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通用14篇)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感受文中湯姆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從中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重點:
能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感受文中湯姆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從中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育訓練點:
1.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2.自主預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我們都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讀了這個課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題上有一個引號。)
2.對,為什么要給它加上一個引號呢?(因為它是爸爸說的話。)
3.能把課文里的這句話讀一讀嗎?(“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4.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語氣?(堅定)
二、體會堅定。
自讀課文,看看從課文的什么地方體會到了爸爸的堅定?
1.(多媒體出示)“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1)你覺得這句話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堅定、斬釘截鐵)
(2)再來看看這句話,你可以從哪兒體會到爸爸的堅定?
(必須、感嘆號)
(3)指名讀,齊讀。
2.(多媒體出示)“現(xiàn)在是晚上10點——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1)了解一下這個背景:這是爸爸的解釋,為什么要把這條魚放掉,爸爸說得從容而又如此堅定。
(2)練習讀。重點強調(diào)“現(xiàn)在”、“還有”。
3.(多媒體出示)“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
(1)沒有理由,必須遵守規(guī)定。聯(lián)系“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理解這句話。練習讀。
4.把三句話連起來對比讀,再次體會堅定。
三、體會魚大
1.爸爸如此堅定,目的就是一個,就是讓(湯姆把這條魚放掉。)
不就是一條魚嗎?需要如此大動干戈嗎?
(這是一條大鱸魚)
2.鱸魚,說到鱸魚,我就想起了一首詩,《江上漁者》。鱸魚的味道是那么鮮美,難怪湯姆舍不得放掉。更何況這是一條(大鱸魚)
3.這是一條大鱸魚,從課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多媒體出示)
突然,湯姆覺察到水下有動靜,魚竿彎成了弧形。
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大鱸魚擺動著強勁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這么大的鱸魚。
4.指名讀,齊讀
5.放?不放?
6.是呀,這么大的鱸魚,味道一定異常鮮美,這是我釣上來的!然而,爸爸卻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7.湯姆舍得嗎?(不舍得。)
四、朗讀感悟
1.同學們,閱讀文章就是讓自己的情感不斷貼近文本、貼近文中人物的過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2至11自然段,這里講述了湯姆釣大鱸魚、放掉大鱸魚的過程,這里有一段這對父子的對話。
2.同桌合作讀,指名讀。
3.要走進一個人物,就是要聽其言,觀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課文里寫的,這里還蘊含了一些潛臺詞,能把你讀出來的潛臺詞加進去嗎?
五、合作討論,指名讀。
1.從爸爸堅定的語氣中,從爸爸斬釘截鐵的語氣中,湯姆(引讀——知道已經(jīng))
(多媒體出示)
他只好……這么大的鱸魚了。……這么大的魚。
2.指名讀。(從你的朗讀,我聽到了一絲遺憾。不舍……)
3.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是這樣的
(多媒體出示):“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
4、這似乎更加讓人遺憾了,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
六、遷移明理
1.同學們,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生活之中,我們有的時候也需要這一份堅定,比如,
(多媒體出示)
當你看到有人在學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時候,你應該( )的對他說:_____。
當我看到( )的時候,我就( )對他說:_____。
2.讓我們也堅守這份“堅定”,去收獲更大的“魚”,讓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對一些大魚的時候,我們也能堅定地對自己說(齊讀課題)。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積累詞語。
二、復述課文。
1.簡要復述
2.詳細復述
三、思考。
1.結合文中的語句初步認識一些描寫方法: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
2.練習運用這些描寫方法。
板書設計:
20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驚喜 贊賞
不情愿 反對
無可奈何
(自覺)遵守規(guī)定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釣到的大魚放掉,并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3、練習用“允許、必須”造句。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通過辯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難點:
1、通過辯論,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zhì)疑
1、讀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嗎?
2、小結:‘學貴有疑’,問題是思考的產(chǎn)物。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質(zhì)量,這是善于思考的結果。
二、初讀課文
讀準生字新詞,努力讀得正確、流利。 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討論
課題為什么要加引號?
四、讀課文,提出問題。
五、鞏固生字,描紅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圍繞課題設疑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0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2、指名朗讀課題 討論:課題為什么加引號?“你”指誰?
3、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老師歸納了一下,共有以下三個;
★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
★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結果怎么樣?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圍繞以上問題,學生自學課文
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問題的答案。
三、交流自學情況
交流第一個問題
☆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從哪里可以看出鱸魚的大? “從未見過、魚竿彎成弧形、大家伙”指導學生讀好句子,體會湯姆的“驚喜”。板書“湯姆”“驚喜”
☆看到兒子釣到這么大的魚,爸爸的表現(xiàn)怎么樣? 板書“爸爸”“贊賞”
☆你能不能從爸爸贊賞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兒子真聰明、真能干,釣魚技術這么熟練。”
☆從哪里看出湯姆釣魚技術熟練? 學生自讀第2自然段,畫出有關動詞。
指導學生讀好這幾句話 2交流第二個問題
1、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同桌學生討論,理解這是公園的規(guī)定。
2、比較句子 a你要把這條魚放掉! b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句話比較好,為什么? 指導學生同“低沉、嚴肅”的語氣讀好第二句話。
3、對爸爸的這個決定,湯姆的表現(xiàn)怎么樣? 板書:不情愿 理解詞語“允許、必須”,練習造句。
指導讀好這句話 3交流第三個問題
1、既然湯姆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這條魚呢?
