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猴子》教案(精選8篇)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1
課題
淘 氣 的 猴 子
授課
教學
目
標 情感目標:結合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能力目標: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學會合作學習。 知識目標: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知
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教具 主題圖 尺子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教
學
步
驟 活動一:淘氣的猴子 1、創設情境“一個桃子都沒有了” 2、結合情境思考: 0÷4=? 0÷5=? 3、聯系實際說一說:0÷7=?0÷8=? 4、看書,小結: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5、齊讀,同桌互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活動二:試一試 師:0出現在算式里怎么計算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出示題目408÷4=) 1、獨立計算 2、在小組里說一說遇到什么困難了? 3、個別匯報,教師板演 4、指導:遇到困難時可以這樣做 (1) 估算。商大約是多少,是幾位數? 創設具體情境,自然融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充分利用教材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個規律。 結合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估算意識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教
學
步
驟 (2)被除數十位上的0除以4,得商“0” (3)驗算。12×4=48 與被除數408不相等。 再出示612÷3= 思考:十位上的數不夠除,怎么辦? 1、獨立計算 2、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指導: 先估計再計算,最后驗算。 十位上的數不夠除,在十位上商0 師:0在被除數的末尾怎么計算呢?我們再試試吧(出示840÷6=) 1、獨立計算 2、交流遇到的問題 3、計算有困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 4、師板演、指導 5、比較區別 以學定教,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考慮如何指導學生理解好本課所要掌握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分析除法豎式里出現0的情況,建立初步完整的知識系統 課后反思: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你們估一估商是幾位數。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63÷3= 603÷3=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師:這天孫大圣來到花果山,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帶回去給猴子猴孫們嘗嘗,于是大圣手一揮,所有的桃子都進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數是0的除法。
師:現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 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都得0)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這四個小猴子沒吃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們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個桃子,誰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
師:瞧,你提的問題和大圣的一樣,真了不起!這道題你會做嗎?你是怎樣列式的?(408÷4=)結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點引導學生用列豎式方法解答。
獨立解決后,同教師板書對照,比較兩個豎式不同之處,說說自己的觀點。
師:咱們看看結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數都一樣嗎? 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的!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 802÷2=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是不是一樣。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開心的走了,聽說大王在分桃子,又來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個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個桃子?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我們計算的結果和估算的位數也一樣。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嗎?
680÷2=34 309÷3=13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不過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思考題:哪題的商最接近150?
906÷6= 745÷5= 480÷4= 447÷3=
四、本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你們估一估商是幾位數。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63÷3= 603÷3=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師:這天孫大圣來到花果山,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帶回去給猴子猴孫們嘗嘗,于是大圣手一揮,所有的桃子都進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數是0的除法。
師:現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 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都得0)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這四個小猴子沒吃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們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個桃子,誰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
師:瞧,你提的問題和大圣的一樣,真了不起!這道題你會做嗎?你是怎樣列式的?(408÷4=)結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點引導學生用列豎式方法解答。
獨立解決后,同教師板書對照,比較兩個豎式不同之處,說說自己的觀點。
師:咱們看看結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數都一樣嗎? 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的!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 802÷2=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是不是一樣。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開心的走了,聽說大王在分桃子,又來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個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個桃子?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我們計算的結果和估算的位數也一樣。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嗎?
680÷2=34 309÷3=13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不過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思考題:哪題的商最接近150?
