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通用14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1)本文是繼《小馬過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話故事,旨在教育學生勤勞自勉,抓住大好時光勤奮努力,不要懈怠懶惰,得過且過,荒廢大好年華。
(2)本課沒有直接與單元訓練點對應的段落,教學時可選擇課文的一個部分進行落實單元訓練點的練習。
2.教材特點
本文是一篇運用對比手法寫的童話。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壘巢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結果,說明了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全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喜鵲和寒號鳥是鄰居。第二部分(從“幾陣秋風”到“正好睡覺”)寫冬天快到了,喜鵲忙著壘巢準備過冬,而寒號鳥卻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壘巢。第三部分(從“冬天說到就到”到“得過且過”)寫冬天到了,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得過且過,還是不肯壘巢。第四部分(從“寒冬臘月”到結束)寫寒冬臘月,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寒號鳥卻凍死了。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13個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四、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1.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2.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3.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4.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本》第5題。
5.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6.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錄音磁帶一盒。
2.小黑板若干塊。
3.幻燈片若干張。
4.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本)
3.訂正作業,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板書設計:
寒號鳥
懶惰勤勞
玩睡——————壘巢
直打哆嗦————住暖窩
最后哀號————熟睡
不幸——————幸福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一、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
二、學習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能續編、改編故事}。深入領會課文內客,發展兒童創造性。
三、繼續培養兒童的自學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時按排]一課時。
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情況。讀講課文。創造性復述(續編、新編故事)補充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起學習興趣。
這一課,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民間故事。很早以前,很遠的一座高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從石崖里傳來的小鳥的哭叫的聲音:哆羅羅,哆羅羅,所以人民就給這小鳥取了個名字,叫寒號鳥。(板書課題)“號”
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hao,例如“號叫”、“號哭”,課文上的“哀號”都讀第二聲。啊,這名字多么難聽,但又怪可憐的。
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號哭呢?我們可以去問問它的鄰居喜鵲。喜鵲就住在寒號鳥對面的大楊樹上。(作圖)
二、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
這是個很有趣的民間故事。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看你們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談談你怎么自學的。
學生自學。
同座交流。
三、檢查自學情況。
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說說我是怎么自學的,注意了什么問題,還可以說說讀了以后的感想。
(從自學的內容、方法和順序上加以引導。)
四、利用反饋,引導掌握下列內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時間順序。
③注意對比的特點。
五、讀講課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那樣狂吼。
概括成:開頭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臘月
2.著重理解喜鵲看得遠,為了將來,早作準備。。
“幾陣秋風……”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盡)
“冬天說到就到……”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就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寒風臘月……”同樣寫風,怎么寫,告訴我們天氣更冷了,打了一個比喻“像獅子一樣狂吼”。
現在把這些描寫天氣的句子讀讀。剛才提示的詞兒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點:同樣寫天氣,用詞很講究,再例如課文中同樣寫太陽暖和就有“太陽暖和”、“大好晴天”、“太陽暖烘烘”、“太陽普照大地”。
冬天來了,寒風這么冷;寒冬臘月,北風這么大。這些在冬天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喜鵲有沒有想到,從哪兒知道?(準備過冬)對,當冬天還沒有到,喜鵲就想到冬矢,它想得遠,做得早,從哪兒可以看出它這樣想得遠,很對,這樣做很好?(溫暖、熟睡)
你們說喜鵲傻不傻?
3.指導朗讀。
真正傻的是誰?現在讀他們的對話。
男女聲輪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指導喜鵲的話。
喜鵲熱心幫助,語氣誠懇。“寒號鳥,別睡覺,大好晴天,趕快壘巢。”
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壘巢的危害,語氣加重。“趁天晴,快壘巢,現在懶惰,將來糟糕。”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從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點:從喜鵲說的話,更看出喜鵲看得遠。
指導寒號鳥的話。
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勸告?為什么不壘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壘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壘窩?誰來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顧___________,不顧___________。
這就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
“得過且過”(過得去就過去,過一天是一天。)
“得過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讀寒號鳥的話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
指導讀寒號鳥的兩段獨白。
內容一樣,讀起來語氣語調是不是一樣?
示范。各自練習。
指名讀。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難過。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號”奄奄一息。
4.朗讀全文。
小組分角色讀。
指名分角色讀。(集體讀敘述的話,)
六、創造性復述。
1.故事續編。
寒號鳥終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凍死了。第二天喜鵲叫喚他,你們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誰能把故事繼續說下去。
(叫喚、看望、嘆息)
在喜鵲的話中,啟發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編。
寒號鳥怎么就不會死,現在我們就編一個讓寒號鳥不會凍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綱。
開頭
冬天快到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聽勸告
寒冬臘月快活地活著
同座準備。
指名復述(帶飾頭表演)。
這樣的寒號鳥,可以給它改個什么名字?(知過鳥、寒喜鳥、寒樂鳥等等)
七、補充教學《明日》。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凡事適時做,(及時)
明日不待我。
萬事待明日,
明日能幾何?(能有多少個)
八、小結.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
[板書設計]
寒號鳥
開頭 新編
冬天快到 準備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溫暖 還不聽改正接受
寒冬臘月 熟睡 鼓勵◆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3
一、創設情境,呈現專題
(課前談話中引出柯南)今天,名偵探柯南受理了一個新案件(課件出示:寒號鳥死亡案),大家愿意幫寒號鳥破這起案件嗎?
