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統計表》教學設計(精選11篇)

《統計表》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9-07

《統計表》教學設計(精選11篇)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并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與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體驗統計方法,在統計過程中初步學習統計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體會復式統計表的優點,認識并能根據相關數據填寫、分析統計表。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統計方法,根據相關數據填寫、分析統計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計算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青云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參加了興趣小組活動,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教科書105頁例一的場景圖)

  2、師:青云小學五年級有哪幾個興趣小組在活動?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3、師:我們要把這些信息進行統計,統計的方式有哪些?

  4、揭示課題:統計表是統計的方式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和研究較復雜的統計表。

  板書課題:統計表

  【設計意圖】

  用多媒體課件直接導入新課。從學生常見的活動中,提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二、 進行統計,分析數據

  1、師: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填寫下面的統計表嗎?學生獨立填寫在書上。

  2、師:想想應該怎樣進行簡單核對呢?

  學生同桌討論。

  集體核對,訂正。

  3、師:比一比這4張統計表,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師:哪個組的男生最多?哪個組的女生最少?

  5、師:如果老師要查有關五年級興趣小組活動人數情況,要查幾張表?方便嗎?

  能不能把四個小組的人數合并在一張統計表里呢?

  6、師指出:這里的每張統計表都只是反映了一個組的男、女生人數,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情況進行對比就比較麻煩。所以,人們就想到把這些簡單統計表合并成一張統計表。

  【設計意圖】

  尊重學生,采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也就是從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活動。在學生用簡單的統計表整理數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簡單統計表的缺陷,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復式統計表的欲望。

  三、認識復式統計表

  1、把這4張統計表合并在一張統計表里,這張表大概是個什么樣子的呢?應該設計成幾行幾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討論。

  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例題復式統計表空表)。

  2、引導學生認識復式統計表各部分名稱:標題、制表日期、表頭、項目名稱、數據。

  ①師:誰先來給這張統計表取個名稱?

  生:青云小學五年級興趣小組活動人數統計表。(課件同步顯示)

  ②師:制表日期知道嗎?

  生齊答:2007年12月。(課件同步顯示)

  ③師:為了能清楚的看出表中統計的內容,我們要在統計表的這一格設計好表頭。師指著表頭,告訴學生,這叫統計表的表頭,它被分成了幾部分?

  ④師: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課件顯示:組別、航模小組、民樂小組、書法小組、美術小組。“組別”代表哪幾個欄目?

  ⑤師:(課件顯示:性別、男、女。)“性別”代表哪幾個欄目?

  ⑥師:(課件顯示:合計、總計)各小組的合計數分別填在表中的什么位置?“總計欄”的總計數分別怎樣算?

  ⑦師:(課件顯示:人數)“人數”代表表中的空格,也就我們所要填寫的數據。

  ⑧討論:先填什么?再填什么?

  學生獨立填表,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

  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結構完整的復式統計表,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課前已經進行了一定的預習,所以教師沒有花時間讓學生獨立設計統計表,而是直接用課件演示復式統計表的常用格式,通過逐步演示與探討,讓學生認識、理解復式統計表各個部分的名稱及填寫方法。

  四、認識復式統計表的特點

  1、校對數據(課件逐步演示)

  2、師:怎樣計算合計數與總計數?有什么區別?

  3、小結:合計數是男女生人數的合計,應橫向相加;總計數是四個小組人數的總計,應縱向相加。

  4、分析數據:從統計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它和前面的四張統計表比,有什么不同?

  學生分組討論,再匯報交流。

  5、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學生自由發言。

  6、小結:這個統計表是把四個有聯系的簡單統計表合并而成的,橫向、縱向的欄目都比較多,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做復式統計表。(板書“復式”,完善課題)

  【設計意圖】

  填寫合計數和總計數是填寫復式統計表的難點,讓學生討論填寫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填寫方法,理解統計這些數據的意義。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五、練習應用,加深理解

  1、完成第106頁“練一練”。

  ①、師:你能試著填寫這張統計表嗎?

  學生獨立填表。

  ②學生嘗試填寫,師巡視,讓一名同學板演(小黑板)。

  ③師:請大家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填寫的?

  生小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④師追問:

  “合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總計數呢?還可以怎樣計算?師:總計數有兩種計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檢驗的作用。

  ⑤師:從這張統計表中,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想?

  【設計意圖】

  加深對復式統計表的認識,鞏固對統計表的填寫,加強對統計數據的分析。體會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六、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①簡單介紹“農村固定電話”、“城市固定電話”、 “移動電話”的含義。

  ②提出填表的要求。提醒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學生獨立填空。

  ③分析統計表,引導學生解答討論題。

  ④追問:看了這兩張統計表中,你有哪些想法?

  2、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交流。

  七、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與體會?

