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精選16篇)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7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精選16篇)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經歷讀統計圖、交流信息、討論圖的特征等認識扇形統計圖的過程。

  2.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能解釋扇形統計圖中的數據,能根據統計圖回答有關問題。

  3.體會扇形統計圖在描述和交流數據中的作用,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計圖》,說到統計圖我們還學過哪些統計圖,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學生自由說)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扇形統計圖又有什么特點呢?和他們有什么不同呢/ 二、認識扇形圖

  1.讓學生看課件中的扇形統計圖。(或課本84頁)

  師:,書上有其他學校六⑴班40名同學四個方面調查結果的扇形統計圖。自己讀一讀。自由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交流得到的信息。

  3.仔細觀察統計圖,你能用已知的數學信息,提出哪些有用的數學問題呢?(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派代表分別展示出小組交流的結果。

  小組展示提出的問題,讓對抗組來解答。通過補充質疑同學們基本能把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挖出來。

  注:學生提出的問題基本都是針對每一個統計圖中的問題。

  4.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那么同學們再觀察一下這四個統計圖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1:它們都是一個圓,這個圓表示一個整體,也就是六一班的全體學生

  生2:每個圓都分成了大小不同的扇形,這些扇形表示的是部分。

  生3:每個扇形占整個圓的多少都是用百分比表示出來的。

  生4:圓中每個扇形的百分比相加的和都是100%

  5.同學們說的真好,把最關鍵的問題都給說出來了。我們說了這么多那同學們現在知道什么是扇形統計圖了嗎?

  試著總結:(可以小組交流一下再說)用圓來表示一個整體,用扇形表示其中的一部分,用百分比來表示部分占整體的多少的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

  6.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呢?

  生:扇形統計圖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師補充:但是呢它也有不足,它不能表示每一部分數量的多少!

  7.設情境:讓學生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1)想知道奧城小學每個年級的學生人數應該用統計圖。

  (2)想知道奧城小學每個年級的學生人數的增減情況用統計圖

  (3)想知道每個年級的人數占全校的多少應該用

  總結: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統計圖

  二、堂清練習

  用多媒體展示三個層次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匯報,然后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出很多不同的問題,在這里注重學法的指導。

  三、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統計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我們可以調查一下我們班60個人的完成作業情況制成統計圖,還可以調查一下我們班的同學在家是否主動做家務制成統計圖等等,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留心生活就能把我們學過的很多數學知識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去,都能成為一個小小的數學家!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扇形統計圖

  教材第68—6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作用;會看扇形統計圖,會制作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重點難點:

  會制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扇形統計圖

  (是用整個圖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

  例如:下圖的扇形統計圖反映了某班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參加各種小組的情況。

  問:在這個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什么?(全班人數)

  從圖中可以看出什么?

  (參加文娛小組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30%;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60%,參加美術小組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每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

  想一想:扇形統計表的特點?(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統計圖

  例5 和橋村20xx年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如下

  糧食作物 84公頃

  棉花 24公頃

  油料作物 12公頃

  根據以上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

  制圖步驟

  (1)先算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最的百分之幾。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3)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里畫出各個扇形。

  (4)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占的百分數,并用不同的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5)名稱、單位、制表時間,

  板書:(1)84+24+12=120(公頃)

  糧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糧作物:12÷120=10%

  (2)糧食作物:360°x 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橋村20xx年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統計圖

  20xx年1月制

  三、課堂作業

  設計

  1.李明問班上的每個同學:“你最喜歡哪—項球類活動?”根據同學們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統計圖。請你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項球類活動歡迎?

  (2)哪兩項球類活動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愛好哪項球類活動的同學大約占總人數的

  (4)圖中的“其他”,是把最愛好排球、網球、手球等球類活動的人數合并而成的,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

  五年級一班上學期期末的音樂成績,得優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制成扇形統計圖。

  3.右圖是一個養禽專業戶去年養的雞、鴨、鵝的扇形統計圖。如果這個養禽專業戶共養雞、鴨、鵝共2500只,算出三種家禽各養多少只。

  4.一種牛肉的成份如下表。根據表中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

  四、課堂作業

  設計

  1.(1)乒乓球;(2)足球籃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鵝:2500x 18%=450(只)

  鴨:2500x 30%=750(只);

  雞:2500x52%二1300(只)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2,第68頁課堂活動第2題及練習十五3~5題。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情境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獲取相關的數據和有用的信息。

  2.體會數據對決策的作用,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獲取相關的數據和有用的信息。

  教學難點:

  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今天我們將在以前學習知識的基礎上來進一步研究扇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1)先后出示兩個統計圖。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統計圖。

  教師:從這幅圖中我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點出相關部分。

  教師:這些都是什么時候的數據?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統計圖。

  教師:從這幅圖中我們又能獲得哪些信息?這些又是什么時候的數據?

