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精選17篇)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故事的道理。
3、體會小木偶的心理活動,能較合理的讀編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讀編故事。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內心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你們知道什么是木偶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木偶圖片。解說,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木偶。
人教課標版四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2.師:咱們今天一起來玩個木偶人的游戲好嗎?
誰先來學當木偶人?
集體游戲:我是小小木偶人(做動作:如走路、彎腰、揮手、吃飯、寫字、跑步……)
3.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小木偶的故事》
板書:小木偶的故事
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那今天就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課文。
二、學習步驟
1.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更正學生發音
人教課標版四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同桌交流,讀體會。
2.指名朗讀課文,讀后互評,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通順。
三、學習情況反饋:
1.交流:讀課文后,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或說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隨機板書:笑嘻嘻——快樂?
2.讀體會:從文章最后一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教師對以上問題進行小結,主要點撥故事蘊含的道理。
四、熟悉內容、合作表演:
1.自讀課文,邊讀邊把你想讀的角色,說的話“臺詞”劃出來,認真讀一讀。
2.分角色讀課文。
3.分角色表演,(想想你最想扮演的是哪個角色)
4.觀眾評議,教師指導。
5.學生表演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在親身經歷小木偶遭遇中,你一定有好多話說,能告訴大家嗎?
2.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笑是———遠遠不夠的”。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討論
3.小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板書:喜怒哀樂——生活
4.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六、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七、積累語言(詞語盤點)
1.讀讀寫寫
2.讀讀記記
3.將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摘抄下來。
八、作業
將《小木偶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閱讀《小木偶的故事》里面包含的三篇童話故事:《只有笑是遠遠不夠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和《我喜歡做我自己》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笑嘻嘻————快樂?
喜怒哀樂————生活!
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身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4、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1、同桌互讀。
2、抽生讀,檢測讀音。
3、說:
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4、談體會:
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同學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扮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
小木偶的故事
啟示:僅有一種身手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3
----- 笑帶來的煩惱
(編劇:陳宏哲)
時間:某一天
地點:街道
人物:小木偶、小紅狐、警察熊
。勰黄 熱鬧的大街上,小木偶背著紅背包興沖沖地大步向前走。小紅狐從后面向小木偶追去]
小紅狐:(親熱地)嘿!小木偶!你的紅背包真漂亮,讓我背一下好嗎?(眼珠骨碌一轉)就背一下。我想看看這種紅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小木偶:(毫不猶豫地)好的。
[小紅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向遠處跑。小木偶愣了一下,然后朝小紅狐追去,很快就拽住了小紅狐毛茸茸的大尾巴。]
小紅狐:(拼命掙扎,大叫)放開!放開!
警察熊:(從街道前方跑過來,威嚴地)吵什么。p手將他們拉開)
小紅狐:(滿臉憤怒)報告警官,他搶我的包!
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尖叫)那是我的包!
警察熊:(看看小紅狐,又看看小木偶,憤怒地)小小年紀還撒謊,給點顏色你看看。嗥鹦∧九,把他扔出去好遠)
[小紅狐得意洋洋地背著紅背包和警察熊走開。]
小木偶:(抱著腦袋蹲在地上)哎呀,頭好疼呀。ㄎ兀槭裁淳煸┩魑夷?……
——幕落(402字)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4
a級基礎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能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題(12分)
拽 茸 副 憐 魔 杖
1、找出漢字中三拼音節的字: (2分)
2、上下結構的字有: 。2分)
3、用“魔”組詞: 、 、 、 。8分)
二、小猴子學樣(照樣子,寫詞語)(6分)
例:興沖沖
。撸撸撸摺 。撸撸撸摺 。撸撸撸
三、給多音字組詞(16分)
興:xìng( ) 背:bèi( )
xīng( 。 ēi( 。
掙:zhēng( ) 撒:s。ā 。
zhèng( 。 sǎ( )
四、修枝剪葉(縮句)(12分)
1、小木偶興沖沖地大步想前走。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2、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紅狐。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小兔子齜牙咧嘴地做了個痛苦的表情。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五、寫好鋼筆字(4分)
b級重點難點過關(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知道(20分)
“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边@
句話的意思是: 。
二、閱讀樂園(30分)
竹,是極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青青翠竹,全身是寶。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紙的原料;竹皮可編織竹器;竹瀝和竹茹可供藥用;竹筍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不愧為“綠色的寶礦”。
然而,我更欣賞竹子那頑強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自古至今,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當殘雪還沒有消融時,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風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土層,脫去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云天。暑往寒來,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不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體現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我們每個人,需要的不也是這種精神嗎?
1、給加粗字選擇正確解釋,填寫序號:(4分)
息:a、呼吸時進出的氣 b、停止 c、消息
息息相關( ) 自強不息( )
2、這篇短文寫了竹子的 、 兩個方面,重點寫了竹子的 。(6分)
3、“歲寒三友”指的是 、 、 。(9分)
4、用“~~~~~”畫出作者由竹子引起聯想的句子。(11分)
附加題
填上合適的對字成語:
。ā。┺@( )轍 。ā。垼ā。┟}
瞻(。╊櫍ā。 》e( )成(。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5
《小木偶的故事》,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先寫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上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以為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著寫小木偶在著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也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時他發出了內心的感嘆:“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相信學生能自己讀懂在小木偶身上發生的事情,但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感受快樂的真諦,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中,在學生充分朗讀了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我采用了以下教學:先聯系老木匠說的話“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來理解這個句子的前半部分“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然后聯系小木偶自己遭遇的挫折,讓學生自己談談:小木偶的笑給他帶來快樂嗎?通過這樣的反問,學生自然體會到:生活是復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于是,我引導學生明白應該怎樣看待生活,感受快樂: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這樣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個人感受,加深學生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一課的教學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積累詞語。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而且有表達有特色的詞語,如,ABB式、AABB式、ABCC式,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著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
為了能讓學生較好地續編故事,我向學生講述了《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的故事,讓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啟發學生要根據小木偶本身具有的特點進行續編。
在教學中,學生完成了學習目標,教學效果良好!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4、能夠較合理地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續編故事。
2、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內心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話,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詞語: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
2、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在越到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表情,你最喜歡哪種表情?為什么?你為什么不喜歡這些表情?
