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通用12篇)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2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對學生進行增強環保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真朗讀,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森林的重要性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心愿”什么是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嗎?
2、補充課題導入: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就連我們的小云雀都有一個心愿。同學們想不想聽聽它的心愿?把書本打開,今天我們學習第十課:云雀的心愿。
二、初步感知課文
1、 自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 檢查自讀
a、 出示生字,學生板演注音,看拼音寫漢字
b、 出示生詞,指名讀,齊讀
討厭 樹冠 沖垮 沖刷 茂密 云雀 土壤 擦去 綠洲 空調器 枯枝敗葉 漫天飛舞 亂砍濫伐
c、 指名讀課文 集體評議
d、思考:云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 指導分段
(1) 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小云雀它們到過哪些地方?
(2) 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
三、 作業
1、 抄寫詞語
(1) 分析字形
(2) 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段落
一、復習檢查
1、指讀生字新詞。
2、回答:云雀媽媽和小云雀到過哪些地方?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
(1)小云雀和云雀媽媽飛呀飛,它們最先來到了什么地方?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如果狂風吹來,沙漠上會出現什么情景?
(2)指名讀第1--4自然段。是不是這樣呢?我請同學朗讀一下第一段
“漫天飛舞”是什么意思?
“貧瘠”是什么意思?“貧瘠的沙漠”是怎樣形成的?
(相機板書:漫天飛舞 貧瘠 砍)
(3)指導朗讀。
(“漫天飛舞、睜不開眼、亂砍濫伐、貧瘠”等詞要重讀。小云雀的話要用埋怨的語氣讀,云雀話要用惋惜、心疼的語氣讀)
指名試讀,分角色讀。
(4)小結段意 練習說話
由于人們亂砍濫伐,使茂密的樹林變成了貧瘠的沙漠。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
2、細讀第二段。
(1)小云雀和媽媽來到了什么地方?他們看到了什么?誰能說說洪水會造成哪些危害?
(2)自由讀第5--10自然段。
A 、“咆哮”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河水像脫韁的野馬?
B 、河水為什么會這么兇猛?理解:河堤 汛期 泛濫成災。
C 、“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樣蓄水的?
理解詞語:樹冠、苔蘚、滲、儲存。
D、比較句子: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庫。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
指名說說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什么內容,哪句話語氣更肯定些。(告訴學生反問句比陳述句語氣更肯定些)
E、指導朗讀第二句話。(相機板書:泛濫成災)
(3)指導朗讀 (描寫河水泛濫的句子要讀出氣勢洶洶的樣子。小云雀的話要用害怕的語氣讀,讀話顯得無可奈何)
(4)小結段意 練習說話
河流上游的森林被砍光,河水泛濫成災 。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
3、細讀第三段。
(1) 小云雀和媽媽來到了什么地方?
(2) 自學課文。討論:為什么森林是空調器?
(3)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
(4) 指導朗讀。
3、 細讀第四段
由此,小云雀產生了一個怎樣的心愿?
(1)齊讀課文。
從小云雀的話中你知道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辦?
4、總結課文內容
(1)學過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引導學生從亂砍濫伐、森林會變成沙漠、河水會泛濫成災、森林是水庫、是空調器等方面練說)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
四、 指導復述課文
五、 作業
1.組詞
tiao( ) mai( )
調 埋
diao( ) man( )
2.改寫句子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
( )
(2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不就是云雀的心愿?
( )
3.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因為沒有……;沒有……;有了,所以……)
板書設計:
10 云雀的心愿
漫天飛舞
砍 貧瘠
泛濫成災 森林重要(植樹造林)
不砍 茂密 非常涼爽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討厭”“亂砍濫伐”“泛濫成災”“貧瘠”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森林的重要作用,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云雀的心愿。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齊讀課題。
質疑:初次讀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有什么疑問?
