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通用12篇)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按一定的節奏念兒歌,注意發準二、三、
四、十的字音,會讀寫其余生字。
2、愿意與同伴一起友好合作,體驗游戲的快樂、有趣
二、活動重點:
學習按一定的節奏念兒歌,能邊拍手游戲邊唱兒歌。
三、 活動難點:
理解兒歌內容,能準確讀難讀的字音
四、活動準備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字的卡片
2、幼兒用書15頁
五、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引入: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咋們少兒頻道的小小智慧樹欄目在我們班開播了,看,這么多老師都來看我們表演節目來了。今天咋們節目的內容是學兒歌做游戲,首先讓我們看看這個兒歌的名字叫做《拍手歌》,請小朋友跟老師念一遍。那么什么叫拍手歌呢?就是邊拍手邊唱兒歌,這就叫拍手歌。
(二)、看書中圖片,逐圖分析,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語言書拿出來,翻到第十五頁,看著你們書上的圖片從左到右這樣子看。老師已經把兒歌抄在了黑板上,現在在你們的書上像老師這樣子給這幾幅圖從左到右標上序號,1 2 3 4 5 6 7 8 9 10。現在我們來看這些圖都畫的是誰?它們在干什么?
讓幼兒用“有••••••在••••••••”的句式講一講每張圖片的內容。
(三)、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師示范讀。師:“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圖片,小朋友看得都很仔細,說得也很棒,現在我們來學習這首兒歌。請小朋友們看著黑板認真看仔細聽,我給大家先朗誦一遍兒歌”。
師慢速度地朗誦一遍兒歌。
2、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著你們自己的書,還是像以前一樣,用手指著字,跟著老師把這首兒歌讀一遍。
3、分析兒歌,練習發準二、三、四、十的字音。
師:“這首兒歌叫《拍手歌》,它是從數字一拍到了數字幾呢?我們來從一數
到十”。
師:“這里有幾個數字是小朋友們最容易讀錯的,我們來練習一下:二、三、四、十”。
出示卡片在黑板上,教讀,反復練習發音。
4、出示所有卡片在黑板,教幼兒讀寫生字
(四)、利用不同形式鞏固兒歌內容。
1、全班小朋友看自己書用手指著字一起齊讀兒歌
。
你們書上要求小朋友們描寫這些字,那么我們這節課暫時不忙著去寫,等下節課我們專門來寫他們。現在我們來做游戲好不好?
3、做拍手游戲熟悉兒歌。
師:“這首好聽的《拍手歌》還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小朋友們也都很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了,是嗎?現在就請小朋友們都站起來與同桌進行兩人一組玩拍手游戲。”
4、現在請小朋友與自己的搭檔一起拍起你們的手來,記住了,要邊拍手邊說兒歌喲!
5、好了,現在你們都會拍手了。可是兒歌里面的小貓都做了很多的事,那么我們也想一個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好不好?比如第一句的坐飛機,想想看小貓坐飛機我們要做個什么動作?哪位小朋友想好了上來給我們表演••••••••••••••••••••••
6、整個兒歌內容游戲動作做完后,全體小朋友一起做一遍。
六、活動小結,用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師:“我們今天學的兒歌名字叫什么?這首拍手歌有趣嗎?有趣,它很有節奏感,還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
師:小朋友下課后,可以找自己的許多好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回家后教你們
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玩這個游戲。
附帶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貓坐飛機;
你拍二,我拍二,二只小貓梳小辮;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小貓爬大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小貓看電視;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貓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貓去爬樹;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小貓刷油漆;
你拍八,我拍八,八只小貓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貓扮老虎;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小貓坐得直。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習兒歌,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節奏感和韻律感。
2、愿意和同伴一起友好合作,邊念兒歌邊愉快地開展拍手游戲,充分體會吟唱的快樂。
3、在快樂吟唱、游戲的基礎上,嘗試加快速度說,體會快速說兒歌的趣味性。
4、了解兒歌的含義。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在游戲中學習兒歌,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節奏感和韻律感。
難點:在快樂吟唱、游戲的基礎上,嘗試加快速度說,體會快速說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請鄰班的兩位小朋友背熟兒歌和學會游戲。
2、字卡(開飛機、肚子餓、爬高山、看電視、跳舞、遛一遛、刷油漆、吹喇叭、喝酒、不許動)
活動過程
一、請孩子們觀看兩位小朋友表演《拍手歌》,調動起他們學歌謠的積級性。
1、請孩子看兩位小朋友表演《拍手歌》。
師:小客人帶來的節目好看嗎?
