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9-11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

  活動要求:

  1、初步體驗一年中四季顯著的特點,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漸長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變化(歡快與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 復習歌曲:我怎樣才能長大

  1、一個人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下,不怕困難,努力學習,走過春夏秋冬,就會漸漸長大。

  重點引導:用哼鳴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初步學習輪唱歌曲后半段

  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長大

  (一) 熟悉旋律

  1、介紹音樂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長。欣賞旋律

  在每一個季節,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 出示四張小路(四季的小路),請幼兒根據顏色判斷是什么季節?

  你怎么知道是這個季節?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夏天是火熱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冬天是冰冷的季節。

  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簡單討論:在每個季節可以做些什么?

  3、 在音樂的伴隨下,教師變換順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請幼兒來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四季中孩子們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現

  第二遍時,引導幼兒結伴表現

  4、 小結音樂的變化:前面是歡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變化。

  (二) 了解歌曲內容

  1、 有個孩子歌唱讓他長大的四季,讓我們聽聽他經歷的是怎樣的四季?每個季節是怎樣伴隨他成長?(范唱歌曲)

  你聽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樣的?(解決四季象什么)

  2、 每個季節給他帶來了什么?(再次聽賞,結合畫面)

  理解:歡暢(開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聞到了什么?

  3、 師生對對碰

  ——教師說季節的特征,幼兒將給大家帶來的東西(注意兩個節奏:后16分、小附點)

  (第二遍時相反)

  4、 跟唱歌曲

  著重引導:唱清歌詞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春”“冬”“花”等7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春風”“冬雪”“紅花”等詞語,兩根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新的偏旁。

  2.能主動積累有關四季的詞語。

  3.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重點】

  認識15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其中7個生字能按照筆順正確書寫。掌握兩種偏旁部首,能說出他們的名稱并學會書寫。

  【教學難點】

  借助插圖和拼音,結合生活場景和整體語境,引導學生將圖中事物、詞語的讀音及意思與文字符號整合起來,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的詞語,能正確朗讀。學習并積累有關描寫春夏秋冬的詞語。

  2.學習生字,寫好“春、冬、花”三個字。

  教具準備

  課件,新詞卡片,實物展臺,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還記得《四季》這篇課文嗎?我們一起來背一遍。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識字1春夏秋冬)

  3.(課件出示)誰能說說這四幅圖是哪個季節的景物?看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你覺得哪兒美,起來說一說。

  4.小朋友們,四季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它們還有一些漢字朋友呢,你們想學嗎?好,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識字1》。

  二、指導看圖,認識事物

  1.誰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誰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事物?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引導,讓學生結合圖畫,結合生活積累,認識事物。

  春風:春天的風有什么特點?(輕輕的、柔柔的)

  夏雨:夏天的雨是怎樣的?(邊打雷邊下雨,又急又大)

  秋霜:誰來說說“秋霜”是什么樣子的?你見過“秋霜”嗎?(下霜時,地上都是白白的一層,薄薄的小冰晶)

  冬雪:“冬雪”大家比較熟悉,下雪時,我們都做些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雪)

  三.圖文對照,識字識詞

  小朋友們,你們看,它們正排著隊,等著小朋友去認識呢!

  1.分別出示,逐行認讀。(課件出示)

  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試讀,教師指名讀。

  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春”的聲母是ch,不要讀成c,韻母是un,不要讀成en;“霜、吹、池”的聲母都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落、降、飄”都是三拼音節。

  教師范讀或領讀。

  (課件出示)讓學生借助圖畫認識詞義。

  可在圖上認一認,說一說有關四季的特征,說一說花兒的顏色,草的顏色,魚、鳥的有關的特征。

  2.反復朗讀,鞏固讀詞。

  好了,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些詞語,比較難讀的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

  誰來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指名領讀)

  請小朋友開火車讀,好嗎?(小組內開火車讀)

  四、學習偏旁,寫字指導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組成的詞“春風吹、冬雪飄、山花紅”。(課件出示)

  1.認讀字詞,讀準字音,明確學習生字“春、冬、花”。(板書:春冬花)

  2.學習新偏旁。(課件出示)

  認識“雨字頭”和“雙耳旁”,書空筆順,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讀一讀,知道含有“雨”的字多與雨水有關。指導寫好偏旁“雨字頭”和“雙耳旁”。(板書:雨字頭阝(雙耳旁))

  3.筆順記憶生字筆順,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學生描紅書中生字,并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4.教師巡視并進行寫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靜,一筆一畫寫端正。

  5.投影展評,讓學生了解“春”字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進行寫字修正。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詞串,背誦韻文,感受四季景色的美好。

  2.采用多種途徑,用描寫四季的詞語造句和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四季,進行語言運用交流練習。

  3.繼續識寫生字“入、風、飛、雪”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鞏固舊知

  1.出示詞語: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課件出示)

  2.上節課,我們已跟這些詞語見過面了,誰來為大家讀讀這些詞語?認讀生字,先帶拼音讀字詞,再去拼音讀字詞。

  3.朗讀、背誦課文。

  二、讀中悟情,讀中積累

  1.情景導讀。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地吹,夏天來了,夏雨嘩嘩地下,秋天來了,秋霜覆蓋了大地,一片凄冷、蕭索的景象,冬天來了,天上飄下了紛紛揚揚的大雪,白茫茫一片,真干凈!你愿意美美地讀一讀嗎?