下面,我們要舉行一個辯論會。哪些同學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請你們盡量找出理由來說服湯姆放掉魚;哪些同學同情湯姆的,也要盡量找出理由來說服爸爸不要放掉魚。 四人小組討論
2、全班同學自由組合進行辯論 提示
湯姆:a這條魚很大,很難釣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釣不到了。b離允許釣鱸魚的季節(jié)只有兩個小時了,這么短的時間,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沒有人看見我釣到鱸魚,不放也沒關系。
爸爸:a雖然魚很大,時間也很短,但規(guī)定必須遵守,不能隨意改動。 b在有人看見的情況下要遵守規(guī)定,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更要遵守規(guī)定。 c做人要誠實、自覺,要嚴格要求自己。
3、通過剛才的辯論,我想大家都已經(jīng)明白了為什么必須把魚放掉。現(xiàn)在讓我們來讀讀課文5-12自然段,看看湯姆是怎么做的? 板書:斬釘截鐵
4、從湯姆的行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當爸爸看到湯姆釣到一條大魚時,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我想,當爸爸看到湯姆把魚放了時,心里會為湯姆感到更加自豪。他會想些什么呢?
6、再讀課文5-12自然段 同桌練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這么大的魚,他后悔了嗎? 出示最后一句話,指名朗讀。“那晚的情景”指什么?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
“爸爸堅定的話語”指什么?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說明什么?
2、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爸爸是個怎樣的人?湯姆又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這篇課文中得到什么收獲?
板書:必須自覺遵守規(guī)定
五、作業(yè)
練習復述課文
板書設計: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湯姆: 驚喜 → 不情愿
爸爸: 贊賞 → 斬釘截鐵
必須自覺遵守規(guī)定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感受文中湯姆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從中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通過辯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爸爸為什么要我把這條魚放掉。懂得自覺遵守規(guī)則是做人的必須,體會并認同“自覺遵守規(guī)定”的重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齊讀課題)。
2、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爸爸對湯姆說的)他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課文中哪一小節(jié)能告訴我們答案? 出示: 湯姆急忙把大鱸魚提到岸上。這時,耳邊傳來爸爸低沉的聲音:“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你從爸爸的這句話里會產(chǎn)生什么疑問?(“這條魚”是怎樣的一條魚呢?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二、走進文本,體會得失
品詞析句,感受釣魚
1、我們先來看看湯姆釣到了一條怎樣的魚?(板書:釣)迅速瀏覽3--4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學生放聲讀課文。
★指名回答:湯姆釣到的是一條怎樣的魚?
出示: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此時此刻,湯姆的心情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驚喜)板書:驚喜 你能把他當時驚喜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這條鱸魚到底有多大呢?請你再細細地讀一讀3、4自然段,畫出最能反映鱸魚大的詞語。出示3、4自然段
A、交流: (生說老師用筆畫出來)你能說說這樣畫的理由嗎? 從爸爸贊賞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B、讀讀這段話,讓大家感受一下這確實是一條大鱸魚!指名讀,評議,齊讀。
思考討論,品味含義
1、如果是你釣到了這樣的鱸魚除了驚喜激動之外,還會怎么想?(釣到這么大的鱸魚,我得好好看看,美美地品嘗。)
2、湯姆也是這樣想的,你看,他急忙--(引讀),可耳邊卻傳來爸爸低沉的聲音--(引讀)出示:“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板書:放)
3、你覺得這里的“必須”還可以換成什么詞?(不得不、一定要、非得不可„„)不管哪個詞,我們都能看出爸爸此時的態(tài)度很——堅決。學著爸爸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4、如果你是湯姆,你愿意把這樣的鱸魚放掉嗎?湯姆愿意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愿意放呢?默讀課文5——1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詞語畫下來。 交流;
☆把你找到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從哪看出湯姆不愿意放掉鱸魚?(板書:很不情愿)“嚷”什么意思?誰能把湯姆很不情愿的心情嚷出來?指名,齊讀。
☆你還從哪兒讀出湯姆不愿意放鱸魚? 出示: “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 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他不情愿?(慢吞吞) 其實湯姆這時雖然不情愿,但還是把魚放回去了,你想到了哪個詞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無可奈何、進退兩難、左右為難„„)板書:無可奈何 帶上湯姆無奈的心情讀一讀這句話!
☆現(xiàn)在呀,大鱸魚是自由了,湯姆的心情卻是非常難受,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出示:“湯姆嘆了口氣,心想:我這輩子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 湯姆此時是怎樣的心情?
(湯姆覺得很遺憾、可惜、惋惜、倒霉„„)板書:遺憾 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嘆了口氣) 怎樣讀這句話才能表現(xiàn)出湯姆萬分遺憾的心情呢?如果這兒再加一個字,這句話讀起來就更有味道了!(在心想前加個嘆詞“哎”,再讀這句話)
5、就這樣湯姆帶著不情愿、無奈和萬分的遺憾之情把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放掉了,是爸爸的哪句話叫他別無選擇、不得不放那條大鱸魚呢? 出示:“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
◆爸爸說這句話是什么口氣?(斬釘截鐵)“斬釘截鐵”是什么口氣?你讀讀看!
◆爸爸所說的這個規(guī)定究竟是什么規(guī)定呢?師介紹: 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鱸魚的繁殖季節(jié),因此,許多國家都規(guī)定這個階段是禁止捕捉的,3月1日開始才允許捕捉,而湯姆釣到這條鱸魚恰恰是在3月1日這一天的前幾個小時?(2個小時)
◆現(xiàn)在就只有湯姆和爸爸兩個人,你不說我不說,天知地知,回到家就可以享受一頓香噴噴的美味,你覺得可不可以?為什么?提前一點有什么關系,又沒人看見,行嗎?如果他是在3月1日前一分鐘釣到的可以不放嗎?前30秒呢,對,這就是鐵的紀律,誰也不能違反,這就是——規(guī)定(板書:規(guī)定),所以爸爸才會用斬釘截鐵的口氣說這句話,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喜歡這樣的爸爸嗎?為什么?在爸爸眼里,一條魚和做人的道理哪個更重要呢?
