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精選16篇)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
一、教材解讀: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危急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大江保衛戰》一文主要贊頌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們在到處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樣忘我地保衛大江、救助人民群眾的事,謳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全然不顧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再現了他們光輝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情深。
戰,即戰斗。將抗洪搶險比成戰斗,可見災情的嚴重性和斗爭的緊迫性,它反映了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的莫大關心,表現了人民子弟兵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把握課文的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理解,感受課文采用的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災中所體現出來的英雄氣概,既全面有真實生動。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其他有關的視頻材料。
五、總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學習第一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述:曾經有這樣一首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請聽——《為了誰》。(利用電腦播放歌曲)
2、過渡:這首歌贊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
3、板書課題:大江保衛戰
讀題,解題,質疑:
戰,即戰斗。
課文什么比成戰斗?(把抗洪搶險比成戰斗。)
將抗洪搶險比成戰斗,說明什么?(災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4、教師簡介背景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危急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讀課文:
同學們,你覺得,你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想知道什么?
(交流: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進行必要的歸納。)
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等,通過劃一劃,注一注等方式,把它記錄下來,留待交流。
2、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教師巡視)
3、檢查自由讀課文后的效果。
(1) 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正音。
(2)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 交流初讀的感受,收獲。(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三、再讀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按照為“什么戰——怎樣戰——戰斗的結果”這樣的敘述順序,給課文分段。并用一句話概括每一段的內容。
組織交流,教師點評歸納。
(第一段(1):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第二段(2~5):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跡。
第三段(6):贊揚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四、學習第一段
1、 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的第一段。
2、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些什么?
(交流,并找出重點的詞語句子,讀一讀。
災情危急:“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以及三個“!”
奔赴戰場:日夜兼程,挺進
3、指導朗讀。讀出情況的危急,讀出子弟兵們英勇無畏,大戰洪水的英勇氣概。
(指名朗讀,評點,再讀,齊讀。一定要指導學生用一字一頓的重音,把三個“!”讀出來。)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品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內容,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齊讀第一段(媒體播放災情,渲染氣氛),說說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二段
(一)、快速默讀課文的第二段,思考:
這一段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
(1)默讀。
(2)交流概括。
大堤搶險
(3)板書: 錚錚鐵漢(典型人物)
勇救群眾
(二)品讀課文——大堤搶險-
1、幻燈片出示搶險的圖片,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2、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
3、學生談自己感動的內容,指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的詞句。
出示
(1)“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
朗讀,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
(2)“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3)“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4)“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朗讀,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意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
4、小結過度:
這一層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句描繪了子弟兵的群體形象,體現了全體官兵為了保衛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了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來,課文又是從哪個角度去描寫的呢?
(三)品讀課文——錚錚鐵漢
1、學生自由讀,說說這一層主要講了什么?
2、交流:
你覺得黃曉文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討論,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
“黃曉文大聲說:“來不及了!”說著,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
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好好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
3、齊聲朗讀——
“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
4、談談自己的感受。——像黃曉文這樣的鐵漢,這樣動人的事跡太多了,說明人民子弟兵個個都是錚錚鐵漢。
(四)品讀課文:勇救群眾
1、過渡: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
師: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跡,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2、指導朗讀,理解,背誦——
(1)“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
抓住三個“飛向”引導學生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抓住四個“哪里”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師,他們真是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啊。所以——
(3)“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抓住“看到了……看到了……就像看到了……”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
如此令人感動的情景,如此感人的文字,我們能背出來嗎?
(五)小結: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英勇的子弟兵是怎樣不惜一切抗洪搶險的。
播放視頻《大江保衛戰》
三、導讀課文最后一段。
學生齊聲朗讀。
四、總結全文,作業
1、回全文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述說感動的理由。
2、摘抄排比句,體會句子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節。
板書設計:
大堤搶險(面)
大江保衛戰 錚錚鐵漢(點)
勇救群眾(面)
英雄 銘記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組織學生上網查閱98年抗洪救災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災中涌現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書:
大堤搶險錚錚鐵漢銘記大江保衛戰↓勇救群眾魚水情深英雄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回顧整體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仍舊和時光老人回到那難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線,打響這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請你們用朗讀來表達你們的參與熱情。學生齊讀課題。
2、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戰”字,哪位同學來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教師創設情境,引入學習內容
師:同學們,是的,98年那年夏天接連不斷地大暴雨使滾滾長江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沿江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讓我們一起來親身感受一下那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吧!
1、觀看錄像——洪澇災害記錄片。看完學生談感受。(這段錄像就在戰馬凄厲地嘶叫中結束了,同學們,你看到了些什么。(提示:你可以用哪些成語或句子形容這一場面,)
2、出示對聯上半部分:老師想用一副對聯的上聯來形容這緊張的時刻。這真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齊讀就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涌現了多少感人的英勇事跡啊!通過上一節的學習,課文中介紹的感人事跡有(相機板書)
(三)用心靈去體會――體會英雄壯舉
1、師:第2到5自然段就是具體描寫了這些場面,請同學們認真讀讀這部分內容,把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并且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閱讀感受。學生自讀句子,體會情感。
2、教師評價好的學習方法。3同學們,現在老師只想問一個問題,你讀了這部分的內容,心里怎樣。總結:說的多好啊,所以,我說,同學們會讀書。
(四)組織交流,體會情感,讀好課文
A、學習畫面之一:大堤搶險
B、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具體交流交流在大堤搶險這個畫面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哪位同學先來。
1、交流體會朗讀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處理。(始終以抓住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為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體驗情感。)
(五)重點句子:
1、“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學生讀這個句子,師設問:讀了這個句子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說的真好,老師從你的發言中感受到了你在用心體會。同學們,讀這句話的時候,你最想強調是哪個詞?請大家自由讀讀,體會體會。“全然不顧”他們不顧什么,想想在扛沙包的時候他們會遇到什么困難,但他們顧的是什么。是啊,我們的戰士們,當恣意的洪水在把他們一次又一次猛烈沖擊,甚至將要吞噬他們的時候,子弟兵只有一個念頭:保住大堤,保衛人民。此時此刻,在你的心里這是一批怎樣的戰士?當你深深領悟到這一點的時候,你的心中升騰起一種怎樣的情感?你的心靈真豐富,感情更細膩。戰士們奮不顧身的精神令我們感動,更令我們敬佩,讓我們通過朗讀,把對他們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先自己練練。指名讀,相互評價。(學生評價)齊讀這句話。
2、“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讀了這段話,你能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嗎?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句話?人墻,就是指什么。在你的眼里這長城好像什么。(一道洪魔擊不倒、摧不垮的鋼鐵長城。)總結:洪水肆虐的時候,我們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堅樁,每一袋沙土,同時筑起了一道道鋼鐵長堤。此時,戰士們是怎么想的?此情此景,你想對人民子弟兵說些什么?是啊,這不僅僅是人墻,這是生命之墻。戰士們的話語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壯舉驚天動地,誰來把這種豪壯之情朗讀出來?指導朗讀,相互評價。(師評價:在狂風暴雨中,在滾滾的怒濤中,這種聲音早已被淹沒掉了,怎能鼓舞人心。誰再來大聲喊一下。好,我們一起來朗讀一下。
3、“經過幾個……傷痕累累”學生讀完,師設問:當你讀到哪個詞語的時候,你的心輕輕為之一顫。傷痕累累,看到這個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學們,老師把這感人的畫面帶來了,請看(出示畫面)看到這一雙雙傷痕累累的雙手,有沒有鼻子一酸,眼眶一熱?此時,你最想說什么?千言萬語無法表達我們的心情,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吧。學完了這幾處感人的句子,同學們你們想用什么詞語或句子來形容大堤搶險這悲壯場面。引出對聯下半部分。老師想說的是這真是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齊讀這副對聯。這副對聯就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這也是作者發出的贊嘆。誰來把最后一段話讀好。過渡:在這場戰斗中,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大無畏的英雄形象,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下他們的戰斗場面。
4、看媒體播放戰士們搶險的場面,身臨其境地感受戰士們的英雄之舉。看完這搶險的場面,在你的心中涌動了哪些話語,跟大家交流一下。師總結: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跟你們完全一樣,我們怎能不感動,不崇敬,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讓這次戰斗響徹云霄,回蕩天地之間。
六、教學結束:
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錄最使你感動的句子。
3、寫一段你最想說的話。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子弟兵的大無畏精神。
三、教學準備:
(1)vcd光盤
(2)投影儀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大江保衛戰》。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2.讀課題。
3.過學習,大江保衛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氣壯山河 驚心動魄 過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強!我們先隨記者去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去親身體驗當時的情景。
(二)第2節
1.節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話概括了本節的內容,請找出來。
2.句話講是什么內容? 師引導:點與面的關系
3.本節中找出能體現這副對聯內容的句子 生找、畫、讀 全班交流 點撥:狂風、暴雨、巨浪只能阻擋戰士們前進的步伐,為什么這里卻說為他們吶喊、助威、加油呢? 師總結:同學們感受的深刻,讀得也投入,正如對聯所說 齊讀 師:官兵們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護大堤奮不顧身的大無謂精神無不讓人欽佩。我們有必要再來完整的讀一讀這一節,加深感受。
4.讀第二節。
(三)學習第3、4兩節。
過渡:面對肆虐的洪水,更顯示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 分開一部分同學演黃曉文接受采訪,一部分當記者進行采訪 演黃曉文的同學自由讀課文,當記者的擬訂采訪提綱(以三題為宜) 分別活動 指名表演:一個記者,一個黃曉文。 師總結,過渡:大堤終于保住了,戰士們又投入了救護受災群眾的戰斗中去。
(四)習第5節。
1.做批注
2.全班交流
3.抓住省略號交流搜集的有關抗洪搶險的人和事 4.齊讀全節 是啊!(師范背)“哪里有洪水,哪里……,……看到了大救星。”同學們想不想把這感人至深的語句永遠銘記在腦海中呢? 練背——指名背——齊背。 過渡:千言萬語不足以表達人民的心聲,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話
(五)觀看vcd
讓我們聽一聽人民的心聲,看一看人民子弟兵英勇抗洪的生動場景。
四、教學結束:
作業: 《給抗洪戰士》的一封信。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4
22《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
一.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上課前播放《為了誰》,聲音漸低)
1、 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歌名是《為了誰》,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許多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歌中唱道:“你是誰?為了誰?”你們聽懂了嗎?
