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精選9篇)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學習目標1、這是一個游戲,你說我做。
2、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做習慣和與人口語交際的能力。
3、感知準確聽話的重要性。
重難點及突破辦法通過游戲,知道怎樣聽指令做動作,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
課時安排1課時
導:依據“學研展練評”教學各環節設計教師活動學:結合導案預設安排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上課教師修改并整理出凸顯個性的學導流程
一、課前誦讀
二、課前輔助環節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不喜歡做游戲?讓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吧!一個人發指令,其他人做動作。這樣的游戲叫《我說你做》。
三、學(初步感知)
1、課件動畫演示:學生做游戲的情境。
四、研
1、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試著敘述視頻內容。
2、通過看視頻,師生共同擬定游戲規則。
3、教師宣讀游戲規則。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
三、展
1、“我說你做”游戲真有意思,我們也進行“我說你做”游戲,好不好?
2、教師準備幾個動作,分組傳下去,看看哪個組做的動作又快又對。
3、評出優勝小組。
四、練
1、一位同學發出指令,其他學生做動作。
1、學生集體回答:
1、學生看視頻,并試著模仿游戲。
1、同桌相互敘述,學生自由匯報。
2、學生討論游戲規則,并匯報。
3、學生熟記規則。
1、學生集體回答。
2、學生分組做游戲。
3、其他組同學參與評選。
1、學生自練自評。
作業設計及反饋情況:
一位同學發出指令,其他學生做動作。
板書設計:
我說你做
游戲規則: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我說你做二
一、激趣
師(笑問):同學們,我們先一起做個游戲,好嗎?
生(大聲齊答):好!
師:游戲的名字叫“我說你做”,猜一猜游戲的要求是什么,會做嗎?(會)請大家做好準備。(學生很興奮,產生躍躍欲試心態。)
師:“舉手”,(有的學生一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學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師:“生氣的樣子”,“高興”呢?(完全進入了角色,忘記了這是課堂,有的還站了起來。)
師:好的。同學們,反應敏捷,神情豐富。喜歡這個游戲嗎?(喜歡。生似乎余興末哀,一雙雙眼睛期待地望著老師。)
師:那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我說你做”的游戲。(板書:我說你做。)
師:當然難度要增加。怎么做呢?聽我介紹。首先由我來給大家做表演,(“啊”生感到驚訝。)但表演前,我要暫時請一位同學離開教室。(“出去干什么”學生小聲問。)其余同學請認真觀察,尤其看看我在表演中有哪些動作、語言、表情,甚至可以通過表情揣摩一下我的心理,然后把它生動地描述出來,爭取讓這位沒看到我表演的同學能根據你生動地描述,把我剛才的表演重演出來,聽明白了嗎?
師:誰愿意暫時離開我們?(生搶著去,目的是呆會兒可以表演。)
(選出王玉婷同學暫時離開教室。)
[評點:記得有位教育家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者別具匠心的開頭,不僅巧妙地敘述了本次習作的要求,而且一掃學生往日作文的畏懼心理.使作文教學頃刻間變得生動有趣充滿了誘人的魅力.]
二、增趣
師:那下面我就開始表演了。(生個個拭目以待。)
(師表演小品,生仔細觀察。)(隨著老師表演中的一記耳光,聽課教師與學生哄堂大笑。)
師:怎么樣?看清楚了嗎?還要不要再來一遍?(學生響亮回答:要。聽課教師笑。)行,這下你們眼睛可得睜得再大點哦!