6、從湯姆和爸爸的一段對話中我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他們這段精彩的對話。分角色朗讀對話。出示對話
7、不管湯姆是多么的不情愿,多么的不舍,多么的不甘心,但最終還是把鱸魚給放掉了,引讀最后一段:真的,從那以后—— 出示:最后一段: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
▲你覺得湯姆后悔把魚放掉了嗎?他雖然再也沒釣到那么大的鱸魚,但他卻收獲更大的一條“魚”,那就是——再次出示:“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
三、遷移明理,拓展升華
1、生活中我們也會經(jīng)常遇到自覺遵守規(guī)定的情況,比如說: 出示:在公園里,不管 ,我們都 。 在過馬路時,不管 ,我們都 。 在 ,不管 ,我們都 。
2、是啊,生活中有許多規(guī)定,不管沒有別人看見,有沒有要求,都應該自覺遵守。板書:自覺遵守規(guī)定
3、教師出示自己收集的有關遵守規(guī)定的句子;
△遵守規(guī)則的人必將成功,破壞規(guī)則的人也許暫時會嘗點小甜頭,但絕對不會成大事。 “遵守契約、尊重契約,你獲得的將不只是尊重”
△“契約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zhì)的天平”
△自我服從生活規(guī)則,然后與他人一起遵守規(guī)則,機遇也就隨之而來。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指名學生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4、作業(yè):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可以使長輩、可以是朋友,并且告訴他們“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這個道理。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4
課本劇《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時間 夏天晚上10點
地點 湖中小島
人物 湯姆和他的爸爸
環(huán)境 一輪明月從湖面上升起
湯姆:爸爸,明天我休息,我們?nèi)メ烎~吧?
爸爸:好啊,我和你去。
(湯姆拿上魚竿等走出,兩人然后劃著船,來到小島上。)
爸爸:今天看看你的本領,怎么樣?
湯姆:(攥著拳頭,自信)該我露一手了!
(湯姆掛好魚餌,拋下魚線,蹲下身來。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湖面。)
湯姆:(驚喜地迅速拉動魚竿)爸爸,你看——!
爸爸 微笑著,點著頭。
湯姆:(把魚拖出水面,撲上去)爸爸,爸爸,我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大的鱸魚!
爸爸:(聲音低沉)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湯姆:(著急地嚷)為什么?為什么啊?爸爸!
爸爸:(用右手指著左手的手表)現(xiàn)在是晚上10點——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湯姆:(偷偷地向四周看看,發(fā)現(xiàn)沒有船,也沒有釣魚的人。)你放心吧,爸爸!這里只有我們兩個人,在沒有第三個人看見我們,更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這個時候釣到了鱸魚。
爸爸:(臉色嚴肅,斬釘截鐵)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
湯姆:(看了看爸爸那嚴肅的臉,慢吞吞地把大鱸魚放回湖中,一邊搖頭,一邊惋惜地說)我這輩子再也不可能釣到這么大的魚了……
幕后音: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其實人教版也有錄用,不過題目是“釣魚的啟示”,內(nèi)容也略有不同,可見這篇文章文質(zhì)俱佳。因為我們這兒使用的是蘇教版,所以我主要從這個版本來談。這篇課文是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共三篇文章,都是關于“人與動物”的故事,又不僅限于此,而是以此為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湯姆釣到了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由于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爸爸要求湯姆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有些不情愿的放掉了魚,但這件事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說學生:
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能較好的表述自己的看法,通過閱讀思考能初步解決遇到的問題,具有了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構想:
在以往的教學中,對這一類課文的處理,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兩種分離:其一,常常注重了思想教育的內(nèi)涵,而淡化了語言文字,談化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使得人文性與工具性分離開來。其二,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把自己的理解和經(jīng)驗,傳導或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口說成人的話,使教師、學生、文本分離。基于這樣的思考,對這篇課文,我想嘗試一種新的教學路徑,那就是體驗式閱讀,意在讓學生在感悟語言,理解內(nèi)容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體驗,與作者,與文中主人公進行真誠對話,讓學生對生活,對周圍的事物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做人。
四、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學會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體驗式閱讀,將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懂得自覺遵守規(guī)則是做人的必須。
教學重點:通過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湯姆釣魚、放魚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并認同“自覺遵守規(guī)定”的重要。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
初讀,初步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體驗湯姆釣到大鱸魚時的喜悅心情。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
學習課文的二、三兩個部分,通過語言感悟和內(nèi)容的`理解體會湯姆從不愿放到放到牢記爸爸的話語這一心理情態(tài)變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在這一部分中,兩個人物是兩條線,一條是爸爸,一條是湯姆。爸爸:讓孩子放掉魚,因為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即使沒有人看見,也應該遵守規(guī)定。湯姆:開始不理解,希望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留下鱸魚,最后還是不情愿地放掉了鱸魚。這兩條線交*并行,推動著事情的發(fā)展。
這一部分既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難就難在學生對“不管有沒有看見,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這句話的理解。在這里,學生可能會贊成爸爸的觀點,也可能同意湯姆的想法,因為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積淀決定著學生與文本對話時的個性體驗,對這種多元的個性體驗,我們應予以尊重和珍視。但珍視并不等于認同,針對學生認識中的差異,我們應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同時,適機適度加以點撥和引導,這才是真正的珍視。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做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清敘述順序,學習復述,內(nèi)化語言。
2.聚焦關鍵詞句,通過朗讀、品味,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
3.讀懂父親的話,明白時時處處自覺遵守規(guī)定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回憶內(nèi)容。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十七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會了生字,并且一起細讀了課文的1~4自然段。請大家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把這件事分為兩個部分,是哪兩部分?如果每一部分都用一個詞概括,你會嗎?(板書:釣魚放魚)
二、學“釣魚”--練習復述,內(nèi)化語言。
我們已經(jīng)學了第一部分?還記得湯姆釣魚的過程嗎?下面老師考考你們。看誰能把這個過程講出來。
出示幾組詞語:
夜幕初垂一輪明月
套上魚鉤甩起魚竿拋向遠處
劃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漣漪
恢復平靜察覺動靜一陣驚喜
小心翼翼拖出鱸魚
三、學“放”--品味詞句,明晰道理。
湯姆正在為自己釣了一條大鱸魚興奮不已,而這時耳邊傳來他父親低沉的聲音:“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讀僅僅是低沉嗎?還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還有哪個標點?