3、: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表情,喜怒哀樂樣樣都會。但我們都喜歡“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會“笑”這一種表情,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這節課,讓我們讀一讀《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一課的閱讀提示,要我們解決哪幾個問題?誰說一下?
2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小木偶的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3 、檢查初讀情況。
誰說一說《小木偶的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指名學生說,其他學生補充)
老木匠只給了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在生活中,小木偶遭到誤解,受到委屈,最后在藍鼻子小女巫的幫助下,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
4 、課文中描寫表情的詞語也有很多,同學們自己讀課文,吧描寫表情的詞語畫出來。
。1)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些詞語,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標出來。并聯系上下文,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或者嘗試用動作表演一下。
。2)在學生說到“笑嘻嘻、嘟嘟囔囔、可憐巴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以前學過的類似形式的詞語。
。3):這些詞語都是來描寫人物表情和內心情感的。也就是藍鼻子小女巫說的人類所有的表情。
三. 角色體驗,品讀感悟。
過渡:因為只擁有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狐貍搶走了,熊警察卻不信;小木偶頭疼的厲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卻說是撒謊。哎!好可憐的小木偶呀!課文的哪一段讓你感受最深,小組內先讀一讀,要想一想當時的心情,讀出當時的語氣。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 交流反饋,深入理解。
1、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2、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并從文中找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
五.教師。
同學們在親身經歷小木偶的遭遇中,一定有好多話要說,能告訴大家嗎?
教師: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情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板書:喜怒哀樂——生活!
六.拓展訓練:
擁有了各種表情的小木偶,也擁有了各種感情,后來在小木偶的身上,還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請你繼續往下編這個故事。先小組討論一下,你打算怎么編。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笑嘻嘻 ————快樂?
喜怒哀樂————生活!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7
12.《小木偶的故事》
執教教師: 臨淄區金山中學小學部 李景芝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彼晕也捎昧俗宰x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以促進師生、生生、生本三種對話方式的生成。采用自由讀、分角色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自主選擇角色讀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當作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領悟道理。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3.獨立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4.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點
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搜集一些有關木偶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木偶。
五、教學過程
一、闖三關
1、生詞關
2、課文關,同桌互查預習課文情況,因為課文比較長,每人讀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注意讀準字音。
3、問題關,重點強調:(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聯系上文:笑是很重要的,笑為什么很重要? 誰能用老木匠的話來告訴我們?
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
誰不希望自己快樂呀,老木匠給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也是希望他永遠快樂,可是只會笑行嗎?為什么不行?因為只會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紅狐搶走了,熊警察卻不信,小木偶頭疼得厲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卻說他撒謊。
相機板書:只會笑、被搶、熊警察不相信、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師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類不僅僅擁有“笑”一種表情,人生也不僅僅擁有“快樂”一種體驗。
二、自主學習
個人自學:找出課文中關于人物表情、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有感情地讀一讀,用心體會人物的心情。
小組交流:先把你找出的句子讀給組內的人聽,再談一談自己的體會,組內其它人補充.
全班交流:師對交流的情況進行點評、點撥、整合
四、積累詞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
唉!只會笑的小木偶好可憐呀!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屏幕出示:齊讀,看看這些詞有什么共同特點?
一讀準字音
二讀出表情
三選一個說一句話。
你還能說幾個人類表情的詞語嗎?
擴展詞語: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人類的表情有多豐富,生活就有多豐富
課后抄到筆記上,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五、課堂檢測:假如小木偶擁有人類所有的表情,那會是怎樣呢?請在括號里給小木偶填上體現他真實的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1.“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2.“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 )地回答。
3.“腦袋很疼!毙∧九家桓保 )的表情。
4.“老奶奶,我沒有撒謊!毙∧九迹 )地說。
5. “謝謝你給了我人類所有的表情。”小木偶( )地對藍鼻子小女巫說。
小結: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真好。天氣有陰晴雨雪,味道有酸甜苦辣,表情有喜怒哀樂,生活不是單一的,它豐富多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這樣的生活才是完整的生活。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真高興,我們都擁有人類的全部表情。我們走進故事中,走進人物的內心,去體會他們的心情。課文太長,四人小組選一個片斷,注意分角色朗讀的時候,把體會到的人物的內心活動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五、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小木偶現在擁有了人類的全部表情,他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請你任選一個題目,編一個故事,發揮你的想象力,還要尊重作者原來的創作意圖。把握故事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又遇到了小紅狐。(和好、懲罰)
我不僅僅會笑
再見熊警官
和老木匠幸福地生活。
成為真正的孩子
……
自編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師點評)
布置作業: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推薦閱讀:
《小木偶的故事》發表于2002年,原題為《木偶的眼淚?外二篇》,后來入選《2002中國年度最佳童話》,共包含三篇童話故事:《只有笑是遠遠不夠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和《我喜歡做我自己》。大家猜一猜,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根據什么改編的?我上網查到了《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還有《我喜歡做我自己》改編的《最棒的還是我自己》打印出來給每組一份,同學們自己能找到書來讀更好。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搶 熊警察不信
只會笑
頭疼 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笑很重要,但只會笑遠遠不夠。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8
今天,我上完《小木偶的故事》,感覺心情特別愉快。
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其中,我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積累詞語”這一環節。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著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經顯得多余。
這一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我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這就是有效教學吧,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喜歡上母語。
《小木偶的故事》教后記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后海小學 閆 漯
孩子們都喜歡童話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動曲折的情節,光怪陸離的畫面……今天上了《小木偶的故事》之后,讓我和孩子們又一次在童話的世界里漫步許久,在課堂上又找回了童貞和童趣。“我想演小木匠,我想扮演藍鼻子女巫,我來演小紅狐,我的書包也是紅色的,我來演小木偶……”
文章再生動,畢竟是以文字為載體,課堂上,讓學生走進角色以主人公的身份感受表演的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它不但有利于更深刻地感知課文,而且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再創造的有效手段。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課本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多種能力。學生們通過親自理解,表演,是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深化,再創造的過程。
《小木偶的故事》課后小結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學 馮玉萍
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一樣,也屬于擬人體童話,而且文中對話也比較多。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去年的樹》的方法閱讀學習,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這類童話的特點。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語言、內心活動并在反復的朗讀當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2、學習合理地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反復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三、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導入新課
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表情,喜、怒、哀、樂,樣樣都會。但我們都喜歡“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會“笑”這一種表情,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這節課,讓我們讀一讀《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1、交流課前預習情況:木偶是什么?
