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精選15篇)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2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精選15篇)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第二、三部分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教學書的來之不易,感受黨及指導員對“我們”的關懷與殷切期望,體會我們隊教科書的渴望與珍愛之情。

  3、體會張指導員的舍身護書的犧牲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愛護書籍,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從而懂得教科書的珍貴。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談話:上節課我們讀了一個發生在解放前,在戰爭環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

  是-----《珍貴的教科書》,回憶故事按照發生發展的順序寫了哪四部分? 指名學生發言

  2、教師小結:昨天我們重點學習了盼書階段,了解了他們的學習條件非常艱苦,

  知道他們非常非?释麚碛幸槐窘炭茣!就在一天的下午,他們終于如愿以償地得到了一些珍貴的教科書。

  二、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課件出示:現在請同學自由讀課文3~8自然段,

  思考: (1)這些珍貴的教科書是哪兒來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書是非常不容易,這些教科書確實來之不易————是珍貴的。)

  激情朗讀:黨中央的文件是用來指導革命的,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貴啊!再來讀讀。

  (2)孩子們對書是多么的渴望,想想一下,現在指導員告訴他們有書的消息,并且這些書是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他們會怎么樣?從課文中畫出反應同學們心情的句子?用“~~~~~~~~~~~”畫出來。

  2、出示句子,讀書填空

  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地(跳起來)。

  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么?振奮人心什么意思?同學們為什么爭先恐后呢?

  3、表演理解“興高采烈、振奮人心、爭先恐后”

  4、知道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本段

  5、師:捧起課本,把我們興奮、急切的心情融進課文中,齊讀3-8

  6.指導朗讀,通過剛才的理解,我們深刻感受到同學們得到教科書后激動、高興的心情,你能讀出他們的感受嗎?誰能,大膽地舉起的手,我們請幾個同學來分角色朗讀3-7自然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7.歸納、總結第3-8自然段的段意。

 。ㄍ瑢W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我”去領書。)

  一顆炸彈在我們身邊爆炸了,(播放爆炸聲)我暈過去了,而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指導員可能???(死了、受傷了)張指導員在垂危之時還想著什么?(書)

  三、 學習第三部分

  1、現在請同學們快速閱讀8——11自然段,思考:找出這一部分中哪一句話直接寫出了張指導員護書的呢?

  2、出示句子: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體指什么?從中可以體會出什么?

  (2)試想,如果爆炸了,你第一時間想的是什么?會怎么做呢?

  可見他把這教科書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同學們現在你們再看這捆書,為什么稱它為“珍貴的教科書”。

  生:因為它是張輔導員用命換回來的。

 。3)那么朗讀這句話應抓住哪些詞呢?

  一動不動 完整無缺 被鮮血染紅(學生朗讀,個別讀,齊讀。)

 。4)教師指導朗讀:看到張指導員一動不動,我的心情如何?(痛苦、傷心)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看到書能完整無缺,“我”感到一絲欣慰,然而較多的是我對指導員的擔心與心情的悲痛,所以讀時語調低沉些,語速放慢些。(齊讀)

  3、過渡:同學們,炸彈爆炸,威力大嗎?有多大?誰來說?是啊,炸彈是有極大殺傷力的,然而那捆書卻完整無缺地保留了下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

  看看畫面,想象一下,當時指導員是怎樣護書的。(出示圖片)(學生自由想象,交流。)

  4、這些都說明了什么?指導員把書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5、剛才的發言,老師感受到大家已經進入了畫面,目睹了這一幕悲壯的情景,作者同樣心如刀割,我們看了這個片段后,想一想指導員和我的話該怎樣讀?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句子:(1)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喊到:“指導員,指導員??”

 。2)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指名讀第(1)句(指導朗讀:擔心、害怕,一遍又一遍,聲音越來越響,指導后個別讀,齊讀)。

  指名讀第(2)句后指導:指導員身負重傷,身體極度虛弱,連說話也需要積蓄全身的力量,說話時斷斷續續不連貫。

 。▽W生之間互讀,互相點評,齊讀)

  讀到這,你有什么想對張指導員說的呢?

  6、同學們再看,這三句話中,都有省略號。我們有說過,省略號表示什么呢?那這邊的省略號分別表示了什么意思呢?我們來做個小練習,老師上面有一些選項,你們來選,開始吧!不懂可以和同桌討論一下。

  第一句:表示反復說的統一句話。

  第二句:表示說話斷斷續續不連貫。

  7、沒說完的話寫在后面。

  8、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讓我們把指導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情緒,一齊來讀一讀最后一段。 小結: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所以這書是特別——珍貴的!

  三、總結全文,感情升華

  1、為什么珍貴?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師:課文讀到這里,你們明白教科書為什么珍貴了嗎?(師利用板書進行總結。)

  2、師:正因為那鼓無窮的力量一直激勵著我前進,若干年后,你們猜猜文中的“我”會變成怎樣一個人?

  生:交流、匯報。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在指導員的崇高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相信他一定會一直前進、前進。

  3、師:作者學習的情況和你有什么不同,從中你受到什么啟發?(隨機) 師總結:與延安小學的孩子們相比,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我們更要懂得愛護書籍、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師: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的人雖然走了,但那捆用生

  命換來的教科書還在,指導員犧牲前未說完的話還時時響在耳邊,它們就像有一種無窮的力量一直激勵著我前進。(板書:生命換書 激勵前進)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懷。

  2、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內容。

  3、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要學生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

  1、理解教科書的珍貴,通過朗讀來領會和理解文章的內容。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經過。

  教學難點:

  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

  課前準備:

  圖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五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解釋什么叫“珍貴”,你在生活中將什么視為“珍貴”的?

  1、看到這個題目后,同學們會有什么想法?

  2、對我們來說,一本教科書隨手可得,一點兒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戰爭年代,它又是顯得很珍貴。(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放錄音,提要求

  (1)聽清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3)討論: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容的,并完成提綱。

  (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 )

 。 )

 。ń炭茣蛷堉笇T未說完的話激勵“我”前進)

 。4)課文圍繞“珍貴”寫了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同學們能從提綱中篩選出重要的詞語來作為每個大段的小標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輕聲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幾節具體寫“張指導員用生命和鮮血保護教科書的!

  (學生輕聲自由讀,同桌交流。)

 。ㄗ寣W生通過交流找到重點段。)

  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護書)

  “護書”的上文寫了什么?下文又寫了什么?

 。ò鍟号螘o書——愛書)

 。ㄋ娜诵〗M討論,交流。)

  2、講讀課文重點段,指導朗讀

  那么,張指導員究竟是怎樣用生命來保護書的呢?(指導朗讀)

 。▽W生齊讀8——11節)

  齊讀后思考:這一段中哪一句話直接寫出了張指導員護書的呢?

  3、出示句子: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體指什么?從中可以體會出什么?

 。2)那么朗讀這句話應抓住哪些詞呢?