二、由死亡現場生發疑問
1.直奔最后一節
誰愿意用朗讀帶領柯南進入死亡現場?(隨機指導朗讀)
聽了大家的朗讀,柯南終于了解了寒號鳥的死亡現場,可這遠遠不夠,你們說要破案,還得了解什么?(生前表現)這個任務就教給大家了。
三、自主讀書,再現案情
(1)要讓偵探了解寒號鳥生前,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老師也給大家提供了幾種方法:
以感情朗讀的方式再現案情
用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來再現案情
以鄰居喜鵲的身份來描述案情
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再現案情。
(學生合作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現案情幫助柯南)
(2)集體交流
四.撰寫死亡鑒定
看了你們精彩的再現,柯南已經明白了寒號鳥的死因。你們呢?誰來說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得過且過、懶惰、不聽勸告、自以為是、……)
要你寫鑒定你會認為寒號鳥是被人殺害的嗎?(學生經過分析后一致認為是慢性自殺)
五、改名續寫
是呀,寒號鳥是自己害了自己,柯南也明白,他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可憐的寒號鳥他完全可以不踏上死亡之路,同學們你們說寒號鳥怎樣才可以不死?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暢談)
的確,寒號鳥如果像你們所說的那樣也就幸免遇難了,可這樣的寒號鳥還能叫寒號鳥嗎?給他改個什么名字?(生:寒喜鳥、寒樂鳥、勤奮鳥……)
今天我們就來個故事新編,把寒號鳥寫成心目中寒喜鳥、勤奮鳥……
板書設計:
寒號鳥
不聽勸告得過且過
懶惰自以為是
死不悔改………
(死因)
慢性自殺
點評:本課最突出之處就是獨辟蹊徑,以課本為內容,以破案的方式把整堂課的學習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的環境和機會,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自然而然的理解課文,提高語文素養
本堂課還存在不足,如教學思緒過多、教師語言過于羅嗦等,希望以后能盡量避免這些不足。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4
柯玉生,1934年生,筆名木可,湖北省大冶縣人;曾就學于武漢市二男中和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現任新蕾出版社編輯,是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天津分會會員。1950年他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民間故事》、《點土成金》、《小光蛋碰石頭》等。粉碎“四人幫”后他發表的《這事情發生在小河邊》、《我去臺灣接外婆》等兒童詩,已分別被選入《中國新時期兒童詩選》、《百家詩選》及《中國文學作品年編·兒童文學選》等書。此外,他還發表了一些寓言和童話。◆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根據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撰寫的《南村輟耕錄》中的片段改寫。故事蘊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只顧眼前、不想將來的鼠目寸光的人,以僥幸心理對待生活,在災難來臨時就會付出慘重代價。課文有2幅插圖。第一幅插圖中喜鵲忙著銜樹枝做窩,寒號鳥卻躺在崖縫里睡懶覺。第二幅插圖冰雪覆蓋大地,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寒號鳥卻再也沒有出現,表現兩者的不同結果。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當”,會寫“面、陣”等8個生字,會寫“山腳、當作”等13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3、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點:
1、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系生活實際,領會故事寓意。
教學難點:
準確領會寓意。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鳥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二、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四、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五、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六、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品讀感悟。
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的喜鵲。
(一)按時間順序學習課文。出示: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1、思考在這個時候,喜鵲忙著干什么?寒號鳥在干什么?用“_____”劃出。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
2、出示幻燈片,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入體會寒號鳥懶惰。
5、分角色朗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二)出示: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1、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2、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
(三)出示: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那樣狂吼。學習6~8自然段。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a、喜鵲怎樣勸告寒號鳥?
b、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c、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2、小組討論。
3、指名回答。
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三、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
3、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四、教師小結。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得過且過,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
五、拓展延伸。
寒號鳥終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凍死了。第二天喜鵲叫喚他,你們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
板書:
13、寒號鳥
懶惰勤勞
玩、睡————壘巢
直打哆嗦————住暖窩
最后哀號————熟睡
不幸————幸福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6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當”,會寫“面、陣”等8個生字,會寫“山腳、當作”等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3、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讀準多音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故事寓意。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讀熟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動物嗎?
2、課件出示寒號鳥的圖片及資料:
復齒鼯鼠:是嚙齒類動物。棲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巖壁裂隙石穴筑巢,為森林動物。這種動物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寒號鳥,據說它會在寒冷的夜晚發出“哆啰啰,哆啰啰”的聲音。
這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聽聽它的故事嗎?那就跟著老師到今天的課文中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號”的讀音:讀“hào”時組詞:號子、口號;讀“háo”時組詞:號叫、哀號。
在“寒號鳥”中讀二聲“háo”。
二、趣味識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畫出生字新詞。
2、認識生字詞。
(1)指名讀一讀畫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2)認讀多音字:
háo(號叫)dàng(當作)
hào(號子)dāng(當然)
3、課件出示生字:
háo號dǔ堵fèng縫dàng當què鵲lǎng朗xián銜kū枯quàn勸chèn趁jiāng將qiě且là臘kuáng狂hǒu吼fù復āi哀
(1)指名讀,正音,領讀。
(2)“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棒。
(3)指導記憶字形: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嗎?
加一加:木+古=(枯)口+孔=(吼)
比一比:堵—都銜—街臘—借復—夏
組詞識字:石縫縫隙裂縫
分辨對比認讀:前鼻韻母的字“銜、勸、趁”,后鼻韻母的字“縫、朗、將、狂”
4、走迷宮游戲檢查識記效果。
寒號鳥一堵崖縫當作喜鵲晴朗銜回來枯草勸告
趁著將來得過且過寒冬臘月狂吼重復哀號
5、練習讀好下面的句子。
①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②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③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三、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面陣朗枯卻將紛夜
1、指名拼讀。
2、給生字擴詞,練習說話。
3、感受生字的形體美: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一想,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漂亮?
