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精選12篇)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本劇的表演,故事的續編理解課文內容。
2、訓練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想象、說話能力,從中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二、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編排課本劇。
三、教學難點:
表演中的細節部分,如語氣、表情、動作等。
四、教具準備:
猴子、烏鴉、喜鵲、杜鵑頭飾各一只。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開始學習了《猴子種果樹》這篇童話故事,課文講了猴子種了一棵什么果樹?(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種后怎么做的呢?(天天澆水、施肥,等著將來吃梨子)
。ǘ⿲W習第九小節。
1、猴子最后有沒有吃到梨子呢?(沒有)課文的哪一小節告訴我們猴子沒有吃到梨子?(打開書本,指名讀第九小節)
2、激疑過渡:猴子為什么會什么樹也沒種成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三)創設情境一:
淼苗電視臺將把《猴子種果樹》這篇童話故事拍成童話劇,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當小演員。根據劇情需要,本篇童話劇將分上、中、下三集為了拍好這幕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劇本,好嗎?
1、拍攝上集(2~3小節,以扶為主)
(1)自讀課文,看看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烏鴉是怎么對猴子說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 2)討論:需要幾個小演員?(3個:烏鴉、猴子、旁白)
( 3 )我們來對對臺詞。(男生:烏鴉;女生:猴子;老師:旁白)
( 4 )我們該給主角配些什么動作呢?分三人小組分角色憐惜。
( 5 )比一比哪組最勇敢,指名一組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當評委。(表演同學戴頭飾)
( 6 )指名同學評議。給第一組評獎。
( 7 )在評議基礎上分三人小組再次排練,師巡視指導。
( 8 )再次指名小組表演。指名評議,評獎。
2、拍攝中集(4~5小節):
(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表演時要注意的。
( 2 )三人小組排練,師巡視指導。
( 3 )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 4 )評議、指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排練)
3、拍攝下集(6~8小節):
(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三人小組進行排練,師巡視指導。
( 2 )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四)再次學習第九小節。
1、默讀課文,思考:句中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討論)
2、指名交流。
3、討論:
(1)為什么這只猴子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因為這只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
。2)它為什么會這樣做?(因為它做事沒主見,沒耐心)
(3)同學們,如果你是這只猴子,你會怎么做呢?
(五)創設情境二:
淼苗電視臺的導演想在此基礎上拍攝續集,但由于劇本還沒著落,于是想把這任務交給小朋友完成,有信心嗎?先請大家準備一下。
指幾名學生講故事。評議。
六、教學結束:
作業:
把《猴子種果樹》的上、中、下集以及續集講給家人聽。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陳述句與反問句的區別。
3、讓學生從猴子種果樹失敗的教訓中懂得做事要有耐心。
二、教學過程:
。ㄒ唬⿵土曉~語
猴哥 拔掉 澆水 耐心
梨樹 改種 施肥 成功
(二)精讀課文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門很聰明,已經解決了許多自己提出的問題,但上節課我們還留了個大問題,沒能解決,你們還記得嗎?
生:猴子種了那么多果樹,為什么吃不到果子?
出示自讀要求:
1、讀讀課文,劃出課文中關鍵的詞語、句子,議一議。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為什么猴子種了果樹吃不到果子?
分小組讀課文并討論。師指導。
師:猴子(圖)先后種了哪些樹?(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圖)開始種梨樹,他是怎么種的?(水壺、鏟子圖)
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怎么會種了那么多果樹,吃不到果子呢?
匯報討論結果:(三組匯報)
第一組:
正當梨樹成活時,誰來了?(烏鴉圖)
他說了些什么?(誰做烏鴉,讀烏鴉的話,學生做猴子,讀猴子的話)
是什么使猴子拔掉梨樹,改種杏樹?(生答)板書:梨五杏四
比較: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沒有這個耐心。
哪句更能加強語氣?(生答)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
第二組、第三組同第一組
師引讀第九自然段
師:同學們,那吃不到果子,該怪誰呢?
烏鴉、喜鵲等有沒有錯?農諺有沒有錯?(生答)說理
三、教學結束:
布置作業
1、課后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收集一些農諺和諺語。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有耐心,堅持不懈,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重點:
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小動物圖片
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只特別愛吃水果的猴子。能把它的名字讀準嗎?(出示卡片:猴子)他想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得到源源不斷的水果。于是他決定——種果樹。
2. 師:“種”是本課的一個生字。我們在識字3里就知道,“禾木旁”的字與什么有關?(莊稼 、植物),讀好這個字。種還是個多音字呢,我們課題中讀哪個音? 再讀題。 (教學伊始,我開門見山的引入課題,指導學生先從題目入手,揭示課題。相機教學“種”字,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認識生字、記住生字、會用生字。)
二、自讀課文,音準句順
1.學生自由讀文。師:小猴子到底種了哪些果樹呢?結果怎樣?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再讀課文,學生邊讀邊圈劃。
3.學生匯報,教師相應板書。過渡:小猴子忙忙碌碌,卻最終一事無成。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種梨樹的情景吧!
