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7的加法》教學設計(精選5篇)

《7的加法》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13

《7的加法》教學設計(精選5篇)

《7的加法》教學設計 篇1

  總第7課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法計算法則,掌握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4+3+1   7+4+1   8+9+1   8+7+1

  9+7+1   6+4+1   7+6+1   6+5+1  8+3+1

  2、用豎式計算:

  36+57   48+34    56+29     48+37 

  找四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本第15頁的主題圖。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2、出示“中國部分動物種類統計表”進行簡單介紹。

  3、引導學生看統計表提出數學問題:你能看著這張統計表,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4、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該怎樣解答呢?引導學生列出算式:98+25。”

  5、你會算嗎?試試看,讓學生獨立試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計算過程。

  6、教師小結:像這樣連續進位的加法在計算時要特別注意,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

  三、實踐應用

  1、完成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指名說一說進位的過程。

  2、完成練習四第1題。讓學生看清題意,獨立連線后,再集體講評。

  3、第2題,先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4、第3題,先引導學生看圖,解答書本的第1問,再引導學生獨立提出不同的問題。

  5、作業:練習四第2、3題做在練習本上。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加 法   教學

  總第8課時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一、復習

  1、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3 6                4 2               8 7

  +7 2              + 8 8              +4 9   

  2、結合板演對具體情況進行評議。

  二、探究新知

  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連續進位的加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部分的內容。下面我們再來看“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

  2、誰能就這兩個數據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怎樣解答?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76+284

  3、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估算,現在請同學們先估計一下376+284的和大約是多少?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4、讓我們看看這個同學是怎么想的?和我們的想法相同嗎?(屏幕上出現課本第18頁的估算方法)

  5、教師小結:在進行三位數的加法估算時,通常我們可以把加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劃幾百幾十,再用口算的方未能估計出和的范圍,這一種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6、下面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一下。

  7、學生獨立計算。請學生匯報計算結果并說說計算的過程,同時教師板書。

  8、教師小結:從剛才的計算中我們看到,個位上6+4=10,現實性0向十位進1,十位上7+8+1=16,寫6向百位進1。所以,在加法計算中,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9、反饋練習,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交流計算結果,教師就巡視中發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三、鞏固練習

  1、  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說說計算過程。

  2、  第二題,要求學生獨立填寫,再集體進行訂正。

  3、  作業,練習五第9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加 法 綜合練習課

  總第9課時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復習檢測

  1、口算下面各題

  7+8+1    5+9+1   6+4+1   3+9+1   7+5+1   9+6+1

  2、筆算下面各題

  649+273   786+245    392+508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做完后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練習

  1、  練習五的第3題。指導學生看圖說圖意,并指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1)  學生列式計算

  (2)  集體訂正

  2、 練習五第4題,指名學生讀題,出示本題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3、練習五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結合板演情況進行評議。

  4、 練習五的第6題,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連起來,提醒學生看清數字,認真計算。

  5、 練習五的第7題,找出這幾題中的錯誤,指出該如何改正。說一說平時自己計算中常用的錯誤有哪些。

  6、 練習五的第8題,要求把和是1000的兩個數連起來。學生獨立完成后討論: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前位湊9,后位湊10)

  7、  練習五的第9題。指名讀題,理解題。說一說你的走法。通過計算,找出最近的路。讓有余力的同學做選作題和思考題。

  三、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7的加法》教學設計 篇2

  一 、教學目標

  2、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等號,會讀加法算式。

  2、學會加法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地口算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并會在等號后面寫得數。

  3、會解決簡單的加法問題。

  4、培養觀察、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重難點

  認識加法的意義,正確讀加法算式。

  三、教學活動

  (一)復習

  1、看圖填數

  (      )                        4                           5

  2     1                      2     (   )              3       (   )

  2、同桌玩5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游戲。

  (二) 新知學習

  1、動手操作,體驗加法的意義,學習加法

  (1)請每位同學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把這些小棒合起來一共有幾根小棒?(學生左右手分別拿著小棒做合起來的動作,并且說出共有3根小棒)

