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教案(精選7篇)
《體育場》教案 篇1
第二課時:體育場
教學內容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課文第33頁的內容,及第34頁的“練一練“)
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三位數(shù)第六兩位數(shù)的估算的方法
難點:能正確、合理地對數(shù)據進行估算
關鍵:聯(lián)系實際,靈活處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 同桌準備一張報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實物投影呈現(xiàn)圖片。
教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建筑物嗎?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 提出問題。
教師:你能儔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嗎?
二、 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 讓學生認真觀察體育場座位排列情況,估一估這個體育場能坐多少人。
(1) 獨立思考,估算整個體育場座位數(shù);
(2) 小組交流,讓每個同學都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結果數(shù)據。
(3) 由小組派代表反饋交流結果。
由于圖中沒有具體數(shù)據信息,也沒有呈現(xiàn)體育場的四周看臺,所以學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較準確的數(shù)據結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
學生1: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允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撲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
學生2: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位,大約坐4000人:
學生3: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shù)大允是XX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30排,大約共6000個座位。
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師都應該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2、 出示具體看臺數(shù)據,進行估算。
(1) 幻燈呈現(xiàn):
這個體育場共有28個看臺,如果每個看臺的座位數(shù)相同,你能估計出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嗎?
(2) 理解數(shù)量關系,列出解答版式。
引導提問:①這個體育場一共有多少個看臺?
②每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根據課文插圖,說出準確數(shù))?
③整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從而板書:12×6×28或72×28
(3) 估算版式結果。
一般情況下,學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來估算。
即:70×30=2100
(4)小結:一般情況,估算時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把數(shù)據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數(shù),方便計算。
三、 課堂活動
課文第34頁“練一練“的第1題。
題中要求估計一張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shù),學生有多種方法,可以將報紙折一折或圈出一塊,在知道這一塊的字數(shù)的基礎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數(shù)“也可以數(shù)一數(shù)某一行的字數(shù)與總行數(shù),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數(shù)。
四、 鞏固練習
1、 課內外作業(yè)。
課文第34頁“練一練”的第2-4題。
2、 選取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簡便的計算方法。
如:
① 1+2+3+1+……+98+99+100=101×50,只要用計算器計算101×50
② 999×9=8991
9999×9=89991
99999×9=899991
發(fā)現(xiàn):積的個位都是1;積的最高位都是8;中間幾位數(shù)都是9,9的個數(shù)比第1個因數(shù)中的9個數(shù)少一個。
接著,讓學生說一說以下幾個算式的結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觀察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同時突出了運用簡便方法計算很可能比計算器還要快定瞇,充分體現(xiàn)了計算方法的靈活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活動
四、課文第39頁的“試一試“。
《體育場》教案 篇2
第九課時 國家體育場
教學內容:認識大數(shù)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活動,學生進一步感受億以內大數(shù)的實際意義。
2、使學生會用生活周圍的具體數(shù)據形象地描述大數(shù),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4、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億以內大數(shù)的實際意義。
2、會用生活中的具體數(shù)據,形象地描述大數(shù)。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聯(lián)系實際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我能口算得又對又快
47×3= 90÷3= 210÷3= 29×5= 16×4=
140÷7= 70÷2= 3×52= 99÷3=
二、談話導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數(shù)據,而且有的數(shù)據還很大,那么,你能真正體會到大數(shù)的實際意義嗎?
生: 介紹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數(shù)據信息,并在班內討論,深刻體會較大數(shù)的實際意義。
三、探究新知
1、教師出示奧運會主會場圖片:
(1)請學生看圖,猜一猜這里是什么地方。
(2)教師講解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里是國家體育場,是XX年北京奧運會的主會場,它的占地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能容納約10萬觀眾。
(3)教師追問:20萬平方米到底有多大?10萬人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討論討論。
2、小組討論
(1)學生動手測量自己所在教室的面積。
四個人為一組分別測量教室面積,然后利用公式“面積=長×寬”討論、確定,得出教室的總面積
(2)利用估算的方法看1萬平方米的面積大約相當于多少間這樣的教室?然后在組內討論交流20萬平方米到底有多大。
(3)課前要求學生統(tǒng)計好:我們學校的學生數(shù)大約有多少?大約有多少這樣的學校的學生數(shù)才能達到1萬人?10萬人呢?(組內討論,全班交流結果,得出正確答案)
(4)全班討論交流用什么方法才能形象地描述10萬人和20萬平方米這兩個數(shù)?