2、學習生字。
、拧⒊鍪驹~語,自讀、指名讀。
、、齊讀
過渡:看來,大家已經把字詞方面的“攔路虎”掃除了,下面我們就進一步來研讀課文。(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你了解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板書:只會笑、被搶、熊警察不相信、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3、了解人物性格
在這個故事中,除了小木偶外還有熊警察、小兔子、老婆婆,從大伙的表現中,你認為他們的性格是怎樣的?(體會老木匠的善良、小紅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樂于助人。)
4、積累人物表情的詞語
A、為什么你能那么容易就概括出他們不同的性格呢?你主要是能過人物的什么描寫體會到的?(語言和神態)請用“=”畫出表示人物表情的詞語。(出示)
B、請你通過帶著表情、動作朗讀,表達出這些神情。(生自由讀、指名讀,相機師生評價)小結:這些也正是婦女巫所說的“人類所有的表情”的具體表現,今后大家要學會積累豐富的詞語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一目了然。
5、指導朗讀小木偶的語言
A、假如小木偶擁有人類所有的表情,那會是怎樣呢?請你找出小木偶在受委屈時說的話。
B、請在括號里給小木偶填上體現他真實的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氣憤、申辯)地尖叫。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傷心)地回答。
“腦袋很疼!毙∧九际且桓(無奈)的表情。
“是,而且越來越疼了!毙∧九(委屈)地說。
6、重點指導:課文最后一句
A、因為只有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假如你遇見當初做小木偶的那個老木匠,你會對他說些什么?為什么?(出示最后一句,齊讀)你怎么理解這句話,自由說,并從文中找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前半句聯系前B、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
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經營、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所以,(師指著句子,要求學生讀)
C、練習:--------是很重要。不過,要是只---------,那可--------。(錢、朋友、哭、睡覺、本領)
可適當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
(四)、總結
相信小木偶在擁有了所有的表情之后,懂得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經營、去面對生活,少了委屈與淚水,多了快樂與幸福。
(五)、放飛想象,延伸拓展。
擁有了人類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來又會遇到什么事情呢?請大家繼續寫故事。既要大膽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搶熊警察不信
只會笑
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笑很重要,但只會笑遠遠不夠。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詞,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3、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態度,感悟快樂的真諦。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小木偶被誤會后的內心感受。
2、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了解到生活中充滿酸甜苦辣,多姿多彩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歌曲《笑比哭好.》的錄音;準備表演所需的道具。學生收集一些有關木偶的資料,了解什么是木偶;收集有關微笑的名言和名人軼事,感受微笑的力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播放歌曲《笑比哭好》(學生饒有興趣地聽歌)
2、 提問:你們從歌中聽到了什么?(學生發表感想,說出微笑的種種益處)
3、 鼓勵談話:微笑是人類最好看的表情,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誰來為我們說說有關它的名言警句?(學生朗讀課前收集的關于微笑的名言)
4、 導入:微笑的力量是偉大的。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有微笑這一種表情,他會生活得快樂嗎?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小木偶的經歷吧!(板書課題)
讓學生由歌曲和名言充分感受到微笑的作用后,突然提出一個人如果只懂得微笑也許并不快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二、自讀、交流,確立學習方法。
1、 要求學生在小組內讀課文,交流字詞。(學生在四人小組里分段自讀課文,生生互評。)
2、 指名小組復述故事,發表讀后感。(小組抽出代表講述故事內容,說出讀后感。)
3、 提問: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處?(學生討論,明確:兩篇課文都以對話為主。)
4、 提出將采用前一課《去年的樹》的學習方法,通過合作表演來學習課文。(學生了解學習方法,作好學習的準備。
學習方法的確立讓學生對后面的學習心中有數。
三、合作表演,研讀課文。
1、 讓想當導演的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由學生作評,選出最佳者當導演。(學生讀,學生評,選出導演)
2、 對導演進行必要指導后,由導演去選演員,安排具體事宜。(學生中的相關人員做好演出的準備。)
3、 讓學生表演。以講臺為舞臺,表演故事。
4、 發動學生對表演進行評價,相機引導學生逐個探討文中各人物的語氣。體會小木偶在多次被誤會后的內心感受,對關鍵詞語作相應的板書。(學生評價、討論,體會到人物的心情后朗讀課文,讀出相應的語氣。)
本文富有童趣,充分朗讀應是學習的主要手段,而角色扮演又是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朗讀方法。)
四、聯系實際,交流體會。
1、 組織討論:老木匠為了小木偶能快樂而 給了他一張笑臉,可是這個只會笑的小木偶卻因此而招致了一系列挫折。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思考,發表自己的看法)
