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精選13篇)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2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精選13篇)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練習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并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與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后面添一個0.

  2、學習教材第42頁例2.

  出示例2

  師:觀察圖,你從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6×10.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口算10×6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六十四“求出9個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個6是多少,因此,還要再加上一個6

  列式解答:6×10=60(個)

  答:10盒有60個。

  室:要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呢?

  生答,師板書:12×20

  教師: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后再用12與2相乘得積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個)

  答:20盒有240個。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師提問: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學過的題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習探究計算方法,根據前面學習的經驗,你能說一說你想怎么計算它們的結果嗎?(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師板書小結。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70×40 300×4 30×70 24×20 19×10 14×20 40×700 50×50

  2、送水的叔叔騎三輪車每分鐘大約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時送水,他每天大約行多少千米?

  四、思維訓練

  1、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支8角鵝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元?

 。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元?

  2、動腦筋。

  ×30=900 40×=20xx 80×=320xx

  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內乘法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

  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 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學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在復習整十數乘一位數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生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知識遷移,自主探索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幾百幾十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在對比中總結出方法。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44-45頁練習九7-12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紅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基礎知識練習。

  70×70 60×90 80×50 11×40 30×80 20×70 40×60 31×20

  2、學生們完成后,選兩行學生按順序每人一題訂正結果,教師要統計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有錯誤的學生要讓其說出是哪道題錯了,教師給予板書,幫助學生改正。通過練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問題,能夠從中了解到好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計算更準確、更迅速。

  3、老師選兩個學生當代表到前面比賽,其他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學生按箭頭的順序分別把答案寫在題目的兩邊,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奪得小紅旗。

  讓學生一起訂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對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圖快,做的題不正確,是得不到紅旗的)

  二、探究新知

  1、運用口算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44頁的第7題,這是一道圖文結合的題。引導學生認真看題中的文字,還要認真觀察圖,看圖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說一說,你從題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師引導學生想

  (1)題中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哪些數據信息?

 。3)在充分分析題意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過程,訂正結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紅家的蠶子可產蠶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蠶子可產繭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繭能賣900元錢。

  2、小象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這頭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題需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據。學生之間互相訂正,互相補充。

 。2)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這頭大象重4100千克。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2、小明要買12本書,每本書19元,小明大約要帶多少元錢?

  3、教材第45頁的第10題。

  四、思維訓練

  1、不計算,把估算結果寫在括號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組裝19輛自行車,9月份大約共組裝多少輛自行車?

  3、海龜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體重將增加到4080克。小海龜剛出生時有多少克?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在練習中使學生鞏固復習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學生能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尤其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偨Y出了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量關系:單價x數量=總價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有關“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1、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2、讓學生感悟積隨因數變化的情況,為后面學習“積的變化規律”埋下伏筆。

  3、在估算過程中,學會有理有據地進行表達,培養他們的推理能力。

  4、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5、提供獨立思考的環境,通過習題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6、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規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重點難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

  教學用具:

  圖、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教科書47頁的第4題。

  1、 教師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題,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確應用算法的基礎上,提高運算的正確性和速度。

  2、練習時人人參與,獨立口算。

  3、 個別答和小組開火車相結合,然后在教科書上填寫結果。

 。2)教科書48頁的第5題。

  1、小黑板出示算題。

  2、口算得數,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3、請認真觀察算式,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討論。)

  結合學生的發現,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ń處熆衫冒鍟M行簡要的說明。)

  二、估算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第6題。

  1、小黑板呈現題目,學生讀題。

  2、學生獨立思考,口算結果。

  3、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三、創新思維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第7題。

  1、板書題目。

  2、讀題,理解題意。“買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錢,得到4棵小樹)

  3、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獨立思考,交流討論。

  4、反饋討論結果,教師進行小結。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鼓勵創新思維。

  5、課堂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和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2、使學生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兩位數乘兩,三位數。