906÷6= 745÷5= 480÷4= 447÷3=
四、本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4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六單元p57~58《淘氣的猴子》
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創設了“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 0”這一規律,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就要用到這一規律。教學時,可以利用這一情景,組織學生討論,每只猴子分到幾個桃子,再擴展到如果有更多的猴子來到這里,能分到桃子嗎?從而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在把結論應用到計算當中。
學生分析:大慶市直機關四小是大慶市教育局直屬小學,有較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80%都來自城市,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好。在計算方面,學生已經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多種計算方法,對于多樣化的計算方法已經有一些體驗和積累。三年級的學生處在抽象的邏輯思維開始形成的階段,因而運用視頻、音頻、圖像等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活躍思維,可以增強學習興趣。此外,在解決問題的活動體驗中,可以采用小組交流、全班展示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幾道除法算式,你們估一估,用手勢表示商是幾位數。(出示408÷4= )你是怎樣估的,說說你的方法。再出示下面的題
603÷3= 802÷2= 840÷6=
師:你們都說對了,那么這些算式到底得多少呢?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就會知道了。
[先估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之前,已預算出商的位數,為后面的計算提供參考。]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課件出示小猴子,師:認識這是誰嗎?(小猴子)
師:那么你們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小猴子嗎?(調皮、淘氣……)
引出課題。
2、除數不能為0
師:現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 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都得0)
師:為什么不是0?小朋友如果樹上有5個桃子,來了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幾個桃子?(5÷5=1(個));那要是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呢?(5÷1=5(個));那要是沒有小猴子來分呢?(那就不能分了)也就是說除法算式就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說0能做除數嗎?(0不能做除數!)非常好!因此,0除以任何什么樣的數都得0。(不是0的)
學生在下面讀讀這個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尋求多種策略解決0不能做除數的問題,在不斷反思與討論中,逐步感悟出算理,獲得新知。]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這么難的問題都被你們探索出來了,現在老師想給大家出一道計算題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完成嗎?(有)
師:瞧408÷4=你們會算嗎?結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口算)你能說說口算的過程嗎?(教師板書學生口算過程)還有別的算法嗎?(豎式,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在展臺上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先展示沒有省略十位計算過程的豎式,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和口算方法對照理解算理。然后再展示省略十位計算過程的豎式,這一步不是省略“0”,而計算十位了,但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所以十位商0,過程可以省略不寫。)
師:比較兩個豎式的不同,第二個算式為什么可以省略掉“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那種方法更好些?(第二種,更快更簡便。)那么跟著老師一起在寫一遍豎式的計算過程。
師:咱們看看結果估算商的位數都一樣嗎? 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的!那么我們除了用口算還有估算商的位數來檢驗我們算得是否正確,還有其他方法么?(乘法,商×除數=被除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將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把已有的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遷移到“商末尾、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把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 802÷2=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是不是一樣。
[這一環節旨在通過練習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試做,進一步鞏固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牢固掌握計算技能。]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我們計算了商中間有零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道題。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當我們做這道題時,發現除到十位已經除盡了,那么個位上的0你想想怎么辦呢?(在個位上直接寫0)為什么?(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我們計算的結果和估算的位數也一樣。
師:小朋友這節課學得非常好!你都有什么收獲呢?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拿這些0的作用是什么?(占位)
三、鞏固練習
選擇:
1、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 )。
a、一定有幾個0; b、一定沒有0; c、不一定有幾0;
2、一個數除以它本身(0除外),商( )。
a、一定是1; b、一定不是1; c、不一定是1。
3、600 ÷ ,要使商末尾有兩個0, 中應該填( )。
a、2、3;b、1、6;c、2、3、6;d、1、2、3、6。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先來估算一下下面這幾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再獨立完成題簽。
思考題:哪題的商最接近150?
906÷6= 745÷5= 480÷4= 447÷3=
四、本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通過這周的兩節課的試講,發現有以下問題:
主要感覺時間比較緊,因此對時間的分配應該合理。
1、估算簡單處理,不再細分析,主要培養孩子的估算意識!
