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精選3篇)
一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帶一年級的英語課。一年級總共52名學生,因為英語的學習不像語文,數學那樣,還可以寫寫。而英語只張開嘴巴讀就可以了。每授一個新單詞都要反復的讀,并一個一個的究音。如果人多的話,這個環節就大打折扣,畢竟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既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課堂的效率。再加上一年級的孩子的課堂紀律較差,還要花費時間去抓紀律。所以,上起課來十分的困難。即使如此,我們還要盡努力把課上好,現制定這學期的計劃,好使以后的教學有序的開展下去。
二、教學教材分析
一年級下學期學期共包括十個模塊,一個模塊二個單元具體如下:My classroom, Numbers, My abilities, My body, Fruit, Mid-Autumn Festival, My family, Playtime, , Revision。其中的每一單元又分別包括了Let's act, Let's talk, Let's learn, Let's play, Let's enjoy等幾個部分。重要包括一些對話,日常有交際用語,再加上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指令性語言、單詞,其中也穿插一些寓教于樂形式的小游戲、韻律、故事、歌曲和繞口令等,具體每個單元包括如下一些內容。
三、教學要求
進入一年級,是小學生們真正開始接觸英語,開始逐漸有了ABCD的認知,開始表現出對英語學習的的好奇,小學生初學英語更加要注意其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教學中著重要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培養。通過本學期本冊教材的學習;能夠說并執行一些簡單的指令性語言,比如Stand up,please.Sit downplease.Good morning.Goodbye.Open your book.Close your book;熟知課本中出現的簡單對話和日常生活中常見事物的名稱,如apple,pencil,rubber,book,bag;能夠通過游戲、韻律、故事、歌曲和繞口令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鞏固學生的聽說能力,跟著磁帶多讀多聽多說,進行一定的鞏固有練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的能力,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能聽懂并發出Let's act中一些簡單的指令性語言并能對此做出正確的行為反應。
(二)能運用Let's talk中的交際語句比較熟練地進行對話;并且能夠認讀這些句子。
(三)能聽、說、認讀Let's learn中的單詞。
(四)L et's talk中的交際語句在實際情景中進行交流、運用。
(五)單詞的聽、說、認讀。
四、教學措施
(一)合理制定教學計劃,根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時。
(二)課堂生動有趣,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注意課堂用語英語化,為學生創造良好語言環境,也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四)提優補差,注意對個別后進生的輔導。
(五)根據學生的總體情況制定實際可行的評價。
(六)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詞為基礎,以句子為重點的開展教學。
一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渴望通過新學期的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交際內容,提高交際能力。從上個學期的教學情況來看,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習慣較難培養,同時也有少數學生由于種種不同的原因,如方法方面的問題,學習態度上的問題等,覺得在學習上有困難,本學期必須在繼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聽說能力的同時,采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堅持聽說,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特別對于個別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耐心采取積極鼓勵的方法,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材分析:
《牛津小學英語》1B共出現了個人情況、學校生活、家庭人員、文具、動物、運動、交通工具、數字、地點等近10個話題,問候、介紹、確認物品、命令、祝愿、感謝、詢問、建議等近10個語言功能項目,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祈使句等約10個句型以及41個詞語(單詞表),還提供了5首英語歌曲和5首英語歌謠。除此之外,《牛津小學英語》1B還呈現了A-Z 26個英文字母。
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牛津小學英語》1B對所出現的所有日常交際用語、句型、詞語以及歌曲與歌謠都只要求聽得懂、會說(唱),而不要求讀和寫。總的來說,要求比較明確、內容比較豐富、脈絡比較清晰、重點比較突出、難易比較適當。
《牛津小學英語》1B共10個單元,每個單元由Learn to say, Look and learn, Look and read, Sing a song / Say a rhyme, Play a game /Do a survey等五個板塊組成。這些板塊的主要功能如下:
Learn to say 通過情景對話,著重訓練聽說技能,培養用英語進行簡單口頭交流的能力;同時呈現話題、日常交際用語和詞語等。
Look and learn 通過按話題歸類和圖詞結合的方式,形象生動地呈現詞語。
Look and read提供字母的大小寫形式,并通過例詞讓學生感知字母的讀音。
Sing a song / Say a rhyme通過唱歌曲、說歌謠,激發興趣,活躍身心,鞏固所學內容,培養語感和聽說能力。總的來看,歌曲比較優美動聽,歌謠比較明快流暢。
Play a game / Do a survey通過游戲、調查等多種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興趣,鞏固所學內容,培養聽說、思維、動手等能力。
在這四個板塊中,Learn to say是主體板塊,而其他三個板塊都是緊緊圍繞該板塊中的話題、功能和結構而展開的教學實踐活動。Look and read板塊是為教學字母而新增加的。
三、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背歌謠、唱歌曲、講故事、做游戲等;有明確的學習英語的目的,能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學好英語的信心,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樂于接觸并了解異國文化。
2、知識目標:
能按要求掌握所學單詞,能按要求掌握所學句型,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讀音正確。
3、技能目標:
養成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逐步培養語感。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完成某項任務,并促使語言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能按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句型。
