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通用12篇)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探索、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宛若、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教法
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匯報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州五號”、“神州六號”在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景。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20xx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確定本節課的共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教師相機板書: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
“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四、拓展讀寫,升華情感
1.“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并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3.“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并結合課文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神州五號”飛行成功僅僅三年,“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飛上了太空。(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們,請你來為本文作者填補這一空白:把“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也寫進課文中,加在你認為合適的地方。
5.請2~3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互相評議。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二)能力目標:
3、學習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訴中說明道理的方法。
4、培養學生從字里行間談感悟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5、從具體事例中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6、從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中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
2、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訴中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舟五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實錄像、航天烈士墓群課件、嫦娥一號撞月課件、重點語句的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觀看錄像,激發情感。
1、 老師帶來一段錄像:師解說意義。
2、 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二、是揭示課題,學生質疑
1、 板書:千年夢圓在今朝,(帶著激動自豪的感情齊讀)
2、 質疑:看著課題,說說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預設:千年夢是什么?怎么圓的?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叫千年夢?為什么以它為課題?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今朝指?)
三、梳理問題,確定目標。
1、根據學生提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整理。
2、請一生將問題打在演示文稿上。
四、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 下面我們就來圍繞這些問題,仔細讀文,注意讀音,同時老師建議大家邊讀邊勾畫,覺得自己力量單薄,可以互相合作。
2、 交流匯報第一個問題:
學生匯報交流問題,師板書
師: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七十年代人造衛星上天、世紀初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中華民族的載人航天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的,真可謂千年夢圓在今朝呀!
3、瀏覽板書,把板書中的話連起來就是文章主要內容,誰來試試?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4、師小結:飛天夢的實現是靠幾代人、數十年的努力,才使夢想變為現實。你們是從哪體會到的?這種在具體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既有說服力又具體感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文章舉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筆墨,而是做到了(詳略得當)
5、仔細讀這幾個事例,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勾勾畫畫,還可以做上批注。
6、交流感悟學生匯報,師適時點撥。
預設:
(1)萬戶飛天:壯志未酬身先死,雖敗猶榮,激勵著后人勇于探索,人類飛天的先驅
(2)人造衛星:激動不已(蘇聯、美國、法國、日本)感情朗讀,快速瀏覽課文,那些語段還能表達這種激情?為什么喜歡讀這段。
(3)最: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黨中央的決心和勇氣,航天員將付出的代價
(4)一百一十多個、三千多個:規模大,人數多:可追問這么多人要完成一件事,需要什么精神?(團結協作)
(5)夜以繼日:忘我精神,(默默奉獻)
(6)排比句:具體寫出了航天工作人員付出的努力與代價,抓重點詞四字詞語。說說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更多人的代價)仿照排比句說說。
(7)課件展示,師:這座烈士陵園安息著600多航天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雖然一座座豐碑不會說話,但銘記著航天人感天動地的獻身精神?此時,你的心中浮現了怎樣的字眼?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的感情吧,指一生讀,然后師生合作讀。
(8)成千上萬、終于
(9)飛天情景:壯觀(想像)
(10)楊利偉的三句話:看似平淡,對幕后英雄包含著崇高的敬意,對祖國飽含著無限的熱愛。(你讀懂了句子背后的意思把句號讀成了感嘆號,真棒)
(11)意義;這是作者直接表達感情的句子可齊讀
7、小結:是啊,正是中華兒女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才使得中華飛天夢從古到今一刻也沒有停歇過;正是中國航天工作人員有著團結協作默默奉獻的精神,使的幾千年的飛天夢在今朝實現。
五、拓展延伸主題
1、 解放軍作家蔡桂林在飛天夢圓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寫下了《炎黃飛天夢》一詩,齊讀、配樂
2、 時至今日,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生接,這是我們共同的夢想,這一夢的實現要靠在座各位,而且,20xx年三月一日,中國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月,千年夢圓在今朝,緣起今朝,讓我們踏上尋夢之路,相約未來。
板書:
千年夢圓在今朝
具體事例 聯系上下文
明代 萬戶試飛 字里行間
詳略得當 …… 聯系生活實際
1970年 衛星* 聯想
20xx年 神五飛天 抓重點詞
20xx年 神六飛天 結合資料
↓ ↓ 結合事例
堅持不懈 團結協作
鍥而不舍 默默奉獻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獨立閱讀,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的錄像資料,重點句子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引入新課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20xx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生自由發言)
過渡: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飛天夢。
二、出示課題,質疑問難
課件出示課題:千年夢圓在今朝。請大家看屏幕,一起讀課題。說說你從課題中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生質疑。預設:千年的“夢”是指什么?“圓”是什么意思?千年的“夢”是怎么圓的?為什么說千年的“夢”今朝圓了?寫法上有什么特點?等)
三、初讀課文,解疑定標
師過渡:看來同學們的疑問還真不少。請同學們帶著這些疑問打開課本105頁,采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1、生自由讀文。
2、誰能說說你通過讀文都知道了些什么?
