默寫第2自然段。
課后小結: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5
一、說教材
《小鎮的早晨》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中第四單位《塞北江南》的第二篇主題課文。這是一篇很經典、很美的文章,它重要形貌是江南水鄉一個小鎮清晨的情形。
二、說目的
1、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學習憑據重點詞歸納綜合天然段重要內容的要領。
3、相識江南水鄉小鎮清晨特有的情形,以及小鎮的生長與變革,造就學生熱愛生存的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1、以讀代講法
2、讓學生睜開想像的小舟,在江南水鄉里漂泊;讓學生擁有自大,在讀中品位小鎮的古香古色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二)、檢查字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教師小結
(五)、課后拓展
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江南風景的文章,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北方,對那里的情況了解不多,比較生疏,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恰巧又是讓學生從文本中去理解江南小鎮早晨的美,所以要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學習未曾接觸過的異域風格,似乎有些難度。所以我必須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為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在設計導課時,我考慮到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北方,對江南水鄉了解甚少,所以我就用兩三句話向孩子們作了以下簡單的介紹,然后用相關的風景圖片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拉近他們與水鄉的距離,為后面的體悟文本打下基礎。
這篇文章從小鎮早晨的安靜、熱鬧、忙碌三個方面來寫小鎮的美。首先,我引導學生走進小鎮的早晨,親自體會小鎮剛剛被喚醒時的安詳,為此,我在這里重點讓學生去模仿櫓聲,讓女生模仿櫓聲說一段話喚醒男生,讓男生閉眼休息,醒后說一說被喚醒的感覺是什么樣的?這樣的一個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滲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肯定是在快樂中成長的。
被櫓聲喚醒的小鎮是什么樣的?自然的就進入了下一段的教學,也就是描寫安靜的段落。第二自然段使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表面上看它寫的是小鎮早晨的安靜,但是細細琢磨之后,這份安靜中還透著一些美,于是,我在教授這節課時,先抓住安靜這個特點,應到學生去找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安靜,那些字眼讓他們體會到了安靜,然后抓住這些描寫安靜的詞語去體會朗讀,在朗讀時學生必定是有一些感受的,這種感受就體現了學生對安靜的理解程度,學生也可以在朗讀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以讀帶悟,突破了難點。
當然,只停留在安靜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接著我引導學生去感受小鎮早晨的美。分別從水美、橋美、船美三個方面帶他們步入想象,身臨其境,利用圖片,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份美似的。
課文學完后,學生的學習結果怎樣呢?末了,我計劃了一個齊讀的關鍵,在我的一個聲情并茂的引讀下,讓學生帶著本身的領會去讀,這也是一個完善的總結吧。在計劃作業時,我思量到語文學習的東西性,故而讓學生下去后用總分的方法向別人先容一下小鎮清晨的平靜,一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二呢,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促、式”理解部分詞語。
2.能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能有感情朗讀課文,能背誦第1、2自然段。
3.理解蠶鄉小鎮恬靜的情景。
教學重點:
能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閱讀課文。能有感情朗讀課文,能背誦第1、2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蠶鄉小鎮恬靜的情景。
課前準備:
有關蠶鄉小鎮的圖片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小鎮逛逛
(板書小鎮)
請看看這些古樸、典雅的水鄉小鎮照片。看著看著你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小鎮是美麗的,小鎮是優雅的,小鎮的早晨更是令人向往的(板書的早晨)
齊讀課題
課文的題目往往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猜猜,課文會寫些什么呢?想知道答案嗎?老師告訴你們,還是自己去找?很有信心,你們打算怎樣去找?讀課文,好方法,你們覺得怎樣讀好,給自己提提要求。生:……
二.初讀課文
老師尊重你們的要求,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自己去讀讀課文。
讀著讀著,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
(板書恬靜熱鬧緊張)
引讀
小鎮的早晨是——
又是——
更是——。
是啊,小鎮的早晨展現給我們的是不同的特點,小鎮的早晨是怎么醒來的?(是木船悠閑的搖櫓聲呼醒)怎么知道?