  教師:耕地、森林、果園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沒有改造的荒山還有多少平方千米?請你們算一算。

  將兩幅圖放在一塊觀察。

  教師:看了這兩幅扇形統計圖,你想說些什么?看看誰的發現最多,最有價值。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部交流自己的發現(“退耕還林”前與20xx年底相比土地的變化情況)。

  (2)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教師:剛才同學們在小組內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發現,現在哪位同學能代表你們小組進行發言?

  請一兩位同學相互補充,找到統計圖中發生變化的項目。

  小結:對比兩幅扇形統計圖,同學們強調最多的是有許多項目發生了變化。有沒有沒發生變化的量呢?(課件重點強調:土地總面積沒發生改變)也就是兩個圓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總面積。

  教師引導:結合我們的發現思考:森林面積的增加與荒山面積的減少會給這個村莊帶來怎樣的變化?如果你是村委會的領導面對20xx年底的統計圖你又會作哪些思考?

  (3)根據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

  教師:觀察扇形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并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答,教師巡視找出典型的問題并進行解析。

  2.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扇形統計圖)你又有什么收獲?

  三、課堂活動

  教師:剛才我們分析的兩個扇形統計圖的圓都代表相同的含義——土地總面積,(課件點出“課堂活動”第2題——改變題目增加兩個參數——美國、俄羅斯的面積和人口)現在呢?

  教師:仔細觀察這些統計圖,你有哪些發現?

  教師引導:重點分析中國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國情。

  教師:面對我國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會做哪些思考?

  四、練習應用,促進發展

  1.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出示題中的兩幅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對比。

  (1)從兩幅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從1996年到20xx年,工業用地、居住用地、綠化用地分別增加或減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抽幾個學生上臺板演,集體評議。

  (3)議一議:你對這種變化有什么看法?

  2.完成練習十五第4,5題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結合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能聯系對百分數的理解,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的過程中,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判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結合對百分數的理解,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流程:

  一、小組合作

  1、每個組員分享自己找到的扇形統計圖,說說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其他成員補充。

  2、遇到問題,小組討論。如小組合作還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會兒提出來全班交流。

  二、全班交流

  1、找幾個小組的學生匯報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生展示)

  2、小組合作時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全班交流。

  那對于扇形統計圖,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三、教師總結

  1、什么是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師:我們已經學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為什么還要學習扇形統計圖呢?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扇形統計圖的優點是能反映各部分量同總量之間的關系。但扇形統計圖不能直接看出各個數量的多少。

  2、閱讀統計圖時,你有哪些好的經驗。

  師:同學們已經有了分析扇形統計圖的能力。在閱讀統計圖時,你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嗎?

  如:閱讀統計圖時可以先看統計圖的名稱,有圖例的也要看清楚。除了看每個數據,還可以把數據進行比較。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5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2.能看懂扇形統計圖,并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看懂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并能從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課前統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說說同學們正在干什么?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么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繩

  踢毽

  其他

  人數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采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并進行校對。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繩

  踢毽

  其他

  人數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得到數量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計算出百分比并補充表格,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比不僅可以表示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少,還可以體現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與全班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加深百分比與絕對人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1)如果我用這樣一張圖來統計我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用這個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覺得這整個圓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并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

  (1)看圖說說,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系: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說說這樣的統計圖有什么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制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說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 g的關系,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看圖獲取信息并計算的嘗試練習,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四、課堂練習,鞏固應用

  1.練習二十一第1題。

  引導學生看圖,并解決以下問題: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時做作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認為李明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合理嗎?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議?

  (3)拿出課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說說自己的作息時間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樣安排時間才是合理的。

  2.練習二十一第3題。

  (1)看圖讀圖,同桌互相說說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氣中含有多少升氧氣?

  (3)估計一下,教室內大約有多少升氧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

  3.練習二十一第2題(在教材基礎上拓展改編)。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陳東家每月總計支出XX元,你能提出并解決哪些問題?

  (3)這是李麗家每月各種支出計劃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從圖上看,陳東家和李麗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額是一樣多的,對嗎?

  (5)如果李麗家每月總計支出3000元,現在你能比較他們兩家的教育支出情況了嗎?你還可以提出并解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五、回顧總結,布置作業

  1.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和作用?你對它產生了哪些了解?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統計,并進行數據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統計,并進行數據分析,一方面讓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也為下節課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進行素材的準備。

  課后反思: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采用“以問題為中心”,討論發現法。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與學生(或)教師之間相互討論、學習,讓學生從例題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數的圓中,用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8~99頁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使學生知道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方法,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培養進一步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2.通過對三種統計圖的認識、制作和選擇,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據處理的能力及統計觀念,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和我們的社會、生活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了解不同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培養統計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扇形統計圖。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扇形統計圖,你對它了解了多少?

