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小河淌水教案(通用3篇)
小學音樂小河淌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在欣賞中引導學生通過聽、唱、創、演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感受歌曲的節奏、拍子、旋律特點,充分理解音樂內涵,恰如其分的表達歌曲的情感意境。
二、學習并演唱《小河淌水》的前兩句,感受《小河淌水》細膩、含蓄、深情、婉轉的特征,表達出樸素真實的情感。靈活滲透歌唱的姿勢與歌唱的氣息知識,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狀態和歌唱習慣。
三、通過欣賞《小河淌水》了解云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體會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懂得繼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
教學方法:
翻轉課堂微課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歌曲內涵,恰如其分的表達歌曲的情感意境。
教學難點:
準確地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前兩樂句。
教學準備:
電子琴、微課、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微課:(8分鐘)
師:請同學們結合自主學習任務單學習中國民歌的相關知識,欣賞歌曲《小河淌水》,并學會演唱前兩個樂句。
二、課使檢測:(11分鐘)
1、音樂感覺與表現。(4分鐘)
師:同學們,請你來模仿老師手中的紗巾,隨著流淌的旋律,盡情舞動。(播放管弦樂曲片段2分鐘)
學生隨老師手中的紗巾舞動。
師:剛才的樂曲優美流暢,富有詩情畫意,大家想象一下樂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學生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隨音樂朗讀。
2、微課學習檢測:(4分鐘)
師:請同學們結合微課的學習內容,完成微課學習檢測。
教師提問課堂學習任務單上的三個問題,學生回答。
(1)什么是中國民歌?中國民歌按照音樂體裁可以分為哪三類?你能說出以前學過的幾首中國民歌嗎?完成《為民歌找家》
(2)歌曲《小河淌水》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請同學們唱一唱歌曲的前兩樂句。
3、拓展練習:(3分鐘)
教師指導,采取多種形式演唱歌曲的前兩個樂句。
三、進階活動:欣賞管弦樂《小河淌水》(16分鐘)
1、介紹管弦樂曲《小河淌水》及作者
師:民歌《小河淌水》被改編成多種版本的器樂曲,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來聆聽管弦樂《小河淌水》,看到題目,大家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學生提問題
師: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樂曲介紹。
師:讓我們帶著三個問題來聆聽管弦樂曲《小河淌水》
2、初聽感受:帶著問題完整聆聽管弦樂《小河淌水》,感受歌曲的自由的節奏特點、變化拍子、旋律特點,情感特征,聽完后回答問題。
問題1:樂曲分為幾個樂段?情緒是如何變化的?
問題2:請用一句話描述你聽完樂曲的感受吧!
問題3:你能聽辨出幾種樂器的音色呢?
3、區分樂曲中主奏樂器的音色:(黑管、長笛、小提琴、豎琴)
師:管弦樂主要用到哪些樂器呢?請學生回答西洋管弦樂器種類并列舉幾種樂器(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弓弦樂器)
學生回答
老師這里有四種樂器,請同學們聽辨。
4、復聽感知:觀看維也納管弦樂演出視頻。
師:請同學們觀看維也納管弦樂演出視頻,揭曉正確答案。
四、協作探究:(5分鐘)
小組協作選擇樂曲的一個樂段創編情境,并結合旋律特點設計彩紗揮舞的動作,時間5分鐘。
五、課堂展示:(6鐘)
再聽體驗:選出三個小組分別表演三個樂段。(語言+彩紗動作)
六、拓展延伸:蕭敬騰改編演唱的《小河淌水》片段(2分鐘)
民歌新唱,弘揚中國民歌文化。
小學音樂小河淌水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聆聽《小河淌水》,學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教學目標:
1、聆聽三個《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對比它們的異同點。
2、學會演唱《趕圩歸來啊哩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全班齊唱《媽媽格桑拉》。
二、新課教學;1、聆聽三個《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對比它們;2、簡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意;(1)教師簡單介紹歌曲;(2)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歌曲的第一樂句;3、完整聆聽樂曲,引導學生從音色與器樂的表現形式;(1)你聽到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2)管弦樂隊與鋼琴演奏、人聲演唱相比,你認為哪;4、教師簡單介紹管弦樂及作者;5、再次完整聆聽樂曲
二、新課教學。
1、聆聽三個《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對比它們的異同點。
2、簡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意境。
(1)教師簡單介紹歌曲。
(2)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歌曲的第一樂句。由于單調高,注意保護嗓子,通過哼唱,加深對旋律的熟悉與記憶。
3、完整聆聽樂曲,引導學生從音色與器樂的表現形式上談談對樂曲的感受。
(1)你聽到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
(2)管弦樂隊與鋼琴演奏、人聲演唱相比,你認為哪一種表現形式在表達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細膩、更豐富?
4、教師簡單介紹管弦樂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聽樂曲。
6、演唱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1)簡介歌曲的創作背景。
(2)學唱歌曲,體驗歌曲情緒。
(3)為歌曲伴奏,表現歌曲情緒。
(4)用多種表現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氣氛。
三、全課小結。
1、師生共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2、小組、師生、生生互評。
小學音樂小河淌水教案 篇3
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通過發聲練習訓練學生發音發聲技巧,運用正確的發聲位置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抒發情感。
2.掌握該曲的重點部分,投入情感去演唱。
3.要求:氣息通暢,聲音松弛,明亮。
教學內容:
一、發聲練習
1、1=D—G4/4
53423127│1---‖
mamemimomu.
要求:
用緩吸緩呼的方法,是氣息自然,平緩,一口氣唱完全曲。用軟起聲,連音練唱,聲音勻稱,連貫,統一,有漸強到漸弱的力度變化。字頭M用雙唇音,字腹韻母a,e,o用合口呼,i用齊齒呼,要強調保持好口型。
先用慢板練唱,要用行板、中板的速度。
2、1=C—G4/4
13565653│13565653│1---‖
miya
mamo
要求:
用緩吸緩呼的方法,氣息輸送均勻,出聲自然,聲音要唱得連貫,圓潤。字頭聲母發音快而短,M音用雙唇,i用齊齒,韻母則要保持足夠的時間,須認真注意保持正確的口型。
二、歌曲教唱:
這是一首來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的云南民歌,屬于南方音樂。
歌詞質樸自然,富于想象。全曲是羽調式,五個樂句,速度稍慢,以從容舒展、比較自由的節奏和回環起伏、清新優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
銀色的月光下,周圍一片寧靜,只有山下小河不時發出潺潺的流水聲。聰慧美麗的阿妹,見景生情,望月抒懷,把對阿哥的一片深情,傾注在優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聲,深厚的情誼,隨著小河的流水,飄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演唱提示:
歌曲歌詞很富有口語化,非常具有云南地區的民歌特點,演唱時感情要真摯、內在,歌聲要向小河流水那樣流暢,音色圓潤甜美。全曲的音量由弱漸強,再由強漸弱,創造一種歌聲由遠及近,逐漸流向遠方的意境。
“哎”一聲遙遠的呼喚般的聲音,仿佛從天邊飄來,把人帶到了美妙的意境中去。“哥啊哥啊!”的呼喚是全曲高潮的地方,回腸蕩氣的呼喚,柔情萬千的呼喚,情真意切的呼喚,情緒一定要飽滿、真摯。
由于這首歌音區較高,音域較寬,所以全曲自始至終應以氣息支持著聲音的高低走向和輕重緩急。在強調頭腔共鳴的同時,還應加強整體共鳴的運用。為了表現少女的純情,聲音要甜美柔和,明亮圓潤,吐字要親切清晰。要以內在的豐富感情,刻畫出悠然縹緲、情誼無盡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