(師再表演,生再觀察。)(生目不轉睛,教室鴉雀無聲。)
[評點:教師忘情的逼真表演,打破了以往嚴肅、死板的教學環境,使原本應該歡快愉悅的作文教學恢復了應有的生機。]
師:看清楚了吧?現在誰能把剛才老師的表演說清楚,說具體?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師:那大家還是先自己練習著說說吧。
(生自由練習描述。)
師:誰來描述?好,其他人請仔細聽,看看他什么地方說得特別好,還有什么地方不妥,呆會兒提出你的意見。
(指名表述)
生:一天,張老師正在專心致志地備課,忽然不知從哪飛來了一只蒼蠅,停在了張老師的臉上。張老師用手一拍,沒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個巴掌。這時,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蒼蠅打死了。
(末等老師開口,同學們紛紛舉起了手。)
生:他說得不具體。蒼蠅一開始是停在張老師耳邊的,并且張老師還用手一揮,說了聲:“哪來的蒼蠅?去去去!”這點他沒說。
生:張老師那一巴掌打得很響,我聽得很清楚。(生及聽課教師大笑。)所以,他應該說:“張老師狠狠地用力一拍。
生:這時張老師很惱火,因為我看到當時老師眉頭緊鎖。張老師的表情也應該說。
生:當張老師看到蒼蠅被自己打死后,十分高興,還露出了笑容。這點他剛才也沒說到。
……
(生交流的氣氛異常熱烈。)
[評點:敏銳地調動學生的全部感覺器官來進行觀察,是引導學生對生活的一種敏感。若長期地訓練這種科學的、藝術的了解事物的方法,學生便養成觀察的良好習慣。正是由于執教者有了這種強烈的意識與科學的方法,學生才觀察得仔細、體驗得真切、敘述得具體。]
三、孕趣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寫下來。好嗎?(生笑答:好!且興趣盎然。)王玉婷(剛才,離開教室的同學。),難為你了,從選你出去,到現在進來,你一定聽到了許多,也想了許多吧?(生點頭)那好,你就把這些寫下來吧!(生欣然接受。)
(生寫片斷)
(指名王玉婷同學讀心理活動的描寫。)(言語間流露出迫切想知道張老師表演的是什么。)
師:真是惟妙惟肖。我們的所做是不是正如她所想呢?誰來幫她揭開“廬山真面目”?
(指名)
師(對王玉婷):你先別急于演,先聽他讀一遍,了解一下大概意思。一邊聽可以一邊做做相關動作。
(生讀第一遍,王玉婷練演,動作斷斷續續;生讀第二遍,王玉婷正式演)(表演至打死蒼蠅后,她大笑了起來)
師:看來,打死蒼蠅后,你比我開心多了。(師生大笑)
師:同學們,看了他們的表演,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王玉婷表演基本上我認為是成功的,有些地方有了改變。比如,你剛才,蒼蠅是在左臉,而她是在右臉。
生:還有最后你只是微微一笑,她卻大笑了起來。
(還有許多同學想指出王玉婷的“不是”)
師:你們認為這都是王玉婷的錯嗎?
(生愣了一下,后恍然大悟)
生:是因為張倩婧在寫的時候,沒寫仔細……
生:有的地方,寫得還不夠具體……
……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他們觀察后的描述,又看了他們的表演。現在,你覺得要想讓別人成功的模仿,作為我們枋穌哂Ω米⒁廡┦裁矗?BR>生:我認為我們只有在觀察的時候,仔細點,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才能準確描述。
生:我發現在認真觀察的同時,描述時還要做到具體、詳細。
生:我認為在用詞上還要做到準確,否則的話就會鬧出笑話。
……
(相機板書:仔細觀察、具體描述、準確用詞)
[評點:課堂教學是“藝”不是“戲”,課堂教學沒“戲”不成“藝”。教者課中安排的“戲”——讓學生用自己的口頭作文與沒看到表演的同學“筆談”不僅呼應了開頭,而且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互相評議揭示規律,既培養了學生樂于表達、敢于表達的品質,也培養了學生尊重他人、學會傾聽的習慣。]
四、拓趣
師:通過剛才的熱身運動,想必大家對游戲的規則有所了解了吧!接下來,請大家設計好你自己的表演,想好后同桌兩人相互表演相互觀看,再把它寫下來。呆會兒,我將請寫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聽,并重請一位同學根據你的描述進行表演。
(生設計表演——同桌互演互看互寫)
(學生都表演了,而且表演得十分精彩,很有創意)
師:誰愿意把你寫的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讀片斷)
師:聽了他的描述,有哪位同學想上來演一演的?
(指名表演——先學生評價,后原創者再評,側重描述者的角度)
(師再請一組同學表演,并評價)
師:同學們,現在你有想說的嗎?