  課件出示扇形統計圖:我國居民平均月膳食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2.你還學過了哪些統計圖?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隨機點擊出現相關內容。

  (1)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各個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還能反映出數量增減變化趨勢。

  通過剛才的復習,我們發現,生活中有時用扇形統計圖,有時用條形統計圖,還有用到折線統計圖的情況。那么人們在選擇統計圖時,是以什么為依據的呢?這三種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和用途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3.揭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對三類統計圖特點的復習,喚醒學生對已有知識基礎的回憶,為接下來統計圖的選擇做好準備。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98頁例2第(1)組數據。

  課件出示:

  (1)綠蔭小學-XX年校園內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

  仔細觀察,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如果讓你用統計圖表示這一組數據,你覺得可以用哪一種統計圖?

  學生:可以用折線統計圖。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的橫軸表示什么?豎軸表示什么?怎樣確定豎軸上的數據每一格表示多少?(課件演示繪制過程)

  教師:還可以用其他統計圖嗎?

  學生:還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如果學生沒有說到條形統計圖,教師課件展示。)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條形統計圖能不能把統計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來呢?

  學生:可以把每年的樹木總量表示出來;還可以通過條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變化趨勢。

  引導比較:這張統計表中的信息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也可以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你覺得用哪一種更合適,為什么?可以同桌討論。

  小結:折線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表示出數量隨著時間的變化趨勢。相對來說,這里用折線統計圖更合適一些。

  【設計意圖】通過對第(1)組數據的分析,讓學生明確如何根據統計表所提供的數據特點來制作統計圖,不局限于選擇某一種統計圖,以拓寬學生的思路,最后通過觀察比較,選擇更為合適的統計圖種類。

  2.學習教材第98頁例2第(2)(3)組數據。

  我們還對綠蔭小學的樹木進行了其他方面的統計,請看下方表格(課件出示統計表)。

  請仔細閱讀統計表信息,它們可以用什么統計圖來表示?試著在練習紙上畫一畫。

  比一比:你認為哪種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表達統計表中的信息?

  交流反饋:

  第(2)張表格: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課件演示)。

  比較:都能表示出各種樹木占樹木總量的百分比,但扇形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反映出各種樹木的數量和樹木總量之間的關系。是的,當需要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時,選擇扇形統計圖更合適。

  第(3)張表格:給出了各種樹木的數量,只能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

  為什么不用其他的統計圖?

  各種樹種處于平等、獨立的地位,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是不合適的。

  因為缺乏相應的百分比數據,所以也無法用扇形統計圖表示。

  3.課堂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內容可以包括:三種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在描述各種數據的時候可以用哪些統計圖?其中哪些更有優勢?用哪些統計統計圖又是不合理的?

  【設計意圖】例題反映了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統計圖。第(2)張表格可以用不同的統計圖,第(3)表格只能用一種統計圖,選擇什么樣的統計圖能更適當、清晰反映數據,通過讓學生在自主分析數據以及制作、選擇、比較統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三種統計圖的特點的理解。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99頁“做一做”。

  課件出示題目:在林業科學里,通常根據喬木生長期的長短將喬木分成不同的類型。下面是我國喬木林各齡組的面積構成情況。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統計圖描述?哪種更直觀?

  (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饋,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統計圖(可以用條形統計圖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完成)。

  引導比較:用扇形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反映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2.考考你:選擇最合適的統計圖。

  (1)如果我想制作一個統計圖,使它能夠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從1957—XX年的變化情況,你認為選擇哪種統計圖最合適?

  (2)如果我想制作一個統計圖,使它能夠反映XX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認為選擇哪種統計圖最合適?

  (3)如果我想制作一個統計圖,使它能夠反映XX年各大洲人口的具體情況,你認為應該選擇哪種統計圖?

  3.教材第103頁第7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訂正。

  【設計意圖】利用練習讓學生在選擇統計圖的多樣化選取和優化選擇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每種統計圖的特點,對三種統計圖產生整體的認識。

  四、回顧總結,布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現在你知道如何正確選擇統計圖了嗎?

  2.課外作業:教材第104頁第8題。

  課后反思:

  在這節課里我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后,自己去解決問題,領悟知識的內涵,放飛自己的思想,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而我只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傾聽者,通過參與學生活動中以啟發、調整、激勵體現主導地位。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課從課前準備、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件進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帶來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只是在語言邏輯敘述上個別同學較欠缺,有待于進一步有意識訓練。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體會用扇性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量之間的關系既清楚又形象。

  2、讓學生經歷制作扇形統計圖的過程,自主探索出制定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

  探索并理解扇形統計圖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繪制。

  教學準備:

  扇形統計圖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以前我們學習過條形統計圖,大家還記得如何繪制條形統計圖,以及條形統計圖表達的含義嗎?