三.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
生:城市的早晨,是汽車短促(cù)的喇叭聲驚醒的。
男同學當司機發出喇叭聲,又短又快的喇叭聲課文用哪個詞形容(短促),女同學聽到這種聲音感覺怎么樣?刺耳(驚醒)
生:蠶鄉小鎮,四周河道縱(zòng)橫,它的早晨是木船悠閑的搖櫓(lǔ)聲喚醒的。(模仿搖櫓聲)
吱----------嘎---------------當悠閑的搖櫓聲響起時人們還沉睡在夢中,下面請水鄉的男孩睡在夢中,讓我們水鄉的女孩喚醒你們。待會兒說說被喚醒的感覺。
課文寫小鎮的早晨,這兒為什么還寫城市的早晨
你們說得真有道理,我們試試用聲音來表達吧!
那悠閑的搖櫓(lǔ)聲喚醒的早晨悄悄向我們展開了迷人的畫面。
(播放課件師講述)
看著看著你們有什么要說嗎?
生:……
師是啊,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恬靜得讓人心醉,靜得舒舒服服、甜甜美美:(板書把恬的豎心旁改紅)那一幅幅優美生動的畫面早已在作家的筆下生花了,自己不去親身體驗一番真是太可惜了。
四.學習第二段
自由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劃劃,你們從哪些句子,甚至哪些詞體會到小鎮早晨的恬靜。找到了把他讀得舒舒服服、甜甜美美。多讀幾遍,好好體會。
反饋:①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請你讀一讀,其他同學聽仔細,指名說說他讀得怎樣?
生評:好在哪不好在哪你能讀給他聽聽嗎
你的真誠感動了我,也一定感動了他,我相信此時此刻在坐的同學都有所感動,讀一讀
②兩座拱型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老師覺得你們自己一定能學好,就向剛才一樣把表示恬靜的詞找出來,然后讀讀(請推薦一位來讀讀)
生讀
為什么推薦他你也向他那樣讀讀。你的成功是吸取了同學的優點
聽了你的讀我也真希望自己親眼去看看。有沒有同感
齊讀
還有嗎?(沒有)有個句子你們不仔細讀就發現不了他的恬靜,出示句子
③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
仔細讀讀
你們發現了什么
你們能用讀的方式告訴大家嗎?
各式各樣的小船,其中那種船最吸引你們?為什么
這么可愛的船誰愿意來試試。(指導朗讀)
那么多船怎么感到靜啊
河水是靜靜的,小船是靜靜的,石橋是靜靜的,這么美的畫面這么美的句子你們想讀嗎?齊讀
老師給你們配音樂
五.指導背誦
小鎮的早晨美嗎?想把美記在心里嗎?請同學們自己把文中最美的句子讀一讀,記一記(3分鐘時間)
把美的句子背給大家聽聽。配圖
還有同學也覺得這句美嗎?
誰覺得這些句子都美的。試試
齊背
六.拓展練習寫一寫
小鎮的早晨的恬靜,就只這些嗎?還有哪些地方也是恬靜的,能再舉一些例子嗎?
田野里
小路上
公園里
先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反饋
七.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讀并背誦小鎮早晨的恬靜,嘗試寫了小鎮早晨的恬靜,還積累了不少描寫“恬靜”的詞句。在我說再見之前,我有幾句發自內心的話要說,想聽嗎?我們的語文大師呂淑湘說過:語文能力的形成,三分在課內,七分在課外。咱們學習語文不能束縛在課內,應拓寬視野。比如小鎮的早晨的恬靜不局限在小河,石橋……還體現在公園里,小路上……那么,恬靜不能只局限在小鎮的早晨,許多自然風光給我們恬靜的感覺。人與動物融洽相處于大自然中,也會給人以恬靜的感覺。表現恬靜的語言形式也很多,課文用一段,我們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詩來表現,如:
水平如鏡照樹影
天地之間樂逍遙
山在虛無飄渺間
青松翠竹花戲蝶
青青小溪繞山間
詩情畫意在人間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7
一、說教材
《小鎮的早晨》是蘇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依循由“分”到“總”的結構方式,抓住小鎮早晨“恬靜”、“熱鬧”、“緊張”這三方面的特征寫出了它的美麗。課文篇幅短小,結構清晰,語言淺顯、流暢。
依據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指導學生自由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語言材料,領悟敘述方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并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小鎮的早晨多美啊!”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學習由“分”到“總”的敘述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憑借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水鄉小鎮的意境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程序
針對這篇課文內容簡單、結構清晰的特點,我在教學時分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滲透由 “分”到“總”的敘述方法。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體會小鎮早晨“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感受水鄉小鎮的意境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下面,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共分五個環節進行。
(一)復習導入
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小鎮的早晨是_______的。”這一句式說一說。這樣,既復習了舊課,又為學習新課作了鋪墊。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分成三步教學:
1、充分誦讀,找出特點。我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寫出了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在學生充分讀之后,引導學生畫出總起句,初步感知小鎮早晨“恬靜”的特點。
2、再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文字中流露的小鎮早晨“恬靜”的特點。學習時,指導學生用“△△”標出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小鎮早晨這一特點的。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教師再相機啟發、誘導。
3、激發想象,感情朗讀。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小鎮的“恬靜”。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配樂朗讀的方式,使學生真正把體會到的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感悟,并引導學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三)總結學法
學習完第一自然段后,引導學生回憶剛才學習的過程,總結學法:①畫總起句,找出特點;②抓住事物,體會特點;③展開想象,讀出特點。
(四)運用學法,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鑒于本文的特點,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我充分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自學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引導學生讀中悟、悟中讀。