3、生自由匯報,初步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4、再次共同梳理,確立本節課研讀重點:千年夢是怎么圓的?從中體會到什么?夢圓的意義?寫法?)
四、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請同學們再次讀文,邊讀邊畫,找出問題的答案,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詞句旁作批注。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組再合作交流,互相補充。
2、匯報交流,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1)順勢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并相機板書出事件(體會用具體的事實說明道理的方法:奇妙想象—萬戶飛天—衛星上天—神五飛天—神六問天。),然后歸納概括,初步理出實現飛天夢的歷程: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艱苦的努力
“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2)抓住具體事例和重點語句體會交流感悟深刻的句子,體會圓夢的艱辛和不易。相機引導體會寫法。在談體會的過程中,重點點撥理解以下句子(根據學生的回答,鏈接按鈕,相機靈活出示):
A、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抓住“盡管……還”、“無數”“慘重”“堅定而執著”“沒有放棄”等詞體會實現飛天夢的艱辛。體會過渡句的作用。)
B、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具體抓住“一百一十多個單位”“ 三千多個”這龐大的數字體會參加到研制、建設、發射的單位及工作人員之多;體會他們的同心協力、團結合作;結合““夜以繼日”這個詞體會大家默默奉獻、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精神)(相機讓學生板書從中體會到的體現航天人精神的詞語:團結協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
C、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主進醫院;有的年輕人雖然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具體抓住“積勞成疾”“風華正茂”“ 華發早生”“猝然長逝”這些詞語理解、體會工作人員為了航天事業無私奉獻、廢寢忘食、不懈奮斗的高貴品質。相機引導體會排比句式及省略號的作用)
師激情拓展補充:是啊!為了“神州五號”的飛天,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是——生命。同學們,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的無名英雄。你們知道嗎?——出示補充資料:
a、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科學家們共設計了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成功的壯麗場景。
b、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還有一座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們犧牲時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有的人為了尋找飛船的殘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年輕的生命早早的凋零;有的人為了排除險情,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出示墓碑圖片及文字資料)
師:同學們這一座座墓碑不會說話,但卻銘記著一個個感天動地的航天英雄,就讓我們一同飽含深情的再來朗讀這段話,表達我們心中的敬意。
D、隨著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第九段,體會交流夢圓的意義。以情激情,師生帶著敬佩和民族自豪感合作讀:
(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它同時也充分表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師小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實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這真是——(生)千年夢圓在今朝。“神舟六號”的問天,標志著——中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E、激情升華:
師:正是這成千上萬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才換來了這個美麗的輝煌的結果,才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才會有“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的發射成功。
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課題——《千年夢圓在今朝》(出示)
神舟五號成功飛天,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千年夢,今朝圓了!
神舟六號安全返回,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千年夢,今朝再圓!
神舟七號太空漫步,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千年夢,今朝又圓!
五、拓展朗讀,升華情感
1、情感升華。
師:千年夢一次又一次地圓了,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遠的太空。(配樂:在《超越夢想一起飛》歌聲中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此時此刻讓我們懷著自豪激動的心情,齊讀課后“閱讀鏈接”
《炎黃飛天夢》(出示)
師:同學們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把航天精神發揚光大。相信你們一定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科學技術建設的大潮中去。未來,中國航天事業的接力棒就交給你們了!