  八、課外實踐題

  (課件出示統計表)請同學們課后完成五年級一班同學家庭電話擁有情況統計表。

  【設計意圖】

  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統計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05-106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材分析:

  例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呈現了五年級4個興趣小組活動的情境,并給出每個興趣小組男女生的人數,先讓學生把4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單式統計表里。這樣,既讓學生回憶了單式統計表的結構和填寫方法,體會到每張統計表只能反映一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情況,又為引出復式統計表提供了素材。之后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把4個小組的人數合并在一張統計表里。這一明確的問題有助于引發學生學習復式統計表的需要,體會復式統計表的作用。考慮到復式統計表的結構、表內數據的填寫和分析,都要比單式統計表復雜,教材給學生提供了結構完整的復式統計表,只要求學生把數據填寫在復式統計表里,而不要求學生自己制作復式統計表,這就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通過填寫數據,體會到復式統計表是前面幾個同類單式統計表的綜合,在一張復式統計表里能夠同時反映4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在填表后、教材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針對填表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讓學生交流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的方法;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通過比較和分析進一步體會復式統計表的特點,以及它與單式統計表的聯系和區別。

  設計思路:

  本課是有關復式統計表的新授課,主要學習復式統計表的設計與數據分析。教學時,讓學生面對實際情境或問題學習統計。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開始,從學生感興趣的興趣小組活動導入新課,填好四張單式統計表后,明確每張統計表都只能反映某一興趣小組的男女生情況,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進行比較就顯得不太方便,引出復式統計表。

  教學復式統計表時,先讓學生思考合并后的統計表要統計哪些內容,是什么樣子,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在初步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電腦的直觀演示,讓學生體會復式統計表的結構,然后讓學生試著填寫復式統計表,讓學生在填表時體會,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應的組別、性別;每個數據填入表格,都要根據它的組別、性別,找到相應的位置。學生獨立填寫后,再組織交流。再與前面的單式統計表作比較,讓學生說說從統計表里知道些什么,讓學生體會到復式統計表的特點,它容納的數據信息比單式統計表多得多。最后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增強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掌握統計的步驟(數據收集與數據),會認識統計表、會填充統計表。掌握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儀)

  教學過程:

  一、邊練習邊復習

  學生在課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據題目體會:

  1.分段對數據的方法

  2.怎樣從復式統計表中獲取信息。

  3.求平均數應用題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1.統計的步驟是什么?對應的`方法是什么?

  2.求平均數應用題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

  三、課堂實踐

  練習四的1—3題。

  四、課外實踐

  練習四的第4題。

  課后反思:

  學生習慣于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嘗試,用多樣化的方法方式進行探索。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3、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復式統計表的形成過程,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三、教學準備

  教具(男生最喜歡的活動統計表,女生最喜歡的活動統計表,不完整的復式統計表),學具(男生最喜歡的活動統計表,女生最喜歡的活動統計表,復式統計表),PPT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咱們學校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你們都參加了哪些?

  生:跳繩、踢足球等。

  師:愛運動的孩子總是最健康,最陽光。

  師:為了更加豐富我們的課余生活,學校準備調查一下我們班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愿不愿意參與?真是積極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準備好了嗎?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請看大屏幕,學校都準備調查哪些活動?

  生:畫畫、看書、踢足球等

  (三)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收集數據

  師:要想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進行調查呢?

  生:預設(舉手表決,站立表決,數一數)

  師:不錯的方法!

  師:每人可以選幾項?

  生:一項

  師:是的,為了數據準確,每人只能選擇一項。

  師:這些活動中,男生和女生最喜歡的活動一樣嗎?(不一樣)不一樣能一起統計嗎?(不能)是的,我們應該分開統計。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兩個單式統計表,我們先來統計男生,誰愿意幫幫老師(注意:兩位同學,一位同學主持并數數,向老師這樣,喜歡…的有幾人?另一位同學記錄數據,明白?)注意選擇的時候每人限選一種。

  2、整理數據

  師:數據收集完了,仔細觀察:

  ①男生最喜歡哪項活動?女生呢?

  ②男生喜歡跳繩的和女生相比,誰多?

  ③咦?為什么回答第二個問題時,速度比第一個明顯變慢了?

  生:第二個問題需要看兩個表。

  師:是的,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只需要看其中一張統計表就可以,而第二個問題需要看兩張才能比較,麻煩嗎?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開始吧)

  3、合并表格。

  (1)匯報交流。

  ①縱向合并(這樣比較起來就容易了,再仔細觀察這個表格,還需要再修整一下嗎?)

  ②原始的復式統計表,隱藏相同的'活動(為什么可以這樣合并呢?)

  (2)師總結:是的,這兩個表格都有相同的活動,所以可以省略一個。(真善于發現)再看這個表格,你還能看出哪一橫欄是女生,哪一橫欄是男生嗎?(如果一開始就給你這樣的一個表格,你能分辨出來嗎?)那怎么辦?

  生:如果標清哪個是男生哪個是女生就好了。

  師:標在哪里合適呢?(請人上臺試著指一指,這樣可以嗎?)剩下的這一欄就是?(女生)

  (3)出示新的統計表,區分性別

  師:通過我們的優化,老師又做了一張合并后的新統計表,對照這張統計表觀察,第二橫欄表示什么?