  (2)口述:左手1根小棒,右手2根小棒,合起來一共有幾根小棒?(讓學生反復口述)

  (3)教師:左手1根小棒,右手2根小棒,合起來一共幾根小棒)也就是:左手墻根小棒,可以用來表示,右手2根小棒可以用2來表示,那么把左右手的小棒合起來并在一起,簡單地說就是把1和2合起來,1和2合起來我們可以用加法來計算,就是1+2,“加”用“+”表示。

  (4)1+2得幾?等于幾我們可以用符號“=”表示,“=”是的等于號。這個算式讀作:1加2等于3。

  板書:1  +  2   =   3

  加號     等于號

  讀作:1加2的的等于3。

  (5)今天我們認識了2個新朋友,你打算怎樣記住它“

  3、 小結:表示把2部分的東西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4、 進一步加深對加法的理解,出示書第23頁的氣球圖。

  (1) 這幅圖畫畫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 請學生說說圖的意思:

  生:3個紅氣球,1個藍氣球,合起來有4個氣球。

  (4)教師:請與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并且討論怎樣列式計算?

  4、師生共同小結:把幾樣東西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1、 完成課本p23的做一做。

  2、 完成課本p24做一做第1題。說說圖一再填空。

  3、完成課本p24做一做第2題。動手擺一擺,填一填。

  4、看算式擺小棒:

  2+1        1+1         2+2       3+2

  5、填一填。

  6、寫一寫。

  4+□=□                    □+□=□

  7、算一算。

  8、你能幫小雞找到自己的家嗎?

  還有1只小雞沒有家,你能給它建一座房子嗎?

  9、用5個△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提高練習】

  10、看算式先畫○,再寫出得數。

  1+2=                                     

  2+1=                                  

  【拓展練習】

  11、 □+□=5

《7的加法》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和競賽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7的加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

  2、學習看圖編加法應用題、列算式。

  3、培養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

  磁性數字1~7若干;磁性符號“+”、“-”、“=”若干;教學背景圖片3幅;水果動物圖片每種7個;游戲卡片6張;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7的組成。

  師:今天小狗邀請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猴也邀請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羊該怎么辦呢?出示7只小羊,幼兒自由探索討論小羊分成兩部分有幾種方法,老師請幼兒在黑板上列出7的分合示。

  (二)、基本部分,學習7的加法。

  1、學習7的加法,看圖列出加法算式。

  (1)、出示圖片,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應用題:花園里飛來了1只蝴蝶,又飛來了6只蝴蝶,花園里一共幾只蝴蝶?引導幼兒學習列加法式題1+6=7、并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題6+1=7,請個別幼兒上臺演示。

  (2)、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應用題,并引導幼兒學習列加法式題2+5=7,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題5+2=7,依次學習列加法式題3+4=7,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題4+3=7,請個別幼兒上臺演示。

  (二)、游戲《快樂數學大本營》,競賽活動,復習鞏固7的加法。

  1、進行闖關游戲,第一關《我來說你來算》,男隊看圖編應用題,女隊回答,拿學具雪花片輔助計算,把正確的數字卡舉起來,然后交換。

  2、第二關搶答題《看圖列算式》,兩關過后看一看那一隊的標記多,選出優勝的一隊,分發獎品。

  (三)、游戲《去郊游》,復習7的加法。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玩法及注意事項。

  2.教師逐一出示算式,幼兒口算出得數并快速站到相應數字的汽車那,教師表揚動作快且準確的幼兒。

  3.游戲若干次,結束。

《7的加法》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設計的背景與思路:

  “學習7的加法”,是在幼兒學習了6以內數的加減法和7的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本次活動的選擇是根據我們大二班小朋友的發展情況而定的。大班孩子的抽像思維開始萌芽,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這種能力,我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通過創設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情境及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看圖列出7的加法算式,難點是理解加法的交換規律并使用交換的規律列出不同的7的加法算式。