生:我們在描述的時候,不能只注意動作,還應該留意語言、表情等方面,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具體。
生:看似簡單的事,要想把它做好,并不是那么容易。
……
(同桌再相互演,相互看,相互修改——賞析片斷)
[評點:學生習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為一種內驅力,不僅來自教師的引導與培育,還來源于在習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這一環節的教學較好地突顯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學生習作“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新的要求。同時由于表演、感覺、體驗和習作的綜合運用,進而產生一種能量資源,使學生習作成為思維火花的自然噴涌,使學生習作的文字具有一種可以感受、會朝前奔的活的語言生命。]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戲不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們有了互相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就是“我說你做”。通過游戲,學生在說話和聽話的過程中進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插圖和傾聽老師的講解,能夠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中能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重點)
3.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口語交際能力。(難點)
課前準備
提前放置在辦公室的一本書。(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臉著急):哎呀,我怎么這么糊涂!書竟然落在辦公室了!
生(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我幫你去取!
師(故作鎮靜):好吧!,請你到我的辦公室去,在靠門左邊第二個柜子的最下一格有一摞書,那摞書從上往下數第二本是我今天要用的作文書,請你幫我取回來。
生1:(聽得很仔細,一邊聽一邊小聲重復,然后快速跑出去。)
師(故作輕松):這下好了!請大家把學習用品準備好!語文書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練習本放在語文書上,從文具袋里拿出鉛筆和橡皮,放在練習本上。
(生照著老師的要求做,幾個同學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生1:老師,您的作文書取回來啦!(回到座位上坐好)
師(看看作文書,點點頭,故作驚訝):他怎么找得又準又快?
生2(搶著回答):因為老師告訴他作文書在哪兒了,他照著做的。
師:如果讓你去取作文書,你能這么快就找到嗎?
生2(低著頭,撓撓腦袋):不能,老師您當時說的話太多,太長了,我根本沒記住。
師(望向):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1:老師,您雖然話說得多,但是說得很清楚,我都聽見了!我把您的話都記在心里,到了辦公室照著做就找到了。
師:看來,要想把別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認真聽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時要想讓別人聽清楚,說話的人應該大聲說,清楚地說,讓別人聽清、聽懂。(板書: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注意聽別人說話。)
設計意圖:建立在生活實際基礎上的交流與指導更能“接地氣”,讓學生立足實際,感悟到“說清”與“聽清”的重要性,為后續的口語交際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繼續情境,明確要求
師:剛才在取作文書的時間里,老師要求大家做了什么事?
生3:老師要求我們拿出語文書、練習本、鉛筆和橡皮,并把它們擺在桌子上。
師:老師在要求大家擺學習用品的時候,還提出了具體的擺放位置。請大家看看,你們擺放的位置一樣嗎?
生(相互查看,搖搖頭)
師:老師提出的是同樣的要求,為什么大家的做法不一樣呢?
生2:因為有的同學聽清楚了老師的要求,有的同學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生3:老師站在講臺上說的,說話的時候聲音有點兒小,后邊的同學有點兒沒聽清楚。
師:看來,要想讓別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必須做到兩點——
生(齊聲讀板書內容):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注意聽別人說話。
師:好,現在老師重新提出擺放學習用品的要求,請大家照著做——語文書放在書桌的左上角,練習本放在語文書上,從文具袋里拿出鉛筆和橡皮,放在練習本上。
(生紛紛按照老師的要求擺好,沒有一個擺錯學習用品位置的。)
設計意圖:教師口若懸河地講解,不如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在具體的經歷中真真切切地體會“聽清”“說清”的重要性。
三、游戲活動,戲中明理
1.第一輪游戲:老師說,大家做。
師:請大家把鉛筆、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語文書、練習本、文具袋都放進書包里。
(生照做,教師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點評,鼓勵學生認真聽清命令。)
2.第二輪游戲:同學說,大家做。
生1:請大家站起來,一起拍手,再一起跺腳。
生照做,教師也跟著做,并總結:聽得準、記得牢、說得清。
3.第三輪游戲:我來說,你來做。
分小組活動,一人發布命令,其他人照著做。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課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本環節的三輪游戲,由簡單到復雜,由聽命令到發布命令,使學生明白不僅要聽清,更要說清。實踐引導中總結要領,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四、活動總結、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我們玩了有趣的“我說你做”游戲,你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嗎?