2、使用書中的情景,把兩只小猴子的部分刪掉,重點分析“0不能做除數”的問題。
3、豎式計算的算理理解作為重點理解。
4、最后一道思考題作為備用題,也可作為分層次作業處理。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因為這節課主要學的是除法豎式,考慮到課程內容的單一性和難度,為了不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感覺,我創設了“小猴吃桃子”的情境,所有的課程圍繞情境展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課程把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定在探索、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強調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著力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為他們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與機會,使學生在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算理。這節課中的3個知識點都通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學習而獲得。
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直觀到抽象,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出發類比遷移新知。通過小猴采桃這個情境,引導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 不能做除數”。然后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的除法。通過不同角度的思考,讓學生體會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突破計算中的難點。再通過練習環節,讓學生加深理解,這樣不僅為學生留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而且有利于學生認識到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通過前面的學習,最后遷移到“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把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不足
通過學生的反饋情況分析,有些學生對為什么0不能做除數不太理解。以至于在后面的計算學生雖然知道怎么做,但是講不清算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針對這些學生著重講解、并進行鞏固練習。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以小朋友熟知的《西游記》為藍本,創設了“齊天大圣孫悟空回老家花果山”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數學的價值。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在這節課中,主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與實踐性,讓學生人人參與教學全過程,在感知的基礎上親身體驗,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創設了“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 0”這一規律,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就要用到這一規律。教學時,利用這一情景,組織學生討論,每只猴子分到幾個桃子,再擴展到如果有更多的猴子來到這里,能分到桃子嗎?從而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在把結論應用到計算當中。
學生分析:
在計算方面,學生已經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多種計算方法,對于多樣化的計算方法已經有一些體驗和積累。三年級的學生處在抽象的邏輯思維開始形成的階段,因而運用圖像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活躍思維,可以增強學習興趣。此外,在解決問題的活動體驗中,可以采用小組交流、全班展示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在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悅。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以及“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音樂《猴哥》,創設一個寬松的氛圍。
二、故事導入
師:小朋友都看過《西游記》吧!喜歡齊天大圣孫悟空嗎?大圣又回到它的老家花果山,看,花果山滿山遍野都是仙桃。(出示課件)它想把這些桃子拿回去給它的猴子猴孫們吃,于是,大圣的手一揮,桃子就全進了它的手心里。
三、共同探討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看,樹上現在還有沒有桃?什么也沒有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
板書:0
師:現在有4只小猴玩累了,來摘桃子吃。(出示課件),看到這個圖你能提出一個什么數學問題?
板書:淘氣的猴子
生:每只小猴能平均分到幾個桃子?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結果是多少?為什么?
0÷4(板書)
生:每只猴子沒有分到一個桃子,所以0÷4=0;(你是根據故事理解的。)
生:因為0×4=0,所以0÷4=0。
師:你說的很有道理,做除法想乘法。
師:看,(出示課件)猴小五來了,它笑哥哥姐姐好笨哦!它以為它來了就會有桃子分了,小朋友們,有桃子分嗎?可怎樣寫算式?結果呢?
0÷5=?(板書)
師:如果有6只猴子,10只猴子呢?有桃子分嗎?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這樣的算式嗎?
師:從這些算式中,你有什么發現?
生: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學生:(板書)
師:“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還有什么補充嗎?
師:強調“為什么要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
拋算式: 0÷0= 5÷0=
假設0÷0=?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確定,可以是1、2、……這個除法算式也就沒有意義;0做除數無意義。5÷0=?0乘任何數都不等于5,這個算式沒有答案,所以0不能做除數,0做除數無意義。
評價:(這是一個十歲孩子的想法嗎,太令人驚奇了!不錯。)
0÷100呢?0÷16呢?得結論:放課件。(師:齊讀一遍我們的發現)
2、探討“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剛才5只小猴子沒有分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一回家可高興壞了,原來桃子都被它們的老祖宗孫悟空已經摘回來準備開蟠桃宴呢?(出示圖)
孫悟空有話說:猴兒們,我采了408個桃子,每張桌上平均放4個,可以放幾桌?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助小猴子解決這個問題嗎?誰來說說怎樣列算式
408÷4=
師:先來估一估它的結果是多少?是幾位數?現在來試著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說估算方法:把408估計成400,用400÷4=100。)
生獨立做,再小組交流:抽一名學生板演
師:你們在小組內說說你們的計算方法,也可交流一下在計算中發現了什么?你是怎樣解決的?
生匯報
生:口算:408可以分成400+8,400÷4=100,8÷4=2,最后算100+2=102
師:你的思路很清晰!
生:列豎式。師:你能把你的想法給大家說說嗎?學生講列豎式的過程。
師強調:從被除數的位除起,先用百位上的4去除以4,4個百除以4,商1個百,除到十位時,十位上是0,表示0個十,0個十除以4得0,商0個十,商0要寫在十位上,0和4相乘得0,0減0得0,接下來再用個位上的8去除以4,商2要寫在個位上。
師抽生評價同學:你覺得他說的怎么樣?
