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4篇)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3-07-28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4篇)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教學反思 篇1

  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其中會寫“欣、服、終、夕、兄、弟、底、欠”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

  2、進一步練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過程與方法

  通過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并在閱讀中拓展學生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會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

  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著重理解兩只青蛙的言行。

  教學難點: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DVD教學光盤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你們學過有關小青蛙的歌嗎?唱一唱好嗎?(學生唱《小青蛙要回家》)能說說小青蛙的樣子和他們有哪些本領嗎?(學生回答)有兩只青蛙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兩只青蛙》。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自由大聲地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劃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然后同桌之間相互檢查讀。

  3、檢查生字新詞的識讀情況。

  (1) 齊讀帶拼音的生字。

  (出示:欣 服 終 夕 兄 弟 底 欠)

  (2)開火車認讀去掉注音的生字,對于讀不準音的字,拼一拼,再讀一讀。

  (3)同桌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分析易混字的讀音。

  (4)給生字組詞或擴詞說句。

  (5)出示新詞讀一讀,記一記。

  欣賞 舒服 終于 夕陽 兄弟 井底 哈欠

  一縷陽光 悶在井里 危險 又滑又陡 井壁 懶洋洋 頭昏腦脹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詞,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指名分節讀課文,學生評價。

  3、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指導觀察,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各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議一議。

  2、老師指導較難書寫的生字。

  3、老師范寫,學生空臨。

  4、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5、將生字抄寫在田字格本中。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充分體驗青蛙開拓進取的精神和生活態度。學習小青蛙開拓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分析課文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方法:講授指導法、朗讀指導法

  教具:課件、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板書課題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瞧!兩只多可愛的青蛙呀!我們把它們請到黑板上來。(教師貼青蛙圖)這兩只青蛙還有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孩子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一塊來繼續學習23課《兩只青蛙》 老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復習檢查,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認讀,教師指導讀“舒服”,讀準輕聲,讀出舒服的味道。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正音、評價。

  3、課件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邊看大屏幕邊聽讀課文邊動腦筋想:兩只青蛙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指導學生認識到它們的大小、性格、想法、做法等不同。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它們的想法不同

  1、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兩只青蛙不同的語氣

  2、課件出示小青蛙說的話,師問學生:小青蛙,你們為什么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師板書:悶

  3、指名讀,讀出小青蛙的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4、課件出示大青蛙說的話,師問:大青蛙,你們為什么不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師板書:舒服

  5、指名讀,讀出大青蛙的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二)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它們的井底生活。

  1、師:這兩只青蛙到底在井底過著怎樣的生活讓他們的想法不同?課文哪句話寫出來了?

  2、學生用橫線畫出它們的井底生活的句子。指名讀。

  3、指導朗讀,讀出兩只青蛙不同的感受。

  (1) 指名讀,師生評價。指導讀出小青蛙悶、大青蛙舒服的感覺。

  (2) 老師范讀。

  (3) 師: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帶著你的感受一起讀這句話。(學生齊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

  師;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小青蛙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無滋無味,于是它想怎么樣?

  1、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

  2、課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學生讀。

  3、師生齊做爬、跌動作。

  4、師:小青蛙,你們爬了這么多次,為什么總也爬不上去?

  5、學生找詞語“又滑又陡”,指導學生讀出井壁特別滑、特別陡。

  6、師問:你們害怕嗎?從哪些詞語看出你不害怕?

  7、分組輪流“跌下去又繼續爬”。把它放到句子中,帶著你的感受再讀。

  8、師:看著小青蛙累成這樣,大家想象一下坐著的大青蛙會說什么?

  9、生想象說大青蛙的話。

  10、 師:可不管大青蛙怎么勸說,小青蛙沒有„„

  11、學生接著老師的話讀,“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

  12、師:眼看著小青蛙就要爬出井口了,可是一不小心它又重重地跌了下來。小青蛙們,還爬嗎?(生答:爬!)