  2.讀法指導。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季及大自然,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還需要細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們眼前會出現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美景來!(課件出示)

  介紹邊讀邊展開想像的讀書方法。提示:你仿佛來到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3.逐行指導。全班交流,先指名說、讀,接著,通過課文插圖或音像加深對詞語的理解,然后,讓學生再讀。必要時教師可作示范。

  指導重點:

  (1)第一、二行:讓學生知道這組是寫春夏秋冬的氣象特征,要讀出春的優美,語聲輕柔,夏的火熱、急促,語速稍快,秋的凄冷、蕭索,語速稍慢,冬的壯麗,語速稍慢。

  (2)第二行、三行:讓學生知道這組是描寫第五幅圖上的內容。要讀出大自然的美妙:讀出草的青青,花的紅艷艷,魚兒自由自在地游,鳥兒快活地飛。

  4.指導停頓。詞與詞之間停頓較短,做到聲斷氣不斷。行與行之間停頓長一些,做到氣斷情不斷。自讀體會。

  5.練讀全文。注意停頓,語速和語調的變化。自讀,互讀。反饋指導。推選優秀者到前面配樂朗讀。

  6.當堂背誦。學生誦讀韻文,邊誦讀邊想象,達到熟記積累,當堂背誦。

  三、開放課堂,語言實踐

  采用多種途徑,用描寫四季的詞語造句和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四季,進行語言運用交流練習。

  1.練習造句(課件出示)

  (1)自己從韻文中找一個詞來造一個句子,看誰造的。

  (2)指名造句,評議。

  (3)有些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選兩三個詞來造句。

  2.看圖說話

  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踴躍,但還覺得不過癮,下面我們再來比試比試。多媒體課件出示其它四季的景色 圖。(課件出示)

  (1)同學們能不能按順序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自說、同桌說、指名說

  (2)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擬人句,一些好詞呢?

  (3)說了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發出什么贊嘆?就把這句贊嘆句作為文章的結尾。指名說,比賽說。

  四、繼續寫字

  1.(課件出示)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入、風、雪、飛。

  讓學生觀察字形,交流記字方法,

  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么?這四個字分別是什么結構?

  教師范寫,同學們書空。

  2.學生看筆順記憶生字筆順。重點反饋“風”“飛”的筆順。

  3.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交流寫字方法和要領,在此基礎上,教師明確:“入”“撇短捺長”居中寫,“風”第二筆是橫折斜勾,“飛”的第一筆是橫折斜勾,不能寫成橫折彎鉤。

  4.接下來我們就來書寫這兩個字,觀察范字。師范寫,并提示注意點。

  5.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教師對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進行指導和督促。

  五、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小朋友,我們的家鄉四季分明,景色多么美麗呀,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增光添彩。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落”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冬、風”等7個生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重點:借助圖片和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本課生字,正確讀寫生字、

  難點:了解四季特征及現象,積累相關詞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1、播放兒歌視頻,引入課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頭問聲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蘋果柿子枝頭鬧、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們穿棉襖。

  2、同學們,兒歌中提到了哪幾個季節?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板書課題“春夏秋冬”,用紅色粉筆圈出“春”字)

  3、教師相機教認“春”“冬”(上下結構)。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最后指名學生用句式“這幅圖是天,因為我看到了”來表達。

  (2)課件出示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4)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教師指導讀好后鼻音:風冬翹舌音:霜)

  (5)識記生字,交流認記方法、

  (換偏旁法:如“雪”,可以通過換偏旁變成“霜”來識記;比較識記法:“吹”和“次”;加一加法:如“落、飄”,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記憶)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3、出示四幅圖片及相應詞語,連線區分并認讀。

  4、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們在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認識部首雨字頭,雨字頭的字大多與天氣現象有關。

  (3)仔細觀察,說說“雨”作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么變化。

  (4)教師范寫生字“雪”,學生書空,并口頭說出筆順。

  5、教學詞串: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1)出示“吹、落、降、飄”、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說說春風吹過來的感覺、(與其他季節對比)

  (3)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4)了解“霜降”,學習雙耳旁,交流自己積累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其他字。

  (5)指名說說下雪時的情景、引導學生做做動作,感受雪花的輕盈,使其知道一會兒飄到東,一會兒飄到西,這都是“風”的功勞、(凸顯“風字旁”)

  (6)課件視頻展示“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加深詞語理解。

  (7)課間操、(師生一邊拍手,一邊合作讀)

  師:什么吹?生:春風吹。

  師:什么落?生:夏雨落。

  師:什么降?生:秋霜降。

  師:什么飄?生:冬雪飄。

  三、示范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春、冬、雪”。

  (1)學生抽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2)分析生字,記憶生字,了解結構。

  (3)師示范指導,學生書空筆順,認真練寫。

  (4)讓學生當小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

  注意:“春、冬”兩字的撇和捺要舒展,給下面的部件足夠的空間;“冬”的兩點要在豎中線上;“雪”字底部是“彐”。

  2、復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4、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5、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導入

  1.出示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讓學生認讀。

  2.復習課間操小游戲、(教師說“什么吹”,學生回答“春風吹”……)二、看圖學習新詞

  1.教學詞串: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青草在哪里?紅花在哪里?魚和鳥在做什么?)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要說完整的句子。

  (3)教師相機出示詞串。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2.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如熟字比較:“池——他”“入——人”;通過形象演變進行識記,如“飛”字,可以想象成鳥的形狀等)

  (2)小組內互相交流好方法。

  3、指導朗讀詞語和短語、(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4、指導背誦課文、同桌互相背,全班齊背。

  三、示范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花、入、風、飛”。

  (1)指名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2)觀察分析生字,記憶生字,了解結構,互相交流觀察結果。

  (3)教師講解示范書寫,學生書空筆順,認真練寫。

  注意:“入”的第二筆要長,并且要出頭、“風”和“飛”的橫斜鉤要寫得穩當。

  2、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4、教師巡視,檢查指導,集中糾錯。

  5、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

  四、課堂小結

  1、教師指名讀生字。

  2、學生說一說這節課上學會了書寫哪些字、教師指定三個學生到黑板上模仿教師的板書寫一遍生字,其他學生在自己的田字簿上書寫。

  [教學板書]

  春夏秋冬春——春風吹青草——池草青

  夏——夏雨落紅花——山花紅

  秋——秋霜降游魚——魚出水

  冬——冬雪飄飛鳥——鳥入林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學習了與四季相關的字詞及景象,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讓學生深切體會到四季不同的特點,了解到四季的季節變化所帶來的不同現象、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主要采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四季的特點,在情境中識字、記字、本節課我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相信學生的能力,給予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4

  一、說教材:

  我選擇的說課的科目是語言,課題內容是《春夏秋冬》,這篇看圖學文科學知識很強,可以借機培養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四季中的節日。我在課前利用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大自然有規律的變化,讓幼兒了解四季的變化特征,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為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從情感教育、能力培養、知識三個方面認真制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具體是:

  1、觀察圖畫,初步感知一年四季的特征。

  2、在體會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嘗試了解四季都有什么節日及人們在節日中的活動。