①說的很清楚,我聽明白了!②聲音很哄亮!
師:我也很欣賞你,因為你不僅用以前學過的舊知識大膽嘗試,解決新問題,還能勇敢的走上講臺,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誰還有不同的做法?(用虛線框起來突出簡便算法。)
對比發現:當百位上正好分完,沒有余數,而十位上的數字又為0時,可在十位上直接商0,不用再拉下來繼續除;這樣簡便一些!
師強調:咱們看看結果和估算的商的位數一樣么?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正確性的。
再強調:商中間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放課件)
①必須寫,起占位作用。②不寫就是12,不是102了!
師:同桌看著豎式互相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方法。
試做:606÷3
交流反饋
師:這兩道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的算式商有什么不同?
得出: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觀察真仔細!
3、探討:“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謝謝小朋友們幫小猴解決了問題,孫大圣高興的宣布“宴會開始。”可美猴王的宴會上怎么少得了美酒呢?
師:看,一共有720瓶酒,每個桌上放6瓶,可以放幾桌?
生列算式:720÷6=
先估算商是幾位數,再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抽生在班上交流。
明確:為什么商的個位要添上0?(因為除到被除數的十位上的數剛好除盡,而被除數的個位上是0,0÷6得0,所以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
師問有無其他方法?
師:強調簡便方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所以末尾的0除以除數,不要寫計算過程,直接寫商,這樣簡便一些。
師:這道題和上道題相比商有什么不同?
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
做書上的840÷6,抽生說方法。要求學生把掌聲主動送給他。
通過計算這幾道題,能說說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嗎?
⑴ 檢查商0是否忘寫; ⑵注意估算:商是幾位數?大約是多少?(3)用乘法驗算。
師:小朋友們總結的很好,一定要注意哦!
四、鞏固練習
師:齊天大圣孫悟空看到我們小朋友這么聰明,觀察時認真,計算時仔細,有點不服氣了,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那我們就去它的聰明宮去看看吧!(出示圖)
1、是是非非請判斷
小朋友們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么?
2、神機妙算對又巧
師:小朋友們可真是有火眼金睛啊!來看第二關,做這兩道題,你們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309÷3 650÷5
同桌檢查,做對的用你喜歡的方式夸夸對方,不對的幫它改正;
3、生活處處用數學
李阿姨不小心把購貨發票弄臟了,你能幫她算出每臺電風扇多少元錢嗎?
4、升華延伸你能行
在8□8÷8這個除法算式中,要使商中間是0,□里可以填幾?
師:這個題其實除填0以外,還可填1——7這幾個數字,當我們學了下節課的知識,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明白的。
五、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本課學習內容,說一說,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學的。(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去講給爸爸媽媽聽)
2、師強調在計算除法時,要注意商中間和末尾的0不要丟掉。
3、師:孫大圣對大家今天的表現相當滿意,我也很敬佩你們的好學精神,最后孫大圣送大家一句話:只要你們勤思考,多動腦,常練習,你們也一定會越來越聰明的!(放課件)
板書設計:
淘氣的猴子
0÷4=0 0÷5=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6
一、教學分析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并且商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材以“一個桃子也沒有了”這個有趣的內容為情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個規律。
二、學生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的口算和一位數乘法的基礎上,開始學習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學生沒有接觸過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 的除法,教學時,如果直接給學生講解算理,可能會出現滿堂灌的情況。這樣,有的學生感覺枯燥無味,聽不進去;有的學生感覺簡單易學而忽視算理;還有的學生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精心創設了學生最愛聽的童話故事,讓故事的情節貫穿始終,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經歷了由舊知引出新知,由一點引出幾點,由現象探究規律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0的除法規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算理。
2理解與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并理解算理。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悅。
四、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
師:程老師知道三年一班的同學最喜歡聽數學故事,而且還善于從故事總發現數學問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幾只淘氣的小猴。同學們,你們知道猴子最愛吃什么水果嗎?
