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海上英魂》教案(通用3篇)

《海上英魂》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13

《海上英魂》教案(通用3篇)

《海上英魂》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一百多年前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表現了我國古代愛國將士同仇敵愾、頑強作戰、寧死不屈的英勇精神。

  全文按照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三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日本侵略,戰爭爆發。

  這是甲午戰爭的起因。僅一句話指出時間為“1894年8月”,是由“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引起。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黃海海戰,激烈悲壯。

  這是甲午戰爭的經過。文中用了較多筆墨記敘了黃海海戰的始末,側重描寫了我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海戰中的表現。

  這里大體講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第2、3自然段)講日方軍艦突然進犯,我方迅速出海迎戰。

  文中寫日軍依仗“軍艦多、船速快、火炮強”的優勢。“妄想一舉殲滅我軍艦隊”,而我“北洋艦隊面對強敵,毫不示弱。各艦官兵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當時的戰斗場面十分激烈,正如作者描繪的:“一時間黃海海面戰火熊熊,硝煙彌漫,喊殺聲、炮轟聲響徹云霄。”

  第二層(第4自然段)講我軍“致遠”艦傷彈盡,鄧世昌駕艦撞敵艦。

  文中寫鄧世昌先指揮戰艦縱橫海面,后為保護我軍旗艦不幸遭重創,他毅然決定“以我傷殘之艦撞沉‘吉野’,與‘吉野’同歸于盡”。當時的戰斗進入白熱化程度,作者描繪了那令人熱血沸騰的場面:全艦官兵齊聲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鄧世昌登上駕駛臺,雙手緊握舵輪,開足馬力向“吉野”艦猛沖過去。……

  第三層(第5、6自然段)講“致遠”艦中魚雷沉沒,全艦將士壯烈犧牲。

  文中先寫“致遠”艦“像一條火龍乘風破浪”,嚇得敵軍驚恐萬狀,后寫它不幸被敵軍魚雷擊中,“漸漸沉入水中”;最后描述了鄧世昌落水之后的情景:他“仍不停地大喊殺敵”,他拒絕了愛犬和隨從的救助,他實踐了自己“與軍艦共存亡”的誓言……場面十分慘烈,十分悲壯,令人震撼,令人難忘!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我方失敗,精神永存。

  這是甲午戰爭的結果。作者寫這一小段用了三句話:第一句話既總結了我軍戰敗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敵強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又肯定了我軍將士的表現和戰績:“與敵軍進行了頑強戰斗,重創多艘敵艦。”第二、三句話指出:我軍將士雖敗猶榮,他們“頑強作戰、寧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全國人民”;鄧世昌雖死猶生,“人們永遠懷念和學習這位舍身報國的民族英雄”。

  本文篇幅不長,但記敘歷史事件簡明清晰,描述英雄形象鮮明動人,字里行間充溢著濃濃的感情,短小的題目《海上英魂》表達了對昔日英烈們的追憶、哀悼和懷念之情。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率領將士頑強作戰的動人事跡,體會昨日的英雄們舍身報國的崇高精神。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語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霎、錨、霄、頻、屢、舵”;積累“霎時、頻頻、毫不示弱、響徹云霄、乘風破浪、置之度外、同歸于盡”等詞語。

  教學重點

  想象激戰的場面,體會鄧世昌熱愛祖國、誓死報效祖國的英雄氣概。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語的深刻含義。

  教學建議

  1. 讓學生自學生字,重點指導讀準“霎”(shà,翹舌音)、“屢”(lǚ,不要讀成lǒu)。

  可引導學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記住本課的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把“苗”與“錨”、“它”與“舵”、“肖”與“霄”、“步”與“頻”進行比較。

  2. 本文要讓學生自己多讀幾遍,教師不要去分析講解。

  初讀,可采用默讀思考的方式,想想全文記敘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寫了哪些內容。

  再讀,弄清楚中日甲午戰爭的戰火是誰點燃的,中國海軍將士是怎樣與侵略者進行戰斗的,這場戰爭為什么會有那樣的結局,說說讀完全文后自己有怎樣的感受。

  3. 按部分讀文,交流討論。

  第一部分:這場戰爭是怎樣爆發的?(板書:日本侵略)

  第二部分:我軍官兵是怎樣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戰斗的?

  可讓學生勾畫描述黃海激戰場面的句子和鄧世昌在戰斗中的行為、語言、神態的句子,并結合觀看課文兩幅插圖,幫助學生進入黃海海戰的悲壯情景和樹立起鄧世昌的英勇形象。同時,讓學生把那些使自己感動的語句段落找出來,多朗讀朗讀。(先后板書:黃海海戰、鄧世昌、“致遠”艦、共存亡)

  第三部分:這場戰爭的結局是怎樣的?它給我們留下了什么?

