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茉莉》教案(精選4篇)
《芬芳茉莉》教案 篇1
案例名稱:芬芳茉莉
科目:音樂
教學對象:六年級
課時:1課時
一、教學內容分析
《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該單元包括兩個課時。按照教學計劃的進度,今天的音樂課講授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根據課本德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將江蘇版、東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東邊升起月亮》編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賞課。
二、教學目標
1、聆聽不同題材、體裁、結構、風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體驗音樂作品的音樂情感與形態,感受音樂情境的美,喜愛我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藝術,追求生活的純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體裁、演唱風格、曲式結構、表演形式等知識,能隨著音樂有感情地輕聲歌唱。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這節課我想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夠將音樂、圖片、mtv相結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以音樂為主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充分體現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組合作式學習。在教學方法上,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們去探索音樂的語言。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茉莉花》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凝聚著勞動人民對中華民族的無限熱愛和對生命的深切關懷。因此在設計《茉莉花》這課時,特地以課前欣賞黑鴨子組合演唱的《茉莉花》營造氛圍,再通過對茉莉花的了解導入新課,進一步通過講述歌劇《圖蘭多》的傳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樂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激起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進而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實踐并掌握音樂知識,再通過讓學生欣賞比較多種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寬知識面,感受《茉莉花》的無窮魅力,培養學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時,盡可能的使音樂屬于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去感受民族音樂的美,進而愛上民族音樂。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對音樂情感的體驗及對《茉莉花》風格的認識了解。
教學難點:1、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評價能力。
3、課前搜索相關內容的能力。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課題:聽、問、看
1、教師播放黑鴨子組合演唱的《茉莉花》。
2、問:剛才聽到的音樂你熟悉嗎?是什么?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態、色彩描繪一下。
3、看:課件多媒體展示茉莉花的圖片。
1、學生聽流行版的《茉莉花》 。
2、分組討論、交流。
3、觀看茉莉花,了解其形態。
1、 營造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
2、我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學會用各種方法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花的情感。
二、欣賞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片段《東邊升起月亮》。
1、歌劇簡介:關于江蘇民歌《茉莉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想聽嗎?
2、播放歌劇《圖蘭朵》片段和《東邊升起月亮》的音樂。
1、學生聽老師講故事。
2、聽歌劇音樂。
激發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將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融于感受和鑒賞領域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學唱歌曲《茉莉花》。
1、教師伴奏全曲。
2、教師有感情地邊彈邊唱,強調歌唱表情和聲音位置。
3、你感受到這首歌曲是什么樣的風格?
4、播放江蘇風景課件。
教師:學了江蘇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賞江蘇的風光。
5、你能把自己總結出來的歌曲風格用歌聲表現出來嗎?
6、教師播放歌曲范唱。
7、教師分組檢查演唱效果。
1、 學生跟著老師的琴聲用“lu”模唱旋律。
2、學生輕聲試唱歌詞。
3、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婉轉、柔美)。
4、欣賞江蘇風景。
5、學生輕聲跟范唱帶試唱。
6、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1、感受茉莉花的柔美、細膩與江南的人文風情也有關系。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評價的能力。
四、拓展欣賞(感受與體驗多樣《茉莉花》)
1、欣賞人聲、器樂《茉莉花》片段(黑鴨子組合、女子十二樂坊演奏、薩克斯演奏)
教師:由于人們的喜愛和民歌的變異性,有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
2、播放宋祖英悉尼歌劇院演唱會視頻片段。
教師:《茉莉花》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還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在多種重要場合都要奏響它。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舉辦了一場世界性的演唱會。就在這場演唱會里,她深情地演繹了《茉莉花》,將《茉莉花》再度介紹給全世界。獲得全場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熱烈的掌聲。
1、學生欣賞人聲、器樂《茉莉花》片段。
2、欣賞宋祖英演唱視頻。
1、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歌曲的不同風格,了解民歌的變異性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2、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情動于中,有感而發,表達自己對《茉莉花》的感悟。
五、寄語未來。
小結:《茉莉花》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國還有許許多多如《茉莉花》一般美的民族音樂。期待著有一天在你們的手中煥發出新的光彩,從你們的心田飛向世界!讓我們再次高歌《茉莉花》。并在歌曲結束時隨音樂離開教室。
再次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
純真而美好的感情是人類共同的追求;茉莉花的潔白無暇、高雅真摯,代表了人類共同的理想。
七、教學評價設計
1、你的歌聲真美妙,就如百靈鳥一般。
2、你的耳朵真靈敏!