  3、有欣賞、了解大自然的濃厚興趣,體驗人和大自然的親情。

  教學難點

  在于如何引導幼兒在感知基礎上,進行連貫,完整的語言表講述

  教學重點

  也是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四季的特征和節日中人們的活動。

  二、說教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游戲是每個孩子都感興趣的活動,在課題導入部分我就通過運用娛樂游戲“指五官”,讓幼兒初步了解人的語言是靠嘴巴和耳朵了解的,而大自然的語言又是靠什么知道的呢?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孩子帶著疑問去探究大自然。活動的開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孩子能主動積極、自愿地參與和學習,獲得經驗,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教師以飽滿的情緒、優美的教學掛圖、適時地指導貫穿于活動的始終,讓孩子在優美的意境中感受四季的特征。這樣教也正好契合了《綱要》中要求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此外我還采用了交流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孩子在活動中體驗人和大自然的親情、并敢于表達自己的理解,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次活動達到美的享受、快樂學習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在看圖教學中我將根據圖畫內容、孩子學習的特點,讓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視、聽、說、想)感受圖中表述的內容,通過感官的多通道參與滿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并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也促成“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教學準備:

  1、有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初步積累了一些經驗。

  2、配樂錄音磁帶、錄音機。

  3、春夏秋冬景象教學掛圖一幅。

  四、說教學程序:

  每個活動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分成二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過玩“指五官”的游戲引出課題,激發孩子探究大自然奧妙的興趣。什么是大自然?科學性的解釋幼兒不易理解,為此我精心設計自制了一個春夏秋冬景象的掛圖展示在孩子們的眼前,讓孩子們通過視覺感官有個形象的認識。為看圖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奠定了基礎。

  第二部分:播放配樂詩歌錄音,引導學生觀察畫面。

  請學生結合畫面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教師:一年中有哪幾個季節?一年中有哪些節日?這些節日在哪些季節里?

  教師給予內容和表述水平方面的評析指導。

  (1)、學生講述春季特征和春季節日,認讀漢字“春”、“暖”教師評價并作總結。

  (2)、學生講述夏季特征和節日。認讀漢字“夏”、“熱”教師評價并作總結。

  (3)、學生講述秋季特征和秋季節日,認讀漢字“秋”、“涼”教師評價并作總結。

  (4)、學生講述冬季特征和節日。認讀漢字“冬”、“冷”教師評價并作總結。

  3、學生講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和原因。

  4、教師小結:大自然給我們帶來許多禮物,給我們美的享受。我們要熱愛在自然,保護在自然。

  鞏固延伸

  1、 給自己最喜歡的季節畫一幅畫。

  2、 教師指導識字寫字:日、月、水、火。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著“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全文共有8個詞語,8個短語,分成四組,第一組、第三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氣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組、第四組則告訴了我們這些景物的特點。課文淺顯易懂,插圖優美,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因此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理解難度并不大。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理解短語意思。

  教學難點:認識四季的季節特點和美麗的大自然,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案設計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出示詞語

  1.教師談話:小朋友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圖片,做游戲。猜猜出示的圖片分別是哪個季節。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2)根據交流出示詞語: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其中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風冬翹舌音:霜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雨字頭的字大都是一種天氣現象。

  4.教學詞串: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1)出示短語。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5.教學詞串: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

  (3)出示詞串三和四。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6.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2)小組內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春、冬、花、入、風、雪、飛”。

  (1)學生抽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2)分析生字,記憶生字,了解結構。

  (3)示范指導,學生書空筆順,認真練寫。

  重點關注“春、冬”:兩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兩點要在豎中線上。

  “入”的第二筆要長,并且要出頭。

  “風”和“飛”的橫斜鉤要寫得穩當。

  2.學生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四、反復朗讀,加強鞏固

  1.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可以按照課文順序讀,也可以打亂順序自己調整讀。

  2.班內交流讀,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1.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美麗自然: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充分發揮了教材優勢,聯系實際想象畫面,輕松快樂識字。教學中,利用課文中的優美插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學生對四季的特點有了充分的感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識字的熱情。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5個生字,其中會寫7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和2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出現的詞語和短句。

  3、了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特征。

  4、通過多媒體以及圖文相結合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愛護周圍環境。

  【教學重點】

  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愛護周圍環境。

  【教學難點】

  理解“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與“四季”有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識字寫字。

  2、激發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師:小朋友們,上節語文課上大家都學到了哪些知識?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還記得上節課的內容。

  生: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生:認識了好多生字。

  師:有的小朋友說認識了好多生字。下面老師就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否還能讀準這些字音。(出示課件:會認生字)

  生:齊讀。

  師:指名朗讀,再領讀,最后齊讀。

  師:每個字寶寶后面都有兩個小括號,老師給每個字寶寶都組了兩個詞語,一會兒老師展示給大家。先請小朋友給字寶寶說兩個詞語,看看跟老師的是否一樣。

  調動學生組詞練習的積極性。

  二、進入識字寫字教學。

  1、學生組詞認真、正確,表揚個別表現好的學生。

  2、指出“降”是多音字,初步了解一個字多個讀音所表達的意思不同。

  3、出示會認字中的`形近字,指導學生辨認。(可做考眼力的游戲讓學生辨認,如:老師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在圖片中找到字形相似的字)

  吹——次——歡;飄——漂——瓢;池——地——他

  (出示課件)

  4、寫字教學。

  師:春風輕輕一吹,柳樹綠了,桃花開了,青蛙也睡醒了。那么“春風”兩個字怎么寫呢?小朋友們舉起你的手指跟老師一起書寫,我們先寫“春”,再寫“風”。

  師:“春”字好難寫,筆畫橫可真多。小朋友們,書寫“春”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生:第二筆的橫是短橫。

  生:寫“春”的下半部分的時候,應該按照先外后內再封口的筆順規則寫。

  師: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一會兒我們比比看誰寫得最漂亮。

  (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春”的寫法)小朋友們組詞說句子。

  師:注意“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時要清楚“風”的第四畫是“點”,不是“捺”。

  師:指導書寫,同時讓學生給“風”組詞,說句子。我們學了兩個生字,大家掌握得非常棒,有沒有信心把剩下的5個字學會呢?