六、布置作業:
作業套餐:任選一題
A.辦一張關于“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主題的手抄報;
B.把“神州六號” “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及“嫦娥一號”也寫進課文中;
C.摘抄文中你認為精彩的句段;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瑰麗、嘗試、火箭、*、探索、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宛若、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1.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1.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精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交流有關資料,引出課題
師:昨天布置同學們收集有關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的個人資料,現在請大家拿出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師: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被稱為中華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實在中華民族的航天歷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他的名字叫“萬戶”,萬戶做了什么?為什么月球上的環形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呢?
板書課題:千年夢圓在今朝。
二、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1.學生自讀課文,讀通課文,了解課文敘述順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學生匯報自讀收獲:
3.梳理課文結構,理清課文條理:
將第一自然段與第十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
找出文中的兩個過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將課文劃分為五個部分,中間三個部分分別寫萬戶乘坐火箭飛行沒有成功、我國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我國成功發射載人航天飛船。
三、重點研讀,學習課文表達方法
1.研讀第七自然段,解決一個問題: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之外,還需要什么?
A、兩個數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設、發射單位,“三千多”是協作單位。說明載人飛船成功飛天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
B、一組排比句: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先引導理解“積勞成疾”“風華正茂”“華發早生”“猝然長逝”四個詞語,再體會這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貢獻給了集體,飛天成功既是千萬人的個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2.研讀第四第六兩個自然段,解決一個問題: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變為現實的?我們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抓兩個過渡段帶動全文,認識中華民族的航天歷程,從中感悟到:要有遠大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要不怕失敗,不怕付出慘痛代價,永不放棄,堅定而執著地追求,積極與他人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四、加強朗讀,回歸整體,感悟“千年夢圓在今朝”
1.學生自愿起立讀課文,可以讀全篇,也可以讀感興趣的幾段。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課題:
夢──飛離地球,遨游太空。
圓──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人造衛星上天、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
五、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學生齊讀蔡桂林的《炎黃飛天夢》。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5
千年夢圓在今朝
教學目標 1.認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探索、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宛若、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具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州五號”、“神州六號”在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景。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生詞。
2.自由讀課文,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
XX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教師相機板書: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四、拓展讀寫,升華情感
1.“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并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3.“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并結合課文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神州五號” 飛行成功僅僅三年,“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飛上了太空。(播放多媒體課件)
同學們,請你來為本文作者填補這一空白:把“神州六號” 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也寫進課文中,加在你認為合適的地方。
5.請2~3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互相評議。
五、作業
課下繼續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二、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板書課題。
1、20__年10月15日9時,在我國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入太空。請看,這就是“神五”飛天的壯觀一幕。
2、播放視頻。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4、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吧!(教師出示課題)
5、帶著你的自豪齊讀課題。
(二)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請同學們看看閱讀提示,看看提示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三)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弄清數千年的夢想是怎么變為現實的?
(四)檢查交流。
1、指名讀生字詞。(出示多媒體課件)
2、課文寫了什么夢?
3、這個飛天夢是怎么一步一步變為現實的?(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出示課件)
(五)品讀感悟重點部分,深入理解文本。
1、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在今天變為現實是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讓我們動容。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在旁邊寫上你的批注。
2、待學生交流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依次理解重點句。
(1)“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a)學生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b)假如你就是楊利偉,請向全國人民表達出你對航天工作人員發出內心的稱贊。
(2)“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a)指名讀。
(b)說說讓你感動的地方。
(c)教師小結并有感情的讀出你的體會。
(3)“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a)說能說說這句讓你感動的地方。
(b)這么多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團結合作)
(c)對,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誰能通過讀表現出來。
(4)“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早逝……”
(a)指名讀。
(b)指名聯系上下文說說四字詞的意思。
(c)透過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你看到的是一種什么精神?教師相機板書:勇于探索、鍥而不舍、默默奉獻。
(d)這段話的結尾用了“……”,你們能說說省略的是什么嗎?
(e)是的,老師搜集了一段資料,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航天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吧!