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學習提示:自由讀5至12節(jié),將找到的答案劃出來,進行交流。
出示兩句話課件1:爸爸指指手表:“現(xiàn)在是晚上10點--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1、同學們,從12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鱸魚的禁捕期是幾個月?
2、三個月!三個月的時間難道就在乎這最后的兩個小時嗎?
難道這條大鱸魚就一定會在鱸魚禁捕期最后的兩個小時里產(chǎn)卵繁殖嗎?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3、爸爸對自己和兒子的要求怎么樣?讀出嚴格
還有哪句話也回答了必須放魚的理由。
課件2: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
說說這句話的理解。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請你再讀讀這句話。
4、面對父親斬釘截鐵的命令,湯姆愿意放掉這條大鱸魚嗎?
出示問題2:湯姆愿意放掉這條大鱸魚嗎?
學習提示:劃出有關句子,讀讀想想從這些句子,你讀出了湯姆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品讀、交流。
5、師生合作表演:讓我們再次走進父子倆,分角色朗讀讀他們的對話。同桌互讀。
剛才湯姆講了哪么多理由,卻沒能讓父親改變決定。湯姆帶著無限的遺憾,放走了哪條大魚,從哪以后,他再也沒有釣到這么大的鱸魚。但是他后悔了嗎?讀最后一節(jié)。找答案
哪句話?--再讀: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用四個字概括:(板書:遵守規(guī)定)
四、關注生活,學用鏈接。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生活中少不了各種規(guī)定。想一想:平時學習,生活中我們需要自覺遵守哪些規(guī)定?用“不管……都……”寫話。
全班交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6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xù)來學習17課。(生讀題)
上節(jié)課我們用兩個詞概括了文章內(nèi)容,你們還記得嗎?(生:釣魚、放魚)板書
湯姆是怎么釣到魚的呢?
2.出示詞語:套上魚鉤 甩起魚竿 拋向遠處 劃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漣漪 恢復平靜 覺察動靜 彎成弧形 拖出水面
(生讀詞)(說說湯姆釣魚的經(jīng)過)
如果我們寫“釣魚”的話,也可以用上這些動詞,把釣魚的過程寫清楚。
3、齊讀1-3節(jié)。
4、讀詞:拖出水面 從這個“拖”你想到什么?(為什么?)
(生:東西很重、魚很重……)
二.精讀課文
(一)、出示句子: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讀句子)
1、湯姆拖出什么啦?出示句子: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你能用個詞說說湯姆此時的心情嗎?(高興、欣喜若狂、驚喜、興奮……)板書:驚喜
2、請學生讀句子,體會湯姆此時又驚又喜的心情。
3、就在這時,爸爸卻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出示句子)
4、湯姆愿意聽爸爸的話,放掉這條大鱸魚嗎?
(二)、請生自讀課文5-12小節(jié),畫出體現(xiàn)湯姆心情變化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湯姆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生讀文畫句)
1、你畫了幾句?(生答)請同學們翻到課后練習,看看你畫的和課后練習4中的句子一樣嗎?
2、讀書不僅要讀課文,還要讀課后習題,課后習題往往是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金鑰匙。
3、交流心情的變化: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1)、你體會到湯姆此時心情怎樣?(生答,板書:很不情愿)從哪些詞看出來的?(讀名讀句子。)
(2)、湯姆此時會想些什么?(生想象)(評價,老師聽出來了,你的聲音又高又尖。確實在嚷。)再指名讀。(評價:聽出來了,你把湯姆的不情愿讀出來了。一起讀這句話。
(3)、是呀,湯姆很不情愿。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往往會從他的語言和動作上表現(xiàn)出來。我們來看看湯姆說了什么?【湯姆朝湖的四周看了看月光下沒有漁舟有沒有釣客,于是湯姆怎么懇求爸爸的?】
讀:湯姆說:“放心吧,爸爸,沒有人看見我們,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這個時候釣到了鱸魚。”
(4)、讀湯姆的話應該怎么讀?聲音低沉,帶懇求的語氣
指名讀2--3名。評價(聽出了湯姆心里實在是舍不得放掉這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湯姆極力想說服爸爸,他不愿意放掉這條大鱸魚。)
我們再讀讀句子,體會一下湯姆很不情愿的心情。
(5)、齊讀5-9節(jié),體會湯姆不情愿的心情。
小結:通過湯姆的語言,我們知道他不愿意放掉鱸魚。
(6)、過渡: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湯姆的動作。
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指名讀。
(7)、評價(嗯,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慢吞吞讀的很慢。為什么啊?為什么舍不得放?從這個慢吞吞你體會到湯姆的心情怎么樣?(不想放,不放又不行,無可奈何……)為什么不放不行呢?