  2、出示一幅扇形統計圖(教材第66頁的放大圖)。說明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叫扇形統計圖。

  二、認識扇形統計圖。

  1、出示例1中扇形統計圖,說明:這是一幅彩電市場各品牌占有率的統計圖。你能從中得到什么信息?

  仔細觀察扇形統計圖,小組討論,匯報:

  (1)可以看出A牌的時常占有率是20%,B牌的市場占有率是15%,C牌的市場占有率是10%,D牌的市場占有率是8%。

  (2)A牌的市場占有率比B牌、C牌的市場率大。

  2、其他代表什么意思呢?

  3、A牌彩電是不是最暢銷的品牌?為什么?

  說明:上面這幅統計圖提供的數據不全,無法全面地反映有關彩電市場各品牌占有率的情況。

  3、請學生用量角器在教材66頁的扇形圖中量每個扇形的圓心角各是多少度。

  提問:每個圓心角的度數占整個圓周角度數的多少?你能發現什么問題?

  積極動手,測量扇形的角度,匯報所量得的度數。

  每個扇形的面積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之幾,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就占整個周角的百分之幾。

  三、探究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學習繪制扇形統計圖。

  1、扇形統計圖是體現個體在整體中所占百分數的統計圖。在扇形統計圖中,用什么來表示整體呢?而它又是怎樣體現這個百分數的呢?

  2、引導學生總結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小組討論,匯報:

  (1) 扇形統計圖都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也就是100%。

  (2) 扇形統計圖用圓內各個扇形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之幾。

  (3) 用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占總體之間的關系。

  (4) 從扇形統計圖上可以直觀地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大小關系。

  4、出示例題:六一班共有40人,有人對本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了調查,發現有5人喜歡籃球,8人喜歡足球,10人喜歡羽毛球,15人喜歡乒乓球,2人喜歡排球。請將這個情況繪制扇形統計圖。

  放手讓學生自學,巡視,參與并指導小組活動。

  引導學生概括出繪制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結合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提出方案。

  5、同學們回想一下條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與扇形統計圖相比較,他們各有什么優、缺點?

  (1) 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數量,但不能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

  (2) 扇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部分的數量。

  四、實踐與應用

  1、請同學們對教材第67頁第1題,看看自己剛才畫的統計圖是不是跟書上一樣。

  2、讓學生完成第一題的兩個題:你能判斷出喜歡哪種文藝節目的人數量多嗎?你有什么修改建議。

  提出修改建議:可以加強調查的深度,對學生喜歡的文藝節目的類型再分細一些。

  3、提問:如果喜歡歌曲的人數所占比例為30%,喜歡其他文藝節目的人數為25%,可以判斷出喜歡哪種文藝節目的認輸最多嗎?

  喜歡歌曲的人數最多。為什么?

  五、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重點:

  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難點:

  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什么運動項目?我們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這些情況?

  2、收集和整理數據,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制成條形統計圖。

  二、新授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數學信息?(學生甘居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分析后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核對)

  三、應用練習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組內交流。(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總結

  學生總結、比較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及折線統計圖相比有何特點。

  五、教學追記:

  扇形統計圖的教學,我主要聯系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讓學生通過例題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數的圓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并提出問題,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特點的認識。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扇形統計圖

  教材第68—69頁的內容。

  二 教學目標 

  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作用;會看扇形統計圖,會制作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三 重點難點

  會制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四 教具準備

  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扇形統計圖

  (是用整個圖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

  例如: 下圖的扇形統計圖反映了某班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參加各種小組的情況。

  問:在這個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什么?(全班人數)

  從圖中可以看出什么?

  (參加文娛小組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30%;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60%,參加美術小組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每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

  想一想:扇形統計表的特點?(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統計圖

  例5 和橋村2000年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如下:

  糧食作物 84公頃

  棉花 24公頃

  油料作物 12公頃

  根據以上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

  制圖步驟:(1)先算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最的百分之幾。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3)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里畫出各個扇形。

  (4)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占的百分數,并用不同的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5)名稱、單位、制表時間,,

  板書:(1)84+24+12=120(公頃)

  糧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糧作物:12÷120=10%

  (2)糧食作物:360°x 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橋村2000年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統計圖

  2001年1月制

  (三)課堂作業 設計

  1.李明問班上的每個同學:“你最喜歡哪—項球類活動?”根據同學們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統計圖。請你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項球類活動最受歡迎?