2、 提問:文章的最后一段話其實是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思想。誰來讀讀這句話,并說出對她的理解?(學生朗讀最后一段,說出自己的理解。)
3、 組織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的含義。(聯系小木偶的遭遇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可以結合生活中類似的經歷或體驗來理解。)
4、 總結:笑是美好的,一個人如果不會笑就永遠無法體驗生活的樂趣。然而,生活又是復雜的,酸甜苦辣,五味俱全,除了愉快,我們還會悲傷難過,還會焦急迷惘,只有多姿多彩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學生體會到生活的多種滋味,決心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進行討論,有助于其積累生活體驗,互相啟迪,升華認識。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小木偶:漠然 小紅狐:熱情——掙扎——口齒伶俐
老木匠:困惑——心滿意足 小木偶:氣憤、申辯
熊:嚴厲、粗聲粗氣
小木偶:傷心、無奈 小木偶:傷心、無奈
小兔子:嘲笑 老婆婆:關切——責備、不解
小木偶:傷心 小女巫:關心、和善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1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原文
老木匠做了個小木偶。
小木偶有鼻子有眼,能走路,會說話。
老木匠左瞧右瞧,總覺得小木偶臉上還少點什么。少了點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來。
“你知道嗎?”老木匠問小木偶。
“不知道!毙∧九及逯樆卮。
老木匠一下子想起來了,小木偶臉上少的東西是笑!
“笑是很重要的!崩夏窘硨ψ约赫f,“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
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
“現在好了!崩夏窘碁樾∧九际帐傲艘粋紅背包,把他送出了家門。
“走吧,外面的世界大著呢!”老木匠對小木偶說。
熱鬧的大街上,小木偶興沖沖地大步向前走。
一只小紅狐跑過來,很親熱地說:“嗨!小木偶!你的紅背包真漂亮,讓我背一下好嗎?就背一下。我想看看這種紅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好的。”小木偶說。
小紅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小木偶愣住了。等他反應過來,小紅狐已經跑出去好遠了。
小木偶有兩條長長的、靈活的木頭腿。他很快就追上了小紅狐,拽住了小紅狐毛茸茸的大尾巴。
“放開!放開!”小紅狐拼命掙扎。
“吵什么!”一只穿警服的熊過來把他們分開。
“報告警官,他搶我的包!”小紅狐撒謊一點兒都不臉紅。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紅狐,小紅狐滿臉的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穿警服的熊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遠。
小木偶委屈極了!可是有什么辦法呢?老木匠只給了他一種表情,那就是笑!
小木偶突然覺得腦袋很疼,只好抱著腦袋蹲下來。
一只小兔子走過來,溫柔地問:“你怎么啦?”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裝得一點兒都不像!你瞧,應該像我這樣!毙⊥米育b牙咧嘴地做了個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一個老婆婆走過來:“小木頭人,你病了嗎?”
“腦袋很疼!毙∧九歼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著撒謊!”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開了。
小木偶的頭疼得越來越厲害了,F在,他真希望自己還是一段沒有腦袋的木頭!
藍鼻子小女巫就在這時候趕來了。她能用鼻子聞出空氣中的傷心味兒。
“你頭疼,是嗎?”小女巫問。
“是,而且越來越疼了。”小木偶可憐巴巴地說。
“那是因為你很傷心,卻不會哭!
“哇——”小木偶放聲大哭起來。
慢慢地,小木偶不再傷心了,腦袋也不疼了。
“小木偶,我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你!毙∨渍f完,又用魔杖在小木偶的腦袋上點了幾下。
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
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并學會運用“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呲牙咧嘴”“嘟嘟嚷嚷”等表示表情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能較合理地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有關表情的詞,能在朗讀中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難點:能較合理地續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卡通表情導入
1、出示木偶,你希望給木偶添加什么表情?
3、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豐富的表情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捎幸粋小木偶,他在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只有一種表情——笑。/(板書:畫笑臉)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木偶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在打開課文之前,讓我們看看小木偶給我們布置了什么任務。(齊讀)
(1)自由讀課文五分鐘,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真讀課文,看看在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接受任務嗎?好,那就讓我們跟著小木偶開始你們的故事之旅吧。
2、剛才老師發現有一對多音字你們特別容易讀錯,誰能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讀看。
你的紅背包真漂亮,讓我背一下好嗎?