因為爸爸說(出示句子)“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從爸爸斬釘截鐵的口氣中,湯姆知道已經(jīng)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了。(板書:無可奈何)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一起讀句子: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
過渡:看著大鱸魚越游越遠,湯姆會想些什么呢?
(8)、出示句子:湯姆嘆了口氣,心想:我這輩子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讀句子。
你體會到這時候湯姆的心情又是怎樣的?(遺憾、惋惜……)
板書:遺憾 失望
讓我們帶著遺憾的心情讀這句話。生讀句子。
是啊,湯姆釣到了大鱸魚的時候驚喜萬分,在父親的要求下,把魚又放回了湖中,讓我們一起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讀讀,再來體會一下湯姆的心情變化.
4、湯姆的心情變化都是因為爸爸的話,現(xiàn)在我們先請一個同學讀爸爸的話,一個同學讀湯姆呢的話,讓我們走進人物的內(nèi)新世界,再來體會體會。
5、湯姆即使有千般不愿萬般不舍,他還是把這條大鱸魚給放掉了。
師生表演:
師:如果我是湯姆,我肯定會軟硬兼施,要讓爸爸同意我不放掉魚,你們信不信?
生:我信。
師:誰愿意來做爸爸,我做湯姆。你要請一個你的幫手嗎?他要在你最關鍵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
生:好吧。
兩名學生上臺。
師(湯姆):爸爸,好大的一條鱸魚!
生(爸爸):(遲疑片刻,馬上反應過來)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師:(湯姆)憑什么放掉!這可是我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呀!
生:(爸爸)因為離釣魚的時間還差2個小時。
師:(湯姆)不就是兩個小時嗎!又沒人看到!
生:(爸爸)沒人看到也不行!我們一定要遵守規(guī)定!
師:(湯姆),“規(guī)定規(guī)定”,“規(guī)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生:(爸爸)你怎么能這樣!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那我們的社會不就亂套了嗎?…………
師:(湯姆)真的一定要放?
生:(爸爸)必須要放!
師:(湯姆)那我放了啊?(作放魚樣)
生:(爸爸)你真是爸爸的乖孩子!
(三)、情感升華。
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師讀: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
1、什么叫做“銘刻”?
2、一直銘記在湯姆的心中的是什么事情?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又是什么?
出示爸爸的話:“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 生讀。
想象一下湯姆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在生活中,有哪些規(guī)定要自覺遵守?
出示:
過馬路的時候,不管( ),我都( )。
看電影的時候,不管( ),我都( )。
在學校里,不管( ),我都( )。
( ),不管( ),我都( )。
2、許多規(guī)定,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有沒有人要求,我們都應該自覺遵守。
板書: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釣魚 放魚
驚喜 很不情愿—無可奈何—遺憾、失望
自覺遵守規(guī)定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釣到的大魚放掉,并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3、練習用“允許、必須”造句。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通過辯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難點:
1、通過辯論,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法 教具準備:投影片、錄音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課時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進程:
一、揭題質(zhì)疑
1、讀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嗎?
2、小結:問題是思考的產(chǎn)物,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質(zhì)量,這是善于思考的結果。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努力讀得正確、流利,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學生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有什么問題寫在書上。 2、學生提問,教師小結歸納。 3、著重討論:課題為什么要加引號? 布置作業(yè):
1、鞏固生字,描紅書寫。 2、朗讀課文。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8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第一范文網(wǎng)站群 點擊數(shù):369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第一課時
18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3) 結合生活實際,安排一個采訪活動,寫一篇短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反復地讀書,能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要用心體會,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在朗讀中讓人感受到那種喜出望外的神態(tài)和心情。同時要認識到:雖然湯姆感到很遺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堅定的話語給他以深刻的教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釣到的大魚放掉,并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 通過辯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2、教學難點
(1) 通過辯論,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
(2)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互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一篇感人的小故事:
2、板書課題:“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和我們以前的課題有什么不一樣?
【提示】課文題目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的話。上邊有一個雙引號。
1、 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問題嗎?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課文
【提示】現(xiàn)在請同學們放生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看看課文后的生字表,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讓老師聽到你讀書的聲音。
2、出示生字詞:必須 湯姆 銘刻 允許 從未見過 釣魚 魚竿 遵守規(guī)則 夜幕出垂 小心翼翼 斬釘截鐵
3、反饋檢查生字 、詞語讀音反饋檢查生字 、詞語讀音
【點撥】重點讀準下列字:翹舌音“唇”、“垂”“甩”,平舌音“遵”,后鼻音“銘”
4.讀文交流
自主課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文,要求邊讀邊思,把字音讀得更流利。
指名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利,如果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
交流:你們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解決了那些問題?
說一說“爸爸( )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誰能在這句話的括號內(nèi)加上一個詞?