  生:男生人數

  師:第三橫欄就是?(女生人數)

  (4)認識“表頭”

  師:左上角的空白格我們將它分成了幾部分?(三部分)其實,這是這個統計表的表頭,它就相當于對整個統計表的內容進行了概括,分別代表橫欄內容,豎欄內容和表中數據,橫欄我們可以把它統稱為(“活動”)應該寫到哪里?(寫在最靠近橫欄的的位置)

  我們新的統計表基本完成了,只剩下數據沒填寫,請快速的在作業紙上補充完整,一位同學板書。

  真了不起,我們共同完成了一張完整的統計表,掌聲送給自己!

  4、對比表格,揭示課題

  (1)回顧一下剛剛我們的三個表格,前兩個表格和第三個表格各有哪些特點?(學生同桌間互相說一說,匯報交流。)

  小結:前兩個統計表只統計出了一組數據,只能單純的表示出男生或女生喜歡的活動,這樣的統計表叫“單式統計表”,而最后一個統計表統計了兩組數據,不僅能表示男女生喜歡的活動各有幾人,還能方便的進行比較,這樣的統計表叫做“復式統計表”。

  (2)觀察表格,回答問題

  師:關于復式統計表,都學會了嗎?敢不敢接受挑戰?(課件出示)

  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男生最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女生呢?

  ②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③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四)鞏固運用,拓展提升

  下面想不想和老師一起體驗一下復式統計表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請看)

  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2、4題。

  1、

  問題1:統計表包含哪幾項內容?

  問題2:觀察統計表中三屆奧運會情況,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中國獲得的金牌一屆比一屆多。

  (2)第28屆奧運會俄羅斯獲得的金牌最少。

  (3)每屆都是美國獲得的金牌最多。

  2.下面是育人小學三(1)班學生的體育成績記錄單。

  請把這些數據整理在下表中。

  3.調查本班同學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和做家務的時間。

  (五)回顧總結,積累經驗

  回顧課堂,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六)布置作業

  教材37頁做一做

  五、板書設計

  復式統計表

  六、教學反思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的優點,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讓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3、通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4、滲透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如不偏食、多參加課外活動等等,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

  教學重點:

  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收集數據。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參加暑假的夏令營活動嗎?我們二年級7班和8班決定在暑假組織一次夏令營活動,一共有四個地點供大家選擇,一起來看看。(課件1)

  A、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文明城市的領航者。

  B、上海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剛剛開幕的世博會就是在這里舉行的。

  C、海南三亞在我國的南方,金色的沙灘碧藍的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D、云南的昆明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開。

  師:現在我想問問小朋友想去哪里舉行夏令營呢?大家的想法現在不統一呀,可是我們只能去一個地方,怎么辦?

  生:統計。

  師:統計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板書:統計)

  2、初步統計。

  師:那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計呢?

  統計之前老師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舉一次手,你們兩個可別忘記自己呀,準備好了嗎?開始。

  二、整理數據。

  1、觀察統計結果。

  師: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個地方?

  生:。

  師:那咱們兩個班就可以決定去舉行夏令營了嗎?

  師:為什么不是?誰來說說看?這只是我們班的情況,那還要怎么辦呢?

  師:在課前老師已經把7班的情況調查統計過了,瞧(出示表2)從這兩個統計表中你們能知道去哪個城市了嗎?但是這樣的兩張表看起來方便嗎?為了讓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應該去哪個地方舉辦夏令營,老師給大家想了個辦法。把兩個班的統計結果填在一個統計表中。(出示表3)

  2、認識復式統計表。

  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復式統計表。(繼續板書課題)

  師:復式統計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稱,左邊是班級。7班想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寫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寫在下面一排。

  師:能完成這張統計表嗎?誰到前面來試試?(請一生上臺)

  師:現在統計的結果出來了,我們應該去哪個地方舉辦夏令營活動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是的,應該分類的匯總,把兩個班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加起來。

  三、分析表中的數據,根據表中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請大家仔細的觀察這張統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課件)

  師:是的,統計表能讓我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四、小組合作,體驗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

  1、導入。

  2、學生小組活動,小組長收集數據填在表格里。

  3、每組的組長匯報,全班匯總。

  4、根據這些數據,回答下面的問題。(課件)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樣來安排比賽的時間?

  5、小結:大家下課后要多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這段時間老師就發現下課后再也沒有追趕打鬧的小朋友了,這樣有益于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繼續保持發揚。

  五、獨立自主學習填寫復式統計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導入:老師還發現咱們班的小朋友挺愛運動的,多運動鍛煉身體,能增強人的體質,老師帶來了咱們班小朋友一年級時的體重表,(課件出示)二年級時的體重表(課件出示),請你打開書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間的復式統計表,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2、對于體重較輕和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建議?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時,體會引入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體會復式統計表的優點。通過對比,便于比較、了解復式統計表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1、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體會引入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難點:把幾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復式統計表,體會引入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教學教具

  相關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興趣愛好呢?