小紅狐一背上背包就拼命地逃跑。
A、指名學生讀
B、加上拼音讀
C、讓我們將詞語送入句子讀一讀。
3、我們剛才不知不覺就完成了小木偶給我們的第一個任務,誰來完成第二個任務呢?能告訴我們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article/根據學生回答并板書
三、品讀環節
1.孩子們,小木偶剛做好的時候,他不會笑,而老木匠認為-----(大屏幕出示)
笑是很重要的,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
笑是能帶來快樂,可小木偶只會笑,給它帶來快樂了嗎?相反還讓小木偶受到了很多委屈。課文用對話的形式,將故事表達了出來。讓我們先來看看小木偶背包被搶的部分。
(大屏幕出示這段內容)
A、讀課文的時候根據課文中的提示語來揣摩人物內心的想法,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份子,你就能把對話讀得生動起來,趕緊自己試著來讀讀這些對話。等下,我要看看誰已經把自己當成是故事中的人了。(自由練讀)
B、小木偶在哪里?小紅狐在哪?作者的話就由孩子們讀,熊警察的話就由我來讀吧。(指名分角色朗讀)
C、你們讀得真精彩,把我帶入故事中去了。(如果可以的話,下課可以找其他同學討論下,怎樣讀更好)
D、當小木偶頭疼時,小兔子看見了,他不相信,反而說——
E、當老婆婆看見小木偶時,也是不相信,老婆婆說——
4、.是啊,就因為這個笑臉,讓小木偶受盡了委屈,怪不得課文里說-----(大屏幕出示)
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5、孩子們,你們能聯系生活實際,來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6、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豐富多彩的/sjbwz/,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續編故事,在編故事中再次體會道理。
1、而小木偶,多虧藍鼻子小女巫及時趕到,給了小木偶人類所有的表情。讓他擁有了完整的生活。
齊讀這句話。
現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
2、除了這些表情外,小木偶還可能會有什么表情呢?從課文中找找有關表情的詞,用﹏﹏標出。根據學生的回答并板書。
3、看,這里有些句子,你能用上黑板上這些表情的詞,來說說這些句子嗎?
大屏幕出示
用上黑板上這些表情的詞,來說說這些句子
小木偶一把抓住紅背包,地大叫:“這背包是我的!”……
“背包確實是我的。”小木偶對熊警察說。……
熊警察拎起小木偶,又要把他扔出去。小木偶喊:“你不能冤枉好人,你看,這背包的帶子上還有我的名字呢!”……
5、反饋:每句指名2——3人說。
6、再將省略號變成你自己的語言,這個故事就完整了,你也成了小作家了。
7、自由說——指名說。
將省略號補充完整,續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現在我擁有了世界上各種表情,我要先去把紅背包要回來,再去周游世界。小木偶這樣想著……
小木偶一把抓住紅背包,憤怒地大叫:“這背包是我的!”……
“背包確實是我的。”小木偶可憐對巴巴地熊警察說。……
熊警察拎起小木偶,又要把他扔出去。小木偶著急地喊:“你不能冤枉好人,你看,這背包的帶子上還有我的名字呢!”……
7、自由說——指名說。
我想,其他同學肯定還有比我更好的故事續集,就讓我們當成回家作業去完成
五、課后拓展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作業去完成。
1、小木偶要回了背包,他又會去哪里呢?讓我們繼續來續編故事。
2、推薦課外閱讀:《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我喜歡做我自己》《木偶奇遇記》
3、同學間可以自由組合,編課本劇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
本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在備課時,通過反復朗讀、思考,我發現本文在用詞方面很有特色,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重點采用了從詞語突破的方法來引領學生學習課文。
因為這課描寫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著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老師已不用花過多的解釋和心思來給學生解釋詞語和分析課文了。
這一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我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這就是有效教學吧。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2
《小木偶的故事》是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怎么上,一線語文老師各有各法。略讀變精讀有之,略讀變自讀有之,略讀變不讀,偶爾也有之(時間不夠用時)。畢竟,《語文課程標準》對于略讀課文的要求過于粗放:“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一直以來,我比較贊同葉圣陶先生的觀點:“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應用什么?以我手中的第七冊童話主題單元為例:我已經帶領學生把精讀課文《巨人的花園》和《去年的樹》“細嚼慢咽”了,略讀課文《小木偶的故事》,就要應用為訓練學生快速把握文章內容、主旨(我所定的訓練重點)的材料了。甚至,還可以做復述或寫作應用文本。因為,對略讀教學的評價,首在考察學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無獨有偶,教材編寫者似乎在佐證我的思考:《小木偶的故事》閱讀提示只有兩點:1、認真默讀課文,看看在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2、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最后一段話的體會。文章末尾的“小泡泡”,則提出了“續編”要求。任務1其實就是把握文章大意,任務2相當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主旨的領悟),“續編”則為口、筆頭寫作要求。顯然,一節課把三大要求全部完成必定蜻蜓點水、囫圇吞棗。
抓住以上主干,我果斷取舍:把“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融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之中(課堂學習活動的第一大板塊);以“擬人體”童話寫作特點帶出“人物”、“對話”以及讀好對話的'辦法,再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完后重點體會最后一段話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第二大板塊),并從“寫”的角度提煉出“主旨高遠”對童話創作的意義。最后,拓展閱讀《小木偶的故事》(二)(三),著重體悟它們的主旨(第三大板塊);“續編童話”口、筆頭任務,布置為家庭作業。(《小木偶的故事》公開課設計、課件、資料)
這樣的備課思路,雖自嘆為神來之筆,但也做好了被質疑乃至被否定的思想準備——雖然我知道類似略讀課文的教學模式很多年前就存在了,但我校“一板一眼”上課的老師仍為大多數。
開課后的“模擬表情游戲”,很為老師們贊賞,被認為是整節課最出彩的環節。“默讀課文,再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支架的指引下也完成順利,凸顯了良好的表達功底(功夫在平時呢)?目呐雠龅牡胤剑褪菍Α袄夏窘痴f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的深層體會。即便我出示了提示詞,抓住個別同學的發言聯系生活實際作點撥,還是有幾個學生在文本表層的“笑”里打圈圈,跳不出來。兩篇拓展文章,第二篇也只看了三分之一(課前本有“備用”思想)?偟膩砜,課堂教學活動比較順暢,目標達成較為理想。