  3、便學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來一個數的近似數。

  4、使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

  5、使學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驗算方法,逐步養成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法則。

  2、難點:乘數乘被乘數,得數的未位要和乘數對齊,學生計算時容易發生錯誤,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3、關鍵: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教學的關鍵是掌握計算法則。加強口算訓練,養成驗算習慣。計算法則只是解決乘的次序和各個部分積書寫的位置,以及把幾個積加起來等幾個計算的步驟問題。要使計算正確,還必須具有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時記憶的能力。此外,還必須樹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養成驗算的習慣。

  1、口算乘法

 。1)口算乘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頁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一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乘數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對齊。

  教學關鍵: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對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數。

  10times;514times;2100times;7130times;2

  20times;334times;2200times;4210times;3

  2、結合、“14times;2”與“210times;3”讓個別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口算14times;3

 。2)引導學生思考:14times;3與14times;2有什么不同?

  (3)演示教具:3個14塊的方塊圖。

  提問:“一共有多少塊?”“怎么算?”

  教師邊演示邊口述:3個10塊是30塊,3個4塊是12塊,合起來一共是42塊。

  引導學生想口算的過程:先算3個10是多小,再算3個4是多少,因為3個4是12,需要進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較“14times;2”與“14times;3”的區別。

  指定個別學生回答后教師: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個位數相乘滿十的與不滿十的口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先乘被乘數的十位,再乘被乘數的個位,只是滿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數加兩位數,如14times;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鞏固練習。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16times;2=26times;3=25times;2=

  讓學生獨立口算把得數填在書上,然后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3、教學例2。

 。1)出示例題:口算140times;3=

  (2)引導學生觀察:140times;3與14times;3

  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異同點?“

  師生共議:乘數都是3,被乘數一個是14,一個是140,只是被乘數末尾多一個0,所以只要在14times;3=42得數后面添上一個0得420。

  又問:“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讓學生討論,說出不同的想法,教師加以小結:還可以想14個十乘以3,得42個十,即420;簡便想法:3個14是42,現在得數后面添、一個0,即420。

  4、鞏固練習。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130times;5=380times;2=150times;6=

  指名口算得數,并要求說說是怎樣想。

  學生回答后,教師結合“150times;6”小結:先想15times;6=90,再在后面添一個0得900,或先想15times;6=90,再想150times;6=900。

  三、作業。

  做練習一的第1—5題。

 。2)用整十數乘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頁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一的第6-11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掌握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得數是幾就是幾個十,在得數末尾寫0。

  教學關鍵:把整十看作幾個十再乘幾的方法,教給學生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言。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板書課題:用整十數乘

  二、新授。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口算5times;10

  (2)讓學生觀察乒乓球圖:每袋5個,10袋一共多少個?

  先引導學生想:9袋是幾個5?9個5是多少?10個5呢?

  師生共議:因為9個5,根據乘法口訣得45,所以再添上一個5是10個5,就是50,也就是5times;10=50。

  2、鞏固練習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1)4times;10=6times;10=7times;10=9times;10=

 、僮寣W生口算后,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谝龑W生觀察:上面幾道算式的積與被乘數有什么關系。

  得出:一個一位數乘以10,只要在這個數的后面添寫一個0。

 。2)試算下面各題。

  11times;10=12times;10=24times;10=

  ①讓學生討論:這幾道題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問:“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試答后,教師小結:任何一個數乘以10,只要在這個數的后面添寫一個0。

  3、教學例4。

  (1)出示例題:口算6times;20

 。2)提問:“計算這道題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題目一樣,在”6“的后面添寫一個0?”“這道題該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圖:每盒6個,20盒一共多少個。

  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每—疊幾盒?一共幾疊?每一疊幾個?怎么算?(6times;2=12)10疊一共多少個?又怎么算?(12times;10=120)

  提問:“口算時該怎么想?”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歸納:先想2個6是12,再想10個12是120。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圖片、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