4、教師范寫生字,指導:所有生字都應按照筆順寫。
①“陣”字左窄右寬,右邊第二筆的折點在田字格中心的左側。右邊注意和“東”區別。
②“紛”中絞絲旁三筆寫成,“撇折、撇折、提”。
③“夜”的下部右邊是,不要漏寫里面的'點。
5、學生描紅,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四、布置作業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游戲復習導入
1、小游戲:開火車領讀下面的詞語。
課件出示:山腳當作前面晴朗枯草正好清早現在將來大雪紛飛枝頭
夜里
2、觀看動畫課文《寒號鳥》,感知課文內容。
3、填空并齊讀。
課件出示:這篇童話通過喜鵲和寒號鳥對待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結果進行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做窩勤勞懶惰)
二、細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學生讀第1自然段。學生看課本插圖指出寒號鳥和喜鵲的家。課件出示: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
2、看圖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縫”。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
3、觀察插圖中喜鵲在干什么。(喜鵲銜著一些枯草,忙著做窩。)
4、從圖上看出寒號鳥的家有什么特點? (寒號鳥的住處是崖縫,不是用樹枝搭建的,不夠保暖。)
5、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對寒號鳥和喜鵲的第一印象。
(二)學習第2~8自然段。
1、自己讀一讀第2~8自然段,想想“冬天快要到了”,寒號鳥和喜鵲分別在做什么。
(1)指名回答。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
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
(2)同學們,你覺得這時候誰辛苦?誰舒服?(喜鵲辛苦,寒號鳥舒服。)
(3)寒號鳥有沒有聽從喜鵲的勸告?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課件出示: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課件標紅“不聽勸告”“躺”)
(4)寒號鳥說喜鵲傻,你覺得呢?(學生討論交流)
(5)指導朗讀對話,讀出寒號鳥的不耐煩。
2、“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寒號鳥和喜鵲又是什么樣的情形?讀讀第5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課件出示:
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怎么讀寒號鳥的話?(讀出可憐巴巴的感覺)
(2)理解“凍得直打哆嗦”中“得”的后面是對前面的補充。
出示課后題:讀一讀。
凍得直打哆嗦熱得直冒汗冷得像冰窖熱得像蒸籠
練習補充完整:快得(像離弦的箭)跑得(像兔子那么快)
(3)一個住在溫暖的窩里,一個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
喜鵲做窩的時候辛苦,冬天來了住得舒服。
寒號鳥之前懶惰不做窩,冬天來了只好受凍。
(4)寒號鳥說“明天就做窩”,結果它做了沒有?讀讀第6、7自然段,找找答案。
課件出示: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5)你是怎么理解“現在懶惰,將來難過”的?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說說嗎?
(6)這次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他又怎么回答的?
課件出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唆。天氣暖和,得過且
過。”
(7)理解“得過且過”。(只要勉強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敷衍地過日子。也指對工作不負責任,敷衍了事。)
(8)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9自然段。
1、教師范讀第9自然段。
2、思考討論:你喜歡喜鵲還是喜歡寒號鳥?為什么?
3、小結:寒號鳥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勤勞,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勞動來創造,懶惰散漫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三、根據提示,復述課文
1、了解課文的順序。
(1)指名讀讀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一一出示。
(3)板書概括3句季節變化的句子:“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說到就到。”“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4)根據3個句子復述課文。
2、先自己練習然后在小組內講述。
3、小組之間故事新編:寒號鳥怎么樣才不會被凍死呢?現在我們來編一個新的故事吧。
(1)小組內準備,互相補充。
(2)指名復述。(戴頭飾表演)
(3)我們可以給寒號鳥改個什么名字?(知過鳥、寒樂鳥等。)
4、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得過且過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布置作業
自己繼續續編故事講給小伙伴聽一聽。
板書設計
寒號鳥
做法:東尋西找,忙著做窩。
喜鵲
結果:住在溫暖的窩里。
做法:睡覺、玩、不聽勸告。
寒號鳥
結果:凍死了。
成功之處:利用了“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說到就到”“寒冬臘月,大雪紛飛”3個不同的表示時間的句子,初步梳理故事的發展順序,然后分板塊展開教學,把握課文結構,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認知。
不足之處:在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上,給學生交流的時間過于短暫。
教學建議:識字教學可以充分利用插圖,聯系生活體驗理解字義。抓住寒號鳥和喜鵲的語言和對話的描寫,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教學。理解它們對做窩的不同態度、不同表現和不同結果。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會寫8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板書課題。
石崖對面的大楊樹上住著它的鄰居喜鵲,冬天來了,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被凍死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去掉拼音讀。
(2)做游戲,鞏固字詞。
開火車讀詞語;寒號鳥過迷宮。
(3)指導書寫“枯”“夜”。
枯:左高右低,“木”的最后一筆捺變成了點。
夜:左緊右靠,上下對齊。
①交流識記方法。
②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強調關鍵筆畫。
③學生描紅仿寫。
④評價。
(4)了解故事內容。
出示提示,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呢?根據下面的提示說一說。
預設: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自由讀2~8自然段,標畫出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的句子。
(1)學生標畫喜鵲和寒號鳥之間的對話。
(2)指導學生讀準確。
(3)讀好喜鵲和寒號鳥之間的對話,讀出相關的心情和語氣。
(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預設:
①從喜鵲的話中,你能讀懂了什么?