  今天,老師帶來了光明小學三年級四個興趣小組活動的圖片。一起來看一下。從這些圖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呢?還有嗎?(課件展示有四個組,航模組男生8人,女生6人……)

  為了能更清楚地看出各組的情況,通常我們把這些數據填人統計表中。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表。(板書:統計表)

  設計意圖:通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復式統計表的必要性

  師:老師這里就有四張統計表。你能把四個組的信息填人相應的統計表中嗎?

  生打開學習單,填在學習單上。(學生獨立填寫)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四張統計表,回答老師的問題:航模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術組有女生多少人?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師:反應真快!為什么回答地這么快?那下面這幾個問題你能很快回答出來嗎?請聽題,哪個組男生最多?哪個組女生最少?四個組里面男生一共有多少人?這四個組一共有多少

  人?你能很快說出來嗎?

  生:有困難。表格里沒有,要在四張表中找一找,再通過計算才能得到。

  師:是呀,這四張統計表都是單一的反映了一個組的情況,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一些情況進行對比或者了解四個組總的情況,這4張統計表就顯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一下子既能看出每個組的情況又能看出四個組總的情況呢,有沒有辦法?

  生:可以把四張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張新的統計表。

  師:嗯,辦法不錯。把這四個小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張統計表上了。那你覺得這樣的一張新的統計表應該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或這樣的一張統計表里應該設置哪些項目呢?)小組之間討論一下!

  指名回答。

  師:對!把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項目排列起來,首先要有性別,可以分為男、女兩欄,還要把每個組都列出來,最好要有總的情況,所以可以加上合計、總計,然后加上表格線、表頭,我們再給它添上一個名稱,最后加上日期,就可以制作成這樣一張統計表(課件逐一展示)。出示統計表。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做復式統計表。板書:復式統計表。

  (二)學習復式統計表

  師: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一格(師指)一般統計表的左上角一格稱為統計表的“表頭”。(板書“表頭”)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表頭,表頭用斜線分成三個部分:右上部分說明橫欄的類別;左下部分說明豎欄的類別;中間部分說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著填寫數據的。所以一個表頭可分為三部分,橫欄類別、豎欄類別、表中數據。課件展示并板書:橫欄類別、豎欄類別、表中數據。在這張統計表中,“性別”是對橫欄內容的概括,它包括男、女這兩個欄目,“組別”是對豎欄內容的概括,它包括四個興趣小組。那么“人數”指的就是表格中填的數據,清楚了嗎?

  師:好,表格制作好了,你會把相關的數據填進去嗎?

  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填寫。

  師:請同學們看統計表,在填數據的過程中,你先填了哪些數據。是這一塊嗎?

  你們也是先填了這些數據嗎?為什么?

  接下來,你填了哪些數據呢?

  (課件逐一展示)

  師:現在,看著這張復式統計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了呢?我們來試一試,哪個組男生最多?哪個組

  女生最少?這四個組男生一共多少人?四個組一共有多少人?答案都可以從表中直接找到,方便嗎?

  師:嗯,的確很方便。那么你覺得這張復式統計表和前面匹張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課件)

  學生回答。

  師:說得很好!這張統計表能容納的數據信息比前面四張統計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五年級四個興趣小組的人數情況,而且便于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較。

  板書:信息全面,便于比較。

  師: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要用到“復式統計表”。比如:開學時,老師要統計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的人數以及

  整個學校的總人數,就要用到復式統計表。學校對面的如海超市統計飲料銷售情況也要用到復式統計表……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的學習活動,學生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感受復式統計表產生的必要性,認識復式統計表的優點,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三、鞏固拓展

  復式統計表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實在競技體育中也往往會用到復式統計表。還記得在我國舉行的體育盛會——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嗎?在這一屆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奮勇拼搏,獲得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取得優異的成績。請看一組信息。(出示課件)

  (1)你能根據這些信息,獨立完成這張統計表嗎?拿出作業紙,完成這一題。學生回答。

  (2)那么,從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學生回答。

  你能預測一下,20__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國隊能奪得多少枚金牌呢?

  師:請各小組長下去統計一下各小組同學家擁有固定移動電話的情況。

  (1)小組長匯報后,教師填在表格中,請同學們拿出作業紙,完成這張復式統計表。一起校對。

  (2)看著這張復式統計表,你又獲得了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學習活動,教師根據生活實際,利用學生比較熟悉、與自己聯系比較緊密的生活現實,讓學生在輕松的、完全沒有老師的束縛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中來,這樣既尊重生活現實,又開發教學資源。正可謂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既鞏固了本節課知識,又解決了實際問題。

  四、全課總結

  師:請同學們翻到教材第36頁,課下完成例1的內容。將你統計的結果直接填寫在書上。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復式統計表”,說說看,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填寫復式統計表要注意些什么?

  生1:寫表頭的時候要注意不丟項目,并且填寫的數字和每個項目一一對應。

  生2:分析復式統計表的時候要認真,看清哪個項目對應的哪些數,不要看串了。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簡單的復式統計表,大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你們表現很棒!繼續努力!