  可抓最后一段話中有關語句使學生明白:由于雙方軍力的懸殊和當時政府的無能,我們戰敗了(板書:我方戰敗)。但是,在這場戰爭中,以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將士的崇高精神卻永遠留在全國人民心中。

  4. 在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想想哪些地方使你特別受感動,把它們勾畫出來,多讀幾遍。如果是描述我軍奮勇作戰的段落,要邊朗讀邊想象那動人心弦的場面;如果是描述鄧世昌慷慨激昂、壯烈犧牲的段落,要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英雄無比敬佩的情感。

  5. 課后練習第2題,“置之度外”和“同歸于盡”是鄧世昌駕駛“致遠”艦之前的豪言壯語,也是他后來以身實踐的壯烈之舉,他說到做到、義無反顧。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勾畫、批注,結合上文(第4自然段)和下文(第6自然段)中有關“言語”與“行動”,從而體會鄧世昌舍身報國的崇高精神。

  6. 本課可安排2課時。

  教學資料

  1. 關于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年)發生的中日戰爭,是由于日本向朝鮮發動侵略,并對中國海陸軍實行挑釁而引起的。盡管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曾英勇作戰,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中國方面失敗了。最后,清朝政府派李鴻章和日本訂立了可恥的《馬關條約》。

  2. 人物簡介

  鄧世昌(1855—1894)清末海軍將領,字正卿,廣東番禺人。福州船政學堂第一屆畢業生,擅長測量駕駛。歷任海軍東云、振威、鎮北、揚威各艦管帶。 1887年(光緒十三年)派赴英國為北洋艦隊接收“致遠”號巡洋艦,回國后升副將兼“致遠”艦管帶。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雖艦傷彈盡,仍下令加快速度猛撞敵艦“吉野”,不幸被魚雷擊中,與全艦官兵二百五十余人壯烈犧牲。

  3. 詞語解釋

  管帶:清末新軍制,統轄一營的長官稱為管帶。海軍的艦長亦用此稱。

  霎時:極短的時候。

  錨:鐵制的停船設備,一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鉤爪,另一端用鐵鏈連在船上,拋到水底或岸邊,用來穩定漂在水中的船舶。

  霄:云;天空。

  頻頻:屢次,連續幾次。連續不斷。

  屢:一次又一次。

  毫不示弱:絲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強者面前不畏懼。

  乘風破浪:乘,利用。船趁著風勢,沖開浪頭。常比喻不畏艱險奮勇向前,也形容事業迅猛發展。又作“長風破浪”。

  置之度外:度,考慮。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同歸于盡:盡,完盡,完結。一同死亡或毀滅。

  4. 課外拓展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五年級下冊)中的《甲午戰爭》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海上英魂》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毫不示弱”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鄧世昌英勇獻身的經過,體會鄧世昌熱愛祖國、誓死報效祖國的英雄氣概。激發學生對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蘸課文,把令你感動的段落多讀幾遍。

  教學重點:想象激戰的場面,體會鄧世昌熱愛祖國、誓死報效祖國的英雄氣概。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對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熱愛祖國、建設祖崮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

  1.鄧世昌的文字介紹材料。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介紹鄧世昌

  1.教師板書課題,指導讀題目。

  2.教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海上英魂寫的是鄧世昌的故事。

  3.引導學生展示資料,介紹鄧世昌。

  鄧世昌(1849—1894),近代海軍將領,祖籍廣東番禺,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中捐軀報國。鄧世昌及其將士壯烈殉國后,舉國上下一片悲憤,威海百姓自發出海打撈英雄們的尸體,當地流傳著“通商賣國李鴻章,戰死沙場鄧世昌”的歌謠。海戰失利,朝廷震動。光緒皇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并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謚號,追封“太子少保”,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4.教師導人新課: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鄧世昌率將士們捐軀報國的感人一幕。

  二、提綱導讀,學生小組自讀

  1.教師出示提綱,激發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

  ⑴借助拼音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⑵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并給課文分段。

  ⑶畫出令你感動的地方,有感情地設計讀一讀。

  2.學生根據提綱,小組合作學習。

  三、掌握生字,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和理解情況。

  ⑴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教師強調。

  ⑵教師再出示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

  ⑶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同仇敵愾: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慷慨激昂: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同歸于盡:一同走向死亡或毀滅。

  魂飛魄散: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課文的通通情況。

  3.大家一起讀課文,在讀中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4.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海軍將領鄧世昌為了保護“定遠”號,指揮并駕駛“致遠”號撞向敵人的“吉野”,最后“致遠”被日軍魚雷擊中沉沒,鄧世昌和他的部下們全部英勇捐軀。)