幼:好看!
2、引導小朋友說說《拍手歌》的內容。
師:一只小貓在干什么?
幼:一只小貓開飛機。
師:兩只小貓在干什么?
幼:兩只小貓肚子餓。
二、借助字卡、動作,引導孩子們理解、掌握《拍手歌》的內容。
1、教師出示字卡,讓幼兒先學念字卡上的詞語,再做出相應的動作。
如:教師出示字卡“開飛機”。
師:這是什么?
幼:開飛機。
師:你們模仿一下“開飛機”的動作,好嗎?
(幼兒模仿“開飛機”的動作,教師給與肯定)
2、孩子跟著老師一邊自拍一邊學念歌謠,并自己根據內容做動作。
3、孩子和旁邊的小朋友一邊互拍手一邊念歌謠,并根據內容做動作,以熟悉歌謠和游戲。
三、引導孩子開展“拍手歌”游戲。
1、把所有的孩子分兩組,采取輪流說的形式。一組欣賞,一組練習,然后互換。使孩子對歌謠的內容鞏固記憶,也使孩子輪流休息同時注意傾聽同伴是怎樣說和做動作的。
2、兩個小朋友結伴游戲:鼓勵孩子們自由找一個好朋友到合適的地方玩拍手游戲。老師注意指導和發現練習速度比較快的小組,請他們進行展示,同時也讓其他孩子感覺加快速度說的趣味性。
四、鼓勵幼兒加快念兒歌和做游戲的速度,也可以創編出不同的動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五、教師小結幼兒游戲情況。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習兒歌,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節奏感和韻律感。
2、嘗試根據漢字卡片和圖片的提示,學習兒歌,感知兒歌的結構和韻律。
3、愿意和同伴一起友好合作,邊念兒歌邊愉快的進行拍手游戲。
活動準備:
各種小圖片;一張大圖片;漢字數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卡片(出示“一”到“十”的卡片),你認識它們嗎?(老師指,幼兒認讀)
2、師:這些數等會兒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不過它們想先來考考你們,看看小朋友聰明不聰明。
二、觀察,引導幼兒概括圖意
1、在視頻展示儀中逐一出示小圖片,教師提問:這張圖片上有誰?他在干什么?(請幼兒用三個字來概括圖意)
2、幼兒看看、講講。教師幫助幼兒提煉經驗,學習詞:開飛機、打電話、吃餅干、寫大字、敲大鼓、摘石榴、抱公雞、吹喇叭、拍皮球、做游戲。
三、借助圖譜,幫助幼兒熟悉兒歌
1、教師念兒歌一遍。
2、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找出自己認識的數。
3、逐句提問,熟悉兒歌內容。
教師說前半句,幼兒說后半句。
4、帶領幼兒邊看圖邊念兒歌。
四、進行表演兒歌
1、師: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拍手游戲”,幼兒看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拍手動作,然后念兒歌的`后半句,再表演開飛機打電話、吃餅干、寫大字、敲大鼓等動作。
五、兩人合作玩游戲
1、教師和一幼兒合作,示范拍手做動作
2、現在老師請你們也去找一個朋友,和你的朋友一起來拍手做游戲,邊念兒歌邊表演。(開始時,可引導幼兒放慢速度,待幼兒熟悉后再加快速度。)
六、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做這個拍手游戲,還可以和爸爸、媽媽編上一些其它動作。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拍手歌》,感受歌曲的活潑快樂的情緒,感知音樂中的節拍變化。
(2)訓練幼兒的肢體反應能力,增強幼兒人際交往互動能力。
(3)在參與活動中引導幼兒集體合作意識編創歌詞和對舞蹈動作的創編能力。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創編歌詞及動作。
活動準備
歌曲范唱和伴奏、課件、電腦、多功能大屏、提前熟悉音樂。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圖畫導入:(課件1、2、)
老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什么是幸福?(展示課件1),這位小朋友說:“爸爸把他舉得高高的,她覺得特別幸福”。這位小朋友又說:“媽媽親她的時候,她覺得特別幸福。”(展示課件2)“小朋友你覺得什么時候你最幸福呢?”1、幼兒自由回答, 2、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
基本部分:
二、欣賞歌曲:
1、| x︳ x︳(教師拍手打節奏性)小朋友你們聽,有幾位小朋友說:他們也像你們一樣,感受到了很多幸福,可他們用什么動作來表達幸福的呢?讓我們來看看。放動畫音樂一遍。
1、誰來給大家說說他們用什么動作表達幸福的?幼:(拍拍手、跺跺腳、打打肩)
(過渡語)他們真聰明,小朋友誰來跟他們比一比,想一個和他們不一樣的動作來表達幸福。
2、個人創編動作,教師配進歌詞。
(過渡語)歌曲中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動作變成了一首歌,讓我們來聽聽,做做他們的動作。
3、再聽音樂,聽著音樂跟老師一起進行坐立上肢活動。(拍拍手、跺跺腳、打打肩膀、)
(過渡語)小朋友想不想和他們比一比,和好朋友一起把動作編成歌詞邊唱邊跳。
4、小組合作,把幼兒分成幾組編創動作與歌詞(教師適時指導)
結束部分:
各組展示、評價。
延伸部分:
讓我們把幸福也帶給關心我們的爸爸媽媽,做個文明禮貌的孩子。給他們倒杯水,捶捶背,拿雙拖鞋受到爸爸媽媽幫助的時候多說幾句‘謝謝’,上學離開時會說‘再見’,我們就要離開大教室了。對在座的老師說什么?幼兒齊聲:“再見”。
《拍手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創編歌詞及動作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了使孩子對這首曲子感受深刻, 我采用了傳統教學和奧爾夫教學的融合.因為奧爾夫教學采用的教學方式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的。并且注重有肢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曲式的變化,通過課后反思,我認為在教學時不能簡單枯燥的給幼兒講何謂連續附點,而是要求孩子用肢體來感受連續附點使歌曲充滿活潑、歡快、跳躍的情緒。所以改變了理論分析式教學模式,而以讓幼兒用肢體愉快體驗式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創編。我班幼兒本來就喜歡扎堆,我設計讓他們四五個為一組,互相配合交流,正符合他們的心理,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對歌詞和動作進行創編和延伸,幼兒一下子變得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起來,孩子通過合作、創編來再現歌曲形象,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自信。
小百科:拍手歌是傳唱很廣的兒歌,也是伴隨很多人一起成長的經典兒歌,更是一首非常適合小朋友的啟蒙歌曲。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學習仿編歌詞,并能合拍地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錄音機、歌曲磁帶。
教學重難點:
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創編歌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幼兒做身體音階歌的律動。進入教室。
老師:“今天這節音樂課秦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什么是幸福?你們能告訴我嗎?幸福就是覺得開心、高興的一種感覺。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去幫助他,讓他感到開心、幸福,自己也就很開心、幸福。幸福就是讓身邊的人都開心。(學生答)老師:“在生活中,同學們有什么感到特別幸福的事情嗎?誰能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嗎?”(學生自由說)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學生回答)老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聽完后請告訴我這首。歌里是怎樣表達幸福的”?
二、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問:誰來告訴我你聽到了什么內容,他們唱到了哪些動作?(拍拍手、跺跺腳)
2、這些都是用肢體語言來表示的,對嗎?
3、揭示課題:“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唱這首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
4、請同學們聽一遍這首歌。要求:(可跟著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
5、學生跟錄音范唱輕聲唱一唱。
6、老師彈伴奏,學生跟唱全曲。要求:
(1)學生聽好前奏,聽老師喊拍起唱
(2)解釋弱起,開始的這一拍要唱的弱一點。重音在小節線的后面。
(3)這一遍歌唱中不做動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三、創編歌詞
1、“同學們唱得真好,你們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與心情嗎?”讓我們自己當一回小小作詞家,編一段歌詞唱一唱好嗎!(一段)
2、自由討論。
3、學生上來唱,其他的同學配合做動作。
五、分組創編綜合表演。
六、課堂小結: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老師想在歌聲中結束我們的這節音樂課好嗎?記得,要配合我的歌聲做動作哦:如果感到幸福你就點點頭,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如果幸福的話一起說聲再見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說再見。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6