二、 檢查預習
1、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用上這些詞語說一說那個夏天發生的故事。
2、通過讀書,你們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最后兩段話
板書:沙漠變綠洲
再讀這段話,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愿呢?板書:森林重要
三、精讀感悟
過渡:森林究竟有多重要呢?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跟著小云雀和他的媽媽一起去看看吧!
(一)沙漠
1、指名讀2—4自然段,相機評價。
2、方法指導:讀文章要邊讀邊想象,把文字讀成畫面,讀人物的語言,要揣摩人物說話的情感。學生練習。
3、展示
4、小結:想象著讀,體會著讀,就能把課文讀好。
(二)大河
1、請大家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并體會人物的情感,自己聯系5——10自然段。
2、展示
3、采訪:小云雀,你為什么挨近了媽媽?
云雀媽媽,你為什么嘆一口氣?
4、森林的蓄水作用云雀媽媽是怎么介紹的?了解總分總的介紹方法。
(三)森林
1、我們到小云雀的家,你又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默讀11——13自然段。
2、交流。板書:調節溫度
3、再來看云雀媽媽的介紹,比較10、13自然段,這兩段話有什么共同點?
(四)總結拓展
亂砍濫伐,森林變沙漠,黃沙漫天飛舞,洪水泛濫成災;有了森林,冬暖夏涼。森林的作用何止這些?誰還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
老師也搜集了相關資料,誰來讀一讀?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補充資料再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遷移訓練
1、冬去春來,小云雀邀請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種樹,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云雀,請你根據課文內容邀請你的小伙伴,可以選用下列詞句,也可以選用課文中的話語。
2、師生共同邀請。
總結:聽了小云雀的話,今后該怎么做,讓我們用行動來回答。
五、指導寫字
你覺得最難寫的是哪個?要想寫正確,需要注意什么?要想些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范寫——描紅——臨寫——反饋評價。找同類字,再寫。
小結。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兩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認識森林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及破壞森林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認真朗讀課文,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森林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指導課
預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正確理解詞語
3、借助課文語言,體會森林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及破壞森林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預習過程:
1、讀第一遍課文,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的字看生字表,生字表上沒有的查字典,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為止。讀后蓋上拼音,讀生字表,讀錯的多讀幾遍,全讀對為止。
2、從課文中找出以下詞語,畫下來,并讀準字音。
3、讀2、3遍課文,達到讀正確、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錯字、不重復,停頓恰當。讀得有感情更好。
4、結合課文內容,寫出以下詞語的意思,不理解的查工具書。
連綿起伏:_________________
奇跡:_________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第五遍課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為什么?
預習后質疑:
預習了課文,我有以下問題不明白:
————————————————
第二課時 展示提升課
一、 導入課題
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誰能告訴老師,你的心愿是什么?同學們的心愿可真多,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實現。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9課《云雀的心愿》——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檢查復習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1、出示詞語
討厭 沖垮 樹冠 沖刷 土壤 枯枝敗葉 漫天飛舞
邀上 泛濫 兇猛 貧瘠 埋怨 亂砍濫伐
自由朗讀——指名學生讀,并面向全體學生糾正讀音——齊讀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嗎?(交流)
二、讀書感悟
過渡:對,讓沙漠變成綠洲,這是云雀的心愿。
(一)突出中心(課件出示中心段落)
1、云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呢?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思考一下。
(1)指讀——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板書)
(2)指導讀出“重要” (評價:抓住重點詞句讀書)
2、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正是小云雀和云雀媽媽的這次旅行,使小云雀明白了這一點,同學們,讓我們和它們一起去旅行吧。
(二)學習2-----10小節
過渡: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小云雀和媽媽飛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交流)
1、 咱們就跟隨小云雀,先去沙漠看一看吧。它們看到了什么?誰來讀給大家聽。
(1)指讀
(2)自由讀,你有什么體會,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3)風沙這么大,怪不得小云雀會埋怨地說:“這里風沙真討厭!”——指導讀
(4)沙漠里的環境如此惡劣,讓我們看看云雀媽媽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 指名讀———范讀——能用幾個詞來形容你此時的心情嗎?(指導讀)
(5)咱們合作一次,(分角色讀)
2、 過渡: 此情此景真是讓我們心疼呀,沒有了森林的保護,土地變成了貧瘠的沙漠。可見,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其實,亂砍濫伐帶來的后果還遠遠不止這些,小云雀跟著媽媽越過沙漠,又來到了哪里?