。ń處熅皖}設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并明確讀書要求。通過第一遍自讀,把字音讀準;第二遍帶著問題圈畫、讀文,理清文章脈絡。)
三、再讀課文,隨文識字
1. 自由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指名讀。并相機出示種果樹圖。師:看,猴子正在給小樹苗——澆水?(出示:澆水) 解析:“澆”是個生字,你怎么記住它?換個偏旁你還能想到哪些字呢?認識、區分形近字,用形近字填兒歌。
(在教學“澆”時,通過析形和做動作,以及換偏旁,幫助學生牢記生字,并通過填兒歌的方式使學生理解形近字的意思。)
2.指名讀詞,再齊讀。師:除了澆水他還要做什么?(出示:施肥)
指導學生寫好“施肥”。學生練寫,師生評價。
3.師:小猴子,你想吃梨子嗎?誰再來讀好這段話。(指讀) 評價:老師聽出你“天天”澆水施肥,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4.師:還有哪只小猴子想快點兒吃到梨子?讓我們感受一下他著急的心情。讓我們一起來做這只心急的小猴子吧。(練讀、指讀、評讀、齊讀)過渡:按理說,在猴子的細心栽培下,梨樹會長的枝繁葉茂,然后結出滿樹的果子,沒想到烏鴉的一番話卻改變了他的想法。
。ā白x”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充分感悟語言文字蘊含的情感,并將之內化、積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在朗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在朗讀的方法上給予指導,朗讀過后的評價也應注重藝術性,這不僅對學生的朗讀活動進行評價、指導,而且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默讀2、3小節,用“——”畫出烏鴉和猴子的話。邊讀邊畫。
5.師:一只烏鴉飛來了,他是怎么說的呢?( PPT:烏鴉說的話。)
。1)指名讀,結合學生的實際,理解詞語:耐心。(詞卡:耐心)
。2)師:小烏鴉懂得真多,它還說到了一個詞——農諺(詞卡:農諺) 知道什么是農諺嗎?文中的哪個詞就是農諺?
6. 師: 農民伯伯總結出梨樹要幾年結果?杏樹要幾年結果?這就是—— 梨五杏四(讀 貼)(詞卡:梨五杏四) 誰再來讀好烏鴉的話。烏鴉就是對猴子的耐心產生了懷疑,并替他擔心。你能讀出烏鴉說話的這種語氣嗎?多可惜啊,梨樹都已經成活了,可是猴子聽了烏鴉的話就改變了主意,他是怎么做的?
。1) 拔樹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能用動作表示一下對“拔”的理解嗎?
。2) 猴子拔掉了梨樹,改種了杏樹。改也是個生字,讀好它。
。ㄗR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讓學生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引導學生在誦讀中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則是二下的閱讀教學目標。)
梨樹就這樣被猴子拔掉了,那杏樹、桃樹、櫻桃樹能幸免嗎?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4
這篇課文文字比較簡單。它的簡單,一是課文結構相似,三次對話意思略顯重復,文字也是差不多。二是課文的語言淺顯,沒有多少嚼頭的詞語。三是猴子沒有種成果樹的原因非常清楚,學生一看就明白。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一、指導學好第一節,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的勤勞與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文章的第二、三節是寫猴子聽了烏鴉的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結構與第四、五節、第六、七節相似,只要指導他們會學了這兩節,就為自主學好下文打好基礎。因此,在教學這兩節時,我以扶為主,指導學好這兩節。三、以放為主,指導學好第四、五和第六、七節。
原來以為,自己的教學層次設計得挺清楚,課文又淺顯易懂,在課堂上應該沒有多大問題?梢簧贤暾n,給我的感覺是,學生的表現比我精彩。我認為的學生的精彩之處有:1、在學習第一自然段,請學生交流自己對本段的體會時,別的小朋友認為小猴“天天澆水施肥”是猴子急著想吃梨子,沒有耐心的表現。有一學生卻提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看法,認為這也是猴子有耐心的表現,講得有道理,值得肯定。2、學完課文,請小朋友談談,如果以后猴子還要種果樹,你會怎樣提醒小猴?有的說小猴不要光聽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應該相信自己,一定能種好果樹;有的干脆說,要是烏鴉、喜鵲等還來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聽,…… 有個女孩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說:“我會告訴小猴,你可以在別的地方分別種上杏樹、桃樹、櫻桃樹,這樣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贊嘆。3、學生對本文的分角色朗讀興趣濃厚,并有聲有色。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陳述句與反問句的區別
3、讓學生從猴子種果樹失敗的教訓中懂得做事要有耐心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詞語
猴哥 拔掉 澆水 耐心
梨樹 改種 施肥 成功
二、精讀課文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門很聰明,已經解決了許多自己提出的問題,但上節課我們還留了個大問題,沒能解決,你們還記得嗎?
生:猴子種了那么多果樹,為什么吃不到果子?
出示自讀要求:
1、讀讀課文,劃出課文中關鍵的詞語、句子,議一議。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為什么猴子種了果樹吃不到果子?
分小組讀課文并討論。師指導。
師:猴子(圖)先后種了哪些樹?(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圖)開始種梨樹,他是怎么種的?(水壺、鏟子圖)
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怎么會種了那么多果樹,吃不到果子呢?