 。▽W生朗讀,個別讀,男女分開讀。)

  教師引讀: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那捆書……已經被……

  (學生跟讀)

  看到書能完整無缺,“我”感到一絲欣慰,然而較多的是我對指導員的擔心與心情的悲痛,所以讀時語調低沉些,語速放慢些。(齊讀)

  4、我們知道炸彈是有極大殺傷力的,然而那捆書卻完整無缺地保留了下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看看畫面,想象一下,當時指導員是怎樣護書的。(出示圖片)(學生自由想象,交流。)

  5、剛才的發言,老師感受到大家已經進入了畫面,目睹了這一幕悲壯的情景,作者同樣心如刀割,我們看了這個片段后,想一想指導員和我的話該怎樣讀?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句子:(1)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喊到:“指導員,指導員……”

 。2)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指名讀第(1)句(指導朗讀:擔心、害怕,一遍又一遍,聲音越來越響,指導后個別讀,齊讀)。

  指名讀第(2)句后指導:指導員身負重傷,身體極度虛弱,連說話也需要積蓄全身的力量,說話時斷斷續續不連貫。

 。▽W生之間互讀,互相點評,齊讀)

  6、這兩句話中,省略號分別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表示反復說的統一句話。

  第二句:表示說話斷斷續續不連貫。

  (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

  7、護書之舉讓人感動,臨終之言讓人潸然淚下,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吧!(學生自由讀)

  指導員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讓師生渴望的教科書受損,這一本本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的確珍貴。(點明文章的重點“珍貴”)

  四、本課小結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盼書——取書—護書 ——愛書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渴望、俯沖、轟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教育學生學習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經過。

  教學難點:

  理解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教學準備:

  背景資料、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什么叫“珍貴”,你在生活中將什么視為“珍貴”的?

  2、檢查預習,出示一組詞語。

  渴望 激勵 振奮人心 爭先恐后 炮火連天 完整無缺 興高采烈

  根據課文內容,以上哪些詞語你覺得最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為什么?并在四人小組中互相討論練說:將詞語連起來說一說主要內容。

  二、初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輕聲讀每個自然,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討論: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容的,并完成提綱

  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教科書和張指導員未說完的話激勵”我”前進。

  3、課文圍繞著“珍貴”寫了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同學們能從提綱中篩選出最重要的詞語來作為每個大段的小標題嗎?請上黑板板書。

  三、細讀課文,理解“珍貴”。

  1、帶著問題讀課文。文章從四個方面來寫教科書的“珍貴”。你最感到的是哪個部分?

  2、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部分最令人感動。默讀自然段。

  3、四人小組中一名同學大聲讀課文,其余三名邊聽邊用“_____”畫出張指導員說的話,用”*”畫出描寫張指導員護書時動作的詞語。

  4、匯報成果,投影出示句子。

  “快臥倒……”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5、交流討論:這三處話張指導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各處的省略號有什么不同用法?并進行朗讀指導。

 。1) 敵機突然轟炸,情況緊急,張指導員說的話被打斷。朗讀時語速要稍快。

 。2) 張指導員傷勢太重,生命垂危,說話斷斷續續。

 。3)最后張指導員囑咐下一代要好好學習,話沒說完就犧牲了。

  6、指導朗讀。

  7、年輕的張指導員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教科書獻出了生命;這些來之不易的教科書顯得尤為珍貴。他當時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不動。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8、討論。

 。1)“趴”能改成“倒”嗎?

 。2)為什么要用“壓”

 。3) 結合“完整無缺”體會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

  9、分角色朗讀。

  10、總結:張指導員犧牲了,這浸染著他鮮血的教科書成了“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四、學習生字詞。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張指導員未說完就犧牲了,請你想象他想說寫什么。請寫下來。

  3、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 復習舊課,理清敘述順序。

  1、 這篇課文圍繞教科書的珍貴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 理清敘述順序。

  二、 談談議以,精讀課文。

  1、 同學們,年輕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了,他臨終前惦記的是什么?

  2、 交流了上節課作業。

  3、 同學們決不會辜負張指導員的期望,因為他們原本就是一群在戰爭中堅持學習、熱愛學習的孩子。《珍貴的教科書》中的“珍貴”還表現在“盼時”、“取書”和“激勵”等情節中。

  4、 小組合作探究。

  5、 反饋交流,研讀課文。

 。1) 孩子們為什么“盼書”?簡介歷史背景。

 。2) 出示題板,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3)懷著渴望教科書的心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4)終于有了教科書,它又是怎么來的?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黨中央如此關心說明了什么?

 。5)“取書”片段用小劇本表演,配合感情朗讀完成,并在其中體驗“振奮人心、爭先恐后”的語氣,讀出張指導員的激動和孩子們的急切。

  6.總結;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三、 課外延伸,進行小練筆。

  1、 說一說,當孩子們拿到這沾染著張指導員鮮血的教科書時,會是怎樣一種場面?孩子們會怎么想,怎么說?再動筆寫寫當“我”拿到血染的教科書時……

  2、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2、3題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盼 書 保 護

  來之不易 珍貴 寄托先烈的期望

  激勵“我”前進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4

  貴州 周啟德

  ------------------------------------------------------------

  設計理念

  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挖掘課文的閱讀潛力和人文價值,遵循“速讀、略讀、精讀”的閱讀次序,引導學生理清敘事順序,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牐牻虒W目標 

 。牐1.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

 。牐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牐牻虒W重點、難點

 。牐牰媒炭茣鵀槭裁凑滟F。

  教學過程 

 。牐犚弧  新課

 。牐1.啟發談話,情景導入  。(略)2.簡介背景,營造氛圍。(略)

 。牐牰、速讀課文,審清題意

 。牐1.讀題、解題。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主要“珍貴”在哪里?并勾畫出“珍貴”含義的詞句。

 。牐犎⒙宰x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牐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勾畫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

 。牐2.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牐犓摹⒓氉x課文,擴展想像,理清故事情節

 。牐1.運用“讀、畫、議”的方法導學第一段。

 。牐(1)導讀:你準備把重音放在哪些詞語上?為什么?討論突出這些重點詞語的理由。

  (2)故事發生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板書:炮火連天),你們聯系看過的電影電視,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

 。牐(3)在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學習條件非常艱苦,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4)思考:強調“沒有書”是“最困難的”,和“珍貴”有什么聯系?

 。牐犘〗Y:延安小學的學生沒有教科書,這是他們學習上最大的困難。因此,他們急切地盼望著能得到教科書。(板書:盼)

  2.自學第二至六段。

 。牐(1)導讀:第二至六段寫“取教科書”,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2)邊讀邊思考:張指導員帶來了什么消息?大家為何那么高興?為什么“今天必須有一個人和我一塊兒把書取回來”?

 。牐(3)學生提出問題、討論、歸納。(板書:情況緊急、取)

 。牐3.研讀第七、八、九段。

  (1)學生默課文,邊讀邊思考:“我們”領到書回村時心情怎樣?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況?(板書:敵機轟炸)張指導員在危急中是怎樣做的?(板書:護)畫出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語句。

 。牐(2)體會感情,指導朗讀。

  4.研讀第十段。

 。牐(1)導讀:自由讀,邊讀邊想。讀第一遍,畫出描寫人物神態和語言的詞句;讀第二遍,想像張指導員當時的思想;讀第三遍,琢磨張指導員說話的語氣,想像他沒說完的話的意思。

 。牐(2)品味重點語句。

 。牐燼文中“好半天”是什么意思?從“好半天”“微微睜開”說話斷斷續續可看出什么?(板書:生命垂危)把孩子們的書看得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表現了張指導員什么精神?

 。牐燽文中“輕輕地”“微弱的”說明了什么?“搖了搖頭”結合上文說說他知道什么?

  張指導員兩眼望著那捆書(板書: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時刻他想的是什么?前兩個省略號表示說話斷續,后一個省略號表示話沒說完,如果他能說下去的話,會說些什么?張指導員在這種時候的希望是什么?

 。牐(3)師生討論小結。

 。牐5.研讀第十一段。

 。牐(1)學生自由讀。(2)學生討論、歸納。

 。牐6.速讀全文,深入理解。

 。牐(1)思考:教科書的“珍貴”除了體現在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外,還體現在哪些方面?