  2、你還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

  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

  1)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匯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練一練: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比較兩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

  練習: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口算方法;一位數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板書課題:口算乘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六第1題。將得數寫在樹葉旁邊。

  2、練習六第1題和第2題。應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六第4題和第5題 口算練習(略)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 第48頁6--9。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P第49頁例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目標:

  1. 利用學生的遷移能力,歸納概括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抽象思維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2. 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興趣,進一步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搶答題:出示口算卡片

  12×3= 500×7= 15×4= 60×70= 350×2

  2、估算:卡片出示197×5≈,那約等于多少呢?你是如何估算的。(明確方法)

  3、筆算板演: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們的筆算掌握提如何,來,做一道吧,請拿出練習本進行筆算。(教師在黑板上出示豎式45×12的豎式)師:來,你做得最快,請你上黑板板演,請注意書寫工整。做完的同學請回憶一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是如何計算的?

  【交流評價:(方案一)她計算錯了。哪里出錯了,他是如何錯的。你觀察真仔細,老師幫他改過來。師:要注意,計算要處處細心。(方案二)她做對了。誰來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你說得真清楚,我們把掌聲送給她!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看來大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乘法(板書:乘法)請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課件出示)例1:將來李叔叔從蘭州乘火車去北京用12小時,火車1小時行145千米。明確題意

  (2)你能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選擇問題:蘭州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能列出算式嗎?列完式的同學想一想、比較,這個算式與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3)猜想結果、嘗試計算、板演,匯報交流,優化算法。

  1)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教師質疑評價;

  2)比較兩種豎式,有何發現?

  3)引導學生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列豎式的方法;你覺得哪種豎式好好些,說明理由。

  (4)用計算器計算檢驗。

  用計算器計算的結果是多少?生:1740。師:看來,我們筆算的結果是正確的。(板書得數和單位名稱)同學們今后做完題檢查時,也可以用計算器來檢查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寫答。隨學生回答,板書答案。(李叔叔的某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5)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今天我們研究的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三、比較探究、巧用遷移

  (1)今天我們學習的三位數乘兩位數和以前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有什么相同與不同,小組討論,說一說你的發現?同桌交流……(異相同點)

  (2)什么叫遷移?我們應用原來學的計算方法,就能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這種方法在數學上稱之為遷移。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3)出示試一試:134×2l,學生獨立筆算……

  匯報交流,展示筆算過程。生:他說得怎么樣?誰來評價一下。(:她說得很完整,清晰,方法正確。)

  (4)練一練。請大家從做一做中任選1題。(獨立計算)師:要注意書寫格式和作業姿勢,動作快的可以多做題,比一比看誰書寫最工整,計算既準又快。

  (教師在學生中挑選作業,輔導后進生。)

  匯報檢查:挑選四份作業,現在每組派一個代表上去完成檢查評價。

  這幾位位同學不但最快速,而且全對,書寫也工整,同學們可要向她學習了。

  (5)引導學生熟悉計算方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是( )位數或( )位數。

  四、數學診所:

  師:小蘭、小紅、小青在做計算題時,各出現了一道錯題,現在請同學們幫她們找出病因,并且幫她們改正。

  小青:134 小靜:152

  × 16 × 23

  804 156

  134 104

  938 ( ) 1196 ( )

  小華:246

  × 3 4

  964

  638

  7344 ( )

  師:同學們真能干,不僅幫這幾位同學找出了錯誤,而且改正了錯誤。通過剛才的改錯,請想一想,我們在筆算乘法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1)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對準數位;2)不要忘記乘百位上的數;3)做題時要認真細心,不要忘記進位了。同學們考慮的很全面,老師相信你們在做題時一定能夠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而且還能用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收獲真不少!

  六、作業布置:

  練習七的第2題。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已有的口算乘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

  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你還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嗎?

  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真多,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口算乘法。

  2、提出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想從本節課中學會什么?