生:是桃子。
師:對。桃子又大又紅,軟軟的,甜甜的,多好吃呀!其實不只是猴子愛吃桃子,許多小動物也很愛吃桃子。不信,你們看(畫桃樹)山坡上的小桃樹上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桃子。這時四只小象(貼小象)來到桃樹下,誰也不去爭,誰也不去搶,卻一起去數樹上的桃子,共數出了48個。(貼桃子)
生:(我發現了數學問題)一共有48個桃子,把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只分得一份,平均每只小動物能分得幾個桃子?
師:平均分很公平,誰來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48÷4=12(個)。
(二)探索新知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每只小動物分得12個大桃子,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可是最愛吃桃子的是猴子呀!(出示4只猴子也來到這棵桃樹下,找桃子吃的情境圖)它們抬頭一看“啊,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猴子們顯得很失望。大家想一想,樹上沒有桃子了,用數怎樣表示?
生:用0表示。
師:樹上的桃子數是0,那么這樹下的4只猴子,平均每只能分得幾個桃子?該怎樣列式呢?
生:它們誰也分不到桃子。
師: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好嗎?
生:因為樹上沒有桃子。
師:有道理。那么誰能把這個道理完整地講給大家聽?
生:樹上的桃子數是0,樹下的每只猴子肯定都分不到桃子,所以0除以4得0。
師:怎么用式子表示這個意思呢?
生:0÷4=0。
師:敘述得真清楚!(繼續講故事)就在這4只猴子犯愁的時候,又從后面追來了一只小猴子,它也想分到桃子。大家看一看,這時樹下共有幾只猴子?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個桃子?用算式怎樣表示?
生:0÷5=0。
師:假如再來一只猴子或再來10只猴子呢?你還會列式計算嗎?
生:會。0÷6=0,0÷15=0。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思考、交流。)
生1: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
生2:不對! 0不能做除數。
師:對,0不能做除數。那應該怎么說呢?
生: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
師:大家同意嗎?
(學生異口同聲:同意。)
生:老師,為什么0不能做除數呢?
師:是呀,其他自然數都能做除數,為什么0不能做除數呢?太不公平了!那好,今天咱們就給0一次機會,讓它做一做除數,試試看行不行。
(教師板書以下算式,學生試做。)
0÷0= 5÷0=
(學生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個個皺起了眉頭。)
生1:我在算0÷0時,商是1能行,是2也行……是幾都行。
生2:我在算5÷0時,找不到商,因為任何數與0相乘都不等于5。
師:同學們,通過這兩種情況我們就明白了0不能做除數的原因:
當0÷0時,商不確定;當5(或其他不是0的自然數)÷0時,又找不到商。所以0不能做除數。
(學生個個豁然開朗,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2.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接著聽故事。剛才從后面追來的小猴子跑累了,實在走不動了,可原來那4只猴子因沒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它們很有毅力,決定繼續找。于是它們走啊走,終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樹。桃樹更大了,桃子更多了。它們非常高興,數了好久才數清,“哇,共有408個桃子呢!”
生:(發現數學問題)把408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 ?
師:請同學們試著解答。(生試做)
生:把408分成400與8,先算8除以4得2,再算400除以4得100,最后算100加2得102。
師:這兩位同學運用口算的方法,又快又準地幫猴子們算出了結果,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在展示臺上展示展示,將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好嗎?
生1:我用豎式計算(口述計算方法)。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是4,表示4個百,4個百除以4,商1個百,因此百位上商1;十位上是0,表示0個十,0個十除以4,商為0個十,因此十位上商0;個位上是8,表示8個一,除以4得2個一,因此,個位上商2。
生2:我用豎式計算(口述計算方法)。
百位上4除以4得商1,十位上0除以4,直接得商0,個位上8除以4得商2。
師:大家比較生1和生2的計算過程,談談你的看法。
(大家一致認為生2的方法簡單可取。)
生:當百位得商后,沒有余數,被除數十位上的數字為0時,可以直接在十位上商0,因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仔細觀察這個商,與以前做除法時得到的商有什么不同?