匯報討論結果:(三組匯報)
第一組:
正當梨樹成活時,誰來了?(烏鴉圖)
他說了些什么?(誰做烏鴉,讀烏鴉的話,學生做猴子,讀猴子的話)
是什么使猴子拔掉梨樹,改種杏樹?(生答)板書:梨五杏四
比較: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沒有這個耐心。
哪句更能加強語氣?(生答)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
第二組、第三組同第一組
師引讀第九自然段
師:同學們,那吃不到果子,該怪誰呢?
烏鴉、喜鵲等有沒有錯?農諺有沒有錯?(生答)說理
三、學習生字
耐 拔 改 短
四、布置作業
1、課后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收集一些農諺和諺語。
板書設計 :
猴子 種 果樹
圖 水壺 梨樹 烏鴉 梨五 杏四
改種
圖 杏樹 喜鵲 圖 杏四 桃三
改種
鏟子 桃樹 杜鵑 桃三 櫻二
改種
櫻桃樹 櫻桃好吃樹難栽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本劇的表演,故事的續編理解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想象、說話能力,從中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編排課本劇。
教學難點 :表演中的細節部分,如語氣、表情、動作等。
教具準備:猴子、烏鴉、喜鵲、杜鵑頭飾各一只。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開始學習了《猴子種果樹》這篇童話故事,課文講了猴子種了一棵什么果樹?(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種后怎么做的呢?(天天澆水、施肥,等著將來吃梨子)
二、學習第九小節。
1、猴子最后有沒有吃到梨子呢?(沒有)課文的哪一小節告訴我們猴子沒有吃到梨子?(打開書本,指名讀第九小節)
2、激疑過渡:猴子為什么會什么樹也沒種成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三、創設情境一:
淼苗電視臺將把《猴子種果樹》這篇童話故事拍成童話劇,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當小演員。根據劇情需要,本篇童話劇將分上、中、下三集為了拍好這幕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劇本,好嗎?
。ㄒ唬┡臄z上集(2~3小節,以扶為主)
1、自讀課文,看看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烏鴉是怎么對猴子說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2、討論:需要幾個小演員?(3個:烏鴉、猴子、旁白)
3、我們來對對臺詞。(男生:烏鴉;女生:猴子;老師:旁白)
4、我們該給主角配些什么動作呢?分三人小組分角色憐惜。
5、比一比哪組最勇敢,指名一組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當評委。(表演同學戴頭飾)
6、指名同學評議。給第一組評獎。
7、在評議基礎上分三人小組再次排練,師巡視指導。
8、再次指名小組表演。指名評議,評獎。
(二)拍攝中集(4~5小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表演時要注意的。
2、三人小組排練,師巡視指導。
3、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4、評議、指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排練)
。ㄈ┡臄z下集(6~8小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三人小組進行排練,師巡視指導。
2、指名一組上臺表演。
3、評議,頒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排練)
四、再次學習第九小節。
1、默讀課文,思考:句中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討論)
2、指名交流。
3、討論:
(1)為什么這只猴子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因為這只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
。2)它為什么會這樣做?(因為它做事沒主見,沒耐心)
。3)同學們,如果你是這只猴子,你會怎么做呢?
五、創設情境二:
淼苗電視臺的導演想在此基礎上拍攝續集,但由于劇本還沒著落,于是想把這任務交給小朋友完成,有信心嗎?先請大家準備一下。
指幾名學生講故事。評議。
六、作業 :
把《猴子種果樹》的上、中、下集以及續集講給家人聽。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7
作者:于曉瑩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4
《猴子種果樹》的疑問
本課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教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一個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總是在猴子的果樹成活的時候,就有鳥兒飛來跟它說,這種果樹結果子慢呢?怎么這么巧呢?我一愣,一時之間真不知該如何向她解釋這種“無巧不成書”的現象,這時其他學生也嘰嘰喳喳議論起來,于是我不動聲色地把這個問題又丟回去:“是啊,怎么會這么巧呢?”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這故事是編的,假的,所以這么巧。”他的回答,有人認同,有人反對,教室里聲音更大。又一個學生說:“猴子急著吃果子,種樹很認真,果樹一種下去就能活,所以當鳥兒來時,果樹總是活著的。”學生們大多露出了贊同的表情。我又追問了一句:“猴子辛辛苦苦種活了果樹,可又因為別人一句話,就拔了果樹,你怎么看待它這種行為?”學生紛紛舉手,“它太沒有耐心了。”“它沒有主見,就象《抬驢》中的老頭。”“它只想早點吃果子,一點也不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鼻,脫軌的思維又回來了。所以,相信學生吧,他們解決問題可能比你更圓滿。
在學習過程中,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啟發引導,展開討論,對猴子的評價可以多元化。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明白一個道理,讓學生以這個寓言故事來教育自己,使自己不會犯小猴子的錯誤。
轉載
于曉瑩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8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2課《猴子種果樹》。(板書:猴子種果樹)《猴子種果樹》一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敘述了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我個人認為本文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是一篇培養學生閱讀、想象能力,提高語文素養,進行品德的好教材。目前我所教的班級學生喜愛讀書,朗讀水平也不錯;谝陨险J識,針對教材特點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和綠線里的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體會角色的思想情感。