  讓學生說一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養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發探究的欲望,為后面的數量關系作準備。】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完成例題和“做一做”(教師相機的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完成后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質疑問難。

  2、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1)算法展示

  生1:想10×3=60,3×6=18 ,30+18=48,所以16×3=48

  生2: 1 6

  × 3

  ------

  4 8

  生 3:160×3先用16×3=48,再在積的末尾填寫一個0得480

  生4:160×3想100×3=300,3×60=180 ,300+180=408,所以160×3=480

  因為16×3=48,所以160×3=480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整數乘法口算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在對比中歸納出簡便算法!

  (2)錯例展示

 。3)小結:一位數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三、檢測成效,拓展延伸

  拓展練習

  自行車1小時行16千米,30小時行多少千米?

  1)列出算式并口算

  說說你的口算方法(以下方法并不全面,只是教師所做的學情預設)

  方法一:16分為10和6,10×30=300 ,6×30=180 ,300+180=480。

  方法二:先口算16×3=48,再在積的末尾添一個0就可以了。

  2)如果遇到兩位數乘整十數要怎樣口算?

  先按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口算,再在積的末尾添一個0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有序思考的方法!

  四、總結反思,激發求知欲

  同學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學習目標,把掌聲送給自己和同學們。大家還可以試著運用今天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8

  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估算P59及練習十四第4、6-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一、知識遷移,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的近似數各是多少嗎?

  69、22、74、87、99、18

  2、下列豎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18 453 789 5

  22 837 371 6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導言:同學們都在多媒體教室里上過課,那么你們知道多媒體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呢?

  哪個同學知道?愿意來說一說嗎?

  2、出示P59例2情境圖

  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中提供了有關多媒體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學提出了什么問題?

  三、遷移類推,探究新知

  1、教學例2.“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你能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

 。1)小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匯報。師小結整理如下:

  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 20xx 20__ 20=400(個)

  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二:18 20xx 20=440(個)

  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一:22 20xx 20=360(個)

  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3)小結:同學們太棒了,能根據已學的估算知識,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可見,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時出示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估算》

  (4)小組合作交流后,引導學生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后再進行計算。

  四、鞏固新知

  1、第59頁做一做。①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谶x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③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2、第61頁第7題:投影出示情境圖

  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偃巳藙邮知毩⑼瓿,將估算結果寫在亮題板上。

 、谕澜涣,說說估算的方法。

 、弁队罢故緦W生的試題,說說你的估算方法,集體講評。

  3、第61頁第8題:

 。1)小組合作學習,理解題意。

  說說從“學生們已經種了93棵樹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人人動口在小組交流估算方法。

 。3)請個別同學全班交流。

  4、第62頁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僖孕〗M為單位,按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

  ②請優勝組派代表介紹經驗。

 、劢o優勝小組插上小紅旗。

  五、全課總結:這節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第62頁第10-12題。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學會運用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多種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預習匯報卡、多媒體課件、香蕉題卡片、目標檢測卡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聽算后指名任選一道題說說口算方法。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2、搶答:

  3個十是?30是個十?300是個百?60是個十?9個十是?3個30是?

  3、小結導入:以上的練習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知識做鋪墊來學習新知識。板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

  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練地口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二、民主導學

  任務呈現:掌握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練地口算

  創設情境:我們每天在家里,足不出戶就可以和遠方的親人、朋友進行交流,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你們知道是誰在為我們默默辛苦的工作嗎?(生:郵遞員)師:對,是我們的郵遞員叔叔,今天我們把郵遞員叔叔請來了,請看主題圖。

  自主學習:

  1、多媒體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郵遞員叔叔每天工作的情況。

  同學們從圖中發現什么信息?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例1

  (1)指名說說你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板書如下:

  問題:郵遞員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2)你會解決這些問題嗎?怎么解決?小組討論。

  展示交流:

  1、生匯報交流: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口算方法。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第2個問題