(五)總結全文,感情升華
課堂教學要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在研讀了前三自然段的基礎上,我出示了“小鎮的早晨_________啊!”這一句式,旨在引導學生把讀完課文后的感受表達出來。最后點明主題,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三、說教法、學法
(一)“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課選擇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由導學到大膽放手自學的方法。教育學告訴我們,利用知識的類比進行訓練,在此過程中扶放結合,讓學生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師導學第一自然段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二、三兩個自然段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2、以讀代講法。《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語文教學強調感悟,而讀書則是感悟的前提,課文接觸得越多,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越深,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者,本文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更適合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二)教育的終極目標不僅僅在于使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由“學會”變成“會學”,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將來不再需要教”。因此,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根據教材特點,我指導學生采用了“讀、思、劃、想(想象)”的方法進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嘗試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鼓勵學生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下,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但“放手”并不等于“放羊”,教師在學生自學前、自學時不斷提醒、點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優勢互補中使得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2、讀悟法。新《課標》在“前言”的“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中明確指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而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給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和體會。
四、說教后感
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時刻激勵自己用教學去實踐新課程的理念,提升課堂教學的品位。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來自課程改革新理念的洗禮。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8
【片段細讀】: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閃爍著一片片銀鱗。河水清得
透明,靜靜地和街道并行穿過小鎮。沿街得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
。兩座拱形得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鎮兩頭。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
來,從河上輕輕飄過。船駛遠了,淡船工哼的小調,還在河上輕輕蕩漾。
【教學目標】:
1、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鎮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
祖國的情感。
2、繼續學習用重點句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用重點句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 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 昨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到了江南水鄉,初步感受到水鄉改革開放以來,生機勃勃
的景象,而他的早晨又是那樣與眾不同,作者筆下小鎮的早晨有哪三個特點?(根據學生
回答板書:恬靜、熱鬧 、緊張)
2、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出示課題(齊讀課題)我們要從語言文字中具體體
會小鎮早晨的恬靜、熱鬧、緊張的氣氛。
二:講讀第二自然段
1、 體會小鎮早晨的寧靜。
⑴:(指著板書)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恬靜的近義詞是什么?(寧靜、安靜)
⑵: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出這種寧靜的,請同學們把書翻開,我們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下列問題:(出示小黑板)
⑴、這一自然段通過哪幾方面寫出小鎮早晨的“寧靜”,用○圈出。
⑵、你是從哪些詞句中具體體會到小鎮早晨的“寧靜”用——劃出,并用△圈出重點詞。
2、反饋:
a、這一自然段通過哪些景物寫出小鎮早晨的“寧靜”。板書:河水小船石橋
b、你是從哪些詞句中具體體會的? 板書:靜靜停悄悄輕輕遙遙相對
3、體會小鎮早晨的美。
⑴(指著板書)小河靜靜的,岸邊停滿了小船,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橋洞悄悄鉆出來又在
水上輕輕飄過,兩座石橋遙遙相對,這一切給人一種多么寧靜的感覺啊!如果老師把這一
自然段的總起句改成下面這句話,你們看看效果有什么不一樣?
出示: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寧靜的。
學生體會:恬靜帶有寧靜、舒適、美的感覺。
⑵:課文又是怎樣把這種美寫出來的?大家找一找。
根據回答出示比喻句:
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⑶指導朗讀,繼續體會。
⑷:由此可見,小鎮的早晨是寧靜的,小鎮的早晨又是美的,所以說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
。
4、指導朗讀
⑴:這一自然段我們應該怎樣讀,我們來聽聽課文錄音,體會他是怎樣把小鎮的寧靜和美
讀出來的。
⑵:集體朗讀。
三、課后作業
⑴:抄寫生字:橋、洞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2自然段。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叫(課件出示課題)
課前預習過課文嗎?