3、抓住文本語言,通過分角色朗讀、情境表演等手段,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進行簡單語言實踐活動,內化文本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其中,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為: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上課尹始,我將借助媒體動畫演示小猴子的形象,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本的興趣。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在這一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自讀中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三、檢查反饋,整體感知。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對文中“施肥”、“結果”、“櫻桃“等易讀錯的字詞予以關注指導,并指導學生讀好長句的自然停頓。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本課有9個生字,這節課上我將指導學生書寫“澆、施”等五個左右結構的字,寫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字型結構和筆畫位置。其中重點板書“施”,注意寫規范、寫美觀。最后預留5—6分鐘讓學生當堂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二、細讀感悟,指導朗讀。三、認讀生字,指導書寫。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具體過程是: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上課尹始,教師以簡煉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復習上節課學習的新詞,夯實基礎。
二、細讀感悟,指導朗讀。
首先,學習第一小節時,我將引導學生抓住詞語“天天澆水、施肥”,指出梨樹的生長是不需要天天澆水施肥的,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課文二至八小節描寫了猴子輕信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的經過,三層意思內容相近,敘述形式相似,教學時,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法,,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為主。我讓學生帶著問題:烏鴉對猴子說了些什么?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充分自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抓住詞語“等不及”感受猴子的急于求成。(板書:等不及)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農諺“梨五杏四”的意思,接著重點指導朗讀,讀出對話時的不同語氣,體會角色的思想情感。烏鴉對猴子說話:“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要讀的急;“你有這個耐心嗎?”讀出對猴子的耐心表示懷疑,還要讀出烏鴉的語言個性。最后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節,以放為主。讓學生自己學習,接著引導他們按照前面學習二、三小節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在交流過程中,我重點進行朗讀指導:啟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書,可采用圖文對照導讀、個性體驗品讀、同桌感悟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由于這部分出現了三種動物,且他們之間進行了較多的對話,緊扣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地去模仿各個動物的言語,通過他們的讀去體會各個動物的心理,喜鵲和杜鵑的話 “你能等得及嗎?”“你不著急嗎?”要讀出對猴子耐心的懷疑,另外還要讀出它們不同的語言個性,讀喜鵲的話聲音要清脆悅耳;讀杜鵑的話聲音要響亮婉轉一些。而猴子所對應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還是等不及”則要讀出猴子急于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心態。
課文最后一小節,我讓學生聯系前面的課文思考:“就這樣:指怎樣?引導學生在交流、相互的啟發中找到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板書:沒種成)緊接著穿插語言實踐活動:你想對這只垂頭喪氣的小猴想說些什么?深化認識。
三、認讀生字,指導書寫。
我將通過一個識字游戲,幫助學生進一步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趣味性強,學生學習興趣高。接著指導學生書寫剩下來的四個生字,其中重點板書“喜”。提醒學生筆畫較多,較難寫,注意寫規范、寫美觀。最后預留5—6分鐘,讓學生當堂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以上是我對《猴子種果樹》一課的教學預設,有許多考慮不周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板書設計:
猴子種果樹
等不及 沒種成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9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學一篇課文,題目叫《猴子種果樹》,下面看老師寫課題.
師:在這個課題當中,有一個生字,(在"猴"上寫上音節:),下面請一個同學讀這個生字,再讀課題.
師:大家齊讀,讀兩遍.
師:這個課題特別的好,看看課題我們就知道課文要講什么了,不過呢要了解它的具體內容還得看課文,下面請同學把書打開,熟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讀完課文之后呢,把小黑板上生字再讀一讀.(師掛出抄有本課全部生字的小黑板)下面請大家自由讀.(生自由讀,教師巡視學生讀書情況)
師:下面,老師請同學把生字讀一遍,要求比較高,沒有注音. 師:黑板上15個字,上面是我們今天要完全掌握的,下面的幾個大家只要認識就行了.下面再請同學讀.
師:很好,下面大家來齊讀,還是讀兩遍.
師:下面,老師隨便指哪個,大家一起來讀,看看能不能認出來.(師用教鞭隨機地指生字,生將字齊讀兩遍,所有的生字都齊讀兩遍)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識字的本領特別強,下面老師要檢查大家讀課文的情況,我們請每個同學讀一個小節,其他同學要注意聽,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從這里開始讀.(生開火車讀課文)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讀書的水平很高.下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猴子都種了哪些果樹,結果怎樣呢 好,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師:沒讀完的繼續讀,讀好.(幾個學生各自將課文讀完)
師:不要看到其他同學讀好了,我也停下來,還要繼續讀完,下面請同學說說,猴子種了哪些樹 結果怎樣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師:(打斷學生的話)好,(板書: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生等老師板書好后):結果,一棵樹也沒種成.