在開展的“基于兒童立場的鄉土文化資源園本化實踐的研究”這一課題時,立足于宣傳宏揚民族文化,讓居住在太倉的新一代了解具有太倉地域特色的文化,結合觀看視頻、唱童謠、做弄堂游戲、新編童謠等形式探究童謠與太倉鄉土文化的聯系,引導幼兒感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太倉童謠所帶來的那份特有純樸之情,從而激發孩子了解太倉鄉土文化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太倉這座美麗城市的情感。 案例方言童謠《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牢記安全是第一。你拍二,我拍二,不摸插座不玩水。你拍三,我拍三,外出跟牢不走散。你拍四,我拍四,變質東西不能吃。你拍五,我拍五,斑馬線上過馬路。你拍六,我拍六,高壓線下不逗留。你拍七,我拍七,上下樓梯不擁擠。你拍八,我拍八,大樹窗戶不能爬。你拍九,我拍九,火警要撥119。你拍十,我拍十,文明安全是大事是大事。 《拍手歌》是一首傳統歌謠,更是一首游戲兒歌。它雖然篇幅較長,但內容簡單、節奏明顯,不僅念起來瑯瑯上口,而且還能邊念、邊唱、邊玩,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首先結合多媒體圖片,以談話的方式引入“今天老師帶了很多好看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有誰?在干什么?這樣做對嗎?”接著播放課件、逐圖分析,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在教學中主要是讓幼兒理解方言童謠內容,學習按一定的節奏念方言童謠,愿意與同伴一起友好合作,體驗游戲的快樂、有趣,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接著嘗試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學習方言童謠及利用不同形式鞏固方言童謠內容,最后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還是樂意學習方言童謠、玩方言童謠游戲的。在表演時請孩子們自由結合,可以提示他們兩人一組、三四人一組進行拍手游戲,采用表演的形式自主創編動作來開展,在游戲表演中充分體驗拍手歌的樂趣。這樣,孩子們對這種方言童謠的興趣就會更濃厚,特別是用太倉方言來念,真是其樂無窮,而且還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呢!雖然活動的重難點基本上解決,孩子們也對這首方言童謠非常熟悉了,但在活動中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主要是游戲的某些環節不夠“活”,沒有將活動的趣味性深入“挖掘”出來。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7
思 “拍手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游戲兒歌。我們之所以到現在還深深地記得“拍手歌”,并且一代一代傳下去,是因為它念起來瑯瑯上口,有很強的趣味性,可以邊吟邊唱邊玩。正因為這首游戲兒歌的趣味性很強,沒有多大的記憶負擔,特別適合邊玩邊學,今天我給寶貝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拍手歌》。 在活動之前,我先在黑板上將兒歌的前半部分寫了下來,引導寶貝們邊看邊找出自己認識的字,結果果然如我所料,對于大寫的數字孩子們大都能認讀出來,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了規律,每一句都比上一句數字多,而且前面的數字和后面的字音也較為相似,我告訴了孩子們,這叫做“壓韻”。 在孩子們初步了解什么叫做壓韻之后就是我們寶貝自己的仿編環節,仿編過程中,孩子們的情緒高漲起來了,并且將剛剛學習過的押韻游戲經驗自然遷移到活動中來,在仿編活動中孩子在打氣”“八個娃娃過家家”,“十個娃娃買零食”等既自然又順口的兒歌。 在孩子們差不多掌握了之后,我繼續加大難度讓他們自己找小伙伴,兩兩分組進行操作,結果發現效果還是挺不錯的,而且,分組進行仿編降低了難度,也利于教師進行指導,編出順口的兒歌又使孩子們信心大增,為繼續仿編打好了基礎。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按一定的節奏念兒歌,注意發準二、三、四、十的字音,會讀寫其余生字。
2、愿意與同伴一起友好合作,體驗游戲的快樂、有趣
二、活動重點:
學習按一定的節奏念兒歌,能邊拍手游戲邊唱兒歌。
三、活動難點:
理解兒歌內容,能準確讀難讀的字音
四、活動準備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字的卡片
2、幼兒用書15頁
五、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引入: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咋們少兒頻道的小小智慧樹欄目在我們班開播了,看,這么多老師都來看我們表演節目來了。今天咋們節目的內容是學兒歌做游戲,首先讓我們看看這個兒歌的名字叫做《拍手歌》,請小朋友跟老師念一遍。那么什么叫拍手歌呢?就是邊拍手邊唱兒歌,這就叫拍手歌。
(二)、看書中圖片,逐圖分析,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語言書拿出來,翻到第十五頁,看著你們書上的圖片從左到右這樣子看。老師已經把兒歌抄在了黑板上,現在在你們的書上像老師這樣子給這幾幅圖從左到右標上序號,1、2、3、4、5、6、7、8、9、10。現在我們來看這些圖都畫的是誰?它們在干什么?
