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正方形》教案(精選3篇)

《正方形》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15

《正方形》教案(精選3篇)

《正方形》教案 篇1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課前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美麗的圖片,請大家欣賞。(多媒體顯示一組圖畫,都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 看了這些美麗的畫片,你有什么感想?發現了什么? 2、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長方形和正方形中還藏著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揭題) 二、猜想驗證,歸納發現 1、觀察 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同桌交流。 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現?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 相機教學“對邊”。 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 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現?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現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現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4、歸納 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下面哪些圖形是長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為什么? 5、比較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們之間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 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圖形        邊             角 長方形  對邊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條邊都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 練習設計: 一、填空。 1、長方形有(   )條邊,(   )相等,有(   )個角,都是(   )角。通常把長方形的長邊的長叫做(   ),短邊的長叫做(   )。 2、正方形有(   )條邊,都(   );有(   )個角,都是(   )角。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   )。 二、下面圖形中哪些是長方形,在(   )內打上“√”,哪些是正方形,在(   )打“○”。 (   )        (   )      (   )     (   ) (   )       (   )     (   )        (   ) 二、數一數下面圖形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個數。

  有(     )個長方形       有(     )個正方形                           有(     )個長方形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認識周長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本課第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2、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重點難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并能指出并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課前準備: 線、樹葉教學過程: 一、復習 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二、導入新課 1、初步認識周長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要來研究周長。你能猜猜周長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 拿出數學書,指一指數學書封面的周長在哪里。 指一指課桌面的周長在哪里。 出示游泳池的圖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長嗎? 2、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 (1)學具盒面的周長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長有多長嗎?想辦法算一算。 交流算法。 (2)三角尺的周長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嗎? (3)拿出一片樹葉,你能指出樹葉的周長在哪里嗎?想辦法算出樹葉的周長。 學生交流算法。 3、教學“試一試” 先指出這些圖形的周長,再實際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樣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2題 沿著圖形的邊描出一周的邊線,增強對周長的理解。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圖形的周長。 然后交流算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完成p66第5題、第6題。 練習設計: 一、口算下面各題 3×13=         77÷7=        30×4= 43+27=        36-17=       56-24= 90÷9=         26+28=       2×14= 二、用彩色筆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 2三、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單位:厘米) 324222333425四、量量算算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 (      )厘米               (      )厘米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周長的計算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本課第3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能利用對圖形的認識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重點難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課前準備: 準備小棒、6個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學過程: 一、復習 用小棒搭一個長方形,再搭一個正方形。看著圖形,說一說。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長方形和正方形各邊的名稱。 3、周長。 二、新授 1、長方形的周長 你能說出小棒搭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幾條邊組成的?哪幾條? 想辦法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然后組織集體交流。 學生回答算法,老師板書出算法。 你喜歡哪一種算法?交流。 在小組里說說長方形周長可以怎樣算。 即時練習: 長24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 長13米,寬8米的長方形。 2、正方形的周長 用小棒搭一個正方形,說說開放型是由哪幾條邊組成的? 試著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獨立思考后,交流。 即時練習: 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www.x kb1.co m 邊長是25厘米的正方形。 三、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先量出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再計算出周長。 