  四、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1.教師導讀:請大家讀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畫出描寫鄧世昌以及官兵語言、動作、沖態等方面的詞語和句子。

  2.指名反饋。引導深入探究,讀中理解、體會。

  立即

  ⑴“立即”一詞說明了什么?(鄧世昌態度堅定,處事果斷)

  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鄧世昌立即指揮“致遠”艦開足馬力,快速行進到“定遠”艦之前,攔住敵軍“吉野”艦,保護“定遠”艦。(讀出鄧世昌態度堅定和處事果斷)

  鄧世昌怒視“吉野”艦,對大副說:“敵軍艦隊全仗‘吉野’橫行,如果撞沉‘吉野’,我軍一定能取得勝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艦官兵宣布:“我們為國作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全艦官兵齊聲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

  ⑴大家一起朗讀這一自然段。

  ⑵指名反饋:從這段話中,你們又體會到了什么?(鄧世呂和官兵們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氣概以及他強烈的愛國精神)

  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慷慨激昂、語氣堅定)

  ⑷教師扮演鄧世昌,學生扮演官兵,再現當時的對話場景。

  鄧世昌登上駕駛臺,雙手緊握舵輪。開足馬力向“吉野”艦猛沖過去。

  ⑴討論:該抓住哪些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登 緊握 開足馬力 猛沖)

  ⑵大家起有感情地朗讀。

  ⑶指名反饋:為什么要注意強調這些詞語?(能夠體現鄧世昌的勇猛以及視死如歸的精神)

  ⑷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讀中體會鄧世昌的精神。

  3.教師朗讀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學生想象戰斗的激烈場面。

  4.教師播放音樂導讀:同學們,雖然官兵們滿腔熱血,可是“致遠”號被一枚魚雷擊中了。(學生接著讀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5.教師語言導讀:同學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鄧世昌領導全艦的士兵英勇作戰,帶領大家用生命撰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戰歌,讓我們懷著對鄧世昌等英雄的崇敬、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教師總結: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在中國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像鄧世昌一樣熱愛祖國、勇猛無比的人物。

  2.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

  3.教師小結:他們將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六、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無數先烈用鮮血寫下了中國的歷史,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永遠把他們放在心里,不斷地激勵自己為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凄課文,把令自己感動的段落多讀幾遍。

  2.搜集英雄的故事。開展英雄故事演講比賽。

《海上英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率領將士頑強作戰的動人事跡,體會昨日的英雄們舍身報國的崇高精神。

  2、幫助學生認識“霎、錨、霄、頻、屢、舵”;積累“霎時、頻頻、毫不示弱、響徹云霄、乘風破浪、置之度外、同歸于盡”等詞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簡介人物。

  1、教師板書課題25海上英魂 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海上英魂寫的是鄧世昌和其他的官兵們的故事。你通過預習了解的有關課文的哪些知識?

  2、 學生展示預習收集的資料。教師隨機出示課件,介紹中日 甲午戰爭,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鄧世昌。

  3、 現在,我們就帶著無比懷念、敬佩之情來了解這些將士 捐軀報國的動人一幕。

  二、整體感知,自主探究。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概括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師板書:日本侵略黃海血戰我方戰敗)并嘗試給課文分段。

  3、找出令人感動的地方同桌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掌握生字,合作學習。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出示卡片:霎時起錨出海響徹云霄頻頻發炮毫不示弱乘風破浪屢中敵艦緊握舵輪

  (2)這些生字詞哪些地方容易出錯,你能提醒大家嗎?怎樣才能更好地記住它們呢?

  (3)哪個詞語你不理解,可以提出來請大家幫你解決。置之度外乘風破浪毫不示弱響徹云霄同仇敵愾同歸于盡

  2、分段讀課文,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隨時糾正讀音。

  3、默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理清脈絡,練說故事。

  1、自由朗讀課文,根據板書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標注在書上。

  2、同桌先互相復述故事,再指名練說。

  五、作業: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

  25海上英魂

  日軍侵略

  黃海血戰

  我方戰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率領將士頑強作戰的動人事跡,體會昨日的英雄們舍身報國的崇高精神。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語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甲午海戰中,中國的北洋海師是怎樣與日軍作戰的呢?今天,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

  二、抓住關鍵語句,想象畫面,體會人物品質。

  1、自學思考:我軍官兵是怎樣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戰斗的?請你畫出最感動的重點語句體會。

  2、分四人小組討論。

  3、各組派人匯報:(課件出示)