生1:玩過游戲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認真、仔細地聽清楚別人說的話,才能知道別人要我們做什么。
生2:我以前說話聲音太小,媽媽說我,我也沒在意。現在我知道了,說話聲音小,別人就聽不清楚你在說什么。
生3:我以后要大聲說話,讓別人聽得清楚,在聽別人說話時也要認真聽,知道人家要告訴我什么。
(師指黑板,全班齊讀板書。)
師: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一玩“我說你做”的游戲吧,而且還要把我們總結的活動秘訣告訴他們啊!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學生明確了“我說你做”的方法,將整個活動延伸至生活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根據這個總目標,我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口語交際活動課。
1.有情境才“能說”。
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不能局限在課堂里,把它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發學生交流。本節課開課伊始的兩個情境,看似與課堂教學無關,實際卻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連,甚至起到了關鍵性的引領作用。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說什么,完全沒有了課堂教學的壓抑感和局限感。
2.有氛圍才“敢說”。
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膽小、害羞的孩子,沒有當眾大膽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我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互動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領這些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體驗中,放開自己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而且在活動中他們也對“大聲說話”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相信他們以后的語言表達會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會聽”。
一年級的孩子大都不會傾聽。他們年齡小,對于新鮮事物感到無比好奇,課堂上的表現通常是一雙雙小手舉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我來”。他們常常忽略了課堂是需要傾聽的,忽略了傾聽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使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表達,進而完善自己的表達。因此,在課前的兩個情境中,我特意設計讓順利取書的同學分享成功取書的經驗,讓擺放文具位置不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為什么做得不對,以具體可感的事例,幫助學生真切地理解了“傾聽”的重要。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我說你做
教學目標:
1、通過“你說我擺”的游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發展他們的數學交流能力。
2、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想象、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是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積木、機器人。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搭積木游戲
(一)搭積木
1.教師:你們玩過積木嗎?
這是老師用積木搭的物體,你們覺得有意思嗎?
你能搭出同樣的物體嗎?(老師擋住所搭物體)
2.教師敘述所搭物體的位置,學生動手搭
3.比一比誰搭得最象?
(二)自由活動
1.前后兩人一組,后面的同學搭好后,說給前面同學聽,比一比誰搭得好
2.說和擺的同學交換
二、活動二:練一練
(一)出示圖片:練一練
1.你能說出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
(二)出示圖片:機器人
1.數一數,機器人身上有哪些物體組成的?
2.每種物體有幾個?
(三)出示圖片:猜猜看
1.圖中各有幾個小正方體?
2.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思考:用同樣大的小正方形,擺長方體,可以怎樣擺?擺正方體呢?
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我說你做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4
這是孩子的第一次口語交際課,我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玩這個游戲的情景,簡單介紹一下游戲的規則。并提問,“想玩好這個游戲,其實有兩個小技巧,我想問問,看哪個同學已經發現了?”,孩子回答很積極,“要認真”、“不說話”、“守紀律”……然后我在引導孩子要“認真聽”和“大聲說”。剛開始幾輪,是我發布指令,游戲中間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孩子們完成都很好。但是當分組玩,和個別同學剛發布指令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有一個孩子比較內向,經過提醒之后,說話聲音依然很小,我就讓全班一起鼓勵他,他的聲音才大了一些。
由此,我想到,全班肯定不是只有他一個內向的學生。因此,在以后的課堂,我也會更加注意那些不是很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提問,不僅是對他們課堂掌握的檢驗,更是對他們信心的塑造。越是內向的孩子,越是敏感,他們更需要鼓勵與鍛煉。希望全班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勇敢的心和一張自信的笑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根據這個總目標,我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口語交際活動課。
1.有情境才“能說”。
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不能局限在課堂里,把它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發學生交流。本節課開課伊始的兩個情境,看似與課堂教學無關,實際卻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連,甚至起到了關鍵性的引領作用。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說什么,完全沒有了課堂教學的壓抑感和局限感。
2.有氛圍才“敢說”。
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膽小、害羞的孩子,沒有當眾大膽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我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互動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領這些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體驗中,放開自己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而且在活動中他們也對“大聲說話”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相信他們以后的語言表達會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會聽”。
一年級的孩子大都不會傾聽。他們年齡小,對于新鮮事物感到無比好奇,課堂上的表現通常是一雙雙小手舉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我來”。他們常常忽略了課堂是需要傾聽的,忽略了傾聽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使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表達,進而完善自己的表達。因此,在課前的兩個情境中,我特意設計讓順利取書的同學分享成功取書的經驗,讓擺放文具位置不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為什么做得不對,以具體可感的事例,幫助學生真切地理解了“傾聽”的重要。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戲不但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們有了互相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就是“我說你做”。通過游戲,學生在說話和聽話的過程中進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插圖和傾聽老師的講解,能夠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中能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
3.讓學生有大膽說、敢于說和注意傾聽他人講話的習慣的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中能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獎勵物品作業本、PPT。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圖上有幾位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玩什么游戲呢?