(1)指讀(課件出示)
(2)請同學們默讀這段文字,想一想你能體會到什么?
指讀——指導讀(通過你的讀,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河水的兇猛。)
(3)河水真是兇猛啊!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媽媽他說:媽媽,媽媽,大河里的水怎么這么兇猛啊!——指導讀
(4)云雀媽媽告訴了我們河水兇猛的原因:范讀-------聽到這里,你的心情怎樣?————指讀。
總結:同學們,沒有了森林的保護,洪水泛濫成災,可見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3、 森林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為什么被稱為森林水庫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10節,邊讀邊思考。
(1)自由讀——指讀
(2)森林是怎樣蓄水的?——指讀
(3)指導讀反問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
總結:森林可以儲存那么多的水,有了這座大水庫,河水就不會泛濫成災,可見,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4、 過渡:小云雀和媽媽越過貧瘠的沙漠,飛過兇猛的大河,當它又累又熱地飛回家時,它高興地說:媽媽,我們的家真涼快呀!
(1)同學們,這么熱的天,小云雀為什么會感到涼快呢?
(2)交流:空調有什么作用?森林是怎樣調節溫度的的?
————指讀——齊讀
總結:同學們,森林冬暖夏涼,真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調節氣溫。所以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二、 總結全文
旅行結束了,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讓我們再來齊讀云雀的心愿,(課件出示)
三、 拓展
同學們,小云雀的心愿會實現嗎?來年春天它會邀上哪些小伙伴來種樹?會種些什么樹?----------幾年過去了,那片貧瘠的沙漠會變成一片什么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所思所想。
(1)生寫
(2)交流
總結:同學們想象真豐富,讓沙漠變成綠洲,是云雀的心愿,是我的心愿,相信也是大家的心愿,讓我們共同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家園會因為有了更多的綠色更加精彩。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65
《云雀的心愿》第二教時
鳳凰語文網友 cbem
教學目標:
1、學習1--8自然段,第14自然段;理解森林為什么實在是太重要了。
2、朗讀訓練:①根據說話的語氣朗讀;②抓住重點字詞體會進行朗讀。
3、句式訓練:“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
教學重點:理解森林為什么實在是太重要了
教學準備:投影片 黃河、沙漠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訴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書課題《云雀的心愿》。隨機指導:雀、愿的書寫。
二、復習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新詞,初步了解了課文大意,并給課文分了段,下面一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
1、字詞。(開火車)
咆哮 沖垮 苔蘚 沖刷 儲存
漫天飛舞 泛濫成災 枯枝敗葉 脫韁的野馬
2、給下面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貧(pin ping )瘠 河堤 (ti di ) 淹沒 (mo mei) 蓄(xu xv) 水 土壤 (ran rang) 亂砍濫(lan nan)伐 樹冠 (guan guan) 埋(mai man)怨
三、教學第14自然段
1、質疑。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心愿?)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兩個問號,首先看第一個問題: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以你喜歡的方式自瀆課文,可以默讀,小聲讀書,大聲讀,也可以同座位或者四人小組合作輪流讀。讀后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3、討論: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投影:“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是我的心愿。”
板書: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植樹造林。(四個字概括)
4、那些詞語可以看出小云雀的心愿很大?關鍵詞“實在、太、一定、重新”。
5、指導朗讀。方法:朗讀要抓住關鍵詞,體會心情。
6、第一個問號可以擦去了嗎?