  13、課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小青蛙爬呀爬,爬呀爬,終于爬出了井口。”教師隨機板書:爬出井口。指導朗讀,體會小青蛙爬出井口的艱辛,練習用“( ),終于( )。”說話。

  14、 師:小青蛙終于爬出了井口,他驚奇地瞪大了眼睛,小青蛙會說什么呢?

  教師板書: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學生練習用“多( )多( )的( )啊,多( )多( )的( )啊!”說話。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課件演示夕陽西下,月亮出來青蛙叫的過程,師解說:看,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小青蛙太驚奇了,他東瞅瞅,西看看,不知不覺,夕陽西下,月亮出來了,遠處傳來一片蛙聲。

  2、師問:小青蛙,它們是誰?(生答:我的兄弟們)你們以前見過面嗎?(生答:沒有)這可是你從沒見過的兄弟們呀!你的心情怎樣?(高興)

  3、師:你想和兄弟們去干什么?

  4、學生想象說話。

  5、指導朗讀,讀出小青蛙興奮的心情。

  (五)活動:學生唱《兩只青蛙》

  課件播放歌曲《兩只青蛙》,學生邊唱邊做動作。

  (六)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瞧,我們玩得多開心,可別忘了我們的老朋友大青蛙,大青蛙在干什么?男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師問:大青蛙在干什么?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留在井底—→頭昏腦漲

  3、誰能模仿大青蛙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4、指導讀出大青蛙的感受。

  5、此時此刻,你想對大青蛙說什么?

  四、談談議議,體會感情

  1、分角色讀課文。指名兩名學生戴上青蛙頭飾分別扮演大青蛙和小青蛙,其他學生讀陳述部分。

  2、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只青蛙?不喜歡哪只青蛙?為什么?

  3、學生談收獲。

  五、課外拓展

  1、續編故事《兩只青蛙》。

  2、讀成語故事《坐井觀天》。

  教學反思

  《兩只青蛙》這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能讓學生受到啟發,但對于人生閱歷十分淺的小學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卻不容易。而且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引導從字面上理解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會獲得成功的道理,但我認為這種解讀太片面,因為這兩只青蛙的不同不是有沒有恒心,有沒有毅力,而是外面的世界值不值得一看的問題,其實這個童話故事是告訴我們“行萬里路”的重要性,鼓勵大家走出去長見識。但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社會閱歷也有限,所以理解她較難,因此我設計了讀與說兩條訓練主線,以及比較閱讀法和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策略來突破難點。課堂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朗讀是聲情并茂,充分體會了本文的語言文字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深入的解讀文本,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現在我依然記得學生們在朗讀時深入其境的表情,討論時激動的樣子,以及渴望走出去的迫切心情。的遺憾是本課教學中我沒有引導他們吸取寫作的精華,如果能引導學生簡單地交流一下:你覺得本課哪些語句寫得生動有趣?并積累一下優美詞句,我想就更好了。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其中會寫“欣、服、終、夕、兄、弟、底、欠”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

  2、進一步練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過程與方法

  通過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并在閱讀中拓展學生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會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

  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著重理解兩只青蛙的言行。

  教學難點: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DVD教學光盤。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自由大聲地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劃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然后同桌之間相互檢查讀。

  3、檢查生字新詞的識讀情況。

  (1)齊讀帶拼音的生字。

  (出示:欣服終夕兄弟底欠)

  (2)開火車認讀去掉注音的生字,對于讀不準音的字,拼一拼,再讀一讀。

  (3)同桌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分析易混字的讀音。

  (4)給生字組詞或擴詞說句。

  (5)出示新詞讀一讀,記一記。

  欣賞 舒服 終于 夕陽 兄弟 井底 哈欠

  一縷陽光 悶在井里 危險 又滑又陡 井壁 懶洋洋 頭昏腦脹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詞,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指名分節讀課文,學生評價。

  3、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指導觀察,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各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議一議。

  2、老師指導較難書寫的生字。

  3、老師范寫,學生空臨。

  4、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5、將生字抄寫在田字格本中。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充分體驗青蛙開拓進取的精神和生活態度。學習小青蛙開拓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分析課文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方法:

  講授指導法、朗讀指導法。

  教具:

  課件、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板書課題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瞧!兩只多可愛的青蛙呀!我們把它們請到黑板上來。(教師貼青蛙圖)這兩只青蛙還有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孩子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一塊來繼續學習23課《兩只青蛙》老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復習檢查,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認讀,教師指導讀“舒服”,讀準輕聲,讀出舒服的味道。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正音、評價。

  3、課件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邊看大屏幕邊聽讀課文邊動腦筋想:兩只青蛙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指導學生認識到它們的大小、性格、想法、做法等不同。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它們的想法不同

  1、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兩只青蛙不同的語氣。

  2、課件出示小青蛙說的話,師問學生:小青蛙,你們為什么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師板書:悶

  3、指名讀,讀出小青蛙的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4、課件出示大青蛙說的話,師問:大青蛙,你們為什么不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師板書:舒服

  5、指名讀,讀出大青蛙的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二)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它們的井底生活。

  1、師:這兩只青蛙到底在井底過著怎樣的生活讓他們的想法不同?課文哪句話寫出來了?

  2、學生用橫線畫出它們的井底生活的句子。指名讀。

  3、指導朗讀,讀出兩只青蛙不同的感受。

  (1)指名讀,師生評價。指導讀出小青蛙悶、大青蛙舒服的感覺。

  (2)老師范讀。

  (3)師: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帶著你的感受一起讀這句話。(學生齊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

  師;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小青蛙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無滋無味,于是它想怎么樣?

  1、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

  2、課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學生讀。

  3、師生齊做爬、跌動作。

  4、師:小青蛙,你們爬了這么多次,為什么總也爬不上去?

  5、學生找詞語“又滑又陡”,指導學生讀出井壁特別滑、特別陡。

  6、師問:你們害怕嗎?從哪些詞語看出你不害怕?

  7、分組輪流“跌下去又繼續爬”。把它放到句子中,帶著你的感受再讀。

  8、師:看著小青蛙累成這樣,大家想象一下坐著的大青蛙會說什么?

  9、生想象說大青蛙的話。

  10、師:可不管大青蛙怎么勸說,小青蛙沒有

  11、學生接著老師的話讀,“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

  12、師:眼看著小青蛙就要爬出井口了,可是一不小心它又重重地跌了下來。小青蛙們,還爬嗎?(生答:爬!)

  13、課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小青蛙爬呀爬,爬呀爬,終于爬出了井口。”教師隨機板書:爬出井口。指導朗讀,體會小青蛙爬出井口的艱辛,練習用“,終于。”說話。

  14、師:小青蛙終于爬出了井口,他驚奇地瞪大了眼睛,小青蛙會說什么呢?

  教師板書: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學生練習用“多多的啊,多多的啊!”說話。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課件演示夕陽西下,月亮出來青蛙叫的過程,師解說:看,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小青蛙太驚奇了,他東瞅瞅,西看看,不知不覺,夕陽西下,月亮出來了,遠處傳來一片蛙聲。

  2、師問:小青蛙,它們是誰?(生答:我的兄弟們)你們以前見過面嗎?(生答:沒有)這可是你從沒見過的兄弟們呀!你的心情怎樣?(高興)

  3、師:你想和兄弟們去干什么?

  4、學生想象說話。

  5、指導朗讀,讀出小青蛙興奮的心情。

  (五)活動:學生唱《兩只青蛙》

  課件播放歌曲《兩只青蛙》,學生邊唱邊做動作。

  (六)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瞧,我們玩得多開心,可別忘了我們的老朋友大青蛙,大青蛙在干什么?男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師問:大青蛙在干什么?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留在井底—→頭昏腦漲

  3、誰能模仿大青蛙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4、指導讀出大青蛙的感受。

  5、此時此刻,你想對大青蛙說什么?

  四、談談議議,體會感情

  1、分角色讀課文。指名兩名學生戴上青蛙頭飾分別扮演大青蛙和小青蛙,其他學生讀陳述部分。

  2、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只青蛙?不喜歡哪只青蛙?為什么?