生:預習過了。
師:能說說你是怎么預習的嗎?
生:給生字擴詞。
生:讀課文。
生:給課文分段。
……
師:那好。下課!
生(驚訝):啊????
師:是的,下課,你看,同學們課文會讀了,生字詞都認識了,還擴詞了呢,課文分好段了,連課后習題都解決了呀。咱們上課還能干什么呢?下課!
生:啊?
師:怎么?還要上嗎?
生:上!
師:好了,剛才跟同學們開玩笑了。
通過預習,我相信同學們一定知道了這篇課文有些字是比較難讀或難寫的。我想請同學們來當當小老師。
現在請你拿出筆,把這些字在書上作好記號。
生準備。
師:小老師們,可以交流了嗎?(可以)
生:我覺得“剖魚”的“剖”比較難讀。
師:這樣就是小老師了嗎?想想平時老師是怎么教的?
生:下面我領讀,“剖”,“剖魚”的“剖”
其他學生跟讀,該生就沒下文了。
師:你不抽查一下嗎?
生(笑):請你來讀。(指名讀)
師:他讀對了嗎?你不評價一下嗎?
生:你讀得很對!
師:好!繼續,還有誰也愿意當當小老師的?
(就這樣,學生陸續提出了“營”、“鋪”、“銹”等字)
師:通過預習,你覺得什么字比較難寫的,你有什么辦法提醒大家嗎?
生:我覺得“物廉價美”的“廉”比較難寫。
師:是啊,這個字比較難寫,現在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盯牢這個字,虞老師數到“五”再放開。一、……五。好,閉眼,你的眼前能浮現這個字嗎?
生:能!
師:能浮現就說明記住了。還有什么字難記嗎?
生繼續提出“式”、“漿”,師生一起分析,識記。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這些生字詞抄寫幾遍,抄幾遍能做到聽寫無誤,那就抄幾遍。
生抄寫生字詞。
師:現在我說聽寫,同學們能寫出來嗎?(能)能,那就不聽寫了,相信同學們!
師:剛才我聽到同學們在預習時有疑問,現在就來聽聽有什么疑問。
生1:搖櫓聲是怎么樣的?
生2:是“嘎吱,嘎吱”地。
生3:不對,應該再慢一些。
師:好,那你來模仿一下。
生3:嘎~~~~~吱~~~~~~~~~~,嘎~~~~~~~~~~吱~~~~~~~~~~
師:虞老師這兒也有一個片子,可以幫助你理解搖櫓聲呢。
課件出示。
生:噫?是虞老師呢!
師:呵呵,現在才看出來哪。這是虞老師親自拍的一個片子。現在同學們能再模仿一下搖櫓聲嗎?
生模仿。
師:通過看了片子,聽了同學們的模仿,我們仿佛進入了水鄉。
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描寫水鄉一個小鎮的早晨的呢。
那么課文描寫了小鎮的早晨的幾個特點呢?
生:三個。
師:哪三個?
生:恬靜、熱鬧、緊張。(師板書)
師:你們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書上第二三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看出來的。
師:好!我們把這三個句子劃出來。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
師:這節課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研究一下“小鎮的早晨”為什么是恬靜的。
虞老師為了上這一節課,特地根據這個特點拍攝了一段錄像。請同學們看看。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看清這段錄像。請同學們先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后,師課件出示。
師:這個片子,虞老師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拍成的。可是我還是覺得有點傷心,同學們看了這個片子后一點反應也沒有。
生笑,鼓掌!
師:對了,這就是對我勞動成果的肯定。鼓掌,同學們都會吧?當別人付出了勞動時,我們就應給予鼓勵。
現在請同學們對照課文,對虞老師的這個片子美言幾句。
生讀課文。
生4:虞老師,我有一點意見。
師:哦,有意見?這是美言嗎?