  二、教學實錄及分析: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應用交換規律進行7的加法運算,并嘗試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2、感受與同伴共同交流、解決問題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已學7的組成分解

  2、PPT課件,記錄卡、鉛筆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圖找算式圖片6份、7以內的加法算式題若干,寫有7以內算式的骰子2個,自制棋盤等小組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通過“碰球”的游戲,復習7的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游戲,就能帶著小朋友們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復習了7的組成。)

  2、以“智救懶羊羊”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學習應用交換的辦法進行7的加法運算。

  (1)引導幼兒“發現氣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學習看圖列出第一組算式,并發現加法算式中的交換規律。

  ①提問:圖中有什么?氣球有什么不同?

  黃的幾個?紅的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②驗證:你列的是什么?這些數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結:1個黃氣球和6個紅氣球合起來一共是7個氣球。

  ④提問:氣球怎么了?(教師展示課件中1個氣球和6個氣球位置的交換。)

  誰在前面?(紅)有幾個?誰在后面(黃)有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⑤驗證:你列的是什么?(6+1=7)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⑥小結:在加法中,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后,總數不變。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通過課件展示,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組算式,并發現兩個算式中“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的規律。)

  (2)以同樣的形式引導幼兒“穿過花叢”,根據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二組算式。

  ①提問:圖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幾朵?紅花有幾朵?一共有幾朵花呢?

  ②驗證:你列的是什么?還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著圖片上顏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對了花叢就能移開。

  (這一環節引導幼兒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3)引導幼兒“穿過樹林”,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

  ●看著圖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樹列出算式,算對了就能到達狼堡。

  (這一環節教師并未通過任何的問題直接讓幼兒自己觀察圖片內容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整個學習環節,通過創設“闖過三個關卡便可到達狼堡救羊”的情境,從“列出算式發現交換規律”——“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第二組算式”——“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掌握7的加法。

  3、“獲取密碼卡進入狼堡”,與老師、同伴交流驗證操作結果,嘗試大膽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當幼兒能主動地與老師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后,對方便可在該幼兒的操作卡上作一個標記,這樣這張操作卡就是進入狼堡的密碼卡了。)

  (這個環節通過創設與老師、同伴交流以“獲取密碼卡”才能進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幫助幼兒梳理7的三組加法算式及鼓勵幼兒嘗試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4、“狼堡內救羊”分組操作,內化遷移數學經驗。

  (1)找懶羊羊(看圖口頭自編應用題,并列式計算):幼兒根據圖畫上的人物、蜜蜂、魚的不同特征從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確的算式并寫上得數。正確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懶羊羊圖案獲得驗證。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兒6人一組,每人拿一張圖片,算出得數,把得數是7的部分涂上顏色;將六張圖片拼合起來將出現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兩個幼兒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數是幾就在棋盤上走幾步,看誰先走到終點逃出狼堡。

  小組操作(1)

  小組操作(2)

  小組操作(3)

  (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

  5、“懶羊羊獲救”慶祝會,活動結束。

  三、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創設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懶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7的加法,并發現使用交換規律。

  首先,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主要把活動分成四大塊進行組織。“碰球”游戲導入——情境中感知學習7的加法——交流驗證——分組操作,內化遷移。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游戲,就能帶著小朋友們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復習了7的組成。接下來的第二塊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了,幼兒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義、學會看圖列算式,并理解發現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三個層次引導幼兒觀察列式,并通過動手操作、表格記錄等形式讓他們獲得更直接的知識積累。讓幼兒帶著任務去觀察,既培養了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又增進他們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再接著引導幼兒與同伴、聽課老師表達交流自己從三組算式中發現的交換規律,并以獲得肯定作為進入狼堡大門的密碼游戲驗證操作結果。最后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整個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興趣很高,思路始終跟隨著老師,所有幼兒都能正確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這次活動后我發現了:

  優點:

  1、創設的情境極大地吸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的常規有了明顯的進步。

  2、活動中各環節層次清楚,能層層遞進。

  3、在讓幼兒動手操作前能及時的講清楚要求,使幼兒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動幼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不足之處:

  1、活動中因過于急于讓幼兒表述并運用交換規律,引導幼兒發現規律的問題提得不夠多,在幼兒還沒來得及表達出來教師就小結了。

  2、在第三個交流驗證環節,教師的引導語可以更加清晰,結合掛圖和手勢。

  3、課件中有些頁面,畫面有些復雜,如花、樹不夠突顯。

  通過這次的活動對于今后在組織數學活動時我有以下幾點感悟:首先,教師必須觀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進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導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其次,教師要有全面、科學的數學教育的新的價值觀,使幼兒的日常生活數學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兒數學活動的模式,是貫徹《綱要》精神的有效途徑;再則,教師必須要學習數學理論,弄清數學概念。用規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使他們加深對相關概念意義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數學理論、科學全面地理解數學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兒的思維特點、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將數學概念正確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領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理解、運用數學

《7的加法》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

  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

  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

  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6=7、6+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1、師:城堡國的國王夸我們都很聰明,送了我們每人一張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們先來看看水果的價錢。

  2、國王又想考我們了,他說,7元錢只買兩樣水果,你會買什么?為什么?還可以買哪兩樣?

  3、

  幼兒操作

  4、講評:你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么?

  5、師:如果7元錢買三樣水果呢?

  四、結束:

  6、好我們一起去水果店選購吧。(結束)

《7的加法》教學設計(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動物樂園》教學設計(通用18篇)

    教學內容與目標: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雕塑動物由基本形體人手,要抓住動物特征,確定動態,用加、減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劃等多種手法進行創作。...

  • 《獅子和兔子》教學設計(通用20篇)

    一、教學目標1、讀準本課生字、新詞。隨文理解重點詞語:惱羞成怒、筋疲力盡等。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重點句子。3、讀懂課文,讓學生明白:光憑力氣和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動腦筋。...

  • 《黃果樹瀑布》教案(精選19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 2、學會課文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教學重點: 把課文讀通,學會字詞。 教學難點: 給課文劃分層次,練習朗讀課文。...

  • 《奇妙的鹽水》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情感目標: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認知目標:大膽嘗試了解鹽溶于水中會增加水的浮力,水中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并能初步了解死海讓人漂浮的成因。...

  • 《7的加法》教案(精選8篇)

    活動目標:1、復習10以內的加法算式,發展幼兒的計算能力2、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活動準備:動物頭飾兩個,水果圖片三個,星星,答題卡若干(與幼兒數量相同)學具小花若干活動過程:一預備活動:1問候,組織幼兒2手指游戲:...

  • 《海上日出》教案(精選19篇)

    目的要求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3、學會本科生自信詞,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練習用擴大、分辨造句。...

  • 《動物樂園》教案(精選20篇)

    教學目的:1、認知目標:雕塑動物由基本形體入手,要抓住動物特征,確定動態,用加、減法,采用粘結、切削、刻、劃等多種手法進行創作。2、技能目標:參考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臨摹或創作泥塑動物形...

  •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精選22篇)

    ○課型:閱讀、研討課 ○學生現狀:八個班的學生中,一部分原來第一層次班的同學基礎較好,可能對教師所授內容接受快一些,但其余同學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學習困難。...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太仆寺旗| 舞钢市| 周宁县| 丰镇市| 安乡县| 清涧县| 敦化市| 南川市| 绥阳县| 东乌| 武川县| 霞浦县| 达拉特旗| 武义县| 永康市| 涿州市| 陵水| 河北省| 旅游| 乡宁县| 中阳县| 札达县| 长顺县| 兴宁市| 平乐县| 东明县| 萍乡市| 吴旗县| 香港| 西乌珠穆沁旗| 香河县| 临洮县| 洞口县| 长丰县| 平谷区| 松潘县| 长岛县| 阿克| 东莞市|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