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半句》教案(精選3篇)
《只聽半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13個要求認的生字,會寫8個要求會寫的字。
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價值觀
教育學生待人接物要講禮貌,聽對方把話說完,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要求認的生字,會寫8個要求會寫的字。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待人接物要講禮貌,聽對方把話說完,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誘導,質疑。
有個小男孩很聰明,反應也很快,往往聽別人說半句話就接下半句,結果就有了課文中所講的這樣一件事,板書課題——21 只聽半句。
二、整體感知,自學生字。
1、首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課文。
3、再讀課文,要讀得流利、有感情。
4、檢查生詞認讀,尤其是生字的讀音及書寫、識記。
5、分組朗讀,相機指導。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探究。
(一)指導學習第一節
1、自由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議一議:這樣的習慣好不好?為什么?
。ǘ┲笇W習第二節
1、自由讀,思考:這個小男孩猜測的內容準確嗎?為什么?
2、指名交流。
3、教師小結
小男孩猜測的內容不一定準確;要等對方把話說完;要講究禮貌。
。ㄈ┲笇W習第三、四節
1、自由讀第三、四節,思考:小男孩哪里做得不對?
2、議一議:你想對小男孩說些什么?
。ㄋ模┲笇W習第五、六節
1、邊讀邊想:小男孩鬧出了什么笑話?原因是什么?
2、指名交流。
3、議一議:小男孩鬧笑話的原因是什么?
四、質疑,討論。
五、反饋,小結。
1、說說自己學了本課后的收獲。
2、教師小結。
3、說一說:自己有過類似的笑話嗎?說給同學聽,再說說自己從中懂得的道理。
六、指導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天熱了——已經脫了一件衣裳
算術題——以后算仔細
只聽半句電影——不會放在晚上
不講禮貌 不認真聽
椅子——只須坐,不許躺
。ㄓ推嵊×烁芨埽
《只聽半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句、無、脫、算、場、總”等13個生字;會寫“丁、無、術、以、及、訴、句、總” 8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認真傾聽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理解文中的小朋友褲子印上兩道油漆杠杠的原因。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識記生字,會讀課文。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дn:
有一個小朋友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不等別人說完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后來這個小朋友鬧出了笑話。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
1、卡片出示“話”字: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用這個字組詞嗎?能夠用數量詞跟它組詞嗎?
2、我們聽別人說話時,聽一句好呢?還是聽半句好?
3、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一個聽話只喜歡聽半句的小朋友,大家有興趣嗎?
板書:只聽半句,學習生字“聽”。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寫:無、半、及、句。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小節。
2、同桌按小節互讀互聽,互相提示并幫助糾正讀錯的字音。
出示我會認:
丁 以 總 句 椅 無 術
及 脫 訴 算 場 攔 印
[目的:用讀書的方法檢查學生對小節的概念是否理解正確,培養學生互相聽讀、互相糾錯的能力。]
3、反饋:
(1)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能夠帶領大家讀一遍嗎?
(2)能夠在課文中找出有這個字的句子并帶大家讀一遍嗎?
(3)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應該怎樣寫呢?]
(4)檢查全部生字的認讀情況:
出示我會讀:
句子 無用 脫衣 廣場 總理 椅子
及時 阻攔 印刷 姓丁 算術
A、讀生字卡片,讀一個拿一個。
B、小游戲:生字寶寶很淘氣,趁同學們不注意又逃回了課文里,同學們在課文里捉住他們,有信心嗎?
C、展示檢查學生勾畫生字情況。
D、再讀生字卡片,讀一個收一個。
[目的:用匯報的方式反饋學生自讀時的識字效果,充分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主動地識字,把識字過程真正落到實處。]
。ㄈ┘氉x課文,讀準確,讀通順,有一定語氣(會讀)。
1、自由練讀課文,一小節一小節地讀,讀好一節再讀下一節。
[思考:小男孩都聽了誰說話?
奶奶 爸爸 老師 園丁叔叔]
2、四人小組合作練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是最有把握讀好的小節讀,互相提示、糾正,要讀準確、流利。
3、面向全班檢查練讀情況:指名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小節,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情況有意指導學生讀好課文。(按課文的先后順序逐一完成)。
4、朗讀全文。
。ㄋ模┬〗Y。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識記的生字,指導寫:術、丁、以、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活學生想象,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明白聽話只聽半句是不好的習慣,從小養成聽話聽清楚,說話說明白的好習慣。
。ㄒ唬、復習導入新課。
1、出示文中主人公圖片:同學們,你能夠認出圖片中的人是誰嗎?記性真好。(板書課題:只聽半句)
2、復習認讀生字:這篇課文雖然短小,但要求我們認讀的生字卻不少。經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的小腦袋里都把這些字記住了嗎?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方法讓老師檢查你們。
3、聽寫寫過的生字詞:咱們的詞語花籃還是空空的,能夠裝滿嗎?(無論、半句、來不及)
。ǘ、精讀課文,激活學生想象。
1、邊看課文上的圖邊小聲讀課文:(同學們把課文的生字生詞記得這么準,肯定也記得,課文中寫的這個小朋友在聽人講話時是很有特點的。這個小朋友在聽別人講話時到底有什么特點呢?)
