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精選21篇)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08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精選21篇)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及設計理念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行文簡潔流暢,綱舉目張,條理清楚。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了它的弊端—— 信息量少,學生感覺海洋還是離自己很遙遠。如何拉近課文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海洋產生感性認識呢?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得以升華,能力得以提高呢?基于以上思考,我認為借助瑞博教學平臺十分有效。《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網絡教學以龐大的知識信息資源庫為基礎,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學生將網絡作為獲取資料、自主探究和意義建構的工具,采用“研究性自主學習的模式”,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取學習的內容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充分激發了學生主動意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流程設計

  (一)問題創設——自主探究

  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復習“海洋與人類有著怎樣密切的關系”展開情境,并進一步明確上節課學生確定要研究的核心問題“人類是怎樣開發海洋,使海洋成為21世紀的希望”,提出自主學習任務。通過“學習建議”,讓學生在網絡中帶上真實的任務一步一步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發起求知欲望,進入自主探究的空間。探究文中7、8兩小節所介紹的海洋開發所帶來的重要性。學生通過我的瑞博教學平臺中的“網絡資源庫”選擇有效的方式獲取所需要的文字、圖片等信息資源;在網站所開設的“資料收集和整理”中把對解決問題具有重要關聯的信息,整理篩選信息,發送出去,資源共享。學生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獲得了較完整的學習經歷。

  (三)分享體驗——交流提高。

  學生將自主探究獲取的信息通過上傳到交流空間,師生共同分享成果。重點引導交流四方面的內容: 1、“利用水力發電”對人類的重大意義。通過具體的數據,學生感嘆海水的運動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不可小瞧。2、“淡化海水”對人類的重大意義。學生了解到許多淡化海水的方法,知道了淡化后的海水解決了部分地區的干旱。3、“建設海底城市”對人類的重大意義。學生介紹了海底隧道,科學家們設想的海底居住格局,驚嘆于海底的廣闊空間。4、還有哪些海洋新能源對人類有著重大意義。學生補充介紹了海洋生物新藥能等,沒想到海洋有如此豐富的能源供人類享用。

  (四)設計口號——情感升華。

  學完文章的重點段落5-8小節,在學生強烈感受到海洋對于人類的重大意義時,學生意識到了保護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這個關鍵時刻,學生為保護海洋設計宣傳口號,對海洋的情感得以升華。學生用獨特的體驗寫出了豐滿的口號,振奮人心!

  在這節課中,學生在網絡環境中學出了語文味,讓語文課堂呈現出了飽滿的姿色!讓我們繼續在網絡中找尋語文之路!

  《海洋——21世紀的希望》網絡課堂教學的反思

  武進星辰實驗學校劉炎華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行文簡潔流暢,綱舉目張,條理清楚。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了它的弊端——信息量少,學生感覺海洋還是離自己很遙遠。鑒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在新課程的理念引領下,產生了這一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海洋——21世紀的希望》網絡課堂教學。網絡教學以龐大的知識信息資源庫為基礎,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

  一、網絡教學,放飛學生的自由。

  瑞博教學平臺提供的預設性資源、生成性資源、外援性資

  源,為學生提供多風格、多路徑的多種學習選擇,使學生經歷個性化與自由化的學習過程,盡力把有限的教室和幾乎無限的網上空間結合起來,既發展學生的個性,又發展了學生的智慧。如學生在自主學習5-8小節時,通過對平臺中教師預設資源的利用,彌補空白,尋求所需,更好地了解到世界的現狀、海洋豐富的資源,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形成對文本的理解。當學生產生疑問,形成探究主題時,網絡連接著大世界。運用它,學生暢游其中,自由探究,真正做到文本與世界相連,體現了“大語文”學習觀。探究有成果后,學生還可以把研究成果發送到“資料收集和整理”“設計口號”中,供大家學習,點評,交流。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討論、交流,一切盡在網絡教學環境中!

  二、網絡教學,架起師生橋梁。

  學生自主學習前,教師通過“學習建議”引導學生扎扎實

  實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鏈接相關資料。學生帶上真實的任務,愉悅的心情開始學習的第一步。從交流環節中看出,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在網絡資源下輕松、精彩!接著,教師緊緊圍繞文本提出值得思考、探究、拓展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并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參與獲得了下一個學習任務,倍感自豪,積極投入了探究之中!與此同時,教師不斷鼓勵學生把研究的成果發送出去,供大家欣賞。學生在美好情感的促進中愈學愈勇,在隨后的交流中據理力爭,最后師生達成共識:海洋的水力發電、淡化海水、建設海底城市及其它書中沒有介紹的新能源給予21世紀的人類無限希望!順應情感,學生開始為保護海洋設計口號,老師以欣賞者的身份告訴學生:你們真棒!在網絡的牽線下,師生愉快互動,教學內容一氣呵成!

  三、網絡教學,滲透社會文化。

  網絡,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也便有了網絡文化。學生看

  到社會上那么多地區被土地沙化,內心焦急;看到海洋中那么多魚產品,內心激動;看到人類成功開發了海洋資源,又那么自豪……這么多種情感變化,全來自于網絡帶來的社會訊息。文化是一種意識層次的東西,社會文化給學生思維與情感的沖擊。學生借助于網絡,開始用網絡的語言交流,用網絡的方式思考,用社會的信息重新審視世界。在最后的口號交流中,學生的口號已不僅僅體現在簡潔上,而是填補了社會重要現狀,使得口號豐滿有力,滲透著社會文化!

  讓我們在網絡環境中,繼續尋找語文之路,并堅持走下去!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2

  教材簡解:

  這篇說明文條理清楚,內容豐富,并滲透著環保教育的相關知識。既是一篇訓練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文章,又是一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明“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1.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2.人類迎來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3.人們要開發海洋,首先要保護海洋。其中第二個方面是重點部分,分別從礦產資源的開發、高蛋白食品的索取、水力發電站的建立、淡化海水的設施、建設海底城市的規劃這些方面來闡述。

  這篇文章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來介紹海洋的特點,使海洋形象鮮明,特點突出,整篇文章簡潔流暢、生動活潑。

  設計理念:

  一是以朗讀這一教學手段為主,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閱讀的熱情,活躍思維,增強學習體驗,初步領悟課文的教育意義,讓學生樂學習。

  二是以本為本,對課文內容進行疏理和拓展,以朗讀貫穿整個課堂,在朗讀中總結學法,找到學習的小竅門,讓學生會學習。

  三是創設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力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讀中感悟,讀中提升,讓學生巧學習。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如自主預習、自讀課文、邊讀邊畫邊批注、搜集信息等。教學中,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40分鐘里不斷地讀,在讀中找不懂的字詞;在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讀中理清課文的脈絡,提煉文章的主要內容;在讀中了解人們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初步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此外,學生對海洋了解不多,尤其是我們江南的學生,對海洋了解少之又少,感觸最多的可能就是到海邊去游玩了。因此在以文本內容為主的前提下,注重資料的查找和整合,引導學生關注海洋,利用網絡資源學習,也顯得十分重要。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3課:海洋——21世紀的希望。

  當你第一次讀到這個課題時,想到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呢?)

  是的,大家都特別想知道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這節課我們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海洋,你對海洋有什么樣的了解呢?

  二、學習一至三自然段,了解海洋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1、學生暢談對海洋的認識:

  正面: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71%,在太空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美麗的藍色“水球”;

  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

  它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它為生命的誕生、繁衍、進化,提供了條件。

  海洋在調節和控制全球的氣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負面:

  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海堤,毀滅沿海城鎮,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

  2、小結:這就是海洋,自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與海洋的關系就非常密切。每當想到它為我們人類帶來的豐富水產品以及對人類航行帶來的便利,對海洋的熱愛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但又想到它發起脾氣來的樣子,讓人不禁望而生畏。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

  三、學習四至八自然段,認識海洋給人類帶來的希望:

  1、同學們,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人類已經邁向了21世紀。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21世紀人類的生活不容樂觀,我們將面對很多很多的難題。請同學們看看這一段資料:

  人類遇到了資源短缺、人口膨脹與環境惡化三大難題。一些重要的陸地礦產資源瀕臨枯竭;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1999年世界總人口已突破60億,全球貧困人口已達13億,約有8億人缺糧。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已相當嚴重,除南極洲大陸外,地球上沒有遭到污染的“凈土”很難尋覓。

  同學們,讀了這段話,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痛苦、絕望)

  幸運的是,我們還擁有海洋,海洋,是我們21世紀的希望。

  2、拿起課本,輕聲讀讀課文4~8小節,海洋能給我們人類帶來些什么呢?請大家找出文中的語句,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談談你的感受。

  (一)海洋能給我們人類帶來豐富的礦產資源;

  海洋是個聚寶盆,它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錫、錳、硫等。

  海洋是一個“藍色的寶庫”。如果把整個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煉,可以得到550萬噸黃金、4億噸白銀、40億噸銅、137億噸鐵……

  海洋里有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如果我們人類能合理開發利用的話,將不會再鬧“能源危機”。

  是的,海洋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礦產資源。(板書:豐富的礦產資源)

  可以說陸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海洋還蘊含著許多陸地上蘊藏量小,而又難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目前,人類已經把目光轉向了海洋,正致力于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瞧,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個個先進的海底探測器已經潛入大海深處,海洋,可真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誰能讀好這段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便把目光轉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

  (二)海洋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大量的食物;

  進入21世紀,海洋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海洋還能給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食物,我是從這句話里讀出來的:科學家們早就呼吁,人類應該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預料,21世紀人類的餐桌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蛋白食品來自海洋。

  我從網上了解到,海洋是個天然的蛋白質倉庫,擁有海洋生物20多萬種。據估計,海洋為人類提供的食物要比陸地上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一千倍。

  在我們的餐桌上就有許多食物來自海洋,如海帶、紫菜、海參;小黃魚、章邊魚、帶魚;大龍蝦、鮑魚、魚翅……

  海洋是鹽的故鄉,現在全世界每年生產海鹽5億噸,若按這個字計算,海洋里的鹽可用5億年。

  海洋真是一個食物寶庫,它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食物(板書:大量的食物),海洋是我們人類——21世紀的希望。

  誰能讀好這幾句話:科學家們早就呼吁:人類應該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預料,21世紀人類的餐桌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蛋白食品來自海洋。

  (三)21世紀是利用潮汐和海水溫差發電的時代;

  海洋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板書:無窮無盡而又價格低廉的電力)

  21世紀是利用潮汐和海水溫差發電的時代。我是從這句話里讀出來的,海浪和潮汐的能量過去都白白浪費了,如今利用海水的運動來發電已經不是夢想。潮汐發電站、海水溫差發電站的建立,將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無盡而又價格低廉的電力。

  海洋是能量寶庫,海洋里的潮汐能、溫差能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人們把潮汐能稱為“藍色的煤海”。

  據科學家估計,海洋的潮汐、海水溫差每年能為人類提供的能量在70億千瓦,如果能把這些能源充分利用起來,人類不會再鬧“能源危機”。

  課前,教師在教室里貼了有關潮汐和海水溫差發電的資料,讓我們知道了利用潮汐和海水溫差發電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可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

  只可惜這些能源過去都白白浪費了,但同學們不用擔心,看——這是潮汐發電站,這是海水溫差發電,這些發電站的建立將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無盡而又價格低廉的電力,海洋真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誰能讀好這段話:海浪和潮汐的能量過去都白白浪費了,如今利用海水的運動來發電已經不是夢想。潮汐發電站、海水溫差發電站的建立,將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無盡而又價格低廉的電力。

  (四)海水淡化解決水荒和建設海底城市的時代;

  進入21世紀,海洋還將給人類帶來什么?