研討課結束后,幾個老師陸續向我反饋了評課意見。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她們其實是很喜歡這樣的拓展閱讀的,只惱于平時略讀課堂找不到類似的到位材料。一位老師說,提供一篇課外閱讀文章就可以了;還有一個老師說,師生合作朗讀費時太多(約8分鐘),可以改為各小組選喜歡的人物對話去朗讀、匯報。我解釋:沒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一是因為小組合作需建立在有效機制上,否則易流于形式;二者小組合作更耗時。如果時間無法把握,后面的拓展部分就無法完成。我課堂的第二、三大板塊內容,其實都在為重難點“體會主旨,領悟寫法” 服務。
該老師還說,我的課例讓她想起“生本”教學的“以讀引讀”。我厘清:兩者有較大的不同。我的拓展內容并非同類主題文章的“讀”的延伸,而是為“寫”做鋪墊的。以往,我教過的四年級學生受慣性思維影響,在續編故事時大部分都想到小木偶如何找小紅狐要回背包(或報仇)。統一的思路,千篇一律的主題,沒有意義。我這節課,就是針對往屆學生出現的“寫”的問題,應用主旨高遠的材料“以讀引寫”,為學生的小練筆及單元習作打基礎。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3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它和《去年的樹》一樣,也屬擬人體童話。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去年的樹》的方法閱讀本文,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這類童話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故事。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4、感情朗讀,談體會。
【學法指導】放手讓學生通過默讀、品讀、分角色讀,有感情的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讀懂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三、反饋
1、同桌互讀。
2、抽生讀,檢測讀音。
3、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4、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笑──感受生活的快樂
只會笑遠遠不夠
作業布置
必做【同步達標】:
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選做【創造實踐】:
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4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 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因此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其中,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積累詞語”這一環節。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 這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的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理解就猶豫著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顯得多余。
這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自己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節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 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這就有效教學吧,能讓學生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 讓學生深深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
本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在備課時,通過反復朗讀、思考,我發現本文在用詞方面很有特色,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重點采用了從詞語突破的方法來引領學生學習課文。
因為這課描寫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著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老師已不用花過多的解釋和心思來給學生解釋詞語和分析課文了。
這一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我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這就是有效教學吧。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以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讓我們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4、能較合理地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這類童話的特點。
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小木偶的知識。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小故事(課件展示)
生用心觀看
師:看完剛才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生:做錯了事情要誠懇的道歉,就可以避免矛盾的發生。
生:我發現笑能解決矛盾。
生:我感覺笑很重要
……
師:是。⌒δ茏屛覀兊玫娇鞓、夸獎、友誼,可見笑很重要,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笑,不過,我們看完《小木偶的故事》(板書課題)也許你對笑會有新的理解。
二、品讀感悟
1、了解小木偶
師:小木偶你們見過嗎?(生齊答見過)
師:你能把你見過的小木偶介紹給大家嗎?
生:它是木頭做的,不會說,沒有什么表情,呆呆的傻傻的。
師:課文中的小木偶和我們見過的一樣嗎?一起來看看!
2、交流預習情況
師: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ㄉ舐暤刈杂勺x課文)
師:它和我們認識的小木偶一樣嗎?
生:不一樣,他會說會動,因為它只會笑,所以處處受委屈,讓人誤會。
3、再讀課文,交流感悟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自讀自悟, 同桌交流,并全班匯報)
生:我感興趣的句子是課文最后一段,因為我知道要是只會笑,不懂得傷心是不夠的。
師:不過課文前面老木匠說過,“沒有笑是不行的”你認為這兩句話矛盾嗎?
生:可是小木偶確實受到了委屈,本來是小紅狐搶了背包,可是因為他只會笑,不能表達他的憤怒,所以熊警察才不相信他。
師:是嗎?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講了這個內容。(11-22自然段)
師:這部分主要是對話,你找一找自己的伙伴,分角色給大家朗讀一下,可以嗎?
生:好的。(自己找伙伴,分配角色朗讀開始)
師:你認為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1:我認為小紅狐讀的不錯。她讀“放開放開”的時候,我聽出她很焦急,也很煩。
生2:我認為小紅狐讀“報告警官”時要讀得大聲些。
師:是嗎?你來表演一下。(生表演讀)
生3:我認為小木偶讀“我們我們”時,聲音要更大些,更急些。
師:你能讀一讀嗎?
師:大家一起讀一讀這個部分。
。ㄓ孟嗤椒ㄒ龑W生學習老婆婆和小白兔對小木偶誤解的部分)
師總結:因為只擁有笑,小木偶受盡了委屈,處處被別人誤會,哎,真是可憐。同學們,想親身感受一下小木偶的感受嗎?那就再一次分角色朗讀課文吧!
、偕杂煞纸M ②展示朗讀 ③評議
4、情感交流
師:同學們在學習經歷了小木偶的遭遇后,你有什么想法能告訴大家嗎?
生:我明白了,生活中只有笑是不夠的,還有傷心和難過,還會遇到很多事情,不然就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師:是啊,正如我們課文最后一段說的一樣,一起讀一讀吧!