四、教學課文第一段
1、過渡:云雀為什么有這個心愿,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下面,我們來尋找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請同學們小聲朗讀第一段(1--4自然段),看看小云雀飛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云雀飛到了哪里?小云雀喜歡這里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討厭、埋怨”)
指導朗讀。體會這句話應該用什么語氣讀:“這里的風沙真討厭!”小云雀埋怨 地說。方法:朗讀時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埋怨”的語氣,輕聲讀。
3、為什么不喜歡這里,有沒有原因?動筆畫一畫有關詞句。
4、討論:重點理解“貧瘠”“亂砍濫伐”等,你是什么心情,通過讀體會出來。
5、句式訓練:學了這一段,你是不是知道了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按照“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句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板書:土地 貧瘠的沙漠
五、學習第二段(5--10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小云雀離開了讓人討厭的沙漠上空,飛呀飛,又來到了大河的上空,看到什么景象呢?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書上是怎么描述的。齊讀第5自然段。
4、大河的水給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5、那些詞語可以看出河水可怕、兇猛。重點體會:“咆哮、脫韁的野馬”。
6、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大河水的兇猛。
7、小云雀看到兇猛的河水,心里感到怎么樣?能不能用一個詞語形容(害怕)
能不能添上這些詞語,朗讀小云雀的話,體會出小云雀的心情:“小云雀 地說:'媽媽,媽媽,大河里的水怎么這么兇猛啊?'”
8、媽媽的心情怎么樣呢?(無可奈何),朗讀體會媽媽的話。
9、學到這里,你是不是知道了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句式訓練:“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
10、媽媽說,森林是一座大水庫,森林也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小云雀不理解,老師也不明白,為什么說:森林是一座大水庫,也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呢?這個問題,請同學們課后自學,下節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給老師聽,好嗎?
六、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失去森林的保護, 就會 ;沒有了森林, 就會 。”
七、作業
1、詞語填空
枝葉 泛濫 亂濫 飛舞
的沙漠 的森林 的野馬 的大河
2、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失去森林的保護, 就會 ;沒有了森林, 就會 。”
板書設計:
10、云雀的心愿
土地 貧瘠的沙漠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植樹造林
大河 泛濫成災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5
課本劇《云雀的心愿》
時間:夏天
地點:沙漠和大河的上空,森林里
人物:小云雀和他的媽媽
家里
[幕起:夏天,小云雀和媽媽在家休息。]
小云雀: 媽媽,天氣真熱,我好多天沒出去玩了,您帶我到外面去看看好嗎?
云雀媽媽:天氣很熱,還是在家休息好了。
小云雀: 好媽媽,家里太悶了,您帶我起玩吧!(拉著手懇求媽媽)
云雀媽媽:好吧。我帶你去空中練習飛翔,那兒涼快些。
沙漠的上空
[他們飛了很長的時間,來到沙漠的上空]
小云雀: 這是什么地方呀?我的眼睛被風沙吹得都快睜不開了。(揉著眼睛說)
云雀媽媽:狂風怒吼,黃沙漫天飛舞,這里當然是貧瘠的沙漠。
小云雀: 沙漠?那我飛得又渴又累,能下去喝點水嗎?
云雀媽媽:不行,沙漠里很難找到水的。況且,你下去的話會被風沙淹沒的。孩子,只好忍一忍了。
小云雀: 媽媽,這里的風沙真討厭(埋怨地說)
云雀媽媽:(心疼地說)孩子,以前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來由于人們亂砍濫伐,樹木越來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護,就慢慢地變成了貧瘠的沙漠了。
小云雀: 媽媽,這里的環境太差了,我們快走吧!