  (1)進入21世紀,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緩解地球上的許多干旱地區的水荒。

  中國嚴重缺水,在六百多個大中型城市中,有超過一半缺水,如天津、大連、青島、煙臺、威海、秦皇島等,如能運用海水淡化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板書:淡化海水)

  (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想在海底建設城市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因為世界上已經有一些地方建成了海底隧道,所以建成海底城市一定不會很遙遠,到時海底城市一定很美妙,人類的生存空間會更開闊。

  在你的想象當中,海底城市會是什么樣的呢?

  也會有高樓大廈,城市道路很寬敞,交通很便捷,跟陸地上的生活沒有什么兩樣,一切就有盡有,時時刻刻還能看到美麗的海底風光。

  在海底建設城市一定能夠拓寬我們生存的空間,人類的居住將不會那么擁擠,(板書:建設海底城市)海洋,真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3、小結:同學們,我們已經邁入了21世紀,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板書:開發、利用)海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大量的食物、有無窮無盡的能量,淡化海水可以解決水荒,建設海底城市可以拓寬我們的生存空間,海洋——21世紀的希望。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發出倡議。

  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我們在開發利用的同時,應該注意什么呢?請誰來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然后告訴大家。(板書:保護、珍惜)

  我們陸地上也曾經有豐富的資源,美好的生活環境,為什么現在卻面臨著能源危機、環境惡化這么多問題呢?都是因為人類過去沒有好好地珍惜、愛護,所以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珍惜、愛護海洋,讓海洋發揮它更大的作用。

  五、布置課堂作業:

  設計一條宣傳保護海洋的宣傳標語。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領悟“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生詞,會用“由于”造句。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閱讀課文弄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2、 通過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體會海洋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入:你親眼見過海洋,了解海洋嗎?

  海洋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密切的關系?

  2、板書課題,讀題: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3、質疑: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二、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通順、讀正確,理解生詞

  2、學習生詞:

  低廉 威脅 索取 敬畏 大顯神威 望洋興嘆 喜怒無常

  無窮無盡 匱乏 干旱 回眸 蔚藍色

  (1)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3)理解詞義: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過頭來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匱乏:缺乏、貧乏的意思。

  慷慨:本課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價錢)低,便宜。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

  望洋興嘆:本課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3、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4、指導分段:

  全文可分幾部分?哪部分寫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1)生讀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讀訓練:

  學習第一段:

  1、找出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

  2、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來寫海洋與人類關系密切的?

  (讀一讀,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1)“海洋給人類提供了……食鹽。”

  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熱愛海洋)

  (2)“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師生接讀第一段:

  生說說對“喜怒無常”和“望洋興嘆”的理解。

  四、作業: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精讀課文,從文中找答案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檢:

  1、默寫詞語

  2、齊讀第一段:

  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訓練:

  學習第二段:

  1、出示: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從哪些方面對海洋進行了開發、利用?

  2、生自學課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問題,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內容。(用括號標出來)

  (2)嘗試用小標題概括。(寫在有關語句邊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鬧‘能源危機’”、“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駛向……”、“……已潛入……”

  (1)生說體會

  (2)點撥:人類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開發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書:

  能源危機——開發海洋礦產資源

  (4)指導朗讀

  “由于……正面臨著食物匱乏的威脅”、“21世紀人類的餐桌上……來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書:食物匱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溫差發電站……,……電力。”

  (1)方法同上

  (2)板書:能量浪費——利用海水發電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設城市,……生存空間。”

  (1)方法同上

  (2)板書: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間狹小——建設海底城市

  4、齊讀第二段:

  根據板書綜合回答: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學習第三段:

  1、齊讀

  2、說說你的體會

  ——明確保護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總結:

  海洋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里的希望。所以我們要保護、珍惜海洋資源。

  四、作業:

  1、造句:

  由于——

  2、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聯系課文內容寫體會。  

  板書: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能源危機——開發海洋礦產資源

  食物匱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費——利用海水發電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間狹小——建設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4

  課題: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本課初備

  課時

  共 2 課時, 本課第 2 課時

  復備與反思

  吳詠萍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理解課文,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3、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1、精讀理解課文,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2、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設疑導入:為什們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二、導學——精讀感悟

  1.默讀第四至八自然段,探究:

  (1)第4自然段這句話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組合作,完成下表。     

  自然段

  面臨現狀

  開發利用

  條件

  5

  6

  7

  8

  (3)根據表格談談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4)你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與觀察,談談我們還能怎樣去開發、利用海洋呢?

  (5)用上“由于”這個詞,概括自己的學習收獲。

  2.感情朗讀第九自然段,探究:

  (1)“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有什么重要性?作為一名小學生,怎樣為保護海洋作貢獻?

  (2)聽了科學家的警告,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3. 課文延伸,再次質疑。

  (1)為人類的未來——海洋,寫一條公益廣告,提醒人們時刻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

  (2)默讀全文,說不定你會找到更多的疑問,在你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練學——反饋鞏固

  1.造句。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內容填空。

  (1)課文圍繞海洋能夠為人類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在海底____________

  __________這幾方面說明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2)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 __________ ,珍惜__________ 。只有這樣,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思學——總結拓展

  寫海洋很廣闊的成語有:一望無際    一望無垠    無邊無際    廣袤無垠

  寫海上風浪大的成語有:驚濤駭浪    波瀾壯闊    濁浪排空   波浪滔天

  五、課后作業(見導學案)

  板書設計:

  參加備課人員

  呂華明    趙  忠    秦玉萍    桂  硯    吳詠萍    張宏蘭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5

  二、

  1、無私  吝嗇

  2、豐富  短缺

  3、高昂  低廉

  三、

  1、礦產資源、食品、電力、淡水、建設城市

  2、保護海洋、海洋資源、才會樂于作出它的奉獻

  四、

  1、海洋是人類未來的糧倉。

  2、藻類、浮游生物、魚蝦

  3、列數字。通過列數字從數量的角度說明南極磷蝦的產量很高,一方面說明更準確,另一方面使說明更具說服力,讓人信服。

  舉例子。通過舉南極磷蝦的例子,說明海洋是未來的糧倉,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說明的內容具體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作比較。通過將南極磷蝦每年的產量與當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魚量作比較,使讀者對未來南極磷蝦的產量產生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4、海洋和我們是一個整體,首先,海洋本身對污染物有著巨大的搬運、稀釋、擴散、氧化、還原和降解等凈化能力。但這種能力并不是無限的,當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它本身的自凈能力時,就會造成該海域的污染。另外海洋雖然蘊藏許多資源,但海洋資源的再生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我們無節制地開發海洋資源而不注意保護,那么這些資源總有被用光的一天。所以保護海洋極其重要也十分必要。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6

  之三

  作者:中央路小學 哈俊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篇關于海洋的說明文。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邁入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類正在迎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新希望。

  為什么“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點。課文在闡明了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關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類正迎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接著從礦產資源、高蛋白食品、水力發電、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說明了人類利用海洋的現狀及設想,條縷清楚、綱目分明,給人以清晰印象。建議在教學時,教師不必過多講解,讓學生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理解,發散思維,自主學習,再借助直觀資料,引導朗讀感悟,從而深刻體會到:海洋確實是人類新世紀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測、絢麗多姿,定會使學生們遐想聯翩,激發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師不要僅局限在教材知識上,建議課后帶領學生查閱、搜集有關開發、利用、保護海洋的資料,寫讀后感或制作摘記小卡片,激發愛科學、愛自然的情愫。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激趣。

  1、同學們,你見過海洋嗎?你了解他嗎?(學生應用已有知識,暢談對海洋的認識,體會海洋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出示圖片或播放錄像,觀看美麗的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災難,加深海洋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體會。

  二、合作學文。

  1、過渡:人類與海洋的關系十分密切,千百年來,面對喜怒無常的海洋,人們既愛又敬畏。不過,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類已不用再“望洋興嘆”了!是什么原因呢?

  2、讀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體會本段在課文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交流討論:科學家從哪些方面具體開發、利用海洋的?

  4、小組匯報,展示資料,交流體會:

  (1)開發礦產資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發電。

  (4)淡化海水緩解水荒。

  (5)建設海底城市。

  5、你知道海洋還有哪些資源可利用嗎?