  設計意圖:總結本課知識點,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認識。

  板書設計

  復式統計表

  表頭

  信息全面,便于比較

  教案點評

  在課堂設計和教授上,本節課做到了以下幾點:

  1、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在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時,創設了情境,合表讓學生自己完成,而且效果相當顯著,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主課堂的趣味。復式統計表頭是本節課的難點,讓學生來設計表頭,雖然沒有得到理想效果,但是在適當的引導下,也得到了不錯的結果。

  2、學生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

  課上合表時小組合作商討完成,通過這個環節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讓學生意識到: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不足之處

  1、本節課教師牽引過多,學生自主探究時間不夠充分。

  2、學生在總結方法時,語言有些啰嗦,教師應該及時指導。

  再教設計

  1、教師在備課時,把課堂教學的探究時間預設充分,使學生能夠充分思考。

  2、處理多種方法時,教師在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及時發揮主導作用進行點撥。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6-37頁的例1。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3.情感與價值觀

  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考點

  教學重點: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考點分析:使學生認識復式統計表,會根據復式統計表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專家建議

  要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很多關于統計表的知識基礎,教學時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識,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開放性。

  五、教學方法

  講解法小組合作課件演示

  六、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表格

  七、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每年我們都要進行一次體檢,在體檢中有一項是稱體重,你們還記得嗎?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班同學的體重統計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課件)

  1.1你能簡單地說一說同學們的體重情況嗎?

  1.2你怎么看出來的?(請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邊演示邊說想法,明確一沓就是一個十,幾沓就是幾十,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探究新知教學例1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生交流:同學們,課余時間你有什么興趣愛好?

  (相機出示情境圖中的六項活動)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怎樣驗證你的想法?

  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為復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2.1復習舊知,鋪墊新知

  (1)收集數據

  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每人限選一種)。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進行調查呢?

  預設1:全班集體舉手表決;

  預設2:男生和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活動也有很大差別,應該分開統計。集體討論后,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

  (2)整理數據

  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問題1:觀察統計表,能驗證你剛才的想法嗎?

  問題2:從統計表中還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統計表時有什么發現?

  (3)分析數據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對比分析,引發沖突

  (1)觀察討論:這兩張表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這兩張表統計的項目都是一樣的,但調查的對象不同,每項的數據也不同。)

  (2)提出問題:最喜歡看書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歡踢球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發沖突:兩張表不方便比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項對比更方便?

  2.3合并表格,揭示課題

  (1)合并表格,認識“表頭”。

  (2)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并前的統計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課題:復式統計表。

  2.4解讀信息,體驗優勢。

  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男生最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從復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通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沖突,從而產生合并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復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和必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的統計表。

  2、通過看表,會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

  在已學過統計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礎上,會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

  教學難點

  掌握統計表中數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會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統計表。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復習舊知。

  我們已經學過,把調查收集到的數據,加以分類整理,請看下面表格(下表),你能說出每個數據分別表示什么嗎?

  2、計算。

  教師提問:表格中“合計”的數據怎樣算?

  3、引新。

  統計表不僅反映某一類事物的具體數據,而且還能說明有關數據之間的關系,如表中合計的數據表示了三年同類項目收入的總和,現在的表格,還能反映出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的總收入的百分比嗎?(不能)

  下面我們就繼續學習百分數在統計中的應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

  下面是1998~20xx年東山村每年的總收入與村辦企業收入的統計表。如果要使這個統計表表示出這三個年度中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白分之幾,應該怎樣做?

  教師提問:例題向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

  2、增加欄目,擴展統計表含量。

  教師提問:

  (1)計算每個年度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百分比比較容易,計算出的三個百分數寫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表格右側旁邊)

  (2)能不能把表格向右側擴充一下,把有關百分數的數據也納入表中?

  (學生擴充表格,并計算百分數,填入表內。)

  (3)我們再縱向觀察,這組百分數表示什么?

  (村辦企業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

  (4)你們能概括地講一講我們是怎么做的?

  (把原來的統計表右邊增加一欄,再把每一年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百分數填寫過去,這樣就成了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

  3、強調“合計”中“百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師提問:我們以后在計算統計表中百分數時,如果沒有特殊要求,一般百分號前的數只需取一位小數。“合計”項目中的百分數如何計算?

  學生回答:用村辦企業三年收入總和去除三年全村總收入的總和,三年“合計”項目的`百分數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數的和,也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數的平均數。

  4、看統計表回答問題。

  (1)20xx年全村總收入比1999年增加X萬元;

  (2)20xx年村辦企業收入比1999年增加X萬元;

  (3)20xx年該村其他收入(包括糧食、副業等)比1999年增加X萬元;

  (4)20xx年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

  教師提問:

  (1)通過看表回答問題,你發現全村總收入和村辦企業總收入是怎樣逐年變化的? (逐年增長)

  (2)其中村辦企業收入增長幅度怎樣?