  (2)梳理課文敘事順序。

 。牐(3)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牐(4)討論、歸納。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教科書”的“珍貴”為線索,記敘了1947年,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教科書,張指導員在取書的路上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故事。歌頌了革命先輩艱苦奮斗、英勇獻身的精神,在他們對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們會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二、學生分析

  現在的學生遠離戰爭,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因此學習時,一定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借此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課文真摯感人,這樣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學生,學生有閱讀的愿望。教學要在多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自讀能力,課后應引導學生去讀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戰爭中的感人故事,去了解戰爭中堅持學習的困難,進而從內心深處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三、教學設想與目標

  教學時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要以“情”貫穿始終,初讀課文時,可設置情境,通過播放戰爭場面的課件、教師動情的背景介紹,激起學生的情感。再讀課文時,則要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人物心情,通過重點句子的研讀,與人物的情感發生共鳴。為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引導學生排演課本劇、編兒歌、辦小報,調動學生自身體驗來理解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本課,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困難,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3、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四、教學準備

  老師:制作CAI課件。

  學生:搜集了解有關的背景知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六、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珍貴的教科書》這一課。

  [板書課題]

  師:什么是“教科書”?

  生:就是課本。

  師:“珍貴的教科書”和“教科書”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書”前加了“珍貴的”三個字,說明這教科書是很貴重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寶貴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有價值的。

  師:課文里講到的教科書為什么如此珍貴呢?

  (二)創設情境,初讀課文

  1、簡介背景, 

  [課件播放:戰爭場面]

  師:讓我們來到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在1935年,那時候新中國還沒有成立,黨中央和毛主席到了陜北,在延安領導全國人民革命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軍民奮勇戰斗。1945年,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抗日戰爭勝利了,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可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一心想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血腥統治中國,發動了全國內戰,妄想消滅共產黨。1947年,反動派調動了20多萬人的軍隊進攻延安。為了有力地打擊敵人,黨中央和解放軍暫時撤離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NextPage]2、自由朗讀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這個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別讓你感動?在這些語句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文,圈點勾畫。 

  (三)合作探究,再讀課文

  1、學習小組同學分角色再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

  2、匯報交流:哪些地方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讀出來,讀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看法。

  (1)生:這是在艱苦條件下得到的書,所以珍貴。

  師:從哪里看出來?再讀一讀,讀出渴望之情。

  (生帶著渴望之情再讀第二自然段)

  (2)生:書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黨中央節省文件用紙而印制的。

  師:黨中央的文件是用來指導革命的,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貴啊,再讀一讀。

 。ㄉ犊ぐ旱乩首x第4自然段)

 。3)生:(讀第10自然段)這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師:這一段非常感動人,我們一起讀讀。(師指導讀“快臥倒”)后面是一個省略號,說明喊了幾次?

  生:很多次

  師:但文章中沒能寫出來,就用了省略號。

  師:這本書連一頁也沒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無缺!

 。4)師引讀: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地喊叫:“指導員,指導員……”好半天,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我激動地說——

  生接讀:指導員,書在這兒。走,我背你回村。

  師: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

  生接讀: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這是指導員流盡最后一滴血,用盡全身力量留給大家的一句話,我們再來讀讀。

  生齊讀: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將來干什么?沒說呀,指導員這時候——

  生:犧牲了。

  師:話還沒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打敗敵人,為我報仇,為國爭光。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出力,就只能*你們了。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

  師:讓我們把指導員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感情,再來讀一讀課文。

 。ㄉ鷿M懷深情地朗讀全文)

 。ㄋ模┍磉_感受,深化情感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發現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已被張指導員的精神深深地感動,那么我們怎樣把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達出來呢?

  生:我們可以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生:可以編課本劇表演。

  生:可以畫出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編成詩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資料辦一期以“戰爭中的延安小學”為主題的小報,

  ……

  師:這些方法都不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準備準備吧。 

  [NextPage]生獨立或小組合作準備,師巡視并幫助、輔導。

  生匯報交流。

 。ㄎ澹┩卣寡由

  課后作業:一起推薦一起閱讀一些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作品,如:《紅巖》、《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保衛延安》、《小兵張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別忘記一起交流感受。

  七 教后反思

  備課時很擔心,怕學生無法真正領會革命先輩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學時,和學生一起讀、一起演、一起感動,自己也像置身炮火連天的小山村,腦海中是活生生的張指導員,不用再刻意地考慮情感態度價值觀,一切都水到渠成,讓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情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課始巧畫“?”

  課始,通過“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直入中心,為學生體驗情感奠定了基礎。

  二、課中逐層畫 “!”

  以課件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沖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課文,激發他們學習的愿望。抓住重點,反復誦讀,在想象中、聯系生活經驗的感悟中,將無聲的語言文字化為立體的形象,使文章的內涵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鼓勵學生用個性化方式表達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表演課本劇、編兒歌、畫畫、辦報等實踐活動將理解與運用巧妙整合。

  三、課尾畫個“……”

  本單元主題是“讀書”,學習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走向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思考空間。本課的學習激起的是學生強烈的責任感,留下的是無盡的思考,推薦閱讀一些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作品,讓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

  八 案例點評

  1、朗讀中想象

  硝煙彌漫的戰爭是我們的學生從未經歷過的,如何把這樣的生活用朗讀展示出來呢?這就需憑借想象來實現,于是,教者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地讀、忘情地讀,帶上表情、加上動作讀,邊讀邊想邊品味,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達到了“情動而辭發”的效果。

  2、積淀中創造

  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創造。在積淀語言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引發學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鼓勵學生放飛思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創意地表達。學習的方式是多元的、鮮活的,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3、自主與合作

  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充分的讀書時間、充分的討論時間、充分的活動時間。學生讀懂的,不講;小組討論能解決的,不講;解決不了的,教師精要地講。想起葉圣陶先生說的:“上課做什么呢?在學生是報告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講;在教師是指導和訂正,不再是一味講解——在這樣的場合里,教師如一個討論會的主席……”

  4、課內到課外

  教師具有敏感的課程資源意識,課前立足課本,放眼課外,讓學生廣泛涉獵相關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課后沒有用“哈達式”的長長的習題卷將學生的激情消磨殆盡,而是指導學生擴展閱讀相關名著名篇,使學生由封閉的課堂走向廣闊的世界,溝通了課內與課外,拓展了學習的領域。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6

  今天我執教的《珍貴的教科書》一文上完后,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能緊扣"通過朗讀來體會文章的內容"這一個論壇式活動的主題,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學重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來突破難點,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面很廣,思維活躍.特別表現好的有施雅娟,張大勇等,其中張大勇尤其值得關注,因為他在班級中是一個差生,可今天他發言踴躍.因此,我就在課堂上加以表揚,運用激勵機智使他有一種成功的愉悅感,從而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

  在朗讀訓練中,我覺得在朗讀前出示要求很重要,使學生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后,朗讀時能及時糾正補足,同學之間也可以對照要求來評價朗讀的熟練程度.而學好語文的關鍵就是如何朗讀,如何通過朗讀來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就設計了一些朗讀要求,使學生從句到段再到篇,都能緊扣朗讀的要求,從而來理解文章的內容.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可見只有多讀,才能逐漸領悟文章的內容,只要多讀,就能理解文章的意思.