2、 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大江保衛戰(出示課題)
3、 通過預習,你知道這是怎樣的大江保衛戰?(氣壯山河、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讓我們一起讀好課題。
4、 首先,我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效果如何。
5、 出示詞語,領讀,從音、形、意三方面學習
6、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大家一起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播放(大江滾滾)的錄象。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情景
看著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書上怎么寫洪水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 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 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許多地方出現了災情)
(2) 你能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
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
(3) 現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員,你該怎樣向全國觀眾播送長江險情呢?指名再讀(先跟觀眾打招呼)
(4) 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緊張的氣氛來)
3、 引讀:
(1) 是呀,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
出示: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
讀準:日夜兼程
(2) 你能想象一下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說給大家聽
(3) 指導讀:子弟兵為了戰勝洪水,保衛長江,他們日夜兼程,讓我們讀出子弟兵迎戰洪水的英雄氣概。(齊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大江保衛戰)
(4) 過渡:在這場保衛戰中發生了許多動人事跡,請大家讀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寫了哪幾個典型事例?
學生讀課文,概括: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 讓我們先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象)
2、 看了錄象,你最想說什么?
3、 是呀,子弟兵為了抗洪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的呢?
(1) 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2) 與小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感動的原因。
(3) 全班交流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中,你又能體會出些什么?(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引讀:子弟兵為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多么勇敢的官兵們啊,他們心系國家,心系人民,全然不顧自己的傷痛,與洪水賽跑,讓我們在朗讀中去體會他們的奮不顧身的精神和當時爭分奪秒的場面。齊讀
*四百多名官兵問訊趕到……頓時……出現了
(加點)從這兒可看出什么?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多樂觀的子弟兵呀!讓我們一起高喊……
引讀: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官兵們……
這場激烈地戰斗就叫“鏖戰”(出示、讀準)
3、 學到這兒,我相信大家一定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讀讀這句話聯系上文,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理解:“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最能概括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它前半句寫洪水牽動了戰士們的心,后半句寫了戰士們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怕流血犧牲,與洪水進行決戰。
4、 剛才我們領略了九江賽城湖大堤上動人的一幕,那么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對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齊讀)
5、 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想說些什么?
6、 最后再讓我們回到那首動聽的歌(播放《為了誰》)一起跟著唱起來。
四、作業
發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課后請大家搜集一下有關的動人故事和圖片,我們下節課再交流。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5
★ 學什么
學習生字,理解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5自然段;學習人民子弟兵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 怎樣學
一 讀文悟情
輕聲、有感情地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 日積月累
1認真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工具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然后把詞語抄下來。
2文中的排比句非常有氣勢,把它抄在下面吧。
★ 測一測
一語音世界( 看拼音寫詞語)
líng chén bēn téng bù xī rì yù jiān chéng
( )( )( )
bēng tā xuè ròu zhī qū pī bō zhǎn làng
( )( )( )
二 詞語精選(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 )的巨龍 ( )的關頭
( )的電桿 ( )的沙包
( )的本色 ( )的大決戰
( )地撕咬 ( )地撕扯
三 能力廣角(選擇關聯詞填空)
只要-------就------- 既然--------就--------- 只有-------才----------
無論-------都------- 哪怕--------也---------- 因為--------所以--------
1、你------------知道錯了,----------------應該改正。
2、---------------困難再大,我們-----------要完成任務。
3、---------------經常運動和訓練,-------------能使身體強壯起來。
4、---------------把這道題中的條件弄清出,這題----------不難做了。
四 課文傳真。
1、《大江保衛戰》是按_________的順序寫的,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風聲雨聲濤聲,________;雨水汗水血水,__________。”這是人民子弟兵在這場_______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這里的詩句是仿照__
代__寫的“風聲雨聲讀書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洶涌的激流中,戰士們的沖鋒舟___________,飛向_____________,飛向______________,飛向______________。”這句話可以體會到戰
士們是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他們表現非常英勇。
4、“哪里有_____,哪里就有___________;哪里有_____,哪里就有___________。”反映了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死的危
險留給自己的大無畏精神。
“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_______,看到了_______,就像看到了__
______________。”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軍民魚水之情。
★ 再提高
學了這篇文章你想對子弟兵說些什么?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4
《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五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地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地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偉大,激發學生立志報效祖國和人民的宏偉志向。
【教學準備】
投影
【擬定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團結的民族,尤其在各種困難面前,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記得1998年的夏天,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長堤。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長江堤上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畫面,親自去看一看。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大江保衛戰。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為什么叫“戰”?戰斗的經過怎樣?)
2、帶著問題讀課文。
要求:⑴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詞。
⑵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⑶標出難讀的地方。
三、學習本課生字
1、根據課后生字表的注音,學生自學生字讀音。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 肩膀 肆虐 閃爍
搖搖欲墜 嶙峋 鐵釘
2、指名讀,隨讀隨糾。
注意:虐n< 嶙l n
3、學生自由練習,同位互相檢查。
4、再指名讀。
5、全班齊讀。
四、指導朗讀
1、自由朗讀。
2、生提出難讀的地方,師指導朗讀,學生反復練讀。
a、暴雨,大暴雨,一場接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b、戰士們高聲喊到:“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
加油!”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弟兵再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c、再安造垸,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蒎洲彎,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五、感知課文大意
1、整體通讀課文。
2、思考: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導書寫生字
1、仔細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
2、提出難寫的字。
3、指導書寫。
4、學生描紅、臨寫。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抗洪搶險地光榮事跡,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品位,理解文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2、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 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勇于幫助別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搶險的激烈與危險。這節課我們就與戰士們一起,參加到這驚心動魄的大江保衛戰中。
二、精讀指導
第一部分(1節)
1、學生自由朗讀第1節。
思考:這一節告訴了我們什么?從哪句看出來?