大河的上空
[他們又飛了好久,來到一條大河的上空]
小云雀:媽媽,媽媽,大河里的水為什么那么兇猛啊?(小云雀害怕地挨近了媽媽)
云雀媽媽:(嘆了口氣)哎,這都是人為的呀。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庫”就沒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會泛濫成災了。
小云雀: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說是“森林水庫”呢?(好奇的神情)
云雀媽媽:(親切地)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啊,森林的樹冠就像一把把大傘,可以擋住一部分雨水,不讓它們直接沖刷地面。樹干上的苔蘚和樹下的枯枝敗葉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來的雨水滲進土壤,大都被儲存起來。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
森林里
[他們飛得又累又熱,飛回了居住的森林,停在一棵大樹上休息]
小云雀: 回家的感覺真舒服,我們的家真涼快呀!
云雀媽媽:(擦去汗水)那是因為森林也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
小云雀: (奇怪地)森林怎么會是空調器?
云雀媽媽:夏天,林子里枝葉茂密,擋住了強烈的太陽光,自然就涼快些;冬天由于樹木的遮擋,林子里的熱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
小云雀: (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要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是我的心愿。
云雀媽媽:(摟著小云雀)好孩子,這也是我的心愿,到時候,我和你們一起去。。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6
說課,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教學內容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根據,它與備課及上課有很大區別。藍老師的說課語言清晰,重點突出,展示出了教師自身較好的教學底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合藍老師及其他老師的說課,我覺得好的說課要說中見巧。這里,我重點就“說教材”、“說目標”談談我的體會。
一、說教材,巧取舍
由于聽說課的對象是懂教材、精業務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教師或評委,又由于說教材是說課的第一環節,所以說教材說得怎樣影響著說課的整體效果。
說教材,不是一句話的事兒,更不是概括課文大意,或者給課文理理脈絡就行。主要是要說清楚教材內容、教材結構、教材的寫作特色和表達的情感。教材內容包括題目、課文在第幾冊第幾單元、單元訓練重點、地位、教材的前后聯系,教材的重點難點,有時還要簡單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說教材內容時可以多說,也可少說,可按上面介紹的順序說,也可打破順序說,要因教材而定,更要因教者對教材的取舍而定。
在這次說課過程中,一位老師是這樣說教材的:
《云雀的心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自然與環境”主題的一個童話故事。文章情節生動,語言流暢,采用對話的形式,借小云雀和媽媽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述說了伐樹毀林造成的危害,從而說明森林的重要性,揭示生命與自然的密切關系。文中,美好與毀滅、安居與災難的強烈對比,能喚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此前,《走,我們一起去植樹》、《沙漠中的綠洲》等同主題不同文體文章的學習、積累,使得學生對本文的學習有基礎、有興趣。
我以為,這就是說教材的好的范例。教師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教材在編排體系中的前后關聯,抓住教材的主要寫作特色,從內容意蘊及價值取向的不同角度闡述教者對教材的解讀取舍。不難想象,教者必將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取舍基礎上建構出精彩的教學流程預設。于是,在說課的第一環節,說課者就以精辟、得當的闡述贏得了專業認同,引發了說課對象的傾聽期待。
二、說目標,巧設渠
有的老師可能認為教學目標就是那“老三項”,什么掌握生字詞,什么有感情地朗讀,什么理解文章重點詞句等等;也有的老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后認為教學目標就是給“三維”填空。我以為教學目標要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學情而定,努力做到準確、清晰。好的目標設定能關注教學重難點,能關注語言訓練點以及學生精神世界的發展,還能體現目標達成的渠道或方法。
趙清華老師是這樣擬定教學目標的: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新課標》,我對《云雀的心愿》第二課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貧瘠”、“泛濫成災”等詞;能圍繞“森林真是太重要了”有條理地說、寫,并用上“……可以……也可以……”的句型。
2、通過多重朗讀體會云雀的埋怨、害怕以及美好心愿中的決心、期盼。
3、能結合生活體驗充分認識破壞森林給人類自身帶來的危害,通過設計環保公益用語強化環保意識,產生植綠護綠的愿望。
以上的目標設定中,我們既見明晰的教學目標指向又見恰當的教學措施,應該說這樣的目標是對教學活動切實、科學的引領,也是教者將目標文本化、教學思路縮微的智慧體現。趙老師用“聯系上下文理解”、“多重朗讀”、“設計環保公益用語”等教學措施闡明了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呈現了目標達成的渠道。相對于那些形式化、理想化的目標專用語,這樣的目標更能體現課時教學內容,更切合學段教學目標,更便于貫穿實際教學操作。
其實,好的說課還離不開簡潔而精彩的教學過程的介紹,說教學流程要巧妙突破重難點,在此暫不展開說。