生:商中間有0。
師:對,你們的眼睛真亮,我們今天研究的就是商中間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
3.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我們做數學題做得不錯。你們看,小猴子在分桃子的過程中對做數學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只愛動腦筋的猴子說:“我要是改一改被除數中的兩個數字,你們誰還會算?”于是它出題了:
416÷4=
師:同學們,咱們能被小猴子出的題難倒嗎?誰來算算?
(通過一位學生板演試算,講解算理,得出416÷4=104。)
4.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小猴子都那么愛動腦筋,那么善于發現數學問題,我們能示弱嗎?一只淘氣的小猴子不服氣也給大家出兩道數學題,你們會做嗎?
612÷4= 840÷6=
學生試算后交流方法(重點是 840÷6=)
(兩名學生板書豎式,交流計算方法)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8個百除以6得1個百,百位上商1,余2個百即200與十位上的4合起來是240,即24個十,24個十除以6得4個十,十位上商4,個位上0除以6得0,在個位上直接商0。
師:大家仔細觀察,這個商與前面的商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稍作觀察)商的末尾有0。
師:對,我們今天的課題有兩個內容,那就是商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填充板書的課題)。
師:同學們,你能說說為什么下面這些題商的末尾有0嗎?
(出示)
520÷4= 560÷4= 600÷4= 500÷4=
(學生觀察思考、交流)
生:這些算式的被除數都是三位數,并且末尾都是0,當除到被除數的十位時,余數都是0,個位上0除以除數仍得0,所以商的末尾都有0。
師:你們觀察得很細致,敘述得很清楚。
(三)鞏固練習
師:你會計算商的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了嗎?
生:(充滿自信地)會啦!
師:現在小猴子們可佩服你們了。它們也想學習數學,還要請你們做老師,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看學生們已經把作業送來了,小老師可要仔細批改呀。
(出示練習題1--改錯題略)
(學生一一“批改”。)
師:小老師們太認真了,一個錯誤也不放過。相信你們在計算時一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下面這些題是程老師出給大家的,千萬別讓老師失望啊!
(出示練習題2)
先估計一下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先口頭估算,再每小組選做一題)
63÷3= 402÷2= 812÷4= 360÷9=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了這么長的一個故事,帶領大家參與了小動物們找桃子、分桃子以及做數學題的過程。那大家學到了什么知識呢?談談你的收獲。(略)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注意隨著故事情境的變化,創設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鋪墊出一條由舊到新、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數學知識探究之路。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他們體驗到生活中存在著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體驗到知識的產生和變化,體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果,體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力求在教學中體現“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的理念。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中安排本節課的知識有:探索有關0的除法的規律,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并且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為了提高課堂實效,留給學生更多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算理及算法真正感悟、理解,達到內化、提升的目的,我把本節課的內容加以調整,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現在所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0的除法規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算理。
(2)理解與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并理解算理。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悅。
3、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以及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和學法分析:在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上,本課以開放式教學為主,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于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經歷運算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學習,讓學生體驗除法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設計
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整節課,我以小猴分桃的故事貫穿始終,把本節課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三)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四)評價提升,總結全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我就不細說了,主要是第二環節。
第2環節: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我從以下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
依托“把0個桃平均分給4只猴子,5只猴子,6只猴子以及更多的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個桃子?”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得出:0÷4=0、 0÷5=0、0÷6=0 ……(師隨機板書) 并讓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算式,說說自己的發現。通過以上活動,學生不難得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這時,我故作疑惑的問:是不是0除以所有的數都得0呢?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爭議時,我適時的拋出算式:0÷0、5÷0,讓學生進行計算,學生在計算時,通過體驗、辨析,并聯系實際發現0÷0的商不能確定,5÷0找不到商,從而得出0不能作除數。(板書:不是0的)
[ 在這個環節中,我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合作探究,自主發現,在嘗試、辨析中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從而順利的進入本環節的第二個層次。]
2.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我繼續延續故事情境:有 4只猴子因沒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于是它們一起繼續在山上找啊找,終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樹(課件出示)。樹大桃子多,它們非常高興,摘下桃子數了好久才數清,“哇,共有408個桃子呢!”為了公平,它們決定平均分這408個桃子,同學們趕快估計一下每只小猴能分得幾個桃子? 當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后,再讓他們試著準確計算,學生可能會出現口算和豎式計算兩種方法,我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借助展示臺分別講解他們的算理后,重點板書學生出現的豎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交流后得出:當百位上正好分完,沒有余數,而十位上數字又為0時,可以在十位上直接商0。
[這個環節,我注重讓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進行估算、計算,理解算理,明確算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感悟的過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最優算法。]
為了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我把被除數408改為416,讓學生嘗試進行計算,當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十位上1除以4不夠商1,怎么辦?”時,我抓住時機,再次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師生共同小結:當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時,就在那一位上面直接商0。
[至此,學生已把抽象的算法轉化為內在的理解,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掌握,突出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為了及時鞏固學生的新知及時過度到第三環節靈活運用,鞏固新知主要是出示一些同類型有階梯性的題目讓學生解答。至此本節課已接近尾聲過度到第四環節歸納總結,布置作業。
以上就是我在評選中的說課內容,希望老師給以斧正!
