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西瓜》教學設計(精選3篇)
《切西瓜》教學設計 篇1
《切西瓜》是一個體育游戲。 該活動的教學目標為:
1、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注意在游戲中的安全。
我把“感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作為該教學的重點;“明白游戲的要求,能遵守游戲規則”為教學難點。
“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小朋友圍成了一個大圓圈,表示變成了一個大西瓜,老師把手合攏變成一把刀,在小朋友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老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來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反復進行數次。
這個游戲小朋友可喜歡玩了,但是在我把西瓜切開了,大家吃西瓜時卻顯得很亂,孩子們往圓心擠,甚至撲成一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怎么辦呢?我問小朋友還想不想玩,大家都很想玩,于是我說想玩游戲要遵守游戲規則,誰違反了規則老師就罰他站在旁邊看別人玩一次。仔細聽好了,這個游戲的規則就是吃西瓜時要站著拿西瓜,不可以擠,更不可以往人家身上壓。等大家都明白后,我們再進行游戲,這次啊,大家玩得更開心了,也沒有人擠啊壓了。
讓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戲要遵守規則,這對以后小朋友參加其它各項活動都有個前瞻意識,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規則。以后進行其它游戲活動也更順利。
《切西瓜》教學設計 篇2
游戲目標:
1、在游戲中注意不與他人碰撞,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游戲準備:幼兒已吃過西瓜的經驗、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游戲玩法: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西瓜的外形特征。
師:"西瓜長的什么樣?"引導幼兒用簡短的語言來概括:綠綠的皮,紅紅的瓤,黑黑的籽,西瓜不但香而且特別甜。
2、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吃西瓜的時候首先要把西瓜怎么樣?洗一洗,然后切開。"師:現在我們做一個"切西瓜"的游戲,想一起玩嗎?
3、幼兒一起來到橡膠地面,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
師:首先呢,我做切瓜人,來大家跟我一起說: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我把西瓜切開來!邊說邊做動作。
4、教師再次強調游戲的玩法:切瓜人要隨兒歌節奏切西瓜,最后當兒歌念到最后一個字"來"的時候,將身邊兩位小朋友拉著的手切開,然后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到的兩位小朋友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先到達的小朋友為勝,先到的小朋友就是新的"切瓜人"。
5、開始游戲:小朋友可以分成6-8人一組(要求切瓜人要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起念。)注意事項:
1、幼兒要邊念兒歌邊有規律的切西瓜;2、幼兒在奔跑過程中要注意躲閃、不碰撞;3、被切到的兩名幼兒必須向相反的方向跑。
生成新玩法:
通過仿編兒歌的形式復習鞏固游戲。
"小朋友,除了西瓜可以一切兩半,還有什么水果可以這樣切?"引導幼兒把兒歌改成"切,切,切蘋果,一個蘋果切成倆。"依次變換成"切梨、切橙子"等比較圓的水果。
《切西瓜》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切西瓜這個游戲,掌握游戲中的兒歌,學會邊說兒歌邊玩游戲
2.產生初步的競爭意識和速度意識
3.發展圓圈跑能力和靈敏素質
活動過程:
一.排隊型
當把孩子領下去時就直接圍成一個圓圈
二.教兒歌
師:小朋友,你們吃過西瓜嗎?
幼:吃過
師:那你們切過西瓜嗎?
幼:有,沒有。。。。
師:今天啊老師教你們一首切西瓜的兒歌。你們聽好咯:“切,切,切西瓜,不切一個切兩個,切完西瓜送大家。”現在我說一句你們跟一句。“切,切,切西瓜”
幼:“切,切,切西瓜。”
師“不切一個切兩個”
。。。。。。
三.示范教學
師:這個游戲呢得先有一個切西瓜的人,你們大家圍成的這個大圓圈就當作一個大西瓜。先老師當作切西瓜的人。
(我走進圓圈內,邊沿圈邊邊用手模仿切西瓜動作,輕擊同伴拉著的手,同時說兒歌。每一拍切一下。)當我說到“家”時,被切的兩個小朋友迅速放手,沿圈反跑一圈并回到原來的位置,先跑到的幼兒與切瓜的人互換角色。
之后選一個小朋友充當切瓜人示范
四.進行游戲
當一遍游戲完后做小小的評論,指出不對的地方
五.游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