說課,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檢閱。無論是說課的哪一環節,要想真正做到“巧”,展示精彩的教學主見,這都需要教師自身長期、潛心的專業研修。所以,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堅持獨立備課、深入鉆研教材,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堅持教學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必將得到提高,說課也一定會精彩紛呈。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7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第20課《云雀的心愿》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結合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詞。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課前欣賞:
欣賞《蒼涼眼神 震顫人心》的圖片,增強學生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一、導入,激發學習熱情: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蒼涼眼神 震顫人心》的圖片,老師從你們的眼神,從你們的話語中深深感受到你們是他們的知音,是他們的朋友。這節課就讓我們先走近云雀,去傾聽云雀的心愿。
1、板書課題:云雀的心愿 讀課題
2、出示云雀圖,認識云雀。
3、再讀課題,引起閱讀期待。
二、初讀,反饋自學情況
1、自讀課文。
要求:⑴將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正確后再讀課文。
⑵把句子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交流
(1) 認讀生詞
a交流點撥難讀的字:“壤”“貧”“冠”“濫”等
b帶拼音認讀→去拼音認讀[指名讀、推薦讀、齊讀]
(2)理解生詞
a、回憶理解詞語的方法
b、選擇喜歡的方式理解生詞
c、合作交流
△ 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亂砍濫伐”
再讀重點句“以前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來由于人們亂砍濫伐,樹木越來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護,就慢慢地變成了貧瘠的沙漠。”
△ 理解了“泛濫成災”后視頻再現河水泛濫成災的場景。
再讀詞語“泛濫成災”,力求讀出詞語的情感,讀出自己的理解。
△用課件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 “樹冠——樹干——土壤”, [正音:樹干(gàn)]
再讀重點句子:“森林的樹冠就像一把把大傘,可以擋住一部分雨水,不讓它們直接沖刷地面。樹干上的苔蘚和樹下的枯枝敗葉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來的雨水滲進土壤,大都能夠被儲存起來。”
三、再讀,理清課文脈絡
1、師生合作朗讀課文。思考: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到了哪些地方呢?
2、板書:沙漠 大河 森林
四、默讀,把握課文大意
1、學生默讀思考:小云雀跟著媽媽一路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2、圍繞出示的填空說話。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將填空連起來說說。
4、小結:把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連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五、描紅,突出寫字指導
1、出示9個生字,學生說書寫的注意點。
2、范寫“冠”,課件演示“邀”的筆順。
3、要求學生看清字形,注意筆順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六、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讀通了課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其實云雀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的心愿。這是為什么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8
作者:常州市新北區圩塘中心小學 陳靜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77
恰當地選擇合作內容
——評《云雀的心愿》
常州市新北區圩塘中心小學 陳靜
1、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時,要求明確具體,每位學生都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分工明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小組成員間彼此進行著積極的情感交流,思維碰撞,形成了積極互賴的小組,出色地完成了合作任務。
2、恰當地選擇合作內容。本次合作,兩次都是分角色朗讀課文,沒有涉及課文內容。這篇課文有很多地方適合合作。例如,第一部分可以設計一張表格:小云雀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明白了什么?可以兩個人填表格,兩個人分角色朗讀,再全班合作交流。這樣,以塊狀結構出現,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又如,森林的作用這一部分葉可采用合作,讓學生仿造總-分-總的寫法,交流課外收集的資料,仿寫一段話,每組派一名學生交流。這樣,不但可以使上課過程以板塊進行組織,而且還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9
上次聽課聽到了《云雀的心愿》這節課,有了這個基礎,我決定自己也來試試。透過聽課我了解了《云雀的心愿》該文用童話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文章描述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但是讓我自己再來復制,我覺得有些難度。但因為聽過課所以心里有點底氣。經過自己的修改,我請曹教作了指導。但是曹教卻給了我一種新的思路。這也讓我有了挑戰自己的勇氣。于是再次修改教案,試上。這次我的心里還是沒有底氣。但或許這就是成長,經過兩三次的摸索和嘗試,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變得流暢起來。在上課前,我不斷的給學生打氣,也給自己打氣。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學生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計,或許是準備充分,也或許是自己的幸運,透過這次上課,自己也有不少的收獲。