  3、學生談收獲。

  五、課外拓展

  1、續編故事《兩只青蛙》。

  2、讀成語故事《坐井觀天》。

  反思

  《兩只青蛙》這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能讓學生受到啟發,但對于人生閱歷十分淺的小學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卻不容易。而且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引導從字面上理解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會獲得成功的道理,但我認為這種解讀太片面,因為這兩只青蛙的不同不是有沒有恒心,有沒有毅力,而是外面的'世界值不值得一看的問題,其實這個童話故事是告訴我們“行萬里路”的重要性,鼓勵大家走出去長見識。但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社會閱歷也有限,所以理解她較難,因此我設計了讀與說兩條訓練主線,以及比較閱讀法和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策略來突破難點。課堂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朗讀是聲情并茂,充分體會了本文的語言文字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深入的解讀文本,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現在我依然記得學生們在朗讀時深入其境的表情,討論時激動的樣子,以及渴望走出去的迫切心情。的遺憾是本課教學中我沒有引導他們吸取寫作的精華,如果能引導學生簡單地交流一下:你覺得本課哪些語句寫得生動有趣?并積累一下優美詞句,我想就更好了。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4

  《兩只青蛙》講述了一只青蛙憑著自己的毅力爬出了井口,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新天地。另一只卻固執地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擔心爬出去危險,于是固守在井里而無所事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兩只青蛙》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兩只青蛙》優秀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充分體驗青蛙開拓進取的精神和生活態度。學習小青蛙開拓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分析課文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方法:講授指導法、朗讀指導法

  教具:課件、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板書課題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瞧!兩只多可愛的青蛙呀!我們把它們請到黑板上來。(教師貼青蛙圖)這兩只青蛙還有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孩子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一塊來繼續學習23課《兩只青蛙》 老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復習檢查,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認讀,教師指導讀“舒服”,讀準輕聲,讀出舒服的味道。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正音、評價。

  3、課件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邊看大屏幕邊聽讀課文邊動腦筋想:兩只青蛙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指導學生認識到它們的大小、性格、想法、做法等不同。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它們的想法不同

  1、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兩只青蛙不同的語氣

  2、課件出示小青蛙說的話,師問學生:小青蛙,你們為什么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師板書:悶

  3、指名讀,讀出小青蛙的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4、課件出示大青蛙說的話,師問:大青蛙,你們為什么不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師板書:舒服

  5、指名讀,讀出大青蛙的感受。師生共同評價。

  (二)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它們的井底生活。

  1、師:這兩只青蛙到底在井底過著怎樣的生活讓他們的想法不同?課文哪句話寫出來了?

  2、學生用橫線畫出它們的井底生活的句子。指名讀。

  3、指導朗讀,讀出兩只青蛙不同的感受。

  (1) 指名讀,師生評價。指導讀出小青蛙悶、大青蛙舒服的感覺。

  (2) 老師范讀。

  (3) 師: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帶著你的感受一起讀這句話。(學生齊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

  師;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小青蛙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無滋無味,于是它想怎么樣?

  1、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

  2、課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學生讀。

  3、師生齊做爬、跌動作。

  4、師:小青蛙,你們爬了這么多次,為什么總也爬不上去?

  5、學生找詞語“又滑又陡”,指導學生讀出井壁特別滑、特別陡。

  6、師問:你們害怕嗎?從哪些詞語看出你不害怕?

  7、分組輪流“跌下去又繼續爬”。把它放到句子中,帶著你的感受再讀。

  8、師:看著小青蛙累成這樣,大家想象一下坐著的大青蛙會說什么?

  9、生想象說大青蛙的話。

  10、 師:可不管大青蛙怎么勸說,小青蛙沒有„„

  11、學生接著老師的話讀,“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

  12、師:眼看著小青蛙就要爬出井口了,可是一不小心它又重重地跌了下來。小青蛙們,還爬嗎?(生答:爬!)

  13、課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它沿著又滑又陡的井壁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繼續爬。小青蛙爬呀爬,爬呀爬,終于爬出了井口。”教師隨機板書:爬出井口。指導朗讀,體會小青蛙爬出井口的艱辛,練習用“( ),終于( )。”說話。

  14、 師:小青蛙終于爬出了井口,他驚奇地瞪大了眼睛,小青蛙會說什么呢?