讓幼兒用“有在”的句式講一講每張圖片的內容。
(三)、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師示范讀。師:“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圖片,小朋友看得都很仔細,說得也很棒,現在我們來學習這首兒歌。請小朋友們看著黑板認真看仔細聽,我給大家先朗誦一遍兒歌”。師慢速度地朗誦一遍兒歌。
2、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著你們自己的書,還是像以前一樣,用手指著字,跟著老師把這首兒歌讀一遍。
3、分析兒歌,練習發準二、三、四、十的字音。
師:“這首兒歌叫《拍手歌》,它是從數字一拍到了數字幾呢?我們來從一數到十”。
師:“這里有幾個數字是小朋友們最容易讀錯的,我們來練習一下:二、三、四、十”。
出示卡片在黑板上,教讀,反復練習發音。
4、出示所有卡片在黑板,教幼兒讀寫生字
(四)、利用不同形式鞏固兒歌內容。
1、全班小朋友看自己書用手指著字一起齊讀兒歌。
你們書上要求小朋友們描寫這些字,那么我們這節課暫時不忙著去寫,等下節課我們專門來寫他們。現在我們來做游戲好不好?
3、做拍手游戲熟悉兒歌。
師:“這首好聽的《拍手歌》還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小朋友們也都很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了,是嗎?現在就請小朋友們都站起來與同桌進行兩人一組玩拍手游戲。”
4、現在請小朋友與自己的搭檔一起拍起你們的手來,記住了,要邊拍手邊說兒歌喲!
5、好了,現在你們都會拍手了。可是兒歌里面的小貓都做了很多的事,那么我們也想一個動作把它表現出來好不好?比如第一句的坐飛機,想想看小貓坐飛機我們要做個什么動作?哪位小朋友想好了上來給我們表演
6、整個兒歌內容游戲動作做完后,全體小朋友一起做一遍。
六、活動小結,用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師:“我們今天學的兒歌名字叫什么?這首拍手歌有趣嗎?有趣,它很有節奏感,還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
師:小朋友下課后,可以找自己的許多好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回家后教你們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玩這個游戲。
附帶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貓坐飛機;
你拍二,我拍二,二只小貓梳小辮;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小貓爬大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小貓看電視;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貓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貓去爬樹;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小貓刷油漆;
你拍八,我拍八,八只小貓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貓扮老虎;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小貓坐得直。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9
1.課文介紹
本課是識字歌謠,它將識字和拍手歌這種游戲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巧妙地介紹了合體字的組字方法。
課文每兩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結構,用兒歌的形式介紹一個漢字。前一行是引句,用拍手游戲的形式,引出后一行。后一行是重點,介紹合體字。
課后列出了本課的會認字、會寫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會認字在橫線格里,會寫字作為習題第二題,在田字格里。要求掌握的4個偏旁提手旁、人字頭、蟲字底、三框兒,分別在“拍”“合”“蠶”“匹”4個會寫字中用紅色標示出來。
本課插圖是一邊拍手一邊說漢字的情景,與課文中“休”“蠶”“拿”三個字相對應。
2.教學目標
1.會認“拍、靠、蠶、插、根、棍、把、掰、苞、鳴、闖、匹”12個生字。
2.會寫“拍、合、豆、谷、蠶、匹”6個字,學習提手旁、人字頭、蟲字底和三框兒。3.借助拼音朗讀兒歌,讀準字音,讀懂內容,復習鞏固“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方法。
3.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朗讀時讀出節奏,并注意韻律。拍手歌節奏感很強,指導學生朗讀時,一方面要根據標點停頓,另一方面,根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朗讀本課“人靠大樹好休息”等七個字構成的句子時,要注意前四個字和后三個字之間的停頓。本課形式上是兒歌,每兩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末尾押韻,指導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體會課文押韻和靈活換韻的特點。
2.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知識經驗,鞏固識字成果。通過前三課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合在一起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學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識記生字,還可以通過組詞、造句等方式鞏固識字。如:拍,拍手,同學們喜歡玩拍手游戲。
3.進行寫字指導時,教師要板書示范,提醒學生注意筆畫、筆順。本課會寫字中,
“匹”字容易寫錯筆順,“谷”字不容易寫好字頭,教師要加強示范。
4.課外閱讀建議