一、注重感悟
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述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于搞笑的故事中,便于學生閱讀感知。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通俗流暢,不需要作過多分析、講解。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依據語氣提示讀好課文,就能夠很清楚地感悟到森林的重要。如在教學描述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能夠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黃沙漫天”、“亂砍亂伐”,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等練習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并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入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感情朗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之間的對話,感悟到了“埋怨”、“心疼”的情緒,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積累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說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就應讓學生積累下來。于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后試著把它們復述下來。在復述課文時,我借助畫簡筆畫,再板書“樹冠、樹干、樹下、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忙學生降低復述難度。同時這幾個詞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就應學會有順序地描述事物。”這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三、注重遷移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結合《走,我們去植樹》我讓學生寫一份倡議書,讓學生透過課文的學習,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當然,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就讓自己慢慢的去努力吧!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1--8自然段,第14自然段;理解森林為什么實在是太重要了。
2、朗讀訓練:①根據說話的語氣朗讀;②抓住重點字詞體會進行朗讀。
3、句式訓練:“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
教學重點:理解森林為什么實在是太重要了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訴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書課題《云雀的心愿》。隨機指導:雀、愿的書寫。
二、初讀課文
1、字詞。(開火車)
咆哮 沖垮 苔蘚 沖刷 儲存
漫天飛舞 泛濫成災 枯枝敗葉 脫韁的野馬
2、給下面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貧(pin ping )瘠河堤(ti di ) 淹沒(mo mei) 蓄(xu xv) 水
土壤(ran rang) 亂砍濫(lan nan)伐樹冠(guan guan) 埋(mai man)怨
3、教學第14自然段
(1)質疑。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心愿?)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兩個問號,首先看第一個問題: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以你喜歡的方式自瀆課文,可以默讀,小聲讀書,大聲讀,也可以同座位或者四人小組合作輪流讀。讀后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3)討論: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投影:“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是我的心愿。”
板書: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植樹造林。(四個字概括)
(4)那些詞語可以看出小云雀的心愿很大?關鍵詞“實在、太、一定、重新”。
(5)指導朗讀。方法:朗讀要抓住關鍵詞,體會心情。
(6)第一個問號可以擦去了嗎?
過渡:云雀為什么有這個心愿,為什么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明天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他們就是——(課件出示云雀圖,生說),他們有一個美好的心愿,還記得是什么嗎?(生說,師板書:沙漠綠洲)。
2、課文的哪一小節寫了云雀的這個心愿?(生答)
3、(出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是我的心愿。”生齊讀這段話。
過渡:云雀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愿呢?這節課我們就跟著小云雀和他的媽媽一起去旅行吧!
二、細讀課文,感受危害
小云雀和媽媽都飛到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在文中劃出來。(指名說)
1、學習第2—4自然段
(1)他們先來到了哪兒呢?(沙漠上空),我們也跟著云雀一起飛去看看吧!