  6、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段,感悟科學開發、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來海洋有這么多的資源可供我們開發、利用,你想說些什么呢?(學生各談感想,總結:海洋真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我們要保護好海洋,珍惜這些海洋資源。)

  8、齊讀第三段。

  9、觀看錄像,了解人類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現狀,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愫。

  三、總結全文。

  海洋真是一個蘊藏豐富的大寶藏,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就能更好地開發、利用海洋,讓它真正成為人類新世紀的希望。

  練習設計:

  1、說一說:結合課文內容及你了解到的相關知識,說一說為什么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2、寫一寫:查閱有關海洋的書籍、資料,調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資源被破壞的現狀,寫一份調查小報告或小論文——《海洋的現況》,呼吁人們保護、珍惜海洋資源。

  3、小建議:對保護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寫一份建議書,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體措施。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海洋——21世紀的希望》第二課時。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學情分析,說教學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準備、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八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選文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探索與發現”,旨在讓學生關注海洋,關注自然,從而關注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存空間,《海洋——21世紀的希望》正符合這一特點。

  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行文簡潔流暢,綱舉目張,條理清楚。

  二、說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如自主預習、邊讀邊畫邊批注……懂得搜集信息;但對生活關注不夠,對海洋了解不多,作為我們北方學生,對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注重師生間的交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利用生活資源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結合教材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1)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四、說教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學中,我結合本課特點,準備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多種形式,再加上想象、課件、圖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利用生活資源領悟課文,加深理解和體驗,認識到保護環境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五、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我校“自主學習因勢利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預習階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在小組交流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與探究,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展示環節以朗讀為主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六、說教學準備:

  1.布置預習:默讀課文,想一想昨天的海洋,今天的海洋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文中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做上批注。

  2.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海洋資源匱乏的圖片等)

  七、說教學流程:

  共由復習導入溫故知新——明確任務學有方向——交流展示適時點撥——整合提升拓展升華——拓展延伸關注生活——展開想象描繪未來六個環節組成。

  (一)復習導入溫故知新

  第一課時,學生們通過朗讀,通過學習,對海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讓他們溫故知新,為學習本節課做好鋪墊,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也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并且自然過渡到明確任務環節。

  (二)明確任務學有方向

  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現在重新提出來是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本節課應該完成的具體目標,它是落實教學重點的主要途徑。

  (三)交流展示適時點撥

  交流展示分三個環節進行:自我完善——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學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預習任務,做好在小組中交流的準備。隨后小組交流,(這一環節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由于處在農村,膽子還是比較小,也不夠自信,小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展示,通過小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善,增強自信心,為全班展示打好基礎。同時,對于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可以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集體探究進行解決。)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們進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我做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力求給更多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并且隨機進行引導和點撥,落實教學重點。

  我估計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會從第二自然段、三自然段、五、六、七自然段找出句子,然后談海洋給自己的感受:無私奉獻、可怕等。對于學生的每一個觀點,只要能從文中找出句子,談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讀下來,我都引導學生對他們進行肯定與贊揚。同時有機的進行整合并落實語言文字訓練,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感受海洋為人類提供便利及可怕的圖片、海洋資源匱乏的圖片等;去感受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從而落實教學重點。

  如我認為海洋很無私,同時也很暴躁,很可怕。孩子們會展示朗讀這一段話——“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的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海堤,毀滅沿海的城市,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

  我引導學生抓住“提供了、慷慨的給予”體會海洋的無私奉獻,抓住“無情地掀翻、沖垮、毀滅”體會海洋的可怕,在此基礎上,再出示兩組圖片(一組為海洋給予人類豐富水產品的圖片,一組為給人類帶來可怕災難的圖片。)更進一步感受到海洋與人類密切的關系。帶著這種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樣,在讀與悟的不斷交替、深化中落實教學重點。

  再如:我認為海洋很無私,因為人們正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礦產資源。孩子們會展示朗讀這一段話——“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學生們聯系上文談到因為許多地方在鬧能源危機,所以開始向海洋開發礦產資源,此時,我出示鬧能源危機的圖片,讓孩子們深切的感受到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而后,再引導學生通過“一座座、一艘艘”來體會人們正在對海洋開發、利用,而海洋也正在向人們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文本、與作者、與編者發生共鳴。

  又如:我認為海洋很無私,孩子們會展示朗讀這一段話——“潮汐發電站、溫差發電站的建立,將會給人類帶來無窮無盡而又價格低廉的電力。”

  由于我們農村學生對發電站還不了解怎么回事,此時,我出示在大海上建立發電站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海洋的無私。

  ……

  (四)整合提升拓展升華

  在班級展示完成以后,我引導學生回顧全文,進行整合,正因為海洋很無私,為人類提供了礦產資源、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來發電等,所以我們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人類要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這時我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讓學生們齊聲朗讀,從而滲透思想教育。

  (五)、拓展延伸關注生活

  學完課文,學生強烈感受到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意識到了保護海洋迫在眉睫。抓住這個關鍵時刻,要求學生:“請你為保護海洋設計宣傳口號,號召全社會、全世界人們保護海洋。”從而對海洋的情感得以升華。學生用獨特的體驗寫出了豐滿的口號,“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藍色的海洋,生命的搖籃”、“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豐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藍天。”等。

  (六)、展開想象描繪未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為重要。所以學完后,我設計了“你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么樣子的?結合課文內容,搜集相關資料,寫一篇短文”這一作業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情感得到了升華。

  八、說板書設計。

  學生能從板書中清晰地了解課文主要講述的內容,明白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更激發內心的情感。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開發礦產資源向海洋索取食物

  利用海水發電淡化海水資源

  建設海底城市

  以上就是我對《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篇課文的理解與課堂設計,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目標預設】

  教學時,教師不必過多講解,讓學生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理解,發散思維,自主學習,再借助直觀資料,引導朗讀感悟,從而深刻體會到:海洋確實是人類新世紀的希望。

  【重點、難點】通過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體會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設計思路】導人新課,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掃除障礙;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直奔重點,理解感悟;拓展延伸,自主創新。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1、看錄像。(大海)

  同學們,你們了解海洋嗎?海洋與我們人類有哪些關系呢?

  是呀!大海在我們的眼中,它有時候是那么平靜、安詳,有時候面目是那么洶涌、可憎。它有時候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歡樂,有時候卻是無限的痛苦。可是金濤先生卻認為,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他為什么會這樣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新課文。

  2、揭示課題 13、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呢?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出示詞語:

  低廉 威脅 索取 敬畏 大顯神威 望洋興嘆 喜怒無常

  無窮無盡 匱乏 干旱 回眸 慷慨

  2、指名朗讀詞語。

  3、輕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讀課文,思考:每一節寫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速讀課文,用“——”劃出課文中的過渡段,以此理清課文脈絡。

  1、抓住課文的第四節“今天,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認識這是課文的過渡段和所起的作用。

  2、根據學生回答,及時板書: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寫海洋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寫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迎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寫開發海洋,首先得保護海洋。

  四、直奔重點,理解感悟

  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說明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的?

  1、速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2、交流,板書

  開發礦產資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發電

  淡化海水緩解水荒

  建設海底城市

  3、課文是怎樣具體開發、利用海洋的呢?對照課文,根據板書,四人小組逐個自然段討論。

  (1) 交流為什么

  (生讀能源危機,出示“目前……能源危機”)可以具體地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知道了這些信息,我們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擔憂)有感情地讀這一段。(生讀文)

  (生讀食物匱乏,出示“由于……威脅。”)說說你圈出的詞語:

  “急劇”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長怎樣急劇呢(2000年60億,平均每年增長7800萬人,2050年人口是90億)人口如此急劇增長,會有什么負面影響?

  “惡化”學生舉例說說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越來越多,可耕種面積越來越少,于是人類開始面臨(食物匱乏的威脅)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除此之外,人類還面臨著那些生存危機?

  (出示圖片)是啊,近30年來,人類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資源。與此同時,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在30年內增長了一倍,并繼續增長。陸地資源緊缺,人類事物匱乏,我們深深得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齊讀這兩段話,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生讀文)

  (2)交流怎么辦

  人類真的到了山重水復、無路可走的地步了嗎?有沒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寶盆……豐富……)于是,人類把目光轉向海洋,是怎么開發、利用的呢?

  (生讀“如今……大顯神威。”出示)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興)從哪里體會到的?(交流關鍵詞)誰愿意自豪地讀一讀的?(生讀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礦者的風采(錄像)

  (沒感情)老師給大家看一段錄象,相信看了后你會讀得更好。(錄像)

  (a)繼續交流怎么開發、利用海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七、八小節。利用水力發電、淡化海水緩解水荒、建設海底城市。

  (b)海洋可開發利用的遠遠不止這些,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怎樣開發和利用呢?(學生各抒己見)

  3、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21實際的希望了吧,誰來說說。

  4、是啊,曾經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將解救人類于危難之中;可是,現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這個蘭色希望的呢?這張照片展現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發生井噴,大量石油隨波逐流,生靈遭涂炭,海鳥的尸體不時被拋向海灘。這是赤潮爆發是的海水。隨著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魚、蝦、蟹等大量死亡,數萬公里的海洋成為死海。除此之外,人類的亂捕亂殺,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內捕魚,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種的消失。

  5、同學們,心情沉重嗎?想說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們書上所說,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生讀“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這樣(生讀“海洋才會樂于做出奉獻”)

  7、同學們,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話-------(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萬語千言只為大家謹記(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

  五、拓展延伸,自主創新

  學完了這篇課文,在頭腦中產生了保護海洋的意識,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設計一條保護海洋的宣傳口號,號召全社會、全世界人們保護海洋。

  (學完課文,學生強烈感受到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意識到了保護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這個關鍵時刻,請學生為保護海洋設計宣傳口號,對海洋的情感得以升華。學生用獨特的體驗寫出了豐滿的口號,振奮人心!)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仿5、6自然段把自己開發、利用海洋的設想寫下來。

  3、繼續了解海洋的知識。

  【板書設計】

  關系密切

  開發礦產資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開發利用     利用水力發電

  淡化海水緩解水荒

  建設海底城市

  保護珍惜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9

  精彩片斷

  師:我們可以怎樣保護海洋?

  生:要減少海上污染,如海上航行的船只不將生活垃圾拋入海中,不使用會產生廢氣的燃料。

  師:(贊許地點頭)不錯。

  生:不要隨意開發海洋,要進行全球規劃,如開采石油,哪些地方可以開采,哪些地方不可以,都要進行精密計算,能得到大海豐厚的回報,我長大了就要研究海洋中的規律,可以更好地保護海洋。

  師:好,希望你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海洋學家。

  生:我覺得應該制定法律,讓那些破壞海洋的人受到法律制裁。

  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早就有海洋法了,我看過一本書上就有這部分內容,海洋法包括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保全等問題,還有海上爭端怎么樣解決等等,剛才他們說的內容海洋法也有規定。

  師:你懂的真多!同學們,為了海洋的明天更美好,就要努力學習,將來更好地保護它!