②從寒號鳥的回答中你又讀懂了什么呢?指導讀出寒號鳥不情愿和不耐煩的語氣。
2.學習第5段和第8段。
(1)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
(2)指導讀好第5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
(3)訓練句式
出示:凍得直打哆嗦 凍得直發抖 凍得直跺腳 凍得直流鼻涕
冷得像冰窖 熱得像火爐 快得像閃電
3.分角色朗讀2至8自然段。
師生合作讀。
四、再讀課文,悟情明理
1.快速瀏覽課文,小組合作交流匯報,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
相機板書:得過且過,將來難過
2.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在生活中見過喜鵲或寒號鳥這樣的人嗎? 舉例說明。
回歸課文,指導學生領悟道理。
五、布置作業,推薦閱讀
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推薦閱讀《中國民間故事》。
板書設計:
13.寒號鳥
得過且過
將來難過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一、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
二、學習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能續編、改編故事}。深入領會課文內客,發展兒童創造性。
三、繼續培養兒童的自學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時按排] 一課時。
導入 。激發學習興趣。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情況。讀講課文。創造性復述(續編、新編故事)補充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引起學習興趣。
這一課,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民間故事。很早以前,很遠的一座高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從石崖里傳來的小鳥的哭叫的聲音:哆羅羅,哆羅羅,所以人民就給這小鳥取了個名字,叫寒號鳥。(板書課題)“號”
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hao ,例如“號叫”、“號哭”,課文上的“哀號”都讀第二聲。啊,這名字多么難聽,但又怪可憐的。
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號哭呢?我們可以去問問它的鄰居喜鵲。喜鵲就住在寒號鳥對面的大楊樹上。(作圖)
二、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
這是個很有趣的民間故事。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看你們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談談你怎么自學的。
學生自學。
同座交流。
三、檢查自學情況。
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說說我是怎么自學的,注意了什么問題,還可以說說讀了以后的感想。
(從自學的內容、方法和順序上加以引導。)
四、利用反饋,引導掌握下列內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時間順序。
③注意對比的特點。
五、讀講課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那樣狂吼。
概括成:開頭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臘月
2.著重理解喜鵲看得遠,為了將來,早作準備。。
·“幾陣秋風……”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盡)
·“冬天說到就到……”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就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寒風臘月……”同樣寫風,怎么寫,告訴我們天氣更冷了,打了一個比喻“像獅子一樣狂吼”。
·現在把這些描寫天氣的句子讀讀。剛才提示的詞兒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點:同樣寫天氣,用詞很講究,再例如課文中同樣寫太陽暖和就有“太陽暖和”、“大好晴天”、“太陽暖烘烘”、“太陽普照大地”。
·冬天來了,寒風這么冷;寒冬臘月,北風這么大。這些在冬天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喜鵲有沒有想到,從哪兒知道?(準備過冬)對,當冬天還沒有到,喜鵲就想到冬矢,它想得遠,做得早,從哪兒可以看出它這樣想得遠,很對,這樣做很好?(溫暖、熟睡)
你們說喜鵲傻不傻?
3.指導朗讀。
真正傻的是誰?現在讀他們的對話。
·男女聲輪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指導喜鵲的話。
喜鵲熱心幫助,語氣誠懇。“寒號鳥,別睡覺,大好晴天,趕快壘巢。”
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壘巢的危害,語氣加重。“趁天晴,快壘巢,現在懶惰,將來糟糕。”
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從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點:從喜鵲說的話,更看出喜鵲看得遠。
· 指導寒號鳥的話。
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勸告?為什么不壘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壘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壘窩?誰來做填充。
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
只顧___________,不顧___________。
這就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
“得過且過”(過得去就過去,過一天是一天。)
“得過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讀寒號鳥的話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
指導讀寒號鳥的兩段獨白。
內容一樣,讀起來語氣語調是不是一樣?
示范。各自練習。
指名讀。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難過。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號”奄奄一息。
4 .朗讀全文。
小組分角色讀。
指名分角色讀。(集體讀敘述的話,)
六、創造性復述。
1.故事續編。
寒號鳥終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凍死了。第二天喜鵲叫喚他,你們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誰能把故事繼續說下去。
(叫喚、看望、嘆息)
在喜鵲的話中,啟發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編。
寒號鳥怎么就不會死,現在我們就編一個讓寒號鳥不會凍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綱。
開頭
冬天快到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聽勸告
寒冬臘月 快活地活著
同座準備。
指名復述(帶飾頭表演)。
這樣的寒號鳥,可以給它改個什么名字?(知過鳥、寒喜鳥、寒樂鳥等等)
七、補充教學《明日》。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凡事適時做,(及時)
明日不待我。
萬事待明日,
明日能幾何?(能有多少個)
八、小結.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
[板書設計 ]
寒號鳥
開頭 新編
冬天快到 準備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溫暖 還不聽改正接受
寒冬臘月 熟睡 鼓勵◆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運用對比手法寫的童話。敘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結果,說明了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會寫8個生字。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四、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1.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2.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3.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齊讀。
4.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
號(學號)(號角)堵(堵著)(圍堵)縫(石縫)(墻縫)朗(朗誦)(開朗)
銜(銜接)(銜著)枯(枯草)(枯萎)勸(勸告)(勸導)趁(趁著)(趁早)
將(將來)(將就)且(并且)(而且)臘(臘肉)(臘月)狂(瘋狂)(輕狂)
吼(吼叫)(大吼)復(復習)(重復)哀(哀求)(悲哀)
5.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6.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文,理解“冰窖”、“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課件、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幻燈片):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齊讀)