(2)他們飛呀飛,飛到了一片沙漠上空(出示:沙漠漫天飛舞圖),他們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3)你喜歡這兒嗎?小云雀喜歡嗎?(指導讀小云雀的話)
(4)媽媽又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漸變成貧的沙漠(出示對比圖片),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
誰再來讀一讀云雀他*的話?(指名讀、齊讀)
(5)聽了他*的話,你覺得森林重要嗎?為什么?(指名說)
師小結:森林可以保護土壤,(出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2、學習第5—10自然段
(1)他們又飛呀飛呀,飛到了一條大河的上空(出示大河圖)
(2)觀看課件:河水像脫僵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村莊被洪水淹沒,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
(3)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4)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出示:只見大河的水位很高,深黃的河水像脫僵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有幾處河堤被沖垮了,一些村莊淹沒在洪水之中。)自由地讀一讀,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得很好!(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5)看到這么兇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地挨近了媽媽,害怕地說——(生讀),媽媽嘆了一口氣說——(生讀)。
(6)森林就是森林,為什么說是森林水庫呢?
(出示第10節的2、3、4句)請同學們默讀這段話,靜下心來思考思考,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7)原來,森林還有蓄水的作用,你看(出示:森林不就是一座水庫嗎?)(指名讀、齊讀)
讀了幾遍之后,你讀懂這句話了嗎?森林是不是大水庫?(出示: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庫。)(生齊讀,體會兩句話的語氣)
師小結:如果沒有森林水庫,許多地區將發生水災,大面積的農田,村莊也都會淹沒在洪水之中,看來(出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3、學習第11—13自然段
(1)他們又繼續飛呀飛呀,真是又累又熱,趕快飛回家休息休息吧!(出示森林圖)咦?這兒怎么這么涼快呀?(生說原因,齊讀有關語句)
(2)森林長得這么蔥郁,這么像空調器,難怪小云雀會說:“媽媽,我們的家——(生說)
(3)師小結:(出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三、遷移、延伸
1、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學們課前一定搜集了不少資料吧!(交流)
2、森林有這么多的作用,難怪小云雀會說(出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是我的心愿。)(生齊讀)
3、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為綠化祖國,美化校園做些什么呢?
4、(出示)“森林需要人類的呵護,我們要診惜她,撫育她健康生長。”同學們想不想也設計這樣的廣告語呢?請各小組分工合作,設計一份綠化方面的公益廣告語,可以配上圖畫,比一比,哪組作品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小組合作設計)
5、展示作品,匯報廣告語及設計意圖
小結: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你就是一個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11
《云雀的心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課文。該文用童話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針對教材的特點,可以抓住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注重感悟
課文以對話形式來說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語言淺顯易懂,不需作過多分析、講解。因此,教學時就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依據語氣提示讀好課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學描寫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可以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黃沙漫天、亂砍濫伐,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練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并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人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悟到了埋怨、心疼,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積累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說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于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后試著把它們復述下來。在復述課文時,我相機板書樹冠、樹干、樹下、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降低復述難度。同時這幾個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復述后,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明森林為什么是大水庫的。以后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這樣的`復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三、注重遷移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聽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說: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還有的同學說: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應該感謝它,保護它,不應該破壞它,砍伐它。透過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感悟、積累、遷移是語文教學的三步曲,只有依據此,我們才能真正地教好語文,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云雀的心愿》 篇12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后,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呢?然后讓學生跟著云雀一齊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
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并且以云雀媽媽和小云雀的情緒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并且幫忙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
二、體驗心愿,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采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于一體,生動搞笑,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主角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時也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三、句式訓練,強化語言表達潛力
有效的句式訓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資料,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根據教學中出現的“能夠……也可
以……”讓學生練習造句,既讓學生鞏固了對森林作用的理解記憶,也讓他們在口頭造句時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潛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課文教學完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說他們呢聽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說:“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說:“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還有的同學說:“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就應感謝它,保護它,不就應破壞它,砍伐它。”透過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透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為了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充滿激情,我不斷的變換著朗讀的方式,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同學們的朗讀激情十分充沛,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只是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學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沒有讀出感情。今后還要更好地抓字詞句,凸顯語文課上的語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