2、學生反饋后大屏出示指導朗讀:他無論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
3、根據小朋友的這個特點,你想給他取個什么名?
4、自由小聲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寫他都聽誰說話了?
5、在什么情況下聽半句話?理解后指導朗讀:重點指導朗讀描寫在家里的2、3小節,重點指導“知道了,知道了”這一句,讓學生體會到不耐煩的心情,并讀出來。
。1)指名朗讀第二小節:奶奶想告訴他什么?沒有說完的話應該是什么?他聽了哪半句?
。2)聽了奶奶的半句話,他說了什么?應該是怎樣的語氣說出的?指導朗讀“知道了,知道了!
。3)分角色朗讀第二小節。
。4)在家里除了奶奶說話他只聽半句,還有誰說話他也只聽半句?(按照第二小節的方法學習第三小節)]
6、四人小組選擇內容(在學校、在公園的表現任意選一)合作學習,選擇匯報方式匯報學習效果。
7、馬大哈聽話聽半句有對的時候嗎?像這樣的情況你覺得還會有哪些?他是不是每次都對呢?總是像這樣,在生活和學習中還會鬧出什么笑話?(為后面的拓展埋伏筆)
說一說:說話只聽半句好不好?應該怎樣傾聽別人說話?
。ǘ、思維和語言訓練:
1、根據課文內容畫的啞劇畫面:以課文內容和平時的生活見聞為依據,為啞劇配解說詞。(任意選一,也可以自己畫一幅圖自己配解說詞。)
2、出示練習:
面對馬大哈的表現,我想說……
面對馬大哈的表現,我想起了我曾經鬧出的笑話,那就是……
(同學們,面對這個哭笑不得的馬大哈,也許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他說,也許這勾起了你相同的經歷回憶。你想說什么呢?你想起了什么呢?請與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吧。
3、課本劇排演: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知道了,聽話只聽半句是非常不好的一個習慣,首先,它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其次,它有時候會讓我們鬧出笑話,有時候會讓我們耽誤事情。我們把課文里的內容排成一個課本劇,演給我們身邊的人看,讓他們也知道好嗎?
。ㄈ⒎纸巧x全文后小結:
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形成這樣的壞習慣。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從小做起,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覺的養成好習慣。聽話要聽清楚,說話也要說清楚。
(四)、指導寫字:丁、術、以、總
[同學們,你們在讀書,老師在讀你們。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讀出了你們愿意做一個把話聽清楚、聽完整的好孩子;從你們今天的表現中,老師讀出了你們都是把話聽清楚、聽完整的好孩子。所以,老師一點都不擔心你們把這篇課文中沒寫的生字寫好,你們擔心自己嗎?]
1、多媒體出示要寫的字:認讀后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字的結構規律)
2、你認為最難寫的字是哪個?怎樣寫才能夠寫好?(示范)。
3、學生練寫后展示欣賞評價:聽話聽得認真,所以寫得好。
(五)、朗讀全文。
《只聽半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15個生字,會寫“丁”等8個字。積累“告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屁股印上兩道杠杠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要養成傾聽的習慣,不能只聽半句。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受到啟發,養成良好的處事習慣。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有一個小朋友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不等別人說完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后來,這個小朋友鬧出了笑話。你們想知道是什么笑話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只聽半句》。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詞語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讀,相互正音。
三、學習生字
1、帶拼音拼讀。(課件出示)
2、直呼,再開火車讀。
3、去拼音讀,打亂順序讀;口頭組詞。(課件出示)
4、你覺得哪個字最難,你是怎樣記的?先抽學生說,再同桌交流記字方法。
5、猜字游戲。(課件出示)
6、認讀帶生字的詞語。(課件出示)
四、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聽錄音,配場景圖。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課件展示)
2、學習第一小結。
3、學習第二至第五小結。重點指導第二小結。
(1)小男孩都聽了誰說話?生答師板書。
。2)奶奶是怎樣說的?說完了嗎?請學生體會著讀一讀。(稍慢、停頓。)
(3)小男孩說了什么?你能學學他的語氣嗎?抽學生讀,再同桌相互體會讀。(讀出不煩燥的語氣,語速稍快。)
。4)分角色讀第二小結,學生評義。
。5)分小組按剛才的方法分角色讀第三、四、五小結。
(6)分角色表演讀。
4、學習第六、七小結。你知道園丁想什么嗎?小男孩鬧出了笑話的原因。
五、體會感悟。
1、只聽半句好嗎?應該怎樣聽別人說話?
2、你鬧過這樣的笑話嗎?請生說說。
六、有感情地齊讀全文,深化認識。
七、小結全文。
我們不要學習文中的小男孩,而要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