《淘氣的猴子》教案 篇8
教學分析: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并且商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材以“一個桃子也沒有了”這個有趣的內容為情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個規律。
學生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的口算和一位數乘法的基礎上,開始學習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學生沒有接觸過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 的除法,教學時,如果直接給學生講解算理,可能會出現滿堂灌的情況。這樣,有的學生感覺枯燥無味,聽不進去;有的學生感覺簡單易學而忽視算理;還有的學生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興趣是的老師,因此,我精心創設了學生最愛聽的童話故事,讓故事的情節貫穿始終,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經歷了由舊知引出新知,由一點引出幾點,由現象探究規律的過程。
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0的除法規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算理。
2?理解與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并理解算理。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程老師知道三年一班的同學最喜歡聽數學故事,而且還善于從故事總發現數學問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幾只淘氣的小猴。同學們,你們知道猴子最愛吃什么水果嗎?
生:是桃子。
師:對。桃子又大又紅,軟軟的,甜甜的,多好吃呀!其實不只是猴子愛吃桃子,許多小動物也很愛吃桃子。不信,你們看(畫桃樹)山坡上的小桃樹上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桃子。這時四只小象(貼小象)來到桃樹下,誰也不去爭,誰也不去搶,卻一起去數樹上的桃子,共數出了48個。(貼桃子)
生:(我發現了數學問題)一共有48個桃子,把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只分得一份,平均每只小動物能分得幾個桃子?
師:平均分很公平,誰來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48÷4=12(個)。
二、探索新知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每只小動物分得12個大桃子,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可是最愛吃桃子的是猴子呀!(出示4只猴子也來到這棵桃樹下,找桃子吃的情境圖)它們抬頭一看“啊,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猴子們顯得很失望。大家想一想,樹上沒有桃子了,用數怎樣表示?
生:用0表示。
師:樹上的桃子數是0,那么這樹下的4只猴子,平均每只能分得幾個桃子?該怎樣列式呢?
生:它們誰也分不到桃子。
師:請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好嗎?
生:因為樹上沒有桃子。
師:有道理。那么誰能把這個道理完整地講給大家聽?
生:樹上的桃子數是0,樹下的每只猴子肯定都分不到桃子,所以0除以4得0。
師:怎么用式子表示這個意思呢?
生:0÷4=0。
師:敘述得真清楚!(繼續講故事)就在這4只猴子犯愁的時候,又從后面追來了一只小猴子,它也想分到桃子。大家看一看,這時樹下共有幾只猴子?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個桃子?用算式怎樣表示?
生:0÷5=0。
師:假如再來一只猴子或再來10只猴子呢?你還會列式計算嗎?
生:會。0÷6=0,0÷15=0。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思考、交流。)
生1: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
生2:不對! 0不能做除數。
師:對,0不能做除數。那應該怎么說呢?
生: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
師:大家同意嗎?
(學生異口同聲:同意。)
生:老師,為什么0不能做除數呢?