  生:(齊)有。

  師:看來大家信心十足,聲音響亮干脆。那么老師又來新主意了,大家說說這些漢字哪個字最難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難寫的字。(出示課件)

  生:“入”只有兩畫,和“人”特別像。

  師:對,但是不能把“入”寫成“人”,“入”的第二畫高于第一畫。(板書示范)小朋友們組詞,說句子。

  生:“雪”字是上下結構。

  生:“雪”字上面是“雨”下面是“倒山”。

  生:不對,上面是“雨字頭”。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雪”這個字需要注意不要把“雨字頭”寫成“雨”。(板書示范)小朋友們組詞,說句子。

  5、重點指導“入”“雪”“飛”的寫法。

  6、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讓學生仿寫,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檢查練習效果。

  1、教師檢查學生寫字是否規范,指出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糾正。

  2、聽寫本文出現的詞語,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例如:春風、冬雪、山花、飛鳥、出入。

  四、鞏固識字。

  出示帶有本課生字的自編兒歌,指名閱讀。

  春風吹,池草青,

  夏雨落,山花紅,

  秋霜降,游魚醒,

  冬雪飄,鳥入巢。

  四季風景真美好,

  愛護環境人人夸。

  五、聽音樂,欣賞《四季歌》,讓學生感受四季美景,升華對保護環境的認識。(出示課件)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要求

  1、觀察圖畫,看懂圖意,對照圖畫理解句群意思。

  2、學會13個生字,會寫5個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型,理解字義,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3、能主動積累有關春天的詞語。

  4、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二、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學過的生字,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三、教具

  課件、小黑板等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

  出示拼音卡片,讀準下面的音節shuō、shuā、shū

  二、指導看圖。

  出示課件,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物?有什么特點?你覺得景色怎樣?

  三、學習純拼音句群。

  1、學生試讀并找出難讀音節。讀后檢查音節卡片上的讀音。

  2、讀純拼音句群,要求:連詞讀→一句一句的讀→兩句話連起來讀。注意該課的要掌握的生字的讀音,讀后檢查。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四、圖文結合,理解全文意思。

  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是什么意思?“鶯歌燕舞”呢?

  2、讀其他句子,是什么景色?看圖說一說,讀準:”融”的讀音。

  五、自由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指名認讀。

  二、認識種筆畫和本課的5個生字。

  1、學習新筆畫橫折提。

  (1)進一步理解萬的意思,口頭組詞。

  (2)教師示范,學生仿寫。注意本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認識齊

  (1)用齊口頭組詞。

  (2)書空齊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筆順規則。從上到下。

  3、學習百、丁、冬、齊,筆畫和筆順,教學步驟同上。

  三、學生反復練習,并用開火車檢查本課的生字的筆畫、筆順。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告訴學生用田字格寫字,要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筆在橫中線和豎中線上。

  2、練習讀全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四、背誦課文。

  1、指導背誦。

  2、獨立背誦。同桌互背。

  3、指名背誦。

  五、小結。

  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應該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氣息。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8

  課題:識字1 《春夏秋冬》 第一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正確拼讀“青草、紅花、游魚”等詞語,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學會留心觀察四季中的自然現象,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生字,正確讀寫會寫字。

  教學難點:了解四季特征及現象,積累相關詞語。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引入情境

  1.出示兒歌,引入課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頭問聲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蘋果柿子枝頭鬧。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們穿棉襖。

  2.同學們,兒歌中提到了哪幾個季節?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板書課題“春夏秋冬”,用紅色粉筆圈出“春”字)

  3.跟老師讀一讀,背一背剛才的兒歌。

  二、看圖識詞,感知春天

  1.同學們,現在是春天了。你們發現春天都有哪些變化嗎?(學生舉手回答)

  2.出示課文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再來說一說剛剛同學們的回答是否正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繼出示課本中的詞語:

  青草 紅花 游魚 飛鳥

  池草青 山花紅 魚出水 鳥入林

  3.教師引導學生讀詞語,讓學生找出詞語中的生字。

  (游、池、花、飛、入)

  4.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著重引導學生記憶“花、飛、入”三個生字。

  5.指導學生齊讀詞語,點名讀詞語,舉手讀詞語。

  6.詞語讀熟后,教師講解詞語所表示的春天的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春天會有哪些變化,有哪些現象,并讓學生再次說一說他們所觀察到的現象,說說他們眼中的春天。

  三、課堂練習

  1.照樣子,寫出幾個春天出現的事物。

  如:燕子、草芽

  2.指導書寫生字“花、飛、入”。

  3.請用“花”字組幾個詞語。

  課題:識字1 《春夏秋冬》 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會認“霜、吹、落”等生字,能正確、規范地書寫“春、風、冬”等生字,認識“雨、阝”等部首。

  2.正確拼讀“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等詞語,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3.能主動收集與四季相關的詞語。

  4.認識四季,留心觀察四季中的自然現象,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生字,正確讀寫會寫字。

  教學難點:了解四季特征及現象,積累相關詞語。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認讀課本第三頁詞語。

  二、看圖識詞,感知四季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春天,以及春天的特點。現在讓我們來認識其他季節吧。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喜歡這個季節?這個季節里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學生自由回答)

  2.觀察“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圖片,讓孩子們結合圖片再說一說“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結合學生所說,出示詞語:

  春風 夏雨 秋霜 冬雪

  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3.教師講解詞語及四季特點,出示四季不同景色、現象的圖片,讓學生具體感知每個季節的不同特點。

  4.教師讓學生試讀所出示的詞語,并找出難讀音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著重引導學生讀準“霜、吹、降”三個字,記憶“春、風、冬、雪”四個生字。

  霜:shuāng,翹舌音,后鼻音,注音時不要漏掉介母“u”。

  吹:chuī,翹舌音,韻母為“uī”。

  降:jiàng,后鼻音,多音字,另一個讀音為“xiáng”。

  春:chūn,翹舌音,上部有三橫,不能遺漏;部首為“日”。

  5.學生齊讀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6.讓學生找出詞語中的動詞“吹、落、降、飄”,并讓學生也照樣子說一說。