總結:生活就象五味瓶,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讓我們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所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三、課外拓展
可愛的小木偶,在小女巫的幫助下,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他以后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續編這個故事。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6
一、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小木偶的故事》是人教實驗版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課文先寫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上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以為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著寫小木偶在著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也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時他發出了內心的感嘆:“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弊x完故事,我們不禁會發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嘆: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但生活是復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
童話以“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誤解,被懷疑;直到女巫出現,賦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讓他真正獲得了快樂。童話構思巧妙,讓我們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
根據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3.獨立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4.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點
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難點:讀、悟課文的角色對話,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重難點是因為:這篇課文屬于擬人體的童話,文中對話較多。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主要是要讓學生運用通過反復朗讀感悟童話蘊含的道理的閱讀方法學習本文,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擬人體童話的特點!缎抡n標》提出了語文教學應該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那么如何使我們的小學生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就是本課重中之重了,因為人類不只擁有“笑”一種表情,人生也不是只有“快樂”一種體驗。所以我把這篇課文的重點放在了通過反復品讀人物間的對話領悟“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鄙。
二、本課的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以促進師生、生生、生本三種對話方式的生成。采用自由讀、分角色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自主選擇角色讀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當作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讓學生化身為主人公,直接進入文本中,與與課文零距離接觸: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待遇后,你的心情如何?讓學生親身體驗角色特點,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領悟道理。
三、本課的教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彼晕也捎昧俗宰x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以促進師生、生生、生本三種對話方式的生成。這節課我重點研讀的是文中主要人物的對話。采用自由讀、小組練讀和角色讀的方式,真正做到以讀激情,使學生在對話中感悟小木偶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而揭示本文主旨。
四、本課的教學過程
( 一)闖三關,查預習
1、生詞關
2、課文關,同桌互查預習課文情況,因為課文比較長,每人讀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注意讀準字音。
3、問題關,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的問題?重點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一是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二是明白課文的道理.
相機板書:只會笑、被搶、熊警察不相信、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
師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類不僅僅擁有“笑”一種表情,人生也不僅僅擁有“快樂”一種體驗。
(二)自主學習
個人自學:找出課文中關于人物表情、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有感情地讀一讀,用心體會人物的心情。
小組交流:先把你找出的句子讀給組內的人聽,再談一談自己的體會,組內其它人補充.
全班交流:師對交流的情況進行點評、點撥、整合
(三)積累詞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
唉!只會笑的小木偶好可憐呀!如果你是小木偶,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后,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屏幕出示:齊讀,看看這些詞有什么共同特點?
一讀準字音
二讀出表情
三選一個說一句話。
你還能說幾個人類表情的詞語嗎?
擴展詞語: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人類的表情有多豐富,生活就有多豐富
課后抄到筆記上,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四)課堂檢測:
假如小木偶擁有人類所有的表情,那會怎樣呢?請在括號里給小木偶填上表達他真實的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1.“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2.“腦袋疼!毙∧九继痤^,( )地回答。
3.“腦袋很疼。”小木偶一副( )的表情。
4.“老奶奶,我沒有撒謊!毙∧九迹 )地說。
5. “謝謝你給了我人類所有的表情!毙∧九( )地對藍鼻子小女巫說。
小結: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真好。天氣有陰晴雨雪,味道有酸甜苦辣,表情有喜怒哀樂,生活不是單一的,它豐富多彩,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這樣的生活才是完整的生活。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真高興,我們都擁有人類的全部表情。我們走進故事中,走進人物的內心,去體會他們的心情。課文太長,四人小組選一個片斷,注意分角色朗讀的時候,把體會到的人物的內心活動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六)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小木偶現在擁有了人類的全部表情,他以后還會發生什么故事?請你任選一個題目,編一個故事,發揮你的想象力,還要尊重作者原來的創作意圖。把握故事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又遇到了小紅狐。(和好、懲罰)
我不僅僅會笑
再見熊警官
和老木匠幸福地生活。
成為真正的孩子
……
自編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師點評)
布置作業: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走進小木偶的內心世界,親歷了小木偶的情感歷程,自然也會產生表達的欲望。口語交際就給學生提供了發表自己看法的舞臺。而續寫的環節,則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培養想象創造能力。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搶 熊警察不信
只會笑
頭疼 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笑很重要,但只會笑遠遠不夠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7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這篇童話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重點是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故事。難點是提高閱讀能力。我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檢查預習,導入新課——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在第一環節中,我安排了:交流課前預習情況;看詞語模擬表演。第二環節中,先讓學生回憶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再按照這個步驟和自學提示自學課文。在第三環節時,分四步進行:同桌互讀;抽生讀,檢測讀音;說一說在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談一談你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第四環節中,先讓學生回顧故事情節,進行情景欣賞;再讓學生填表情詞語,并分角色朗讀。最后一環節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續編故事;再把編的故事寫下來。按照上面的教學設計上完課后,靜心反思,感觸頗多。現將本節課教學反思如下:
1.這個設計可操作性不強,實效性不大。一節課內根本完不成教學任務,重點不突出,難點沒突破。 2.課文比較長,安排讀的次數過多,如其中的同桌互讀就沒有必要。另外,學生自讀時沒有強調快速閱讀,因此,讀書的時間拉得太長。
3.第四環節中的情景欣賞用了五分鐘,也沒有必要,因為學生對故事情節已經很熟悉了。
4.最后一環節中的把編的故事寫下來也可以安排到下節課或課外完成。當然,其中也有我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那就是:“看詞語模擬表演”這一環節。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制成課件,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出示“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以選詞上臺表演。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體現了語文味。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是四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老木匠只給了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在生活中,小木偶遭到誤解,受到委屈,最后在藍鼻子小女巫的幫助下,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這是一篇擬人體童話故事,故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童話以“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讓我們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感受快樂的真諦,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我現在帶的就是四年級的學生,四年級的學生有他們的學習特點,他們已具備了自主閱讀的能力,掌握了一些自主閱讀的方法,并具備了一定的朗讀想象能力,他們對童話特別感興趣,平時就愛讀、樂讀,并喜歡與別人談論、討論。如何在有限的課堂40分鐘里爭取語文教學的最大有效性呢?所以進行設計時認真針對學生學習特點,結合故事內容及教材分析,認真確定三維目標,在課堂中努力使三維目標有效整合,以便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真正統一。
對此,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利用小木偶圖片、資料激發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學習狀態。
在給學生上課之初進行教學設計時,我也查閱了很多資料,看看別人是如何設計這一課的。課例很多,但在導課上他們用的都是詞語表演導入,先出示一些表情詞,讓學生依據詞語用自己豐富的表情表演,而后問最喜歡哪個詞,為什么。我想既然這么多人都用同一種方法導入,或許這樣的導入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后文的情感和情緒體驗更好地做好鋪墊。于是我也用了同樣的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沒收到預想的效果,反而學生的興奮使課堂亂糟糟,后面的教學在學生這種還沉浸于無目的表演的興奮中無法按要求進行,他們靜不下心來體會小木偶的無奈、痛苦,更無法體會課文想要揭示的道理。此時我才明白,別人都用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適合自己學生的才是最好的,表演雖然花樣新鮮,但它并不一定能使教學落到實處。于是我又認真思考,依據《教師教學用書》當中“教學建議”提到的“課前搜集一些有關小木偶資料,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木偶”,對導入重新進行了設計,結果這次學生能夠真正由興趣而去了解課文、體會道理了。于是我又開始深深地自責,同時警醒:教學要回歸本質,要務本正源,要扎實有效,決不允許“作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運用閱讀方法結合閱讀要求自學,了解基本內容。
“教材解讀”中提到: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去年的樹》的方法閱讀本文。由此可見,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自主閱讀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因此,教學中在初讀感知部分,就讓學生能夠充分地運用已有方法自主學習,并結合閱讀提示,了解課文基本內容,讓他們真正學有所用,再次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通過學習,我發現學生能夠自主地、自覺地、有能力地學習,對此我感到很高興,想想平時總是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以致畏手畏腳,課堂教學有時太死板,發揮不了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通過這堂課我不禁深思:是我們對自己要求太高,還是把學生估的太低?