  教師板書: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學生練習用“多( )多( )的( )啊,多( )多( )的( )啊!”說話。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課件演示夕陽西下,月亮出來青蛙叫的過程,師解說:看,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小青蛙太驚奇了,他東瞅瞅,西看看,不知不覺,夕陽西下,月亮出來了,遠處傳來一片蛙聲。

  2、師問:小青蛙,它們是誰?(生答:我的兄弟們)你們以前見過面嗎?(生答:沒有)這可是你從沒見過的兄弟們呀!你的心情怎樣?(高興)

  3、師:你想和兄弟們去干什么?

  4、學生想象說話。

  5、指導朗讀,讀出小青蛙興奮的心情。

  (五)活動:學生唱《兩只青蛙》

  課件播放歌曲《兩只青蛙》,學生邊唱邊做動作。

  (六)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瞧,我們玩得多開心,可別忘了我們的老朋友大青蛙,大青蛙在干什么?男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師問:大青蛙在干什么?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留在井底—→頭昏腦漲

  3、誰能模仿大青蛙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4、指導讀出大青蛙的感受。

  5、此時此刻,你想對大青蛙說什么?

  四、談談議議,體會感情

  1、分角色讀課文。指名兩名學生戴上青蛙頭飾分別扮演大青蛙和小青蛙,其他學生讀陳述部分。

  2、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只青蛙?不喜歡哪只青蛙?為什么?

  3、學生談收獲。

  五、課外拓展

  1、續編故事《兩只青蛙》。

  2、讀成語故事《坐井觀天》。

  小學二年級語文《兩只青蛙》優秀教案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其中會寫“欣、服、終、夕、兄、弟、底、欠”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

  2、進一步練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過程與方法

  通過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并在閱讀中拓展學生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會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

  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著重理解兩只青蛙的言行。

  教學難點: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DVD教學光盤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你們學過有關小青蛙的歌嗎?唱一唱好嗎?(學生唱《小青蛙要回家》)能說說小青蛙的樣子和他們有哪些本領嗎?(學生回答)有兩只青蛙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兩只青蛙》。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自由大聲地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劃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然后同桌之間相互檢查讀。

  3、檢查生字新詞的識讀情況。

  (1) 齊讀帶拼音的生字。

  (出示:欣 服 終 夕 兄 弟 底 欠)

  (2)開火車認讀去掉注音的生字,對于讀不準音的字,拼一拼,再讀一讀。

  (3)同桌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分析易混字的讀音。

  (4)給生字組詞或擴詞說句。

  (5)出示新詞讀一讀,記一記。

  欣賞 舒服 終于 夕陽 兄弟 井底 哈欠

  一縷陽光 悶在井里 危險 又滑又陡 井壁 懶洋洋 頭昏腦脹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詞,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指名分節讀課文,學生評價。

  3、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指導觀察,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各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議一議。

  2、老師指導較難書寫的生字。

  3、老師范寫,學生空臨。

  4、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5、將生字抄寫在田字格本中。

  小學二年級語文《兩只青蛙》教學反思

  《兩只青蛙》這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能讓學生受到啟發,但對于人生閱歷十分淺的小學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卻不容易。而且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通過教師引導從字面上理解看問題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會獲得成功的道理,但我認為這種解讀太片面,因為這兩只青蛙的不同不是有沒有恒心,有沒有毅力,而是外面的世界值不值得一看的問題,其實這個童話故事是告訴我們“行萬里路”的重要性,鼓勵大家走出去長見識。但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社會閱歷也有限,所以理解她較難,因此我設計了讀與說兩條訓練主線,以及比較閱讀法和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策略來突破難點。課堂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朗讀是聲情并茂,充分體會了本文的語言文字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深入的解讀文本,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現在我依然記得學生們在朗讀時深入其境的表情,討論時激動的樣子,以及渴望走出去的迫切心情。的遺憾是本課教學中我沒有引導他們吸取寫作的精華,如果能引導學生簡單地交流一下:你覺得本課哪些語句寫得生動有趣?并積累一下優美詞句,我想就更好了。

湘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兩只青蛙》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4篇) 相關內容:
  •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案(通用6篇)

    一、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12個生字。2、自由讀課文,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在正確、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練習運用文中的句式表達雷雨前中后景象的變化,初步感受這種自然現象...

