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對今(精選3篇)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對今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寒”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細”等7個生字。
2.通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聯系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等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字音教學的重點為“圓、嚴、寒”;書寫指導的重點是“夕、語”;詞語理解重點在“嚴寒、酷暑”。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認識“古對今”。
1.互動活動一:相反動作對對碰游戲。
2.互動活動二:相反詞語對對碰游戲,比如我說左,你對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師板書“古”和“今”,引言: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時候,“今天”就是現在。這兩個字有什么關系?(意思相對)古人把這樣的詞寫成了對子。
4.齊讀課題,學習“古”。
(1)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猜字謎:十張口。)
(2)描紅寫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橫要寫長些;下半部的口要想寫得好,上面大來下面小。)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引問:你發現了什么?(每句話里都有個“對”。)
2.學生嘗試讀韻文,用橫線畫出“對”前后的詞語,讀一讀,認一認,不認識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請老師和同學幫忙。
3.匯報找到了哪些相對的詞語。
(1)出示課文中相對的詞語:古和今,圓和方,嚴寒和酷暑,春暖和秋涼,晨和暮,雪和霜,和風和細雨,朝霞和夕陽,桃和李,楊和柳,鶯歌和燕舞,鳥語和花香。(指名領讀、開火車認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班齊讀。)(出示課件)
(2)你能找到這些相對的詞語中的生字寶寶嗎?請你動手圈畫,正確讀出字音。
三、利用字卡,認讀生字。(出示課件)
1.學生匯報課文中會認的字,教師相機貼字卡并注意將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考。如果同桌讀錯了,你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3.開火車輪讀字卡,有錯及時糾正。注意“暑、晨、朝”是翹舌音;“涼、霞”是三拼音節。
4.自主識字:這么多的生字寶寶,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記住呢?先來分分類吧!
(1)左右結構的字:酷、涼、細、朝、楊。
(2)上下結構的字:寒、暑、晨、霞。
(3)全包圍結構的字:圓。
(4)獨體字:嚴、夕。
猜字謎:亞字長個小尾巴(嚴);多一半(夕)。
四、送字回文,誦讀韻文。
1.開火車讀韻文,每人讀一行。分節讀韻文,要求流利。
2.誦讀游戲:“小手蓋一半”。規則是用手將每行課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蓋上,進行對對子讀課文。
3.小組每人讀一遍,嘗試背誦。
五、書寫漢字,總結全文。(出示課件)
1.寫字表中“李、香”兩個字我們應該注意哪筆?(捺要寫舒展)書空、描紅、試寫、對照。
2.“語”應注意左小右大。組詞:語文、語言、外語。
3.播放欣賞對子歌歌曲。這篇韻文其實是我國古代對子歌的一小部分,我們可以再搜集一些有關對子歌的其他內容,積累和背誦。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對今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圓、嚴、寒”等12個生字,正確、規范地書寫“古、涼、細”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朗讀中感受漢語言的對仗美、音韻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如何在誦讀韻文的過程中識字,感受對韻歌的韻律美的同時,更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快樂識字,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游戲“對對碰”,引出新韻文。
1、玩一個對對碰的游戲,游戲的規則是:老師說一個詞,請你說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對的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全部都是這樣對對碰的詞語。看老師寫課文的題目。(教師板書《識字6古對今》)齊讀課題。
自主讀課文,初步認生字。
1、生借助拼音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爭取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開火車拼讀生字。
三、分散記生字,形意相結合。
1、偏旁小助手幫助識字。
(1)出示早晨的圖片,認讀“晨”“朝霞”,借助圖畫理解生字的意思。
(2)出示傍晚的圖片,認讀“暮”“夕陽”,借助圖畫理解生字的意思。
(3)你還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總結: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到一起集中識記,可以更快地記住更多的字。
2、古漢字小助手幫助識字。
出示“寒”字的古漢字,請學生猜測。釋義、組詞。理解“嚴寒”。
出示“暑”字的古漢字,請學生猜測。釋義、組詞。理解“酷暑”。
總結:利用古漢字小助手,能夠幫助我們記住字形,更能幫助我們理解字義。
3、出示剩下的生字,同桌討論,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集中交流。(總結:可以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編字謎。)
四、定位識生字,課文有奧秘。
1、生字放回課文,你還認識嗎?指名分節讀課文。
第一節韻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們傾聽評價。
利用圖片理解“圓和方”。
第二節韻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們傾聽評價。
指導理解“和風對細雨”。
第三節韻文
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們傾聽評價。
學生自由探索,感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美麗景象。
指導朗讀。
完整地朗讀。
配樂,有節奏地朗讀。
師配樂,示范怎樣打節奏,跟著節奏朗讀。
學生嘗試有節奏地朗讀。
齊讀整篇韻文。
梳理回顧,熟讀成誦。
分類寫生字,書寫有訣竅。
1、仔細觀察,生字排列有什么規律?