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語文同步讀本》兒歌《工加力字組成功》《左手和右手》。
5.課時安排。
本課教學可安排1—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展示圖片,談話導入
1、課件展示兩個小朋友拍手的圖片,引導學生猜猜他們在做什么游戲,告訴學生我們今天的課文就是學會這個游戲。
2、揭示課題,板書"拍手歌讓學生齊讀。
3、認識"拍手歌"。課件展示,請一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拍手應和。教師簡介:拍手歌就是拍著手誦讀的兒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聽教師范讀,感受讀課文的節奏,數一數課文有幾個小節。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細讀課文,借圖識記
1、畫一畫,找一找。引導學生自己畫一畫、找一找課文里提到了合在一起成新字的字,然后交流。
2、"開火車"認讀,鞏固識記。出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兩類字,采用開火車、同桌互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加以鞏固。再認字的時候,將生字放在詞語里,再把詞語放到課文的句子里,再結合著理解句子、結合句子內容說話,將字詞句運用整合起來。
3、自由讀文,鞏固生字。
4.繼續讀課文,把課文背下來。
第二課時
一、拍手游戲,品讀課文
1、學生自己拍手讀課文,要求注意朗讀的節奏。
2、同桌拍手互讀。
3、全班拍手對讀;教師引讀。如教師讀"你拍一,我拍一",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第1/}節和最后一個小節
講了什么道理。
2、學生思考后交流。
3、讓學生抓住文中動物的特點練習說話,交流對動物的了解,升華情感。
(1)先說說自己對課文中動物的了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說。
(2)讓學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幾句話夸夸它們。在說完整話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說出動物的特點來(詳見"教學建議勺。
三、寫字。
本課要寫的6個生字,可引導學生掌握寫字要點,本課生字書寫具體指導如下:
四.教學拓展資料
你拍一,我拍一,巧記生字笑瞇瞇,
你拍二,我拍二,觀察記憶在一塊,
你拍三,我拍三,換換偏旁真簡單,
你拍四,我拍四,想象畫面記生字,
你拍五,我拍五,編個故事記清楚,
你拍六,我拍六,唱個順口溜溜溜,
你拍七,我拍七,加加減減笑嘻嘻,
你拍八,我拍八,表演記憶樂哈哈,
你拍九,我拍九,編個兒歌記得久。
五.課后練習說明
本課設計了兩道練習題,具體說明如下:
第一題:“想一想,說一說。”創設了一個對話情境,旨在引導學生運用拆字、組字這種辦法記住漢字。教學時可以采取“考考你”等活動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
第二題:“描一描,寫一寫。”內容為本課會寫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具體指導參見
六.部分生字字源
蠶: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描繪的是一只蟲子的形象。小篆字形變為上“朁(cǎn)”(表示聲音)下“蟲蟲”(表示意義)。“蠶”這個字形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敦煌變文寫本中,五代至宋代的相關文獻中也收入了“蠶”字。1932年《國音常用字匯》和1935年《常用字表》也都將“蠶”字收入。現代簡化字沿用“蠶”這個字形。
閂:指事字,外面是“門”,“一”提示門上橫插的位置。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加指事符號以標識字意所指只是所象之形的局部而非整體的造字方法。指事含有標識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筆:小篆中的“筆”字,由“聿”和“竹”兩部分組成。“聿”意為筆,秦用竹做筆,所以增加“竹”。“筆”這個字形最早見于北齊的相關文獻中,北宋的韻書《集韻》將“筆”字正式收入。1932年《國音常用字匯》也收入“筆”字。現代簡化字沿用“筆”這個字形。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的韻文識字教學課文,共十小節,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可以讓孩子從演唱拍手歌的活動中輕松地學會生字,同時體會到——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
依據文本內容及特征,我們確定這堂課在識字方面的學習目標是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叢、歌”等不同結構的生字。在閱讀方面的目標是準確、熟練并有節奏地誦讀拍手歌,感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情感方面的目標是在學習中感悟人與動物的相互依存,有保護動物的意愿。【知識與能力目標】
1、識記“孔、雀、鸝、靈、錦、鷹、叢、護、牢、嬉”10個生字,會寫“叢,歌”,等10個生字;
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內容,體會兒歌意境。【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在學習中體會人與動物的互相依存,從而懂得保護動物;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質,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2、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愿。【教學難點】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游戲卡片。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出示《森林動物園》瞧,這是什么地方?想不想到動物樂園里跟可愛的動物們交朋友呢?