做完后交流,你量了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量出兩個正方形的邊長,再計算出周長。 做完后說說你是怎樣量的。 完成1、2題后,討論:要計算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一般應知道哪些條件?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先拼圖,再思考,然后小組交流。練習設計: 一、計算下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7厘米12厘米8分米8分米二、先量出下面長方形的長、寬及正方形的邊長,再分別求出它們的周長。 周長是(         )            周長是(         ) 三、解決問題。 1、一間房間的地面是一個長方形,長7米,寬5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2、一塊正方形花圃,邊長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3、用8個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周長是多少厘米? 4、一個長方形操場,長65米,寬44米,小蘭沿操場跑了兩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5、有一面正方形的鏡子,邊長2米,給它做一個鋁合金的邊框,大約需要多少米長的鋁合金材料? 6、一個長方形花圃,長6米,寬3米,在它的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周長練習課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本課第4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進一步明確有關的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重點難點: 通過練習,鞏固知識,發展能力。教學過程: 一、復習 回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長的含義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二、基礎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先量一量兩個圖形每條邊的長度,再說一說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和各自的特點。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看圖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 三、綜合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獨立思考。 組織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獨立思考。 組織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先估計哪張書簽用的金線最長,再想辦法量出每張書簽大約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線。 4、做想想做做第6題 先拼出圖形,想想它們的周長會相同嗎? 由于拼的方法不一樣,得到的圖形的形狀也不一樣,周長也有可能不一樣。 5、做想想做做第7題 根據周長設計圖形。 先獨立設計,再交流和討論說一說怎么設計,怎樣想的。 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出長、寬各是多少。想一想,怎樣更快設計出不同的花圃。 四、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 先指出這個圖形一周的邊線,再要求獨立計算,最后組織對不同方法的交流。 練習設計: 一、口算下面各題。 5×3+7=             4×3+6= 3×7+8=             7×9+7= 7×6+5=             5×6+9= 二、分別量出下面長方形的長、寬和正方形的邊長,填在括號里(單位:厘米) (    )(    )(    )(    )(    )(    )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周長是多少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本課第5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長的含義和計算方法,同時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重點難點: 組織有序的活動,通過活動鞏固知識。課前準備: 3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4根,線,12個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手帕。教學過程: 一、圍一圍 用一根線圍成你喜歡的圖形。 圍成圖形的周長是多少?怎樣量最方便? 通過圍一圍,量一量,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二、擺一擺 先幾根小棒,擺成正方形或長方形。先自己擺出來,然后大家交流,說說自己擺出的是什么圖形,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 三、拼一拼 用12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看看可以有幾種拼法,這些拼法有沒有什么規律。然后再比較它們的周長。 四、量一量 先量一量,再算出圖形的周長。 怎樣才能更巧妙、更方便地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五、估一估 估計手帕和課桌面的周長,再量一量,算一算。 再選擇生活里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其他簡單的圖形估估、量量、算算。練習設計: 一、量出下面物品一個長方形面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再算出它們的周長,并分別填在表格里。 長(cm)寬(cm)周長(cm)喜愛的一本書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一本練習冊的封面一張撲克牌二、根據要求量一量(取整米、整分米或整厘米數),填一填,再算一算。 1、你的房間長大約是(      )米,寬大約是(      )米,周長大約是(      )米。 2、你的寫字臺長大約是(      )分米,寬大約是(      )分米,周長大約是(      )分米。 三、求一求。 1、一個正方形的游泳池,邊長50米,周長是多少米? 2、一塊正方形玻璃,邊長3分米,要在它的四周鑲上金屬邊框,邊框長是多少分米? 3、一塊長方形菜地長14米,寬是長的一半,這塊菜地的周長是多少米? 4、一個長方形的人造滑冰場,長61米,寬30米,小軍沿著滑冰場四周滑了4圈,一共滑了多少米?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正方形》教案 篇2

  設計意圖: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結合《太原市課程標準》,我設計了認識正方形這一活動,正方形是低年齡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幼兒在生活活動中經常會碰到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幼兒在吃點心、玩玩具的時候老師都會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形狀,認識形狀的名稱。幼兒在已有經驗中已經知道了方形,在此基礎上老師進一步提高要求,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游戲進一步感知正方形的特征,活動最后回歸生活,讓數學活動生活化,符合《指南》的要求。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形,感知其特征。

  2、喜歡參加數學活動,能從生活中找出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活動重點:

  認知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

  能從眾多圖形中找出正方形

  活動準備:

  1、教具“正方形”“火車”;

  2、正方形,非正方形卡紙若干,呼啦圈6個;

  3、圓形,方形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正方形:游戲“神秘袋”。

  教師出示“神秘袋”,讓幼兒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有什么。

  出示正方形卡紙,并提問:

  1、正方形有幾個角?