三、學習6~9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本)
3.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號鳥也做窩會是怎樣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10
一、背景分析
低年級孩子拖拉現象普遍,日常生活拖拉:具體表現在起床上學拖拉,吃飯拖拉,睡覺拖拉,游戲活動拖拉;學習生活拖拉:具體表現在寫作業拖拉,上交作業,各種通知拖拉,搞衛生拖拉,放學拖拉等等。這種現象,一方面源于孩子自身的心理成長特點,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比較隨心所欲;另一方面,孩子沒有品嘗到拖拉帶來的苦果,而學校和家庭教育上,很多時候又沒有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規范。因此,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中,容易因為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教育的實效性落實不到位,而導致拖拉行為。針對這種現象,結合低年級學生感知發展特點:需要具體形象,有趣而又直觀的生活原材料給他們去感知,領悟。我設計的班會主題《不做拖拉的寒號鳥》
二、教學目標
根據拖拉的成因,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寒號鳥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拖拉是一種會遭受苦果,并且產生不好影響的行為。
2、通過模擬生活小場景,讓學生表演吃飯拖拉,作業拖拉,游戲拖拉,睡覺拖拉;體會自己身上存在有拖拉現象。
3、了解拖拉行為的壞處,如何做一個不拖拉的小學生。
三、教學方法設計
基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做事拖拉不一定能深刻認識到。并且也不清楚,做事拖拉會產生不良后果。通過借助故事,視頻,游戲等形式向學生傳遞做事拖拉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怎樣做才能做到不拖拉。
四、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本節課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環節一寒號鳥故事揭示拖拉主題
播放寒號鳥的故事,結合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一開始,通過故事視頻的形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并且在故事中去感悟寒號鳥為什么凍死。通過故事,讓學生悟出,懶惰,拖拉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會產生不良后果。從而引出我們的班會主題《不做拖拉的寒號鳥》
(二)環節二大事小事話拖拉。
情境表演,給出四組畫面:吃飯拖拉,被媽媽罵;作業拖拉,被媽媽強烈要求做到深夜,打瞌睡;放學拖拉,趕不上公交,要等下一趟;課間游戲拖拉,上課鈴聲響了,被老師批評懲罰。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表演,讓學生在情境表演中,發現自己身上的拖拉現象;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借助情境延伸,找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還有那些拖拉小毛病。
(三)環節三生活,學習怕拖拉
播放故事,盼盼夢游拖拉國。通過讓學生,閉上眼睛,認真聆聽故事,感受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心情。讓學生說一說,這次夢游拖拉國,他的具體感受。緊接著,展示兩組視頻,一是醫生搶救病人;二是消防官兵滅火救人。分組討論:(1)“120”送病人時假如拖拉了……醫生搶救病人時假如拖拉了……(2)消防隊員奮力滅火時假如拖拉了……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以投射的方式去感受盼盼的著急心情,更能讓學生懂得拖拉帶來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通過由小到大,把生活中學生不常遇見和經歷,但是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拖拉的不良后果。通過視頻,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的自主去發現拖拉不良后果,相對于說教來說,更加有說服力。
(四)環節四榜樣示范不拖拉
播放聞雞起舞的故事。讓學生體會,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是成功者的良好品質。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珍惜時間就是不拖拉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是成功人士大部分擁有的特質。
(五)環節五一起比賽去拖拉
出示,讓學生寫數字,比比誰最快。沒有提前告訴學生要做什么準備,有的學生可能課前,練習本,筆都沒有整理好,所以翻找本子,筆記的速度不一樣。通過小組內比賽,分享一下,動作快的原因。從而,讓學生體會,做事不拖拉,除了要珍惜時間外,還要集中注意力聽從指令,以及做好分配合作工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讓他們知道在生活,學習的很多場景中常常會因為拖拉而導致自己的失敗。從而讓他們知道做事不拖拉,應該可以怎么去解決問題。
(六)總結升華
體驗卡:你們想當小蝸牛還是小兔子啊?
剛才我們做游戲的時候為了得第一,要和別人比,我們動作很快,可平時我們有些事,如整理書包、吃飯、起床穿衣時并沒有人和我們比,只能自己跟自己比,該怎么辦呢?出示:體驗卡。你們想當小蝸牛還是小兔子啊?
讓我們一起來體驗做事不拖拉的快樂吧!請爸爸媽媽給你們當裁判,一周后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小兔子多。
設計意圖:一節班會課收到的效果是很難持久強化學生的行為的,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一起把這個拖拉的壞習慣去掉,堅持好的習慣。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當”,會寫“面、陣”等8個字,會寫“山腳、當作”等13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課文,知道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3、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明白辛勤勞動,不能得過且過。
【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明白辛勤勞動才會過上美好生活。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堵、縫”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當”,會寫“面、陣”等8個生字,會寫“山腳、當作”等12個詞語。(重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重點)
【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出示寒號鳥圖片:(圖略)
教師口述:
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
動物。棲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巖壁裂隙石穴筑巢,為森林動物。
中國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河北、吉林、山西、陜西、甘肅、湖北、四川、云南、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13寒號鳥)
【設計意圖:圖片導入,介紹寒號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引導到課文學習中來。】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生字,識記。
①讀準字音:前鼻音“銜、勸、趁”,后鼻音“縫、當、狂”等。
②識記生字:
利用課文插圖,聯系生活體驗識記:學習“堵、縫、朗、街、枯”時,要結合第一幅插圖,以及插圖中的實物來幫助識記。
形近字比較識記:“峰一縫”“郎一朗”“苦一枯”“姐一且”。
組詞、句子拓展法識記:“將、復、趁”,可以通過組詞識記,如“將來、將軍”“寒假,我將要去北京玩。”等。
加一加:“纟”加“分”是“紛”。“木”加“古”是“枯”,“阝”加“車”是“陣”,“去”加“卩”是“卻” 。
(2)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哀號號叫堵住圍堵石縫縫隙上當當鋪喜鵲鵲橋銜接銜草勸說勸告趁機趁著而且并且寒冬臘月狂吼瘋狂吼叫吼聲復仇復習哀號悲哀
(重點指導生字:前鼻音“銜、勸、趁”,后鼻音“縫、當、狂”等。)
(2)學習多音字:當(dāng dàng);號(hào háo)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A、老師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我們把老師當作父母一樣愛戴。
B、這位小同學小號吹得棒極了。
在這里,“當”讀“dāng”,意思是“充當、擔任;掌管;面對著;相稱”,還有一個讀音是“dàng”,意思是“吃虧、受騙;認為;合宜”;“號”讀“hào”,意思是“一種樂器”,還有一個讀音是“háo”,意思是“大聲呼叫或哀號”,組詞如下:
當dāng(當作)(當真)號hào(小號)(長號)
dàng(上當)(恰當)háo(號啕大哭)(哀號)
②讀一讀:
A、烏鴉上當(dàng)了,被狐貍的花言巧語給騙了,結果把肉弄丟了。
B、小弟弟媽媽不在身邊,就號(háo)啕大哭?