(預設答案:我說你做)
2.猜一猜:
(1)發令的小朋友在說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每一位小朋友都按照發令的要求做了嗎?
(沒有,有一位小朋友沒有按照要求。)
(4)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預設答案:這位穿條紋衣服的小朋友可能沒有注意聽別人說話,還有可能是藍裙子小朋友說話太輕了。)
二、游戲鍛煉聽說要求。
1.所以,不管是在上課的時候,還是玩游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1)發令官要大聲說,說話聲音要讓別人聽得見(清楚說的小嘴巴);
(2)參與游戲的小朋友要注意聽別人說話(注意聽的小耳朵)。
2.好,我們來做個試驗,看看誰有清楚說的小嘴巴,注意聽的小耳朵。
(分4個小組,指定好發令官,分組游戲:發令官發令,其余組員聽令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三次發令為一個回合,每個回合之后,組員對發令官發令的語速、聲音大小進行評價,對組員的動作是否迅速、標準進行評價,發獎品;
另外組進行游戲、評價、獎勵,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游戲的機會。
三、課堂小結,活動延伸。
1.要玩好《我說你做》的游戲,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呢?(清楚說的小嘴巴,注意聽的小耳朵)其實,不光光在游戲重要這樣,我們人與人之間講話都要做到——(清楚說的小嘴巴,注意聽的小耳朵)。
2.上課的時候,也要做到。今后,老師要對符合這兩個要求的小朋友進行獎勵,(作業本)小朋友們好好努力哦。
反思一
《我說你做》是一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主要是想通過“我說你做”這個游戲,讓孩子知道如何準確地向大家描述想要表達的意思,怎樣聽別人講話。
這是孩子的第一次口語交際課,我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玩這個游戲的情景,簡單介紹一下游戲的規則。并提問,“想玩好這個游戲,其實有兩個小技巧,我想問問,看哪個同學已經發現了?”,孩子回答很積極,“要認真”、“不說話”、“守紀律”……然后我在引導孩子要“認真聽”和“大聲說”。剛開始幾輪,是我發布指令,游戲中間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孩子們完成都很好。但是當分組玩,和個別同學剛發布指令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有一個孩子比較內向,經過提醒之后,說話聲音依然很小,我就讓全班一起鼓勵他,他的聲音才大了一些。
由此,我想到,全班肯定不是只有他一個內向的學生。因此,在以后的課堂,我也會更加注意那些不是很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提問,不僅是對他們課堂掌握的檢驗,更是對他們信心的塑造。越是內向的孩子,越是敏感,他們更需要鼓勵與鍛煉。希望全班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勇敢的心和一張自信的笑臉。
反思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根據這個總目標,我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口語交際活動課。
1.有情境才“能說”。
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不能局限在課堂里,把它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發學生交流。本節課開課伊始的兩個情境,看似與課堂教學無關,實際卻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連,甚至起到了關鍵性的引領作用。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有什么說什么,完全沒有了課堂教學的壓抑感和局限感。
2.有氛圍才“敢說”。
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膽小、害羞的孩子,沒有當眾大膽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我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互動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巧妙地引領這些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體驗中,放開自己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而且在活動中他們也對“大聲說話”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相信他們以后的語言表達會更自然,更大方。
3.知道重要才“會聽”。