  三、復習生字詞,學習新知

  1.出示全部生字,引導學生復習會認字,讀準字音。

  2.學習新部首“雨、阝、風”,并說一說還認識哪些帶有該部首的字

  3.引導學生復習會寫字,能用生字組詞語。

  四、回顧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詞語和各種現象,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就能感受到每個季節獨特的美。那么請同學們課后去收集一些與四季相關的詞語,讀一讀,記一記吧。

  五、作業布置

  六、板書設計

  識字1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青草--池草青

  紅花--山花紅

  游魚--魚出水

  飛鳥--鳥入林

  春--春風吹

  夏--夏雨落

  秋--秋霜降

  冬--冬雪飄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9

  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著"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全文共有8個詞語,8個短語,分成四組,第一組、第三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氣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組、第四組則告訴了我們這些景物的特點。課文淺顯易懂,插圖優美,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因此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理解難度并不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識字課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借助插圖,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同時,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因此教師還要放手讓學生多讀,反復接觸文本語言,感受文本的韻律美。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出示詞語

  1.教師談話:小朋友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圖片,做游戲。猜猜出示的圖片分別是哪個季節。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聲音、圖畫、顏色等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順應兒童的心理,開課伊始,創設新奇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2)根據交流出示詞語:

  春風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4)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其中重點指導讀好 后鼻音:風 冬 翹舌音:霜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雨字頭的字大都是一種天氣現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們還能認識這些字。

  (3)相機識記生字。認識部首"雨字頭"。

  (4)仔細觀察,說說"雨"作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么變化。

  (5)教師范寫生字"雪",學生書空,并口頭說出筆順。

  4.教學詞串: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1)出示短語。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說說春風吹過來的感覺。

  (3)比較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5)了解"霜降"。認識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積累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說說下雪時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輕盈。

  (7)有感情地齊讀第二組詞串。

  5.教學詞串:

  青草 紅花 游魚 飛鳥

  池草 青山 花紅 魚出水 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

  (3)出示詞串三和四。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6.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換偏旁法,如"雪",可以通過換偏旁變成"霜"識記;比較識記法,如"入"字,通過和"人"比較識記;通過形象演變進行識記,如"飛"字,可以想象成鳥的形狀等;加一加法,如"落、飄",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記憶。)

  (2)小組內互相交流好方法。

  設計意圖: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有層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可以說,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春、冬、花、入、風、雪、飛"。

  (1)學生抽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2)分析生字,記憶生字,了解結構。

  (3)示范指導,學生書空筆順,認真練寫。

  重點關注"春、冬":兩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兩點要在豎中線上。

  "入"的第二筆要長,并且要出頭。

  "風"和"飛"的橫斜鉤要寫得穩當。

  復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學生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4.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5.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

  設計意圖:抓住漢字的構字規律,掌握識字方法。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生字的結構。一年級的識字教學要扎扎實實地落到實處,教師要注重多示范,一筆一筆地教,力求讓學生把每個筆畫寫正確、寫規范、寫到位。

  四、反復朗讀,加強鞏固

  1.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可以按照課文順序讀,也可以打亂順序自己調整讀。

  2.班內交流讀。

  方法1:按照詞語--詞組--詞語--詞組的順序。

  方法2:調整次序,如:春風--春風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飄

  3.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讀。

  4.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這里采用了多樣的朗讀形式,通過重組朗讀,使識字語境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生動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畫面感。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充分發揮了教材優勢,促進了學生發展,覺得以下兩點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1.借助插圖,聯系實際想象畫面,輕松快樂識字。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優美插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學生對四季的特點有了充分的感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識字的熱情。

  2.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

  人教版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注重滲透漢字的構字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發現新的識字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就抓住了漢字的構字規律,引導學生主動掌握識字方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去比較,發現異同。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我經驗,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這樣學生不但能很快記住這些字,而且會慢慢地根據這個特點去認識更多的漢字,培養了識字能力,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趣。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0

  本課的教學,我充分發揮了教材優勢,促進了學生發展,覺得以下兩點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1、借助插圖,聯系實際想象畫面,輕松快樂識字。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優美插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學生對四季的特點有了充分的感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識字的熱情。

  2、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

  人教版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注重滲透漢字的構字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發現新的識字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就抓住了漢字的構字規律,引導學生主動掌握識字方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去比較,發現異同。

  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我經驗,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這樣學生不但能很快記住這些字,而且會慢慢地根據這個特點去認識更多的漢字,培養了識字能力,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趣。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8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字,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重點

  借助形聲字的特點以及熟字比較的方法識記生字;借助插圖和動作演示理解詞義。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2.預習生字,做字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出示詞語。

  1.教師談話:同學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圖片,做游戲。猜猜出示的圖片分別是哪個季節。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出示課件)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2)交流后出示詞語。(出示課件)

  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4)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其中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風、冬”,翹舌音“霜”。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并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出示課件)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雨字頭”的字大都是一種天氣現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們還能認識這些字。

  (3)識記生字。認識部首“雨”。

  (4)仔細觀察,說說“雨”做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么變化。

  (5)教師范寫生字“雪”,學生書空,并口頭說出筆順。

  4.教學詞串: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1)出示短語。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出示課件)

  (2)說說春風吹過來的感覺。

  (3)比較: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5)了解“霜降”。認識部首“阝”。交流自己積累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字。

  (6)指名說說下雪時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輕盈。

  (7)有感情地齊讀第二組詞串。

  5.教學詞串: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出示課件)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

  (3)出示詞串三和四。

  (4)小組合作,借助拼音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讀,開火車讀,齊讀。

  6.仔細觀察,自主識記生字。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2)小組內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導,書寫生字。

  1.指導書寫生字“春、冬、花、入、風、雪、飛”。

  (1)學生抽讀生字,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2)分析生字,記憶生字,了解結構。

  (3)示范指導,學生書空筆順,認真練寫。

  重點關注“春、冬”:兩個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兩點要在豎中線上。

  “入”的第二筆要長,并且要出頭。

  “風”和“飛”的橫斜鉤要寫得穩當。

  2.學生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

  4.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四、反復朗讀,加強鞏固。(出示課件)

  1.學生組成四人學習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可以按照課文順序讀,也可以打亂順序自己調整讀。