⑴ 1998年的夏天,長江發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①投影出示,全班齊讀。
②自讀,找出體現水大、猛的詞,并劃下來。
(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暴怒,瘋狂,撕咬)
③通過劃下的詞語,想象長江洪水泛濫的場面,練習朗讀。
⑵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① 學生齊讀。
② 學生自由讀,找出體現“氣壯山河”的詞語,并劃下來。
(萬分危急,幾十萬,幾百萬,日夜兼程)
③指名讀。
第二部分(2--5節)
1、導入: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戰士們的表現如何,自由朗讀課文2--5節,想想,每節都講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思考。
3、具體分析
第一層(2節)
⑴ 提示語:2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么辦呢?
⑵ 指名讀本節。。
⑶ 重點片段練習。
⑷ 如果當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層(3、4節)
⑴ 導語:面對當時肆虐得洪水,更顯出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得本色。尤其是解放軍某部四連連長黃曉文更是令人佩服。
⑵ 學生自學第3、4節,劃出體現黃曉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標出黃曉文動作的詞。
⑶ 檢查自學情況。
⑷ 根據課文內容,自由組合,練習表演這段。
⑸ 指名表演。
⑹ 齊讀最后一句。
第三 層(5節)
⑴ 導語:是呀,i在抗洪搶險的日日夜夜里,像黃曉文這樣不顧個人安危的戰士數也數不清,激流中,到處是戰士們勇救群眾的情景。
⑵ 指名讀本節。
思考:本節表現了什么?重點寫了哪些事例?
⑶ 教師詳細介紹解救周運蘭老師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感情。
⑷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聲調變化。
⑸ 學生賽讀,可試背。
第三部分(6節)
1、齊讀本節。
2、自讀,思考:說說這節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場災難,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為抗洪而犧牲的人民子弟兵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4、再齊讀,將自己的感情完全釋放出來。
三、片段欣賞
1、文中多處使人感動流淚,找處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練習朗讀。
2、指名讀。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最使你感動的地方。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第6周4
【教學要點】
1、指導學生熟練、有感情地背誦第5節。
2、學會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3、交流會:介紹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榮事跡。
【教學過程】
一、指導背誦第5節
1、學生自瀆,思考:怎樣將本節分為三層?
2、指名回答(總——分——總)
3、按照所分層次自由背誦。
4、指名試背。
5、全班齊背。
6、再指名背。
二、學習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1、體會詞語的意思(閃爍:一亮一閃;驚心動魄:場面宏大,讓人擔心,心驚膽戰)
2、找出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體會詞語的用法。
3、說說這兩個詞語能用再什么方面?(閃爍:星星、淚水、露珠、燈光;驚心動魄:戰斗、電影)
4、自由造句,教師相機指導。
5、指名讀,修改。
三、交流會
1、課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關抗洪戰士的光榮事跡,有的不顧個人安危,受了傷,還有的為了別人犧牲了自己。請將你所收集的事跡講給大家聽。
2、到臺前介紹。
3、談感受:聽了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業
課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請根據這句話仿造一句。
【板書】
大江保衛戰
1998年夏天 長江
赤腳
洪水 賽城湖 驚心動魄
人墻
扛、奔、說、咬、拔、扯、捆
大江保衛戰 黃曉文
轉、背、跑、爬……
飛向……飛向……飛向……
激流中 在安造垸……在蒎洲灣……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7
時代周刊引用金黑奇的話說“電腦網絡空間是知識的領地,而且還是心靈和意識的空間。它還必將作為信息社會的生活空間與社會中的每個人休戚相關。”網絡的出現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大大擴展了人們的認知領域,也作為全新的教與學的工具、手段,走進了課堂。下面以我開設的一堂小學語文網絡課《大江保衛戰》為例談談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設計以及“教”與“學”的點滴體會。
《大江保衛戰》是一篇洋溢著時代氣息的通訊,記敘了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斗的動人情景,熱情贊揚了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教學重點是圍繞“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遣詞造句的生動形象,同時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1998年長江特大洪澇災害發生時,這些學生才三四歲,對特大洪水災害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了解課文的背景對達到教學目標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上課之前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啟發,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1、你了解長江嗎?2、你聽說過長江泛濫的危害?3、特大洪水形成原因。4、如何治理長江等等。隨后將學生帶到網絡教室,利用互聯網強大的搜索功能,指導學生鍵入關鍵詞“長江特大洪水”,搜索到了很多有關長江特大洪水的網頁,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網頁進行瀏覽。之后,學生對長江特大洪水的歷史、成因、危害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學生各抒己見,對大江保衛戰的起因有了比較廣泛深入的了解,還有兩個學生通過1931年長江洪澇災害長江暴發特大洪水淹死十四萬余人,與今年的傷亡人數2140進行了對比,一下子就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不朽功績,為下一步學習課文做好了情感上和知識上的準備。
在上課前準備階段我播放了歌曲《為了誰》的錄音帶,鎖定學生感情的基調,對人民子弟兵產生了敬重之情。然后播放《大江滾滾》的錄像。學生看完后我讓學生說一說對長江特大洪水的理解。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這場戰爭的殘酷與重大。在這場保衛戰中發生了許多動人事跡,隨即學生打開我制作的網絡課件,對有關網站進行瀏覽,發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和圖片、視頻、文字一下子扣住學生的心弦。接著和學生討論哪個故事讓你最感動?為什么?課文中又是如何描繪的呢?再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像)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了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學生被眼前長江肆虐的情景震驚了,被戰士們的勇敢折服了,思維被激活了,話匣子打開了。接著播放1998年8月29日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從而對抗洪精神有更深的領悟。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超越了課堂,超越了教材,超越了教師,超越了自我。當然,所有的經典學科都包含適合與不適合進行網絡教學的內容。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來優化教學,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在語文學習中逐步培養并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灌南縣實驗小學 王蓉蓉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82
“為了誰”——《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
周日陽光燦爛,一早給兒子理了發,中午和老媽一塊兒幫兒子洗了澡,等他睡了后就直奔到學校備課——《大江保衛戰》,晚上等兒子進入夢鄉后,星星已在天上唱起了歌,這時才又將思路梳理了一遍,當腦袋挨著枕頭的時候卻怎么也睡不著了。朦朦朧朧醒來,耳邊依舊縈繞著那支歌—《為了誰》。今天課總算暫時上完了,可反思不能停下,就先將自己的初步設計框架發上來,稍后再做消化吧。每天總這么忙忙忙,無論如何得找個空隙讓自己舒展一下,松松筋骨嘛。
設計思路:圍繞“戰”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能提一個問題,看到一個畫面,聽著一支歌曲,給人民子弟兵寫一句話,成就一個詩意的課堂。
一、一個問題
1、看老師寫課題:大江保衛戰,有什么疑問?看課題,圍繞“戰”,你能提什么問題?
(為什么說這是一場戰斗?)為什么戰?—— 怎樣戰?—— 戰的結果?
2、出示生字詞,自讀——請一生領讀
3、把生字帶到文中,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思考:讀晚課文,能解決哪一個問題?
為什么戰? 出示第1節,哪些詞語讓我們體會到災情的危急?
戰的結果? 出示圖片——第6小節 “銘記”?
二、一幅畫面
1、默讀課文,你能看到哪些感人的畫面,相信一定有詞或句子牽動你的心,畫下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2、研讀文本,抓語言文字理解。
三、一支歌曲
1、有一首歌,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首歌就是為這場不動槍炮、不見硝煙的戰斗而作。一起來聽。(ppt打出字幕)
2、“你是誰”?
“為了誰”?