  (2)哪兩項球類活動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愛好哪項球類活動的同學大約占總人數的

  (4)圖中的“其他”,是把最愛好排球、網球、手球等球類活動的人數合并而成的,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

  2 五年級一班上學期期末的音樂成績,得優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制成扇形統計圖。

  3.右圖是一個養禽專業戶去年養的雞、鴨、鵝的扇形統計圖。如果這個養禽專業戶共養雞、鴨、鵝共2500只,算出三種家禽各養多少只。

  4.一種牛肉的成份如下表。根據表中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 成份 水 蛋白質 脂肪 其他

  占百分數 68% 20% 10% 2%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 設計

  1.(1)乒乓球;(2)足球 籃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鵝:2500x 18%=450(只)

  鴨:2500x 30%=750(只);

  雞:2500x52%二1300(只)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扇形統計圖》,教學內容選自于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小學階段主要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直觀觀察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學觀的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扇形統計圖進行有效的分析。

  教學難點: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四、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統計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新知的。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知道他們的特點,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對比,自然生成新知識點。

  五、教學法分析

  1、本堂課力爭做到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傳授知識”轉向“引導探索”,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將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參與知識的構建。

  2、“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從創設情境、探究學習一直到布置作業等環節,處處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既提高了學習興趣,也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

  3、運用嘗試法。嘗試的方法屬于實踐探究式教學,探究學習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思考,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學流程分析

  (一)導入新課

  1、利用教學掛圖出示教材106頁的主題圖,這是六(1)班同學參加體育活動的情境。

  2、讓學生看圖說說這些同學都喜歡那些體育項目,并引導學生經過調查用自己喜歡的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六(1)班同學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同學的人數。

  3、展示學生制作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介紹給大家這是六(1)班同學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情況。

  4、從上面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中,可以直觀地看出同學們最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但是可以直觀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嗎?

  5、指出:要想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引出課題,板書:扇形統計圖

  在這一環節,創設了學生在校園里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情境,為引出統計的相關知識和有關統計數據提供現實背景。利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不能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引出扇形統計圖,說明了扇形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使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舊知識對比,嘗試學習

  出示教材第107頁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讀圖交流,并歸納概括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在本環節,我采用了直觀觀察的方法對扇形統計圖進行了分析,比較,并且在分析扇形統計圖數據時,總結歸納,讓學生來發現其特點和作用,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三)練習提高

  學生在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后,出示教科書第107頁做一做及108頁習題2,使學生會利用扇形統計圖處理解決問題,以同桌互問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作業布置

  讓學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況,力爭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體會數學帶給我們的人文性。

  七、說教學反思

  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

  首先,在教學《扇形統計圖》的導入新課時,我出示小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情境圖。讓學生利用搜集的數據制作喜歡的統計圖,即對舊知的復習,又發現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局限性而引出扇形統計圖,接著,我讓學生在小組內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扇形統計圖,說一說獲得了什么信息?最后我讓學生思考思考,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濃厚,積極性很高,我做的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教學。

  新課標中指出要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讓他們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釋放與應用的過程,基于這樣的理念,我注重讓學生與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過對比學生還會進一步理解每種統計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

  2、給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從生活中選擇數學例題,會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服務于生活。

  3、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 “引導學生自己去想,引導學生自己去做,引導學生自己去闖”的嘗試教學模式。要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去做,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靜下心來思考,在整節課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練,提問更有針對性,讓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大膽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練習設計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節課效果會更好。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進一步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體會各種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習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信息。

  2、使學生能根據繪制出的扇形統計圖分析數據所反映的一些簡單事實,能作出一些簡單的推理與判斷,進一步認識統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知識的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各種統計圖的特點,學會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引入新知

  1 、復習舊知。

  提問:在簡單的統計里我們學習過哪些知識,其中條形統計圖和

  折線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

  2、引入新課。

  出示扇形統計圖。說明: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扇形統計圖)哪位同學來說一說,這里的扇形統計圖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說明:扇形統計圖究竟有什么特點呢?它是怎樣繪制出來的

  呢?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探究體驗,獲取新知。

  1、議一議。

  出示例1的扇形統計圖。問:這個統計圖上都有什么特點?