  2、正方形有幾條邊?

  教師指導幼兒在觀察,觸摸的過程中認識正方形。

  二、認識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操作學具“火車”。

  教師出示學具:沒有車廂的“火車”,讓幼兒觀察發現火車車廂的形狀是正方形的,車廂的大小不一樣,請幼兒找出大小與車廂匹配的正方形,在操作中發現:正方形,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轉一轉,不變樣。

  三、游戲“小企鵝跳冰塊”,能從眾多圖形中找到正方形。

  場景布置:教師將呼啦圈平放在地上當作冰塊,正方形與非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卡紙圖標各放入呼啦圈中心,沒放呼啦圈的地面假設是水。

  聽指令:全體幼兒扮演“小企鵝”,教師說指令,“小企鵝”先在水里游泳,當聽到“有風浪了”時,就必須找含有正方形標識的冰塊站上去。因為只有含有正方形標識的冰塊是安全的,其它形狀的冰塊站上去會破掉,就會掉到水里去,所以站在其他形狀上的就是失敗了。當聽到“風停了”,“小企鵝”可到水里游泳。游戲可反復進行。

  四、分享“餅干”,從生活場景中感知正方形的存在。

  教師準備圓形與正方形的餅干若干。

  小朋友們的表現非常棒,教師想請小朋友“吃餅干”,但吃餅干是有要求的,今天我們要吃正方形的餅干,請幼兒來取餅干。

  活動延伸:尋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找一找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如:正方形折紙,布書,小毛巾,地墊,地板磚等等。

  請小朋友再找找我們生活中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活動反思:

  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數學活動,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興趣很高。

  老師針對低年齡的幼兒的特點,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兒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圖形,幼兒果然變得專心了,進行對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交通工具火車,讓孩子們進一步感知活動內容,繼而通過游戲鞏固所學知識點,在選餅干的過程中,使活動內容分回歸生活。

  本次活動的選材十分適合小班幼兒的認知年齡特點,抓住了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用多種形式達到了一個目標,逐層推進、逐步提高要求。各環節環環相扣,緊密聯系,使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處于集中狀態。教師還注重了低年齡幼兒的語言、社會能力的發展。若在最后環節添上一些讓幼兒的情緒得到高漲的游戲活動會更貼切小班幼兒的心理。

《正方形》教案 篇3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第十九章第二節《正方形》說課稿

  《正方形》

  一、教材分析:《正方形》這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第二節的內容。縱觀整個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等有關知識及簡單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等平面幾何知識,并且具備有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出現的。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延續,又是對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進行綜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本節課的重點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質,難點是理解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之間的內在聯系。根據大綱要求,本節課制定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質; 2、能正確運用正方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推理、論證;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本節課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探究、分析、歸納、總結等能力; 2、發展學生合情推理意識,主動探究的習慣,逐步掌握說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標: 1、讓學生樹立科學、嚴謹、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 2、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相互討論的團隊精神; 3、通過正方形圖形的完美性,培養學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學生分析:該段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特意設計了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培養說理能力,讓學生們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采用"實踐--觀察--總結歸納--運用"為主線的教學方法。

  通過學生動手,采取幾種不同的方法構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過觀察、討論、歸納、總結出正方形性質定理,最后以課堂練習加以鞏固定理,并通過一道拔高題對定義、性質理解、鞏固加以升華。

  四、學法分析 :本節課重點是從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分析歸納總結能力為出發點,著重指導學生動手、觀察、思考、分析、總結得出結論。在小組討論中通過互相學習,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五、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相關知識回顧

  以提問的形式復習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定義及性質之后,引導學生發現矩形、菱形的實質是由平行四邊形角度、邊長的變化得到的。并啟發學生考慮,若這兩種變化同時發生在平行四邊形上,則會得到什么樣的圖形?讓學生們通過手上的學具演示以上兩種變化,從而得出結論。