師:讓我們乘著旅游小火車開始游覽吧,看看動物樂園里有哪些動物呢?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準備好,我們一起進入動物園,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最能干。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解決。1、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字詞,復習漢字“一”到“十”。
合作學習,和同桌交流哪些生字你早就認識了,怎么認識的?集體交流,利用課件圖片展示的數字給它找到對應的漢字。師歸納識字方法,學習:護、牢、叢。
3、再讀課文,在兒歌中劃出小動物的名字并認識動物名稱。重點認識“孔、雀、錦、鸝、靈、鷹、嬉”師:誰能借助拼音讀準它的名字?
師:漂亮的孔雀來了。(出示孔雀),你能用“孔雀”說一句話嗎?生:孔雀真美麗!孔雀我喜歡你。
師:看,第二位朋友(播放課件,出示錦雞)它生活在大森林中,以各種植物的種子為食,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錦雞”。生:讀。
師:jǐn、jǐn、jǐn、jǐn雞生:jǐn雞。
師:第三位朋友來了(出示圖片:鷹)它是誰?生:老鷹。
師:你能用“鷹”說一句話嗎?
生:我喜歡老鷹。雄鷹在天上自由的飛翔。師:你知道雄鷹是怎么飛的嗎?你能做個動作嗎?
◆教學過程
生:模仿。
師:鷹在高空中來回回旋著飛。這樣的飛叫“翱翔”(出示句子:雄鷹翱翔在藍天)指導朗讀。
師:這只雄鷹飛呀飛,來到一片樹林里,看到了一只老虎。生:讀。
師:聽,誰在唱歌?生:是百靈的叫聲。生:是“布谷鳥”的叫聲……
師:到底是誰在唱?(出示:黃鸝、百靈),借助拼音讀準它們的名字。生:讀。
師:它們一直在唱,沒有休息,叫做“唱不休”(出示:唱不休)。誰和誰唱不休?生:黃鸝、百靈唱不休。
師:它們唱得多動聽啊,這句話該怎么讀?誰來試一試?生:讀句子。
師:可愛的大熊貓也來湊熱鬧,看,它們在做什么(出示熊貓玩耍圖)。生:它們在吃竹子。它們在一起做游戲。師:想一想,我們與小伙伴們游戲時心情怎么樣?生:很快樂、很高興。
師:快樂的玩耍還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嬉戲”生:讀詞語。
師:“嬉戲”什么意思?生:快樂的玩耍。三、課堂反思: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和動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保護動物是一個全社會都應該參與的問題。我們要從身邊的事做起,并自覺去實踐。四、字詞積累:
師:今天我們要認的很多字寶寶就藏在小動物的名字里,你能找到屬于它的蘋果嗎?生:靈、錦、孔、雀、鷹、鸝、嬉。(3)一字開花
師:我們和字寶寶玩個游戲好嗎?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字寶寶找到最多的朋友。
生:小組合作,匯報組詞結果。四、課外拓展:
拍手歌--保護動物你拍一,我拍一,保護動物要牢記。你拍二,我拍二,小貓小狗要愛護。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小熊做游戲。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飛鳥會寫字。你拍五,我拍五,蝴蝶花叢中飛舞。你拍六,我拍六,樹上小鳥唱不休。你拍七,我拍七,河里小魚在嬉戲。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動物都有家。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動物是朋友。你拍十,我拍十,保護動物是大事。
五、課堂總結:
請學生說說讀了這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是啊,大家說得太好了,大小動物都有家,人和動物是朋友,我們人人都應該關心動物,保護動物。六、布置作業:
今天我們讀著拍手歌,與許多動物交上了朋友,課外請收集別的拍手歌,下節課我們再交流。
◆教學反思略。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
2、體驗拍手游戲的樂趣,進一步了解濟南的風景。
3、讓幼兒感受家鄉的美麗,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濟南的著名景點。
難點:體驗拍手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第4冊第10—11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說說濟南的著名景點知道濟南是一座美麗的城市。1、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這是什么地方?
2、教師介紹濟南。
(1)濟南是山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擠南素以泉水眾多、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素有“泉城”之稱。
(2)濟南的著名景點: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各景點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3、教師小結:這些都是濟南的著名景點。
4、你覺得我們的家鄉美麗嗎?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家鄉。
二、交待內容,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什么叫拍手歌?對了,拍手歌就是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2、我們用拍手歌的形式說說我們美麗的家鄉,好嗎?