三、品讀對話,感悟道理——在品讀中真正明白課文所揭示道理,反省自己生活,感悟快樂真諦。
這是一篇擬人體童話,童話以“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其中對話比較多。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充分朗讀應是閱讀本文的主要手段。朗讀的語氣應因不同的語境而變化。”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抓住幾處對話以多種形式充分讀,通過抓小木偶受到一系列挫折后展現出的“笑嘻嘻”的表情的句子,以換詞體會情感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小木偶當時真正的心情,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老木匠所說的“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以及“笑是很重要的。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使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在“感”中“讀”,在“感”中“悟”,既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也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
這個環節的設計我真正把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落于實處,從學生實際出發,在學生合作交流、討論探究中真正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同時,真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的學生隨著小木偶喜、隨著小木偶憂、隨著小木偶傷心痛苦,他們激動不已、他們感慨萬分,從他們的表情中、從他們的語調中,我懂得了他們內心的想法,我感受到了他們對自己的反省,所以整堂課學生積極地思考,爭先恐后地發言,不斷地舉手再讀。
這部分的設計成功了,我激動萬分,我欣喜若狂,我為自己高興,我為有一群這樣可愛的孩子感到驕傲。
四、放飛想象,拓展延伸——拓展思維,培養根據要求合理、大膽想象能力,進行習作練習。
這一部分是課文內容的拓展延伸——想象、續寫部分。為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及故事蘊含的道理的體會,在這個環節的開頭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遇到了當初做小木偶的那個老木匠,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這個問題既是對全文的一個總結,又為學生下一步想象續寫做了一個“熱身運動”。
課文結尾的話泡中給我們提出要求:在小木偶身上,后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我來接著編下去……
續編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延伸性想象,進行創造性的表達。所以,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又要指點方法,提示學生把握故事的主線,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無論怎樣想象、怎樣創造,故事的主線不能變。所以在這個教學環節,我以投影方式出示續寫要求,讓學生對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法可循”,不是脫離主題的胡編亂造。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硬性地要求學生,而是按學生自己的意愿,既可與別人合作,也可獨自思考,課堂中留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由想象、自由創作,學生有的三五一群,有的兩人一伙,有的獨自看著課本思考,討論聲、交流聲、講故事聲充斥了課堂,看起來好象課堂很亂,實際卻是有序并快樂著,學生大膽地、自由自在地展示著自己的想象,這時,老師只是充當了一個好奇而快樂的學生,一會兒加入這組,一會兒又跑到那一組去聽他們講故事,整個課堂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這堂課結束后,我把續寫做為課后作業留給學生,讓他們順著自己的想象,繼續把故事編完、寫完,并在第二天利用一節課時間來進行交流。學生們的故事雖情節不同、精彩程度不同,但卻牢牢地抓住主線沒有放,對此,我為自己、為我的學生而感到高興。這算是延伸外的又一次交流體會吧!
整個教學活動在多媒體大屏幕教學環境中進行,教學中出現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自讀方法、課文內容概括、板書、學習要求等,都是通過大屏幕以幻燈片的方式放映出來,既便捷又直觀,又節省寫字時間。對多媒體大屏幕這種教學環境同學們既新鮮又高興,因為在平時我們很少用,對此,我又看到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越性,省時省事又直觀,同學們喜歡這樣的教學。
四個教學活動由淺入深,由興趣導入到初步的了解課文內容,到品讀中感悟道理,再到延伸想象,習作練習,一步步引領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獲得情感體驗。沒有繁雜而新鮮的花樣,沒有不切實際的空談,我依據自身的教學特點和教學風格,選擇了我認為對我的學生最有效的教學策略。我以自己流暢的教學語言,嚴謹而有效的教學設計,展現了我的教學技能。在這一堂課中,我認為自己是成功的,能夠在課堂中真正引領學生由易到難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獲得情感共鳴、反省自我。整堂課的設計一切以學生為主,以真正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為指導,在學生自主閱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中,扎實地完成三維目標,使三維目標在教學中能有效整合,真正實現《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