  第二環節:新課講解 通過學生們的發現引出課題“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義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變化出正方形的過程,并再次利用課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邊形的邊、角的變化演變出正方形的過程。請同學們舉手發言,歸納總結出正方形定義:一組鄰邊相等,且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義啟發學生們發現正方形的三個必要條件,并且由這三個條件通過重新組合即一組鄰邊相等與平行四邊形組成菱形再加上一個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兩個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內容借助課件演示其變化過程,進一步啟發學生發現,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性質。

  2、正方形的性質 定理1: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以上是對正方形定義和性質的學習,之后是進行例題講解。

  3、例題講解 : 求證: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四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題是文字證明題,由學生們分組相互探討,共同研究此題的已知、求證部分,然后由小組派代表闡述證明過程,教師板書,在板書的過程中,請其它小組的同學提出合理化建議,使此題證明過程條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邏輯,同時強調證明格式的書寫。從而培養他們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課堂練習 : 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關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對角線、邊長計算的填空題,目的是對正方形性質的進一步理解,并考察學生掌握的情況。

  第二部分是選擇題,通過體現生活中實際問題,來提升學生所學的知識,并加以綜合練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數學實質是來源于生活并要服務于生活。

  5、課堂小結 : 此環節我是通過圖框的形式小結正方形和前階段所學特殊四邊形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對所學幾種四邊形內在聯系體現正方形完美的本質,渲染學生們應追求象正方形一樣方正的品質,從而要努力學習以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達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業設計:作業是教材159頁,第12、14兩小道證明題,通過此作業讓同學們進一步鞏固有關正方形的知識。

  六、教學反思 一、本節課設計的以問題為主線,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歸納概括能力,并重視培養學生語言描述,然后進行引導交流形成規范語言。

  二、通過一道拓展延伸練習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同時鼓勵其他同學進行互幫互助,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成功的體驗,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間,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和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有成功體驗。

《正方形》教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草》教學設計(精選21篇)

    【教學目標】1、認讀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談話1、請大家把你課前準備好的小草拿出來。2、請同學們談談對小草的認識。...

  • 《數的世界》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與因數。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 《梅蘭芳學藝》教案(通用18篇)

    一、導入京劇是我們中國的藝術國粹,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認識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出示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誰?介紹梅蘭芳的生平和作品看了這么多關于梅蘭芳的資料,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讓我們來看看梅蘭芳學藝的故事,齊讀課題。...

  • 《草》教案(精選19篇)

    《草》教案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理清情節,從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2、揣摩人物描寫的方法,學習如何通過文學語言展現人格魅力學習過程:導語:翻開歷史的畫卷,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和戰士用生命換來了今天我們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環境,...

  • 《充氣雨衣》教案(通用18篇)

    教學目標1.會認14個生字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3.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教學重點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教學難點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

  •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通用18篇)

    【導學新概念】這是一篇短小精悍、邏輯思維較強,融基本知識、思想內容、現實借鑒為一體的優秀作品。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讓學生學習不同歷史時期的散文精品,是課本編寫者的愿望,也是大綱的要求。...

  •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學會11個生字(其中2個多音字“折”zhē、“落là”及新詞,認讀3個字。2.能用多音字組詞。3.聯系課文內容說說結尾一句話的意思。4.用“清脆”、“整整齊齊”造句。...

  • 《春的頌歌》教案(通用3篇)

    一、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知道春風給大自然所送來的禮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發學生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枣阳市| 邵阳县| 桂平市| 军事| 金堂县| 花垣县| 荃湾区| 新源县| 沧州市| 交口县| 建湖县| 利辛县| 独山县| 革吉县| 个旧市| 班戈县| 永靖县| 漾濞| 贵溪市| 左云县| 辉县市| 西盟| 贵定县| 察隅县| 平南县| 满洲里市| 卫辉市| 隆化县| 化隆| 吉木萨尔县| 临潭县| 上犹县| 平安县| 梧州市| 政和县| 虹口区| 汾阳市| 远安县| 绥化市|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