  (很大)

  教師講述:僅通過1998-20xx年三年的收入,我們不難看出,堅持改革開放,農村的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村辦企業收入增長幅度之大,說明要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不僅要抓好農業,還要大力發展村辦企業。

  (二)反饋練習

  某洗衣機廠第一季度生產洗衣機情況如下。分別算出每個月完成計劃的百分數,并制成統計表。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原來有關統計表知識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學習了百分數在統計中的應用,這就使統計表中反映數據之間關系的內容更充分,更豐富。

  四、課堂練習

  1、陳莊三戶農民1999年和20xx年平均每人純收入的情況如下:

  陳志剛1999年2186元,20xx年2274元;

  李衛民1999年2140元,20xx年2261元;

  陳世昌1999年2205元,20xx年2313元;

  完成下面的統計表。(百分號前面的數保留一位小數。)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28頁例2及做一做,第31頁第6題。

  【教學目標】

  1.學會分同一類物品,感知簡單統計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能應用于生活中。

  【教學重點】

  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并用簡單的統計表表示分類的結 果。

  【教學難點】

  體驗不同分類標準下的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由課前播放的《爸爸去哪兒》音樂談起,引出例題例2主題圖。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不同標準下的不同分類

  (1)出示例2

  要求:給這些人進行分組。

  (2)小組交流。

  要求:

  小組中商量是怎么分組的。

  數一數,每組各有多少人?把分類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3)小組展示。師根據學生的展示板書:按男、女分:

  (4)我們來看看他們小組是怎樣紀錄的:先橫著來看,第一行紀錄著什么呢?用筆在紀錄結果“男、女”下畫一條線,第二行紀錄了什么呢?豎著看,第一列紀錄著男的有6人,第二列呢?(邊說邊畫 3條豎線。)看!我們畫出來一個表格。為了讓看表格的人知道第二行的數字表示什么,我們要在前面再加一條豎線,并在數字的前面一列寫上“人數”。

  2.引出課題:簡單的統計表

  3.學生完善記錄結果,制成統計表。

  4.展示不同分法。

  5.(預設)還可以這樣分:課件出示。

  按左、右分:

  6.小結經歷統計過程

  板書:分類----數數-----填數

  7.觀察2個統計表,小組交流討論: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小結: 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板書)

  三、鞏固練習

  1.給全班同學分成兩組

  (1)交流要求: ?想一想,你會怎么分?你為什么這樣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組結果。

  (2)全班匯報。

  2.完成課本p31第6題。

  (1)小組合作填表,展示。

  (2)觀察統計表,合作完成問題。

  (3)全班匯報。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五、課外作業

  整理自己的書包,并根據里面的實物進行分類,把分類結果制成一份簡單的統計表格。

  板書設計簡單的統計

  分類-------------數數-------------填數

  按男、女分:

  分類的標準不同, 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按大人、小孩分: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上海市義務教育課本二年級第一學期P39、40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景,明確統計的必要性,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學會收集數據,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記錄,經歷計數的過程。

  3、了解統計表的組成,能根據統計結果正確地填寫統計表,并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4、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調查統計,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合作、實踐及初步統計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各種方法進行記錄,整理數據并填寫統計表。

  教學難點:

  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準備:

  seewo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設情境: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他想為小伙伴們準備一些水果。

  2、提出問題:小伙伴們喜歡哪些水果呢?最受歡迎的又是哪一種呢?

  二、經歷統計過程

  1、嘗試用各種方法收集數據

  (1)你有哪些記錄的好方法?

  (2)“正”字和小棒該怎么記錄呢?自學課本P39。

  (3)小游戲:①請你看圖想想它是幾?

  ②將下列各數用“正”字和小棒表示?4、6、9

  (4)請你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方法,記錄在學習任務二上,看看哪種水果最受歡迎?

  2、交流結果,比較各種符號

  3、跟進練習

  能不能用這兩種方法記錄一下小動物喜歡的游戲情況,完成學習任務三。

  三、認識統計表

  1、了解統計表的結構

  (1)現在,你知道每種游戲分別有幾個小動物參加了嗎?

  (2)為了看得更清楚,我們把游戲和小動物的只數對應好,就形成了這樣一張表格。想一想,第一行表示什么?第二行呢?

  (3)從這張表格中我們就能知道小動物喜歡的游戲項目情況。這就是這張表格的標題。

  (4)像這樣的一張表格就叫做統計表。有了剛才收集的數據,我們就可以把“正”字或小棒轉化為數記錄在表格中,制作完成這張統計表。

  (5)誰能說說看,統計表中有什么?

  2、根據統計表分析數據

  (1)統計表有什么用呢?我們繼續來研究。仔細觀察這張表格,你看懂了什么?

  (2)進一步分析研究表格中的'數,我們還能發現一些新的問題。

  (3)你能像這樣再提一些問題嗎?