5.爸爸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了后,湯姆又是怎樣做的?請你快速默讀課文。
【點撥】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第一句話是起因,第二句話是經(jīng)過,第三句話是結果。
6.默讀質(zhì)疑:請學生默讀課文的重要課文,看看在讀書的過程中又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
7、合作學習生字。
在小組內(nèi)交流識字的方法,描紅書寫,互相評議,把字寫美觀。
(三)總結反思,擴展延伸
【小結】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了生字、詞語,課文也讀得爭取、流利了。大家還通過認真讀書,讀懂了一些 詞語。大家學得很主動,收獲也很大。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著重討論“爸爸為什么要求兒子必須 把這條魚放掉”。
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釣魚的知識。有條件的可以親自體驗。
第一范文網(wǎng)站群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9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爸爸為什么要我把這條魚放掉。在此之前,我們年級對這節(jié)課嘗試了二次的試教,每次的教案都是通過大家合議后拿出臺。可是每次試教下來都不免令人讓人感到遺憾。
問題在于在教學預設中,我們認為本課文字淺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一定能很快解決“湯姆為什么不情愿放掉這條鱸魚”和“從哪里看出他的不情愿”這兩個問題。因此這兩個問題沒有被我們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我們緊抓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理解為什么爸爸要我把這條魚放掉,放手讓學生大膽的質(zhì)疑,解疑,探究。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希望學生通過這一系列探究后將其內(nèi)化為情感。表面上,看似一切都在我們教學預設之中,但預先設計的教案畢竟是教師的“一廂情愿”,有時未必和學生“情投意合”。
在教學中,學生是能很快的找到湯姆為什么不愿意放掉魚的詞句,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卻不能準確的體會湯姆當時的復雜心情。因此在之后的學生讀文中,個個感情平平,似乎沒有一點起伏變化,在教師的對重點詞進行點撥下,孩子們才好似的找到了一點感覺,
語調(diào)的起伏中突出了重點詞句。但我們旁觀者清楚,往往還是擺脫不了教案的影響,教師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學生引向預設的答案,忽視了學生珍貴的個性體現(xiàn)與自我探究意。在此過程中,又引起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對我們的教學又做進一步的反思:在短短的40分鐘里,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能令學生令自己滿意嗎?我想這取決于我們課前做了什么。我們對課堂進行了充分的預設了嗎?包括知識和能力的,過程和方法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還有即使是在課上現(xiàn)場生成的,我們也應盡可能地預設。只要我們做到位,課堂才能成為學生的課堂,那樣,在課上才能充滿靈性,充滿和諧。但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位呢?如何在捉摸不定中尋找一種相對的穩(wěn)定?兩次試教后我們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調(diào)整了教學方法。我們以文本內(nèi)容為憑借,以人性,人情為對話平臺,自主研讀為路徑,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抒發(fā),自主地投入地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
今天的這節(jié)課,學生在研讀過程中,或體會湯姆當時釣起這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時的驚喜萬分,或體會湯姆想說服爸爸讓他把這條罕見的大鱸魚的僥幸心理,或體會聽到爸爸嚴格的教誨后,不得不放魚時的惋惜。教師在此過程時對學生引領與鼓勵使孩子們進一步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碰撞,對文本內(nèi)容有自己的獨特體驗和深刻的感悟。孩子們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在教師盡心設計的“臺階”上,各自在不同程度上體驗了成功的樂趣,收到了真正的益處。學生在思維上得到了訓練,情感價值觀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可見,預設”和“生成”在課堂上是兼容的,確定性中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中有確定性,但不管怎么說,“預設”和“生成”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最終都是為了學生更透徹的理解文本語言,更全面的感悟文本內(nèi)涵,也許應該說:“生成”最終服務于“預設”。這也算是我們在這次研討活動中得到的又一新的啟示吧。當然,課堂上還是有遺憾的。有些學生雖然已經(jīng)體會到文章中的感情,但是還有小部分學生體會的不到位。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0
蘇教版閱讀課堂教學大賽教學實錄——《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連云港市新海實驗中學小學部 顧紹明
師生問好。
師:上節(jié)課吳老師已經(jīng)帶我們學習了
18課,已經(jīng)寫完了生字,下面我們來默寫幾個。
允許、(學生默寫,并讓學生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必須(誰能想出與這個詞相似的詞。生:一定)魚桿、規(guī)定。
師:寫的很好。
請同學們抬頭來,我在后面一個同學默寫完了,默寫完了嗎?
(評價同時進行)有課堂作業(yè)紙。
師:指導“規(guī)”,你感覺哪個字很漂亮?哪個字應該努力一下?
堅持練一定會把字寫的更漂亮。請同學們對照一下,把錯誤的訂正一遍。顧老師還發(fā)現(xiàn)一個同學筆順寫錯了,教師指導學生寫“必”第三筆是點。
師:同學把課題讀一下。
生讀。
師:話是誰說的?
生:說的。
師:是一條什么魚?
生:大鱸魚
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看自己能讀懂什么?
生讀書。
漣漪?
生讀課文,知道就是一圈圈地波紋。
生讀:
顧老師讀“第二自然段”,讀得怎么樣?
生說好。
生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生:感覺到湯姆釣到一條大鱸魚。
生:哇這個詞說明這條魚非常 大
師:理解了。
生:心里非常高興
生:心花怒放
生讀第四自然段,內(nèi)心的驚喜一定要用響亮的語音表達嗎
一起讀“哇,一條從未見過一條大鱸魚!”
師:爸爸有什么反映呢?
生讀,“一定要把這條魚放掉。”
生:投來贊賞的目光。
師:贊賞什么?
生:贊賞孩子釣到一條大魚。
生:爸爸為孩子而高興。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讓學生接著第四自然段。
師l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下釣到這條魚。
生:我感覺在月光釣魚,十分悠閑,非常 美。
師:請把這種美讀出來。
生讀第一段。
生再讀第一段。
師:爸爸的一條決定,讀課題。
師:這句話讓湯姆心里一落千丈。
爸爸用什么語氣說這句話。
生l堅定
生:低沉的語氣。
師讓學生用堅定的語氣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湯姆愿意放掉嗎?默讀7-12節(jié),看看湯姆的心情發(fā)生了哪變化?