(板書: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指板書):下面,我請同學將老師黑板上寫的連起來說一句話.(沉默了一會兒,有一兩個學生舉起了手)好,你說
生:猴子種了一棵梨樹——
師:猴子種了梨樹
生:猴子種了梨樹,猴子種了杏樹——
師:后面加上頓號.(在板書的相應位置加上頓號)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杏樹"一詞說得特別重,眾聽課老師笑)
(師笑,和藹地說):誰這么說話呢!重來,說猴子種了梨樹——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
(師指板書上"櫻桃樹"):在這兒可以加一個字.
生:加"和"
師:對了,好,請你重說.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和櫻桃樹.(師指板書,示意學生繼續往下說,于是生繼續說)到頭來猴子什么樹都沒種成.
師:那個"猴子"就不要了,(眾聽課老師笑)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很好,你膽子很大,誰再來說.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和櫻桃樹——
師:不說"和",換一個詞,換什么
生:還有.
師:對了,說.
生;猴子種了梨樹,杏樹,桃樹還有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對了,什么樹也沒種成,好,剛才我們在杏樹,桃樹,櫻桃樹前面加了頓號,這回我們來加上"先","后","接著","最后",加上這些詞,怎么說
生:猴子先種梨樹——
師:猴子先種了梨樹.
生:猴子先種了梨樹,接著種了杏樹,然后種了桃樹,最后種了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用贊嘆地語氣):了不起!這么難你也會說,誰還會說
(學生舉手的人數明顯增多了)
生:猴子先種了梨樹,接著種了杏樹,然后種了桃樹,最后種了櫻桃,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再提一個要求,不說"先","后",用"拔了","種了"(板書這兩個詞)再說.
生: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說得對不對
生齊:對!
師:再請個同學說,我要請不大舉手的.
生:猴子先種了——
師(指板書):猴子拔了——,種——
生: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我們一齊來說說,好,預備——齊.
生(齊):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樹,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
師:是么,猴子種了這么多果樹,怎么到頭來什么樹也沒種成呢 我們來到課文中找答案.下面請一個同學來讀課文的第一小節,看看猴子是怎么種梨樹的.
(生從課題讀起)
師:讀第一自然段就不用讀題目了.
(生讀第一自然段,讀了"等著將來吃梨子"時師喊停)
師:"等"讀后鼻音.
(生重讀,并將第一自然段讀完)
師:好,這么認真地種梨樹,怎么會發生什么其它的事情呢 下面請同學讀第二,三自然段,馬上回答老師的問題,現在.讀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生快讀完時,師板書:正當的時候對猴子說話.)
(生讀完后,師指板書問):正當什么時候,誰對猴子說話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話.
師:再請同學說,沒發過言的.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話.
師:對猴子說了什么呢 (邊問邊將板書中"對猴子說話"改為對猴子說:)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 ——"
師:哦,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種梨樹呢 (板書 )那么猴子就要想了,為什么不能種梨樹呢 烏鴉告訴它什么
生:有句農諺:梨五杏四——
師:告訴它一個農諺,所以不能種梨樹."梨五杏四"什么意思
生:梨樹五年才能結果,杏樹四年結果.
師:哦,梨樹五年才能結果,杏樹四年結果,最后還要問它個什么的問題,你接下去說.
生:你有這個耐心嗎
師:你有這個耐心嗎 (在板書上又加一個問號),誰再來說說烏鴉對猴子說的話.
生:烏鴉對——
師:從前面開始.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當學生停頓下來,師指板書提示)
師:很好,誰再來.
(生又從頭至尾說一遍)
師:對,你有這個耐心嗎 這句話把它的意思說出來了,每個同學都說一遍,開始.
(生自由說)
師:烏鴉這么說了,猴哥是怎么想的呢 (板書:猴子一想)猴子怎么想的 聽了烏鴉的話,猴子是怎么想的
生:猴子一想,對,我可等不及——
師:對,這是想的,那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書:于是)你說
生:于上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
師:誰再來說 從這兒(指"正當")說到這兒(指"于是")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低頭看書)
師:不要看書,看這兒(指黑板)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 有句農諺:梨五杏四,梨樹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
師:還有哪個同學會說 (生爭先恐后地舉起手)這么多同學會說,看來全部站起來說不可能了,下面互相說一說,生互相說.)
師:猴子怎么拔掉梨樹種杏樹的,大家都會說了,下面請大家繼續看課文,猴子種杏樹時,又出現了什么情況 馬上我們請同學說,先看課文.
(生自由讀相關自然段)
師:誰會說猴子種杏樹的過程
生:正當杏樹成活的時候,一只喜鵲喳喳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杏樹呢 有句農諺,杏四桃三,杏樹四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 "
師:這兒和剛才不一樣,剛才是——(生齊,你有這個耐心嗎 )這兒是——你不著急嗎 不一樣了,意思是一樣的,好,繼續說.
生:猴子一想,四年太長,我也等不及——
師:這兒也不一樣了,多了一個什么字
生:多了一個"也".
師:于是——(示意學生繼續說)
生:于是拔了杏樹,改種桃樹.
師:誰再來說
生:……猴子一想,對,四年太長,我可等不及——
師:我——(示意)
生:我也等不及,師點頭于是……
師:誰還會說猴子種桃樹的 不看課文,也說出來這個句子
生: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桃樹呢 有句農諺:桃三櫻二,桃樹三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 "
(在生說的過程中,師指板書提示)
師:很好,很聰明,不看書根據剛才的印象說出來了.