  (4)有了統計表,我們不僅很清楚地看出喜歡每種游戲的小動物的只數,還能進一步分析這些數,解決其它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喜羊羊和我們一起學習了新本領后,也用寫”正”字的方法記錄了每個小動物喜歡的運動項目情況,你能將這些結果整理成右面的那張統計表嗎?。

  小結:為了保證統計的完整,我們必須把每個項目的情況如實地記錄下來,沒人喜歡就用0來表示。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統計表,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數統計表的結構及能夠準確熟練地進行數據計算與表格填寫。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3.通過制統計表,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1.講述練習內容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這節課我們進行鞏固練習。

  2.復習

  讓學生觀察教材52頁例1統計表提問:制一張合格的統計表的步驟是什么?(要求邊看書邊討論,然后回答)

  制復式統計表的步驟:

  (1)設計表頭

  (2)定縱橫欄目各需幾格

  (3)畫表

  (4)填寫數據(包括總計、合計)

  (5)寫上名稱、制表日期

  3.鞏固練習

  在學生掌握復式統計表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出示練習十七第3題。

  方法:指導做題,讓學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問:各年級和全年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讓學生結合題目說一說制表的步驟。

  4.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5題。

  方法:獨立完成。然后讓學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計數填寫的位置,全班齊練。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4題。

  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審題,抓住關鍵詞語,弄清數量關系,正確列出算式,準確計算。在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差后,發現普通的.問題要統一糾正。

  5.深化練習

  練習十一第6題,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師提示引導,學生試做。

  教師引導,表中各班占總數的百分幾中的總數指的是誰平均每人植樹的棵數又是什么意思?學生試做后講評。

  6.全課總結

  有關統計部分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廣,因此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同學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7.作業(補充)

  (1)請把下面統計表填寫完整

  雙林襯衫廠去年各季度生產情況統計表1993年1月

  (2)填表。根據統計要求將下表填寫完整

  東方小學男、女生人數統計表

《統計表》教學設計 篇11

  篇一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數統計表的結構及能夠準確熟練地進行數據計算與表格填寫。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3.通過制統計表,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1.講述練習內容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這節課我們進行鞏固練習。

  2.復習

  讓學生觀察教材52頁例1統計表提問:制一張合格的統計表的步驟是什么?(要求邊看書邊討論,然后回答)

  制復式統計表的步驟:

  (1)設計“表頭”

  (2)定縱橫欄目各需幾格

  (3)畫表

  (4)填寫數據(包括總計、合計)

  (5)寫上名稱、制表日期

  3.鞏固練習

  在學生掌握復式統計表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出示練習十七第3題。

  方法:指導做題,讓學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問:“各年級”和“全年級”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讓學生結合題目說一說制表的步驟。

  4.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5題。

  方法:獨立完成。然后讓學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計數填寫的位置,全班齊練。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4題。

  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審題,抓住關鍵詞語,弄清數量關系,正確列出算式,準確計算。在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差后,發現普通的問題要統一糾正。

  5.深化練習

  練習十一第6題,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教師提示引導,學生試做。

  教師引導,表中各班占總數的百分幾中的總數指的是誰平均每人植樹的棵數又是什么意思?學生試做后講評。

  6.全課總結

  有關統計部分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廣,因此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同學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7.作業(補充)

  (1)請把下面統計表填寫完整

  雙林襯衫廠去年各季度生產情況統計表1993年1月

  項目 件數 季度

  計劃產量

  實際產量

  完成計劃的 百分數

  合計

  第一季度

  8000

  125%

  第二季度

  120xx

  120%

  第三季度

  1000

  12500

  第四季度

  18200

  140%

  (2)填表。根據統計要求將下表填寫完整

  東方小學男、女生人數統計表

  性別 人數 年級

  合計

  男生

  女生

  各年級女生占男姓人數的百分數

  總計

  280

  低年級

  90

  47

  中年級

  80

  36

  高年級

  52

  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的統計表.

  2.通過看表,會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

  在已學過統計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礎上,會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

  教學難點

  掌握統計表中數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會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統計表。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復習舊知.

  我們已經學過,把調查收集到的數據,加以分類整理,請看下面表格(下表),你能說出每個數據分別表示什么嗎?

  2.計算.

  教師提問:表格中“合計”的數據怎樣算?

  3.引新.

  統計表不僅反映某一類事物的具體數據,而且還能說明有關數據之間的關系,如表中合計的數據表示了三年同類項目收入的總和,現在的表格,還能反映出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的總收入的百分比嗎?(不能)

  下面我們就繼續學習百分數在統計中的應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

  下面是1998~20xx年東山村每年的總收入與村辦企業收入的統計表.如果要使這個統計表表示出這三個年度中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白分之幾,應該怎樣做?

  教師提問:例題向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

  2.增加欄目,擴展統計表含量.

  教師提問:

  (1)計算每個年度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百分比比較容易,計算出的三個百分數寫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表格右側旁邊)

  (2)能不能把表格向右側擴充一下,把有關百分數的數據也納入表中?

  (學生擴充表格,并計算百分數,填入表內.)

  (3)我們再縱向觀察,這組百分數表示什么?

  (村辦企業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

  (4)你們能概括地講一講我們是怎么做的?