3、出示第6小節 再讀“銘記”
四、一句話
1、畫出文中令你感動的句子,選取一句有感情朗讀(配樂)
五、一首詩
1、(布置)寫一句話,將組成一首詩
【反思】
1、第一課時課時特點不夠突顯。
2、“怎樣戰”挖掘不夠到位。
【對策】
在構思這課的教學方案時,就隱約覺得如果兩課時連上可能會更流暢些,聽了眾老師的隨感,深受啟發,想嘗試連上兩課時,等待修改中。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閱讀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3、學習抓關鍵詞、讀句子、想畫面的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從具體的語言文字的閱讀品味中,體會解放軍戰士英勇無畏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對聯引入:
(1)課前準備讀古詩。由此引入師:聽到了大家這悅耳的的讀書聲,老師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顧憲成這幅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出示)一起來讀讀。
(2)、引出文中的對聯。課文中也有一幅對聯(出示)指名讀,再齊讀。師:僅僅改了幾個字,但是在我們的耳邊響起的還是瑯瑯的讀書聲嗎?(不是) 而是——?
2、觀看洪災片段:
師;是呀,風聲雨聲濤聲又把我們帶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時的長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錄像洪災片段)
3、交流觀后感受。
4、預想決堤后果。
師:是呀,長江洪水泛濫。而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國工農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整個平原區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數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兩岸的江堤來抵擋洪水。 萬一大江決堤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呢?(……)
5、感情渲染,個性化讀課題
師:此時此刻,與洪水搶時間,保衛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務。所以幾十萬解放軍官兵來了,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讀題:大江保衛戰);他們將與洪魔進行殊死的搏斗,進行了一場的驚心動魄(讀題:大江保衛戰)。
二、學習大堤搶險
1、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場保衛戰,來到抗洪搶險的第一線,打開書本118頁,把鏡頭對向“保大堤”這一部分,(板書保大堤)。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在保大堤中,哪個句子最令你感動,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生自由讀書。
3、交流:(相機教學)扣住“錚錚鐵漢”進行教學。
預設a、“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救援神速)
你怎么體會到的?扣住“頓時”體會。指導朗讀(略教)
預設b、“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體會奮不顧身)出示句子。扣住“全然不顧”進行教學。
引導:全然不顧什么意思? 他們不顧的是什么? (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同學們,腳趾被片石割破了,痛嗎?如果是你,會怎樣?(哭、叫、停下……)那他們哭了嗎?(沒有)叫了嗎?(沒有) 停了嗎?(沒有)他們有的還是這樣的態度——全然不顧 (生接)
大家看看,他們還不顧些什么?
(1)、沉重的沙包 師:是呀!這沙包足足有百來斤重,把戰士們肩膀壓得又紅又腫,皮磨了一層又一層,但他們還是——全然不顧。(生接)
(2)在泥水中來回穿梭 師:任泥巴裹滿褲腿,任堤壩又黏又滑,他們摔到了又爬起,爬起了又摔倒,但他們還是——全然不顧。(生接)
(3師:肩扛沉重的沙包,他們全然不顧;在泥水中來回穿梭,他們全然不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總之,什么困難他們都全然不顧,因為他們心中只顧著——(“大堤,保住大堤”生接)。只有這個信念——(“大堤,保住大堤” 生接)。這樣奮不顧身的人民子弟兵用課文的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錚錚鐵漢)板書。這樣的鐵漢怎么不令人感動?什么也不說,把你的感動讀出來!
預設c“狂風卷著巨浪……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體會(無畏樂觀)(”扣住奮然、血肉之軀、口號進行教學)
引導。(1)、師: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感受到的?把你的感受讀出來。(生讀)
(2)、師:奮然怎么講? 狂風的呼嘯,暴雨的侵襲,巨浪的拍打,可怕嗎?但戰士們怕嗎? 聽,在他們的口號里, 只把狂風當作——( ),只把暴雨當作——( ),只把巨浪當作——( )。這是何等的——樂觀和無畏呀!
來,誰把這豪氣沖天、大無畏的口號讀一讀,(生讀)。一個人的力量還比較單薄,讓我們一齊為他們吶喊助威,給予他們力量和勇氣,(生齊讀)。有了我們的加油,戰士們勇氣倍增,看,他們——引讀“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這句話。
(3)入情入境讀該句。
師:隔岸觀火,不如來個身臨其境,現在我們自己就是戰士,一起親身體驗一下當時的情景吧!
第一排的戰士們起立、準備。師:狂風卷巨浪,……我們高聲喊道——生接讀——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師:可是一道人墻還太單薄,擋不住這洶涌的洪水,有一排戰士站起來,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他們高聲喊道——生接讀;
師:兩道人墻還是抵擋不住瘋狂的洪魔呀!后面的戰士全都站起來了,加入了隊伍,他們高聲喊道——生接讀。
(3)、就這樣,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筑起的人墻,才擋住了肆虐的洪水。這樣英勇無畏的子弟兵,才叫做——(錚錚鐵漢)
(4)扣住“幾個小時”進行體會
師:同學們,幾個小時,雖然不長,但這 每一個小時里的60分鐘、3600秒中,戰士們都在與肆虐的洪魔作殊死的搏斗呀!大家透過這幾個小時,結合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播放搶險片段。
5、朗讀對聯:這樣驚天動地的壯舉,這樣驚心動魄的鏖戰,一幅對聯進行了高度概括。出示對聯齊讀。
6、再次引入“錚錚鐵漢”。
師;是呀!在風聲雨聲濤聲中,我們看到了是一個個——(錚錚鐵漢)
在雨水汗水血水里,我們看到了還是一個個——(錚錚鐵漢)
三、學習黃曉文的事跡
1、過渡引入:在這些錚錚鐵漢中,我們把鏡頭拉近,拉近,目光凝聚在某部四連連長黃曉文這位硬漢的身上。請同學們輕聲讀第4自然段,看看從哪個詞、哪句話感受到他的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多讀幾遍,讀出你的感悟。
2、生自讀感悟
3、交流
你從哪個詞,哪句話體會到黃曉文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的。
a、從言上:“來不及了”。
引導。師 :體會人物的品質,我們是要聽其言、觀其行,你抓住了其言來體會,很好。來不及了?到醫院可能來不及了,可團長找的是隨隊軍醫,就在大堤上,但黃曉文卻大聲說( )。為什么要說來不及了?師:你已能從人物的語言來體會他的內心,你的想法就是黃曉文的想法所以他大聲的說——(生讀來不及了)這是一枚鐵釘扎進腳里,多疼呀!他也要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忍住疼痛,所以,他暗暗地對自己說——生讀來不及了。時間不等人,他又果斷地說——生讀來不及了。師順勢引導“行‘上進行體會
b、從行上:猛地把鐵釘一拔……。哪個詞讓你感動?(扣住“一咬牙”、“二話不說”進行教學)
指導朗讀:撕心裂肺的疼痛他忍住了,我們的心卻在痛,誰來讀。 這真是一位錚錚鐵漢呀。
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他的腳還在流血,泥水中,可能還有鐵釘,還有碎石,可他全然不顧,心中只有( )。把你的感動放進去,讀出來。
風聲雨聲濤聲中,雨水汗水血水中,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一位——錚錚鐵漢。
4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又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又有多少這樣的錚錚鐵漢呀。
(1)出示資料伴隨《為了誰》音樂:看,這是一位年僅二十歲,軍齡20個月的戰士。在危急關頭,他勇敢地沖向抗洪第一線,扛起了沉重的沙包。就在他努力地將兩袋泥沙拖上堤岸時,突然口吐鮮血,一頭撲倒在大堤上,就再也沒有起來了。他就是抗洪英雄李向群。
(2)通過收集資料,同學們還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嗎?把他們深情的呼喚出來吧。
師;英雄太多太多了,他們站著是一根佇立的樁,倒下是攔洪的沙袋,無論是久經沙場的將軍,還是剛剛入伍的新兵,他們都像黃曉文一樣,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誓死保衛江堤。什么都不用說,一個詞——錚錚鐵漢(齊讀)
(3)、感情渲染齊讀最后一句:這樣的英雄,這樣的鐵漢,作為這場洪災的見證者——大江。又怎能忘記呢?所以,我們會激動的說——出示最后一句話“大江,永遠銘記……”,齊讀。
四、學習勇救群眾
1、師過渡:大堤終于保住了,戰士們又投入了救護受災群眾的戰斗中去。讓我們有把鏡頭對準“救災民”這里來。請大家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在這里感人事跡也是數不勝數,又有哪個句子最使你感動?