師:猴子是怎么種梨樹,杏樹,桃樹,都會說了,下面把猴子種梨樹,杏樹,桃樹的全過程說出來.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
師:其他同學注意聽.
生: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只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 有句農諺:梨五杏四,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正當杏樹成活的時候,一只——一只——
師:一只什么
生:一只喜鵲喳喳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杏樹呢 有句農諺:杏四桃三,杏樹要等四年才能結果,你能等得及嗎 "猴子一想,對,四年太長,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杏樹,改種桃樹.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一只杜鵑咕咕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桃樹呢 有句農諺:桃三櫻二,桃樹再短也得三年才能結果,你不著急嗎 "猴子一想,對,我還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樹改種櫻桃樹.
師:說得怎樣
(生沉默)
師:說得怎么樣啊
生(小聲地):好.
師:怎么表示啊
(學生一起鼓掌)
師:下次想鼓掌就鼓掌,不要等老師說,怎么表示啊,就嚓,嚓,嚓鼓掌.好,六個小節都能說了,真不簡單.其實,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像他一樣說,我們馬上還要說,猴子種櫻桃樹——又是怎么種的呢 請大家看第7小節,——好,你來.
生:猴子哪里知道,"櫻桃好吃樹難栽",一連幾年都沒栽成功.
師:哦,原來,櫻桃樹不是時間短,種兩年,誰都能種成功."櫻桃好吃樹難栽",所以一直沒有栽成功.下面,大家把書合起來,在下面好好準備一下,從課題開始,把猴子種果樹的全過程說一遍,自己在下面準備.自己說,說不出來可以翻書.
(學生自由練說)
師:都說好了嗎
生:說好了.
師:下面請個同學說,把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復述一遍.好,就請你,到前面來——有點緊張,沒關系,說不出來時,可以調頭看一看.好,你說吧!
生:22,猴子種果樹,一只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天天澆水,施肥,等著將來吃梨子.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略)
(這個學生成功地復述了一遍課文)
(學生自發地一起鼓掌)
師:這次不要老師說,他說得很好,大家鼓掌向他表示祝賀.從他剛才復述的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猴子種果樹也很辛苦,但什么樹都沒種成.下面,請大家幫它想想辦法,猴子怎么種,才能吃到果子
(學生沉默,無人舉手)
師:比如說,猴子種梨樹時應該怎么種才能吃到梨呢
生:猴子種梨樹時,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
師:對,猴子種梨樹時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誰再說
生:猴子要有——
師:猴子種——
生:猴子種梨樹時,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
師:這是應該做的,不能做什么 我們要從課文中得出經驗教訓,不能怎么做
生:不能半途而廢.
師:不能半途而廢,它實際上聽了誰的話
生:烏鴉.
師:你連起來說,猴子種梨樹的時候——
生:猴子種梨樹的時候——
師:不能——
生:不能半途而廢——
師:不能聽——
生:不能聽烏鴉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
師:猴子種杏樹,不能干什么,應該干什么,才能吃到杏子
生:不要聽——
師:把話連起來說.
生:猴子種杏樹時,不要聽喜鵲的話,不能半途而廢.
師:要——
生:要有耐心,才能吃到自己種的——
師:種杏樹最后吃到什么
生:果子.
師:種杏樹吃到——
生齊:杏子.
師:種桃樹,怎么說
生:猴子種桃樹的時候,不能聽杜鵑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自己種的桃子.
師:再請同學說,猴子種桃樹的時候——
生:猴子種桃樹的時候,不能聽杜鵑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桃子.
師:我要請一個同學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說.
生:猴子種梨樹的時候,不能聽烏鴉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梨子.猴子種杏樹的時候,不能聽喜鵲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杏子.猴子種桃樹的時候,不能聽杜鵑的話,要有耐心,才能吃到桃子.
師:大家聽了以后覺得這幾句話怎么樣
(生沉默)
師:怎么樣
(幾個學生小聲地):太啰嗦.
師:是啊,真啰嗦,怎樣簡潔地說呢 把這么多樹用一個詞,兩個字概括一下——你說.
生:果樹.
師:對,果樹.(板書)
師:不能聽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也用一個詞,不能聽——
生:不能聽別人的話.
師:對.(板書)最后才能吃到梨子,杏子,桃子,也用一個詞——
生:果子.
師:對,果子(板書)把這些全包括進去了.最后請同學說,說一句話.
生:猴子不能——
師:猴子種——
生:猴子種果樹,不能盲目聽別人的話,要有主見——
師:剛才加上了兩個字,特別的好,哪兩個字
生齊:盲目.
師:猴子種果樹,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話,要有主見,要有耐心,接下去說,才能——
生:才能吃到果子.
師:是啊,這是猴子,還有其它的動物,種果樹,種什么——還有什么其它的事,或者……等等,再用一個詞概括,包括更多的情況.
生:做事.
師(伸出大拇指):了不起!(板書:做事)"做事"就把種果樹,做其它的事全部包括進去了.最后才能怎么樣 (稍停)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見,最后才能怎樣
生:才能做得好.