四、知識應用及拓展。
1、你不間斷地從1數(shù)到1億大約需要多少時間?讓學生明白,通常具體情景談論怎樣估計。
(1)學生自由發(fā)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2)先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
2、估計語文課本中某頁的字數(shù),語文課本大約有多少字?1億字的書相當于多少本語文課本?
3、先測量1分心跳大約多少次,再估計心跳1億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還可以估計什么?
五、小結與布置作業(yè):
1、估測自己的步長,你走1億步大約能走多遠?
2、估計1億粒大米的質量,在全班交流你們組的方法。
六、思維訓練
在算式10+9-8×7÷□+6-5×4=3中,□里該填幾?
課后反思:
板書設計:
國 家 體 育 場
20萬平方米
10萬人
《體育場》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課文第33頁的內容及第34頁的“練一練“)
教學重點: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合理地對數(shù)據進行估算
教學關鍵:
聯(lián)系實際,靈活處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
同桌準備一張報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實物投影呈現(xiàn)圖片。
略。(圖片可以是課文主題圖,也可以自選)
教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建筑物嗎?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 提出問題。
教師:你能估算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嗎?
二、 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 讓學生認真觀察體育場座位排列情況,估一估這個體育場能坐多少人。
(1) 獨立思考,估算整個體育場座位數(shù);
(2) 小組交流,讓每個同學都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結果數(shù)據。
(3) 由小組派代表反饋交流結果。
由于圖中沒有具體數(shù)據信息,也沒有呈現(xiàn)體育場的四周看臺,所以學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較準確的數(shù)據結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
學生1: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概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
學生2: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位,大約坐4000人;
學生3: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shù)大允是20xx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30排,大約共6000個座位。
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師都應該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2.出示具體看臺數(shù)據,進行估算。
(1) 幻燈呈現(xiàn)
這個體育場共有28個看臺,如果每個看臺的座位數(shù)相同,你能估計出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嗎?
(2) 理解數(shù)量關系,列出解答版式。
引導提問:①這個體育場一共有多少個看臺?
②每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根據課文插圖,說出準確數(shù))?
③整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從而板書:12×6×28或72×28
(3) 估算版式結果。
一般情況下,學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來估算。
即:70×30=2100
(4)小結:一般情況,估算時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把數(shù)據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數(shù),方便計算。
三、 課堂活動
課文第34頁“練一練“的第1題。
題中要求估計一張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shù),學生有多種方法,可以將報紙折一折或圈出一塊,在知道這一塊的字數(shù)的基礎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數(shù),也可以數(shù)一數(shù)某一行的字數(shù)與總行數(shù),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數(shù)。
四、 鞏固練習
課文第34頁“練一練”的第2-4題。
《體育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乘法的算理及筆算方法。掌握因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滲透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正確筆算,提高一次計算的正確率。
2、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15×6= 140×3= 29×2=
56×10= 17×30= 80×5=
140×6= 240×2= 5×24=
2、筆算下面各題。
629×53= 408×75= 1200×40=
注意:為防止丟進位數(shù),在沒有達到熟練之前可以標出進位數(shù)的方法,但必須在練習中逐漸鍛煉用自己的腦子記住進位數(shù)。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在學習中更容易出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在訂正時可以增加對比。
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要問清學生,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進行簡便運算。以1200×40為例,可以這樣理解。
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這就是”因數(shù)末尾有0時,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兩個因數(shù)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數(shù)的末尾填寫幾個0“的道理。
二、綜合練習。36頁第1題。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1、比一比誰算得快。
48×23 72×12 4102×15 56×456
603×3 425×11 2460×18 35×440
2、不計算,判斷對錯。
58×18=4534( ) 88×34=318( )
150×40=600( ) 350×70=2450( )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36頁第4題、5題、6題。
板書設計:
體育場
《體育場》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shù)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
教學重點: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對估計方法進行歸納。
教學難點:學生能用多種策略去估計,并對估計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 具:同樣大小的兩個杯子,分別裝有400粒和800粒豆子,并在杯子背面注明數(shù)量。
學 具:一份報紙。
教學過程:
一、 估計生活中的大數(shù)。
活動一:估計杯子里的豆子。
1、教師拿出一大杯豆子,讓學生估計有多少粒?