2、生自瀆感受。(板書:救護群眾)
3、交流
(1)“戰士們的沖鋒舟……以生的希望……”(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a 、扣住三個“飛向”體會戰士們的迫不及待。指導朗讀。
b、“在——他們——”。師:沖鋒舟飛向——飛向——飛向——,大家看,還飛向哪兒呢?引讀第二句。師:在……,他們……出示:“在——,他們——————”師:同學們洪災來臨,到處都是災民,大家想想,戰士們還在哪里怎樣救災民呢?請你用這樣的句式聯系說說
(2)然后由學生的想象引讀句子。“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師:總之一句話,引讀:不管在哪里,只要哪里有洪水——(生接)哪里就有軍旗飄揚;
哪里有危險——(生接)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所以說滔滔的洪水中,群眾——(生接)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3、總結過渡:洪水到哪里戰士們就飛向哪里,我們的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保衛人民,人們怎能不由衷地贊頌“是他們大救星”!板書——舍生忘死、人民救星。讓我們再一起一起深情朗讀這句話吧。“哪里……就……”、“看到……,看到……”
4、這樣的子弟兵,這樣的大救星,災區的人民又怎能忘懷?所以他們會這樣由衷地說,出示最后一句,把大江該為我們,二讀這句話。作為中國人,面對這樣的人民子弟兵有怎敢忘懷呢?讓我們深情的說——把大江該為每個中國人,三讀最后一句話。
五、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回顧板書,邊述邊畫,使板書形成對聯。師:這場大江保衛戰,我們看到了——生接讀板書,看到了——生接讀板書。
2、這場大江保衛戰,人民子弟兵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這場大江保衛戰,中國人民詮釋了什么是眾志成城;這場大江保衛戰,中國人民告訴了大家——“面對災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出示)(齊讀)時過五年,我們國家碰上了可怕的非典,但中國人民戰勝了它;時過十年,2008的春天,我們國家遭遇了百年難遇的雪災,但中國人民還是戰勝了它。(邊說邊出示圖片)所以最后,我們不得不自豪的大聲說———出示句子“面對災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齊讀。
板書:
大江保衛戰
人 錚
民 錚
救 鐵
星 漢
舍 奮
生 不
忘 顧
死 身
救 保
災 大
民 堤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0
這篇文章記敘的是1998年解放軍英勇抗洪的情景。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優美,對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的贊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無窮、震撼人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語言品味、人格影響的好教材。
我在設計這一教學的時候,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的:
一、關鍵詞助讀
大江保衛戰,通過記敘抗洪救災的場面,實際上是為了贊美這些人們子弟兵奮不顧身保大堤,英勇救災的精神。而文中“錚錚鐵漢”一詞,能充分表現戰士們這種精神。因而在“保大堤”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抓住了“錚錚鐵漢”這一關鍵詞,通過讓學生讀書,找出第二小節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這些人們子弟兵是一個個“錚錚鐵漢”。緊扣住“全然不顧”,戰士們“顧的是什么?不顧的又是什么?”,感受戰士們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的這種信念,使學生對人民子弟兵的這種錚錚鐵漢形象有了鮮明的認識。
二、寫作手法的滲透。
本文最顯著的寫作手法就是點面結合。因而,在學習第二和第四小節的'時候,過渡時,特意以電影的長遠鏡頭作比,介紹了這一寫作手法。在修辭上,則引導學生體會了借代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都是學生初次接觸,因而,有必要好好介紹,至于文中還有其它的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的容易理解的,因此課上也沒有再做贅述。
三、媒體輔助悟情。
作為教師,我們對98年的那場洪水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再次動情,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便水到渠成。學生卻沒有這種情感體驗我便借助媒體,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感人的錄像,一曲《為了誰》激昂的歌,讓學生耳聞目睹,在如臨其境中激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激情中記住這次奮戰,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四、聯系時事練寫。
語文的目的就是為了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本文第五小節中的并列句式,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很好的藍本。再加上大江保衛戰與抗震救災的戰斗在主題上也是很吻合的,因此,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點。因此,我設計的模仿課文第五小節的寫法,用上“人民子弟兵奔向,;奔向,。”的句式進行寫話,是比較有針對性的措施。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課標對各年段學生閱讀教學的共同要求,也是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何有效地進行朗讀指導,我想就一節課的朗讀談開去:
《大江保衛戰》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記敘了1998年夏天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在抗洪救災前線的英勇事跡。第一自然段介紹事件的'起因,渲染了“急”:告急、危急,解放軍急在心頭,日夜兼程。
本段的朗讀指導如果僅僅停留在“急”上做文章,哪里都是急,怎么讀,學生就只能在語速上做文章,且隨著教師的“我覺得還不夠急”更加加快語速。
筆者認為,在研究教材時如果能抓住“日夜兼程”一詞挖掘開去,引領學生走近——走進文本,使情感浸潤于文字之中,將情感與外在語言表現相一致,朗讀指導會水到渠成:
請用文中的句子回答,解放軍戰士為什么日夜兼程?
想象一下白天解放軍戰士怎樣趕路?夜晚解放軍戰士怎樣趕路?戰士們會休息嗎?
采訪“士兵”A,軍官B:你們擔憂什么?信心在哪里?
由此本段的情感主線進一步明了:憂——急——有信心戰勝困難。對“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九江告急!……”的朗讀,學生就不僅是語速的加快,而更多了一層沉重,將子弟兵與百姓心連心的情、急人民之所急的意,救百姓于危難之中的堅強決心一并表達出來,語速由慢而快,聲音由低沉而高昂,再加上對重點詞的處理,相信朗讀指導的效果一定會有所區別。
有效朗讀指導要建立在教師對文本的深入研讀基礎之上,建立在注重學生內在情感的浸潤與外在語言表現相統一的基礎之上。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2
作者:毛亞紅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52
《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二
作者:毛亞紅
教材分析
《大江保衛戰》是蘇教版第12冊的課文,這是一篇洋溢著時代氣息的通訊,記敘了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斗的動人情景,熱情贊揚了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本文遣詞造句生動形象,敘事后適時的議論抒情,使全篇情思飛揚。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1、2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戰”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歌曲《為了誰》的錄音帶、解放軍官兵搶險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上課前播放《為了誰》,聲音漸低)
1、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歌名是《為了誰》,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許多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歌中唱道:“你是誰?為了誰?”你們聽懂了嗎?
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大江保衛戰(出示課題)
3、通過預習,你知道這是怎樣的大江保衛戰?(氣壯山河、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讓我們一起讀好課題
4、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大家一起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大江滾滾)的錄象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情景。
看著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精煉、深刻的成語如顆顆珍珠熠熠閃光。學生多讀、多記、多說,對他們的語言發展大有好處。我們應鼓勵學生多積累。]
書上怎么寫洪水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許多地方出現了災情)
(2)你能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
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
(3)現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員,你該怎樣向全國觀眾播送長江險情呢?指名再讀(先跟觀眾打招呼)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緊張的氣氛來)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是一種理解、鑒賞。這兒,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語感。]
3、引讀:
(1)是呀,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
出示: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
讀準:日夜兼程
(2)你能想象一下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說給大家聽
(3)指導讀:子弟兵為了戰勝洪水,保衛長江,他們日夜兼程,讓我們讀出子弟兵迎戰洪水的英雄氣概。(齊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大江保衛戰)
(4)過渡:在這場保衛戰中發生了許多動人事跡,請大家讀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寫了哪幾個典型事例?
學生讀課文,概括: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讓我們先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象)
看了錄象,你最想說什么?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了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欣賞具體、形象、可感的錄像,他們仿佛身臨其境,走進了九江大堤。學生思維被激活了,話匣子打開了。]
2、是呀,子弟兵為了抗洪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的呢?