  當然,在"二期課改"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多種形式的讀就更能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發展目標.朗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愛憎情緒,而且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達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基本思想內容,因為朗讀的感情變化,聲調高低都和文章的基本思想有關;其次,要仔細琢磨文章中的每一句話,想象文章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情節,反復體會或討論交流后朗讀起來才能有聲有色,動人心弦;接著,考慮一些朗讀技巧,哪些地方應快些,哪些地方應慢些,怎樣讀好重音,停頓等等;最后,讓學生在正確,清楚的朗讀基礎上做到自然流暢和傳情達意.

  總之,這堂課上完后,我的感受頗深,我感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朗讀是應該長期堅持的,是逐步提高的.因此,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還將不斷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他們的朗讀水平更進一步!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7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4.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2.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笇ьA習,學習生字新詞。

 。ǘ┏踝x課文,介紹背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ǘ┙榻B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ㄈ┲笇ьA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ㄋ模z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睜”是翹舌音!吧ぁ笔瞧缴嘁。

  (2)多音字區分并組詞:

 。3)區別同、近音字并組詞。

  抄( ) 嗓( ) 須( ) 恨( )

  吵( ) 桑(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

  替:上下結構,查“日”部。

  須:左右結構,可查“彡”、“頁”部。

  勵:左右結構,查“力”部。

  缺:左右結構,查“缶”部。

  3.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鍋:右下框內人,最后一筆是點“丶”。

  嗓:右上是三個“又”,最后一筆是點“丶”,木最后一筆為“捺”。

  投:右上第二筆是。

  爆:右下共5筆,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2)炮火連天:炮彈爆炸后的火焰與天空相接,形容戰斗激烈。

 。3)渴望:迫切地希望。

 。4)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5)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6)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7)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五)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贾米鳂I 。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

 。ǘ┡迕總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ㄈ┱J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W習課文,懂得教科書的珍貴。

  (二)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段訓練。

  三、教學過程 

 。ㄒ唬┙忸}。

  首先板書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指學生用的書;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寶貴的。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明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2)帶著問題再讀第1自然段,思考討論:

 、傺影残W的同學們“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

  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趲熒鷨栕x第2、3句,思考討論: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

  教師出示下表,幫助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填寫,理解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說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B句: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③體會重點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此句與下面兩句比較,進行語言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里?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學師生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仍頑強地堅持學習。

  2.學習第2~6自然段:

 。1)它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2)再讀課文,從第2~6段中進一步體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時的心情。

  在理解了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詞語填空,指導學生理解因果關系。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冢ㄋ裕┪覀冇X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跳起來)。

 、埽ㄋ裕┩瑢W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3)三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4)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帶“我”去領書。

  3.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學生默讀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講了三個意思,所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8段):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第二層(9~10段):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第11段):張指導員的臨終囑咐一直鼓勵我前進。

 。2)學習第一層:(第8自然段)

  自己散讀課文,體會“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可以看出。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出:“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心情是高興和急切的。課文中“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這些詞句,生動體現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是既高興又急切。

  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我”和指導員取到書時高興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3)學習第二層(9~10自然段)

 、龠^渡語:我和張指導員領到書后懷著高興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趕時,途中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整理老師給的下述句子,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

  ②投影:讀后請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標點。

  ·我頭部受了傷

  ··那捆教科書還壓在指導員的身上

  ∴炸彈爆炸了

  ∷發現指導員傷勢嚴重

  實際排列順序是:∴→·→··→∷

 、墼僮x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段內容。

  看課文插圖,想象“我”從暈倒至醒來這段時間內,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通過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

  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A句:“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梢,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投影B句:“快臥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導學生體會兩處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過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4)學習第三層(第11自然段):

  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教科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語言部分。

  投影體會A句: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投影體會B句: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聲音微弱,斷斷續續。這是指導員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在理解本段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和無限期望。

 。5)總結第8~11自然段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

  4.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帶著下述問題,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內容: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學生自學后討論: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指指導員對學生們寄予的無限厚望。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指導員的話和指導員舍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4)指導學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學習的決心來朗讀這段話。

  (5)總結最后一自然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私饷績蓚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ǘ┯懈星榈乩首x課文,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ㄈ┚毩曈谩皥猿帧、“必須”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在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和自然段之間聯系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

 。ǘ⿲W習省略號的幾種不同用法。

  三、教學過程 

 。ㄒ唬├首x全文,體會思想感情。

  強調:第二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和同學們共同的興奮感情。第三段要讀出帶省略號句子的語調。

  (二)總結全文。

  1.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課后練習中段意內容。投影四段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下面的內容。

  ①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谇闆r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墼诨卮宓穆飞,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芙炭茣蛷堉笇T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根據段意內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1)“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第二段(2~7)緊急情況下,“我”和張指導員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第三段(8~11)在取書回來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第四段(12)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3)指導學生練習給各段擬小標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各段小標題:盼書、取書、護書、書的力量。

  2.小結:

  這篇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事跡,贊揚了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革命精神。說明老一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心。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

 。1)環境艱苦,學生沒書渴望得到書。

 。2)這些書是在毛主席關懷下,從黨中央文件用紙中節省出來的。

 。3)這捆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4.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文中的省略號有四種不同用法。

 。1)省略的是指導員想說還沒說完的話。

 。2)省略號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暈倒后到醒來時那一段時間里的事。

 。3)省略了多次重復說的同一句話。

  (4)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不連貫。

  5.指導學生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1)讀詞語,理解詞語。

 。2)體會詞語所在句中的意思。

 。3)討論詞語可應用的范圍。

 。4)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8

  之二

  貴州周啟德

  設計理念

  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挖掘課文的閱讀潛力和人文價值,遵循“速讀、略讀、精讀”的閱讀次序,引導學生理清敘事順序,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啟發談話,情景導入  。(略)

  2.簡介背景,營造氛圍。(略)

  二、速讀課文,審清題意

  1.讀題、解題。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主要“珍貴”在哪里?并勾畫出“珍貴”含義的詞句。

  三、略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勾畫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四、細讀課文,擴展想像,理清故事情節

  1.運用“讀、畫、議”的方法導學第一段。

  (1)導讀:你準備把重音放在哪些詞語上?為什么?討論突出這些重點詞語的理由。

  (2)故事發生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板書:炮火連天),你們聯系看過的電影電視,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

  (3)在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學習條件非常艱苦,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4)思考:強調“沒有書”是“最困難的”,和“珍貴”有什么聯系?

  小結:延安小學的學生沒有教科書,這是他們學習上最大的困難。因此,他們急切地盼望著能得到教科書。(板書:盼)

  2.自學第二至六段。

  (1)導讀:第二至六段寫“取教科書”,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2)邊讀邊思考:張指導員帶來了什么消息?大家為何那么高興?為什么“今天必須有一個人和我一塊兒把書取回來”?

  (3)學生提出問題、討論、歸納。(板書:情況緊急、取)

  3.研讀第七、八、九段。

  (1)學生默課文,邊讀邊思考:“我們”領到書回村時心情怎樣?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況?(板書:敵機轟炸)張指導員在危急中是怎樣做的?(板書:護)畫出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語句。

  (2)體會感情,指導朗讀。

  4.研讀第十段。

  (1)導讀:自由讀,邊讀邊想。讀第一遍,畫出描寫人物神態和語言的詞句;讀第二遍,想像張指導員當時的思想;讀第三遍,琢磨張指導員說話的語氣,想像他沒說完的話的意思。

  (2)品味重點語句。

  a文中“好半天”是什么意思?從“好半天”“微微睜開”說話斷斷續續可看出什么?(板書:生命垂危)把孩子們的書看得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表現了張指導員什么精神?

  b文中“輕輕地”“微弱的”說明了什么?“搖了搖頭”結合上文說說他知道什么?