師:對,再換一個詞.
生:才能成功.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才能勝利.
師:對,才能勝利,才能成功,下面請同學說說,不僅僅是猴子,實際上是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啊 哪個同學能把這句話說好
生:猴子種——
師:不說猴子了——
生:猴子——
師:除了猴子,還有其它動物,加個什么詞
生:加"我們".
師:對,我們,你說.
生:我們做事,不能聽別人的話,要有主見,才能勝利.
師:好,誰再說
生:我們做事,不能聽別人的話,要有主見,才能成功.
生:老師,我想加兩個字.
師:好.
生:不能盲目聽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主見.
師:加了"自己",是不是很好啊 ,這樣,做事才能成功.(稍停)同學同剛才說得都很好,課文學習完了,通過學習課文,我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10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唐口小學 李愛峰)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第22課《猴子種果樹》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一些果樹生長的自然規律。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教學難點:領悟猴子為什么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游戲法、變序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電腦、圖卡、頭飾、輕音樂磁帶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設計思路: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又教無定法!蔽矣蓪W生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猴子下山》引入課文,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親近文本的興趣。再采用變序教學法,先呈現結果: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這樣創設懸念,使學生心生疑問:猴子是怎樣種樹的?他是一只怎樣的猴子?這樣水到渠成地引到前面一到八段的教學中,一到八段教學分為兩個層次,一到三段教學以扶為主,讓學生充分閱讀,領悟對話的語氣,教師設計問題,初步理解猴子的性格特點,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四到八段的教學以放為主,讓學生充分自學,引導學生按照前面的學法理解內容,教師只需適當點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在學生反復誦讀,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表演童話,這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又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請孩子給猴子提好的建議,吸取猴子的教訓,加深寓意的感悟。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猴子下山》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講一下?指名講。
2.這只猴子一會兒掰玉米,一會兒摘西瓜,一會兒追野兔,最后什么也沒有得到,他不甘心,他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果實,于是決定種果樹,(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后提問:小猴子種果樹結果怎樣?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猴子下山》這個寓言故事婦孺皆知,以學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新課,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親近文本的興趣,迅速以興奮的心情探究新知。]
二、呈現結果
1.出示最后一段:自由讀,齊讀。
小猴子種果樹結果怎樣?指名回答(板書:什么樹也沒種成)。
2.“就這樣”是指什么樣子? 他到底種了哪些樹呢?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
。ㄏ鄼C板書:梨 杏 桃 櫻桃)
在電腦上調出這些果樹和果實的圖片,讓學生認識,了解相關知識。
3 指導學生從偏旁入手掌握這些生字。
4.猴子最先種的是什么樹:指板書生回答梨樹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種梨樹的情景吧!
[設計意圖:采用倒序教學法,能夠創造懸念,激發探求新知的興趣,學生先了解結果不免心生疑問:猴子為什么什么樹也沒種成?他種了哪些樹?他是一只怎樣的猴子?這很自然地引到了前面文段的教學中。]
三、講讀第1~3段
1.出示第1段:
。1)自由讀,指名讀。
。2)你從“天天澆水施肥”中,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3)生甲答:真是一只勤勞的猴子,我們也要向他學習。
生乙答:他真想快點兒吃到梨子,多著急呀!
(4)誰能讀好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他著急的心情。
指名讀 ,齊讀。
過渡:按常理說,在猴子的精心培育下,梨樹會長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烏鴉的一番話改變了他的想法,請同學們自己讀讀2、3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分別畫出烏鴉和猴子的話,邊畫邊讀。
2.烏鴉是怎么說的呢?出示:烏鴉說的話
(1)指名讀。
。2)烏鴉說的話你們有什么不明白的?
理解:農諺——農民伯伯在農業生產中,總結出的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梨五杏四——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杏樹要四年才結果。
。3)耐心:五年啊,這么長的時間才能吃到果子,你能等的及嗎?(及時表揚有耐心的孩子)。
(4)生活中你做什么事需要有耐心?指名回答,我再請同學們凝視板書三分鐘,看誰有耐心?(及時表揚同學)
出示補充句子:
。ā。┰谀托牡兀ā 。。
3.烏鴉就是對猴子的耐心產生了懷疑,并替他擔心。你能讀出烏鴉說話的這種語氣嗎?