3、你們專注的表情,使我快樂,給我鼓勵。
4、我從你們的姿態上感覺到,你們聽明白了。
5、老師看你聽得很認真,會“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哦!
6、從師生合作演唱的情況反映出,我們是一個素質良好的集體。
7、從你的表情上讓我感覺到江南民歌確實很優美。
8、謝謝你精彩的回答!
9、你很有創見,這非常可貴。4、你說得還不完全,沒關系,誰來幫他補充一下。
10、老師知道你心里已經明白,但是嘴上說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轉述出來,然后再請你學說一遍。
八、板書設計
《茉莉花》 江蘇民歌 委婉流暢、柔和優美的江南風格
教學反思:
為了能使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效達成,我作了如下的設計:首先,用黑鴨子組合演唱的《茉莉花》導入,營造一種清新的學習氛圍。通過欣賞圖片,讓學生認識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然后通過《茉莉花》的傳說引出《東邊升起月亮》,并介紹中國民歌《茉莉花》也隨著這部經典歌劇的流傳而享譽世界。籍此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初步感受茉莉花的旋律,并回答問題引出本課課題《茉莉花》,學生通過教材提供的知識點,初步了解《茉莉花》及小調民歌特點,使學生初步感知細膩柔美的江南風情,并感受歌曲的情緒。
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學生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曲譜較為簡單,學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整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只有在歌曲結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學生氣息運用不是很到位,有個別學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難。教師要在這里給予學生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導。
《芬芳茉莉》教案 篇2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茉莉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茉莉花〉,使學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麗,并能通過優美、抒情的歌聲表現出來。
2、指導學生熟練演唱,并能背唱
3、通過演唱、欣賞等活動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用舒展,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看過影片之后猜一猜我們到了哪里?
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放錄像
同學回答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
三、師:背景音樂有沒有注意到?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江南水鄉走一走,共同學習并演繹這首江蘇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A、歡快活躍B、親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A、婉轉細膩柔美B、粗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實質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潔感情。
4、唱歌譜
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把歌譜唱一唱(出示歌譜)學生分三組唱,第一組先慢唱,然后恢復原速。
5、歌曲教唱
師:這么動聽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詞一定更好聽
a)放錄象(學生聽)
b)學生跟唱(多唱幾遍)
劃拍唱-----難點糾正:
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容易出現的錯誤糾正過來。并告訴學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6、放開聲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處理?
(1)學生自己試著唱一唱
(2)教師可提示:從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學生把每一句都試唱出來,說出為什么這樣處理,全體在試唱,教師指導。
(4)按照同學們處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錄音)
五、欣賞與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傳于全國各地,奇歌詞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異,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從而鮮明的表現了民歌的變異性。還有的把它改變成了器樂曲。
2、創編動作
請同學們自己為歌曲編動作
3、拓展
師:我們加一種唱法:輪唱
(1)練習輪唱
(2)清唱
(3)放錄音請同學唱第一段,全體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師總結,師生再見.
說說這節課學習后的快樂之處是什么?
《芬芳茉莉》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欣賞歌曲《茉莉花》、欣賞《東邊升起月亮》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對我國的民族音樂的表現能力和音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通過為旋律畫小節線和為歌詞配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及興趣.