(3)識字游戲
摘蘋果游戲,看誰摘得多。(讀對一個,就摘掉一個蘋果。)
(4)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晴朗戰栗,因為冷、害怕或受外力等而顫抖。
枯草(雪、花等)多而雜亂地在空中飄揚。
紛飛因哀痛而放聲哭號。
哆嗦陽光充足,沒有云霧。
懶惰偷懶;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
哀號枯萎的草;干草。
(5)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為學習課文夯實基礎。】
四、學習“會寫字”
面陣朗枯卻將紛夜
1、學生字
(1)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多元識字
①利用課文插圖,聯系生活體驗識記:學習“朗、枯”時,要結合第一幅插圖,以及插圖中的實物來幫助識記。
②形近字比較識記:“郎一朗”“苦一枯”“紛一分”“陳—陣”“腳—卻”。
③組詞、句子拓展法識記:“將、夜”,可以通過組詞識記,如“將來、將軍、黑夜、面粉”等。
④加一加:“纟”加“分”是“紛”。“木”加“古”是“枯”,“阝”加“車”是“陣”,“去”加“卩”是“卻” 。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多元識字,交流不同的識記方法,是部編版教材的要求,培養學生善于表達自我的能力和喜歡識字的興趣。】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夜”,上下結構,上窄下寬。 “陣、枯、將、紛”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朗”左右等寬,“將”左窄右寬)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朗卻夜”學生練寫。
“朗”:左右結構,左面不要寫成“良”,最后一筆是點。
“卻”:左高右低,左大右小,右邊是個“卩”,不是“阝”“卩”的一豎是懸針豎,略長。
“夜”上部較窄,下部較寬,右下不能寫成“夊”。上面的一橫要寫長一些,蓋住下面的部分。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分類積累,練習表達
1、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有新鮮感的詞語,分類整理并摘抄積累:
形容冷的短語: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2、練習運用:仿寫短語:
熱得(直冒汗)熱得(像蒸籠)
【設計意圖:讓學生畫出詞語,讓學生初步積累這些詞語,鼓勵學生仿寫這些詞語,增強學生積累和運用字詞的能力。】
六、課堂小結
學習《寒號鳥》,認識了很多生字新詞朋友,閱讀課文,認識了懶惰、得過且過的寒號鳥。,我們千萬不能和寒號鳥一樣。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結合講讀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重點)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難點)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了解課文。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從哪里可以看出寒號鳥的懶惰?
2、出示本課時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問題引領,導入教學,有的放矢。】
二、品讀釋疑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這段話中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本段話講了喜鵲和寒號鳥的故事。)
2、出示句子:“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
從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
(寫了寒號鳥把石崖縫當作窩,可以看出它很會應付事。)
3、出示句子:“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這句話交代了喜鵲與寒號鳥住處的位置,點明是鄰居,為下文喜鵲勸說寒號鳥埋下伏筆。)
【設計意圖:弄清喜鵲與寒號鳥的位置,為下文喜鵲勸說寒號鳥埋下伏筆。】
(二)默讀3—9自然段,在課文中用“——”畫出喜鵲與寒號鳥表現不同的句子。
1、出示句子:“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
品味所畫的喜鵲與寒號鳥表現不同的句子,說一說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
(1)這里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喜鵲和寒號鳥的不同表現。
(2)從“一早”“東尋西找”“忙著”可以看出,喜鵲很勤勞。
(3)從“整天”“玩”“睡”可以看出寒號鳥很懶惰。
2、出示句子:“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1)這里的環節描寫突出了什么?
這里的環境描寫突出了天氣的嚴寒,為下文寒號鳥挨凍做了鋪墊。
師:閱讀方法解密:自然環境描寫
概念: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進行描寫。
作用:(1)寫景襯托人物心情。(2)寫景點明時令、地點。(3)寫景表現人物關系。(4)寫景表現人物性格。
(2)從“溫暖”與“哆嗦”,你能體會到什么?
①“溫暖”與“哆嗦”形象地寫出了喜鵲與寒號鳥的不同處境。
②這種鮮明的對比,照應了前面臨冬它們不同的表現。
3、自由讀課文,用“——”畫出寒號鳥說的話,用“ ”畫出喜鵲說的話,小組分角色朗讀。
出示句子: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1)這個對話,你讀出了什么?
(從“傻喜鵲”中可以看出,寒號鳥很沒禮貌,不但不聽取別人的好心勸告,還說別人傻,真是自以為是。)
(2)朗讀指導:要讀出喜鵲對寒號鳥的關心和擔心,語氣要誠懇!要讀出寒號鳥驕傲自大,不耐煩的語氣!