  張指導員兩眼望著那捆書(板書: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時刻他想的是什么?前兩個省略號表示說話斷續,后一個省略號表示話沒說完,如果他能說下去的話,會說些什么?張指導員在這種時候的希望是什么?

  (3)師生討論小結。

  5.研讀第十一段。

  (1)學生自由讀。

  (2)學生討論、歸納。

  6.速讀全文,深入理解。

  (1)思考:教科書的“珍貴”除了體現在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外,還體現在哪些方面?

  (2)梳理課文敘事順序。

  (3)談談學習本文后的感想。

  (4)討論、歸納。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二、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

  三、學會本課14個生字,會用“堅持”“必須”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準備:

  錄音機、教材錄音帶、幻燈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讀課文預習內容。

  2、出示并理解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3、隨錄音讀課文,并思考預習中的問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劃出生字新詞。

  2、自學生字(2分鐘)。

  3、聽寫生字。

  4、理解生字新詞。

 。1)指名看拼音寫詞語。

 。2)指名擴詞。

 。3)理解生字難詞,指名造句。

  嗓門:指嗓音、聲音。

  必須:一定要。

  恨不得:表示強烈的迫切希望。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齊讀課文,思考預習內容的問題。

  2、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從事情四要素來理解)其中哪部分最感動人?

  3、課文圍繞什么來寫?按什么順序?

  4、按照課后思考2題給課文分段,指導學生理解段落依據。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思考課后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全文,思考本文圍繞“珍貴的教科書”寫了哪些內容?

  2、提問課文怎樣分成各大部分?從回答中列出線索(板書):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

  二、指導理解課文。

 。ㄒ唬┓治龅谝欢危1-2)。

  1、過渡:為什么要盼書?指名讀。

  2、找出盼書的句子。為什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指導學生理解當時學習條件、學生學習態度,并指出可理解的句子)

  3、簡介背景。

  4、張指導員帶來什么好消息?大家對這個消息有什么反應?

  5、小結并過渡:盼來了書本卻還有什么事要做?

 。ǘ┲笇W習第二段(3-6)。

  1、分角色朗讀。思考:書有什么來歷?取書的原因?

  2、理解指導員的話:“?”“!”有什么用?

  3、小結:聯系第一段理解這一段寫了取書的原因和取書的經過。

 。ㄈ╅喿x第三段(7-10)。

  1、過渡:取完書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恨不得……”?小組讀。思考:取書回來發生了什么事?

  2、張指導員是怎樣保護書的?劃出句子。

  3、小結: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四)自學最后一段。

  1、范讀。思考:這段只有一句話,主要講什么意思?

  2、張指導員用什么換來的教科書有什么作用?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四、作業。

  讀熟課文,完成課后題。

  板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

  起因

  盼書:渴望

  經

  取書:關懷、爭先恐后、恨不得

  過

  護書:趴、壓、完整無缺

  結果

  激勵前進:生命換來、沒有說完的話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展現出自身道路的特點與風格。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經歷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兩個時期。夏、商、西周是中華文明誕生和早期國家的形成時期,也是奴隸制社會的形成與繁榮時期。春秋戰國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大變動的時期、百家爭鳴是這一變動的思想反映。秦漢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時期,奠定了大一統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教學目標

  【唯物史觀】

  1、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的區別。

  2、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掌握西周分封制;

  【時空觀念】

  了解中國古代的遠古時代的歷史分期問題;對中國早期的歷史發展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脈絡。

  【史料實證】

  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去感悟歷史(圖片、史實、有條件的可以有實物);通過制作表格、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解釋】

  1、通過思考、探究“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進行比較的能力及閱讀、識圖和語言表達能力。

  2、結合相關材料分析并歸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家國情懷】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2、懂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尊老愛幼、尊宗敬祖等與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加深對中國國情的認識,理解中國當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戰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國家的形成發展的過程,夏商周的制度

  2、難點:中華文明發展的原因探究

  教學準備

  結合實際情況,本課教學中我準備采用講述法、提問法、圖示法、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同時帶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導入框”提問:人類是怎樣產生的?我們中華大地最早的人類到底產生于什么時候?當時的人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用這一系列的問題來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的第一子目,劃分了我國石器時代的分期,并指出相關的內容。并完成相關的表格。

  (一)石器時代的劃分

 。1)舊石器時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我國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點遺址有數百處,代表性的有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約70萬—20萬年的北京人。

  ①他們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元謀人、北京人已經學會用火

 。2)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年。新石器時代是指以打磨結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漸穩定。

  (二)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1)河姆渡原始農耕: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總結:

  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時間:距今約7千年

  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農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欄式房屋

  6、原始飼養業:家畜(豬)

  7、原始手工業:陶器、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半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后,教師總結:

  1、地點:黃河流域陜西西安

  2、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漁叉等

  4、農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飼養業:豬、狗7、原始手工業:陶器、紡線、織布、制衣

  (3)大汶口原始居民:學生閱讀教材歸納了解以下知識:大汶口出現貧富分化,進入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二、從部落到國家

  本子目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

  合作探究:

  1、你對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么看法?認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

  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什么時候算起?后世為什么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3、你還聽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什么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首領?(禪讓制)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三、商和西周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約公元前20__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王朝----夏。

  提問:此時的夏朝已經不是一個部落而是一個國家。為什么?(讓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部落是按血緣結合在一起的;國家按地區來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這表明夏已具有國家的職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緣關系來維系。還有一點值得同學們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兒子啟以世襲制而不是“禪讓制”的形式繼承了王位。

  1、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

  提問: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這是一種退步呢,還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述:傳說中,禹一方面奉行“禪讓”同時也積極培植兒子啟的勢力,禹死后,雖推舉伯益為首領,但啟憑借實力奪取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從而結束了這種軍事民主制的歷史,此后王位世襲制確立,它通過“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形式,保持著王位在家族內部的承繼,“家天下”的局面從此確立。奴隸社會是階級社會的開始,它用“天下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會的平等和無剝削壓迫的“天下為公”的局面,但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因為奴隸社會形態的出現是建立在生產力高于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基礎上。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教師簡單講述:夏商時從中央到地方就已經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時國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屬的方國。奴隸制的等級關系已初步確立。對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響。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發動了滅商的總攻擊,紂王逃回王宮,自焚而亡,商朝滅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鎬京,歷史上稱為西周。

 、、主要內容及特點

  提問:西周建立后,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怎樣分封的?分封制有什么特點?(可以先給出學生以下兩段材料)

  材料一據史料記載,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誦繼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輔政,而帶兵駐守在殷都周圍的管叔、蔡叔等貴族懷疑周公有奪取王位的意圖,對周公極為不滿,致使紂子武庚有機可乘,拉攏二叔,又聯合東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經過三年苦戰,才被平定。戰后,周公意識到分封勢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材料二據史料記載,周初封建的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薄蹲髠鳌ふ压四辍芬舱f:“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

  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回答剛才的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和觀察課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勢圖》,得出以下認識:

  對象:周朝對建國的元老、功臣、親屬和先世的后代等進行大分封。

  目的:加強和鞏固西周的統治,“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含義:在周朝時期,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給諸侯的制度。

  諸侯的權力:官員任免權、征派賦役、建立武裝

  諸侯的義務:鎮守疆土、繳納貢賦、隨從作戰、朝覲述職等。

  諸侯與周王室的關系:周天子是最高的統治者,諸侯是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2、作用及發展演變

  引導學生從教材進行概括: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形成“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國力強盛。

  教師進行進一步拓展: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讓他們在自己的諸侯國內享有一定的特權,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設,這就避免了類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發生,暫時地滿足了西周奴隸主貴族的欲望及要求,緩和了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起到了“穩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過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諸侯在治理諸侯國過程中要“啟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啟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實行文王“德明慎罰”的方針,廣求“殷先哲王”的“保民”辦法。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緩和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緒,起到了“鎮撫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統治范圍擴大。

  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著肅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經常性地侵擾西周的邊界,掠奪財富,而西周在這些邊界建立諸侯國,派王室貴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治力量,對一些少數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該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于邊疆地區與王畿之間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進文化及先進生產技術的傳播,從而為抵御外侮,鞏固邊防提供堅強的物質后盾,起到其應該起的作用。像太王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吳國。他們與當地人民結合,不但對開發吳越作出了貢獻,而且還加強了對巴、濮、越、鄧等部的控制。最終使周王確立天下共主的地位,孕育了中華民族統一的基礎。

  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一些諸侯國的勢力日益強大。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和爭霸戰爭的發展,周朝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分封制”開始破壞。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國推行單一的“郡縣制”。

  在實行分封制的同時,西周實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提問:什么是宗法制?