3、從外國人唱《茉莉花》引發學生自豪感,從而更加認真得去感受歌曲的優美。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對我國的民族音樂的表現能力和音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教學課時:本部分擬用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教師導語:
我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樓蘭國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名叫圖蘭多,但也很殘酷。據說她給來自各國的求婚者提了個條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個問題,就可以娶她,并贏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頭。因此很多人包括國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個韃靼國王子也被圖蘭多的美貌打動,決心不顧一切要娶到圖蘭多,對圖蘭多提出的三個問題,對答如流,終于獲勝,可圖蘭多仍不甘心。這時,王子倒慷慨地來幫她,請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沒有猜中圖蘭多的謎語那樣,被處死刑。此夜,全城無人入睡,百姓和僧侶們都在向月神祈禱,希望圖蘭多誠服,從此結束殺戮。月亮出來了,僧侶的祈禱樂響起
2、茉莉花的旋律響起
或許就是這動人的音樂感化了美麗殘酷的公主。終于她良心發現,從此改邪歸正。音樂的魅力在這一時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聽過?有誰能哼唱兩句給大家聽聽?
3、復聽《東邊升起月亮》
三、欣賞《茉莉花》與活動
1、歷史簡介
在中國,這首歌更是歷史悠久。誰來把大屏幕中次連貫成一句話介紹給大家。(據史料記載,《茉莉花》最早發源于江蘇揚州,大概是明朝時期,原來的歌名是《鮮花調》。)
2、聽旋律
老師今天帶來一樣樂器,認識嗎?(對了)這叫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們的民族樂器來演奏才能體現它的韻味。下面就請大家來聽一聽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讓生聽一段,看學生狀態,"抓住"聽得入神的同學:"老師發現有些同學聽得很入神,老師也一樣,快要被著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們能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們的感受嗎?比如說,用手來表示聽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師示范,再放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顯示歌詞)
先在江蘇地區廣泛傳唱,清朝時期定名為《茉莉花》。一起聽一聽,邊聽邊留意一下歌詞,看看歌詞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詞、播放黑鴨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間過門提示學生唱一唱)
學生回答問題: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真的有這么香嗎?我們一起來切身體會一下。(噴灑空氣清新劑)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真的那么白嗎?老師這里有幾張照片一起來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仿佛刻玉雕瓊。該花原產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早在宋代傳入我國。
自明代起,揚州已有少量茉莉引進種植,但大批種植至少始于清光緒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總是在人們的傳唱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茉莉花小巧玲瓏,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經過多年的傳唱之后,也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學易唱。可以說就是幾歲的孩童也時常將它掛在嘴邊。(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現兩首歌的旋律(簡短的一句)。學生對比,知道的確發生了變化。
6、師生互動,說說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實茉莉花并不僅僅可以用來觀賞,你們知道茉莉花還有什么用嗎?(泡茶、入藥、做成工藝品等)
7、學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聽歌,老師非常高興。大家覺得呢?這自古阿,高興時必當高歌一曲。老師有個提議,不如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師小結
總結歌曲內涵茉莉花在我國歷史悠久,這首民歌輕盈活潑,淳樸優美,婉轉流暢,短小精致,易唱易記,表達了人們愛花、惜花、護花,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積極健康,又儲蓄柔美。
小結點題
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茉莉花》的內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樂的地位。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
(學生總結:感到驕傲自豪)
教師接:是呀,老師也想起一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們更應該將這首經久不衰的佳作永遠創唱下去。
《芬芳茉莉》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聆聽三首不同地區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風格
教學目標:
1、接觸多首以"茉莉花"為題的音樂作品,能夠從中認識到以"茉莉花"為代表的中國民歌是世界音樂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2、通過欣賞,讓學生樂于進一步搜集并了解影響民歌變異的多種因素。
教學重點:感受不同地區的歌曲《茉莉花》。
教學難點:能夠聽辨并能用語言表述出它們在情感上、風格上的差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統一題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什么樣的區別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東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開得怎么樣。
二、欣賞東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東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點?
B音樂的風格與東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樣的關系
C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詞、旋律方面有何異同的地方?
2.小組討論:
歌詞基本相同,旋律變化比較大,顯出東北人開朗的性格和音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東北民歌《茉莉花》:
遼寧海城的《茉莉花》旋律進行中的大跳明顯增多,襯詞的處理也顯出東北二人轉的特點。
4.生學唱東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轉版的《茉莉花》。
三、欣賞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顯現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蘇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詞的變化使歌曲融入較多的敘事說唱性特征。
4.師用聽唱法指導學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結。
師播放三首不同地區的《茉莉花》,讓學生辨別是哪個地區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