  問題:郵遞員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1)學生獨立解答。

 。2)小組討論后匯報口算方法: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時只要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10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內容,第一段主要是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第二段主要是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的第一個例題:兩位數乘以一位數,它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為后面學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乘法奠定基礎。教材為同學們提供主題圖,運用已有知識將難點轉化,以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計算技能,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數算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的知識,將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奠定基礎。

  一、說教學目標:

  為了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情緒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活情景,使學生探索并掌握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思想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還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獲取過程,從中培養學生的分析、遷移和推理等思維能力。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重點是體驗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難點是體會口算算理,正確、靈活、合理地進行相關乘法口算。

  三、說教學策略、教學方法:

  1、知識遷移法:在教學活動的導入部分,首先帶領學生復習舊的知識,注意以舊引新抓準新舊知識的聯接點,運用了知識遷移規律,體現溫故知新的教學思想。

  2、情景創設法:小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夠穩定,因此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進行直觀思考,理解算理。

  3、練習鞏固法: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題及時進行鞏固,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算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且體現出做數學的思想,以及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我利用課改的教學模式,其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八環節整合成六環節的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2、出示學習目標

  3、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4、精講點撥、檢測自學

  5、鞏固訓練

  6、歸納小結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的第68頁到69頁,也是第6單元的第一課時!犊谒愠朔ā肥窃趯W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材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創設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口算的必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內容的一個知識生長點就是表內乘法,將整十、整百、整千數和一位數相乘轉化成表內乘法來進行計算,以此來滲透轉化思想的學習方法。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不僅為今后學習乘法估算和筆算乘法奠定了基礎,所以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數感,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經歷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過程,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 能力目標

  在觀察、比較、分析、類推的過程中,學會運用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3. 情感目標

  通過具體、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難點:探索發現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規律,并理解口算算理。

  四、說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才會有效。根據本節課內容特點和小學四年級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創設情境法、討論探究法、設疑思考法、逐步滲透法和師生交際相結合的方法。

  五、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首先,我通過創設兒童游樂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運用舊知識的鑰匙去打開新知識的大門,進入新知識的領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解決新問題,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并通過觀察、比較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發現規律,進而類推出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創設了老師帶同學們去游樂園玩的故事情境,通過多媒體演示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充滿童趣而又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的開始,我創設了一個“要去游樂園,必須先渡船過河”的情境,這樣復習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進入學習狀態。

  2.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我先出示游樂園的場景圖,由“小朋友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來幫幫他們吧”,引出小朋友提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口算的必要性,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還可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第一個問題:“我們4人去玩碰碰車吧,每張門票9元,需要多少錢?”這是舊知識,學生大都能夠很快得出9×4=36(元),并回憶乘法的意義,9×4表示4個9元的和,為后面探索新知做了有效的鋪墊。

  第二個問題:“我們4人去坐有軌電車吧,每張門票10元,需要多少錢?”在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列出乘法算式10×4,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給學生獨立的思考空間,有思路的同學,在小組里介紹自己的方法,這樣既幫助了差生,又讓優等生得到成就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體現新課標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然后再全班交流。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背景和自身思維

  方式的不同,學生肯定會會有不同的算法。有的用4個10相加;有的會聯想第一個問題,想到9個4是36,再加1個4就是40;或想到10×4表示4個十,也就是40。只要學生說的算法合理,就給予充分肯定,鼓勵算法的多樣性。如果沒有學生想到10×4表示4個十,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得出這一方法,為后面總結口算算理打基礎。

  第三個問題:“我們3人去玩激流勇進吧,每張門票20元,需要多少錢?”先讓學生列出乘法算式20×3,再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算法。學生會出現幾種不同的算法,如3個20相加得60,或者先不看因數末尾的0,計算2×3,再在末尾添一個0,也就是把20看成2個十,2個十乘3得6個十,即60。教師肯定學生的不同算法,學生自然地會進行比較、分析哪種方法更好,更簡便。我不急著歸納出哪種方法簡便,把問題帶到后面的學習中,讓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自己進行比較,每進行一次比較就是一次思維的突破,就是一次提高。