  2.班內交流讀。

  方法1:按照詞語——詞組——詞語——詞組的順序。

  方法2:調整次序,如:春風——春風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飄

  3.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讀。

  4.教師總結。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2

  《春夏秋冬》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著“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全文共有8個詞語,8個短語,課文淺顯易懂,插圖優美,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因此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理解難度并不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識字課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借助插圖,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同時,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因此教師還要放手讓學生多讀,反復接觸文本語言,感受文本的韻律美。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了教材優勢,促進了學生發展,覺得以下兩點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1.借助插圖,聯系實際想象畫面,輕松快樂識字。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優美插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學生對四季的特點有了充分的感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識字的熱情。

  2.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

  人教版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注重滲透漢字的構字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發現新的識字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就抓住了漢字的構字規律,引導學生主動掌握識字方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去比較,發現異同。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我經驗,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這樣學生不但能很快記住這些字,而且會慢慢地根據這個特點去認識更多的漢字,培養了識字能力,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趣。

  于此同時,不足之處就是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因此我應該還要放手讓學生多讀,反復接觸文本語言,才能感受文本的韻律美。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和橫斜鉤1個筆畫。

  2.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詞和短語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重點:

  借助形聲字特點以及熟字比較的方法識記8個生字;借助插圖和動作演示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了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交流四季的特點。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著重指導讀好生字“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

  2.指導學生讀課文。

  (1)分部分讀課文,師相機正音。

  (2)讓學生選讀課文,重點引導說說春天景物的變化,師相機點撥。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看圖學習課文第1部分詞語。

  (1)出示“春風”圖片,指名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認讀詞語“春風”。

  (3)引導想象表達,春風會給我們帶來哪些變化呢?

  (4)指導識記“春”“風”二字,并口頭比賽組詞。

  (5)學生在課本P2練習書寫“春”“風”二字,小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點指導:“春”在田字格中上寬下窄,“風”的“橫折彎鉤”不同于以前學過的“九”,“鉤”部分寫時要稍斜一點。

  2.引導總結“春風”一詞的學習方法。

  3.小組合作學習“夏雨、秋霜、冬雪”等詞。

  (1)小組同學看圖自學以上三個生詞。比較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組詞。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點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師相機講解“霜”和“雪”的區別。

  (3)學生朗讀三個詞。

  (4)指導書寫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整體誦讀四個詞。

  5.出示:風聲、雨景、霜降、下雪的場景。

  (1)用連線題形式學習新詞: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

  (3)認讀新字:吹、落、降、飄。

  6.再次總結四季特點。

  四、歸類觀察,評價書寫

  1.再次觀察四幅圖,感受四個季節氣象特點。

  2.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仔細觀察,重點觀察雨字頭的書寫特點。

  3.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描一個,寫一個。

  4.同桌互評,全班評。

  五、布置作業

  把自己寫的'漢字給家長看,讓他們評一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1.出示字詞卡片,引導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板書課題,引入新課,學生用“春”組詞并說話。

  3.讀詞: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再次引導學生回顧課文。

  二、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在上節課里,我們認識了四季,四季里最美的是春天,那么,哪些同學能告訴我,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2.指名說,教師相機板書:青草 紅花 游魚 飛鳥

  3.用各種形式朗讀以上生詞。

  4.識讀生字“花”“游”“飛”,齊讀生字“花”“游”“飛”,并組詞。

  5.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引導學生看課本P2插圖。

  6.指導說話。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圖說話要有一定的順序。

  7.引導說話:

  (1)青青的小草在哪里?

  (2)紅紅的花兒在哪里?

  (3)跳出水面的魚兒在哪里?

  (4)茂密的樹林里有什么?

  8.對照說話要求,師生互相評價,教師作相應的鼓勵。

  9.出示:

  池草青 山花紅 魚出水 鳥入林

  10.指導讀詞,識讀生字“入”,并組詞。

  11.書寫生字“花”“飛”“入”。

  (1)“飛”和“風”對比指導,“入”和“人”對比指導。

  (2)“飛”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筆于左上格中間稍低位置,“橫折彎鉤”寫法和“風”一樣。

  12.全班交流展示,表揚書寫規范的學生。

  三、掌握方法,積累背誦

  1.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引導回顧每部分詞語的內容,選擇讀得熟練的一個詞語說話,師適時板書。

  3.出示每部分相對應的畫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嘗試背誦。

  4.組織學生用其他方式背誦課文。

  (1)同桌互背,齊背,男女生競賽背。

  (2)小組分角色表演、背誦。

  (3)在畫面內容提示下全班齊背。

  5.組織展示背誦。

  四、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維訓練,引導學生想象: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獨特的美麗,而春天在我們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課文中寫的這些春天的詞外,你還知道哪些寫春天的詞呢?告訴大家吧。

  2.指導學生仿照課文編詞語。

  3.出示詞語,引導學生抄寫詞語。

  4.采用開火車、猜字謎等方式引導學生鞏固生字。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導學生說一說春天帶給人們的感受。

  2.布置作業: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并讀一讀。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4

  1 春夏秋冬

  名師教學設計片段

  ◆精心指導,扎實寫好每一筆 (教學重點)

  師:生字認識了,下面咱們就來寫一寫,看誰寫得正確、規范。第一步,“讀帖”。

  (投影生字:春 冬 花 入 風 雪 飛)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生字,然后書空,記住每一個字是怎么寫的。然后,請大家在書上描一描“春、冬、花”這三個字,這就是“描紅”。再在書上的田字格中寫一寫,這就是“臨帖”。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

  (生認真書寫)

  師:寫字,要認真“讀帖、描紅、臨帖”。剛才我們已經做好了,現在找三位小朋友來展示他們寫的這三個字。(班長推薦)

  師:我們來看這三個字,大家先看字帖,再看看同學寫的字,做做小老師,說說他們寫得怎么樣。如果好,說說好在哪里;如果不好,說說該怎樣改正。

  生1:這個“春”字寫得很好,一撇一捺很舒展。整個字寫得穩穩當當。

  生2:“冬”字寫得不太好看,上面太大了,下面的兩點沒地方了。

  生3:“花”這個字寫得還可以,但是最后一筆豎彎鉤太長了,可以縮短一些。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的確,“春”字最容易把三個橫寫得一樣長,“日”寫得小小的。我們要把第三橫寫在橫中線上,撇捺舒展開,“春”字這樣寫就漂亮多了。我們要把每一個筆畫都寫好,看好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還要注意起筆、運筆和收筆。看老師來寫一寫。