指名讀——教師評價——師生齊讀。
4.猴子聽了烏鴉的話就改變主意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1)出示猴子的話。
。2)自由讀,指名讀: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你聽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沒耐心,急于求成)
。3)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只沒有耐心的猴子想的話吧。
5、請同桌合作一下,分角色讀好烏鴉和猴子的話,看誰讀的更好?(再指名讀)
過渡:烏鴉對猴子說了“梨五杏四”這句話就讓猴子改變了主意,后來誰又來了?說了什么,也讓猴子改變了主意?猴子是怎樣想的?請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自學課文的后面幾段。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以扶為主,教給學生理解文段的方法,設計的問題使學生初步理解猴子的性格特點,為下面文段的自學打下基礎,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做一個有耐心的人。其次,在閱讀時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先讓他們自己讀,在讀中體會猴子和烏鴉的心情,每個學生的感受不一樣,讀的感情也可能不一樣。]
四、講讀4~8段
1.默讀 ,思考上面的問題。
2.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邊聽邊板書:
喜鵲 杏四桃三
杜鵑 桃三櫻二
3.烏鴉一說,猴子就改變了想法,那他聽了喜鵲、杜鵑的話后,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猴子想的三句話:
。1)仔細讀讀,看看這三句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思考,再交流。
(2)從猴子的話中,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心情越來越急切,一聽別人說就改變主意,太沒主見)
(3)你能讀出這樣的語氣來嗎?指名讀——評價——齊讀
4.剛才小朋友讀烏鴉和猴子的對話讀得很好,相信下面的對話也能讀好,請你選擇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讀一讀猴子和喜鵲,杜鵑的話。
(1)分角色練讀。
(2)指名分角色讀一讀——再齊讀。
(注意及時評價)
5、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啊?自由討論,再指名回答。
過渡:剛才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聽了很感動,老師準備了頭飾,讓我們戴上頭飾,加上動作和神情,在輕音樂的伴奏下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以放為主,引導學生按照前面的方法,充分自學課文,然后回答問題,教師只需適當點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同時強調多讀,在讀中悟情悟理,猴子聽了三只鳥的話就改變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他的心理活動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只有反復誦讀,才能感受到這是一只沒有耐心,急于求成的猴子。這為以后為猴子提建議打下基礎。]
五、表演童話
1、請同學們發揮想象力,適當的加上動作和神情按照小組排練表演。
2、指小組上臺展示,其他同學當評委,評選出最佳表演獎和最佳創意獎。
3、教師及時鼓勵表演的同學。
過渡:剛才同學們表演得真好,猴哥到頭來什么樹也沒有種成,你想對他說點什么?他一定聽取你的建議的。
[設計意圖:生生互動是課堂教學要達到的一種境界,只有學生和學生真正互相交流,思維的火花互相碰撞的時候,課堂教學一定會事半功倍,課堂一定會充滿無限樂趣。讓學生在輕音樂的伴奏下,充分發揮表演才能,激發創造能力,身心兩悅。]
六、教師總結
1.一心想吃水果的猴子種的櫻桃樹也沒有成活,什么樹都沒有種成的猴子心里可真難過。你能給他出出主意,讓他有所收獲嗎?我想他一定會感激你的。自由練習,然后指名說。
2.聽了小朋友鼓勵的話,猴子一定會辛勤勞動,幾年之后他一定會有所收獲的,說不定還會請大家去吃香甜的水果呢!
3.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吸取猴子的教訓,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主見、開動腦筋,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板書設計:
拔了梨樹種杏樹 梨五杏四
猴子種果樹 拔了杏樹種桃樹 杏四桃三 什么樹也沒種成
拔了桃樹種櫻桃 桃三櫻二
教訓:有耐心、有主見、開動腦筋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0
《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
轉載自武夷山市嵐谷中心小學網站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letgol.com】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3. ke jiao shi ge nai ba
(出示)一棵 澆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 duan yan que juan ying
改變 短 諺語喜鵲杜 鵑 櫻 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letgol.com】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猴子種果樹》教案設計 篇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3.ke jiao shi ge nai ba
。ǔ鍪荆┮豢脻菜┓矢绺缒托陌蔚
gai duan yan que juan ying
改變短諺語喜鵲杜鵑櫻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字音:
“施”:讀翹舌音。“耐”:讀鼻音。
“櫻”:讀后鼻音。“梨”:讀邊音。
“鵲”:韻母是ue,碰到q,u上兩點抹去。
“鵑”也是跟“鵲”的情況相似。
字形:
“澆”:右上沒有點。
“拔”:右邊是“友”上加一點,不是“發”。
字義:
“顆”:指的是比較圓潤、小的東西。
“棵”:專指修飾從地里長出植物。
4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指讀,齊讀詞語。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 設計
一.畫去不正確的讀音。
梨(li ni)樹耐(lai nai)心
施(si shi )肥櫻(ying yin桃
二.看拼音寫詞。
hou zi jiao shui shi fei gai zheng
( ) ( ) ( ) ( )
ba diao ge ge li shu cheng gong
( ) ( ) ( ) ( )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3.讀懂反問句并能感悟文中的寓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讀課文。
2.聽了課文,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你讀懂了什么?(一邊說一邊看掛圖)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表演。
1.自由組合來表演課本劇。
2.學生上臺表演。(可邊看書邊演,也可以背臺詞表演。)
四、小結。
1.讀了,演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小猴說什么?
2.你從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業 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撥哥猴棵
拔歌侯顆
二、用直線將可以搭配的詞語連起來。
烏鴉咕咕梨樹四年結果
喜鵲哇哇杏樹三年結果
杜鵑喳喳桃樹五年結果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沒有這個耐心。
1.你不著急嗎?
2.你能等得及嗎?
三、請你把想對小猴說的話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
22.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拔
喜鵲 杏四桃三 拔
杜鵑 桃三櫻二 拔
“櫻桃好吃樹難栽”
沒有耐心,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