(1)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2)與小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感動的原因
[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他們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增強合作意識。]
(3)全班交流
[通過班內交流,使他們共享學習成果,讓他們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學習中達到學習目的。]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中,你又能體會出些什么?(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引讀:子弟兵為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先談感受,再讀課文,釋放情感,符合“以人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的語文學科個性]
*四百多名官兵問訊趕到……頓時……出現了
(加點)從這兒可看出什么?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多樂觀的子弟兵呀!讓我們一起高喊……
引讀: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官兵們……
這場激烈地戰斗就叫“鏖戰”(出示、讀準)
3、學到這兒,我相信大家一定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讀讀這句話聯系上文,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就是講的“暴雨,大暴雨……撕咬著千里江堤”(引導學生回到上文齊讀)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中,子弟兵們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顧個人的安危。(齊讀句子)
4、剛才我們領略了九江賽城湖大堤上動人的一幕,那么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對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齊讀)
5、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想說些什么?
面對肆虐的洪水,又想說些什么呢?我們可以借助課文插圖,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學生寫后交流)
6、最后再讓我們回到那首動聽的歌(播放《為了誰》)一起跟著唱起來。
四、作業
發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課后請大家搜集一下有關的動人故事和圖片,我們下節課再交流。
[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搜集,促進了語言的積累,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教學點評
語文學習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形象性,學語文重在感受、體驗,在讀書中感受、體會、接受熏陶、感染。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功能充分發揮,他們自行讀文、自主感悟、自由討論,適合了學生的差異性,發揮了學生相互啟發教育的作用,使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在精神上得到不同的滿足。
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評價同學的發言、朗讀,評價教師的講解、答復,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也有利與從評價中了解學生。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3
作者:陳瀅 轉貼自:南京煉油廠小學 點擊數:288
《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十四
第二課時
南京煉油廠小學陳瀅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
2. 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教學手段及輔助活動]:
1、多媒體課件
2、組織學生上網查閱98年抗洪救災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災中涌現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1998年由于連日來的大暴雨,洪水泛濫,長江沿岸的許多地方都發生了險情。昨天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已經了解到,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奔赴災區,和當地的群眾一起,共同打響了大江保衛戰。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指名回答課文第二段(2-4自然段)主要寫了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中的哪幾個典型事跡?
教師隨機板書大堤搶險(或保衛大堤)
黃曉文
勇救群眾(或救助群眾)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事跡之一:大堤搶險(或保護大堤)
下面先讓我們通過錄像,看一下大堤搶險中的一些真實的場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子弟兵的英勇和無畏,一起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瀆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哪些句子你感受比較深,用筆劃下
①小組交流,相互補充
②全班交流、體會、指導朗讀。
☆“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體會到子弟兵救援神速)(體會到子弟兵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不顧危險)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
☆狂風卷著……堤岸(體會環境惡劣,險情嚴峻,大堤隨時都有被沖垮的危險)
☆“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體會英勇頑強,可用哪些成語:臨危不懼、奮不顧身、舍己救人、舍身忘死……)
☆戰士們高聲喊:“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電腦出示句子(體會到樂觀精神、大無畏英雄氣概)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體會戰斗艱苦,持續時間較長,戰士付出血的代價)
(2)抓對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解放軍官兵的英勇和無畏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好像看到……
(在惡劣環境,奮力搶險;看到頂著風雨,跳入巨浪滔天的洪水中用身軀筑成人墻;看到戰士肩扛沉重的沙袋來回穿梭在堤壩上的情景……)
滿懷激情朗讀
從同學們的發言中,從大家的朗讀中,我的心也受到了震撼。其實在這次抗洪搶險中,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他們生動的事跡。我們書上就介紹了這么一位抗洪英雄他叫“黃曉文”
讓我們認真讀課文3-4自然段,共同走進黃曉文高尚的內心世界
2、學習事跡之二:黃曉文事跡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說說課文主要講了黃曉文的什么事跡?
(2)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哪些詞可以看出他在搶時間?指導朗讀
(3)其實在抗洪前線像黃曉文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你從哪里能讀出來?
(……)(在那幾十個……有多少……事跡啊!)
(4)交流自己查找的相關事跡
(5)放錄像(有關李向群資料)這位年輕的戰士,他把自己的生命永遠凝固在大堤上。他用生命譜寫了人生的壯麗篇章,他就是為民獻身、舍生忘死的李向群。其實在抗洪前線,像李向群、黃曉文……這樣的抗洪英雄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課文中那個詞最能突出他們的形象。板書:錚錚鐵漢
(6)指導讀好第三自然段(讓我們懷著對英雄的敬佩之情齊讀)
3、學習事跡之三:勇救群眾
師過渡:在大江保衛戰中,子弟兵們除了保衛江堤,還要救護遇險的群眾,這方面的感人事跡也是數不勝數。
(1)請速讀第五節,把你感動的句子找出來,自己多讀幾遍
①同桌先交流,說說你感動的原因。
②再集體交流。(可聯系文中的句子談)
☆“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體會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數不勝數。)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能否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也許你有更深刻感受
☆“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體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
三、師總結,引讀第三段
是啊,多么可愛的戰士,為了保住大堤,為了救援群眾,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他們舍生忘死沖在最前面,真是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愧為人民子弟兵。有一首歌《為了誰》,唱的就是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永遠記住這群英雄,
☆聽錄音看圖片
1、齊讀最后一段
四、作業寫一篇讀后感
大堤搶險
李向群
[板書設計]: 9.大江保衛戰 黃曉文
錚錚鐵漢 永遠銘記
……
永救群眾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4
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執教的是蘇教版第十冊的課文《大江保衛戰》,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斗的情景,謳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全然不顧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優美,對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的贊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無窮、震撼人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語言品味、人格影響的好教材。
我們多數教師對98年的那場洪水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再次動情,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便水到渠成。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那如何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呢?我便借助了多媒體,一開始,我就播放一段洪水泛濫,沖垮房屋的錄象,并配上音樂,再輔以老師聲請并茂的導讀。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了課文的情境中去。此時再讓學生讀第一段中描寫洪水的句子,學生就把那中萬分緊急,危在旦夕的感覺讀出來了!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是情!針對本文的特點,我在課堂上努力指導學生經歷如下的情感體驗。
一、 抓“全然不顧”,感悟大堤搶險這幅群英圖
如果說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對學生的情感是一種激發、引導,是一種熏陶感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的話,那么促使學生對課文入情入境,對課文的語言評賞玩味,則是引導學生親自去體驗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腦去思言之妙。首先,我讓學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戰士們光輝形象的詞。學生很快地找到了“全然不顧”這個詞,再指導他們讀好這個詞。緊接著,我又出示了“ ”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這樣一個說話訓練。學生們經過仔細的品味后,有了答案。有的說:“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有的說:“他們渾身上下已傷痕累累,但全然不顧。”此時,再讓他們體會,你從中看到了一個個怎樣的戰士時,學生的語言已變得豐富起來。他們透過語言文字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場面,那一個個高大的形象。學生都沉浸在畫面中,此時,我就讓學生盡情地誦讀,讓他們的激情在讀書中飛揚。
第二、抓典型,感悟“錚錚鐵漢”
在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抓住了“錚錚鐵漢”這個詞。先讓學生讀,初步理解什么樣的人才是錚錚鐵漢。這時,學生對這個詞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接著,讓學生仔細品讀第四段,讓學生在感動中“潛心會文”,與文本對話。在這里,我還補充了抗洪英雄李向群在搶險中犧牲了自己生命的錄象,學生的心靈被震撼了。他們在感動的狀態下思維和情感積極活動。此時,他們對“錚錚鐵漢”這個詞有了更透徹的理解,對這群錚錚鐵漢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內化積累
課文的第五段寫的是戰士們勇救群眾,這段文字很有特點,書上也要求我們背誦,因此,我讓學生自由讀,劃出令你感動的詞語、句子,甚至可以是一個標點。再交流體會,在其中補充了周運蘭,小江珊這兩個人物獲救的資料,并扣住“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進行回環朗讀,他們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我再出事填空式的句子,讓學生積累,他們很快地記住了。
最后,我還安排了聽歌曲《為了誰》這一環節,這首歌就是為這次大江保衛戰寫的。再次目睹那烈的場面,學生的激情在歌聲中飛揚!