一年級的孩子大都不會傾聽。他們年齡小,對于新鮮事物感到無比好奇,課堂上的表現通常是一雙雙小手舉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我來”。他們常常忽略了課堂是需要傾聽的,忽略了傾聽的重要。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使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表達,進而完善自己的表達。因此,在課前的兩個情境中,我特意設計讓順利取書的同學分享成功取書的經驗,讓擺放文具位置不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為什么做得不對,以具體可感的事例,幫助學生真切地理解了“傾聽”的重要。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認真聽取別人說話;
2、能根據聽到的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
3、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與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與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勇闖三關:
第一關:老師說,你來做
看,這些小朋友也在玩這個游戲呢?這個是說動作的女孩,她說的是什么呢?(請你抬起一條腿),仔細的看看哪個小朋友做錯了?我們想一想為什么做錯了呢?(說話的小女孩聲音太小了、別人在聽的時候她沒有認真聽)(板書:大聲說、注意聽)大聲說話,這得多大的聲音啊?我請你到前面來,我們兩個說句悄悄話,你把說給小朋友們聽,看看你會不會大聲說話。好,誰也想來前面也說說。
我們的第一關正式開始:第一次:舉左手,輕輕放;舉右手,輕輕放。再來一遍:舉左手,輕輕放;舉右手,輕輕放。第二次舉右手,舉左手,過頭頂,下雨啦,沙沙沙!再來一遍:
舉右手,舉左手,過頭頂,下雨啦,沙沙沙!第三次:左手拳,右手拳,放桌上,敲鼓嘍,咚咚咚!左手拳,右手拳,放桌上,敲鼓嘍,咚咚咚!第四次:男孩子,舉左手,女孩子,舉右手,刮風啦!微風、狂風、龍卷風。在第一關,小朋們學會大聲說話,聽得很認真,老師宣布,第一關闖關成功,給你們點贊、鼓掌。
第二關:小老師說,你來做
這一關呢,我邀請小朋友們來當小老師,你來說話,其他的小朋友來做動作。我這里有九張卡片,我是本次列車的列車長,需要8為小助手,誰愿意快快到前面來領卡片?你們先排好隊(老師帶頭繞圈走),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卡片,上面的字你會認嗎?不會認的上面有拼音,悄悄的讀一讀,千萬別讓別人聽見了。這個游戲有一個要求,邊說邊做動作,抬頭看黑板,你們把黑板說兩遍,記住了嗎?準備好了嗎?我來當火車頭:摸摸你的小鼻子,你們:小鼻子小鼻子!(依次進行),第一輪完成,現在加速,我們一起來做,頭發肩膀膝蓋腳耳朵眼睛鼻子嘴,小朋友們能不能再快點,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做起來。(兒歌兩遍)多開心啊,這個游戲真好玩,那是因為他們大聲說,你們注意聽,我們才做得對(板書:做得對),玩得美。第二關,我們輕輕松松,美滋滋的闖關成功了,給自己鼓掌!給同桌點贊。
第三關:
小朋友們,老師有點擔心,第三關有點難,不太容易闖?因為前兩關都是聽一個做一個動作就完成,這一關是聽好幾個,連著把這些動作都做完才算成功,頭部運動:小腦袋動一動,先左后右,先右后左,請你站起來,把凳子放到桌子下面;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說你個指令豎一根手指頭)先打開文具盒,再把鉛筆拿出來,然后把筆放到語文書上(拍個特寫)有信心嗎?這一關你們要是能闖過,那你們就太厲害了!看。這是什么?哇,迷宮,你們會玩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設計了一款迷宮老師把它搬到我們教室來了。你想玩嗎?今天我們的游戲是“我說你做” ,所以玩游戲的時候不能用眼睛,你選一個小伙伴,你們兩個一個蒙住眼睛,一個指揮另一個同學,個一起走迷宮,走迷宮聽錄音:
規則:
1、白色的是道路,不能踩黃線;
2、遇到障礙請繞路;
3、不能越過黃線和障礙物。
規則聽清楚了嗎?我找小朋友說一說。
(游戲開始)找兩組!老師想問問你們兩個覺得怎樣才能順利闖關,大聲說,說清楚,仔細聽,而且要記住他說了什么。或者采訪順利過關的同學,說說你們闖關的秘訣。聽到了嗎?你們想和他們一樣棒,要記住他剛才說的話。現在老師要把路變一變,再找四位同學來玩一玩;再變一次,看看。
三、總結:
小朋友門這節課玩得開心嗎?下課以后我們可以在課間、體育課也玩這個游戲,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記得說話的時候要大聲,聽的同學要注意聽!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7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及設置依據
1、 初步建立口語交際的對象意識。說話有自信,能在適當的場合“大聲說”、“注意聽”。
2、 對交流有興趣,感受交流的快樂。
教學重點: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中能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傾聽別人說話。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和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一、導入
1、跟老師讀課題
2、想想課題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說)
師:我說什么,“你”就按照我的要求做。
二、看圖說單指令游戲
1、仔細觀察圖畫,你發現了什么?
