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的舞步》教案(精選3篇)
《旋轉的舞步》教案 篇1
第三單元 旋轉的舞步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教學目標:
1.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能夠區分樂曲的段落,記憶樂曲中第一圓舞曲的旋律主題。
2.感受這首充滿活力、抒情優美的樂曲。
3.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豐富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教師自制的錄像片段,畫面是春天來臨的景色,背景音樂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問:什么季節?表現了什么?背景音樂有誰聽過?
2.新授內容。
(1)初聽:歌曲表現了什么內容?
(2)出示曲名:《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3)復聽:歌曲是幾拍子的?
(4)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圓舞曲。
第一圓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點?
聽賞第二圓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三圓舞曲。
這段旋律的音區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四圓舞曲。
這段旋律的節奏與第三圓舞曲相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五圓舞曲。(方法同上。)
3.介紹曲作者。
4.對比欣賞管弦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5.拓展。
6.小結。
學生能在聽賞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并尋找問題的答案。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兒童圓舞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兒童圓舞曲》,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在音樂的伴奏下,準確把握樂曲的節奏;學會跳一段集體舞,培養學生協調的運動能力。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兒童圓舞曲》。
問:歌曲的情緒?
2.學習歌曲的旋律。
3.學唱歌詞,演唱指導。
4.介紹圓舞曲。
5.請學生觀賞一段圓舞曲的錄像。
6.跟著老師學習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兒童圓舞曲》的音樂伴奏下邊唱邊跳。
8.欣賞學生收集的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其它圓舞曲。
9.小結。
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肢體動作協調,準確,對音樂節拍的感受能力強。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小步舞曲》。
教學目標:
1.了解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賞《小步舞曲》,掌握這首樂曲的結構。
3.創編伴奏圖譜并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莫扎特的故事。
(1)認識莫扎特。
(2)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
2.欣賞《小步舞曲》。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分段欣賞。
記憶第一主題旋律。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噠”模唱主題旋律、續編完成圖形譜并用打擊樂器為第一樂段伴奏。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與剛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總結曲式結構。
(4)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創編圖譜,并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3.介紹“小步舞”。
4.觀看錄像片段:宮廷舞蹈《小步舞》。
5.介紹不同作曲家創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賞。
7.小結。
學生在課前能夠收集一些資料;在課上能夠按照音樂的節奏進行伴奏。
課后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教學目標:
演唱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在音樂活動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問:歌曲都唱了什么內容?什么事情會讓你最開心?
2.學唱歌曲。
運用視唱法使學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學唱歌詞,指導演唱。
4.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5.集體舞《開心的感覺真好》。
6.小結。
學生的市場能力、音準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現能力有所提高。在集體舞的環節中,學生積極參與,表現力強。
《旋轉的舞步》教案 篇2
旋轉的舞步
單元教學內容
1.唱歌:《兒童圓舞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2.欣賞:《藍色多瑙河》《小步舞曲》。
單元教學目標
1.記憶主題旋律,熟練區分樂曲段落,了解異國音樂文化,提高舞曲音樂的鑒賞能力。運用連貫氣息的演唱技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感受圓舞曲、小步舞曲的風格和情緒,養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3.在老師的指導下創編簡單的集體舞。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欣賞《藍色多瑙河》《小步舞曲》,感受樂曲的情緒。區分音樂的速度、力度、音區、節奏、旋律特點,感受音樂風格。
2.通過啟發和模仿法,指導學生演唱歌曲《兒童圓舞曲》。運用稍有變化的力度表現各樂句的不同情緒。
3.通過啟發親授的方法學唱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引導學生注意歌曲旋律的起伏變化和兩個樂段的節奏變化從而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1.記憶兩首樂曲主題旋律,模唱主題旋律。用課堂樂器為主題旋律伴奏。
2.為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配舞蹈,引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歌曲的情緒。
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欣賞《小步舞曲》。A段主體節奏緊湊,出現了十六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和八分音符。學生要唱出這一主題的旋律比較困難。老師可以先分析旋律的節奏類型,劃拍讀節奏,熟悉節奏以后再跟琴演唱,體現出由繁化簡的學習過程。
2.《兒童圓舞曲》四小節一個樂句,演唱時要用悠長的氣息,中間不要換氣。學生演唱時氣息不易連貫,在學習歌曲之前練習發聲的時候,老師可以選擇一些連音發聲曲,幫助學生掌握延長呼吸的方法。
單元主要教學方法
查找相關資料、欣賞、模唱、模奏、律動、拼擺圖形、創編等方法。
《旋轉的舞步》教案 篇3
第三單元 旋轉的舞步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教學目標:
1、欣賞《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能夠區分樂曲的段落,記憶樂曲中第一圓舞曲的旋律主題。
2、感受這首充滿活力、抒情優美的樂曲。
3、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豐富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教師自制的錄像片段,畫面是春天來臨的景色,背景音樂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問:什么季節?表現了什么?背景音樂有誰聽過?
2、新授內容。
(1)初聽:歌曲表現了什么內容?
(2)出示曲名:《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3)復聽:歌曲是幾拍子的?
(4)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圓舞曲。
第一圓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點?
聽賞第二圓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三圓舞曲。
這段旋律的音區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四圓舞曲。
這段旋律的節奏與第三圓舞曲相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表現了怎樣的情景?給這段圓舞曲起個名字。
聽賞第五圓舞曲。(方法同上。)
3、介紹曲作者。
4、對比欣賞管弦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5、拓展。
6、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能在聽賞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并尋找問題的答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兒童圓舞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兒童圓舞曲》,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在音樂的伴奏下,準確把握樂曲的節奏;學會跳一段集體舞,培養學生協調的運動能力。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兒童圓舞曲》。
問:歌曲的情緒?
2、學習歌曲的旋律。
3、學唱歌詞,演唱指導。
4、介紹圓舞曲。
5、請學生觀賞一段圓舞曲的錄像。
6、跟著老師學習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兒童圓舞曲》的音樂伴奏下邊唱邊跳。
8、欣賞學生收集的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其它圓舞曲。
9、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肢體動作協調,準確,對音樂節拍的感受能力強。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小步舞曲》。
教學目標:
1、了解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賞《小步舞曲》,掌握這首樂曲的結構。
3、創編伴奏圖譜并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莫扎特的故事。
(1)認識莫扎特。
(2)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
2、欣賞《小步舞曲》。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分段欣賞。
記憶第一主題旋律。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噠”模唱主題旋律、續編完成圖形譜并用打擊樂器為第一樂段伴奏。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與剛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總結曲式結構。
(4)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創編圖譜,并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3、介紹“小步舞”。
4、觀看錄像片段:宮廷舞蹈《小步舞》。
5、介紹不同作曲家創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賞。
7、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在課前能夠收集一些資料;在課上能夠按照音樂的節奏進行伴奏。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教學目標:
演唱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在音樂活動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開心的感覺真好》。
問:歌曲都唱了什么內容?什么事情會讓你最開心?
2、學唱歌曲。
運用視唱法使學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學唱歌詞,指導演唱。
4、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5、集體舞《開心的感覺真好》。
6、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的市場能力、音準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現能力有所提高。在集體舞的環節中,學生積極參與,表現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