課堂中還有許多沒到位的地方,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地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地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偉大,激發學生立志報效祖國和人民的宏偉志向。
【教學準備】
投影
【擬定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團結的民族,尤其在各種困難面前,更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記得1998年的夏天,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長堤。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長江堤上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畫面,親自去看一看。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大江保衛戰。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看到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為什么叫“戰”?戰斗的經過怎樣?)
2、帶著問題讀課文。
要求:⑴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詞。
⑵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⑶標出難讀的地方。
三、學習本課生字
1、根據課后生字表的注音,學生自學生字讀音。
投影出示:
日夜兼程 肩膀 肆虐 閃爍
搖搖欲墜 嶙峋 鐵釘
2、指名讀,隨讀隨糾。
注意:虐n< 嶙l n
3、學生自由練習,同位互相檢查。
4、再指名讀。
5、全班齊讀。
四、指導朗讀
1、自由朗讀。
2、生提出難讀的地方,師指導朗讀,學生反復練讀。
a、暴雨,大暴雨,一場接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b、戰士們高聲喊到:“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
加油!”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弟兵再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c、再安造垸,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蒎洲彎,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五、感知課文大意
1、整體通讀課文。
2、思考: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六、指導書寫生字
1、仔細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
2、提出難寫的字。
3、指導書寫。
4、學生描紅、臨寫。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抗洪搶險地光榮事跡,讀一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品位,理解文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2、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 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勇于幫助別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1998年那次抗洪搶險的激烈與危險。這節課我們就與戰士們一起,參加到這驚心動魄的大江保衛戰中。
二、精讀指導
第一部分(1節)
1、學生自由朗讀第1節。
思考:這一節告訴了我們什么?從哪句看出來?
⑴ 1998年的夏天,長江發大水,很多地方受害了。
①投影出示,全班齊讀。
②自讀,找出體現水大、猛的詞,并劃下來。
(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暴怒,瘋狂,撕咬)
③通過劃下的詞語,想象長江洪水泛濫的場面,練習朗讀。
⑵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① 學生齊讀。
② 學生自由讀,找出體現“氣壯山河”的詞語,并劃下來。
(萬分危急,幾十萬,幾百萬,日夜兼程)
③指名讀。
第二部分(2--5節)
1、導入: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戰士們的表現如何,自由朗讀課文2--5節,想想,每節都講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思考。
3、具體分析
第一層(2節)
⑴ 提示語:2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怎么辦呢?
⑵ 指名讀本節。。
⑶ 重點片段練習。
⑷ 如果當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第二層(3、4節)
⑴ 導語:面對當時肆虐得洪水,更顯出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得本色。尤其是解放軍某部四連連長黃曉文更是令人佩服。
⑵ 學生自學第3、4節,劃出體現黃曉文不怕苦得精神的句子,標出黃曉文動作的詞。
⑶ 檢查自學情況。
⑷ 根據課文內容,自由組合,練習表演這段。
⑸ 指名表演。
⑹ 齊讀最后一句。
第三 層(5節)
⑴ 導語:是呀,i在抗洪搶險的日日夜夜里,像黃曉文這樣不顧個人安危的戰士數也數不清,激流中,到處是戰士們勇救群眾的情景。
⑵ 指名讀本節。
思考:本節表現了什么?重點寫了哪些事例?
⑶ 教師詳細介紹解救周運蘭老師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感情。
⑷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聲調變化。
⑸ 學生賽讀,可試背。
第三部分(6節)
1、齊讀本節。
2、自讀,思考:說說這節的意思。
3、交流:1998年夏天的那場災難,已印在了人民的心中,為抗洪而犧牲的人民子弟兵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4、再齊讀,將自己的感情完全釋放出來。
三、片段欣賞
1、文中多處使人感動流淚,找處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練習朗讀。
2、指名讀。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最使你感動的地方。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第6周4
【教學要點】
1、指導學生熟練、有感情地背誦第5節。
2、學會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3、交流會:介紹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光榮事跡。
【教學過程】
一、指導背誦第5節
1、學生自瀆,思考:怎樣將本節分為三層?
2、指名回答(總——分——總)
3、按照所分層次自由背誦。
4、指名試背。
5、全班齊背。
6、再指名背。
二、學習用“閃爍”、“驚心動魄”造句。
1、體會詞語的意思(閃爍:一亮一閃;驚心動魄:場面宏大,讓人擔心,心驚膽戰)
2、找出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體會詞語的用法。
3、說說這兩個詞語能用再什么方面?(閃爍:星星、淚水、露珠、燈光;驚心動魄:戰斗、電影)
4、自由造句,教師相機指導。
5、指名讀,修改。
三、交流會
1、課外,大家也收集了不少有關抗洪戰士的光榮事跡,有的不顧個人安危,受了傷,還有的為了別人犧牲了自己。請將你所收集的事跡講給大家聽。
2、到臺前介紹。
3、談感受:聽了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業
課文中,“哪里有……哪里就有……;哪里有……哪里就有……”請根據這句話仿造一句。
【板書】
大江保衛戰
1998年夏天 長江
赤腳
洪水 賽城湖 驚心動魄
人墻
扛、奔、說、咬、拔、扯、捆
大江保衛戰 黃曉文
轉、背、跑、爬……
飛向……飛向……飛向……
激流中 在安造垸……在蒎洲灣……
哪里……哪里……哪里……哪里……
教材分析
《大江保衛戰》是蘇教版第12冊的課文,這是一篇洋溢著時代氣息的通訊,記敘了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斗的動人情景,熱情贊揚了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本文遣詞造句生動形象,敘事后適時的議論抒情,使全篇情思飛揚。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1、2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戰”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歌曲《為了誰》的錄音帶、解放軍官兵搶險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上課前播放《為了誰》,聲音漸低)
1、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歌名是《為了誰》,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許多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歌中唱道:“你是誰?為了誰?”你們聽懂了嗎?
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大江保衛戰(出示課題)
3、通過預習,你知道這是怎樣的大江保衛戰?(氣壯山河、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
讓我們一起讀好課題
4、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大家一起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大江滾滾)的錄象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情景。
看著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精煉、深刻的成語如顆顆珍珠熠熠閃光。學生多讀、多記、多說,對他們的語言發展大有好處。我們應鼓勵學生多積累。]
書上怎么寫洪水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許多地方出現了災情)
(2)你能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
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
(3)現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員,你該怎樣向全國觀眾播送長江險情呢?指名再讀(先跟觀眾打招呼)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緊張的氣氛來)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是一種理解、鑒賞。這兒,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語感。]
3、引讀:
(1)是呀,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
出示: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
讀準:日夜兼程
(2)你能想象一下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說給大家聽
(3)指導讀:子弟兵為了戰勝洪水,保衛長江,他們日夜兼程,讓我們讀出子弟兵迎戰洪水的英雄氣概。(齊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大江保衛戰)
(4)過渡:在這場保衛戰中發生了許多動人事跡,請大家讀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寫了哪幾個典型事例?
學生讀課文,概括: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群眾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讓我們先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象)
看了錄象,你最想說什么?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了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欣賞具體、形象、可感的錄像,他們仿佛身臨其境,走進了九江大堤。學生思維被激活了,話匣子打開了。]
2、是呀,子弟兵為了抗洪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的呢?
(1)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2)與小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感動的原因
[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他們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增強合作意識。]
(3)全班交流
[通過班內交流,使他們共享學習成果,讓他們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學習中達到學習目的。]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中,你又能體會出些什么?(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引讀:子弟兵為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先談感受,再讀課文,釋放情感,符合“以人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的語文學科個性]
*四百多名官兵問訊趕到……頓時……出現了
(加點)從這兒可看出什么?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多樂觀的子弟兵呀!讓我們一起高喊……
引讀: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官兵們……
這場激烈地戰斗就叫“鏖戰”(出示、讀準)
3、學到這兒,我相信大家一定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讀讀這句話聯系上文,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就是講的“暴雨,大暴雨……撕咬著千里江堤”(引導學生回到上文齊讀)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中,子弟兵們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顧個人的安危。(齊讀句子)
4、剛才我們領略了九江賽城湖大堤上動人的一幕,那么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對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齊讀)
5、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想說些什么?