師:可以把你找到的句子畫下來。
(生默讀并且畫下老師提出的問題所涉及的內(nèi)容)
師:讀出你找到的句子。
生:“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的嚷起來
師:(出示)三句話
生:生讀
師:第一句你體會到什么
生:辛苦地釣到的,不想放放掉呀。
生:很難得呀,非常 不想,干嗎放呀。
師:很不情愿,請把很不情愿讀出來。
生:讀
生讀: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
師:爸爸的決定讓他無可
生:讀,我這輩子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
師:是爸爸的哪句話讓他不得不放掉這條魚。
生讀不管有沒有人看見了,我們必須遵守規(guī)定。
師l爸爸用什么語氣說的
生:斬釘截鐵地話說的。
師:斬釘截鐵是什么語氣。
生讀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必須遵守規(guī)定。
師l你理解爸爸
有人看見要遵守,沒有人看見也要遵守。
師l是個什么樣的規(guī)定
生:讀,爸爸指指手表,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師l許多國家規(guī)定,在魚繁殖期禁止釣。
師:沒有人看見,天知地知,回家可以享受一段美味了。
生:你偷偷釣,他偷偷地釣會違反規(guī)則,世界是不 秩序的。
生齊讀。
生:不管什么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規(guī)定是對我們有好處的。
生:不遵守規(guī)定,規(guī)定又有什么意義呢?
師:好好感受一下爸爸的幾句話。
生齊:“讀湯姆急忙……”
師:爸爸的話對湯姆的一生到底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請讀最后一節(jié)
生:齊讀。
師:感受到嗎,爸爸的話對他影響很大,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了。
生:銘刻在心
師:并且是一直銘刻。總會想起爸爸那堅定的話語。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齊讀這一段。
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湯姆憑著誠信成為一個偉大的建筑師,每當遇到什么時,總情不自禁對爸爸說,請打開筆記,把他對爸爸地話寫下來。
生:學生開始寫。
師:他會爸爸說些什么呢?
(學生寫時,教師最好不要走動多少)
生:在認真地寫著。
[學生靜靜地寫多好呀!]
師:說什么?
生:受益終身。
生:
生:
師:請同學們看練習五。師讀題。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
生:我在過馬路時,應該看到紅綠燈
師:這是規(guī)定。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話。
生: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看見的情況下做了什么。
孟德其鳩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楊桂霞 山東聊城
課前做游戲
三下
師:繼續(xù)學習18課,齊讀課題。
生齊讀。
師:能不能響亮地讀一讀。
生齊讀。
師:這個課題和我們以前見過的很多課題是不一樣的,它有標點符號,你發(fā)現(xiàn)了嗎?想一想,在這里,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和嘆號呢?
生:這個課題加上了雙引號是因為這課題是爸爸說的話。
師:回答得非常完整,那加嘆號是說明什么呢?
生:我覺得是必須要你把這條魚放掉,所以加上了嘆號。
師:同學們,能不能把這個嘆號讀出來?
生讀課題。
師:我聽出來,有嘆號,可是這個嘆號小了些,誰能讀得大一些?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咱們一起讀。
師:這句話,爸爸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怎么說的,湯姆聽了,是怎么想的?
打開課本,再自由讀一讀,想一想。
生自讀課文。
師:你能讀好了嗎?有把握了嗎?再讀一遍吧。
師:讀好的舉手。
師:小手如林,真了不起。咱們開火車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這火車隨時都有可能開到你那個方向。
學生開火車讀。
當生讀到: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師:讀出了嘆號。
指讀。
齊讀。
生:為什么?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1
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我覺得從課題入手,先通過審題沒“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提出問題,然而圍繞問題。理清文章脈絡,圍繞去釣魚,釣到魚,放掉魚的過程,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通過突出“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句話來理解課文的中心,理解課文對我們的教育,感受遵守社會公德的主題。 師: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老師寫課題。(“必須”兩個字用紅筆寫) (生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誰來讀?(生讀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的課題有什么不一樣? 生:課文題目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的話。上邊有一個雙引號。
師:猜猜老師為什么用紅筆寫“必須”兩個字? 生:是為了強調(diào)一個人說話的語氣。 師:這是誰說的話?(爸爸)爸爸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放聲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看看課文后的生字表,畫出帶有生字的詞。(生讀書、圈畫) 師:(出示句子)爸爸___________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誰能在這句話中的橫線上加一個詞,表明爸爸是怎樣說的? 生: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生:爸爸意味深長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師:爸爸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了后,湯姆又是怎樣做的?請你將橫線上的話補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___________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在還沒有被允許釣鱸魚的時候,湯姆釣到了一條大魚。爸爸誠懇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后來,湯姆很不情愿地把魚放掉了。 生:正當湯姆想違反規(guī)定,把大鱸魚拖上岸的時候,爸爸斬釘截鐵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從爸爸的語氣中聽出一點挽回的余地也沒有了,只好把魚放掉。 生:正當湯姆高興地把大鱸魚釣上來的時候,爸爸堅決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只好無可奈何地把魚放掉了。 生:湯姆釣到魚,心里樂開花的時候,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只好把魚放回了大海。 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覺得兩個字特別重要。(板書:釣 放)下面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湯姆是怎樣釣魚的,課文哪幾小節(jié)寫湯姆釣魚。 生:第一到第四小節(jié)。 師:自由讀課文第一到第四小節(jié),要把湯姆釣魚的情景表現(xiàn)出來,讓人一聽就感受到湯姆在釣魚。 (學生朗讀課文)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2
作者:丁立燕 轉(zhuǎn)貼自:; 點擊數(shù):88
分析課題,問題導入-《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作者:丁立燕
師: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老師寫課題。(“必須”兩個字用紅筆寫)
(生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誰來讀?(生讀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生:課文題目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的話。上邊有一個雙引號。
師:你有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
生:必須兩個字是用紅筆寫的。
師:猜猜老師為什么用紅筆寫?