  接著出示課本第69頁的做一做,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匯報答案。在計算這些題目時學生會用自己喜歡的那種方法,在計算20×7時,學生如果用加法會發現比較麻煩,從而讓學生自然的對計算方法進行優化。 學生在計算20×7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出200×7,2000×7的口算方法。使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

  然后揭示課題,并進行小結。讓學生觀察今天計算的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會發現以前學的是一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而這節課口算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從而引出課題——口算乘法。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出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3.自主練習,鞏固深化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課標的強調,“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币虼,在練習設計中,我不僅講究層次化、趣味化、彈性化,還融入趣味性,以競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做得愉快,練得開心!

  首先,我創設游樂園舉行闖關游戲獲得免費門票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關:口算題卡。也就是課本第71頁練習十五的第一題。我想通過這道題來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對答對的同學獎勵一張“旋轉木馬優惠券”,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關:搶答比賽。老師出示手中的口算卡片,學生不用舉手,直接搶答,看誰算得又快又對。我想通過這道題,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更加熟練地運用口算技能。然后課件出示剛剛卡片上的所有算式和得數,并分成兩組。學生觀察左右兩組算式的因數和積,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強調學生遇到如“40×5”這樣的題時,積末尾0的個數要比因數末尾的多一個。

  第三關:火眼金睛,用手勢判對錯。設置幾道學生容易出錯的題,讓學生來判斷,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

  第四關:解決問題!碍h衛工人每天在游樂場撿礦水瓶約400個,5天大約能撿多少個?”培養學生運用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并教育學生不要亂扔垃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五關:智慧沖浪。我設計這樣一個拓展題目,240=×=×=×=×=×……比一比看誰將這條龍接得最長。擴大題目的思維廣度,學生除了常規的“8×30,3×80、6×40,60×4可能會出現:1×240=240 10×24=240 2×120=240 20×12=240等方法。這樣做,既可以每個學生都參與練習,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得到發展和提高。

  4.知識梳理,師生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充分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口算乘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數乘以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運動速度,理解用復合名數表示速度的含義。

  一、通過小組學習,教材

  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觀察、思考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整數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整數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學關鍵:

  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點,選擇學生能理解又優化的一種算法。

  編寫意圖:

  1、從本單元主題圖中選擇出自行車和特別快車的運動速度為素材學習口算,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發探究欲望,同時通過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速度,理解用復合名數表示數學術語!八俣取钡暮x,為后面理解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作為鋪墊。

  2、以物體的運動為背景,選擇兩個來自生活實際又具有特殊數值的兩道算式16×3、160×3作為引導學生學習口算的范例,使學生通過對比,自主得出一位數和兩位數(或者幾百幾十的數)相乘的簡便算法。

  3、鼓勵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與同伴交流。

  二、教法學法

  1、創造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探求知識的火花,有了興趣,學生就能自覺主動學習,就不會感覺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新課前,我結合主題圖和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同學們,秋天是一個郊游的好季節,你們喜歡秋游嗎?出去郊游,我們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師的問話吸引了學生,學生情緒相當高漲,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活動中去。

  2、 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新課程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本課時,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適當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思考空間,放手讓學生獨立探討,小組討論,自己領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組織學生記報,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總結歸納,整個數學教學過程通過學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認識,讓學生在活潑,友愛和諧充滿情趣的智力活動中自覺構建新知識。

  三、教學過程簡述

  首先創設情境——簡單介紹6種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學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義——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師提供信息:人騎自行車 1小時約走16千米,讓學生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適當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計算模式。其次,要求學生用自己地知識經驗獨立口算。再次,與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計算結果,匯報不同算法——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算法的特點,確定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 篇13

  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口算乘法,課本第45、46頁。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數乘以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運動速度,理解用復合名數表示速度的含義。