(5)出示多媒體課件9
(a)請學生讀文字。
(b)這段文字更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科研人員對祖國、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讓我們把對他們的崇敬之情讀出來吧!老師引讀,你們接讀。
師:戈壁灘上的燦爛朝陽,火紅的晚霞,他們無暇欣賞,仍然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生:有的人……
師:電話里父母的叮囑,妻兒的思念,他們全都拋在了腦后,仍然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生:有的人……
(6)、學到這里,我想問問同學們:飛天夢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什么?
師小結:飛天夢的成功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
(六)升華情感。
師:正因為有了成千上萬中華兒女的不懈努力,中華飛天夢才得以實現,我們才迎來了“神五”的發射成功。此時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紛紛用各種方式抒發內心的自豪和驕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08頁,用我們的自豪讀讀蔡桂林所做的詩《炎黃飛天夢》
生:請四位同學朗讀。
師:夢了千年,盼了千年,“神舟五號”成功飛天,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神舟六號安全返回,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嫦娥一號探月成功,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神舟七號漫步太空,讓我們神奇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7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潘爺爺給我們做得精彩報告中,神五、神六飛天的場面。看著那場面,再想想嫦娥奔月的神話,鯤鵬展翅、九天攬月的傳說,我想,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會熱血沸騰。昨天我們預習的第27課《千年夢圓在今朝》,我感覺這句話說出了華夏兒女的心聲。來,說出我們的心聲(齊讀課題),寫出我們的心聲(板書課題)。
二、交流預習收獲
請大家打開書,快速默讀課文,準備交流預習收獲。
1、需要注意讀音的詞語
猝然長逝 蒼穹 參與
2、需要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主要內容
▲可以總結課文主題思想,也可以用時間表列舉航天大事
明代:萬戶嘗試飛天失敗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三、課文賞析
1、六人小組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
2、全班展示賞析
▲重點段的朗讀處理:
第八段(賞析略)
“那天早晨九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劃過一道道絢麗的曲線,看起來宛若一條蜿蜒的蒼龍,瞬間便消失在了蒼穹之中。”
自由讀、新聞播報的形式讀、向不知道這個喜事的好朋友說的形式讀,看神五飛天的錄像片段,再次表達我們的心情朗讀
第九段(賞析略)
“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航天技術的國家。”
向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宣布;向曾經看不起我們的人宣布;向未能等到成功便猝然長逝的航天人宣布。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這不僅是炎黃子孫的自豪之感,更是對成千上萬的航天人的贊揚)
三個大組分別贊揚,齊聲贊揚,熟讀成誦
四、以第十段總結
孩子們,在神州五號飛船發射成功兩年后的2005年10月12日我們又成功發射了神舟六號,記得潘爺爺說,預計2020年中國人將成功登上月球,也可能更早,大家要做好準備,在這個時間表上還有很多震撼地球的日子等待著你們去填寫。
五、課外拓展
詩人蔡桂林在祖國實現飛天夢的這一刻,揮筆寫下一首詩:《炎黃飛天夢》,(師生齊誦)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8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20__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確定本節課的共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教師相機
板書: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8、課堂練習:
四、拓展讀寫,升華情感
1、“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并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3、“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并結合課文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9、作業安排: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神舟五號”飛行成功僅僅三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飛上了太空。
(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們,請你來為本文作者填補這一空白:把“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也寫進課文中,加在你認為合適的地方。
5、請2~3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互相評議。
10、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教學相關資料
11、自我問答: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讀課文后獲得的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主要采用“疑問導讀法”即“以讀為經,以問為緯”,讀、思、想、展、理相結合,營造自主、合作、平等的教學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力求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9
片段:細讀文本,尋根溯源。
師:千年夢圓在今朝。“神舟五號”能順利升天,你認為應該歸功于誰?請你仔細讀讀課文,在有感觸的地方圈圈畫畫,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可以有感而發,寫上批注。
(學生認真地讀課文。)
生:我認為楊利偉是一個功不可沒的功臣。
生:我也有同感,作為太空飛行第一人,他對祖國忠誠的愛,對航天事業無限的執著,都令我們敬佩。
師:是啊,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
(出示一組身穿太空服的楊利偉圖片,師生共同回憶2003年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師:楊利偉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個小時的太空旅行,這三句話找到了嗎?
生:“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師:讀了課文,你怎樣理解楊利偉的這三句話?