  • 二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培養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并學會運用。2.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3.學寫尋物啟事,注意內容和格式。4.觀察字的結構,練習書寫。5.背誦經典句子。教學重點:培養學生仿寫句段的能力。...

  • 二年級下冊語文《江凡》教案(通用13篇)

    【教材分析】《江凡》一文是“小英雄” 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本文記敘了10歲的江凡面對火災不僅能冷靜地想辦法進行自救,還救出了奶奶和鄰居。這篇課文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培養學生自救意識的好教材。...

  • 二年級下冊語文千人糕教案(通用4篇)

    教案目標:1、根據畫面大膽想象內容2、理解內容,東東任何物品都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教案準備:幼兒用書、磁帶或CD。教案過程:1、生活經驗回顧,激發閱讀興趣。...

  • 二年級下冊語文《女媧補天》教案(通用14篇)

    教學要求:1、學習課學,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為人們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引導同學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同學合理想象的能力。3、聯系臭氧層對環保教育。4、自學課文生字詞。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匯編(精選11篇)

    課文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斗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

  • 二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1個生字,了解各種職業。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寫自己喜歡的景物。3.發現同一個詞語在不同句子中意思也不同。4.能以寫話的形式介紹自己的好朋友。5.熟記三句關于幫助別人的諺語。6.閱讀《一株紫丁香》。...

  •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 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祖先的搖籃、遙遠、蒼蒼茫茫、天長地久、污染、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等詞語的含義。2、 按要求預習課文,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課文內容...

  •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5篇)

    《雷雨》是一篇描寫夏季時節雷雨景象的優美短文,本文作者用精煉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在教學中,我能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圖文結合,啟發學生想象,引導學生感受雷雨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

  • 二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第6課《千人糕》教案(精選14篇)

    一、教材分析:《千人糕》通過媽媽的話,告訴我們:稱重陽糕為“千人糕”的道理,從而使我們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⑴學會運用“!”“?”并了解它們的用法。⑵認讀新字新詞或學習詞語的搭配。⑶學會連接動類與偏正類的詞組。⑷積累(讀背)節氣歌。⑸進行口語交際。⑹學會寫一種小動物。...

  • 二年級下冊語文揠苗助長教學反思(通用2篇)

    這則寓言勾勒出了古代一個可笑的人物形象。透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內部的發展規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 二年級下冊語文《美麗的武夷山》教案(通用14篇)

    一、教學目標:1、能夠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武夷山的美2、滲透進行句式訓練二、教學重點:體會武夷山的美,能夠美讀三、教學難點:能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美讀課文四、教學過程:(一)復習生字:1、師:請小朋友們拿出聽寫紙,...

  •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識字4》第二課時(通用17篇)

    課題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課題《識字4》設計海安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作者:周水勤理論支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墊腳石。...

  • 二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教案(通用8篇)

    教學目標:1、能用自己寵愛的方法去認字,鞏固看拼音識字的力量。2、讀詩體會這首古詩的節奏和韻味美,理解古詩的意思并會背誦。3、生疏本課的八個生字,學會筆畫豎折,并學寫山、日。學習重點:1、能借助拼音認字讀古詩。...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枣阳市| 林州市| 龙海市| 嵊泗县| 昆山市| 昂仁县| 安平县| 古浪县| 增城市| 新绛县| 凯里市| 辛集市| 象山县| 湘阴县| 连南| 嘉定区| 和平县| 革吉县| 文山县| 汾西县| 临海市| 克东县| 郓城县| 江津市| 金沙县| 永仁县| 乡宁县| 浪卡子县| 宝鸡市| 香港| 教育| 绥化市| 西藏| 左贡县| 宁陵县| 淅川县| 泰和县| 乐安县| 云林县|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