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1~5》教案范文(精選2篇)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1~5》教案范文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頁的例題,第1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先通過主題圖,讓學生分類數一數1~5五個數,接著用算珠表示數量1~5,對應著出示數1~5,讓學生認識并寫數。用算珠直觀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可以使學生感知1~5的聯系,體會這五個數的數序排列。通過數數、畫畫、寫寫等活動,加深學生對1~5各數實際意義的認識,提高寫數?能力。?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數的過程,認識1~5,會讀、寫1~5各數。
2?培養學習興趣,能按順序用數描述物體的個數并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物體的個數,體會數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談話: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我們一起到動物園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馬3匹、熊貓1只、鴕鳥2只、孔雀?4只),這么多可愛的動物中,你喜歡哪一種?
數清你所喜歡的動物的個數,用相同個數的小圓片表示?出來。?(學生動手擺圓片)
與組內的小朋友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你是用幾個圓片來表示這種動物的只數的?(學生小組內討論)
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有幾只?(學生在實物展臺上擺出相應的圓片,學生邊說邊擺,全班進行簡單的評價。)
小結:小朋友們所擺出的圓片都在1~5之間,今天我們一起認識1~5。
[評:教師根據小朋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引入,創設了兒童喜歡的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同時在操作中鞏固了用圓片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1?擺一擺。
提問:你能根據所擺圓片的個數,從你的學具卡片里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嗎?找一找,看誰找得對?(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學生操作情況) 組內同學相互評價擺得是否正確,請每組的一名代表上臺擺出圓片和數字卡片,全班交流。
2?撥一撥。
講述:小朋友們擺得很正確,下面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學習伙伴——計數器。(教師在計數器上撥上1個珠子)
提問:我在計數器上撥了幾個珠子?(1個)又添了幾個?(1個)現在是幾?2添上1是幾?3添上1是幾?4添上1是幾?
下面請大家在自己的計數器上依次從1撥到5,再從5撥到1,好嗎?(學生撥珠,邊撥邊說)
如果任意給你一張數字卡片,你能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嗎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3、5、2、4、1,學生一起操作)
談話:像老師一樣,一個小朋友出示卡片,組內的其他小朋友來撥一撥。(學生組內進行撥數活動)
3?寫一寫。
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1~5,你們愿意寫一寫嗎?自己先來試一試,把這些數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1寫到5。看誰寫得?。?
寫完后,小組內的小朋友相互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教師示范書寫1~5,重點指導寫5,第2筆,在斜豎靠上的地方寫橫,注意要平。學生練習書寫。(學生重點練習書寫數字5,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說一說。
提問: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5這幾個數?
隨著學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現實物圖。
場景圖:看,那是幾路公共汽車?(2路)
丁丁家住幾號樓幾單元?(4號樓3單元)
[評: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己操作,初步感知1~5這幾個數,每撥一次,珠子的個數就增加1個,實際滲透了1~5各數是由幾個一組成的。在寫一寫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已有的寫數水平上,先讓學生自己嘗試寫數,然后再重點講解,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針對性強。同時,教師給了學生自主交流的空間,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三、鞏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
教師節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現慶祝教師節圖)
提問:仔細觀察,與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哪位同學能用數說說你所看到的事物?(1個男孩拉琴,3個女孩跳舞,4個不同顏色的氣球……)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學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現數1、2、3、4、5……
2?搶答:看圖說數。
出示圖:3根黃瓜,5個西紅柿,2段藕,4個蘿卜,1棵?白菜?。(隨著實物圖的不斷出現,學生站起來說數,比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3?猜數游戲。
(1)2后面的數是幾?
(2)3和5之間的數是幾?
(3)4前面的數是幾?
你們也可以與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謎的游戲。
4?你們愛吃水果嗎?
屏幕出現水果圖:1個西瓜,2個菠蘿,3個梨,4個草莓,5個香蕉。 這些水果分別有幾個?
5?出示花瓶圖。
在這幅圖中,每個花瓶里都缺少幾朵花,用水彩筆畫出花瓶里缺少的花。(畫完后,用實物投影將圖畫展示給全班學生看)
[評:練習設計形式新穎,層次清楚。特別是第3題猜數的游戲,實際是對今天所學知識的鞏固,學生練習時思維活躍,興趣?濃厚。]?
[總評]
本節課的設計重視學生通過學具操作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教學中,教師為學生主動參與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大量的動手操作為學生提供了觀察、交流、合作的時間和空間。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面向全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引入新課的過程中,教師用學生喜愛的小動物,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整個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計的動手操作、看誰寫得、猜數游戲、找找生活中1~5各數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讓學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學習。
教師在這節課中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多,體現了兒童“智慧長在手指尖上”的特點。在撥一撥的過程中,學生充分認識了1~5各數以及它們的順序,實際也滲透了這幾個數是由幾個一組成的,學生對這五個數的認識是深刻的。通過“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等形式,不僅鞏固了今天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人人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如練習中的猜數游戲,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環境,互相提問、互相解答,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增進了積極參與學習的意識。
3?結合生活實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學習完1~5各數之后,教師讓學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舉出各種實例。此時,教師又將與1~5有聯系的生活中常見的幾樓幾單元等實例呈現給學生,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體會到原來生活中與這五個數有聯系的事物還有很多,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1~5》教案范文 篇2
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5,會用1~5這5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3、培養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四、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你喜歡去動物園嗎?你喜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嗎?育才小學一年級(1)班的同學也去野生動物園參觀了。小朋友們可開心啦!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他們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吧。
(二)看圖認數、讀數,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教師:找找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書,有序觀察。)
2、學生匯報,教師一邊貼圖片和相應的數字卡片)
2、教師:圖中還有什么?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3、教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個數都可以用數來表示,比如太陽的各種個數可以用1表示,2頭犀牛可以用2表示,2棵小樹也可以用2表示。你會想老師這樣說嗎?
4、認讀1~5,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
(三)反饋實踐
1、教師說一個數字,學生用小棒表示。你還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這個數嗎?
2、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表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在操作與實踐中逐步形成數的該奶奶,發展數感。
(四)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教師示范,學生跟著擺。
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圓片,是幾個?這個2匙怎么來的?
再擺一個,是幾個?
……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2、整體感知
(1)出示點子圖,請你給它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講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擺。
(2)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然后同坐相互問答。
(3)從1數到5,在從5倒數到1。
借助點子圖容納給學會算能夠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關系。
(五)開放性活動
1、聯系生活,說說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四人小組小朋友說說。
2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2、3、4、5來表示。
3、游戲:
(1)這個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2)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3)這個數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他的數字嗎?為什么?
(六)認一認,寫一寫
師生共同概括出1~5的形狀特征,指導學生練習書寫。
(七)初步感知第幾個和幾個的區別
在黑板上擺出5只不同的小動物圖片,問一共有幾只?第一只是什么?……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1、圈一圈
2、下面的數字你認識嗎?請把寫有你認識的數字上面的小旗子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上面一共有( )面小旗子,有( )面小旗子涂上了顏色。
3、請你把與數字同樣多的部分圈起來。
4、 先數一數,照樣子畫下來。
5、 請你把與圖中數量相同的〇涂上顏色。
【提高練習】
6、 請你選出表示5的圖,在圖后的〇里畫上☆。
【拓展練習】
7、 每人用一條毛巾,你知道帳篷里有幾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