  (師范寫生字,生再寫,師提醒寫字姿勢。)

  師:記住: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

  賞析: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在第一學段中教師更應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本案例中,教師的指導是扎實有效的。老師嚴格按照“讀、描、仿、臨”的規律去做,通過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帖,認真書寫,再通過學生做小老師的`方法,指出學生寫字的優缺點,教師點撥,指出學生最容易忽視的地方,讓學生“恍然大悟”。教師還非常注重示范的作用,通過現場書寫,為學生直觀呈現了整個字的書寫過程,讓學生有“法”可依。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 篇15

  教科書分析:

  1.課文通過四幅分別表現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某一個氣象特點的扇面畫,引出了四個季節的氣象詞語和詞串;再通過一幅春天大地的圖畫,引出了圖中的事物詞語,以及表現春季欣欣向榮的物象詞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有趣、形象、感性的識字環境,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

  2.課文是識字課文,因此更要突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這一個課標要求,在教學時間、精力等分配上,要突出“識字與寫字”這個教學重點。

  3.從這一課開始,會寫字的學習進入以寫合體字為主的學習階段,記認字形,尤其是記認字形的細部是保證會寫字掌握的關鍵,因此,從這一課開始,在寫字指導環節中,要設計字形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運用識字方法,引導進行形近字比較,音形義結合,認記會寫的字。

  學情分析:

  1.學生度過了入學后的第一個寒假,較長時間的放松,可能會造成一些知能的遺忘。因此,在進入新的學習前,有必要對新知學習的原有基礎進行診斷測試(復習),了解學生狀況,進行調整。

  2.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已經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加上較長的假期,要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及學習是一定困難的,因此有必要將學習過程融入一定的激勵、激趣活動中,例如“比比誰的紅花多”(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獎勵一朵小紅花,課堂教學結束后統計并給予獎勵)“闖關”“登高峰”(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就闖過一關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學習,就闖關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學于玩中,以喚起注意,維持學習興趣。(注:這類激勵、激趣活動應根據教師教學風格、習慣不同而選擇設置,并成為常態,故教學設計無需呈現這類活動的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詞語、詞串)。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語、詞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氣象特點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3.認識偏旁雨字頭、雙耳旁,能正確認讀“霜”等8個生字新詞。

  4.能正確讀寫“春”等7個生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詞語、詞串)。

  2.能正確認讀“霜”等8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春”等7個生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詞語、詞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氣象特點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教學準備:

  教師:“霜”等8個會認讀字字卡,“春”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的詞語和詞串詞語卡片;課文圖畫PPT。

  學生:每人一套“霜”等8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一)復習三拼音拼讀

  1.導語:放了一個寒假,同學們還會不會通過漢語拼音的拼讀,讀出下面的詞語呢?

  PPT出示下面含音節的詞語:

  一shuānɡ手jiānɡ南zuò下

  個體自由拼讀。

  2.反饋指導:指名拼讀,相機指導。齊拼讀。

  小結:總結三拼音拼讀的方法。

  (二)復習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

  1.導語:在學習新的課文之前,我們先復習這一課要求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

  PPT出示有關字詞: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蓮花飛鳥風

  2.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3.小結:這些紅色字體的字,我們學習完課文,就要求能正確書寫了。

  (三)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導語:同學們,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寒假,迎來了鼠年欣欣向榮的春天,現在又要學習有趣的語文了。今天學習的是一篇怎樣的識字課文呢?請看老師板書課文題目。

  1.老師板書題目:①春夏秋冬

  2.齊讀課題。

  3.釋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過渡語:同學們,讀了課題,從課題我們知道這篇識字課文寫的是關于四季的內容。上學期我們也學過一篇課文《四季》,我們一起朗讀一遍,回憶一下,《四季》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四季各有什么現象呢?

  (PPT出示課文,朗讀,回憶作答)同學們的記憶力真好,《四季》告訴我們四季各有的一些事物現象。那么,今天我們學習的《春夏秋冬》,又會告訴我們關于四季的什么事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就能知道了。

  二、看圖說話,學習朗讀課文

  (一)看扇面畫,學習朗讀課文前半部分。

  1.PPT出示四幅扇面畫。(按照春夏秋冬順序編上序號)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四幅圖畫,思考:這四幅圖畫分別畫的是哪個季節?表現了這個季節什么的氣象現象?你是從圖畫中的哪些地方看出的?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然后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根據學生交流匯報,相機在黑板上貼出該季節扇面圖和對應詞語卡片)

  預設:圖一,春風,圖中飄動的柳條;圖二,夏雨,圖中落下的雨點;圖三,秋霜,圖中紅葉邊上沾著的白霜;圖四,冬雪,圖中飄落的白雪和地上白茫茫一片。

  3.自由朗讀這四個表現氣象的詞語,反饋指導后齊讀。

  4.這四種氣象現象是怎樣來到我們可愛的大地的呢?我們讀好了課文有關的詞串,就知道了。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第2頁的詞串,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詞串朗讀下來。

  5.反饋指導。

  (1)指名匯報正音,自由朗讀,齊讀第2頁的詞語和詞串。

  (2)指名說說那些氣象現象是怎樣來到我們可愛的大地的。

  預設: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相機貼出該詞串的詞語)

  6.小結:我們通過看圖說話,朗讀了課文的前半部分,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氣象現象以及它們是怎樣來到我們可愛的大地的。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后半部分。(PPT出示課文第3頁圖畫)

  (二)看第3頁的圖畫,學習朗讀課文后半部分。

  1.出示任務: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圖畫,思考:這幅圖畫畫的是哪個季節?畫了這個季節中的什么事物?它們怎么樣了?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然后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根據學生交流匯報,相機在黑板上貼出詞語和詞串卡片)

  3.自由朗讀詞語和詞串,反饋指導后齊讀。

  4.圖文結合,了解詞串意思。

  (1)出示任務:朗讀第3頁的詞串,讀一個,在插圖上指出與詞串的詞語意思相對應的地方。

  個體完成后,同桌交流互糾。

  (2)反饋指導。指名在PPT所示的圖上指出對應位置。學生一個一個齊讀詞串的詞語,讀一個,指一個。相機指導。

  三、朗讀課文全文,學習會認讀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朗讀課文全文。

  1.出示任務:自己擊掌有節奏朗讀課文。

  2.指名反饋指導后,同桌練習;再指名反饋指導后,全班齊讀。

  (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同學們真會朗讀,那么,這課會認讀的字寶寶單獨拿出來,你能把它們都正確認讀嗎?