  1、含義

  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淵源于原始社會末期產生的父權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國古代宗族國家制度的形成過程中,為調整人們之間的血緣親屬關系,維護其倫理道德秩序和社會等級制度,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家族和宗族集團的法律規范。

  提問:宗法制基本原則及特點是什么呢?

  2、特點及基本原則

  讓學看以下圖表,然后讓學生回答。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點和基本原則;明確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間的關系。

  最后教師結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圖》和《西周分封和等級制度示意圖》講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宗法關系,建立了一套族權與政權相結合的統治制度。這是一種從嫡長子繼承制為基本特征的權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規則,是將每個宗族中的嫡長子一支確立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導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為小宗,處于大宗的從屬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擔任,并且世襲繼承。因此,宗法制從一產生時起,就是基于確定繼承順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種等級制度,以鞏固奴隸主的統治。

  (教師講解圖后,講一步歸納要點如下)

 、俚臻L子繼承,其余子分封。

 、跇嫵闪恕巴醭脊,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級制度。

  ③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構成統治階級,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隸是被統治階級。

  3、實質及作用

  提問: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如何?宗法制度實質是什么?

  西周實行宗法制原則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號稱“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各地諸侯在各自封國內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余庶子則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宗法制與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主貴族構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級制結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每一個等級都必須服從上一個等級,并有義務盡其納貢、服役等責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頂端,不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過“同姓不婚” 、“娶于異姓”的聯姻原則,又成為有甥舅關系的異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級制度遂成為確立社會等級秩序、維護宗主貴族統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關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對后世的影響,可留課下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自己獲取和了解。

  (四)井田制

  1、概念: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于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于鐵制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井田制逐漸瓦解。實質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2、瓦解原因:

 。1)直接原因:先后進行了稅制改革,在客觀上承認土地的私有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大舉變法,在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對土地私有制給予全面肯定。

 。2)根本原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牛耕技術和農具的不斷改革,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1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反思

  今天我執教的《珍貴的教科書》一文上完后,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能緊扣主題,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學重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 體現了"長文短教,抓住重點 ,培養語感,讀中悟情,滲透學法",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積極性,思維活躍性.

  一,緊緊圍繞"教科書的珍貴"這一重點主題展開四個層次的"讀".

  一是激起關注讀.一我就通過板畫"一捆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點,先感受到我們的書普通而易得,然后又突出"珍貴的"這一關鍵的字眼,激起學生對珍貴原因的關注,從而激起讀書的欲望.二是圍繞問題讀.讓孩子們自己讀書,感悟,發現,"找一找,畫一畫",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幾個關鍵處.三是引導感悟讀.通過抓重點詞,句"完整無缺""壓""最困難""渴望""毛主席的關懷""黨中央印文件的紙里節省"的理解與感受,同時通過補充介紹背景,孩子們一步步明白了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孩子們非常渴望的,而且印書用的紙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省出來的,更是張指導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書的珍貴.四是想象補充讀.通過回看這捆書,想起哪些人,應該記住些什么,激發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景,想象補充并寫出指導員未說完的話,并進行多人次的交流讀,從而讓學生在補充讀中領悟到教科書寄托著老一輩的激勵.通過這堂課,我充分地認識到:多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愛憎情緒,而且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以"情"為主線,讀中體驗"情".整堂課我都緊緊圍繞課題中飽含深情的字眼——"珍貴"做足文章.在讀書,理解,引導,感動中體驗珍貴之情,表達珍貴之情,朗讀珍貴之情,以"情"為主線,以老師的熱情之"情"激起學生的真誠之情.以情貫穿,多次深情地讀課題.

  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想象,抓重點詞,抓標點等培養語感的"讀"

  通過"比較和想象"的語感訓練,再現了課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鮮明,準確,豐富的語感形象,豐富了課文內容,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體驗,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地參與教與學的活動,同時也讓學生在大量的訓練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

  這篇課文中有些詞語并不深奧,表面意思也不難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尋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引導學生進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體會其用詞的準確性和精神實質.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有這樣一句話"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比較:書被"壓"在下面——指導員的血肉之軀在上面;書"完整無缺"——指導員卻身負重傷.讓學生進行比較,體會到指導員的舍身護書.又如:"最困難的是沒有書"和文中的四個困難句作比較,突出句中的"最"字,讓學生了解在戰爭環境中能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十分困難的,從而體會到教科書是十分珍貴的這一教學難點,也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這些潛移默化地引導,讓學生逐步學會抓住關鍵詞讀書.

  語感的產生是以"感"為主,它離不開生動具體的想象.因而,在教學中,我啟發想象,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在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品味語言文字,感悟課文的意境,獲得豐富的語感.如:文中的四個"沒有",我通過一選讀——了解困難感受艱苦,二連讀——體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三范讀—— 想象孩子們當時學習的情景,讓學生身處"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的"教室"之中去學習,真切感受書對于延安小學的孩子們顯得那樣神圣,重要,寶貴,渴望.對于"渴望"的理解,我創設又熱又渴的情境,讓孩子們想象當時的心情,希望,理解了急切希望就是渴望的意思.又如: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我引導學生想象指導員在飛機呼嘯而來,倒下那一剎那,心里想到的是什么,體會到文中沒有描寫但完全可以想到的感人場面:指導員用自己的身體保護書,獻出寶貴生命,與"必須保護好書"的內心.再次讓學生感受到書的珍貴: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反思

  今天我執教的《珍貴的教科書》一文上完后,我覺得自己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能緊扣主題,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學重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體現了“長文短教,抓住重點 ,培養語感,讀中悟情,滲透學法”,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積極性,思維活躍性。

  一、緊緊圍繞“教科書的珍貴”這一重點主題展開四個層次的“讀”。

  一是激起關注讀。一我就通過板畫“一捆書”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與關注點,先感受到我們的書普通而易得,然后又突出“珍貴的”這一關鍵的字眼,激起學生對珍貴原因的關注,從而激起讀書的欲望。二是圍繞問題讀。讓孩子們自己讀書、感悟、發現,“找一找、畫一畫”,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幾個關鍵處。三是引導感悟讀。通過抓重點詞、句“完整無缺”“壓”“最困難”“渴望”“毛主席的關懷”“黨中央印文件的紙里節省”的理解與感受,同時通過補充介紹背景,孩子們一步步明白了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孩子們非常渴望的,而且印書用的紙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省出來的,更是張指導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書的珍貴。四是想象補充讀。通過回看這捆書,想起哪些人,應該記住些什么,激發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景,想象補充并寫出指導員未說完的話,并進行多人次的交流讀,從而讓學生在補充讀中領悟到教科書寄托著老一輩的激勵。通過這堂課,我充分地認識到:多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愛憎情緒,而且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以“情”為主線,讀中體驗“情”。整堂課我都緊緊圍繞課題中飽含深情的字眼——“珍貴”做足文章。在讀書、理解、引導、感動中體驗珍貴之情,表達珍貴之情,朗讀珍貴之情,以“情”為主線,以老師的熱情之“情”激起學生的真誠之情。以情貫穿,多次深情地讀課題。