師引導發現:
第一排的是:上下結構。
第二排是:左右結構
第三排是:獨體字
2、師范寫:從每種結構中挑了一個字寫給大家看。
3、生試寫。師提醒注意姿勢:頭正,腰直,腳放平。注意寫法:一看二寫三比較,一個要比一個好。
4、書寫點評:你喜歡哪個字?哪個字有什么要注意的?
六.一篇帶整本,拓展閱讀面
(1)欣賞視頻兒童吟誦《笠翁對韻》。
(2)推薦《笠翁對韻》。
第二課時
(略)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古對今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古、涼、細、夕、李、語、香”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感受語言的對仗美,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認識“古對今”
1.互動活動一:同學們,你們玩過“相反動作對對碰”嗎?如果老師說舉起右手,你們就舉起左手。我說什么,你們就跟我做相反的動作,明白嗎?
2.互動活動二:同學們反應真快,如果我把這個游戲變成“相反詞語對對碰”,你們會嗎?比如我說左,你對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師板書“古”和“今”,引言: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時候,“今天”就是現在。這兩個字有什么關系?(意思相對)古人把這樣的詞寫成了對子。(板書“對”)
4.齊讀課題,學習“古”字。
(1)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猜字謎:十張口。)
(2)描紅寫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橫要寫長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寫得好,上面大來下面小。)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引問:你發現了什么?(每句話里都有個“對”字。)
2.學生嘗試讀韻文,用橫線畫出“對”字前后的詞語,讀一讀,認一認,不認識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請老師和同學幫忙。
3.匯報找到了哪些相對的詞語。
(1)課件出示課文中相對的詞語:古和今,圓和方,嚴寒和酷暑,春暖和秋涼,晨和暮,雪和霜,和風和細雨,朝霞和夕陽,桃和李,楊和柳,鶯歌和燕舞,鳥語和花香。(指名領讀、開火車認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班齊讀。)
(2)你能找到這些相對的詞語中的生字寶寶嗎?請你動手圈畫,正確讀出字音。
三、利用字卡,認讀生字
1.學生匯報課文中會認的字,教師相機貼字卡并注意將相同結構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讀互考。如果同桌讀錯了,你可以當小老師教同桌讀字。
3.開火車輪讀字卡,有錯及時糾正。注意“暑、晨、朝”是翹舌音;“涼、霞”是三拼音節。
4.自主識字:這么多的生字寶寶,我們怎樣才能把它們記住呢?先來分分類吧!
(1)左右結構的字:酷、涼、細、朝、楊。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字,一邊觀察字卡,一邊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酷:①兒歌記憶:酉時告訴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愛、冷酷)
涼:①換一換方法:“驚”字左邊換成兩點水旁就是“涼”。②這個字的兩點水旁與溫度低有關,如:冰、冷、凍等。(冰涼、涼水、涼氣)
細:猜字謎:田邊種絲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陽、朝霞)
②多音字,還念cháo。(朝代、漢朝、朝南)
楊:①換一換:“場”字部首換成“木”念“楊”。(楊柳、楊樹、白楊)
②形聲字識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樹木有關。
(2)上下結構的字:寒、暑、晨、霞。
學生舉字卡到黑板前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暑、晨:這是一對“親兄弟”,講講它們這對漢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陽爬到人的頭上,人們就會很熱,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現了太陽,就代表早晨來臨,所以就創造了“晨”。)
寒:帶寶字蓋兒的字一般都與“家”有關,下面兩個點的意思是家里凍冰流下兩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頭,表示與天氣有關。
(3)全包圍結構的字:圓。(邁步游戲:學生舉字卡“員、圓”站在同一起點,指名組詞,相應字卡向前一步,看誰先到終點。如:生說“隊員”,拿“員”的學生向前一步。)
(4)獨體字:嚴、夕。
猜字謎:亞字長個小尾巴(嚴);多一半(夕)。
四、送字回文,誦讀韻文
1.開火車讀韻文,每人讀一行。分節讀韻文,要求流利。
2.誦讀游戲:“小手蓋一半”。規則是用手將每行課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蓋上,進行對對子讀課文。
3.小組每人讀一遍,嘗試背誦。
設計意圖:游戲中鞏固生字,并借助游戲進一步學習生字,采用多種形式讀課文是對文本韻律的體會與理解,也是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環節。
五、書寫漢字,總結全文
1.寫字表中“李、香”兩個字我們應該注意哪筆?(捺要寫舒展)書空、描紅、試寫、對照。
2.語:應注意左小右大。組詞:語文、語言、外語。
3.播放欣賞對子歌歌曲。這篇韻文其實是我國古代對子歌的一小部分,我們可以再搜集一些有關對子歌的其他內容,積累和背誦。
板書設計
古對今
古——今 圓——方 嚴寒——酷暑 春暖——秋涼
晨——暮 雪——霜 和風——細雨 朝霞——夕陽
桃——李 柳——楊 鶯歌——燕舞 鳥語——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