  出示討論提綱:

  (1)圓代表( );

  (2)扇形代表( );

  (3)扇形的大小反映( );

  (4)各個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為( )。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扇形統計圖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國國土總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

  你能用計算器算出各類地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嗎?請算出,并填入中。

  三、變式拓展,自主建構。

  比一比。(練一練)

  我國的國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進行國情教育。

  四、當堂檢測,評價反思。

  1、練習一第1題。

  提問:每個統計圖里的圓表示什么?各個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對兩個統計圖中的項目進行具體的比較,再交流。

  2、練習一第2題。

  引導學生觀察扇形統計圖,并估計各扇形區域與花生米果盤區域的大小關系,用百分數表示各部分。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扇形統計圖有了哪些認識?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4、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3題。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6109頁,例題、做一做及練習二十五第14題。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的編排,注重與學生已學的條形統計圖的聯系。通過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特點及作用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又有利于讓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教材注重從生活、生產中選取素材,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相關教學元素,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數據收集的渠道,也體現了統計與生產、生活密切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學情分析:

  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認識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通過學生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與所學舊知識性的對比,自然形成新知識的生成點。學生在學習中,應該能體會到,各種統計圖有不同的特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數據的特征。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和與條形統計圖的比較,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

  3、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投影。

  學生準備:

  收集自己一天內的作息時間安排情況的相關數據和家中一個月支出情況的相關數據。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多媒體投影出示主題圖)談話:同學們喜歡什么運動項目?能用學過的知識簡單統計出喜歡各項運動的情況嗎?

  2、選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喜歡的各項運動的人數。(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直接出示條形統計圖,如右圖。)板書課題統計,小黑板出示學習目標。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學生觀察并討論: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2、教師用多媒體投影出示扇形統計圖,如右圖。講述:這個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人數,其它各部分扇形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是多少。

  3、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學生根據信息同桌互提問題,互答。

  4、回顧知識生成,并通過與條形統計圖比較,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讀出很多數學數學信息。)

  5、多媒體投影出示做一做,如下圖。

  (1)學生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2)根據題意自主計算,選五名學生分別板演五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三、解決問題,展示提升

  1、多媒體投影出示練習二十五第13題,如下圖。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完成這三道題。

  2、完成后小組選題匯報。(小組匯報時可讓學生從板書匯報和多媒體投影展示匯報中任選一種方式進行展示和講述。)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回扣目標談話: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結合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說一說你覺得你有哪些收獲?(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2、根據課前收集到的信息,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3、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

  教學后記:

  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但學生沒學扇形,卻要學習扇形統計圖,這就要老師居高臨下,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扇形統計圖的學習是基于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以及圓的知識。但是,學生對于扇形的知識尚屬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現狀,從扇形的感性認識入手組織教學。

  首先,我帶領學生復習我們已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

  接著,我揭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學習扇形統計圖,讓學生緊扣學習目標學習本課內容。并把對扇形統計圖的認識分割成幾部分來完成。

  1、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中總數與各部分數量之間的關系。

  2、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尋找直觀的數學信息。

  3、訓練學生根據直觀信息互問互答,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特點的感性認識。

  4、通過與條形統計圖比較,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使學生深刻理解扇形統計圖。

  5、新知生成后,完全放手由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五13題),從而檢測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中,我切實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更加堅信,嫻熟的知識儲備和教材體系的熟練程度對于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對于教材版本不斷更換和教材不斷修訂的教育現狀,我們教師只有厚積薄發,才能有備無患。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2

  一、教材分析

  《扇形統計圖》這一內容選自于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小學階段主要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直觀觀察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學觀的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扇形統計圖進行有效的分析。

  教學難點: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四、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統計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新知的。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知道他們的特點,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對比,自然生成新知識點。

  五、教學法分析

  1、本堂課力爭做到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傳授知識”轉向“引導探索”,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將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參與知識的構建。

  2、“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從創設情境、探究學習一直到應用鞏固等環節,處處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實際,既提高了學習興趣,也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使學生不僅在學數學,也在用數學。

  3、運用嘗試法。嘗試的方法屬于實踐探究式教學,探究學習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思考,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學流程分析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學生說喜愛的運動項目現場進行統計制成條形統計圖這一環節使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說說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3、從條形統計圖中,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4、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課件,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說說2個統計圖有什么異同?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5、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6、根據剛才的學習,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在這一環節,充分利用多媒體現場直觀生成扇形統計圖,使學生通過實際感受和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的對比,對扇形統計圖有了初步認識。同時說明了扇形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使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1.牛奶中的數學問題

  (1)觀察:這個扇形統計圖與例題的扇形統計圖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2)計算牛奶各種營養的含量。

  (3)教育學生養成每天喝奶的好習慣。

  這一

  環節使統計教學與計算教學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數學應用能力。

  2、智慧闖關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欲望,體現了以生為本的課改理念。同時結合教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到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請你欣賞: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3、課后作業:請你當統計員:統計家中每月的生活費支出情況,制成扇形統計圖。再對數據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課后的實踐活動,將學生的目光引向現實的生活中,使課堂上的知識具有更深厚的意蘊。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2.能看懂扇形統計圖,并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

  看懂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并能從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

  課前統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說說同學們正在干什么?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么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人數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采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并進行校對。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1)如果我用這樣一張圖來統計我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用這個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覺得這整個圓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并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

  (1)看圖說說,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系: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占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說說這樣的統計圖有什么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制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說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 g的關系,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看圖獲取信息并計算的嘗試練習,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四、課堂練習,鞏固應用

  1.練習二十一第1題。

  引導學生看圖,并解決以下問題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時做作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認為李明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合理嗎?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議?