生4:我先提一點意見。
師:哦,一點,那就是美言了是吧?好吧,你先提吧
生4:我覺得你沒有把“淡淡的霞光”拍出來。
師:哦,是的。這個確實沒有拍出來,不過也不能怪虞老師,那天是個陰天呢。
生5:虞老師,我也有意見呢。
生:我也有,我也有。
師:好,那我們就先來說說缺點吧。
生:課文中說小船是從橋洞中悄悄鉆出來的,又在河上輕輕飄過。可你的片子中的小船卻是用力劃過的,而且速度比較快。
師:你們認為“悄悄”“輕輕”很重要嗎?為什么?
生:因為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如果不是“悄悄”“輕輕”那就不恬靜了。
師:有道理,那咱們就來讀讀這個句子,注意這兩個同學們認為很重要的詞。
生讀。
生:課文講小船是“一只緊挨著一只”,可你這兒卻只有兩只。
師:“一只”緊挨“一只”,可不就是兩只嗎?
生:不是的。
師:你還可以從哪兒也能看出不是的?
生:各式各樣。
師:有這個詞嗎?都找到了嗎?啊呀,你看虞老師都粗心哪。“各式各樣”的,不光說明數量多,還說明——(樣子也很多)
同學們也一定注意到了,虞老師這個片子中不僅只有兩只船,而且樣子也單一,就是烏蓬船啊!
這個也不能怪虞老師,虞老師找遍了所有地方,就找到這么兩只烏蓬船,那特意把它們緊挨在一起呢。
生:課文中有兩座石橋,你這兒沒有。
師:沒有嗎?這可不能冤枉好人哪。咱們再來看一看。
課件出示。細看,有兩座。
師:這我就有些不明白了,寫石橋跟“恬靜”有什么關系嗎?
生:有關系,因為這個石橋上沒有人,說明人們都還在睡覺,所以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
下課鈴響。
師:啊呀,虞老師辛辛苦苦拍了一個上午的片子想不到還存在這么多問題,不過現在已經下課了,就請同學們先休息一下,還有什么意見,下課時跟我個別交流一下。
第二課時
師:剛才課間有很多小朋友圍著虞老師,提了很多意見,有個同學說書上的“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是啊,這個句子寫得多美啊,請同學們把這個句齊讀一遍。
生齊讀。
師:咱們班確實有一批非常非常優秀、了不起的同學,給這個片子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見:沒音樂!
我當時拍這個片子時,是這樣想的:既然是恬靜的,靜得一點兒聲音也沒有,那就還是不要音樂的好。
可是咱們同學有意見,說是加一點音樂,可以更加襯托出小鎮的恬靜。
嘿,還真有道理,所以現在咱們就給它配上一點音樂。
虞老師這兒有四段音樂,請同學們選擇。邊聽邊讀讀,感受一下,哪一段最適合,如果你認為這段不錯了,那就請舉手。
放音樂,生讀書。
第二段音樂,開頭較舒緩,但后面顯得比凄涼。可不少學生還是舉手了,于是老師即興朗誦
了一段凄涼的文章(具體是哪一段,我記不清,不好意思)
學生一聽,真的,不行!于是陸續放下了手,繼續聽。
聽完后討論交流,認為第一和四段比較適合。
配樂朗讀。
師:好,現在就根據你們的意見,咱們來給這個片子加上音樂。請同學們隨著這個畫面,讀讀第二自然段。如果你們讀得太快了,那么畫面還在繼續。如果你們讀得太慢了,那么你們還在讀時,畫面已經結束了。所以請你注意讀的速度。
需要練習一下嗎?
生各自練讀,齊讀,讀得快了點。師范讀。
師:小鎮的早晨除了顯得恬靜,還很熱鬧呢。
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做做導演,去拍攝熱鬧的場景。
小組合作,先研究一下劇本,再討論一下需要選擇怎么樣的場景。
小組討論學習,師參與各組的討論。
師:好,現在各小組基本上都已經討論出來了。先來看看,你們準備選擇一條什么樣的馬路。
生:我們準備選擇一條很窄的馬路。
師:哦,你們的根據是什么?
生:因為書上說:“路不寬”
生:還有還有,書上還說人群很擁擠。
師:好,一條不寬的馬路。那路邊小攤準備擺些什么呢?
指名多人講。
師:請多少群眾演員?
生:五百。
師:啊?這么多啊?你要知道,現在請群眾演員也要花很多錢的呢,還是少請一點吧,五個,怎么樣?
生:不行不行,因為書上說:人很多,人流是擁擠的。
師:你說呢?(問另一學生)
生:我要請一千。
師:嗬,越來越多了嘛,看來你很贊成他的說法呀。
生:是的。
師:那臺詞呢?準備怎么設計?