2、拿出半杯豆子,并注明400粒豆子,學生觀察后,再次估計第一次拿出的一大杯豆子。
3、師問:這一回你為什么一下就估計準確了?
4、學生交流想法。教師板書:半杯豆子→一杯豆子。
活動二:估計全校學生人數(shù)。
1、師問:你們班有多少人?你能估計出我們全校學生人數(shù)嗎?
2、學生獨立思考。
3、同桌討論估計方法。
4、全班充分交流估計方法。教師板書:一個班人數(shù)→全校人數(shù)。
二、 估計體育場的人數(shù)。
1、教師創(chuàng)設體育場觀看球賽的情境,并提出問題:你能估計這個體育場能容納多少名觀眾嗎?
2、學生討論估計方法,并充分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先估計這個體育場一個看臺的人數(shù),再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看臺,從而估計體育場的總人數(shù)。教師板書:一個看臺的人數(shù)→整個體育場人數(shù)。
3、同桌討論如何估計一個看臺的人數(shù)?找出估計的策略。全班充分交流不同估計方法。
4、實際數(shù)一數(shù)一個看臺的人數(shù)。
要求:(1)四人小組合作,分工數(shù)人數(shù),最后匯總。
(2)與自己估計的人數(shù)比一比,差別大嗎?
5、全班交流比較結果。
6、根據估計結果計算,如果每個看臺的人數(shù)相同,體育場共有28個看臺,一共能容納多少名觀眾?
7、通過板書讓學生觀察,嘗試歸納估計大數(shù)的方法。教師板書:一部分→總數(shù)。
三、練習鞏固。
1、估計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shù)。
學生先獨立思考,探索方法,同桌討論后,全班交流不同的估計策略。
3、估計書報亭營業(yè)額。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4、估一估有多少粒大豆。
學生自己探索估計方法,全班交流不同的估計策略。
四、實踐應用。
回家抓一把米,估計有多少粒?
五、小結。
你學到了什么?你面對一個大數(shù)怎么估計?
板書設計:
大數(shù)的估計
半杯豆子→ 一杯豆子
一部分 一個班人數(shù) → 全校人數(shù) 總數(shù)
一個看臺的人數(shù) → 整個體育場人數(shù)
實踐反思:
在前幾冊的教材中,已多次滲透了估計的思想,比如:估計豆子、樹葉等。本節(jié)課的學習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shù)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體會較大數(shù)的實際意義,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對估計方法進行歸納。
通過實踐教學,我談一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親生經歷、體驗數(shù)學知識形成的過程。
本節(jié)課的主題圖是體育場,在設計時我想,我們靈武的孩子們都沒有見過大型體育場,如果從一開始就讓學生估計這么一個若大的體育場,因為腦子里沒有體育場的表象,有可能使學生一頭霧水,理不出思路。所以我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先那出一杯豆子讓學生估計,學生有估計幾十的,有估計幾百的,讓學生感受大家估計的數(shù)量不一樣。這時,教師拿出半杯豆子,告訴學生有 400粒,學生異口同聲估計出第一杯豆子的數(shù)量是800粒。這一活動的設計,從學生剛開始的亂猜,通過半杯對比后準確估數(shù),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估計要有一定的標準,不是憑空想象的,也不是亂猜的。
接著,讓學生估計全校學生的人數(shù)。教師通過詢問本班學生的人數(shù),調查其他班級的人數(shù),讓學生估計出每個班大約多少人,從而推斷出全校學生的人數(shù)。這樣的設計,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學生再來估計體育場的人數(shù)就不功自破了。
2、教學活動有層次性,從易到難,逐步遞進。并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主動探索,充分體驗估計的方法。從估計全校學生的人數(shù)、估計體育場的人數(shù)、估計報紙的字數(shù)等,每一個活動都讓學生親自估算后,親自歸納方法,教師及時板書,形成文字。這樣不僅使學生對估計方法進行了嘗試歸納,而且使學生對估計方法明確、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不過,本節(jié)課也有值得我思考的地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夠及時,沒有捕捉住教育最佳時機,即時評價,即地評價。在交流練習第3題時,有一位學生估計大豆的方法很獨特,他先測量了紙面的長和寬,他發(fā)現(xiàn)1厘米長的距離大約是3粒豆子,那么長14厘米就是42粒豆子;寬7厘米就是21粒豆子,然后用42×21=882粒。我想,這就是學生的閃光點,與眾不同。我就鼓勵他展示自己的估計方法,可惜我的評價沒有跟上去,無疑是我這堂課的遺憾。我想,在今后教學中,當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時,哪怕稍縱即逝,這時,教師即使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都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體育場》教案 篇6