  (3)拿出課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說說自己的作息時間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樣安排時間才是合理的。

  2.練習二十一第3題。

  (1)看圖讀圖,同桌互相說說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氣中含有多少升氧氣?

  (3)估計一下,教室內大約有多少升氧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

  3.練習二十一第2題(在教材基礎上拓展改編)。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陳東家每月總計支出20__元,你能提出并解決哪些問題?

  (3)這是李麗家每月各種支出計劃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從圖上看,陳東家和李麗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額是一樣多的,對嗎?

  (5)如果李麗家每月總計支出3000元,現在你能比較他們兩家的教育支出情況了嗎?你還可以提出并解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五、回顧總結,布置作業

  1.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和作用?你對它產生了哪些了解?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統計,并進行數據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統計,并進行數據分析,一方面讓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也為下節課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進行素材的準備。

  課后反思: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采用“以問題為中心”,討論發現法。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與學生(或)教師之間相互討論、學習,讓學生從例題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數的圓中,用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體會用扇性統計圖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量之間的關系既清楚又形象。

  2、讓學生經歷制作扇形統計圖的過程,自主探索出制定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

  探索并理解扇形統計圖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繪制。

  教學準備:

  扇形統計圖的圖片。

  課時分配:

  共3課時。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以前我們學習過條形統計圖,大家還記得如何繪制條形統計圖,以及條形統計圖表達的含義嗎?

  2、出示一幅扇形統計圖(教材第66頁的放大圖)。說明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叫扇形統計圖。

  二、認識扇形統計圖。

  1、出示例1中扇形統計圖,說明:這是一幅彩電市場各品牌占有率的統計圖。你能從中得到什么信息?

  仔細觀察扇形統計圖,小組討論,匯報:

  (1)可以看出A牌的時常占有率是20%,B牌的市場占有率是15%,C牌的市場占有率是10%,D牌的市場占有率是8%。

  (2)A牌的市場占有率比B牌、C牌的市場率大。

  2、其他代表什么意思呢?

  3、A牌彩電是不是最暢銷的品牌?為什么?

  說明:上面這幅統計圖提供的數據不全,無法全面地反映有關彩電市場各品牌占有率的情況。

  3、請學生用量角器在教材66頁的扇形圖中量每個扇形的圓心角各是多少度。

  提問:每個圓心角的度數占整個圓周角度數的多少?你能發現什么問題?

  積極動手,測量扇形的角度,匯報所量得的度數。

  每個扇形的面積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之幾,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就占整個周角的百分之幾。

  三、探究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學習繪制扇形統計圖。

  1、扇形統計圖是體現個體在整體中所占百分數的統計圖。在扇形統計圖中,用什么來表示整體呢?而它又是怎樣體現這個百分數的呢?

  2、引導學生總結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小組討論,匯報:

  (1) 扇形統計圖都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也就是100%。

  (2) 扇形統計圖用圓內各個扇形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之幾。

  (3) 用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占總體之間的關系。

  (4) 從扇形統計圖上可以直觀地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大小關系。

  4、出示例題:六一班共有40人,有人對本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了調查,發現有5人喜歡籃球,8人喜歡足球,10人喜歡羽毛球,15人喜歡乒乓球,2人喜歡排球。請將這個情況繪制扇形統計圖。

  放手讓學生自學,巡視,參與并指導小組活動。

  引導學生概括出繪制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結合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提出方案。

  5、同學們回想一下條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與扇形統計圖相比較,他們各有什么優、缺點?

  (1) 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數量,但不能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

  (2) 扇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部分的數量。

  四、實踐與應用

  1、請同學們對教材第67頁第1題,看看自己剛才畫的統計圖是不是跟書上一樣。

  2、讓學生完成第一題的兩個題:你能判斷出喜歡哪種文藝節目的人數量多嗎?你有什么修改建議。

  提出修改建議:可以加強調查的深度,對學生喜歡的文藝節目的類型再分細一些。

  3、提問:如果喜歡歌曲的人數所占比例為30%,喜歡其他文藝節目的人數為25%,可以判斷出喜歡哪種文藝節目的認輸最多嗎?

  喜歡歌曲的人數最多。為什么?