  [評點]

  這一片斷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設疑回顧,既讓學生設想如何保護海洋,又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保護海洋作出自己的貢獻。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0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21世紀的希望。對于海洋,學生都很好奇,因此,在預習中,讓學生搜集有關海洋的有關資料在課堂上交流。在上第一課時時,學生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爭相交流手重的資料。我沒有想到學生對大海了解得還真多。什么是“藍色寶庫”,可在還水中提取大量的礦物質,及稀有物質;什么海洋是生物的起源;海洋分“海”與“洋”兩部分……交流時一改以往看著資料進行讀資料,這次都脫稿“演講”。有些沒論到交流的還不開新呢。看來,在教學中,遇到學生趕興趣的,還要利用各種活動課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在活動與互相交流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課文的教學上,抓住“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了海洋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再請學生用朗讀,把海洋與人類的關系表達出來。課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以及課文的有關知識整理成一篇介紹海洋的周記。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后記

  今天上《9、海洋——21世紀的希望》第二課時,課是在階梯教室上,準備了一個專題學習網站,還搜集了許多精美的圖片。但是上課的效果很不理想。

  第一,昨天睡得太晚了,2點多才睡。課準備得不是很充分,就大致地備了一下課。早上,我們班的龐曼曼舅舅來找我說要請假直到國慶放假后才來,我腦中簡直不敢相信,六年級了,家長還把子女的學習當兒戲。跟家長理論幾句,才去拿鑰匙開階梯教室的門,結果晚了。讓孩子帶著興趣、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這一步就沒有走好。

  第二,雖然在20分鐘時班級中學生和老師達到過和諧氣氛,但是我沒有能夠把握好。課件的利用也沒有發揮它應該有的作用。在上完了“開采利用礦產”和“索取高蛋白食物”后才回過頭來欣賞,此時作用以有限。在下班堂課中,無論我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是如斯瓦涅河上的霧氣一樣霧靄陣陣。

  第三,沒有充分考慮“星期一綜合癥”

  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屏棄花大量時間尋找資料而不花一點時間分析資料的壞習慣。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江蘇版)六年級下冊。本文是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文章通過介紹海洋知識,闡述了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以及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并說明了保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海洋的情愫。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初步知道課文的內容和進行第一部分的教學,我是這樣制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隨文或者查工具書體會""抗該等詞語的意思。

  2、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仿照句型寫句子。

  3、情感目標:感受海洋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海洋的情懷。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難點是如何展開想象力進行想象和說話,受到美的熏陶。

  二 說學情

  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能會產生共鳴,該篇課文知識性強,語言簡單易懂,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不過,一個不利因素是教學對象是縣城學生,不好正確把握,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機智。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理念,創設愉悅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感覺,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教師只是起引導、組織作用;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文主要以朗讀與感悟相結合,正確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時,巧妙創設有形有聲有情的環境,誘發高昂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因此,上課開始,我注重創設情景,運用語言的感染力。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很好的進入課堂教學。

  2、自由讀書,張揚個性。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與教師為中心,而應與學生為主體,給于空間,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

  3、合作學習。根據新課程理論要求,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性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本課時教學就應該落實。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談海洋

  這部分的教學主要是從談話的角度切入,目的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新舊知識的再現與復習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1、同學們,我們居住的海南島四周被藍藍的海水包圍著,老師相信同學們都看見過大海甚至玩過海水,或者吃過海洋水產品;課外,說不定同學們又閱讀了大量與海洋有關的書籍。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樣子的?你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

  2、學生交流。

  (1)海洋很廣闊。

  (2)海洋上有時候風平浪靜,有時候波濤洶涌。

  (3)海洋有豐富的物產和礦產。

  (4)海洋上一旦發起風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摧毀良田,引起海難。

  ......

  3、總結: 是呀!大海在我們的眼中,它有時候是那么安詳,有時候面目是那么可憎。它有時候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歡樂,有時候卻是無限的痛苦。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就是與海洋有關的。(板書課題《海洋——21世紀的希望》)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海洋

  初讀課文,學生已經進入狀態,這時候就應進行第二個環節的教學了。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做的。

  1、自由閱讀課文,更正字音。

  2、海洋和人類的關系怎樣密切?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人類應該怎樣保護和利用海洋資源呢?我們就一起來細細品讀課文。在品讀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學習生字詞。

  2、出示生字詞:潮汐 匱乏 慷慨 蘊藏 回眸 威脅

  3、誰先站起來把自己認識的詞語讀給大家聽一聽?

  4、全班同學一起朗讀詞語。

  5、這些詞語中有些字容易寫錯,哪位同學提醒大家注意?(主要是慷慨)大家畫一遍。

  6、老師請幾位同學分小節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哪位同學讀錯了,要指出來。

  (三)、說說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究竟講的是什么呢?哪位同學告訴我,其他同學注意聽。誰來補充?(一句話或者幾句話)

  2 、學生交流。

  (1)這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和我們人類關系密切。

  (2)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人類將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時代。

  (3)這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將成為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

  (4)這篇課文告訴我們應該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

  3、哪位同學把這幾個方面連起來說一說。

  4、指名說。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6

  《海洋——21世紀的希望》綜合資料

  [動力能源]

  超巨級能量

  海水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中,海水的運動形式有的是可以看得見的,如波濤洶涌的海浪,有規律地漲落的潮汐,周期運動的潮流,以及朝一個方向奔流不息的海流等;有的用肉眼卻不易察覺,如大氣與海洋的熱量交換,以及海水因鹽度差而引起的運動等。

  海洋的各種運動,都是能量存在的一種形式,其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自然賦予人類的最大恩惠是什么?除了太陽之外,就是海洋。海洋堪稱地球上最大的太陽能收集器,每年收集的能量高達37萬億千瓦,相當于全人類用電量的4000多倍。收集來的能量轉換成波浪、海浪和海水溫度,每平方公里的海面所含有的能量超過2700桶石油所具有的能量。

  全球的波浪能功率分布在太平泮與大西洋中緯度海域(北緯30°-40°),存在著兩個波浪能密度的峰值區,最高可達80-90千瓦/米。地球上南緯40°-60°的地方,洋面開闊,永遠刮著固定的西風,它能掀起20多米高的海浪,像山峰一樣涌上航船的甲板,水手們把這個地區叫做“咆哮的40度”、“發瘋的50度”。因此,它也是波浪能密度分布最大的地區。據初步估算,最常出現的波浪能密度大約為200千瓦/米。海洋中所蘊藏的波浪能功率為27萬億千瓦,每年的波浪能總量為23萬億千瓦小時。

  潮汐能量與潮差平方成正比,潮差越大,發電的功率也就越大,潮差10米所蘊藏的功率為潮差3米的11倍還多。不言而喻,人們總是喜歡選擇潮差大的地方來建發電站。在一些港灣與河口處,由于地形的影響,以及海水與河水匯流等原因,潮差往往超過7米。毫無疑問,在這些地區建立潮汐電站將是特別有利的。人類由潮汐能中可取得的總能量,絕大部分集中在淺海海灣和海峽處。

  潮汐能雖然比波浪能小一些,但一年內也可達到3500億千瓦小時。

  海水表層溫度高,深層溫度低,利用這高低溫差也可以發電。海洋溫差發電量雖然還沒有統一的看法,但有人估計,要是使赤道地區寬10公里、厚10米的28℃海水冷卻到4℃溫度,其發出的電力就夠全世界用1年。

  世界海洋動力資源和煤、石油不一樣,在供給人類利用時,不會排出大量的廢氣和廢渣等。因而,人們又稱它們為清潔能源。世界海洋動力資源的總能量相當于地球上全部動植物生長所需能量的1000多倍。

  可是,這樣巨大的能量,長期以來基本沒得到人們的充分利用,這是極為可惜的。今天,人們已經開始把眼光從陸地轉向海洋。可以想見,這些巨大的動力資源的逐步開發和利用,將會給人類的未來發展帶來極大的效益。

  [水產大觀]

  祖國的海洋水產

  我國廣闊的海域中,生長著茂盛的海藻和大量的浮游生物,適合海洋魚類生存,加上我國的海域都處在溫帶和亞熱帶,水溫條件好,所以我國的海洋漁業生產有悠久的歷史。

  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漁場,面積約占世界優良漁場的四分之一。主要的海產魚有一千五百種以上,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的魚類也有近兩百種,如大家熟悉的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鰣(shí)魚、鯧(chāng)魚、海鰻(mán)等等。另外,烏、蝦、蟹、貝類、海藻、海獸、海鳥、海洋爬行運動等,品種也極其繁多。

  大黃魚一般生活在暖水性海中。每逢秋冬,它們遷移到深海海底居住;春夏之間,又成群結隊游到淺海區。這種魚主要分布在東海、南海,一般不游往其他國家的海區,所以有我國“家魚”之稱。

  小黃魚又名黃花魚,生活在渤海、黃海和東海。魚群冬季向南洄(huí)游,洄游時能發出青蛙般的叫聲,沿海漁民往往利用這個特點進行捕撈。

  每年四、五月間,我國淺海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種來自遠海的軟體動物——烏賊。烏賊在遇到敵害時,能突然放出一種墨汁樣的液體,使周圍海水立刻變黑,它就趁機逃脫,所以又叫墨魚。

  內海、渤海盛產對蝦。這種蝦最長的可達八寸,經濟價值很高,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我國的海蟹有五百多種,最主要的是梭子蟹。它既善于游泳,又會挖掘泥沙,常潛伏在淺海海底及港灣、河口等處,產量很高。

  在遼闊的海面上,還可以大量捕到一種傘狀的,下面有許多“手肢”的腔腸動物,這就是海蜇。另外,海參也是我國渤海等地的名貴海產。

  海洋魚類經濟價值很高。假如我們每年能夠捕撈一千萬噸魚,它的肉量就等于三千多萬頭牛,或等于一億多頭豬,或等于五億多只羊。魚類營養價值很高,它含的蛋白質比豬、牛、羊都多。另外,魚油可以做潤滑油、油漆、肥皂的原料;魚類的頭、尾、骨、內臟可以制成魚粉,做家畜的飼料,也可做農業肥料;魚的肝臟可以提煉醫藥上用途很廣的魚肝油;魚皮可以制膠制革;魚膘(biào)可以制成外科手術用的縫合線……

  海洋為我們提供了多么豐富的水產資源啊!