面對肆虐的洪水,又想說些什么呢?我們可以借助課文插圖,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學生寫后交流)
6、最后再讓我們回到那首動聽的歌(播放《為了誰》)一起跟著唱起來。
四、作業
發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課后請大家搜集一下有關的動人故事和圖片,我們下節課再交流。
[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搜集,促進了語言的積累,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教學點評
語文學習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形象性,學語文重在感受、體驗,在讀書中感受、體會、接受熏陶、感染。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功能充分發揮,他們自行讀文、自主感悟、自由討論,適合了學生的差異性,發揮了學生相互啟發教育的作用,使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在精神上得到不同的滿足。
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評價同學的發言、朗讀,評價教師的講解、答復,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也有利與從評價中了解學生。
教材簡析:
《大江保衛戰》這篇課文真實的記敘了1998年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英勇抗洪的動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體的文章。課文可分為三個版塊:險情危急、保衛大堤、救護群眾。作為教師或許對1998年的那場世紀洪水,還可說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而且,這是一篇簡潔的通訊報道,如果僅用常規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學生僅僅依*文本實現情景的再現,從而完全投入進去,進而影響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呢?針對本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通過閱讀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大堤和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教學難點: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組織學生上網查閱98年抗洪救災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災中涌現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感知、理清思路、學習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述:曾經有這樣一首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請聽——《為了誰》。
2、過渡:這首歌贊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
3、板書課題:
大江保衛戰
4、教師簡介背景
5、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歸納整理出幾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疊。
肆虐:任意殘殺或迫害,起破壞作用。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簡述段意
第一段(1):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第二段(2~5):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跡。
第三段(6):贊揚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三、學習第一段
1、范讀,思考: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
概括歸納:一、災情危急,二、奔赴戰場
2、圈畫出反映災情危急的詞語、標點,讀一讀并體會。
“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以及三個“!”。
3、指導朗讀。
4、畫出子弟兵奔赴戰場的詞語,讀一讀。
“日夜兼程”、“挺進”
5、指導朗讀,體會子弟兵們大戰洪水的英勇氣概。
6、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段內容。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造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課文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第一段(媒體播放災情,渲染氣氛),說說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這一段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
(1)默讀。
(2)交流概括。
(3)板書小標題:
大堤搶險
鐵漢本色
勇救群眾
2、學習事跡之一:大堤搶險
(1)聽錄音、看插圖、畫句子,“——”畫戰士們是怎樣做的,“~~”畫戰士們是怎樣想的。
①交流所畫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體會、朗讀。
☆“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體會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
☆“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意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
(2)看媒體播放戰士們搶險的場面,身臨其境地體會戰士們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筆寫下來,在交流。
(4)指導朗讀,面對險情,戰士們的大無畏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3、學習事例之二:鐵漢本色
師過渡:如果第一層寫的是子弟兵的群體形象,那么第二層就是特寫個體形象,黃曉文的事跡。(媒體播放黃曉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讀,說說這一層主要講了什么?
(2)你覺得黃曉文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準備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黃曉文的事跡,先同桌說,再集體交流。
(4)體會“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像黃曉文這樣的鐵漢,這樣動人的事跡太多了,說明人民子弟兵個個都是錚錚鐵漢。)
(5)課前搜集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跡?
(6)再次朗讀這句話。
(7)齊讀第四節。
4、學習事跡之三:勇救群眾
師過渡:在大江保衛戰中,子弟兵們除了保衛江堤,還要救護遇險的群眾,這方面的感人事跡也是數不勝數。
(1)輕聲讀第五節,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動的原因。
②再集體交流。
☆“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體會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數不勝數。)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體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
(2)體會了這么多,那么在你們心目中,子弟兵們是怎樣的形象呢?請用筆把他們寫下來。再交流。
(3)朗讀,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4)齊讀這一節。
5、總結,引讀第六節,板書 銘記
↓
英雄
6、有一首歌《為了誰》,唱的就是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讓我們一起再來聆聽,永遠記住這群英雄,在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三、回顧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內容。
2、課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動,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說話訓練
1、以“當長江大堤遇險時”領起說一段話。
2、1998年洪澇災害后,許多人失去了家園。當時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五節
2、摘抄課文中令你感動的句子
板書:
大堤搶險(面) 銘記
大江保衛戰 鐵漢本色(點) ↓
勇救群眾(面) 英雄
教學要求:
一、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二、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閱讀賞析,理解和感悟含義較為深刻的字、詞、句。
三、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幻燈片、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導入,巧引疑問
1、播放歌曲《為了誰》,引出課題,簡介背景。
2、板書課題,將“戰”字寫大些,引導學生圍繞“戰”字提出問題。
二、由疑促讀,整體感知
1、小結學生的問題,引導自讀課文。
①按“為什么戰――怎樣戰――戰的結果”將課文分為三段。
②讀準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
2、交流溝通。
3、指名分自然朗讀,正音。
三、學習第一段
1、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聯系文中的句子,引導朗讀感悟表現形勢危急和子弟兵英勇氣慨的詞句。
3、指導朗讀。
4、你讀出了什么或腦海里浮現出了什么?
四、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教師指導書寫。
2、師生一同查找有關1998年抗洪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切入課文
1、學生、教師分別介紹所查找的資料。
2、小結資料內容,切入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主要介紹了哪幾個場景?
2、引導概括。
(①拼命保堤②錚錚鐵漢③群眾救星)
3、學習場景一:拼命保堤
①看幻燈圖片,用自己的話想像圖意。
②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的詞句。
④指導朗讀,聯系課文內容突出語速和音高的變化。
4、學習場景二:錚錚鐵漢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向大家敘述錚錚鐵漢的事跡。
②引導畫出文中的動詞。
③指導朗讀黃曉文被釘子扎傷的句子。(重讀動詞)
5、學習場景三:群眾救星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
①默讀,思考: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跡?
②回憶所查的資料,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③戰士們是怎樣去營救的?引導朗讀文中的話。
④洪水到哪里戰士們就飛向哪里,面對如此英勇的戰士,人們發出了由衷的贊嘆,深情朗讀“哪里……就……”、“看到……,看到……”
⑤指導朗讀。
三、小結
1、師激情概括,切入第三段。
2、朗讀第6自然段。
四、作業
1、選取一個或幾個場景,寫一篇讀后感。
2、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師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觀看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三、回顧影片和全文
1、影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述說感動的理由。
2、文中哪些段落在影片里出現過,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選取文中或影片中的一個場景,編演小課本劇。
2、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6
《大江保衛戰》記敘的是1998年解放軍英勇抗洪的情景。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優美,對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的贊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無窮、震撼人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語言品味、人格影響的好教材。并且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多數教師對98年的那場洪水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再次動情,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便水到渠成。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那時他們還比較小,可能還沒有關注到這件事。那如何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呢?我便借助媒體,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感人的錄像,一曲《為了誰》激昂的歌,讓學生耳聞目睹,在如臨其境中激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激情中記住這次奮戰,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是情!
讓學生在感動中“潛心會文”,與文本對話。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輕聲細讀課文,畫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并細讀所劃之處進行品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讀著課文,腦中便會將文中語言與錄象中的一個個鏡頭聯系起來。這樣,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過錄象這一中介傳遞給學生,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場面,那一個個高大的形象。學生在感動的狀態下,思維和情感積極活動,課堂上,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想說出來,就“一觸即發”了。
新課程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還非常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因此,現代的語文教學,不僅要用好教材,更要廣開各種有利的資源,使這些資源為閱讀教學服務,讓學生的朗讀感悟真正融進自己的精神和靈魂,從而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更能獲得享受語文所帶來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悅。因此,筆者認為語文課,有了“摳”課文,還需要“開”資源,課前搜集有關抗洪英雄的故事,課后讓學生去查閱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讓學生對人民子弟兵有更深刻的理解,情感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