  五、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指名學生口述畫扇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數量,但不能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

  扇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部分的數量。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5

  2006年12月我上了一節“扇形統計圖”公開課,課后有如下反思:

  思考一:成功之舉

  上課之前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壓力很大,課該往哪里引?是面面俱到呢?還是體現一點特色或創新?諸多問題困擾著我。這是我們數學組的各位老師給了我無私的幫助,幫我設計好了教學環節。決定只體現兩點———發散思維的培養和情感目標的達成。于是精心設計了這兩個環節。

  1, 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想到什么”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從這幅圖中你還能想到什么”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如:“我們一般用圓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  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第八張幻燈片中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思考二:敗筆之處

  1,  有些題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特別是第七張幻燈片中計算扇形B表示的人數和C表示公頃數時講的不透徹。

  2,  沒有掌握好時間,整節課前松后緊,以至于有點拖堂。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 篇16

  一、教材分析

  《扇形統計圖》是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本單元是在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

  過程與方法: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直觀觀察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受到科學觀的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扇形統計圖進行有效的分析。

  教學難點: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四、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對比,自然生成新知識。

  五、教學法分析

  1、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傳授知識”轉向“引導探索”,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

  六、教學流程分析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制成條形統計圖,使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 觀察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2.說說兩種統計圖的特點。

  3. 生成扇形統計圖(利用課件,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

  4. 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使統計教學與計算教學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數學應用能力。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作業:請你當統計員:統計家中每月的生活費支出情況,制成扇形統計圖。再對數據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六年級數學上冊《百分數的應用》教案(精選13篇)

    [學習目標]1、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方法,會解答一至三步計算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會有條理地說明它們的思路,會按照題目的具體情況選擇簡便的解答方法,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期末復習要點(精選17篇)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觀察物體》期末復習要點1.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形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 六年級數學上冊《生活中的比》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生活中的比〉是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比的認識〉中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學生已經學過分數的意義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比的認識〉的起始課。...

  • 六年級數學上冊《百分數》知識點歸納

    1.百分數的定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比率關系,不表示具體的數量,無單位名稱。例如:25%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25%。...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導學案

    一、單元主題: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 “輕叩詩歌的大門”,采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搜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百分數應用》期末復習要點

    百分數應用題(一)求增加百分之幾?減少百分之幾?公式:增加百分之幾=增加的部分÷單位1減少百分之幾=減少的部分÷單位11、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后,冰的體積為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增加百分之幾?解題思路:根據公式增加...

  • 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歸納

    1.分數乘法:分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2.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百分數》期末復習要點

    (一)百分數的基本概念1.百分數的定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比率關系,不表示具體的數量,所以百分數不能帶單位。...

  • 新課標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第一單元 位置)

    第一單元位置第一課時 位置(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2.經歷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 2019年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計劃

    六數第一學期總復習計劃 本學期即將結束,為了有的放矢,提高復習效率,讓學生更系統地掌握本學期的學習內容,特制定復習計劃如下: 一、復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

  • 六年級數學上冊寒假作業答案

    寒假的時候,大家都有寒假作業,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搜集的六年級數學上冊寒假作業答案,僅供參考!一.填空題1. 9;27;27;92. 7503. 30;9904. 四位數3個(4290、4590、4890)5. 2;36. 17(2、3、5、7)7. 391(17、23)8. 210=2357;16;2310;29....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比的認識》期末復習要點

    (一)比的基本概念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2.比值通常用分數、小數和整數表示。3.比的后項不能為0。...

  • 六年級數學上冊確定起跑線教案及反思

    確定起跑線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確定起跑線》是一節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活動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概念和周長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

  • 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乘法練習課導學案

    尚美課堂教學模式——數學“五段”教學導學案年級六年級備課教師教學課題分數乘法練習課教學內容分數乘整數,整數乘分數,分數乘分數的練習教學目標1.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 六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5)導學案

    尚美課堂教學模式 ——數學“五段”教學導學案 年級六年級備課教師教學課題解決問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9頁例5,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二十四相關的練習。...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怀宁县| 集安市| 兴城市| 东安县| 西林县| 鞍山市| 凭祥市| 泾源县| 新兴县| 淮北市| 巫溪县| 奉节县| 西华县| 凯里市| 策勒县| 鄂伦春自治旗| 攀枝花市| 柳林县| 洞头县| 张家港市| 宣城市| 蓝山县| 宜宾市| 云阳县| 安丘市| 丹江口市| 娄底市| 肇东市| 连江县| 呼玛县| 会宁县| 和林格尔县| 鄄城县| 凤阳县| 错那县| 河津市| 吉首市| 新巴尔虎左旗| 青冈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