  [海洋藥庫]

  海洋生物新藥源

  瓊(qióng)膠、魚肝油、鷓(zhè)鴣(gū)菜、胰(yíng)島素以及中藥所用的一些海味,都是療效很好的海洋藥物。近年來,又從海洋微生物中提取出一種頭孢(bāo)霉素,這是殺菌能力很強副作用很小的一種抗生素。從海泥中分離出來的細菌,大約有一半可以用來生產維生素b12。

  從海帶中提取的褐藻酸鈉,不僅可治外傷出血,而且對放射性物質鍶(sī)也有預防作用。科學家從馬尾藻中也分離到了一種廣譜抗生素。

  以珍珠貝殼的珍珠層粉為主要成分,制成的復方哮喘散和消瘡膏,對哮喘、濕疹和瘡癤(jiē)有明顯療效。珍珠粉還能治療神經衰弱、風濕性心臟病。

  烏賊墨在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和其他出血方面大顯神通,臨床上效果良好。

  目前,已發現不少海洋生物體內含有抗癌物質。從玳(dài)瑁(mào)身上可提取治肺癌的藥物。從一種雜色蛤(gé)中提出的藥物,初步表明對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海參中也分離出一種治癌藥物。

  從某些有毒的海洋魚類中,可提取有毒成分制成麻醉劑。其效果比常用的麻醉劑大10萬-20萬倍。

  另外,從海綿動物中分離出來的藥物,治療病毒感染和白血癥有顯著療效;從八目鰻中提取的一種物質,可使心跳減慢,有利于心臟手術;從鱸(lú)魚棘(jí)中取得的毒物,也是控制心跳的良藥。

  最近又發現,常見的蛤和蠔(háo)含有抗腫瘤和抗菌的物質;海蛇中含有一種能縮短凝血時間的化合物;從柳珊瑚中提取的前列腺素,可用在計劃生育方面。

  [海洋新能源]

  你知道海洋中的新能源嗎

  同學們,當你面對大海,感慨她的廣闊無垠的時候;當你在海濱沖浪,盡享她的歡樂的時候;當你乘船出海,體驗她的波濤洶涌的時候,你是否知道:這奔騰不息的大海蘊藏著無限巨大的能源:有日夜漲落、終年不息的潮汐產生的潮汐能;有洶涌澎湃、倒海翻江的海浪產生的波浪能;有若隱若現、行蹤難覓的海流產生的海浪能;有上暖下涼,“冷熱不均”的海水產生的溫差能;還有江河淡水與海洋咸水“會師”時產生的鹽差能。這些能源構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所以,戰略家指出:海洋,人類21世紀開發新能源的主戰場。

  月亮的禮物——潮汐能

  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潮汐導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所產生的能量,稱為潮汐能。世界上潮汐能最大的地方是加拿大的芬地灣,那里的海潮最高時達到18米,相于6層樓房的高度。“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的我國錢塘江潮,最大潮差達8.9米,可稱為天下一絕。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是法國朗斯的24萬千瓦潮汐電站。中國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建于浙江省樂清灣北側的江廈港,裝機容量3200千瓦,于1985年正式投入運行。

  海上“烈馬”——波浪能

  波浪能是由于風和水的重力作用形成的起伏運動所帶來的能量。俗話說:“無風海面三尺浪”。據統計,波浪能是海洋能源中蘊藏最豐富的一種,占整個海洋能的90%以上,是潮汐能蘊藏量的幾十倍。1964年,日本造出世界上第一盞用海浪發電的航標燈。1985年,挪威建成了一座裝機容量500千瓦的波浪能發電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岸式波浪能電站。

  海中之河——海流能

  海流即洋流,大規模常年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流動的海水便是洋流。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是墨西哥暖流。該暖流挾帶的水量是世界江河總流量的50多倍。流經我國的黑潮是世界上第二大暖流,它水色深藍,從遠處看像是蔚藍色的大海里飄著一條黑色的綢帶,故有“黑潮”之稱。其寬度為185千米,平均厚度有400米,平均每天的流速是55千米-150千米,它的總流量相當于全世界陸地上的所有河流流量的20倍。但如何利用海浪發電,目前仍處于小規模試驗階段。

  海洋熱電站——溫差能

  據科學家長期觀測計算,到達海面的太陽輻射能60%被深為1米的表層海水所吸收,而海面下10米深的海水只吸收了太陽能的18%。因此,不同深度水溫迥(jiǒng)異,且隨深度增加海水吸收太陽輻射減弱。因此,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區表層海水與深層海水之間的溫度差可達20℃-25℃。由此引起科學家的深思:利用海水這一特性為人類造福。1930年,古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水溫差電站。之后,美國、日本等國也相繼建成了海水溫差電站。

  咸、淡兩水的較量——鹽差能

  鹽差能是兩種含鹽度不同的水體相混時放出的一種能量。其廣泛分布于陸地江河入海處。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鹽,海水含鹽濃度大于江河水,形成了鹽度差。當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混合在一起時,淡的溶液就會向濃的方向滲透,直至濃度平穩為止,這種滲透就帶有壓差。研究人員提出了用化學滲透膜隔開濃、淡水,構成鹽度差能電站的設想,預計本世紀將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文字,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九課(齊讀課題)。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著一件水蘭色的紗衣,那是廣袤無垠的海洋在奔騰不息。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出示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讀。

  2、 你們明白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讀。

  3、 練習用“由于”造句。

  4、 你們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開發、利用海洋?怎樣開發、利用海洋?)

  5、 好,就讓我們從這兩個問題入手來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吧。

  二、學文

  1、 把書打開,自由讀5—8自然段,找出問題的答案,畫出句子,圈出關鍵詞,再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自學)

  2、 交流:

  ⑴ 交流為什么

  (生讀能源危機,出示“目前……能源危機”)可以具體地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知道了這些信息,我們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擔憂)有感情地讀這一段。(生讀文)

  (生讀食物匱乏,出示“由于……威脅。”)說說你圈出的詞語:

  “急劇”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長怎樣急劇呢(2000年60億,平均每年增長7800萬人,2050年人口是90億)人口如此急劇增長,會有什么負面影響?

  “惡化”學生舉例說說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越來越多,可耕種面積越來越少,于是人類開始面臨(食物匱乏的威脅)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除此之外,人類還面臨著那些生存危機?

  (出示圖片)是啊,近30年來,人類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資源。與此同時,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在30年內增長了一倍,并繼續增長。陸地資源緊缺,人類事物匱乏,我們深深得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齊讀這兩段話,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生讀文)

  ⑵交流怎么辦

  人類真的到了山重水復、無路可走的地步了嗎?有沒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寶盆……豐富……)于是,人類把目光轉向海洋,是怎么開發、利用的呢?

  (生讀“如今……大顯神威。”出示)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興)從哪里體會到的?(交流關鍵詞)誰愿意自豪地讀一讀的?(生讀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礦者的風采(錄像)

  (沒感情)老師給大家看一段錄象,相信看了后你會讀得更好。(錄像)

  繼續交流怎么開發、利用海洋。海洋可開發利用的遠遠不止這些,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怎樣開發和利用呢?(學生各抒己見)

  3、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21實際的希望了吧,誰來說說。

  4、是啊,曾經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將解救人類于危難之中;可是,現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這個蘭色希望的呢?這張照片展現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發生井噴,大量石油隨波逐流,生靈遭涂炭,海鳥的尸體不時被拋向海灘。這是赤潮爆發是的海水。隨著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魚、蝦、蟹等大量死亡,數萬公里的海洋成為死海。除此之外,人類的亂捕亂殺,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內捕魚,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種的消失。

  5、同學們,心情沉重嗎?想說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們書上所說,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生讀“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這樣(生讀“海洋才會樂于做出奉獻”)

  7、 同學們,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話-------(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萬語千言只為大家謹記(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

  三、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仿5、6自然段把自己開發、利用海洋的設想寫下來。

  3、 繼續了解海洋的知識。

  四、板書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生存危機 開發、利用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4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直接引出課題《海洋——21世紀的希望》。 2、讀了這課的題目,有什么問題?   3、帶著問題一起閱讀課文,相信學完課文,這些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   1、             為了更好地閱讀課文,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課的生字詞。 1)             出示生字詞 měng        liú 錳           硫 kāng         xié 慷慨        威脅           yùn 蘊藏 2)             指名讀、齊讀 3)             去拼音讀 4)             觀察排列規律:第一行都是礦物,一、二行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第三行是上下結構。 5)             理解:“慷慨”的意思 2、             指名輪讀課文,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學生匯報 1)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 2)為了解決“能源危機”,把目光轉向海洋。 3)科學家們早就呼吁:人類應該向海洋索取食物! 4)海水淡化、建設海底城市等。 引讀課題 提問探究 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海洋有什么特點?         指名讀           齊讀 抽讀 指名說 指名解釋 指名輪讀,同座討論對課題的理解。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三、精讀課文                                   3、             小結:因為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陸地的資源已經越來越少,而海洋卻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所以我們要把目光轉向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這才是人類發展的希望所在。   1.出示:其實“自從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人與海洋的關系就非常密切。”請結合書上的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圖片資料進一步突出人與海洋的關系密切。(航行、各種水產品等)視頻播放海嘯畫面,感受海洋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從而引出:難怪“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敬畏”,為什么敬畏? (人們敬重的是海洋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對人類的奉獻,害怕的是海洋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3.“今天,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請同學們默讀5——8自然段,具體說說人類是怎么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 1)海洋是個聚寶盆,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礦產資源,解決“能源危機”的問題; 2)人類向海洋索取食物,解除“食物匱乏”的威脅; 3)建設潮汐發電站、海水溫差發電站,提供廉價的電力; 4)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緩解干旱地區的水荒; 5)建設海底城市,開拓人類的生存空間。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談談看圖和視頻后的感受,進一步理解“非常密切”。       默讀思考做批注 四人小組討論,派代表匯報。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4.再讀5—8自然段,思考:人類在生產生活中面臨了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然段默讀、思考。 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查找的資料進行匯報,逐一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從而全面了解人類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具體做法。 1)         海底礦產資源的種類、數量 2)         海洋生物的種類、數量 3)         潮汐發電站的發電原理視頻 4)         海底建設城市的初步探索圖片等                   5.出示最后一小節“不過,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這樣,海洋才會樂于作出它的奉獻。”據你所知,目前,人類在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方面做得怎樣?舉例說明。 好的方面:保護海洋動物;拒絕吃魚翅;拯救鯨魚;藍絲帶組織等。 壞的方面: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渤海灣漏油事故、肆意捕殺海洋動物、海洋垃圾污染等。 默讀思考,指名匯報。人類面臨“能源危機”,于是開發海洋礦產資源;面臨“食物匱乏”,向海洋索取食物;面臨“海浪、潮汐能量浪費”,建立潮汐發電站、海水溫差發電站;面臨“水荒”,淡化海水;面臨“生存空間不夠”,在海底建設城市。 引導學生結合查找的課外資料說說自己了解的內容。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四、小結             五、作業   6.播放一組人類虐殺海洋動物、肆意污染海水、海洋垃圾等圖片,激發學生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的意識。 1.一件件觸目驚心的事件,一幅幅慘不忍睹的圖片不斷提醒著我們要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遵循自然規律,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海洋,海洋才會造福人類,否則人類會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2. 好在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積極行動起來了,欣賞歌曲《呵護蔚藍》部分。 1. ★請你設計幾條保護海洋的宣傳語 2. ★★寫一寫“你心目中未來海洋的樣子” 2.★★★根據本課所學和查找到的相關資料,寫一篇科學小論文《如何開發海洋、利用海洋》或《如何保護海洋資源》   保護海洋宣傳語: ⒈海洋宣傳日:一天的提醒,一生的行動。 ⒉民無海洋不富,國無海洋不強。 ⒊擁抱藍色海洋,珍愛生命搖籃。 ⒋生命從海洋開始,善待海洋從你我開始。 ⒌擁抱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 ⒍手拉手保護海洋環境,心連心傳承海洋文明。 ⒎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共圖民族復興大業。 ⒏海洋,中國騰飛的加速器。     觀看真實的圖片資料,談感受。                 讀題,留作課后思考。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這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和豐富的網絡資料,了解海洋與人類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3、培養學生正確迅速輸入文字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情入境

