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波浪上看書》教案(精選3篇)
《躺在波浪上看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
閱讀課文,了解“死海”名稱的來歷,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書的原因,體會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樂。
:
1.會讀會寫生字9個,認識3個。
2.理解詞語五個在句中的意思,體會擬人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
3.繼續學習選用適當的方法,在所給答案中確定課文重點,并且說出理由。
4.朗讀課文,詳細復述“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拍照”的有關內容。
:
閱讀課文,課外書資料補充交流。
教學重點:
確定本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難得的快事”。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死海的資料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述: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躺在波浪上看書。
2.學生質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書呢?這是什么地方?
3.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其中的秘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
1.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容、奇特、變幻、溫潤、平衡、絮語、強勁、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我”游覽死海有哪些收獲?
2.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全班交流討論: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5.教師小結。
四、課堂小結,書寫生字。
1.教師小結。
2.指導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上節課里,我們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蕩漾的波浪上,從容地讀一本雜志。你們想看這幅畫面嗎?(CAI出示圖)在哪兒有這種奇跡發生?聽到死海這個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二、品讀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5---9自然段,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用筆畫下來多讀幾遍。
2.交流匯報
A“溫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浮起來,像托浮著一片樹葉。”
B“細浪在我耳畔絮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我兒乎想在這溫潤的、搖晃的‘床’上睡一覺了!”
(1)體會A句時,抓住“托浮”說明浮力大,“像托浮著一片樹葉”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擬人的寫作手法。
(2)指學生朗讀、齊讀。
(3)體會B句時,采用老師引讀,學生邊想象邊朗讀。
(4)再次指名朗讀、師生配合朗讀。
(5)假若是你,躺在這溫潤的死海上,你會聽到……感覺到……看到……
(6)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過渡:作者說只要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樣舒服自在。如果身體不保持平衡,會出現什么結果?
(7)指名學生朗讀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時被水嗆了,你會是什么感受?
(9)全班齊讀第9自然段。
三、小結及拓展
1.我有跟隨作者游玩了死海,現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1)小組討論。
(2)點學生說。
板書設計:
躺在波浪上看書
/ 輕輕涌動 像彩虹 \
(死海)奇 樂
\ 含鹽量高 浮力大 /
《躺在波浪上看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10個生字,認識8個字。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與態度:了解和探索大海與人的關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發學生熱
愛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圍繞主線自學課文,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知道四大海的特點,及給游人帶來的歡樂。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搜集有關死海的資料,結合語言文字和插圖,體會作者 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插圖、有關死海的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初讀課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書,喝咖啡的畫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書,喝咖啡呢?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不懂的詞查字典。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學生讀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邊一點,右邊不要加橫。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的字音讀準了沒有?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學生回答(作者游覽的死海的所見所感)
三、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學生小組交流,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作者瀏覽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學習課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處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景色美麗、奇異
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五顏六色,像彩虹,變幻多彩的光暈。
2、名字奇特
引導學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來
3、浮力大
引導學生讀第6-9自然段,領會作者好奇興奮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補充有關死海資料,激發學生興趣。
三、再讀課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
四、作業設計
1、寫生字。
2、小練筆:向大家介紹你游覽過的最感興趣一處景點。
《躺在波浪上看書》教案 篇3
課題
躺在波浪上看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獨立學會要求掌握的10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大體懂得生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死海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突破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的特點以及給游人們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體會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學情分析
教學準備
生字卡,小黑板
課時劃分
2課時
課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獨立學會要求掌握的10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大體懂得生詞的
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死海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
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突破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的特點以及給游人們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體會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學過程
教 學 活 動
設計調整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相信嗎?人躺在海上不但不會沉下去,反而可以看書、喝咖啡。
2.學生質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喝咖啡呢?著是什么
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教師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
題。
3.根據下列要求初讀課文:
⑴讀準每個字的讀音,讀通課文
⑵遇到不動的詞查字典
⑶思考:這篇課主要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習生字
2.抽讀生字卡。重點指導。
3.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的字音讀準了沒有?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4.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死海名字的來歷、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的緣由、在死海游泳的親身感受
5.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A 為什麼說海底是寧靜的而有聲音呢?
B 為什麼說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C 海底有哪些金屬?為什麼有豐富的礦產?
6.梳理學生的疑問,確定學習目標
三、學習生字
1.出示要學習的生字
2.范寫“跡、幻”
3.學生自己書寫
課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死海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略世界不同的自
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突破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的特點以及給游人們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體會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學過程
教 學 活 動
設計調整
一、導入
為什麼在死海里,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而不會下沉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死海吧!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些什么?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幾遍,把有關句子做上記號。
2.交流反饋:
3.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⑴ 第三段:死海名字的來歷
結合句子解決下面兩個要點:
①看到死海美麗、奇異的景象。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死海的奇異之美。
②死海名字的來歷。扣住課文中的數字理解死海含鹽量的高。
⑵ 第四段:人能躺在死海上看書的原因
結合第三段死海含鹽量高驚進行理解
⑶ 第六——九段 在死海游泳的親身感受
引導學生感受死海所創造的奇跡——浮力的,能把人浮起來。
指導學生通過以下句子進行理解,并指導朗讀:
①“濕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浮起來,象托浮著一片樹葉。”
②細浪在我耳邊細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
③不料,收腿時卻遇到了強勁的浮力,收不回來,身體一歪,一股苦澀的咸水立刻涌入口中,眼睛也澀地生疼。
⑷死海是如此的神奇,就讓我們再一次去游覽這美麗又奇異的死海吧!
齊讀課文,邊讀邊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⑸生交流反饋
三、擴展思維:
死海是如此的神奇而美麗,它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地方等著我們去尋找呢,課下大家可以搜集有關死海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學習,相信大家一定會看到死海等神奇的一面!
板書設計
躺在波浪上看書
死海名字的來歷、
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的緣由、
在死海游泳的親身感受
作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