2、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所用話語與場合符合。
3、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4、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能自覺地模仿語音、語調,逐步培養語感。
5、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完成某項任務,并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6、能演唱已經學過英語歌曲,朗誦已學過的歌謠。
五、教學措施:
(一)任務驅動
雖然只是一年級學生,但他們學習英語,頭腦中并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在生活、社會中方方面面都接觸到類似于課文中的英語交際情景,如 “Good morning.”、 “Goodbye.”、“Thank you.”等這些生活情景早已印在學生的頭腦里,老師就要利用這些已有的經驗建構新的英語學習經驗,設法布置任務驅動學生在課前動起來,為自主學習英語做好準備,做好鋪墊,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讓生命煥發出活力。但布置任務應該適合學生個性,教師可以在課前發揮他們的長處,如動作智能有優勢的同學,可以讓他在課前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做一些頭飾等學具,在做學具的同時學生肯定要翻書預習,猜測情景,模擬情景,看準圖畫,做好頭飾,把學生自覺地卷入學習活動中。同時,英語課要畫畫,增強了新奇感,使學生由被動的動到有興趣的動,加深預習的效果,生命的潛能得到了盡情地發揮。
(二)運用激勵機制
小學生好勝心理比較強,喜歡通過比賽來獲得老師的表揚,學生的羨慕。本學期,在瑪麗英語學校的支持下,我在英語教學中,將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堂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和參與意識,學會團結協作、相互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所有的學生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大大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如把學生分為幾個競賽小組,小組競賽可以貫穿全課,也可運用于某個游戲中,也可通過角色扮演,讓幾組學生上臺做示范表演,同學們和老師當評委,看一看哪一組演得比較好。讓學生展開競爭嘗試成功,使其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興趣,增強自信心。這樣才能強化所學的語言知識,強化聽說訓練,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培優補差
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應不斷開闊他們的視野,鼓勵、培養其對看、多讀一些課外英語節目,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對于成績欠佳的學生,應個別輔導或者采取“一幫一”的形勢,由成績優異的同學去幫助他們,既起到了補習提高的作用,又可以發揚同學間的團結協作、互助互愛的精神。同時,對于中間段的學生也不容忽視。畢竟處在中間水平的學生占大多數,一旦忽略了他們,就等于打消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在抓緊“兩頭”的同時,中間段的學生也不可放松。
一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基本情況
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渴望通過新學期的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交際內容,提高交際能力。本學期必須在繼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聽說能力的同時,采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堅持聽說,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要耐心采取積極鼓勵的方法,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分8個單元,2個綜合性語言實踐項目,本冊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增設一個Letter time板塊。共出現8個話題,包括數量、學習用品、蔬菜、春天、昆蟲、體育運動、農場動物和個人物品等,出現了約10個句型以及68個單詞和短語,4首歌曲和4首歌謠。本冊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的語感和用英語進行簡單口頭交流的能力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以視、聽、說、唱、游、演、做等活動為上課的主要形式,以聽說為訓練的主要項目。
三、教學目標
A、字母和單詞的學習 字母和單詞應要求學生重點學習、練習、鞏固并牢固掌握。每個單元學生要學習4個字母和單詞。 具體達到如下目標
1、要求學生能四會26個字母和會讀和說32個單詞。
2、學生在認讀單詞的基礎上說出對應的中文。
B、課文的學習 Story time句型都比較簡短。有打招呼的,有問東西的等。配套的圖片比較符合真實的情景。 具體達到如下目標
1、學生能夠朗讀句型,發音正確到位。
2、學生能過將靈活運用句型,表述自己的觀點。
3、能根據對話場景,使用學過的句子主動交流。
C、歌曲和詩歌的學習 Song time / Rhyme time 本冊歌曲和詩歌共有8首,其中歌曲4首,詩歌4首。歌曲和詩歌能夠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具體達到如下目標
1、學生能夠自己將4首歌曲有感情的唱完整,并且發音正確。
2、學生能夠將詩歌完整的朗讀。
D、關于練習 練習分別有書本練習、補充習題。這些練習都是以聽力練習為主。 具體達到如下目標
1、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能夠自己獨立完成。
2、能夠正確有效的完成書本練習、練習冊。
四、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熟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還要掌握單元和練習的教學目標,并且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做到明確、適當、集中、有層次、可操作。
2、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在課堂上要多讓學生進行模仿朗讀,要讓學生正確的掌握朗讀方式,要避免枯燥的機械朗讀,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心理特點,進行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例如:小組競賽,開火車。比比誰最棒等。
3、重視單詞和句型結合教授,讓學生能根據句子主干進行造句。
4、抓好聽力訓練,在完成練習時,盡可能的采用面批,盡可能做到保質保量。
5、重視課后鞏固,每天讓學生跟讀錄音磁帶,讓家長有機會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
6、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讓學生說起來,動起來。
7、實行開放式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交流中提高英語交際水平,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