【設計意圖:用圈畫的方法,找出相關句子,再對比閱讀理解,體現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
(三)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本課,你知道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嗎?學了本文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1)運用了比喻、反復的修辭手法和對比、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方法。
(2)學了本文,我不但學到了寫作方法,還明白了做人要勤勞的道理。
三、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兒歌《寒號鳥與小螞蟻》
聽讀《寒號鳥與小螞蟻》,明白只有勤勞才能創造幸福生活,懶惰沒有好下場的道理。
四、總結課文主旨
1、本文寫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
本課通過敘述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結果,說明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2、從題目入手概括主旨
抓住題目的核心字眼,概括主要內容。本文的題目“寒號鳥”已經表明了課文主要內容是寫寒號鳥的,從課文中寒號鳥與喜鵲的不同表現與不同結局中,告訴我們懶惰可悲,勤勞幸福的道理。
五、學會寫話方法
學一法:環境描寫
本課中自然環境的描寫,如“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寫出了寒冬臘月的寒冷,我們可以想象寒號鳥得過且過的后果。環境描寫,應該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選好寫景的角度,并滲透人物的感情,還可以采取對比手法。
舉一例:河里的水清澈見底,連河里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魚兒們歡快地游來游去。它們盡情體驗著歡樂的滋味。在魚群中,偶爾還有幾只小蝦混在其中,我猜它們是趕來湊趣的。只見它們舞動著它們那細長的鉗子式的爪子,不甘落后地游來游去。
練一練:寫一段話,注意運用環境描寫。
示例:田野里的莊稼長得更歡了,稻谷伸伸手,彎彎腰,鮮花展開美麗的笑容,絲瓜跟著雨的音樂,跳起了舞蹈,左搖右擺,甘蔗在伸展著自己的懶腰……大地的一切生物都好像都有了生氣,動了起來。
六、主題延伸
你周圍有沒有得過且過,像寒號鳥一樣懶惰的同學,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我周圍有一些同學,做作業拖拖拉拉,每次都要等老師催,我想對他說:我們不能像寒號鳥那樣,得過且過,要勤奮,這樣才能有進步。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
板書設計
對住成鄰寒號鳥—崖縫
喜鵲—大楊樹
寒號鳥
臨冬表現喜鵲—忙做窩
寒號鳥—睡、玩
勤勞幸福
懶惰悲慘
不聽勸告
喜鵲—勸寒號鳥做窩
寒號鳥—得過且過
悲慘下場寒號鳥—凍死了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本課教學,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整體感知,同學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說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并且注意到了這篇文章的對比特點。
在第二次閱讀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對比閱讀,通過喜鵲和寒號鳥的對比,明白了勤勞的重要性,不能學習寒號鳥得過且過的行為。
不足之處:我感覺到自己沒有很好地去評價不同的學生,有點趕。今后在評價語上下點功夫。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12
目的要求:
學習“一點兒”的用法。學會講《寒號鳥》的故事,教育學生“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生詞: 樹枝shzh 哆du 躲duǒ
教學步驟:
1、新課導入 讓學生說說自己寫作業的習慣,回家后先把作業寫完再玩, 還是先玩再寫作業,特別是在假期里,是先寫作業,還是 后寫作業。 總結學生的答案,引導學生明白: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2、句型部分 本課句型比較簡單,生詞也少,建議先學習句型。
一點兒:可以省略為“點兒”,兒化表示數量不多,可以放在名詞前做定語,例如:有一點兒時間、喝一點鐵水、給 我點兒米飯。
也可以入在形容詞后面作補語,例如:他的病好點兒國。 這件衣朋小了點兒。 句型3 是學習“從……到……”的句式,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起止,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詞組:從早上到晚上、從上課 到下課、從八點到十二點、從學校到我家、從教室到辦公 室、從前邊到后邊。
讓學生用“從……到……”的句式敘述自己一天的生活。
3、詞語部分 反復認讀生詞,迚行組合和擴展。 “寒號鳥”中的“號”讀二聲。 搭:小鳥用樹枝搭窩。 躲:躲在門后面 老鼠躲貓。 勸:我喜歡吃糖,朋友勸我不要吃太多。 姐姐身體不太好,我勸她多鍛煉身體。
4、課文部分 讀課文第一段,提問:鳥兒們為什么忙著搭窩?
寒號鳥也搭窩了嗎?
讀課文第二、三段,提問:寒號鳥為什么不搭窩? 總結學生的答案,然后讓他們說說寒號鳥最終會怎么樣。
讀第四段,提問:如果寒號鳥丌想被凍死,它應該怎么樣?