在教學中,我注意滲透多種估算方法。學生在體育場的情境中意識到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整個學習過程,我主要是借助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注意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鍛煉學生歸納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解決估算某報亭10月上旬營業(yè)額時,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后與小組交流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在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的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首先引導學生利用獲得的估算的技能去估算一張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shù),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驗到數(shù)學來自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的價值,增進了估算的意識。學生的反饋:A、分成若干塊,先數(shù)出每一小塊字數(shù),再估算。B、先數(shù)出每一行字數(shù),再數(shù)出共有幾行。C、先數(shù)出其中一篇文章字數(shù),看看約有這樣的文章幾篇等等。在此基礎上,再估計密鋪的大豆的顆數(shù)即可迎刃而解了。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實際,適當對教材進行調整、擴充,提供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材料,并提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促進學生主動進行估算、試算、比較、歸納等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培養(yǎng)了學生估算的意識。
《體育場》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較大數(shù)的估算方法,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shù)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2、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在交流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欣賞、互助的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歸納一些估算的方法。難點:能正確、靈活、合理地對具體數(shù)據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這是一臺家庭用的體重稱,它的稱重范圍是0——120千克。請同學們估計一下,這臺稱一次最多能稱出幾位同學的體重?其實生活中有的時候并不需要精確的計算,只要大致估算出結果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估算的本領。
1、課件出示:北京20xx奧運主會場圖。
2、提出問題:知道這是什么建筑物嗎?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去查詢有關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一些數(shù)據,查到了嗎,誰來說說?十萬個座位是怎樣一個概念,你們能想象出來嗎?出示體育場的俯視效果圖、內部效果圖。想一想,這里的十萬個座位是怎樣安排的?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課本P36頁體育場看臺圖。同學們對體育場看臺的座位安排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這里還有一個體育場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后,根據這個體育場的特點及看臺座位的排列情況,估一估這個體育場的看臺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2、要求:(1)獨立思考,估算整個體育場座位數(shù);(2)匯報交流,說一說自己估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結果。
3、交流匯報。哪位同學愿意第一個匯報?你估算的結果是多少?能不能說說你是怎樣思考的?引導學生評價。
4、嘗試練習。課件呈現(xiàn)P36頁“估一估”。小青的座位票是28看臺的22排32座,這是體育場最后一個看臺,也是最后一排最末的座位。如果每個看臺的座位數(shù)相同,你能估計出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shù)嗎?
(1)要求:獨立思考、估算,有困難的可以和同學交流解決。
(2)交流反饋,學生評價。
三、歸納小結。
以上我們學習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估算體育場座位數(shù)的?對,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用乘法估算較大的數(shù),這是估算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實估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要學會應用不同的方法對不同的數(shù)據進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