那些小販們,會怎么叫賣他的東西呢?
現在都來賣賣自己的東西。
(指名):你是賣什么的?
生:我是賣青菜的。
師:好,賣青菜,你準備怎么吸引顧客呢?
生叫賣,但聲音不夠放開。師示范,(精彩極了,生鼓掌!)
生再叫賣,這回好多了。
再指名多人叫賣。
師:導演們,你們想,路邊小攤的攤主們,都是這樣你喊了,再我喊的嗎?
生:不是的,一齊喊。
師:好,那咱們也一起來喊一喊。
生各自叫賣,體會熱鬧。
師:做導演好玩嗎?做演員更好玩吧?
請把我們的劇本給讀熟了。
生各自練讀,齊讀。
下課鈴響。
師:由于時間關系,小鎮的“緊張”就請你們的語文老師帶著你們去體會了。下課。
(完)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10
佚名
一、集中識字。
(因為本課中的生字所組成的詞,大部分是一些特定的名詞,如豆漿、小攤……,無須過多聯系上下文理解。)
1、同學們,黑板上這些字,你在預習課文之前已經認識一些的請舉手。你在哪里看到過?(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識字)。
2、還有一些字,通過預習,你認識了嗎?你能當老師教大家嗎?(充分利用學生課前預習的成果,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3、抄寫自己認為難寫的生字,你認為抄寫幾遍能記住就抄寫幾遍。(畫蛇添足地想出各種繁雜花哨的辦法記字不如讓學生抄寫幾遍來得實在。)
二、自由讀課文。
難讀的地方反復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以“拍攝風光片”為切入點美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熟悉“劇本”,有感情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為“劇本”尋找合適的拍攝場景。(引導學生抓關鍵詞讀課文。主干問題:你認為需要強調哪些詞,才能使聽的人腦海中浮現出第二幅畫面呢?)
3、為“劇本”挑選合適的背景音樂。(引導學生把握朗讀基調。主干問題:這段話,那些詞句讓你覺得應該選擇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呢?你能讀好這些詞句嗎?)
4、合音樂配音。(享受朗讀,體驗朗讀的魅力)
5、為風光片起個名字。
四、以“拍攝風光片”為切入點研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小組合作學習。
請你以導演的身份參加討論。
討論內容:
場景?
群眾演員
道具
臺詞
注意:討論的過程中多問一個為什么?
2、師生分別以導演助手和導演的身份進行現場交流。
五、布置課外作業 。
(此課獲杭州市第四屆“教改之星”評比金獎。)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鎮的早晨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美景,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教具:
字卡、班德瑞弦樂,江南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
1、看有關江南的風景圖片進行口語交際
2、在我們江南,有許多古樸的小鎮,那里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白居歇在他的憶江南里提到: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炎,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到底有多美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3、揭題,板題,結合識字、寫字。
二、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檢查預習情況:默讀課文,思考:通過預習你了解了什么?
2、輕聲讀文,思考:哪一段話抒發了作者對小鎮的贊美之情?
3、小鎮的早晨美嗎?美在哪里?找出來讀一讀
4、相機指導朗讀
5、自由讀文,說說你喜歡的段落
6、配樂讀
三、總結
1、你喜歡這小鎮的早晨嗎?喜歡它的什么特點?
2、再讀文
3、布置作業:讀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思考:小鎮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的?