熟讀課文,學會講這個故事。
5、長知識部分(略)
6、課堂總結 讓學生回家以后給父母講《寒號鳥》的故事。
教具及教學手段:生詞卡、圖片 翻譯、領讀、領寫、聽寫、會話、卡片制作
作業布置:1.抄寫、背誦生詞 2.練習對話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13
1. 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號、當”;
2. 理解“晴朗、勸告、哆嗦、冰窖、哀號、得過且過”等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現在懶惰,將來難過”“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和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過上美好生活的道理。
多音字
號 (háo)號叫 辨 表示“大聲呼喊或大聲哭”時,讀háo,如,號叫、哭號。其余
(hào)口號 析 情況都讀hào。
縫 (fèng)門縫兒 字 衣服破了要縫(féng)補,傷口很深要縫(féng)合。
(féng)縫合 歌 石頭縫(fèng)隙是石縫(fèng),見縫(fèng)插針會利用。
當 (dàng)上當 字 恰當(dàng)來選擇,當(dàng)鋪門前過。
(dāng)當初 歌 當(dāng)地土特產,當(dāng)然是好貨。
晴朗——晴好 趕快——連忙 準備——預備
呼喚——召喚 暖和——溫暖 勸告——勸說 寒冬臘月——數九寒天
懶惰——勤勞 難過——高興 晴朗——陰沉
溫暖——寒冷 得過且過——一絲不茍
詞語搭配
溫暖的窩里 溫暖的天氣 溫暖的春天 溫暖的教室 溫暖的懷抱 溫暖的人間
呼呼地刮著 呼呼地睡著 呼呼地吹著 呼呼地冒氣 呼呼地喘氣
詞語解釋
晴朗:沒有云霧,日光充足。詞語搭配:晴朗的天空、晴朗的秋天。
勸說:拿道理說服人,使人改正錯誤或接受意見。例句:見到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當進行勸告。
溫暖:暖和。
得過且過:且,暫且。原指過一天算一天,不作長遠打算。現在也指工作馬虎應付,不負責任。出處:宋陸游《雜詠》詩之二:“得過一日且一日,安知今吾非故吾?”例句:得過且過的人將一無所成。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寒冬臘月:指農歷十二月天氣很冷的時候。泛指寒冷的冬季。例句:寒冬臘月,冰雪封凍了大地。
哀號:悲哀地號哭。例句:受傷的小鳥發出一聲聲絕望的哀號。
互動探究
1 寒號烏和喜鵲的窩都在什么地方?從它們選擇窩的位置完全不同,你能看出什么?
寒號鳥的窩在石崖的一道縫里,喜鵲的窩在大楊樹上。它們選擇窩的位置截然不同,可以看出喜鵲的勤勞和寒號鳥的懶惰。
2 “太陽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中的“好像”說明了什么?
“好像”說明太陽暖得像春天,但并不是真的春天,這是寒號鳥懶得做窩的理由和借口。
3 喜鵲勸告了寒號鳥幾次?喜鵲在勸告時,寒號鳥在做什么?它又是什么態度呢?
喜鵲勸告了寒號鳥兩次。第一次,寒號鳥躺在崖縫里睡覺;第二次,寒號鳥伸著懶腰。對喜鵲的勸告,它始終不聽。
4 喜鵲和寒號烏對于如何過冬分別抱著什么態度?因為態度的不同,它們又分別是怎么做的?最后又是怎樣的結果?
喜鵲的態度是“現在懶惰,將來難過”;寒號鳥的態度是“得過且過”。喜鵲“東尋西找”“忙著做窩”;寒號鳥“整天出去玩”“睡覺”。結果是:寒冬臘月,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烏在夜里凍死了。
方法百度
詞語:動詞疊詞
例詞:伸懶腰→伸伸懶腰
解析:“伸”重疊運用后,表示“伸”的時間短暫或反復多次的意思。“伸伸懶腰”比“伸懶腰”更能突出懶的程度。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寒號鳥》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認讀13個生字,讀準“號、當、和”三個多音字,重點學寫四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朗、陣、枯、卻。
2.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理解第一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美好的家,積累并拓展數量詞。
3.通過對課文2-4自然段的學習,從喜鵲和寒號鳥的行為中初步體會喜鵲的勤勞和寒號鳥的懶惰。
核心問題:
從喜鵲和寒號鳥的行為中體會喜鵲的勤勞和寒號鳥的懶惰。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認識寒號鳥,揭示課題
1.每到冬天來臨,有一種動物總會在大山的夜里,不停地叫:哆啰啰,哆啰啰。這是誰在叫?——寒號鳥
2.學多音字“號”和“哀號”
(1)點撥多音字:一把銅號
(2)出示句子:
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
猜猜哀號的意思,學習“哀”字字理。拓展怒號、哭號。
3.聽《寒號鳥的介紹》
3.介紹認“鵲”字:
寒號鳥有位鄰居,她叫——喜鵲。(記一記)
板塊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活動一:自由讀文,讀通讀順
1.出示自學要求:
2.認讀字詞,積累詞匯
(1)多字音:當作 暖和
(2)寒冬臘月 大雪紛飛 北風狂吼
讀出詞語背后隱藏的畫面,讀出寒冷的感覺,出示句子: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3)量詞詞組:一堵石崖、一道縫(fèng)、一條河、一棵大楊樹。
活動二:學習第一段,了解住所
出示: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做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喜鵲和寒號鳥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1)相機學習生字:
堵:量詞,用來形容又高又大又厚實的物體,拓展:一堵墻
縫:借圖知道:裂開的細細的、長長的,我們叫它——縫。
拓展桌縫、牙縫、地縫
(2)明確住所:讀了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寒號鳥的家在——崖縫里,喜鵲的家在——大楊樹。
(3)發現規律,齊讀
板塊三:品讀課文,對比勤懶
兩個鄰居,最后的結果卻是完全不一樣,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再來好好地讀讀課文。(出示課文2-4段)
活動二: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請你到課文2-4自然段去找一找原因,用橫線畫出來。
(1)學生找句劃句
(2)交流評議
你找到原因了嗎?課文哪幾句話告訴我們了?
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出去玩,累了回來睡覺。
寒號鳥不聽勸告
(3)男女生讀句子
A體會喜鵲勤勞(隨文學習生字“枯”“銜”)字理認識“銜”,圖片理解這個詞。
相機交流:一早、東尋西找(板書:勤勞)
B體會寒號鳥懶惰
C對比語言:喜鵲看見寒號鳥,是怎么說的?寒號鳥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們下節課學習。
板塊四:借助兒歌,會讀會寫
1.活動三:兒歌朗讀,復習生字
2.指導書寫:觀察——指導——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