生:我認為這三句話是楊利偉對飛船的評價,也是對研制飛船的航天人的贊揚。
生:我認為這三句話說明“神舟五號”飛船是很安全、很穩定的,也說明我國的航天工作人員的水平很高。
生:我從課文第5、6自然段看出,楊利偉說這句話是發自內心的對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評價,他們是默默的無名英雄。
師:能說具體點嗎?
生:從“一百一十多個單位”“多達三千多個”可以看出參加研制、建設、發射的單位及工作人員之多。
師:這么多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協力。
生:團結合作。
師:對,只有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
生:“夜以繼日”這個詞語仿佛讓我看到了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苦戰情景。
師:從中你看到的是一種什么精神?
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生:默默奉獻的精神。
師:是啊,為了“神舟五號”,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生命。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有的人……”這個句段。
(學生朗讀。)
師:同學們,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的無名英雄。你知道嗎?──(出示課件)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科學家們共設計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成功的壯麗場景。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這段話,表達我們心中的敬意。
(學生朗讀。)
師:正是成千上萬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才換來了這個美麗的輝煌的結果,才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載人航天的千年夢想終于實現了。文章熱情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教學時以“神五”發射為突破口,通過課件、品讀感受千年夢圓的激動、自豪,體會千年夢圓在于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體會并學習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神舟五號”發射與飛行過程的錄像資料,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于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們有夢嗎?(學生交流)我們中華民族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夢,你們知道至今為止我們已圓了哪些夢嗎?(教師板書:圓)
(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飛天)當你知道我們的飛天夢圓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讓我們自豪的告訴全世界-----(再次齊讀課題)
3. “千年夢”指什么?“圓在今朝”又指什么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用“﹏﹏”劃出能解釋課題的句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交流:
(1)文中哪句話最直接、最準確地表明了題目的意思?誰來說一說。[課件出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指名讀,齊讀)
讀了這句話,你明白了什么?(學生交流)
(2)是啊,[出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齊讀)數千年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中華民族是何等的自豪與驕傲啊。
3.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2——10自然段,用簡潔的話概括中華民族實現千年夢的過程。
三、細讀課文,品味艱辛
1.隨著神舟五號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向學生出示楊利偉穿著太空服的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楊利偉在走下飛船接受采訪時候說的三句話。[課件出示]飛船飛行正常。 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范讀)你怎么理解這三句話?(學生交流)
簡單的三句話,讓我們明白了
[出示句子]:沒有他們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這飛行正常,使人感覺良好的飛船,就不會有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這里的他們是指哪些人呢?
2、請同學們讀課文第7自然段,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3.交流:
(1)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抓住“一百一十”、“三千多個”,從這兩個數字中你讀懂了什么)(參與完成這項工程的單位非常多 ,團結合作)
(2)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你體會到了什么?
(3)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4)出示三個句子: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剛才研究的這一組句子,你能感受到了什么?(團結合作、同心協力、忘我工作、不懈努力、默默奉獻……)
(5)出示圖片激情:同學們,一個個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的無名英雄。夢圓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感人故事(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讀讀這段文字[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科學家們共設計了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的壯麗場景。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們犧牲時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有的人為了尋找飛船的殘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年輕的生命早早的凋零;有的人為了排除險情,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同學們這一座座墓碑不會說話,但卻記載著航天工作者的航天豪情壯志,讓我們飽含深情的讀一讀,表達我們心中的敬意。(齊讀)
四、補充拓展,深化情感
1.千年的歷程,千年的努力,才迎來了這夢圓的一刻,就讓時光倒流到20__年10月15號,我們一起回顧神五飛天激動人心的一刻。(播放神五飛天的視頻)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2.作為炎黃子孫中的一員,你不想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嗎?(齊讀課題)
3、“千年夢圓在今朝”,我們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解放軍軍官作家蔡桂林在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實現了之后創作了一首詩《炎黃飛天夢》 (配樂朗讀)
4. 雖然我們的千年夢圓了,但我們依然沒有停止追夢的腳步,在載人航天事業上,我們又取得了哪些成功?(請生介紹)
5.(播放幻燈片)是的,夢圓這一刻是讓人幸福的,是讓人快樂的。但是,孩子們,為了這個“圓”字,我們中華民族整整奮斗了數千年。從大膽想象到嘗試,到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發射成功,這個“圓”字,實在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艱辛!