三、學習兒歌。
(1)觀看課件《拍手歌》——“學習”——“欣賞 ”。初步欣賞兒歌,感知兒歌內容。
(2)觀看課件《拍手歌》—— “學習”—— “分段學習”。教師采用等待、留空的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學念兒歌。重點讀準兒歌中那些發音較難的字,如: “二”(èr)、 “扇”(shàn)、 “三”(sān)、 “山”(shān)、 “四”(sì)、 “刺(cì)”、 “樹”(shù) 、“十”(shí)、 “事”(shì)等。
(3)老師鼓勵幼兒:“這首兒歌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著屏幕跟著念一遍兒歌吧。”
(4)老師念每段的頭兩句,幼兒念后兩句。
(5)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念每段的頭兩句,另一組念后兩句。
(6)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啟發他們創編兒歌。
四、介紹游戲規則,講解游戲要求。
五、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做拍手游戲,增強學習兒歌的興趣。游戲:拍拍手。
播放課件《拍手歌》,幼兒戴上各種各樣的動物頭飾,找好自己的小伙伴,在《拍手歌》的音樂伴奏下,玩 “拍拍手”的游戲。
小結與延伸
這種傳統的趣味歌謠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這一點在綱要中也有體現。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邊玩游戲邊學兒歌,始終是積極投入的,充分地體驗游戲兒歌的趣味性。游戲法也是貫穿整個活動的主要方法。在以上活動后,可以將兒歌的仿編活動作為延伸繼續進行下去,發揮孩子的想象和創造力,使孩子們更充分地體驗到趣味歌謠的魅力!
活動反思
通過挖掘幼兒的記憶表象讓幼兒來分辨各種事物,幫助幼兒認識理解周圍的世界,還能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充分享受成功和合作的快樂。感受童謠語言活潑、節奏明快、音韻和諧等表現特點,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還是樂意學習兒歌、玩兒歌游戲的。鼓勵孩子們更充分地感受游戲兒歌的魅力。這樣,孩子們對這種游戲兒歌的興趣就會更濃厚。
學前班兒歌《拍手歌》教學活動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較準確地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內心節奏感得到強化。教學重難點:
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
2:歌詞的創編,對歌曲中連續附點節奏的掌握。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將原來問好歌的節奏改編成附點節奏,讓生嘗試演唱、表演。
3、課前發音
二、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黑板上的這兩個字嗎?你們知道它的意思嗎?”(學生答)
老師:“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讓我們感到幸福?說一說。”(學生自由說)
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學生回答)
老師:“讓我們來聽一首歌,聽完告訴老師,這首歌里是怎么樣表達幸福的”?(肢體)
三、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問:誰來告訴我?(拍拍手、跺跺腳、打打肩膀、握握手)
2、這些都是用肢體語言來表示的,對嗎?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唱一首日本兒童歌曲《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這首歌曲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幸福拍叫做歌》。”(板書課題)
4、請同學們打開書20頁,看著書完整的聽一遍這首歌。
要求:
(可跟著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問:這首歌的節奏怎樣?
5、出示節奏譜,解釋并學習×.×。
6、老師讀第一段歌詞,學生仔細聽,并且接讀后三段歌詞。要求:學生仔細看歌詞。
7、老師:“同學們能不能按照節奏讀歌詞呢?”要求:學生試一試。哪些句子讀的不好,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8、學生跟錄音范唱輕聲唱一唱。要求:積極唱好×.×。
9、老師彈伴奏,學生跟唱全曲。
要求:
(1)學生聽好前奏,聽老師喊拍起唱。
(2)解釋弱起,開始的這一拍要唱的弱一點。重音在小節線的后面。
(3)這一遍歌唱中不做動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四、編歌詞
1、“同學們,你們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與心情呢?”讓我們當一回小小作詞家!(一段)
2、自由討論
3、學生上來唱,下面的同學配合他做動作。
五、綜合表演。
今天大家表現得實在是很出色,但似乎沒法滿足大家的創作欲望,你們看,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什么(打擊樂器)?你能用上這些東西,讓我們的歌曲變的更豐富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爭取讓自己的小組創作出最有特色的節目,好嗎?(鈴鼓、響板、串鈴)
六、小結。
快樂的四十分鐘又要過去了,最后老師想在歌聲中結束我們的音樂課好嗎?記得,要配合我哦:
假如幸福的話你就點點頭。
假如幸福的話你就跟我走。
假如幸福的話一起說聲再見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