板書設計:
小鎮的早晨安靜熱鬧啊,多美的小鎮的早晨!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淡雅清麗的散文,描寫了水鄉小鎮特有的風韻。課上,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的美,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感覺水鄉小鎮的魅力,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有以下兩點:
1、寫作方法的滲透,在課文重點句段進行適當的分析,讓學生懂得將要表達的句子說得具體、生動。
2、倡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讀書百遍,其意自現。讓學生有充分輕松的時間去讀書,讓他們自己品味文章的美。
但是做得仍是很不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學生研究不夠,備課時沒有領悟好編者的意圖,所以學生的讀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若能在學生讀完之后,加以適當的評價,讀的層次感覺應該會更好些。
2、課堂指令不夠明確,語言不夠簡練。
3、多媒體課件運用不當,成為課的干擾。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
1、感受小鎮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
2、感受蠶鄉小鎮改革開春風沐浴下的勃勃生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總分結構和抓住特點具體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仿寫片斷。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小鎮的早晨》,大家回憶一下,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的?(板書:恬靜、熱鬧、緊張)
2、這一堂課,我們繼續學習《小鎮的早晨》。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⑴想想這一段寫出小鎮早晨的什么特點,劃出總起句。
⑵結合插圖想想,課文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小鎮早晨這一特點,用“△△”標出。
2、交流討論得出:恬靜:河水、小船(板書)
結合理解“恬靜”
3、重點研讀“河水”和“小船”的句子,用“··”標出表現小鎮早晨恬靜的詞語,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交流,指導朗讀,(用上插圖)
(1)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銀鱗指什么,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說明什么)
(2)沿街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
(3)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飄”換成“駛”,哪個好,好在哪里)
5、感情朗讀:讓我們邊讀邊想象小河、石橋、小船組成的圖畫,感受一下小鎮早晨的恬靜美麗吧!(自由讀,齊讀,試背)
6、歸納閱讀步驟:
(1)找出總起句,想想小鎮早晨有什么特點;
(2)想想課文抓住哪些景物寫小鎮早晨的特點;
(3)讀有關詞句,體會課文怎樣具體體現小鎮早晨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扶學第3自然段:
1、按以上方法進行小組討論學習
2、集體交流:
⑴總起句,特點:熱鬧(板書)
⑵景物:人流、土特產、趕集農民
⑶重點理解:
①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理解“不由自主”,為什么“不由自主”能看出熱鬧?)
②沿街擺滿了各種土特產:
③……甜甜地訴說……價廉物美。(理解“價廉物美”)
說話練習:農民是怎樣訴說的,也學學農民訴說一番。
⑷上文說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這里又說是熱鬧的,這不矛盾嗎?這里的“又”表示什么?
3、合理選擇方式,如朗讀、設計表演等,再現小鎮熱鬧的景象。
A、設計表演:請一個同學當導演,設計這一段文字的表演,請大家結合插圖,也可以根據平時經歷,想一想。
(1)一位同學談設計:誰愿意發表一下自已的高見。掃
(2)其他同學改正、補充意見
(3)分配演出人員:
(4)演后評價,小結:小鎮的早晨就這么熱鬧,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嗎?
B、感情朗讀
四、自學第四自然段:
1、用以上方法自學第4自然段
2、交流(請一位同學上臺當小老師)
⑴特點:緊張
⑵景物:店鋪、小攤、熟食店、農家姑娘
3、重點理解最后兩句話:
(1)為什么出現的人流是“彩色”的呢?
(2)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面買進來的蠶鄉小鎮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巨大的變化呢?(改革開放給蠶鄉小鎮帶來的勃勃生機)
4、感情朗讀
五、小結:
是啊,美麗的蠶鄉小鎮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煥發著勃勃的生機,這只是我們偉大祖國社會主義建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讓我們用敏銳的雙眼去觀察身邊的變化,感受祖國快步前進的腳步吧!
六、仿寫練習:學校(家庭)的早晨是緊張的。
(1)說:從哪些方面表現緊張;(2)寫;(3)評;
板書設計 :
恬靜:河水 小船 美麗
小鎮的早晨 熱鬧:人流 土特產 趕集 農民
緊張:店鋪 小攤 熟食店 農家姑娘 勃勃生機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討論學習課文2、3自然段,感受小鎮早晨的恬靜與熱鬧,并感情朗讀
2、學習總分寫法,仿寫片段《校園的早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回憶一下,課文寫了小鎮早晨的哪些特點?
2、這節課,讓我們坐上小船出發,去小鎮感受一下喚醒后的小鎮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段話主要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
2、理解恬靜。(安靜)
3、默讀課文,找找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這份安靜?
4、交流,匯報。指導讀出靜
5、辯析:恬靜與安靜有無區別?老師在備課時也查閱了好些資料,發現恬靜就是安靜。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有無區別呢?不如我們先來看畫面,可能會有新發現。
(1)播放課件,讓學生感受
(2)交流。你覺得最美的是什么?找出相關的句子讀讀想想:美在哪里?
(3)反饋。教師點撥學生發現美、感悟美。隨機指導朗讀。
6、小結:是啊!除了安靜之外,恬靜還給人以美的感受,美的色彩。拿起書來一起分享這份美。
7、配樂朗讀。(小鎮的景色很美,文章的語句很美,你們讀得也很美。相信三者結合起來會更美。)
三、學習課文第三片段
引:剛才我們領略了小鎮早晨恬靜的美,再來感受一下早晨熱鬧的場面。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會兒,誰來湊熱鬧?