  三、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想象、抓重點詞、抓標點等培養語感的“讀”

  通過“比較和想象”的語感訓練,再現了課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鮮明、準確、豐富的語感形象,豐富了課文內容,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體驗,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覺地參與教與學的活動,同時也讓學生在大量的訓練過程中,豐富語言,增強語感。

  這篇課文中有些詞語并不深奧,表面意思也不難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尋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引導學生進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體會其用詞的準確性和精神實質。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有這樣一句話“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比較:書被“壓”在下面——指導員的血肉之軀在上面;書“完整無缺”——指導員卻身負重傷。讓學生進行比較,體會到指導員的舍身護書。又如:“最困難的是沒有書”和文中的四個困難句作比較,突出句中的“最”字,讓學生了解在戰爭環境中能得到一本教科書是十分困難的,從而體會到教科書是十分珍貴的這一教學難點,也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這些潛移默化地引導,讓學生逐步學會抓住關鍵詞讀書。

  語感的產生是以“感”為主,它離不開生動具體的想象。因而,在教學中,我啟發想象,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在心中產生“內心視像”,品味語言文字,感悟課文的意境,獲得豐富的語感。如:文中的四個“沒有”,我通過一選讀——了解困難感受艱苦,二連讀——體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三范讀——想象孩子們當時學習的情景,讓學生身處“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的“教室”之中去學習,真切感受書對于延安小學的孩子們顯得那樣神圣、重要、寶貴、渴望。對于“渴望”的理解,我創設又熱又渴的情境,讓孩子們想象當時的心情、希望,理解了急切希望就是渴望的意思。又如: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我引導學生想象指導員在飛機呼嘯而來,倒下那一剎那,心里想到的是什么,體會到文中沒有描寫但完全可以想到的感人場面:指導員用自己的身體保護書,獻出寶貴生命,與“必須保護好書”的內心。再次讓學生感受到書的珍貴: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這節課教學設計巧妙,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主要體現在:

  因為圍繞主要問題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順序的不唯一性,備課時,我注意設計多個策略,課堂上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交流順序為老師引導感悟的順序,使教學成為流動的過程,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較好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主體作用。同時以學生的研讀、交流感受、朗讀作為課堂互動的主體部分,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松、充足時空,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盡可能多的語文實踐活動。

  雖然如此,講課中依然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學生方面:讀書有唱讀現象;部分同學發言不夠積極,反應慢,跟不上課堂步子;課堂坐姿、站姿、讀寫姿勢等學習習慣不好。

  教師方面:一是對學生的生活經驗了解不充分。如學生對毛主席、黨中央的工作感受不到位;二是板書忘掉了寫上“前輩的激勵”;三是沒有范讀;四是心理素質不好。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第七冊第五課《珍貴的教科書》第三課時,我打破了傳統教學一問一答式,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解釋重點詞語。

  3、找重點句子來理解課文。

  4、用重點詞語說話。

  5、背好句佳段來理解課文。

  6、設疑的方法。

  7、概括段意     

  師:請同學們自學第三大段。(一石激起千層浪)

  生:我用設疑的方法理解課文,張指導員最后沒說完的話是什么?

  生:我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請同學們仔細聽。

  生:我要解釋重點詞語“俯沖”

  師:同學們一起用手勢做個“俯沖”的動作。

  生:我找了重點句子,他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省略號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生:說話斷斷續續語句中的停頓。

  生:快犧牲了說話不流利。

  師:還用了哪些方法理解課文的?

  生:我來說段意,這段主要寫了指導員為了護書犧牲了。

  案例分析:

  我們打破了常規,摒棄了繁瑣的分析,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中突破了難點,使學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認為教者如果抓住典型段落,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他們自主地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會達到最佳學習效果。這更能有效地為他們創造一個自由發展、自由創新的天地,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個體思維的創造熱情,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七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的內容,了解戰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和教科書的珍貴,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1、呈現一本書,問:這是什么?

  學生回答。

  師:對,這是我們的課本,也叫教科書。下面,老師講一個關于教科書的故事。這個故事離現在小學生的生活比較遠,那是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向我陜甘寧邊區實行重點進攻,延安的黨中央和人民群眾面臨嚴峻的考驗,各方面都非常艱苦。這個故事就是在那時發生的。

  2、接著老師講故事。

  3、師: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說什么?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設計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開始用講故事的形式,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二、 閱讀、理解、感悟。

  1、潛心品讀,感悟內容。

  師:剛才老師只是講了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你們想自己仔細讀讀這個故事嗎?

  學生回答。

  讓學生打開課本,指出今天要學第20課《珍貴的教科書》,然后,板書:珍貴的教科書。

  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音正確。

  然后,以開火車的形式接讀課文,要讀出語氣。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

  然后讓學生把這個地方讀一遍。

  師: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地方感受最深?

  學生說明原因。

  2、加強朗讀,突出重點。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精彩,老師也想說說老師的感受。老師覺得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最感動人。因為這體現了張指導員的高大形象和可貴精神。下面,我請一位同學讀這一部分。

  同學讀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這一部分。

  師:這位同學讀得很好,同學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可指導員卻用自己寶貴的生命保護了教科書,令我們感動。下面,我們一齊懷著敬佩的心情來朗讀。

  同學們有感情地讀。

  【設計理念:新課標要求對課文不做支離破碎地講解,而是讓學生讀中理解,整體感悟。所以,讓學生采取不同形式地朗讀,來感悟課文內容,同時把握課文重點。】

  三、 啟發誘導,深化主題。

  師:課文中張指導員犧牲時話沒有說完,想想張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可能是什么?

  【設計理念:通過啟發誘導,可以發展學生思維,激發想象,從而體會先輩的內心世界和高尚情操!

  四、 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你們能給老師解答嗎?

  學生回答。

  師:課文寫了教科書,可為什么要加上“珍貴”兩個字呢?哪些地方體現出教科書的珍貴呢?

  分小組討論,組長記錄,然后組長匯報,其他組補充。

  【設計理念:新課標要求不僅要注重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習過程。在討論中,既要培養學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又使結果更透徹!

  五、 拓展延伸。

  師:如果你是編輯,你為什么要把這篇課文編入書中呢?

  學生紛紛回答。

  【設計理念:本環節的安排,不僅是對課文的總結,同時,也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拓展,使學生從課文中挖掘出更深刻的內涵,明白學習本課的意義!

  板書設計

  炮火連天、戰爭環境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   —— 學習條件艱苦

  關懷、     節省—— 黨的關心

  完整無缺、    鮮血染紅——用生命換來

  盼書——取書——用生命保護書(始終圍繞教科書這一線索)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ㄒ饬x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ǘ┓蹲x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ㄈ┠x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ㄎ澹z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鳂I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ㄒ唬⿵土晫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ǘ┲v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讀前提問:在戰爭環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請同學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席、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梢娫谖kU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皩怼焙竺娴氖÷员硎緩堉笇T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ㄋ模├斫獾谒亩握n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贾米鳂I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ㄒ唬┳寧酌麑W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ǘ┨釂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ㄈ┠x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ㄎ澹┎贾米鳂I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鍟O計

  5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4

  一、背景:

  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審視當今的學生,面對信息瞬變的時代,他們已無所適從!無論知識與精神內涵都過于表面化,淺淺流于體表,無法深刻。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的欲望,談不上什么理解!而學校的學習,是應該教孩子們觀念!最好滲透觀念的教育就是語文學科了!