  1、教師簡介地表的分布情況,提問:蔚藍色的海洋與人類有著怎樣的關系?

  2、學生回憶并概括海洋與人類的關系

  3、小結:海洋與人類的關系密切。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不在望洋興嘆,這是為什么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認真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內容,思考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交流概括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人類開發和利用海洋的。

  4、交流相機板書。

  (三)利用網源,精讀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到兩個方面進行學習。要求:先讀讀課文內容,想想讀懂了什么;在結合相關的網上資料學習,想想有還了解到哪些知識。

  2、結合課文內容、網絡提供的圖片、文字、影片資料交流、談體會,各抒己見。

  (四)課外拓展,自主創新

  1、學生學完了課文,在頭腦中產生了保護海洋的意識,在此基礎上發動學生設計一條保護海洋的宣傳口號,號召全社會、全世界人們保護海洋。

  2、學生把設計的宣傳口號輸入brog版塊并在課堂上交流。

  四、板書設計

  海洋——21世紀的希望

  開發礦產資源

  向海洋索取食物

  利用海水運動來發電

  緩解干旱地區水荒

  建設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設計1、認知目標: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領會“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網頁內容,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二、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本課是一篇關于海洋的說明文。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邁入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類正在迎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新希望。

  為什么“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點。課文在闡明了海洋與人類有著密切關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類正迎來開發、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接著從礦產資源、高蛋白食品、水力發電、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說明了人類利用海洋的現狀及設想,條縷清楚、綱目分明,給人以清晰印象。三、教學對象分析本課學習對象是六年級學生,對于海洋,以前只聽說過,但對它的有關知識了解甚少。而網絡提供了許多與課文相關的資源信息,大部分同學已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會用bbs留言板,讓他們運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合作性學習,可以增強課堂教學密度,擴展他們的知識面,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機,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1、自主探究策略: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自行提出想要進一步探索的海洋的知識,按照“提出問題——收集整理資料——匯報交流——課外拓展”的步驟進行自主探究。2、分層策略:教學活動面對全體學生,兼顧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五、教學媒體設計1、《海洋---21世紀的希望》專題學習網站信息來源:把課文和各大網站有關海洋的專題網頁資料進行整合,供學生瀏覽、探究。2、交流區  提供學生反饋信息,自由發表學習所得,課后繼續研討的空間。便于教師進行過程控制。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海洋——21世紀的希望》,請同學們再讀課題。2、對于本課,你最想了解什么? 自由發表自己的學習愿望、要求。喚起已有經驗,為新的學習做好準備。選擇想要探究的問題,體現自主學習策略。            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充分體現自主探究的學習特色。  一、布置學習任務。同學們想了解的真多,老師把你們說的歸納成幾方面內容:1、為什么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2、人類從哪些方面開發、利用海洋的?只要了解問題2,問題1就解決了。下面讓我們圍繞問題2繼續學習課文。二、學習課文,了解內容。1、同學們概括得不錯。課文重點寫了哪些方面?2、我們先來學習重點內容,這一段是用哪些說明事物的方法來寫的?進行句式訓練。3、引讀其它段落三、網上學習,搜集資料,段落重組同學們學得挺好,可老師發現課文中的部分章節過于簡單,我們得想辦法進行補充。為了便于同學們搜集相關信息,老師專門制作了一個專題學習網站,請打開瀏覽器輸入地址:,瀏覽網站,也可以用“百度搜索”進一步搜索相關信息,用我們以前掌握的說明事物的方法(數字、舉例、比較、比喻等)對有些章節進行重組。把你重組的內容發布到留言本與同學交流。四、指導學生交流網上學習收獲。1、剛才同學們圍繞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了網上學習,相信大家對海洋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們來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圍繞問題自讀課文,概括出人類從哪些方面開發、利用海洋的。   了解主次 了解說明方法,并讀好相關句子。完成句式訓練。 讀好其它段落  按照課文和提供的網頁,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上網閱讀有關海洋的資料。  收集準備交流討論的信息。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思路2、用多媒體教室軟件實施廣播教學,打開留言本,查看信息。  3、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4、現在我們對問題1明白了嗎?誰來說說看。   相關學生介紹重組的段落。也可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回到中心問題。 五、課堂總結1、正因為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所以我們要(引讀最后一段),你能設計一條保護海洋的標語嗎?課后,我們可以進一步瀏覽相關網站,深入研究我們感興趣的問題,把你的研究成果發布到留言本與同學交流,老師也將隨時關注。2、布置作業。 設計標語      完成作業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知道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3、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教學難點:通過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體會海洋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齊讀課題。(充滿希望地讀)

  2、生質疑

  二、了解海洋和人類的關系

  1、指名讀第2自然段,其余同學思考:人與海洋關系怎么樣呢?

  2、從哪里看出來人類與海洋關系密切呢?

  正面看:

  (1)提供航行的便利,水路運輸,成本低、大數量、長距離,干線運輸主要形式。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

  (2)給予人類水產品、食鹽

  a、你知道哪些來自于海洋的水產品?真是“豐富”呀。拒估計,海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30億噸水產品。它們有什么營養價值?(蛋白質、鈣、維生素ad)生活中經常接觸到這么多的水產品,他們均來自于海洋,可見海洋與人類的關系怎樣?(密切)海洋就在我們身邊。

  b、為什么說食鹽是“必不可少”的呢?而食鹽的主要獲得途徑是哪里?可見,我們離不開它。海洋與人類的關系真是密切呀。

  c、海洋就在身邊,我們離不開它呀,誰能讀一讀?(大方、海洋并不遙遠)

  反面看:給人類帶來災難

  (1)從什么詞可以看出是可怕的災難?

  (2)從“沖垮、掀翻、毀滅”你能感受到此時的海浪怎么樣??(浪力量大、后果嚴重)誰來讀出浪的力量大、后果的嚴重?

  (3)讀著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能把你想到的描繪一下嗎?(將文字轉化為畫面是學習語文的一種方法)真是太可怕啦,誰來讀一讀?

  (4)最可怕的是什么現象?出示圖片,折是 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印度洋大海嘯,當海嘯發生時,海浪以每小時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邊涌來,掀起十幾米高的巨浪,波浪滾滾,勢不可擋,海嘯過后,整個城市頓時化為烏有,變成一片廢墟,人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更有許多無辜的人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喪生,還有些孩子也過早地離開人世,留下悲痛欲絕的父母,這真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再一起讀。瞧,海洋既能提供給人類幫助,又直接影響和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財產,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可見它與人類的關系也很怎樣?(密切)

  3、小結:這一自然段通過正反兩個方面寫出了人類與海洋的關系十分密切, 回顧這一自然段的寫法,有值得你欣賞的地方嗎?提示:從結構上看,存在什么結構(總分),這樣顯得綱目分明,條理清楚;從語言修辭手法上看,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擬人)你讀起來覺得怎樣?說明文為了避免語言的枯燥無味,常會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描述,這樣讀起來就生動、有趣多了。(板書:總分說明、形象描述)這樣的寫法下文中也有。

  4、過渡,正因為這樣,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

  三、教學第3自然段

  1、出示,你能用“因為……所以……”結合第二自然段說一說千百年來,人們為什么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人們嗎?你還能用“之所以……是因為……”來說說嗎?

  2、正因為這樣,所以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什么叫“望洋興嘆”?人們會嘆息什么呢?

  3、過度:同學們,不要傷心絕望……

  四、精讀課文

  1.把書打開,自由讀5—8自然段,找出問題的答案,畫出句子,圈出關鍵詞,再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自學)

  2.交流:

  ⑴ 交流為什么

  (生讀能源危機,出示“目前……能源危機”)可以具體地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知道了這些信息,我們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擔憂)有感情地讀這一段。(生讀文)

  (生讀食物匱乏,出示“由于……威脅。”)說說你圈出的詞語:

  “急劇”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長怎樣急劇呢(2000年60億,平均每年增長7800萬人,2050年人口是90億)人口如此急劇增長,會有什么負面影響?

  “惡化”學生舉例說說生態環境的惡化。

  人越來越多,可耕種面積越來越少,于是人類開始面臨(食物匱乏的威脅)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除此之外,人類還面臨著那些生存危機?

  (出示圖片)是啊,近30年來,人類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資源。與此同時,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在30年內增長了一倍,并繼續增長。陸地資源緊缺,人類事物匱乏,我們深深得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齊讀這兩段話,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生讀文)

  ⑵交流怎么辦

  人類真的到了山重水復、無路可走的地步了嗎?有沒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寶盆……豐富……)于是,人類把目光轉向海洋,是怎么開發、利用的呢?