2、檢查反饋,教師板書:人、土特產
3、選擇最讓你感到熱鬧的句子,讀一讀。
4、指名讀出熱鬧的句子。說說你從哪能些詞感受到了熱鬧?
(第二句,不由自主、擁擠體會人多,指導時可從一個人到一排人到全部人三到五句:從擺滿、各種體會土特產的多)
5、想象說話。假如你就是趕集的農民,當你帶著自己的產品來到這樣熱騰騰的集市,你覺得怎樣的吆喝最能吸引人?
6、小結:是啊!農民的吆喝聲雙為這原來就熱鬧的集市平添了更多的熱鬧,讓我們也來熱鬧的讀一讀。
四、指導寫作
1、剛才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游覽了江南小鎮,領略到它獨有的特色。雖不是實地游覽,卻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回。作者這種抓住特點分具體事物來介紹的描寫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2、假如讓你為學校的早晨做一則廣告。你會抓住哪些特點來介紹?又會從哪些方面著手寫?
3、動筆試寫。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篇14
之一
北京市東交民巷小學 吳詠梅
教學目標 :
1、了解江南水鄉小鎮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鎮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2、繼續學習用重點句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段。
教學重點:
用重點句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
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
教學時間:3課時。
板書設計 :
安靜
小鎮的早晨 {熱鬧 多美啊
忙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你們去過江南水鄉嗎?一定想欣賞江南水鄉的美景吧?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那里看一看。
二、范讀課文,指導預習。
要求:1.讀課文,結合生字表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查字典,理解字意和詞義。
3.讀課文,想想小鎮的早晨有什么特點?
三.分組預習,提出問題,邊讀邊議。
四.檢查效果,重點指導。
1.強調“漾”,“暇”的字形和“樸”,“著”的讀音。
2.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帶著問題讀課文。
六.默寫字詞。
七.布置作業 :
1、抄寫并聽寫字詞。
2、熟讀課文,繼續預習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講讀課文,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引入,板書課題。提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默讀課文,想:小鎮的早晨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回答)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自由讀文,進行討論:
第2,3,4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答問題,深入分析:
第2段:
(1)讀后回答,板書:安靜。談體會(重點指導第7句)
(2)比較句子。投影:
讀下面兩句話,說說你喜歡哪一句?
①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鉆出來,從河上漂過。
②不時有一只小船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從河上輕輕漂過。
(1)讀讀本段中你喜歡的句子,試著背下來。
(2)小鎮的早晨是安靜的,誰能把這種感受帶到第2自然段中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3)過渡:
第3段:
(1)讀后回答,板書:熱鬧。談體會(結合自己喜歡的句子談)
(2)投影出示句子,重點指導體會:
那剛從地里撥下來的小白菜、油菜,還帶著晶瑩的露珠,鮮嫩嫩的;那剛
從河里捕來的大魚小蝦,又蹦又跳,水靈靈的。還有雪白的小羊、長毛兔、大
鵝……真叫人目不暇接。
①你喜歡這句話嗎?兩人一組說說為什么。
②指名讀,思考:你從哪兒體會出東西特別多?
③什么叫“應接不暇”?
④除了這些土特產外,還有別的嗎?從哪看出?
⑤這句話怎樣體現熱鬧的特點?讀出感受。
(3)你還喜歡哪些句子?讀讀,體會。
(4)指名讀第3段,帶著我們的體會把這種熱鬧的場面讀出來。
(5)過渡。
第4段:
(1)。讀后回答,板書:忙碌。談體會。
(2)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解答。
(3)誰能想象出小鎮的將來是怎樣的?
3.帶著對小鎮美好的祝愿齊讀第5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 :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背誦第3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復習鞏固,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
一、聽寫字詞。
二、填寫詞語,使句子更具體。
(1)。的河邊停滿了的小船。
(2)。小船從的橋洞中地鉆出。
(3)。學生背著的書包地去上學。
三、照樣子寫句子。注意轉折關系。
例:這兒盛產蠶繭,但過去一尺絲綢一根絲線都要從外地買來。
1.這項工作很難做,但。
2.,但。
四、檢查背誦第2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 :
1.完成《語訓》中的練習。
2.默寫第2自然段。
課后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