  (1)北洋艦隊面對強敵,毫不示弱。各艦官兵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一時間黃海海面戰火熊熊,硝煙彌漫,喊殺聲、炮轟聲響徹云霄。 你從“同仇敵愾、響徹云霄……”體會到什么?(戰斗場面的激烈)此時,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部分是作者描寫海戰的整體。

  (2)鄧世昌怒視“吉野”艦,……鄧世昌登上駕駛臺,雙手緊握舵輪,開足馬力向“吉野”艦撞去。 文中哪些詞語給你印象最深?“置之度外”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詞語的意思。現在,我們再聯系上下文,體會鄧世昌他們在什么情況下把生死置之度外? 指導朗讀,讀出鄧世昌與全艦官兵用生命保衛祖國的決心與勇氣。 這些愛國將士還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

  (3)敵軍艦隊發現“致遠”艦向“吉野”艦猛沖,……敵軍艦長也嚇得目瞪口呆,魂飛魄散。 這一處采用什么寫法?你體會到什么?對敵人的側面描寫襯托人物高大的品質。閉上眼睛隨著音樂想象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你還從哪里讀懂“置之度外”?指導朗讀。

  (4)鄧世昌落水后,……全艦二百多名將士,除十六人獲救以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 整個場面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十分慘烈、十分悲壯、令人震撼、令人難忘)引導學生體會鄧世昌等人的錚錚鐵骨,頑強作戰、寧死不屈的英勇精神。 我們應該懷著怎樣的心情,如何才能讀出鄧世昌視死如歸的精神?指導朗讀。

  4、分角色扮演鄧世昌與官兵,再現當時的對話場景。多次有感情朗讀,體會鄧世昌的可貴精神。

  5、教師小結:同學們,鄧世昌帶領全艦的官兵英勇作戰,用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贊歌,讓我們懷著對英雄的崇敬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重新審題,回歸整體并討論:本文以中日甲午戰爭的始末為線索來敘事寫人,為什么題目不用《中日甲午戰爭》,而命為《海上英魂》?(本文是通過敘事來歌頌赤子情懷,表達對鄧世昌這樣的民族英雄的懷念和哀悼,希望這些永遠長眠在大海中的英魂能夠安息。他們同仇敵愾、頑強作戰、寧死不屈的精神永遠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2、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呀!我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情都是不平靜的。無數先烈用鮮血寫下了中國的歷史,用生命換回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里,激勵我們勇往直前,去珍惜并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四、作業

  搜集英雄故事,任選一篇寫讀后感。

《海上英魂》教案(通用3篇) 相關內容: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精選23篇)

    教學目的: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骨髓移植、談何容易、突如其來、血脈親情等詞語。2、過程與方法目標: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的含義。...

  • 《詩經》教案(精選20篇)

    【教學目標】1、了解兩首詩歌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及思想情感; 2、了解《詩經》概況、代表作及其賦比興的手法及其藝術效果;3、背誦課文,默寫名句; 4、了解四言詩的節奏和押韻。...

  • 《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通用20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能聯系課文內容,感受瀑布形態聲音的特點,感受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性情的陶冶;3、理解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脈絡。...

  • 《7的加法》教學設計(精選5篇)

    總第7課時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法計算法則,掌握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4+3+1 7+4+1 8+9+1 8+7+19+7+1 6+4+1 7+6+1 6+5+1 8+3+12、用豎式計算:36+57 48+34 56+29 48+37...

  • 《海上日出》教學設計(精選19篇)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去組詞造句。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擴展學生發散維能力。3、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動物樂園》教學設計(通用18篇)

    教學內容與目標: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雕塑動物由基本形體人手,要抓住動物特征,確定動態,用加、減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劃等多種手法進行創作。...

  • 《獅子和兔子》教學設計(通用20篇)

    一、教學目標1、讀準本課生字、新詞。隨文理解重點詞語:惱羞成怒、筋疲力盡等。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重點句子。3、讀懂課文,讓學生明白:光憑力氣和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動腦筋。...

  • 《黃果樹瀑布》教案(精選19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 2、學會課文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教學重點: 把課文讀通,學會字詞。 教學難點: 給課文劃分層次,練習朗讀課文。...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韩城市| 墨竹工卡县| 平顺县| 光山县| 山东省| 夏津县| 香港| 平邑县| 班戈县| 讷河市| 滕州市| 谷城县| 忻城县| 蒲江县| 沙田区| 时尚| 巴林左旗| 汝阳县| 荥阳市| 莒南县| 交城县| 和龙市| 广平县| 苏尼特右旗| 永城市| 抚顺县| 虹口区| 武邑县| 大兴区| 宁河县| 塘沽区| 田林县| 寿光市| 涟水县| 读书| 剑阁县| 武汉市| 佛学| 专栏|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