  (出示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大顯神威。”生讀)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興)從哪里體會到的?(交流關鍵詞)誰愿意自豪地讀一讀的?(生讀文)繼續交流怎么開發、利用海洋。海洋可開發利用的遠遠不止這些,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怎樣開發和利用呢?(學生各抒己見)

  3.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21實際的希望了吧,誰來說說?你還知道哪些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辦法?

  4.是啊,曾經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將解救人類于危難之中;可是,現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這個希望的呢?這張照片展現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發生井噴,大量石油隨波逐流,生靈遭涂炭,海鳥的尸體不時被拋向海灘。這是赤潮爆發是的海水。隨著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魚、蝦、蟹等大量死亡,數萬公里的海洋成為死海。除此之外,人類的亂捕亂殺,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內捕魚,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種的消失。

  5.同學們,現在你們的希望還在嗎?心情沉重嗎?想說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們書上所說,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生讀“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這樣(生讀“海洋才會樂于做出奉獻”)

  7、環保小衛士們,快拿出你們的筆在書上寫下一句環保廣告語,號召人們保護海洋吧!

  8、全體起立,向海洋宣誓:

  9.同學們,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話-------(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萬語千言只為大家謹記(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保護海洋,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海洋一定會重新煥發生機,真正成為人類21世紀的希望。

  五、作業超市:

  1、小建議:對保護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寫一份建議書,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體措施。、寫一首贊美海洋的詩

  2.寫一寫:結合課文內容,搜集相關資料,寫一篇自己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么樣子的?

  3、寫一首贊美海洋的詩。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8

  〔目標預設〕

  1、閱讀課文的語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激發學生探究海洋的興趣。

  2、討論發現“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內容的綱目與條理。

  3、品味體會文本說明方法與語言特色,模仿文本語言進行表達。

  〔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的說明方法與語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紀的希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抓住知識要點,更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后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等。雖然這篇說明文文體簡潔、通俗易懂,但同樣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感悟形象、曉悟情趣,上出濃濃的“語文味”。

  〔教學過程〕

  一、生字詞引文本,感對比說明

  1、課文預習了嗎?出示三個生字:“慷”“蘊”“脅”,指名讀讀,選擇你認為難寫的字寫一寫,注意提醒學生“慷”下面不是“水”。

  2、這三個字課文中是怎么組詞的? (威脅 慷慨地給予 蘊藏 )

  3、預習了課文,你能聯系文本內容,用其中的一個詞說說話嗎?適機指導學生讀讀相關段落。

  預設一:人們受到生態環境惡化、食物的匱乏的威脅,海洋慷慨地給予我們高蛋白食品。適機理解“匱乏”

  預設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機的威脅,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

  預設三:人類受到電力缺乏的威脅,海洋蘊藏著海浪、潮汐等的無窮無盡的能量,

  預設四:海洋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水資源,可以慷慨地給予人類以空間。

  [設計意圖]從詞語入手,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引導學生理解詞義。“慷慨地給予、蘊藏”是從海洋這一方面講的,而“威脅”卻是從人類現狀方面說的,海洋“慷慨地給予我們了什么?它蘊藏了什么?人類的現狀受到了什么威脅?這兩個問題涵蓋了文章內容的全方面,在這樣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這三個詞的意思,還進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內容的理解:人類面臨的困境威脅,“慷慨地給予、蘊藏”突顯了開發、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關鍵句析段落 明文本結構

  1、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用幾句話簡單地概括文本的內容,并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歸納的。

  預設一:找出文中的關鍵句,組合在一起。

  預設二:將各段內容合理組合。

  2、出示“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 、“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

  讀一讀,在文本中找到與之相呼應的句段,師生對話交流,明確它們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總起、過渡段總結上文引起下文。)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不同于別的學科,既有語言內容的學習,也需語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塊訓練學生概括歸納文本內容的能力,明晰概括歸納的方法:可以逐段疊加整理段意,可以找出文章中關鍵句段。在讀思議的基礎上,文本的內容與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達中品情感 悟語言特色

  ㈠、讀“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的段落,體會語言表達的特色。

  讀讀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達人與海洋的關系密切的,找出的相關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預設一:從內容上談。作者從兩方面來說明這關系的密切。海洋對人類的利與弊,人類對海洋的敬與畏。引導學生讀好關鍵短語:“航行的便利、豐富水產、不可缺的食鹽、掀翻船只、沖垮海堤,毀滅城鎮。”(出示與短語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預設二:從形式上關注。

  1、說明文一般沒有華麗的詞句,也沒有動人的情節,語言也平實樸素,所以會讓一些讀者覺得枯燥沒意思,但是課文的語言特別的生動有趣,試著找一找。

  2、在找的基礎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

  (2)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海堤……

  (3)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

  聰明的你,發現了這些句子的特點了嗎?關注加橫線的字詞,小組討論交流,說說你的體會。(這些字詞的使用使句子變得活潑生動了,海洋就像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會有人的動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豐滿、鮮活了起來。)

  3、適機理解“望洋興嘆”及引號的用法。

  (1)請課前查過字典的同學說說“望洋興嘆”的意思或者老師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漲,眾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黃河,水流洶涌而寬闊。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的了。他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一直來到北海邊。向東望去,卻看不到水的邊際。于是河神才改變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臉色,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神感嘆說:“原來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不如自己,現在看來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興嘆”是什么意思?嘆什么?

  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我們課文中的“望洋興嘆”是什么意思?嘆什么?為什么還加上雙引號呢?

  (2)課文中還有一些加上雙引號的句子,看看它們又隱含著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水球”。

  B目前,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于長期開采,已越來越少,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在鬧“能源危機”。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思維的點,一點一得。引導學生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表達效果,以及關注引號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在說明的語言表達上有其獨特的精彩之處,說明不是干澀的無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這些精彩之處聚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整體的悟讀,實現一課一得。

  ㈡、讀“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從語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讀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嘗試填一填。

  海洋是個 ,人類 。

  預設一:海洋是個聚寶盆,人類便把目光轉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

  1、你從聚寶盆看出了什么?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我們在致力開發海洋?

  2、比較朗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

  3、小結:作者將海洋比作“聚寶盆”,讓我們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內礦產資源的無窮無盡。你能像作者這樣形象地表達嗎?讀讀其它的段落,試一試。

  預設二:海洋是個“食物柜”,人類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預設三:海洋是個“能源站”,人類可以向海洋索取價格低廉。

  預設四:海洋是個“家園”,人類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間。

  預設五:海洋是個“淡水庫”,人類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決水荒。

  [設計意圖]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理解,還要讓自己的語言美起來。課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個聚寶盆,本環節利用文本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創新的模仿,海洋是個“食物柜”、海洋是個“能源站”、海洋是個“家園”、 海洋是個“淡水庫”,扎扎實實進行語言訓練。

  4、學到這兒,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你還想拋什么問題給大家思考?

  海洋還是個 ,人類 。

  [設計意圖]讀出理解是收獲,讀出問題也是收獲。讀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更是收獲。此環節,旨在訓練學生處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5、深入思考:海洋對于人類來說,是不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呢?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說話訓練,不但引導學生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認識也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保護海洋、合理開發和應用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積極探索海洋的奧秘,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作業中重遷移 達讀寫目標

  你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么樣子的?結合課文內容與搜集到的資料,寫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給予、蘊藏、威脅”等詞。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此處是讀寫結合,與開篇理解前后呼應。意在趁熱打鐵,積累運用,把語言訓練做得更扎實、有效。

  板書設計:

  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聚寶盆——開發海洋礦產資源

  食物柜——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源站——利用海洋發電

  淡水庫——淡化海水

  新家園——建設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19

  1.一個要記住的課文內容。科普文所承載的知識,學生必須能夠記住;“記得住,說得出”科普文教學的第一要務。《海洋——21世紀的希望》可以采用變序的方法,讓學生來記、說知識。切入點是“過去,人們熱愛海洋,又敬畏海洋”一句。過去,人們熱愛海洋,是因為——①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②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過去,人們敬畏海洋,是因為海洋發起脾氣來,會①掀翻船只;②沖跨海堤;③毀滅沿海的城鎮。今天,人們熱愛海洋,是因為海洋①蘊藏著礦產資源;②提供豐富的高蛋白食品;③帶來無窮無盡的價格低廉的電力;④海水淡化后緩解水災;⑤開拓人類生存空間。不僅要把記住這些粗略的內容,關于“資源”、“食物”和“電力”,還應該記得更細致些。①蘊藏著礦產資源。目前的陸地上的資源……而海洋……;②提供豐富的高蛋白食品。目前陸地上的食品……而海洋……;③帶來無窮無盡的價格低廉的電力。目前陸地上的電力……而海洋……。之后,再出示,今天,人們也要敬畏海洋,是因為(只有保護海洋,珍惜海洋,海洋才樂于做出它的奉獻。)當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能如此說出來的時候,本文的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也就圓滿地達成了。

  2.一個要補充的課外資料。當教學至“今天,人們也要敬畏海洋”時,必須要補充課外資料,讓學生了解到由于人們不敬畏海洋,所導致的可怕的海洋災難。比如“赤潮”,讓學生看一看“赤潮”圖片,他們便會觸目驚心地感受到,原來,大海并不是如想象中得那么湛藍美好,原來,大海也有如此可怖的一面。再讓學生閱讀課外資料,了解“赤潮”的頻繁發生,與人們任意地破壞海洋環境、不注意海洋環保有關,當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破壞海洋環境的故事在學生心里震蕩時,學生發粗的那一聲“只有保護海洋,珍惜海洋,海洋才樂于做出它的奉獻”的呼喊,才會那么真切,那么有力。

  3.二個可以訓練的句子。課文姓“文”,科普文也姓“文”,要關注語言,關注語言形式。文中有兩個句子,很有嚼頭。●“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海堤,毀滅沿海的城鎮,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改為(1)“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毀滅沿海的城鎮,沖垮海堤,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不能,——三個短句,有程度的不同,越來越厲害。注意這一點,才能朗讀好。(2)改為“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牢固的海堤,毀滅城鎮,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不能,——中間長,“沖垮牢固的海堤”,7個,兩邊各是5字,讀來不順;一般地,短句、短句、長句的排列,比較順口。(3)改為“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牢固的海堤,毀滅沿海的城鎮,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能不能?似乎也不太好,總沒有原句那么有節奏感。節奏感,是漢語的一個重要的美的特征。●“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這一句,朗讀的時候,自然要注意“一座座”“一艘艘”,這兩個詞,將語氣的連貫和節奏,全托了出來。那么,能否加個“一臺臺”,改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一臺臺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這樣的朗讀體會,比較,會很好地增進學生的語感。

