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怎樣傳播的》教案(精選3篇)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案 篇1
光是怎樣傳播的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光是直線傳播的
過程與方法:
1、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
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
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
4、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測要有依據
3、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光是直線傳播地圖片和課件
分組實驗: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空心彎管和直管
三、教學重、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清晨,太陽出來,房間撒滿了陽光;黑夜,打開手電筒,燈光照亮了前面的路。當光照亮周圍的物體時,你們是否想過它從哪里來,又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
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2、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1) 讓學生推測光的傳播路徑,重在說出推測的依據
書上已有:舞臺上的燈光,從云層中透過的陽光
但應該啟發更多: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體的側面一致
3、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第28-29頁,明白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最好請個別學生描述一遍實驗的操作)
2)4人一組自行操作
3)解釋匯報兩次實驗的現象
4、其它的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提示不要用眼睛直對很亮的光線.
2)書上資料的介紹
六、作業設計
作業本上的配套作業
七、板書設計
2.3光是怎樣傳播的
我的推測:直線傳播
我的依據:
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光是直線傳播的
過程與方法:
1、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4、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測要有依據;3、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光是直線傳播地圖片和課件
分組實驗: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空心彎管和直管
三、教學重、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清晨,太陽出來,房間撒滿了陽光;黑夜,打開手電筒,燈光照亮了前面的路。當光照亮周圍的物體時,我們是否想過它從哪里來,又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2、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1) 讓學生推測光的傳播路徑,重在說出推測的依據
出示課件:舞臺上的燈光,從云層中透過的陽光
(但應該啟發更多: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體的側面一致)
3、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第28-29頁,明白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最好請個別學生描述一遍實驗的操作)
2)2人一組自行操作
3)解釋匯報兩次實驗的現象
4、其它的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提示注意用眼
2)書上資料的介紹
六、當堂檢測
出示課件(檢測題)
七、板書設計 光是怎樣傳播的
我的推測:直線傳播
我的依據:
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案 篇3
這節課的學具需要比較簡單,孩子們準備好實驗即可進行實驗,孩子們進行觀察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結論。注重學生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要多想、多思考。
這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淡化了以知識傳授為重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認識光是怎樣傳播的,進而順利理解影子形成的道理,解釋了生活中的疑惑。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親自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感受、體驗并內化。并讓學生親自設計實驗去驗證,在體驗中感悟科學探究的真正樂趣,減少學生對科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我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做好觀察記錄,學生在活動中不斷有新發現。我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里都承擔了任務,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這次的科學探究活動,共享其中的苦惱和喜悅,給學生一個自主實驗的平臺。
但也有不足,在課堂上缺乏孩子們對科學現象的進一步探究以及提出相關的問題,沒有提問意識,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