師:是呀,其他自然數都能做除數,為什么0不能做除數呢?太不公平了!那好,今天咱們就給0一次機會,讓它做一做除數,試試看行不行。
(教師板書以下算式,學生試做。)
0÷0= 5÷0=
(學生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個個皺起了眉頭。)
生1:我在算0÷0時,商是1能行,是2也行……是幾都行。
生2:我在算5÷0時,找不到商,因為任何數與0相乘都不等于5。
師:同學們,通過這兩種情況我們就明白了0不能做除數的原因。
當0÷0時,商不確定;當5(或其他不是0的自然數)÷0時,又找不到商。所以0不能做除數。
(學生個個豁然開朗,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2.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接著聽故事。剛才從后面追來的小猴子跑累了,實在走不動了,可原來那4只猴子因沒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它們很有毅力,決定繼續找。于是它們走啊走,終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樹。桃樹更大了,桃子更多了。它們非常高興,數了好久才數清,“哇,共有408個桃子呢!”
生:(發現數學問題)把408個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 ?
師:請同學們試著解答。(生試做)
生:把408分成400與8,先算8除以4得2,再算400除以4得100,最后算100加2得102。
師:這兩位同*用口算的方法,又快又準地幫猴子們算出了結果,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在展示臺上展示展示,將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好嗎?
生1:我用豎式計算(口述計算方法)。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位是百位,百位上是4,表示4個百,4個百除以4,商1個百,因此百位上商1;十位上是0,表示0個十,0個十除以4,商為0個十,因此十位上商0;個位上是8,表示8個一,除以4得2個一,因此,個位上商2。
生2:我用豎式計算(口述計算方法)。
百位上4除以4得商1,十位上0除以4,直接得商0,個位上8除以4得商2。
師:大家比較生1和生2的計算過程,談談你的看法。
(大家一致認為生2的方法簡單可取。)
生:當百位得商后,沒有余數,被除數十位上的數字為0時,可以直接在十位上商0,因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仔細觀察這個商,與以前做除法時得到的商有什么不同?
生:商中間有0。
師:對,你們的眼睛真亮,我們今天研究的就是商中間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
3.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我們做數學題做得不錯。你們看,小猴子在分桃子的過程中對做數學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只愛動腦筋的猴子說:“我要是改一改被除數中的兩個數字,你們誰還會算?”于是它出題了
416÷4=
師:同學們,咱們能被小猴子出的題難倒嗎?誰來算算?
(通過一位學生板演試算,講解算理,得出416÷4=104。)
4.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小猴子都那么愛動腦筋,那么善于發現數學問題,我們能示弱嗎?一只淘氣的小猴子不服氣也給大家出兩道數學題,你們會做嗎?
612÷4= 840÷6=
學生試算后交流方法(重點是 840÷6=)
(兩名學生板書豎式,交流計算方法)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8個百除以6得1個百,百位上商1,余2個百即200與十位上的4合起來是240,即24個十,24個十除以6得4個十,十位上商4,個位上0除以6得0,在個位上直接商0。
師:大家仔細觀察,這個商與前面的商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稍作觀察)商的末尾有0。
師:對,我們今天的課題有兩個內容,那就是商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填充板書的課題)。
師:同學們,你能說說為什么下面這些題商的末尾有0嗎?
(出示)
520÷4= 560÷4= 600÷4= 500÷4=
(學生觀察思考、交流)
生:這些算式的被除數都是三位數,并且末尾都是0,當除到被除數的十位時,余數都是0,個位上0除以除數仍得0,所以商的末尾都有0。
師:你們觀察得很細致,敘述得很清楚。
三、鞏固練習
師:你會計算商的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了嗎?
生:(充滿自信地)會啦!
師:現在小猴子們可佩服你們了。它們也想學習數學,還要請你們做老師,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看學生們已經把作業送來了,小老師可要仔細批改呀。
(出示練習題1--改錯題略)
(學生一一“批改”。)
師:小老師們太認真了,一個錯誤也不放過。相信你們在計算時一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下面這些題是程老師出給大家的,千萬別讓老師失望啊!
(出示練習題2)
先估計一下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先口頭估算,再每小組選做一題)
63÷3= 402÷2= 812÷4= 360÷9=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了這么長的一個故事,帶領大家參與了小動物們找桃子、分桃子以及做數學題的過程。那大家學到了什么知識呢?談談你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