  一、3)通過小組學習,教材

  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觀察、思考合作的習慣。

  3、教學重點:學習整數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4、教學難點:學習整數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5、教學關鍵: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點,選擇學生能理解又優化的一種算法。

  6、編寫意圖:

  1)、從本單元主題圖中選擇出自行車和特別快車的運動速度為素材學習口算,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發探究欲望,同時通過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速度,理解用復合名數表示數學術語!八俣取钡暮x,為后面理解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作為鋪墊。

  2)、以物體的運動為背景,選擇兩個來自生活實際又具有特殊數值的兩道算式16×3、160×3作為引導學生學習口算的范例,使學生通過對比,自主得出一位數和兩位數(或者幾百幾十的數)相乘的簡便算法。

  3)、鼓勵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與同伴交流。

  二、教法學法

  1、創造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探求知識的火花,有了興趣,學生就能自覺主動學習,就不會感覺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新課前,我結合主題圖和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同學們,秋天是一個郊游的好季節,你們喜歡秋游嗎?出去郊游,我們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師的問話吸引了學生,學生情緒相當高漲,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活動中去。

  3、 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新課程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本課時,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適當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思考空間,放手讓學生獨立探討,小組討論,自己領悟出口算方法,然后組織學生記報,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總結歸納,整個數學教學過程通過學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認識,讓學生在活潑,友愛和諧充滿情趣的智力活動中自覺構建新知識。

  三、教學過程簡述

  首先創設情境——簡單介紹6種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學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義——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師提供信息: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走16千米,讓學生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適當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計算模式。其次,要求學生用自己地知識經驗獨立口算。再次,與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計算結果,匯報不同算法——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算法的特點,確定最優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

小學數學《口算乘法》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小學數學平移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1. 通過觀察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能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數;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數平移。...

  •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4篇)

    一、復習.1、請一名同學從1數到10.2、老師在實物展臺上出示4個正方形片、7個三角形片和10個圓片.請同學們分別數一數這些圖形的個數.[評:通過檢查學生數數的能力,了解到學生不僅能抽象地數數,還能正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來,為學習新課奠...

  •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一等獎最新(精選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模板(精選7篇)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4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

  •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2、培養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 小學數學《10的加減法練習課》教案(通用6篇)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2.學生能夠正確熟練的口算和是2~6的加法;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夠從信息窗中準確的找出數學信息,并能夠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精選14篇)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教學重點: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口算。P.145頁口算(四)。...

  • 小學數學教案范本(精選3篇)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總(精選15篇)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狀傳統的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F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

  • 小學數學《噸的認識》教案(精選17篇)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學生總結,進一步回顧和反思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噸的知識的數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小學數學第四冊《對稱》(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概念,并能識別對稱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能力及空間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通用15篇)

    詳細介紹:課題二:千克的初步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課本82-83頁。智慧廣場--數字謎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探索加減法算式中的數字謎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用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合集(精選11篇)

    教學目標:1.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的時刻(用5分5分數的方法),學生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會用兩種方法表示時間,并注意0占位的問題。3.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系。...

  •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模板(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 、結合三個長方形面積關系,促能學生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法的小數位數的關系。2 、通過具體情境,發現數學信息。培養觀察、收集信息的習慣。3、能應用這一關系進行簡單的小數乘法計算。...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敖汉旗| 子长县| 句容市| 桑植县| 任丘市| 宾阳县| 宜章县| 旌德县| 宜城市| 衡南县| 天门市| 南澳县| 保康县| 海兴县| 广元市| 衡南县| 任丘市| 黔西县| 盐源县| 红原县| 吴川市| 沽源县| 大关县| 五常市| 察隅县| 屏东县| 贺州市| 玉屏| 密云县| 延川县| 榕江县| 合肥市| 突泉县| 伊宁县| 祥云县| 曲松县| 夏津县| 阳原县| 上杭县|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