它記載著我們炎黃子孫的激情與夢想,記載著華夏兒女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也不放棄的執著與追求,記載著一代代國家領導人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也要搞航天工程的豪情壯志,記載著一代代航天工作者不怕困難,不計功名利祿,不怕犧牲的科學情懷。正是他們,真是他們,才讓我們迎來了舉國歡慶,千年夢圓的時刻。
孩子們,當我們再次面對這直沖九天的神舟飛船,再次面對這個“圓”字的時候,你最想說些什么呢?
5.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我們還想圓哪些夢?(請學生說)出示句子(接讀):登臨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遠的太空。
6.有夢就有希望,有夢就有追求,圓夢的任務將落在你們的肩上,讓我們為中華民族更高遠的夢想,時刻準備著吧!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
2、“神舟五號”的順利發射及其偉大意義。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的實錄或圖片;重點語句的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揭題質疑:
同學們,能說說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嗎?同學們的夢想真是五彩紛呈,我衷心的祝愿每個同學的夢想能夠實現。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與一往篇與夢想有關的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指名讀課題,再齊讀課題,質疑:說說你有什么疑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自讀自悟 理清條理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同時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遨游 蒼穹 宛若 振奮不已 震耳欲聾 積勞成疾 風華正茂 猝然長逝 堅持不懈 鍥而不舍 嫦娥奔月 鯤鵬展翅 九天攬月 炎黃子孫
3、學生匯報自讀收獲:
學生可能有以下認知(僅例舉)。
萬戶是明代官員,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乘火箭上天的人,萬戶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
我國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國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號飛船發射升空并成功返回。
沒有航天工程人員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第四和第六自然段是過渡段。
文章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第七自然段“有的人……猝然長逝”是排比句。
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首尾照應。
……
4、梳理課文結構,理清課文條理:
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學知道的內容真多,那么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呢?你們能概括出來嗎?教師相機板書體現文章線索的事情。
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人造衛星上天、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終于成功了,載人航天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的,真可謂千年夢圓在今朝呀。
三、研讀重點 感悟精神
1、你們通過讀課文,知道作者描述最詳細的是哪件事情嗎?
2、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經過航天工作人數十年的努力實現了,這該是多么讓人引以自豪的事情啊!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神舟五號”飛天的情景呢?
請看:課件播放“神五”飛船發射情景。
3、你們看,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同學們,看到這個場面,你有何感觸?
千年夢圓在今朝,“神舟五號”能順利升天,你認為應該歸功于誰?請你仔細讀讀課文,在有感觸的地方圈圈畫畫,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可以寫上批注。
4、交流感觸:(結合回答相機出示句子,并相機補充板書表示精神品質的詞語。)
是呀!為了能圓航天夢有多少人在為此而努力著,到底有多少無名英雄?能說具體點嗎?
(出示句子1)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1)從這句話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百一十”、“三千多個”,這么多單位,這么多的工作人員要共同來完成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2)是呀!只有大家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給了集體,飛天成功既是千萬人的個人努力,更是千萬人共同合作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3)誰能用你的朗讀讓人感受到“神舟五號”能順利升天是千萬工作人員團結合作的結果?
(出示句子2)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1)你從這句話中的“夜以繼日”和“苦戰攻關”看出了航天工作人員的什么精神?
(2)這樣的一群人,不禁讓我們產生怎樣的感情?你能用你的朗讀表達出這種感情嗎?
(3)為了神舟五號,有多少人在忘我工作,在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讀了這句話,相信大家對航天工作人員崇高的精神品質會有更深的理解。
(出示句子3)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1)引導理解“積勞成疾”“風華正茂”“華發早生”“猝然長逝”四個詞語,
(2)體會這一句所表達的意思。理解這些詞語寫出了航天工作人員為了航天事業無私奉獻、廢寢忘食、不懈奮斗的高貴品質。
(3)根據所學的知識,你能體會出句子中省略號的作用嗎?這個省略號,也可體現出航天工作人員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與艱辛,你還能想像出他們當時不懈奮斗的情景嗎?