2、小女孩說了什么?
3、其他同學都是怎么做的?誰做的不對?你覺得他為什么會做錯?
4、誰來學學這個小女孩,來玩玩這個游戲?(請一名平時比較膽小的孩子)
5、你覺得她說得好嗎? 師:真不錯!有禮貌,說的不僅大聲,而且很清楚。
6、我們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發指令的人應該怎樣?其他的人應該怎樣? 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清楚說的小嘴巴) 注意聽別人說話。
(板書)(認真聽的小耳朵)
三、分組做游戲
1、出示游戲要求:標紅
①指令要求比較容易完成(不需要太大的動靜)。
②發指令的同學聲音響亮,讓組員都能聽清(不要大聲叫)。
③組員認真聽指令,按指令做動作。
④組內每位同學都要發一次指令。
2、分組游戲,老師參與并指導。
3、選個別小組上臺展示。
四、看圖說多個指令游戲
選取兩組每組中的兩個連貫的指令連起來說,讓其他學生一起做。
1、看圖上另一個小男孩,誰來說說他發的指令?
2、小男孩發出幾個指令?分別是哪幾個?
3、誰上講臺來當一當這個小男孩?
4、你發現了什么?
5、為什么你沒做好呢?(請一位沒有做對或者少做的同學說)
6、你是怎么做好的?(請一位全做對的同學說) 師:說得清、聽得準、記得牢(板書)
7、老師發指令,學生做: 請大家把鉛筆、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語文書、練習本、文具袋都放進書包里。
8、請幾位同學上臺發指令,學生做。
五、
1、這節課,我們玩了有趣的“我說你做”游戲,你覺得玩這個游戲,有什么秘訣嗎?
2、其實,不僅是玩游戲有秘訣,我們生活和學習可都離不開它們。今后,小朋友要努力學習,老師要對擁有這幾個秘訣的小朋友進行獎勵,加油。 你說我做 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 說得清。
板書設計
注意聽別人說話。 聽得準 記得牢 回家和家長一起玩玩這個游戲,并把玩這個游戲的秘訣分享給家長。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這是一個游戲,我說你做。
2.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做習慣和與人口語交際的能力。
3.感知準確聽話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學習重點
通過游戲,知道怎樣準確聽指令做動作,培養良好聽說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學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環節
1.第一輪游戲。(教師準備幾個動作分組傳下去)
2.評出優勝小組。
3.進行第二輪游戲比賽,評出優勝組。
(教師準備一組動作分組傳下去,看看哪個小組做得又對又快。)
4.評出優勝小組。
5.師:怎樣才能把別人的意思準確無誤地做好呢?如果做錯了,想想會是什么原因。結合自己小組的比賽結果,以小組為單位,大家研究研究,可以向優勝組請教。
6.總結要領:聽得準,記得牢,說得清,做得對。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我說你做
游戲要領: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強,由直觀形象的動畫展示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我說你做”變得直觀,易于理解。游戲的.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由詞語到一句話,動作的難度加大,也使兒童的聽說能力逐步提高,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處于興趣之中,由實踐引導學生總結要領,使理論更易于學生接受、理解。不僅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培養,而且使學生的評議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使口語交際教學與語文教學密切相連,互相融合。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說你做》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這是一個游戲,你說我做。
2、 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做習慣和與人口語交際的能力。
3、 感知準確聽話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及突破辦法通過游戲,知道怎樣聽指令做動作,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一、 課前誦讀
導:依據“學研展練評”教學各環節設計教師活動
二、 課前輔助環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不喜歡做游戲?讓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吧!一個人發指令,其他人做動作。這樣的游戲叫《我說你做》。
三、 學(初步感知)
課件動畫演示:學生做游戲的情境。
四、研
1、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試著敘述視頻內容。
2、通過看視頻,師生共同擬定游戲規則。
3、教師宣讀游戲規則。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
三、展
1、“我說你做”游戲真有意思,我們也進行“我說你做”游戲,好不好?
2、教師準備幾個動作,分組傳下去,看看哪個組做的動作又快又對。
3、評出優勝小組。
四、練
1、一位同學發出指令,其他學生做動作。
五、作業設計及反饋情況
一位同學發出指令,其他學生做動作。
板書設計:
我說你做
游戲規則
聽得準,
記得牢,
說得清,
做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