  二、描述:

  1、師:現在誰在關心我們的書?

  生:每年開學時,我們就有了書。一定是許多的叔叔阿姨幫我們印刷的、搬運的!每年,國家提前為我們學生備好了書!我們很幸福!

  師:有了書,令人高興!可是,不幸也發生了!請自由讀7──10節,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并說一說體會。

  2、學生自由發言。

  3、師:是呀,指導員為保護書,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多么值得尊敬呀!可是,老師覺得人的生命更寶貴,他這樣做不值!請大家談自己的看法!

  4、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

  生1:也許,叔叔活著能創造出比書更值錢的東西,如果是我,我就會把書扔到一邊,自己也趕緊臥倒,不是很好嗎?

  生2:那時,他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太突然了,而且從“快臥倒……”這里的省略號就可以看出,敵機來得太快。

  生3:我也覺得,指導員只想到別人。他喊“快臥倒……”說明他沒想自己。而且書被壓在身子底下,也說明他沒想自己。他為別人著想的思想是不能和這捆書的價值比的。

  師:同學們談得好。書是有價值的,而一個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同學們,如果你捧著這帶血的教科書,會怎么想?怎么做?

  生1:我會懷念指導員叔叔,會好好學習,不讓叔叔失望!

  生2:就像課文結尾說的那樣,這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也許,這才是指導員獻身的價值。

  三、反思:

  在教學這課時,我給學生留出廣闊的思維與價值取向的空間,學生提出“生命比教科書更重要”的觀點,我就讓他們各自談自己真實的想法,讓學生的閱讀個性充分展現,讓孩子們在思維互相碰撞的過程中,逐漸從別人的發言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認同感。沒有這爭論、辯解的過程,老師的講解與總結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的。我還注意從文章的內涵設計教學過程,用問題引起、呼喚學生的善良、同情心,受到勇于獻身的美好情感的熏陶。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特別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應受到積極有效的關注。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 篇15

  內容簡析

  本課主要記敘了解放戰爭時期,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全文

  圍繞教科書的“珍貴”,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展開敘述。教學時應結合課后思考題,緊扣“珍貴”,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故事內容與學生生活反差大,教師可作適當的背景介紹。

  設計理念

  整體入手,重點體悟,避免零敲碎打,串講串問,保證學生讀書思考、質疑討論的時間。深入體會人物情感,指導讀出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會寫14個字。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通過讀書思考、質疑討論,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3.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感受戰爭年代讀書學習的困難和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可貴精神。

  教具準備

  教學時間:2-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問題導入,簡介背景

  1.讀課題,想一想: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2.簡介故事背景。

  二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預習生字詞情況。

  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理清順序,重點感悟

  1.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敘述順序)

  2.課文中哪一部分內容你最受感動?(引導學生默讀第9-11自然段,劃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說體會。)

  3.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張指導員為教科書而獻身的可貴精神。

 。1).“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①“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書壓在他的身下,已經被鮮血染紅了!焙貌缓茫瑸槭裁?

 。2).抓住張指導員臨犧牲前說的話,結合課文插圖,引導體會,并指導讀出感情。

  四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復習生字詞。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盼書—取書-護書-激勵”的順序進行敘述的,并且重點學習了“張指導員舍身護書”這一部分內容,體會到了教科書的珍貴。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其他部分的內容。

  二繼續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1-7自然段,想一想,從哪些地方還可以看出教科書的珍貴?

  2.組織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抓住重點詞句引導體會。

 。1)“我們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書。 

 、佟翱释笔鞘裁匆馑?為什么“我們”渴望有一本教科書?(聯系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引導體會當時學習條件的困難。)

 、诶首x第二自然段體會“我們”當時盼書的迫切心情。

 、郯选翱释睋Q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為什么?

  (2)“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

 、佟肮澥 笔鞘裁匆馑?

 、邳h中央從文件重要不重要?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印書說明了什么?

  3.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抓住“激勵”一詞,引導體會句子的意思。

  三歸納小節,暢談體會

  1.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組織交流討論。

  2.引導學生總結提問題的方法。

  四指導書寫余下的生字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三年級下冊語文《剃頭大師》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1.聽寫詞語。表弟 膽小鬼 理發店 奪門而出罵人 仇人 差點兒 付錢 雙倍雖然條件2.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2.繼續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精選17篇)

    一、辯論一 兩個句子中的“的”可不可以省去:(在學生自讀課文、老師巡查時,唐傳岳同學提出來的)1、“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痹谶@一句中,有點同學說不用“的”顯得直接點。...

  • 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教案(通用16篇)

    一、設計意圖上學時,讀到“陌頭楊柳黃金色”這樣的詩句,總覺得不可理解,以后經過細細觀察,才終于明白楊柳剛萌出的葉芽,遠望過去真是一片金黃。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語)的含義。...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案(精選13篇)

    導學目標:1 、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假日、防止、壯膽、無影無蹤、荒無人煙、小鎮、處境、交易、鼻子、猶豫、反應、摔倒、費用”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 《太陽是大家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6篇)

    《太陽是大家的》這首有趣的兒童詩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本文用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里,來到不同的國家,和不同膚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傳遞著世界各國小朋友之間的友誼。...

  • 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精選14篇)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 三年級下冊語文《太陽》教學反思(精選17篇)

    三年級下學期的《太陽》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地球、人類的密切關系。在學習時,我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

  • 三年級下冊語文復習的優秀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七、九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 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集合(精選5篇)

    一、說教材!镀哳w鉆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

  • 三年級下冊語文《花鐘》說課稿(精選15篇)

    一、說教材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13課《花鐘》。1.教材分析: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

  • 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通用4篇)

    教學目標1、認識“狼、猩”等10個生字,正確認讀“狼、猩猩”等10個詞語,并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點,嘗試不同的分類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引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構字特點,猜讀擬聲詞的讀音,并能結合語境,準確運用擬聲詞。...

  • 人教版《燕子》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2篇)

    一、教材分析: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

  • 三年級下冊語文方帽子店教學設計(精選6篇)

    【設計理念】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牢牢抓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這兩個基本的閱讀能力進行訓練。課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后再給予大量的課外閱讀,強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部編三年級下冊語文《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精選15篇)

    鎮里組織優質課大賽,為了能突出新課程教學理念,對《趙州橋》這一篇說明文,我在試講時采取了探究性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雄偉”一段。首先,抓住特點:“雄偉”讓學生想:你從本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雄偉?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長、寬建...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富宁县| 阿拉善左旗| 古蔺县| 景东| 聂拉木县| 沐川县| 江源县| 青阳县| 大兴区| 平遥县| 鄂托克前旗| 安丘市| 泰安市| 横峰县| 长垣县| 章丘市| 遵化市| 申扎县| 青铜峡市| 临猗县| 环江| 汨罗市| 乐平市| 包头市| 新乐市| 甘谷县| 宜宾市| 永兴县| 木兰县| 屯留县| 桐梓县| 新宁县| 游戏| 苍溪县| 保康县| 江源县| 宣汉县| 茌平县| 丰镇市|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