5、“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發射,讓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但是通過剛才同學們的理解,我們又不難看出: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的無名英雄。你們知道嗎?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科學家們共設計了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的壯麗場景。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朗讀這段話,表達我們心中的敬意吧!
6、大家知道作者為什么將“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寫得這樣的具體嗎?這件事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呢?(課件出示第9段話)注意“執著”的詩意及“鍥而不舍”的意思。
結合蘇聯和美國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了解中國是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結合“航天回顧”課件的播放了解中國航天事業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神舟五號”飛行的成功意義特別重大(“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是幾代人數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奮斗的結果,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勇于挑戰的精神。)。
7、正是中國航天工作人員有著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飛天夢才得以實現,也正因為如此,繼“神舟五號”之后,2005年10月11日,“神舟六號”再次飛行成功,使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勝利。(相機理解“里程碑”)
不僅如此,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的成功飛行中,航天員還能夠出艙活動,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又取得了一個進步。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炎黃子孫產生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齊讀最后一段。
四、回歸整體、學習寫法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這個美好的夢想所進行的不斷嘗試和追求,而且我想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一定明白了,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之外,還需要什么?
2、剛才這些道理,是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讓人感悟到的,這種在具體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既有說服力又具體感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除此這外,你們還發現作者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呢?(時間順序、前后照應、過渡段、排比句、詳略得當等)
五、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1、解放軍軍官作家蔡桂林在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實現了之后創作了一首詩《炎黃飛天夢》下面請大家一齊來欣賞一下(課件出示)《炎黃飛天夢》
2、片斷練習:
給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理想。
練筆可以采用前后照應的方法,按照時間順序談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
【板書設計】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飛離地球 遨游太空 夢想
萬戶飛行 沒有成功 嘗試
衛星上天 振奮不已 執著
神州飛船 成功飛天 夢圓
勇于探索 堅持不懈 團結合作 鍥而不舍 默默奉獻 熱愛祖國
六年級下冊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 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學習重難點】閱讀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的部分,從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方法指引】 自由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知識鏈接】
1、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1970年4月24日 21時35分,“東方紅1號”衛星由“長征1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中國進軍太空的萬里長征。“東方紅1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技術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自行研制和發射航天器的國家。
2、中國為什么要發展載人航天載人航天是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工程。實施航天載人工程,對于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科技、國防和人才培養諸多方面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載人航天,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能力的重要標志:對科技發展具有強大的牽引作用;對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促進科學研究工作的深入。
3、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
第一步,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
第二步,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間實驗室。
【學習過程】
●自學導航
1、認真讀3-5遍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順句子,邊讀邊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給多音字組詞
今朝( ) 載人( )
3、熟練地認讀: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
4、理解詞語
九月攬天—— 絢爛—— 先驅—— 積勞成疾——
風華正茂—— 猝然—— 震耳欲聾—— 鍥(qiè)而不舍——
●解讀課題,了解課文大意
1、解讀課題課題中的“圓”是指 。
千年的“夢”是指 。
2、了解課文大意
①千年“夢”是怎么圓的?找出相關的段落,并進行概括。
②1——3自然段寫什么?11自然段寫些什么?文章的重點是什么?你覺得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③你認為“飛天夢”為什么能實現,最重要的是什么?
●直奔重點段落,感悟航天人的可貴品質。
1、4——9自然段用大量的事實來說明今朝圓了“飛天夢”,你把文中的幾個事實,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來。
2、文中重點寫了“神州五號”的順利升天,你認為應該歸功與誰?把你特別有感觸的地方找出來和同學們交流。
3、航天員楊利偉在著陸場即將登機返回北京的時候,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旅行:“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讀了課文,你怎樣理解楊利偉的這三句話?
4、不光是楊利偉,還許多的航天人在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體會到的?
5、你想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概括這些航天人?
6、讓我們一起深情的朗讀“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未等到成功發射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表達我們的敬意。
●展望祖國更高更遠的夢想
讀最后一段,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打算。
【當堂檢測】
1、讀讀課文的第4、6自然段,說說這兩個自然段是什么段?分別起什么作用?
2、讀《中國為什要發展載人火箭》 全優45頁,完成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