  出示任務:在課文中圈畫出會認讀的字,然后借助漢語拼音讀準。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含音難字讀音指導)。

  (3)全班齊拼讀。

  3.會認的字口頭組詞。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呢?同桌說一說。(盡量引導根據本課的單音節詞詞義組成表示該詞義的雙音節詞,如“入”--“進入”。)

  4.反饋指導。

  (1)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2)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日常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

  (3)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4)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5.出示在課文中帶有會認的字的詞語,個體自由讀后,全班齊讀。(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霜、霜、霜,秋霜的霜”)

  (三)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四)背誦課文。

  1.導語:掌握了會認讀的字,我們就能把課文讀得更好了,也能嘗試背誦課文了。

  出示任務:繼續用擊掌的方式有節奏地朗讀課文,嘗試把課文背誦下來。

  個體練習,同桌互背互糾。

  2.反饋指導。(PPT出示課文插圖,學生借助插圖背誦)

  指名背誦指導后,全班一起擊掌背誦。

  (五)學習新的偏旁。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學習生字。今天,我們又要學習新的偏旁,請同學們在雙橫線會認讀的字里找一找,我們要通過哪些字學習什么新偏旁?

  2.反饋指導:

  霜(“雨”“相”)雨字頭

  降(“阝”“夅”)雙耳旁

  3.小結講解:同學們找得真準確!是“霜”字的雨字頭和“降”字的雙耳旁。(一邊通過PPT演示,一邊講解)“雨字頭”的字,大多與雨或氣象有關。如“雪”字;“降”字的“雙耳旁”像兩座山坡;“雙耳旁”在左面的字大多山坡、階梯地名有關;“降”字的本義是指從山坡、高處往下走,現在一般是指落下的意思。

  4.PPT出示,齊讀一遍。

  “霜”字--“雨”,雨字頭

  “降”字--“阝”,雙耳旁

  5.小結:今天我們又交了兩個偏旁新朋友:雨字頭和雙耳旁。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們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字寶寶,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字寶寶。

  (六)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四、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學生在說記法中說到的形近字、音近字,組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幫助區別字形細部,知記字形。)

  (二)指導書寫

  1.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獨體字:入、飛;上下結構:春、冬、雪、花;半包圍結構:風。

  2.指導“入”“飛”的書寫。(學生提筆寫字前,提示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以下相同,不再重復。)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入”“飛”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入”“飛”,分別提示各筆畫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指導“春”“冬”“雪”“花”的書寫。

  (1)分“春”“冬”一組“雪”“花”一組分別觀察,說說字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分別范寫“春”“冬”和“雪”“花”,提示:“春”“冬”上放下收,上面部件的撇捺要舒展開放,下面的部件約一半收納在撇捺里;“雪”字上下部件占位大致相等,“雨字頭”稍比“彐”寬一些。“花”字上面的草字頭要平扁,下面的“化”要比草字頭稍寬一些。

  (3)學生分別分組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4.指導“風”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風”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

  (2)范寫“風”,提示:“風”字的橫折斜鉤的橫左低、右稍稍向上,斜鉤不要寫成彎鉤;“?”的第二筆是長點,整個要藏在里面。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五、會寫字書寫練習

  六、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作業設計:

  朗讀和背誦課文。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教案(通用15篇)

    課題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執教者:劉賢蓉教學目標1、學習字詞,整體感知課文。2、通過感悟課文,弄清楚普羅米修斯的英雄行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3、引導交流普羅米修斯受難的情景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引發對英雄的贊美和欽佩。...

  • 《春夏秋冬》教案(通用14篇)

    一、在主題背景下體育區域運動主題背景下體育區域運動是指在一定的主題背景下設置的多個運動區域,它是教師根據幼兒參與運動的熱點與身心發展特點,并整合二期課改教師參考用書《學習》中的主題而設計的。...

  • 《嫦娥奔月》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一、插圖導入。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美麗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們頭腦里就會出現一幅畫。看:藍藍的天,圓圓的月,衣帶飄飄的嫦娥。...

  • 《認識圓》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通過練習提升學生對圓的認識。教學流程:一、回顧導入。學生介紹已經知道的圓的知識,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圓心、半徑、直徑。揭示課堂--圓的(再次)認識。二、圓的再次認識。⒈感受半徑決定圓的大小。⑴按要求畫圓。...

  • 《嫦娥奔月》教案(通用12篇)

    一. 趣導1.逐字板書:奸 妖 妒 婪 妄2.學生逐字組詞:奸詐 妖怪 妒忌 貪婪 妄圖3.這些字詞有什么規律?總結:漢字一帶上“女”字旁,就好象蒙上了一層貶義的色彩,這是“女人是禍水”的封建思想在漢字中的體現。...

  • 《太陽》教學設計(通用12篇)

    【設計理念】1、打破傳統的直接導入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進行謎語引題、動畫導入充分激發學生興趣;2、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利,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積極參與;3、給學生提供自學指南,使他們掌握科學的自學方法,在合作交流中自...

  • 《太陽》教案(精選12篇)

    課前透視:《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向我們介紹了太陽的一些特點及和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文章語言通俗、明了,運用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三年級上冊語文《山行》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理解詩的意思,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會背誦。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武清区| 哈巴河县| 云阳县| 五峰| 龙门县| 准格尔旗| 新余市| 绥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鸡泽县| 青岛市| 玛纳斯县| 金溪县| 富裕县| 洞口县| 江孜县| 高碑店市| 邹平县| 柳江县| 华宁县| 汉阴县| 长岭县| 广德县| 泰安市| 苍山县| 汤原县| 芜湖县| 汉源县| 武夷山市| 大田县| 鄱阳县| 浦城县| 秦安县| 文成县| 平果县| 同德县| 泗洪县| 图片| 淮安市|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