  4.二個要弄清的雙引號。前一課《夜晚的實驗》,課后思考題,專門列了“說說下面句子中雙引號的用法”,這一課,恰有兩個雙引號,一是“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美麗的藍色‘水球’”,二是“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水球’”上的雙引號,一般,學生都能說出是特殊意思,指的不是“水做的球”,而是地球。第二個“‘望洋興嘆’”上的雙引號,可能會搞錯,原因是,學生對“望洋興嘆”這個詞的本意不清楚。成語解釋膸:“望洋:仰視的樣子。興嘆:生發起感嘆。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開擴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驚嘆。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條件不充分而感到無可奈何。”如此一解釋,學生自然知道,此處的雙引號,也是特殊意思,這里,指的是“面對著海洋生發感嘆”。

  5.二個要讀準的多音字。一個是“礦藏”“蘊藏”,一個是“給予”“給人們……”。后一個,有接觸,問題不大,少數學生會有遺忘。前一個,要將兩個不同讀音的意思,出示,zang,(1)儲存大量東西的地方;(2)佛教或道教的經典總稱。cang:(1)躲藏;(2)收存

  6.一個值得關注的題目。題目可以將破折號改為漢字“是”,即“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顯然,作為題目,用破折號好,從寫的角度來看,用破折號,占兩個字,“是”,只占一個字;而從讀的角度看,破折號是不占字的,這樣,讀起來,就顯得簡潔。而漢語寫作,很多時候,都要考慮讀音問題。這也就是為什么,讀,總是修改作文的重要手段。就這個題目來說,破折號還可以改為逗號、冒號,都行。標點符號,有時是同義的。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20

  之二

  作者:李怡梅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文章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心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里的希望。

  本課詞語豐富,要引導學生感悟、積累,文中出現的科學技術方面的語言比較多,可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作一般了解,教師則不必過多講解。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課文弄明白“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教學難點 :通過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體會海洋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領悟“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生詞,會用“由于”造句。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愫。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

  1、導入  :你親眼見過海洋,了解海洋嗎?

  海洋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密切的關系?

  2、板書課題,讀題:

  9海洋——21世紀的希望

  3、質疑: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二、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通順、讀正確,理解生詞

  2、學習生詞:

  低廉 威脅 索取 敬畏 大顯神威 望洋興嘆 喜怒無常

  無窮無盡 匱乏 干旱 回眸 蔚藍色

  (1)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3)理解詞義: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過頭來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匱乏:缺乏、貧乏的意思。

  慷慨:本課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價錢)低,便宜。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

  望洋興嘆:本課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3、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4、指導分段:

  全文可分幾部分?哪部分寫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

  (1)生讀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讀訓練:

  學習第一段:

  1、找出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

  2、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來寫海洋與人類關系密切的?

  (讀一讀,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1)“海洋給人類提供了……食鹽。”

  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熱愛海洋)

  (2)“但是,海洋發起脾氣來,……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師生接讀第一段:

  生說說對“喜怒無常”和“望洋興嘆”的理解。

  四、作業 :

  1、完成描紅本

  2、讀課文:思考習題5

  3、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精讀課文,從文中找答案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

  一、復檢:

  1、默寫詞語

  2、齊讀第一段:

  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訓練:

  學習第二段:

  1、出示: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從哪些方面對海洋進行了開發、利用?

  2、生自學課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問題,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內容。(用括號標出來)

  (2)嘗試用小標題概括。(寫在有關語句邊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鬧‘能源危機’”、“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駛向……”、“……已潛入……”

  (1)生說體會

  (2)點撥:人類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開發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書:

  能源危機——開發海洋礦產資源

  (4)指導朗讀

  “由于……正面臨著食物匱乏的威脅”、“21世紀人類的餐桌上……來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書:食物匱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溫差發電站……,……電力。”

  (1)方法同上

  (2)板書:能量浪費——利用海水發電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設城市,……生存空間。”

  (1)方法同上

  (2)板書: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間狹小——建設海底城市

  4、齊讀第二段:

  根據板書綜合回答: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

  學習第三段:

  1、齊讀

  2、說說你的體會

  ——明確保護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總結:

  海洋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里的希望。所以我們要保護、珍惜海洋資源。

  四、作業 :

  1、造句:

  由于——

  2、為什么說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聯系課文內容寫體會。

  板書: 9海洋——21世紀的希望

  能源危機——開發海洋礦產資源

  食物匱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費——利用海水發電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間狹小——建設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 篇21

  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學什么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怎么學

  讀拼音寫漢字,看誰寫得最規范最美觀

  kāng kǎi ynchng li suān wēi  xi ji   zh   

  二、填字成詞

  波濤(     )(     )     無(     )無(     )   喜怒(     )(     )

  望洋(     )(     )    大顯(     )(     )    一(     )(     )

  測一測

  一、讀下列句子,并在“□”處填上標點,并寫出其作用。

  1、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                    。

  2、科學家發現,海洋是個聚寶盆,它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錫□錳□硫等。

  3、科學家們早就呼呈□人類應該向海洋索取食物□

  4、她終于想到一個主間□,把裝著情報的小金屬管茂在半截蠟燭內。

  二、選出和前一對詞關系最相似的一組,對“√”。

  1、牙刷:刷牙

  a、顏色:圖畫    b、肥皂:洗衣    c、布:紡織     d、飛機:降落

  2、樹枝:樹

  a、課本:書包    b、襪子:衣服    c、蔬菜:水果   d、手指:身體

  3、醫生:病人

  a、爸爸:哥哥   b、朋友:鄰居   c、老師:學生  d、教養員:幼兒園

  三、正確選用“的、地、得”填入句中括號里。

  秋天,梧桐樹(   )葉兒黃了,一陣風吹來,悠悠(    )飄舞在空中,如金色(    )蝴蝶。菊花卻開(    )那么熱鬧,有紅(    ),紫(    ),黃(    ),白(    )……一串紅色不示弱,熱烈(    )怒放著,紅(    )那么嬌艷,那么可愛。

  四、按要求寫句子(各一句)。

  ?(1)表示學習方面的諺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歡的一句歇后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歡的一句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歡的一句古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提高

  閱讀短文,并完成練習:

  大海的呼吸

  ①大海會呼吸嗎?是的,它呼吸時威風凜凜、令人生畏。你到海邊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邊,習濺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時間,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灘就被水浸沒了,沙灘和巖石都不見了。幾小時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腳印的地方又顯露出來。

  ②海水這種按時漲落的現象,就是大海在有節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變。它的名稱叫“潮汐”。

  ③海水永停息地一漲一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在錢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過裝滿12噸重石塊的鐵絲籠,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④能不能利用海潮這匹烈馬呢?人們用實際行動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電站。

  ⑤有人作過計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來,每年可發電12400億度,相當于110座葛洲壩水電站的發電量。

  1、用“√”表示下面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①威風凜凜(wēi fēng lǐng lǐng)無影無蹤(wú yǐng wú zōng)

  ②飛濺(fēi jiàn) 浸沒(jìn mò)  沙灘(shā tān)

  ③能量(néng liàng) 蘊藏(wèn cáng)   顯露(xiǎn lù)

  ④放置(fàng zhí)  潮汐(cháo xī)    腳印(jiǎo yìn)

  2、從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顯現(      )   隱藏(      )   *近(      )   停止(      )

  3、用下面的詞語造句。

  威風凜凜:                                                      

  無影無蹤:                                                      

  4、大海的呼吸叫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5、第②自然段采用的說明方法是             ,第③自然段采用的說明方法是             ,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說明方法是            。第⑤自然段采用的說明方法是               。請你說出其中一種說明方法使用的好處?

  。

  6、寫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

  ①大海會呼吸嗎?是的。(        )

  ②它呼吸時威風凜凜,令人生畏。(        )

  7、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如果”一詞能否去掉?理由是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教案(精選21篇) 相關內容:
  • 《爺爺和小樹》教案(通用19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隨課文識字,理解重點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二、過程與方法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2.再讀課文,感受領悟。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 《孫悟空龍宮借寶》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閱讀課文,抓住對孫悟空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了解孫悟空這個聰明、勇敢的神話英雄人物的特點。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內容提綱簡單復述課文。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 《我的五個好幫手》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正確的說出五官的名稱、位置;初步了解它們的主要用途。2.知道要保護五官,學習一些簡單的保護方法。活動準備:1.布娃娃(1)2.已會歌曲《五官歌》,活動中請配班老師彈琴。...

  •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精選23篇)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為什么要合作和怎樣合作,激勵學生要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合作。2.懂得課文所舉兩個事例的側重點不同,領悟這兩個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

  •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精選20篇)

    第一課時一、教學內容與說明【內容】文章大意 生字【說明】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文章大意指的是通過初讀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其核心是把課文讀準讀通順,理解它關鍵就是要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朗讀課文。...

  • 《邊寨飛歌》教案(精選3篇)

    教學內容欣賞《你見過雷公山的山頂嗎》《蒼山歌聲永不落》《月光下的鳳尾竹》《邊寨之歌》《放馬山歌》。教學準備1、鋼琴、錄音機、磁帶、CD機(盤)。2、民族樂器葫蘆絲、巴烏,圖片也可。...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訓練重點:了解新聞的特點復習記敘六要素理清文章層次訓練默讀體會準確、簡明的語言課時安排:三課時步驟:一課時1、導入用最近報紙引入(看新聞版)2、簡介“新聞”報紙最常用的文章樣式。...

  • 《月亮船》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這次的蹲點活動,我選擇了“中國娃”主題活動里的一個語言活動《月亮船》。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又能夠增長幼兒的知識。蒲公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小而輕,很容易被風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發生的事情,是一種美好的...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贵溪市| 通道| 沙田区| 大竹县| 沂南县| 息烽县| 合肥市| 呈贡县| 汪清县| 宁远县| 辽宁省| 湾仔区| 尖扎县| 延吉市| 乐昌市| 奎屯市| 明光市| 全州县| 西畴县| 客服| 乐清市| 中山市| 丁青县| 涞水县| 鄂托克前旗| 探索| 宿州市| 靖宇县| 崇义县| 抚宁县| 清水河县| 临湘市| 永顺县| 宝清县| 平邑县| 吉林市| 柳林县| 兰西县| 综艺| 墨竹工卡县|