  (把原來的統計表右邊增加一欄,再把每一年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百分數填寫過去,這樣就成了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

  3.強調“合計”中“百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師提問:我們以后在計算統計表中百分數時,如果沒有特殊要求,一般百分號前的數只需取一位小數.“合計”項目中的百分數如何計算?

  學生回答:用村辦企業三年收入總和去除三年全村總收入的總和,三年“合計”項目的百分數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數的和,也不是三年中每年的百分數的平均數.

  4.看統計表回答問題.

  (1)20xx年全村總收入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萬元;

  (2)20xx年村辦企業收入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萬元;

  (3)20xx年該村其他收入(包括糧食、副業等)比1999年增加_________萬元;

  (4)20xx年村辦企業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_________%.

  教師提問:

  (1)通過看表回答問題,你發現全村總收入和村辦企業總收入是怎樣逐年變化的?  (逐年增長)

  (2)其中村辦企業收入增長幅度怎樣?

  (很大)

  教師講述:僅通過1998-20xx年三年的收入,我們不難看出,堅持改革開放,農村的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村辦企業收入增長幅度之大,說明要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不僅要抓好農業,還要大力發展村辦企業.

  (二)反饋練習

  某洗衣機廠第一季度生產洗衣機情況如下.分別算出每個月完成計劃的百分數,并制成統計表.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原來有關統計表知識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學習了百分數在統計中的應用,這就使統計表中反映數據之間關系的內容更充分,更豐富.

  四、課堂練習

  1.陳莊三戶農民1999年和20xx年平均每人純收入的情況如下:

  陳志剛1999年2186元,20xx年2274元;

  李衛民1999年2140元,20xx年2261元;

  陳世昌1999年2205元,20xx年2313元;

  完成下面的統計表.(百分號前面的數保留一位小數.)

  五、布置作業

  1.完成下面的統計表.(百分號前面的數保留一位小數.)

  六、板書設計

  說課

  今天,我上課的內容是《統計表》,選自小學數學教材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第一小節,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簡單統計表和有關百分數的知識以后而進行教學的。通過對教材的鉆研,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統計表。2、通過看表,會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學重點是在已學過統計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礎上,會制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教學難點是掌握統計表中數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學會分析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的知識特點,我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拓展運用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的。

  第一、教師引入談話,復習舊知識,提示本課的教學內容。

  第二、教師出示例題,學生齊讀,思考:例題向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然后讓學生觀察已有統計表,小組內展開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認為應該怎樣做?學生匯報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困難。

  第三、在學生學會制作統計表后,讓學生看統計表,回答教材上提出的問題。然后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第四、教師對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小結,進行達標檢測,反饋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情況,拓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統計表中遇到的問題,突出教材的重點,突破知識的難點。

《統計表》教學設計(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我看見了大海》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繼父帶我去看海的意義。2、體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使學生充分體會和感受到繼父對我的愛,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繼父的偉大。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我看見了大海》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繼父帶“我”去看海的意義。 2、體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使學生充分體會和感受到繼父對我的愛,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繼父的偉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瑤族舞曲》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內容分析: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管弦樂曲,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全曲為復三部曲式,在簡短的引子后,進入首部(第一部分),第一主題優美抒情,來自瑤族民歌《瑤族長鼓歌舞》(課本中A段旋律),描繪了姑娘們婀娜多姿...

  • 《誰說沒有規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學會其中的4個,正確讀寫詞語。2、理解課文內容 ,領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3、讓學生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 《瑤族舞曲》教案(精選14篇)

    活動目標1、通過欣賞鋼琴曲《瑤族舞曲》,知道舞曲的名稱,熟悉舞曲。2、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感受音樂的音樂形象。3、能找出樂曲的節奏型。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 《誰說沒有規則》教案(精選12篇)

    學習目標:1、讀懂詩歌,了解詩歌要告訴我們的規則以及文中列舉的4類人不遵守規則的原因,教育學生從小遵守社會規則。2、仿照課文,續寫詩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寫詩歌的能力。...

  • 《爵士樂》教學設計(精選2篇)

    上海市教育出版社七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美洲映象走進美國爵士樂【本課概述】 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對美國爵士樂進行探究,通過探究美國爵士樂的發展、變遷;爵士樂的組成部分;爵士樂常用的樂器;爵士樂的特點;爵士樂在中國的發展等問題探...

  • 《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學目標:1:識字6個,能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根據課文內容猜測等方法理解魅力,襤褸,紳士,無動于衷,姍姍而去等詞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等方法體會理解文章的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自然段。...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元朗区| 东丰县| 手游| 石屏县| 时尚| 伊金霍洛旗| 克山县| 邻水| 鲁甸县| 南通市| 慈溪市| 浦城县| 广丰县| 舒城县| 宁安市| 怀仁县| 财经| 九龙坡区| 理塘县| 新兴县| 麻栗坡县| 黎平县| 江门市| 长宁区| 丘北县| 鱼台县| 什邡市| 嘉禾县| 静乐县| 曲松县| 嘉祥县| 敦煌市| 宝清县| 射洪县| 宽甸| 郑州市| 呼伦贝尔市| 万载县| 体育|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