生:是為了強調(diào)一個人說話的語氣。
師:對,這是一個人說的話,一般在說的后邊加上冒號。(板書:)這是誰說的話?(爸爸)(板書:爸爸 )
師:爸爸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放聲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看看課文后的生字表,劃出帶有生字的詞,放聲讀課文,讓老師聽到你讀書的聲音。
(生自學課文)
-------------
老師分析課題的“引號”和“必須”,是為了讓學生明白這課題是爸爸說的一句話,然后過渡到學習“爸爸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話的?”這個閱讀話題,從一個較小的問題來開始探究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再提一下,課文的前半節(jié)課,教師把這個話題當做一個教學重點來探究,并且分為兩個層次:
1、師:誰能在 爸爸_____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句話中的橫線上加一個詞,爸爸是怎樣說的?
2、師:爸爸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你必須把這條魚防掉。說了后,湯姆又是怎樣做的?請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_____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橫線上各加一句話。快速默讀課文。
從中可以看出,課題的導入與教學的重點,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
轉(zhuǎn)載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3
做有規(guī)則的人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思考
到釣魚網(wǎng)上瀏覽了一下,才知道晚上釣魚是非常有趣的,多少年沒有釣魚了,以前雖然釣過魚那也是白天,從沒有感受過晚上釣魚的什么滋味,所以學習這一課,我只有與學生共同享受著他人晚上釣魚的快樂。
這篇文章的結構不復雜,去釣魚、釣到魚、放魚、放魚后的感受。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與我一樣會能理出這個頭緒來的。因為這個過程是明顯的,是一讀就知道的。當然,學生在閱讀中也能尋找到最重要的段落是放魚,為什么要放魚。這個過程的了解,應該說最重要的,最能走進學生心靈的。當然這篇文章呈給學生一生的東西,就是懂得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建立信用制度。我想這一課是應該讓學生明白的。但這一關鍵好像學生并不懂得。
我現(xiàn)在教四年級讀寫課,我在引導學生習作上,設法尋找更多的話題,當然課本本身的話題我不放過,尤其是他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因為我個人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反芻型的方式引領學生習作是很好的,好的學生是不分年級的,雖然已經(jīng)學過,但重新思考也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所以,課堂上我適時選擇一二三年級的文章,作為習作由頭引領著孩子寫,孩子們也很高興,因為這是他們熟悉的,熟悉的一定有話可說。但學生在寫作時,總是有不和諧的東西出現(xiàn),比如說話、寫字了草等。而這一些如果我們不管,隨他們的,這肯定不行。所以,我就選擇“規(guī)則”,用其為習作話題,自然本次習作訓練的由頭文就放在了三下的這一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孩子重溫這一課,是直奔重點的理解,沒有任何障礙。我說:“親愛的同學們,這一課你真的熟悉嗎?在一次次習作訓練中,大家每次討論完進入靜靜地寫作狀態(tài)時,總是有同學講話影響他人。在每次寫作時,老師說要為自己寫好字,卻還是那么不認真。我覺得大家不理解規(guī)則。紅燈亮了,你要闖,因為那里沒有警察。走在大街上,垃圾隨便扔,因為有環(huán)衛(wèi)工人來打掃。那是高壓電,不能碰,有的人偏要碰。甚至有人說‘我是流氓我怕誰’!”同學們聽到這里,不像以前那樣笑著,而是很靜很靜。我接著說:“生活中的規(guī)則很多,不按照規(guī)則辦事,有的人說那是個性,那是創(chuàng)造。我卻說,不按照規(guī)則辦事,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家想一想湯姆不把鱸魚放掉,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同學們思考片刻后,一學生說:“既然這一次能夠違反規(guī)定,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我說:“你的認識真好,只要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肯定會發(fā)生。我們班的同學家里都有車,你們的爸爸、媽媽有的喜歡喝酒,開車還要喝酒,如果第一次喝酒后開車被抓到,扣車、罰款、罰分,甚至終身禁駕,保險就沒有第二次,就是因為第一次沒有被抓到,以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我常說,沒有第一次,就不會有第二次,不知同學們是否理解這句話?我很小的時候,就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常在河邊轉(zhuǎn),沒有不濕腳的’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同學接著說:“看來湯姆的爸爸真好,對孩子的以后負責。”“是的,人不能只顧眼前,要考慮長遠。今天以規(guī)則為題,請大家思考自己的過去,想想自己身邊的人,想想看過的事例,寫寫這個小文章,相信大家會從今天明白規(guī)則,運用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我批閱了孩子寫的,文章寫的非常好。孩子會不會從寫文章始開始變呢?我不敢說,因為教育是需要時間的,是百年之過程。
寫下上面文字,其實就是說,這篇文章對于孩子的未來很有用。我們在后面的教學中,別忘記前面的理。這也是說,今天的教學要考慮好孩子的未來,要讓孩子愛上今天。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4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記敘了湯姆在爸爸的嚴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釣到的大鱸魚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無條件地遵守公共規(guī)定。教這篇課文,不但要指導學生認認真真把課文讀好,弄清課文講的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明白課文要揭示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我注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自學交流為主,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1、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2、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3、結果怎樣?討論第一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魚的大,體會湯姆的舍不得。第二個問題是重點,我采用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辯論的方法,讓“父親”和“湯姆”各自找出理由來說服對方。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在辯論中明白:魚必須放掉,因為公園的規(guī)定必須遵守。第三個問題:結果怎么樣?這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從湯姆的行為中受到影響,并以此為榜樣。
在整個的教學設計中,我能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做到時間充足有保證,形式新穎有變化,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辯論中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